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社會心理 圖窮對話錄:我的新東方人生諮詢

第9章 B編(第10篇)-2

"你說我該怎麼辦?"沙玫和我都要哭了。這個時候的沙玫,拮据到了吃根油條都要算計一下的程度。丟失了這個雖然不好但穩定的工作,我真的會請她到我家來吃早餐嗎?是我太太給她做,還是她給我太太做? 我的精神大約動搖了十秒鐘,百米衝刺的速度,很快,一股巨大的信念使我有了一種頂天立地的感覺,一個不知來自何方的聲音在我背後響起,支持我去支持沙玫在新的道路上走下去。我斬釘截鐵地讓她回去辭職。一定辭職,聽我的沒錯!你不辭職我就和你絕交。 我至今還在為我這個決心和決定而自豪。假如沙玫的成功是取決於她不懈的努力和奮鬥,這個瞬間,則是沙玫生命璀璨開放時最美麗的過程。 三、沙玫生命轉折點 沙玫接受了通用公司這個只有一周的工作。在通用公司這一周的工作幹得非常好。公司上上下下都讚揚沙玫是一個絕妙的公關夫人。她那熱情洋溢的工作態度和麵面俱到的細緻精神,獲得大家的喜愛。通用公司本來只是請她在來華新聞發布會上跑跑腿打打雜而已,但是總經理馬上發現,自己要在北京做出點成績來,沙玫顯然是一個可以幫助他的人才。居然在幾天后的發布會上實際上就讓她做了他的代言人,沙玫儼然以總經理助理的身份出現在記者面前。她多年積累的能力一下子就得到了爆炸性的證明!

沙玫常常來新東方諮詢處,和我聊她的工作。她狂熱地說:"這點工作算什麼?姐們十年前就是一個萬人工廠的總經理秘書了。""那你為什麼不接著幹下去?"我明知故問。 "媽的不是我不想幹,而是沒法幹--總經理進了牢房,工廠進了拍賣行,下崗女工去了夜總會,姐們我淪落到了新東方。"大江東去,浪淘荊一切不適應生存的東西,大到文明和製度,小到企業和僱員,都在永遠不停地經受衝擊、洗刷、更新與淘汰。在急劇變化的中國,人才既面臨驚人的機會,同時,你不得不承認,他們更面臨殘酷的挑戰。對於當代中國青年而言,面臨的挑戰之所以殘酷,是因為他們的教育構成和心理基礎並沒有為這個挑戰做好準備。沙玫如果不來新東方、如果不能獲得我在新東方時時刻刻所宣傳和所代表的留學人生新思維、新價值、新素質(居然也是三個代表!),沙玫肯定沒有未來。我在新東方給了沙玫未來。沙玫的今天,應該能夠給予更多的人啟迪、借鑒和挑戰。

那份幾天的工作結束了,我兌現了我的諾言。兩週之後的一個黃昏,沙玫來到諮詢處,向我告別。她用異常平靜,但沉浸著深沉幸福感的聲音告訴我:通用能源公司來電話了,讓她明天早晨去公司上班,老闆已經決定聘請她做辦公室助理。 沙玫的生命發生了革命性轉折。 四、新工作,新生命 沙玫的新工作,級別可能是外企白領裡最低的,只是接接電話的秘書而已;工資可能是在北京外企裡最少的,不到三千人民幣。老闆知道她沒有北京戶口,給予她虐待性的工資。但是,這個工資,已經比她一個月前的收入漲了一倍。 60年代,日本經過十年努力,實現了"國民收入倍增計劃",沙玫的國民收入實現倍增,只用了三十天。日本經濟奇蹟在她面前相形見絀。

但沙玫最偉大的收穫,並非錢包裡的財產,而是人生的財富。這財富,將永遠為她一生的職業發展,提供取之不盡的豐厚利息。她就職的公司,是世界五百強大公司;她的工作環境,公司在全球一致的西方企業文化;她的職業背景,從一個無所事事、默默無聞的皮包公司秘書,變成了在中國急劇擴展的跨國公司的白領麗人、專業人材。星星還是那個星星,沙玫還那個是沙玫,但她的人才價值和前途通道立即從死胡同里走到了新時代的高速公路上。 這是最典型的中國機會場景:通用能源集團,要在中國大規模發展,但發展初期,它在北京只是一個比較簡單的辦事處,內部等級制度還不那麼嚴格。通用能源集團重視中國市場,來北京出差,成為公司高層領導一個重要日程項目。沙玫是公司最重視的中國市場最前沿的代表--所有與中國聯繫的來電和來人,必須首先經過沙玫:因為沙玫在北京辦事處的工作,就是接電話和接飛機!她從此就獲得了和這個公司全球最高領導交往的機會。她成為公司總部高層人人喜歡的中國麗人、北京形像大使。雖然她的任務是接機,但她總把接機搞得像接見,使得領導們來到北京,好像回到了紐約。沙玫的個性、人緣和魅力,現代管理者最重要的素質之一,開始大放光彩。

最重要的,沙玫的新職業,是她申請美國留學的轉折點。在世界五百強的大公司工作,使她的工作背景和入學資格獲得了一個嶄新的階層和檔次。當她申請美國各大學的商學院時,她只要告訴對方自己在享有崇高行業聲望的通用能源集團工作,沒有一家商學院會對她的入學資格和素質表示懷疑。因為美國大公司錄用人員的價值標準得到美國商學院的認可,他們培訓職員的價值標準也和美國商學院相同。事實上,美國普通商學院畢業MBA,能夠進入通用集團這樣的大公司,已經是一種成功。而沙玫,還沒有讀MBA呢,就已經在這裡做上了這家公司最重要的新興市場中國辦事處的管理人員--儘管她管理的,只是電話號碼和飛機航班。進入通用公司,沙玫離美國商學院的距離,就不再是空間上的,她可以說已經入學了--至於什麼時候開始上課,只是一個時間問題。想去,"明天"就可以去。

