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社會心理 成長比成功更重要

第27章 做一個主動的人

成長比成功更重要 凌志军 4683 2018-03-18
想想今天世界上最成功的那些人,有幾個是唯唯諾諾、等人吩咐的人? ——李開復 李開復曾經說,當他面對中國學生那滿懷渴望的眼光時,所能想到的第一個忠告就是,“做一個主動的人”。後來,他在寫給中國大學生們的一封信中進一步寫道: 三十年前,一個工程師夢寐以求的目標就是進入科技最領先的IBM。那時IBM對人才的定義是:一個有專業知識的、埋頭苦幹的人。今天,人們對人才的看法已逐步發生了變化。很多公司所渴求的人才是積極主動、充滿熱情、靈活自信的人。 想想今天世界上最成功的那些人,有幾個是唯唯諾諾、等人吩咐的人?作為中國的新一代大學生,你應該不再只是被動地等待別人告訴你應該做什麼,而是應該主動去了解自己要做什麼,並且規劃它們,然後全力以赴地去完成。對待自己的學業和研究項目,你需要以一個母親對孩子那樣的責任心和愛心全力投入不斷努力。果真如此,便沒有什麼目標是不能達到的。

他還講過一個故事,說明一個人的主動性可以發生一些出人意料的影響力: 有一次我收到了一份很特殊的求職申請書。不同於已往大多數求職者,這位申請人的求職資料中包括了他的自我介紹、他對微軟研究院的嚮往,以及他為什麼認為自己是合適的人選,此外還有他已經發表的論文、老師的推薦信和他希望來微軟做的課題。儘管他畢業的學校不是中國最有名的學校,但他的自我推銷奏效了。我從這些文件中看到了他的熱情和認真。在我面試他時,他又遞交了一份更充分的個人資料。最後,當我問他有沒有問題要問我時,他反問我:“你對我還有沒有任何的保留?”當時,我的確對他能否進入新的研究領域有疑慮,於是就進一步問了他一些這方面的問題。他舉出了兩個很有說服力的例子,打消我的顧慮。最後,我們僱用了這名應聘者。他現在做得非常出色。

在那之前我一直都很差,卻從來沒有在乎。我心裡的變化發生在父母讓我自己選擇的時候,可以說是鬼使神差。 ——吳楓 吳楓個頭兒不高,圓臉,白淨,戴一副白色塑料架的深度眼鏡,身材有點胖,柔和而無 棱角,說話平緩,沒有鋒芒,完全是一派書生模樣。他是微軟亞洲研究院年輕一代研究員中的佼佼者——“微軟四少”中的第三人。他的研究成果在全世界的範圍裡擁有影響力。在這之前,他讀了22年書,從小學到博士,都是在國內的學校裡。當人們說到我們國家自己也能培養出來優秀人才的時候,常常會提到他。這樣一個人居然說自己是“浪子回頭”,不免讓人驚訝萬分。 這是真的。 1984年,吳楓初中畢業考試的成績單發下來的那一天,無論父母、老師,還是他自己,都不會想到他的未來之路會是今天這個樣子。那成績單上的數學是32分,英語是28分。

他出生在江漢平原,漢水河畔。那地方叫岳口,是個風景如畫的小鎮,距離最近的縣城天門還有20多公里。 從小學到初中的那些年,恰逢中國改革的第一次浪潮捲起,年輕人都在懷疑老一輩灌輸給他們的價值觀念,任何新鮮東西一露頭,就會在他們當中捲起一陣風,就像傳染病一樣,從大城市向外擴散。吳楓居住的這個小鎮也不再是世外桃源了,街上流行喇叭褲,還流行鄧麗君的細膩婉轉的情歌。那年吳楓9歲,被這些東西迷住了,和幾個朋友糾集在一起,每天放學之後遊蕩在街上,或者盤踞在河邊,穿一條喇叭褲,拎一台收錄機,嘴裡唱著《路邊的野花不要採》,沒人想到課本、書包、課堂、老師,也沒人想到回家去完成當天的作業。 爸爸長期在外面工作,媽媽對這兒子無可奈何,不說不行,說輕了不理睬,說重了就跑出去不回來了。奶奶望著孫子總是嘆氣:“唉,這孩子原來有多好啊,每天拿一個長凳,再拿一個小凳,坐在門口寫作業。現在……唉……現在,這是怎麼啦?”

