主頁 類別 社會心理 超越自卑

第2章 二、自卑與自欺

超越自卑 A·阿德勒 921 2018-03-18
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為我們都發現我們自己所處的地位是我們希望加以改進的。如果我們一直保持著我們的勇氣,我們就能以直接、實際而完美的唯一方法改進環境,來使我們脫離掉這種感覺。 沒有人能長期地忍受自卑之感,它一定會使他採取某種行動,來解除自己的緊張狀態。 如果一個人已經氣餒了,如果他不再認為腳踏實地的努力能夠改進他的情境,他仍然無法忍受他的自卑感,他仍然會努力設法要擺脫它們,只是他所採用的方法卻不能使他有所進步。 他的目標仍然是“凌駕於困難之上”,可是他卻不再設法克服障礙,反倒用一種優越感來自我陶醉,或麻木自己。同時,他的自卑感會愈積愈多,因為造成自卑感的情境仍然一成不變,問題也依舊存在。他所採取的每一步驟都會逐漸將他導入自欺之中,而他的各種問題也會以日漸增大的壓力逼迫著他。

如果我們只看他的動作,而不設法予以了解,我們會以為他是漫無目標的。他們給我們的印象裡,並沒有要改進其環境的計劃。 我們所看到的是:他雖然像其他人一樣地全心全力要使自己覺得順當,可是卻放棄了改變客觀環境的希望,他所有的舉動都沾染有這種色彩。如果他覺得軟弱,他會跑到能使他覺得強壯的環境裡去。 他不把自己鍛煉得更強壯,更有適應能力,而是訓練自己,使自己在自己的眼中顯得更強壯。他欺騙自己的努力只能獲得部分的成功。 如果他對這類盤旋不去的問題覺得應對無力,他可能會變成專制的暴君,以重新肯定自己的重要性。 他可能用這種方式來麻醉自己,但是真正的自卑感仍然原封不動。它們依舊是舊有情境所引起的舊有自卑感。它們會變成精神生活中長久潛伏的暗流。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便能稱之為“自卑情結”。

現在,我們應該給自卑情結下一個定義—— 當一個人面對一個他無法適當對付的問題時,他表示他絕對無法解決這個問題,這時出現的就是自卑情緒。由這個定義,我們可以看出:憤怒和眼淚以及道歉一樣,都可能是自卑情結的表現。由於自卑感總是造成緊張,所以爭取優越感的補償動作必然會同時出現,但是其目的卻不在於解決問題。 爭取優越感的動作總是朝向生活中沒有用的一面,真正的問題卻被遮掩起來或放棄不談。個人限制了他的活動範圍,苦心孤詣地要避免失敗,而不是追求成功。他在困難面前會表現出猶疑、徬徨,甚至是退卻的舉動。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