最後,沙玫的新工作給沙玫的心理狀態,帶來了奇妙的變化,給二十歲多十點半的沙玫,帶來了女性的尊嚴。美國人對於女性誇張的讚美,西方文化對於女性習慣性的尊重和恭維,使得沙玫對自己的熱愛和自信達到了一個嶄新的高峰。從此她不再夜深人靜之時,懷疑自己的美麗是否只是一個夢。她獲得了巨大的精神上的滿足。她像海綿一樣吸納著美國公司文化,像工蜂一樣沒日每夜地工作。多年來在職業道路上發展極其緩慢和艱難的沙玫,一旦找到了符合自己發展的道路,適合自己生存的環境,就像從陷阱裡掙扎脫身的野獸,躍出深坑後,更加感到了叢林的寬廣,自由的珍貴。 在最困難的時候保持著自我的尊嚴,在最累的時候保持著女人的新鮮,在最絕望的時候,也不放棄對於少女時代人生之夢的渴望,這就是沙玫。她的惟一錯誤,是當這個社會以各種落後現象,甚至以戶口這樣的法律制度堵死她發展機會的時候,沒有利用自己充分的想像力衝破人為的藩籬;她的惟一失敗,是她自己在遇到徐小平之前的多少年裡,沒有找到人生高手給她洞察未來。或者說,這個社會並沒有為大量像沙玫這樣在盲目中探索的勇敢而絕望的奮鬥者們充分指導和機會。或者說,這個社會對於就業、新的職業方向、新的人才需求等等關係到個人前途和幸福的重大意識和思想,沒有相應的服務。社會的落後,導致了沙玫們奮鬥的艱難。

沙玫最終是幸運的。我期待更多的沙玫,能夠登上沙玫走過的路。 第五日:我和沙玫談戶口 沙玫從萬人國營企業下崗,赤手空拳從內蒙古來北京闖江湖。但祖國的首都並不接納她--她沒有北京戶口。 沙玫大專學的是英語文秘,在北京這樣一個外企和私企最多的地方做一個稱職的秘書肯定沒有問題。吳士宏的傳奇,不就是這樣誕生的嗎?但由於沒有北京戶口,沙玫在北京就肯定不會贏得這樣的機會,即使她比吳士宏了不起一百倍,她也沒有任何希望。政策規定,所有的外企招聘廣告上都必須寫上"應聘者必須擁有北京戶口",沙玫在這道人為的路障面前一次次折戟沉沙。 戶口有戶口的原因,政府有政府的難處,我這裡不去評價它。儘管這個東西總有一天會像布票、糧票一樣,成為令人苦笑的歷史和珍藏品。我只想告訴沙玫和其他依然在奮鬥中跋涉的朋友們,不要讓這個歷史的苦笑把你自己的人生搞成歷史的哭泣。

我問:"沙玫,你為什麼不去像樣一點的外企應聘?"沙玫嘆氣:"大公司都要北京戶口,小公司則以沒有戶口來低價剝削你。"她的臉上寫著無奈,她的眼睛流著辛酸。 於是我說: "報紙的招聘廣告都寫著必須要北京戶口,這並不是招聘者對於戶口的偏愛,而只是一種肯定要過時的地方主義人才壁壘。這在本質上是錯誤的:全世界如此嚴厲限製本國人民在自己的首都發揮才幹貢獻智慧的,恐怕就北京一個地方。這個制度,即將會鬆動,必然會改革。""但是,戶口是戶口的通行證,荒謬是荒謬的墓誌銘(我們有多少荒謬的規定啊!)。世界上沒有一家企業老闆會把戶口作為衡量人才的標誌。企業需要的是人才,是能夠創造利潤的人才,而戶口本不能創造利潤。所以,你要記住的是:沒有戶口的你,其實是老闆最喜歡的人。因為你是人才啊!

"要化解戶口的詛咒,我給你一個秘訣:只要你能夠走進任何一家公司招聘負責人的辦公室,把你能為公司做點什麼說清楚,你就有機會得到你理想的工作。生命於我們只有一次,不要讓有限的人生,聽任一個必將廢棄的不合理政策來糟蹋,不要讓戶口制度使你的前途發霉。 "要解除戶口的毒性,給你一個絕招:萬一人事經理問你有沒有北京戶口,你就非常自豪地告訴他Yes, I do!--當然有!他如果問你戶口在哪裡?你就說你的戶口在周口店。你不僅是龍的傳人,你還是北京人的後代。你的祖先早在五十萬年以前,就已在北京周口店山頂洞裡,用石刀石斧在石頭上,鐫刻下了你的北京戶口。親愛的,我們都是北京人,我們都有北京戶口。

"美國為什麼強大?這個輪子上的民族永遠在洪流滾滾地移動。假如紐約也有戶口、矽谷也有戶口的話,世界上就沒有美國了。高科技的發展,以年為紀元。假如人才不得不為一個本來並不存在的戶口費力奔走幾個月,回到機房,你可能已經落後了半個世紀。中關村要成為中國的矽谷,不和這些遏止人民創造力的規定決裂,想和世界競爭,只能是扯蛋。 "沙玫,我知道你改變不了世界,但是,也不要讓這個世界改變你。告訴對方你有北京戶口,而且,用最神聖的口吻告訴他們,你擁有世界最古老的戶口!"來自美國的通用能源公司,明明知道沙玫沒有北京戶口,但毫不猶豫地聘請了她。公司得到了沙玫這樣一個優秀的員工、沙玫得到了公司這樣一個優秀的經歷。美國觀念和中國人才,在這裡瞬間照亮了中國人才群體裡一個似乎沒有出路的黑洞。