他就這樣過了6年。初中畢業那年,爸爸回來了,看著兒子的考試成績:一門不及格,又一門不及格,倒是沒有揍他,只是問他打算怎麼辦。 “你自己選擇吧。”爸爸對兒子說,“你要是不喜歡讀書,就去接媽媽的班,到供銷社去做個售貨員,將來養家糊口,也挺好;你要是還想讀書,就把初三再讀一年,明年考高中。” 有些人總想與眾不同,有些人只想做個平常人。在父親看來,這都是好事,只要兒子願意。 可是吳楓直到那時還從沒想過這些事。他本來害怕父親會揍他一頓,現在父親非但沒揍他,還讓他自己選擇,這叫他在內心裡多了一種責任感,第一次讓自己像個大人一樣地思考問題。 “我要繼續讀書。”他對父親說。 “想明白了?”父親問。

“我突然想學習了。”他回答,“我覺得已經玩夠了。我不想在這個小鎮上玩一輩子。” “好吧,”父親說,“家裡雖然錢不多,但只要你選擇讀書,怎麼著也會供著你。” 他開始重新讀初三,事實上是在重新學習整個初中的課程。他的心情迫切,等不到開學,暑假裡面,他就去找表哥幫助自己補習英語。表哥是個英語老師,看他“浪子回頭”,又驚又喜。當場讓他讀幾個單詞,他竟全都讀不出。表哥倒不洩氣,從頭教他。暑假結束的時候,他已經學會了音標。 從開學那天起,小鎮的街上看不到這孩子了。那些夥伴兒還來找他。他搖頭:“我再也不玩了。” 第二個“初三”是他一輩子也不會忘記的經歷。他在老師和同學眼裡,只不過是一個留級學生,但是他不在乎別人怎麼看自己。他真的沒有給自己留下一點玩的時間。周圍的人看著這孩子的變化,驚訝不已,直到多年以後還難以置信,:“一個十幾歲的孩子,怎麼突然之間就完全變了一個人?”

每天晚自習結束的時候已經9點40分,他回到家裡,用20分鐘吃點東西,10點鐘又坐下來,學習到12點,然後睡覺。早上6點起床,45分以後準時開始早自習,然後去上課。中午12點鐘回到家。吃完午飯是他一天當中最困倦的時候,但他不能休息,還要趕去上課。從家裡走到學校,路上要十幾分鐘,他閉上眼睛走幾步,再睜開眼睛走幾步,感覺這樣也能稍微休息一下。他後來這樣回憶當日的情形: 這都是我自己主動做的,沒人逼我。現在我也說不清楚,那時候從哪裡來了一股勁,有了一種衝動。其實在那之前我一直都很差,也從來沒有在乎,初中畢業考試的成績那麼糟糕,是意料之中的,也沒有給我很大刺激。我心裡的變化發生在父母讓我自己選擇的時候,可以說是鬼使神差,就選擇這條路了。如果他們當時強迫我繼續讀書,沒準兒我會有逆反心理,反而破罐破摔了。

他在這一年裡把初三的課程全部重新學了一遍。他從來沒有想到自己將要達到一個什麼標準,沒有想到自己能考一個什麼高中,畢竟他的起點太低了,沒有人對他抱以太高期望,連他自己也不會。他學得很累,不過,看到自己的學習成績在一點點地提高,就很開心,心裡並不累,也不覺得苦。 最後的考試到來的時候,他再次讓所有人感到意外。他的成績不僅通過了所有考試,而且還異常出色,全班70個學生中有三人考入全縣最好的高中。這個留級學生正是其中之一。 “拿到考試分數之前我特別擔心,吃飯不香,還睡不著。”他說,“拿到分數以後,一下就放鬆了很多,這一年的苦讀沒有白費。就不再想別的,只等著開學去讀高中。” 走進重點中學的第一天,吳楓還在懷疑他是不是在做著一個美麗的夢。他從來沒有想到自己這輩子還能上大學,但所有人都告訴他,進了這所高中,就等於一隻腳踩到大學的門檻。

到了高中三年級的時候,所有的人都不再懷疑,他的“大學夢”就要成真。 但是1988年春天,一個醫生的一句話,把他從夢中叫醒了。 對於他和他的家庭來說,這真是可怕的一天。他記得很清楚,那一天距離高考還有4個月,是一個下午的自習課。他給同學解釋一個化學題,講著講著,就覺得眼睛右下角有個黑點,擋住他的視線。他摘下眼鏡去擦,竟擦不掉,這才發現那黑點是在自己的眼睛上,於是去縣醫院看醫生,大夫只看了一眼,當即說:“這是視網膜脫落。” 全家人都被嚇了一跳。父親不相信,帶了他到省城的醫院去看,結果竟是一樣的。省城的醫生還補充一句:“必須做手術。” 毫無疑問,如果馬上做手術,就會錯過高考;如果不做手術,拖延下去那就有可能更加難治,而且隨時都會引起大面積視網膜脫落。

“那是要失明的。”醫生對父親說。 父親帶著兒子,提心吊膽地回家來,一路沉默,不知如何是好。望著兒子,父親第一次注意到這孩子又長高了一頭。他已經19歲,長大成人了,最重要的是,他的內心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 兒子的脫胎換骨,父親歷歷在目。學校在縣城裡,離家很遠,他要住到學校裡。就像“第二個初三”一樣,學習計劃佔據了自己的全部時間,連周末也不回家。父親週末到學校來看他,一手提著乾淨衣服,一手提著一罐湯,那是骨頭湯,有時候用海帶熬,有時候用藕熬。母親說:“這種湯有營養。”所以每星期都讓父親送。 剛剛進入高中時,他的成績排在後10名,等到高一結束時,排在前10名了。他得了學校頒發的進步獎。老師對他說:“你這個成績,可以考上大學了。”

他以為自己會高興,但是就像所有的學生一樣,慾望是無止境的:考大學還沒有把握的時候,希望能考上大學;考大學沒有問題的時候,希望能考重點大學;能考重點大學的時候,又希望能考上名牌大學。他們永遠都有壓力,永遠都不會滿足。現在,吳楓也是這種心態了。他屈指一算,只要進入班裡前6名,就有希望上清華北大,頓時興奮不已。 希望越大,壓力也就越大。他的壓力來自他的內心。他有了兩年苦讀的經歷,相信自己能夠堅持。高三這一年,他已經是前3名。那些過去讓他敬佩不已的同學,一個個落在他的後面。他覺得面前的難題越來越容易,對自己也越來越自信。 “我第一次感覺到,態度是你成功的很重要的因素,有時候比你的聰明才智還要重要一些。” 他相信自己無往不勝。可是現在,從省城醫院回到家裡,吳楓覺得自己已經絕望。他聽到了醫生對父親說的話,知道視網膜脫落意味著什麼:也許他今生注定不能上大學了? 父親一向主張讓兒子選擇自己的命運,但這一次事情太大了,他要自己替兒子來選擇。 “先參加高考,再做手術。”父親說。 兒子的眼睛裡面立刻有了光彩。 父親又說:“不能再像以前那樣用功。只用耳朵聽課,不要用眼睛看,不要做任何作業,也不參加任何模擬考試。” 兒子服從了。他回到學校裡。高考複習已經到了最後衝刺的階段,課堂的訓練非常嚴格,每天發一堆卷子,都是模擬考試,說是臨戰訓練。沒有一個考生敢掉以輕心,可是吳楓無法參加這些訓練。他表面上輕鬆,但心情沉重,那是他迄今為止的生涯中最難熬的4個月:總是擔心眼睛上那個黑點會擴大,還覺得自己對試題的感覺越來越差,可是一點辦法也沒有。 “清華之夢”就這樣落空了。他的成績本來可以去讀武漢大學,但他眼睛不好,擔心人家不收。正在猶豫時,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的老師願意接受他,還答應讓他去讀一個他喜歡的電子系。他就這樣去了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這也是一所挺好的大學,可他還是覺得經歷了“一個很大的挫折”:“畢竟要比清華北大差遠了,甚至還不如武漢大學。” 10年以前他是個滿街浪蕩的油滑少年,現在是個即將走進大學的青年了。不過,最難過的一關還沒開始。考試結束了,他去動手術。他很慶幸右眼的黑點沒有擴大,手術也很順利。不過,醫生告訴他臥床一周,全身不能動,不能翻身,不能說話,不能打噴嚏,吃飯不能用嘴嚼,喝水不能動臉皮,否則就有可能讓視網膜掉下來,讓自己失明。 正是盛夏時節,武漢又有“三大火爐”之稱。病房熱得讓人受不了,這19歲的小伙子咬牙挺著,想著一動就有可能讓眼睛壞了,眼睛一壞,就連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也去不成了,竟真的一動不動,一直堅持了一個星期。等到醫生允許他翻身下床的時候,他感覺眼睛好了,可是腿已經不是自己的,不會邁步走路了,不得不用很長時間恢復行走的功能。 在我們進入這個故事的最富有感情色彩的部分之前,先來聽聽李世鵬的一段話。 沒有什麼比“態度”更重要的了 很多孩子就這樣走過來了。他們也可以得到很高的分數,但並沒有真正學到東西。他們說,“考試結束,就把那些東西都還給老師了。”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