還有多少人被中國社會這樣那樣的陳規陋習束縛住手腳的奮鬥者?誰拿走了你的北京戶口?如果不是你自己主動上繳的話,誰能夠拿走你的祖先在周口店的山頂洞給你落戶的戶口簿! 第六日:我和沙玫談物質 這是沙玫進入外企之後半年左右的事情,也就是1996年夏天。一次,一位來自加拿大的朋友應沙玫熱情的邀請到她家裡坐坐。這洋人初次來中國,對中國的事情少見多怪。到了她家裡,她當場壓抑得哭了起來。她說:這麼美麗的人,怎麼就住在這麼惡劣的環境裡?她無法想像,"人"怎麼能夠住在這樣的環境裡!可憐的朋友,她哪裡知道中國人是在多麼惡劣的環境裡,追求著自己美麗未來的夢想啊! 沙玫住的環境,其實按照中國標準,並不算特別惡劣。無非就是簡易居民筒子樓,有點髒亂差而已:樓道裡除了沒有照明電燈,什麼都有。進到室內,沒有裝修。水泥地黑黑的,石灰牆灰灰的,廁所蹲坑深不可測,好像通往地球的那一端。這個房子是兩居室,沙玫住一間,另外一間屬於房東的女兒。雖然女兒並不經常來,但保留隨時來的權利,確保沙玫沒有居住隱私權。 晚上回家,樓道裡沒有燈。沙玫要在黑暗中摸上五樓。有時候伸手摸到一長串大蒜,或一顆大白菜,沙玫會很高興,因為鄰居曾經在樓道裡掛過半頭殺過的羊,沙玫黑暗中摸到手上,以為是剝過皮的人。後來好幾個星期她不敢和人握手,一握就想起那中隻羊不知被剝到哪裡去了的皮。 1997年的夏天,是北京歷史上最熱的夏天。沙玫在通用公司上班,每天在公司呆到夜裡十點多回家。老闆以為她在公司勤奮工作,其實她是在公司避暑--她的房子沒有空調,熱得可以煎雞蛋。有時候一不小心離開公司早了,沙玫只能到附近一家晚上營業的書店去避暑,那裡有空調。沙玫拿一本書坐在那裡看半天,書店的經理以為她愛書,其實她愛的只是他提供的冷空氣。別人從書中得到知識,沙玫從書中得到清涼。書中沒有黃金屋,但沙玫卻證明,書中自有冷氣室。 沙玫經濟極其拮据。老闆們知道她沒有北京戶口,就故意卑鄙地降低她的報酬,知道她也沒法投訴,這包括通用公司的中國老闆。沙玫要保持她形勢大好的對外形象,必須經常買衣服。在長期的經濟蕭條中,沙玫像許多好女人一樣,練出了一套勤儉持家的美德和才能。她的衣服看上去總是那麼好看甚至漂亮。沙玫有一個最感人的習慣:和許多誇耀其衣服昂貴的女孩子相反,每次在我讚美了她的打扮之後,她都得意地告訴我這件衣服多麼便宜,那件裝飾多麼划算。她在說這些的時候,總是充滿了極大的自豪感。豪爽明亮的笑聲,灌滿了諮詢處辦公室,飛揚在新東方樓道裡。勞動人民貧窮而有尊嚴的生活品德,在沙玫身上閃閃發光。她在這種境況下展示的生活態度,總使我想起我的媽媽。 我想,這是我對沙玫有如此長期而深刻友誼的原因之一吧! 聯繫出國要花很多很多錢,沙玫到了最後,已經把家鄉親戚朋友借遍了。每次幾百幾百美元花出去的時候,沙玫都顯得特別衰老。而每當我提醒她,這個投資必然有幾十上百倍的回報時,她的眼睛就會瞬間閃出志在必勝的光芒。我經常告訴她我自己的故事:1987年我從北大出國時,工資一百人民幣。借了俞敏洪母親2000元。但出國洗了第一個月的碗,當月就歸還了。 在最最絕望的時刻,沙玫從來沒有在我面前講過她經濟上的困難。最需要金錢的沙玫,從來沒有向我流露過對於金錢的渴望。她像一個與命運泰森進行決戰的拳擊手,她知道只有把命運擊敗,自己才能獲得一切。如果在戰勝命運之前就左顧右盼,只會被這個叫做命運的無形泰森一拳打倒,從此再也站不起來。 年齡的壓力、職業的壓力,物質貧困的壓力像三座大山壓在沙玫的肩上,要是別人可能早就崩潰了。但沙玫卻大義凜然地肩扛三座大山,頂著它們在奮鬥的路上日夜奔走且箭步如飛。 沙玫相信自己會活得更好。但長期以來她卻錯誤地把活得更好理解為"出國"。雖然這個理解相當膚淺,因為出國也許是某個層次上的成功,但出國本身肯定不是幸福的保障。不過,當她依靠自己的力量、挖掘自己的潛力、通過追求更高教育機會來提高自己的價值從而改善自己的命運的時候,她的出國奮鬥就有了偉大的意義。人人都想出國深造或鍍金。在這個隊伍中,沙玫條件最差、可能性最小,而她對通過留學改善命運的期待卻最高。這使得她的奮鬥故事有了一團悲壯的史詩氛圍。 人人需要物質保障。有人過早地停在半途,開始為物質利益而奔波,這樣的人往往並不能得到應有的物質滿足,而且幾十年之後他會失望地發現自己還停留在當年下車的地方,生命之旅廢棄在荒涼的半途。無奈少年頭已白,空悲切。 沙玫在無數人放棄奮鬥的年齡開始了遠征,我對她的鼓勵固然有重大的支持與引導作用,但她在物質世界裡一無所有是決定性的因素。無產者革命,失去的只是鎖鏈;沙玫的奮鬥,失去的只是貧窮。 從人的潛能的角度,今日的青年,不管成就高低,都是沙玫;今日的我們,不管財富多寡,都是無產者。 第七日:我和沙玫談簽證 1998年夏天,沙玫被美國芝加哥一所不錯的大學的MBA錄取了。這個大學,中國同學聽上去也許不那麼耳熟,但在美國,算一個不錯的學校,對於沙玫,這已經是一個重大的收穫。 這年夏天,天氣遠遠不如沙玫被迫轉入地下借涼的1997年夏天那麼熱(那個書店在地下室)。沙玫也顯得比過去清瘦而成熟,少了幾分虛火,多了幾分沉靜。在北京城,已經算得上是一個高級白領麗人了。即使不出國,沙玫在北京其實已經找到了她的位置,紮下了她的根基。 去美國使館簽證的頭天晚上,我在辦公室和她談話。這是我惟一一次沒有和她開玩笑的對話。因為,我知道,明天早晨,將是她人生真正的分水嶺。越珍貴的瓷器,你越怕它打碎,而它就越有打碎的可能。這個時候,我比沙玫還要緊張。那天晚上我動了點感情。 如是她聞: "沙玫,今天我們其實不用再談簽證了。我們已經談過很多次。但是,僅僅知道簽證知識是根本沒有用處的。對於你,明天這個瞬間,將是你一生奮鬥最關鍵的時刻,所有的痛苦屈辱、艱辛貧窮,在這一瞬間,都可以化為甜蜜的回憶。都將向你證明你這麼多年來忍受它們的神聖價值。但是,你從現在起最好就忘記簽證,只要記住一個東西:你是通用能源集團北京代表處的管理人員(office administrator)。你在這裡,接待了通用集團華盛頓總部的總裁、副總裁併且得到了這些跨國公司巨人級老總們的交口稱讚和欣賞;你在這裡,和中國能源界無數董事長、總裁有過交往,他們也都認同你在通用集團的工作,很多人都表示過要挖你去為他們效力。把簽證官當作這些總裁、副總裁,當作這些董事長、董事--而事實上,簽證官比這些人地位不知低多少層次,如果你見到前者能夠Impress他們,你就以同樣的方式去Impress簽證官吧。 "記住:展示沙玫真我的風采!" 第二天中午,沙玫得到了簽證。電話打來,在新東方諮詢處引起了轟動。我在電話裡激動地對她說:"沙玫,這是我在新東方最偉大的成就!最自豪的時刻!一生能幫助別人做成這麼一件事,我覺得我就沒有白活了!"沙玫去使館,到了窗口,故意把她通用能源集團的公文包往簽證窗口一放,同時,把別著通用公司標誌的前胸,也高高地挺起來。簽證官抬頭一看,說:"Oh, you work for TY company?媽的你在通用公司工作?"通用能源公司,是美國著名大公司,美國一百家最好的雇主之一,能夠在這里工作,顯然令簽證官很嫉妒。 沙玫接過話頭,熱情洋溢地說:"Yes, Sir, Do you use our companys products?是的,先生,你使用我們公司的產品嗎?"沙玫一下子就獲得了談話的主動權,她立即成為一個通用公司的發言人的樣子,而不是來請求籤證的乞討者。 簽證官看看她的資料,找不出什麼毛病,但是對於她的資金,提出了一個問題:"How do you finance your study? Using your credit card?你如何為你的學習提供資金,用你的信用卡嗎?"這個問題相當陰險,如果回答不好一定栽在這裡,因為用信用卡,意味著借錢。沙玫並不知道其中的殺機,而且她也聽了個半懂不懂,她以沙玫一如既往的熱情和大方說:"Yes, I have three credit cards, I have great credits。當然!我有三個信用卡呢!我有非常好的信用!"沙玫的回答使簽證官非常開心。能在世界著名的通用公司工作,有美國公司的推薦信,當然信用不錯。信用不錯,就足夠拿到簽證了,因為,美國學生讀MBA,都是靠貸款在交學費和過日子,憑什麼中國學生不能這樣做?美國簽證官拒簽中國學生時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怕你去了美國不講信用、不按時回國而已埃沙玫的回答,展示了她對於"信用"這個西方文化關鍵詞的認同,一下子就得到了簽證官的認可。沙玫的簽證實際上已經獲得了通過。 簽證官拿著她的信用卡,一邊看一邊用中文說:"龍卡、長城卡、牡丹卡……"沙玫打斷簽證官的嘟囔,大聲說:"Sir, your Chinese is sooo excellent!先生,你的中文真棒啊!"簽證官羞澀地微笑一下,把東西還給她,同時給了她一張領取簽證的黃條。 沙玫在諮詢處辦公室引起的轟動,給我帶來了無窮的歡樂。但我在笑過之後,偷偷地擦了不少眼淚。 第八日:我和沙玫談學費 沙玫拿到美國簽證,大家都沉浸在為她高興的歡樂之中。她卻把我叫到辦公室,關上門,精神頹喪地向我提出了一個到現在為止人人都沒有去考慮的最關鍵問題:"徐老師,你說我接著怎麼辦呢?"我心一沉,以為她還有什麼諮詢要我做:"怎麼怎麼辦?""錢啊!讀下這個MBA總共需要三萬多美圓,我哪裡有這麼多錢啊!"這個問題問得好。我是從來也沒有想過的。沒有錢,即使有了簽證,也是沒有希望的埃到了美國打工這樣的事情,我實在不希望沙玫再做了。太苦啦。沙玫這個時候,在萬能公司已經掙到四千多人民幣一個月。她本人在出國奮鬥的狂熱中,其實已經在中國土地上做出了優秀的成績。繼續幹下去,也可以獲得一個有尊嚴和有地位的生活。在這個時候,出國洗碗掃地,打黑工掙黑錢,其實已經未必是最好的選擇了。但是沙玫畢竟到了出國的時刻了。 我想了想,說:"你有住房嗎?把房子賣掉"沙玫眼睛一亮:"有啊!不過你知道我的住房是租來的。租來的房子也可以賣嗎?"沙玫天真地看著我。 我扑哧一笑。沙玫為學費快要失去理智了:"你有其他財產嗎?比如你的父母?"沙玫說:"我的父母非常窮,沒有什麼存款。但是畢竟有一棟房子。這棟房子,價值二十四萬人民幣,是他們一輩子的收穫和養老歸宿。你別讓我打他們的主意好不好?我寧可不留學,也不能讓他們老無居所。"我堅定地說:"我就是要打這個主意。回去把你父母的房子賣掉。記住,沙玫,告訴你父母,這是你人生最後的鬥爭,團結起來--賣房子!去了美國,做牛做馬苦苦讀書,十八個月之後,你就能夠找到一份像樣的工作,一年的收入,保證超過你父母一輩子的積蓄!這樣的投資與回報,當然沒有任何風險。 "在美國讀書,一定要保證自己的健康和安全。剩下來的事情就是拼命讀書。買好麵包和方便麵在身邊,在讀得暈將過去之前,吃一口麵包,喝一口自來水,煮一袋方便麵,不要忘了放兩個雞蛋。緩過氣來繼續讀。這樣才對得起你的父母和他們的這個養命錢。"沙玫出國讀MBA,只要不過勞死和被開除學籍,這點投資,就一定可以獲得巨大回報。別說賣房子,就是砸鍋賣鐵,也是可以得到保證的投資埃我並沒有給她另外一個建議,這個建議雖然好,但此時此刻說出來,連我的讀者都無法認同。而我自己當年在國外最初接觸到這樣的事實時,其實感情上也非常難以接受。這是中國學生無法理解、但最終必須接受的西方文化。我想說但沒有說出口的建議,是讓沙玫到了美國之後,花幾十美圓給自己買一個價值十萬美圓的意外人壽保險,收益人是父母。這樣萬一本拉登的飛機正好撞到了沙玫供職的大樓,她的孝心,也能在這十萬美圓中照亮爸爸媽媽的晚年。人人都不認為自己會死去,但這個世界上每天死去的都是人。保險,保的就是一個險啊! 多少次,留學生在出國之後意外死亡,因為沒有保險也沒有財產,父母連去美國奔喪的錢都拿不出來。中國人窮,在這個情況下,是窮在觀念。我自己在加拿大讀書時碰見的事情更加悲慘:由於一個出了車禍的學生沒有任何保險和其他財產,不僅他的父母來不了加拿大,連把他的遺體從出事地點運回他的學校所在地的費用都沒有。這樣的人生,真的是無限的悲哀。 不過,生命保險這樣的事情,雖然是中國人正在接受的西方文明和生活方式之一,但我還是不會對即將去美國留學的沙玫說出口。我不能不顧中國國情,強行推銷這些人們並不喜歡的東西,而且還討一個不吉利。 我想起了1990年在加拿大西部城市薩斯卡吞(Saskatoon),我開車帶我太太去七百公里外的累斯布里奇(Lethbridge)面試工作。這是我第一次開車上高速公路。家裡留下一歲的幼兒和六十歲的老母,兩個人都不會說一個英語單詞。於是走之前,我到當地保險公司花四塊錢,四加元,買了一個價值四萬加元、有效期為四十八小時的公路意外保險。我把保單交給我的一個朋友,笑著說:"假如兩天之內沒有電話給你,請你到我家去。一切就請你take care照料了"。兩天之後我安全回來,那張保險單,成為我在加拿大生活最難忘的記憶紀念之一(這裡寫這個故事,雖然我已眼淚漣漣,但好像有點離題了)。 生命是脆弱的、金錢是悲哀的、奮鬥是宿命的、保險是必須的。 沙玫真的讓父母把房子賣了。她用這筆錢,成功地讀完了MBA課程,兩年後,在美國一家銀行找到了一份工作。年薪多少我不可能問她,因為我已經不把她作為我的諮詢對象。但她一年的收入,一定超過她父母這一輩子的積蓄。這就是中國兩代人的命運,是兩個時代的寫照。她有沒有給父母買房子我不知道,我估計雖然她肯定天天想,但暫時還沒有買,因為在我回顧她的人生的2002年初春,沙玫畢竟才工作不到兩年。但我肯定,她的父母,想起女兒的出息,一定有入住豪華別墅時的那種幸福感和安全感。他們生了個好女兒! 第九日:我和沙玫論愛情 物質生活極度貧乏的沙玫,在愛情問題上也許應該是富有的。但答案恰恰相反。她的愛情生活到底如何我其實並不知道,雖然到後來我和她的關係像"哥們"一樣密切,但在這些私人問題上,我從來不願和她討論。在那幾年中,我最關心的是她什麼時候能夠成功出國,以及她的工作到底發展如何。對我來說,她如何愛情對於她能否出國意義不大。也許正是因為這一點,沙玫自己可能都把這個極其重要的人生問題給擱置在一邊了。 沙玫已騎波音去,此地空餘孤獨樓。沙玫雖有回程票,青春一去不復返。在她遠離中國已經好幾年的日子裡,我總是後悔當時沒有就愛情問題和她深入探討,總是情不自禁地想:沙玫到底有沒有愛情生活?已經三十歲的大姑娘沙玫,到底有沒有男朋友?走到哪裡都特別注重自己儀表、盛開得就要凋謝的沙玫,到底有沒有性伴侶?夏天最後一朵玫瑰,是否到了美國,還是那樣孤獨地不開放? 這些事情都是沙玫的Privacy,私人問題,我絕對尊重並全力保護它。但是,每次我一想到沙玫極有可能為了留學和奮鬥,甚至連正常的愛情生活都棄絕了,我的心裡不禁替她微微顫抖起來。我心顫抖,不是後怕,而是餘悸。 十幾二十歲時,男女關係的目的是體驗愛情;二十三十幾的時候,愛情的衝動就變成了追求完婚的責任。很少有人能夠免俗,還敢在這個年齡瀟灑走一回的。沙玫也是這樣。她帶著強烈的擇偶意識在看周圍的男人,渴望找到理想的白馬王子,明天就結婚,後天把她帶到美國。 由於沙玫很早就給自己定下一個"出國"的人生目標,所以她在找對象的時候,往往以外國青年為主,因為只有這樣的人能夠帶著她出國。這個目標,其實並不高尚,但我也無從制止。我本人作為中國男兒,深知為什麼在今天中國會有這樣的愛情景觀。但不幸的是在中國長住的老外沒有幾個真能得到沙玫的欣賞,而沙玫真正欣賞的老外往往又不會欣賞她。難啊!所以沙玫的追求在一開始就注定了既不符合時代精神、也不符合愛情規律。當然難以圓滿實現。 國內優秀青年其實也很多,沙玫為什麼不找一個好男子把自己嫁出去做個有錢人的太太?也許是中國這個陰盛陽衰的社會,懲罰了她的優秀和高傲?與沙玫同齡的男性公民,都是生在三年自然災害前後、長在十年浩劫之中的不幸年代產物。四肢不殘缺就是魁梧,人格不卑劣就算偉大。長城內外、大河上下,和她班配的男人也許有,但沙玫至今沒有找到。起來!不願被拋棄的男人,迎接沙玫的挑戰! 沙玫缺少愛情生活更重要的一個原因實際上是她自己的愛情觀。男女相逢,雲雨巫山,最後分不開了,於是結婚吧,這是人類繁殖的歷史。因此,婚姻只能從裹著愛情的頭蓋里慢慢掀起來。而絕不能成為愛情的幕布:要看愛情戲劇先打開婚姻幕布。想要愛情嗎?先和我結婚!這簡直就是另一種形式的包辦婚姻!沙玫這樣的女孩子,把愛情和性愛當作結婚的附件而不是主機,嚇跑了許多潛在的婚姻駕駛員。 結果沙玫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年齡越大,找個合適丈夫結婚的渴望越強烈,但這種渴望越強烈越不容易結婚。誰也不願意僅僅和她親吻一下就要把自己的一生不明不白地交給她。這個吻未免太昂貴啦。新衣不試怎知合身,愛情不試怎知是否甜蜜?但沙玫她們認為如果不結婚我幹嘛給你試?讓你驗?男人在艷遇的夢裡不斷驚醒而絕望,女人從婚紗的霧中不斷看破而虛妄。她為等待永恆,卻永恆地等待。沙玫孤寂地等待一春又一春,嘆息一聲又一聲。沙玫把自己當作婚姻的嫁妝,沙玫沒有意識到她自己就是愛情的感知和享受主體。 她沒有未婚夫意義上的男朋友已是定論,但她到底有沒有性伴侶意義上男朋友?我考證下來認為答案也是否定的。在和我的對話中,沙玫總認為有人在追求她,可見她處於強烈需要男友的時期。魯迅的狂人日記描寫了一個被迫害狂,總覺得有人在追殺他;沙玫其實患有輕微的被愛情狂--她總覺得有人在追求她。這兩種疾病,其實都是毀滅性的。我慶幸,時隔一個世紀,中國畢竟進步啦:我們從被迫害狂,進化到了被愛狂! 沙玫平時交往的男人,其實按照中國標準也都挺不錯的,但由於沙玫按照丈夫標準來找男友,這就使得人們無法和她真正交往。牛眼看人,看成牛群;沙眼看人,看成丈夫。生怕陷入她溫柔陷阱的男人,就像昆蟲飛離蜘蛛網一樣,從此不得不逃生。 沙玫活得實在是太累太艱難了。如果有個男人,在自己嘆息時分擔一下肩膀上的負荷,在自己寒冷的時候捂熱一下胸中的寒氣,哪怕捂熱了自己再讓他冷冷地走人,至少也能給沙玫留下冰川世紀裡溫馨的回憶!使她貧窮的飲食時代,依然有豐富的男女盛宴。沒有任何人禁止沙玫這樣做,拒絕自己幸福人生的,是沙玫她自己。頂多,她可以抱怨這是社會給她造成的觀念的禁錮。但是,這個理由已經無法說服人。中國青年,已經有了自主生活的權力,不行使這個權力,就像面對好工作不辭去那份沒有前途的舊職一樣,其實都是過去的時代殘留的心理障礙、精神疾玻沙玫渴望婚姻,但拒絕愛情。這個拒絕完全是沙玫自己的個人選擇。是她鑄給自己的人生錯誤。像許多大齡女子一樣,她們以為生命最迫切需要的,就是找一個合適的男人結婚,其實這是美麗的誤區。事實上沙玫最需要的,是孤獨歲月裡的歲寒三友--對不起,我的意思是"一友"已經足矣,何況三友乎?但沙玫總是南轅北轍,以為離男人越遠就離男人越近;越不追求男人就越有男人來追求。人的美德,只是在接觸之後才能夠發現和體會。但如果實行不接觸政策,怎麼能實行政策來接觸?婚姻和愛情,本來是人類自由的通道,但在沙玫這樣的女人身上,卻成為捆綁自己的囚徒困境。女性解放運動,在中國還有極其漫長的道路。 進一步深入研究,我對沙玫的生活就更加不放心。甚至對她去了美國之後,萬一不幸找到一個完美的男人之後的生活產生更深的憂慮。沙玫對男人世界採取不接觸政策顯然已經很多年。她對男性世界很不了解!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女人的一半是男人。連自己的另一半都不知曉,沙玫怎麼能夠在愛情與婚姻以及西方人崇尚的性愛戰場上取勝?找到完美男人,陷入深刻愛情,因為自己沒有經驗被對方炒魷魚--分手或離婚,那時候的沙玫,才叫人生的大悲哀呢! 愛情、婚姻以及性行為,是和知識、理想、前途一樣重要的構成我們幸福人生的組成部分。像留學出國一樣,也需要專家諮詢。沙玫一個人在美國,沒有我為她提供愛情和婚姻的免費諮詢(這些服務,和新東方其他收費的諮詢搭配提供),她還需要摸索多少年才能走上正確的道路?想到這裡,我就憂心忡忡,心驚膽戰。 我做了一個噩夢。我夢見,肯尼迪的侄兒和沙玫約會,並且告訴沙玫她是他見過的最美的東方神秘主義性感女性。美酒加玫瑰之後,肯尼迪之侄溫情脈脈送她回家,人家要上去喝杯咖啡沙玫當然就答應了。我心里為沙玫暗暗叫好偷偷為她喊加油!但五分鐘之後,我看見風流倜儻的小肯尼迪捂著流血的嘴巴狼狽地逃了出來。嘴裡的英語即使我醒過來還能依稀記得幾句:"If you didnt want to do it, why let me in?You think I really wanted coffee?(既然你不想和我做那個事兒,為什麼讓我進你的屋?你以為我真想要的是咖啡?)"可憐的小肯尼迪!他有生以來第一次遇見了東方文化的打擊,難怪美國老有人宣傳中國威脅論呢!沙玫將遇到無數她無能應付、無法理解的愛情文化衝突和危機。 噩夢醒來,偶爾我會在燈下思考沙玫和她同輩們的命運。人情世故圓熟得像老奶奶似的沙玫以及她的許多同伴們,在做女人的最基本愛情技能和知識上,卻像孫女一樣幼稚低能。女性的下櫥能力、料家能力、理財能力以及結婚能力,和英語計算機一樣,都是需要學習的技巧。這個社會沒有鼓勵她們去學,甚至有系統地不讓她們學習這些構成生活幸福的最基本的技能。這種素質的女性,即使拿到了哈佛的博士學位,又怎麼能夠幸福! 我親口聽一個加州理工大學畢業回來的女博士洋洋得意地告訴我:我在家裡從來都不做飯,我連開水都不會燒!當時我聽了立即決定從此不再鼓勵人們去名牌學校留學。不會做飯的人,一般而言應該也不會做愛--至少,不會"愛"人。食色性也,這兩個都不會的人,顯然有問題。拿到加州理工博士學位,她也許能為人類文明做出重大貢獻,但肯定不能為個人幸福帶來美麗感受,更難以為她身邊的人帶來幸福人生。她為了人類而犧牲自己嗎?其實根本不是。這是一種高智商的無能,一種高學歷的弱智。其結果,是她自身和接近她的人們綿綿不斷現實人生的煩惱和折磨。徐小平尊重人類所有選擇。我不反對禁慾主義,我也不反對獨身主義,我反對的,只是藉奮鬥之名而故意壓抑和遺忘人類的美麗天性。 救命啊! 沙玫的愛情生活到底怎樣,我永遠不可能知道,我只祝愿甚至祈禱她幸福美滿。經過如此長期殘酷的奮鬥,獲得出國深造機會,無非是為自己過得好一點,而過得好一點的最重要指標之一,甚至是最重要的指標,是愛情與家庭生活是否美滿。 沙玫,你不能捨本求末;沙玫,你不能買櫝還珠!我寧可你放棄出國,也不希望你拒絕愛情。 我大叫一聲,又陷入噩夢之中。 第十日:我和沙玫談幸福 2001年夏天,沙玫赴美三年後第一次回國探親。也是我和她告別三年後,第一次和她見面。沙玫從美國芝加哥打來國際長途,告訴我她回國的日期。我與沙玫,即將在新東方久別重逢! 這時的沙玫,早已順利拿到了這個在一些專業上非常著名商學院的MBA學位,並在芝加哥一家世界著名的能源公司工作一年有餘,加上她以前在中國的經驗,已經是這方面成熟的專業人士。 WTO即將到來,她的公司要到中國擴展可再生性能源方面的業務,她被公司內定為第一個最佳人眩這次回國,除了探望房子被她賣掉而居無定所的老父老母之外,主要是來考察中國的能源行業,看看在做出下一個重大決定之前,國內還有什麼更好的機會。她在美國,認識了不少來美國考察的中國能源界大腕,許多人對"芝加哥的沙玫"留下了美好的印象,都鼓勵她到自己的公司來發展。 "我下一步的計劃就是,回國做這家公司的中國首席代表,開拓中國巨大的可再生性能源市場,成為這方面的First Lady,第一夫人"。 沙玫還是那麼豪爽,還是那麼開朗,還是那麼充滿激情,和我在1996年和她初次見面沒有什麼兩樣。但不同的是,沙玫已經實實在在從一個迷茫的皮包公司秘書,成為一個實實在在成熟的國際能源專家;從一個在中國人才市場上缺少資源和能力的弱勢分子,成為一個在世界範圍內都有獨特競爭優勢的跨國人才;從一個每月工資區區一千多人民幣的小職員,成為一個工作第一年的年薪接近五萬美圓的高級管理人員。三年收入增加幾十倍,一個國家要五十年才能做到的事情,她花了五年時間。沙玫的職業勁頭,大有加入吳士宏、李亦非之類超級女性行列的氣勢。留學就這樣點石成金地改變了一個人的命運和價值,沙玫是新東方諮詢成功的活字典。 我和學生的互動,一般都是學生拿到簽證、去了美國之後,就不再有所往來,因為人的一生有無數的問題:無數的痛苦要迴避、無數的幸福要追求、無數的陷阱要繞過、無數的毛病要克服。而這些問題其實是一個永遠無法停止的諮詢、調整和提升過程。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這個憂愁,其實是生命的特徵。我只能把自己的工作定位為:為解決目前人生困境而奮鬥的新東方學員們。等到他們的前途進入一個新的檔次,我就不能再和他們交往。因為,我的職業病使我不得不始終考慮一個問題:得到我諮詢過的學生們,是否真的得到他們人生應該得到的幸福?徐小平在新東方,是否給予了我們的學生真正有效的人生良藥?一勞永逸的良藥實際上是沒有的。宗教也做不到--否則人類只需要一本聖經,而不需要教堂和神父了。 因此,在等待沙玫的時候,我的心情與其說是激動,不如說是沉重。我知道,沙玫這樣為奮鬥付出太多代價、耗費太多青春的女性,其人生問題,決不是拿一個美國綠卡、得到一個MBA、年薪掙上十幾萬美金就能夠解決的。她的人生,其實就是中國社會的一個縮影,必將在價值代謝和碰撞中摸索前進。 但是我最擔憂的問題:經過這麼多年的艱苦奮鬥,沙玫,你到底幸福不幸福?付出了這麼慘重的人生代價,沙玫你也該享受一般意義上的幸福了。但我懷疑沙玫是否幸福、我甚至懷疑沙玫是否有"幸福的能力"。我知道有億萬富翁想吞金自殺的,我也見過赤膊的農夫快樂得要死的。沙玫好不容易有了今天,如果自己感覺不幸福,那麼這些奮鬥對於我,簡直就是青春恐怖主義,就是留學自虐行為。我給予她的一切諮詢和幫助,簡直就是在坑害她。所以,在緊張擔憂中我等待她的來臨,我祈禱她幸福、祝愿她好運。 歲月在沙玫的臉上還是寫下了無聲的哀嘆。生命的美麗總是難以遮掩奮鬥的苦難。雖然我口口聲聲說她和以前一樣漂亮動人,但我不得不承認這次我是虛偽的。而且由於可以想像的艱難學習和勤奮工作,沙玫身上並沒有顯示許多女性留學生回國時展示的那種優雅與柔和。這個感覺,加上三十六歲依然是單身的事實,有點令人害怕。 沙玫的事業也許成功了。但是沙玫的生活幸福嗎?她的私生活、感情生活、性生活(我豁出去了),這些同樣構成一個人成功感和幸福感的生活內容到底怎麼了?我需要知道,沙玫必須幸福,才能對得起我多年來對她的關懷和指導。但我直覺她的這些方面好像並沒有太大的進步。 寒暄之後,我直截了當地問她:"沒有帶糖來,顯然還沒有結婚--有男朋友了嗎?"她吱吱唔唔,居然還會臉紅!我知道她沒有。她對於男友的幻覺心比天高。問題是英國王子一個太老,另外兩個太校沙玫,你到底想要嫁一個什麼動物!你可不是十六歲!美國人在你這個年齡,有些人已經做了外祖母了,而你,說不定還是個處女。啊埃這不是民族悲劇是什麼? 於是我進一步問:"有……性伴侶嗎?" 沙玫這次倒不臉紅,幾乎有點自豪地說:"我這人,有點潔癖……"我一听就絕望了。潔癖在兩性關係中,往往是導致夫妻離婚、情人分手的重要原因之一。沙玫你還沒有結婚,怎麼有資格患這麼高貴的疾病! 惠特曼在一百多年前,就寫出"我歌唱帶電的肉體"這歌唱人類情慾人類本能之美的史詩。你去美國轉了這麼一大圈,居然把中國潔癖原封不動地帶回來。沙玫,真的你完了。 我的擔憂被證實是正確的。我幾乎要哭了。沙玫在我心裡,如同我的女兒。三十六歲依然單身的女兒,她的身心本來應該非常健康,她的愛情本來應該非常豐富。但是,這麼多年只顧學習不想其他,成功之後活得失敗;到了目的地,心靈卻離歸宿更加遙遠。 人類歷史上也許有許多偉大的單身女性,但單身女性,絕對不能構成人類偉大的歷史。為了文明,我們也許可以放棄許多愛欲,但放棄愛欲,絕對不是我們的文明。 沙玫的命運也許是先天注定的。在馬拉鬆的競賽中,奔跑者只能中途抓一瓶水往自己頭上澆上幾把,你不可能中途拐到星巴克或全聚德,品嚐你的風韻、享受你的感官。 這麼多年來,沙玫其實一直在人生的馬拉松長跑中,頑強地和青春拼搏,和命運競走。在整個90年代,經過十年面壁走到今天這一步的沙玫,真的已經是聖女貞德了,我還能要求她更多的什麼?當"小姐"一詞在神聖的漢語中幾乎惡化成"賣婬女"的隱喻、當"北漂族"成為全國數百萬缺少學歷但心存夢想的青年人美夢難成的象徵、當"新東方"神話為幾十萬中國最優秀青年提供了追求前途、追求事業的諾亞方舟而滄海難渡時,沙玫來了--她從公主墳走來,她從八寶山出現,她站立在心靈的廢墟、她崛起在精神的荒野--她出現在北京中關村的小小的角落裡,開始了她的人生長達十幾年艱苦的跋涉。路太長了!她必須輕裝上陣,她必須忘記一切。奮鬥於她,與其說是為了接近幸福,不如說是為了遠離苦難。沙玫一路減負扔掉的,有她的歡樂、她的青春、她的情感以及她的愛情、她的性慾。沙玫的命運,是一代命運貧瘠青年的迴旋曲,是一個價值交替時代的詠嘆調。 沙玫終於攀登上了事業的頂峰,但是,我更希望沙玫事業和幸福雙豐收。魚我所欲,熊掌亦所欲。在事業和生活之間,假如命運讓我不得不為沙玫選擇一個的話,你猜我會為她選擇什麼? 我和沙玫緊緊擁抱告別。我說:"沙玫,下次見我,你是首代還是袋鼠我不在乎,但你一定要帶一個雄偉的男子過來讓我在乎、讓我嫉妒!"我的心裡,開始後悔當年讓她出國。 沙玫理解我的意思,她堅定地對我點點頭,像六年前一樣。但她堅強美麗的臉上,流下了她在整個奮鬥過程中,從來沒有流過的第一滴眼淚。 ◎俞敏洪點評 從徐小平的文章中,我看沙玫今日活得併不幸福,雖然她在留學、出國、定居、就業這些大問題上,已經完全獲得了成功。所以,奮鬥者必須提防成功之後的失敗。 所謂成功的失敗者,就是那些經過艱苦奮鬥擁有了成功但並不擁有幸福的人。沙玫奮鬥十年,吃了那麼多苦,最終實現了她奮鬥的所有目標。但作為她的指導者,徐小平依然為她的生活提心吊膽,實際上她依然值得人們同情。這真是人生最大的諷刺。大家總是為了追求社會認同的價值,沙玫幾乎是全面實現了社會公認的價值目標,但從文章中,我看到沙玫並沒有解決她人生最根本的問題:幸福。她在我的眼中並不幸福;她自己心中顯然也不幸福。讓我深思的是:她從最初見到小平"二十多一點",到學成回國,已經"四十差一點",對她人生的憂慮,好像一點沒有減弱。 沙玫的毛病也許不是她的錯,而是這個社會的錯。但問題是,即使這是社會的錯,人生受到摧殘的,依然是沙玫這樣令人敬佩和同情的奮鬥者。沙玫的問題,絕對不再是留學問題。而純粹是一個人生觀問題,價值觀問題,世界觀問題,或者用更加淺顯的語言:對沙玫這樣物質貧瘠、機遇稀少的中國知識女性,應該如何活著的問題。我無法提出具體可行的方案,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但一個基本原理是顛撲不破的:奮鬥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幸福。自己和他人的幸福。而奮鬥者要想讓他人幸福,必須首先使自己獲得幸福。 沙玫的故事依然沒有講完。還應該繼續下去。一直到她內心深處獲得真正的幸福感為止。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