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社會心理 我的人學

第18章 第二節拿破崙

我的人學 池田大作 10014 2018-03-18
第二節拿破崙 生存於兩個世紀的交替時期 傳說拿破崙一生中打過多達六十場戰爭。他的心中經常只裝著一個詞兒,就是“前進!”不管遇到多麼大的困難,他總是喊著“前進,再前進!”來打開困境。以至於今天,在拿破崙走過的地方留下很多傳說。 拿破崙一七六九年誕生於地中海的科西嘉島,一八二一年在流放地聖海倫島,結束了五十一歲的生涯。他在一生中的最後一次戰鬥滑鐵盧之戰遭到失敗,終於退出帝位,被幽禁於聖海倫島。當時四十六歲。他在不足五十年的歲月裡,以歐洲、埃及、以及 俄國為舞台,演出了波瀾壯闊的人生戲劇。他正好是在十八世紀向十九世紀過渡的“世紀交替”時期生活、奔跑。 他對逼迫到眼前的命運絕不輕易屈服。他曾遠征俄國失敗,遭遇內部反叛,並被流放到厄爾巴島,儘管如此,他那高昂堅定的熱情仍然燃燒不止。他擺脫殘酷的命運,重返巴黎,建立了所謂“百日政權”。既然已降生在這個世界,就要把自己的“人生”的戲劇一演到底,他這樣下定決心,並勇往直前。

他完成了無人可比擬的讀書量,具有強健的身體、豐富的想像力、不達目的不罷休的追求心、不屈不撓的精神和智慧以及行動能力,可以說他正是在法蘭西革命的激流中誕生的英雄和寵兒。對拿破崙的評價,也和對許多偉大的思想和人物的評價一樣,其說不一,但是他一生的表演,給現代以各種各樣的教訓和啟發。 我在二十二、三歲的青年時代,每次翻閱拿破崙的傳記和戰史時,也總能學到許多東西,至今猶感親切。我在當時的日記中這樣記載道: 一生一世是戰鬥的連續。不過,我想為什麼而戰鬥,又以什麼作基礎,這是非常重要的。 自己的戰鬥目的,如無絲毫可怨悔之處,那就是完成了最大幸福的戰鬥。我現在已認識到自己完全沒有怨恨之點。所以我只有高高興興,一心進軍。

進行戰鬥,要具有自己的特色,漂漂亮亮地大干一番,以演好終場戲。勝負是第二位的。要將自己進行戰鬥的智慧、實踐能力、堅毅性格以及責任精神等徹底發揮出來,把它們置於首要位置。 拿破崙勝利了。接著慘敗,然後又取勝,最後成了戰敗的英雄。 斐斯特洛奇,他持續了五十年的為人生的戰鬥,幾乎遭到徹底失敗。然而他最後終於取得成功,成為偉大的教育家。 現在擺在自己面前的重大問題是如何進行戰鬥,如何演好最後一幕。 拿破崙的終局是失敗。美麗的首都巴黎有為紀念他的勝利而修建的凱旋門。但他沒能以勝利結束自己的一生,並通過凱旋門。 無須贊言,他的局限性在於為達到目的而把“戰爭”合法化,造成大量犧牲者。然而僅僅這麼一個拿破崙竟能如此大規模地主宰歷史,這一事實不能不使我感到“一個人”所具有的分量。

當然,現代已不是靠一個“英雄”來決定社會主要動向的時代。可是歷史這幅“編織品”,歸根到底不外是由“人”這個無數的五彩繽紛的“線”和“線”編織而成的。推動歷史的仍然是一個一個的人。我認為從“一個人”的變革開始,由“一個人”傳給另“一個人”,這種連鎖般的波動才是真正的“革命”。 時代早已在劇烈動盪、混亂迷惘之中,期待著新時代的新“人”和新生命的“世紀”早日到來。我已明顯感到從“一個人”進行革命,向必然到來的全人類變革這場宏偉、壯觀的戲劇舞台前進的時刻終於來臨。 “正義”和“人情” 拿破崙的軍隊轉眼之間,席捲了歐洲大陸。戰爭接連取勝。其取勝的原因何在呢?這當然與強大的軍事力量和拿破崙的天才指揮有關係吧。同時,據說作為支持它的基礎是法國軍隊,具有要把進的革命理想播種到歐洲各角落這種偉大的“使命感”。就是

說,這理想就是正義,打著正義這一旗幟,這正是拿破崙獲勝的原因。我的恩師盧田城聖先生常說“打仗必須為正義”。社會上出現各種運動和團體,但失去理想、缺乏正義的團體和運動,即便能得到一時的興旺,也決不會維持長久。 拿破崙有個理想,他想以聯邦的形式對歐洲大陸實行統治。他積極活躍的時代是法國革命剛剛結束的時候。當時在法蘭西共和國內,合理分配土地和製訂法律等建設新時代所需的各種事業,極待解決。就在這時,拿破崙為農民獲得土地開闢了道路。並製訂和實施了“拿破崙法典”等,迅速建起新國家的雛形。 關於拿破崙的名字,據有人說來源於意為“新都市的”這一希臘語。正如其名,他並非只知一天到晚打仗,他還從建設巴黎開始,在法國各地建立起一批新時代的新城市。這樣,他漸漸加深了自信心,在與各國交戰時,也高舉著實現正義的旗幟。

與法蘭西革命同時,“自由、平等、博愛”的思想,在法國國民中迅速擴大。此時,到處洋溢著高遠的理想主義,同時在和妄圖封鎖革命的法國內外各種勢力的激烈對抗中,人們心中充滿高昂熱烈的民族主義思想。正像拿破崙自己說的“我是革命的產物”(《拿破崙》,井上幸治著,岩波新書版),他的出現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空氣,而拿破崙軍進攻各國之初,說是侵略,不如說更多的帶有解放運動的意義。 拿破崙曾在講演中說道:“意大利的國民們,法軍是為砸斷你們身上的鐵鎖鏈而來的,請信任我們,歡迎法軍的到來吧!”“華盛頓死了,這位偉人與暴政進行了戰鬥。……法國士兵,和他一樣,和美國的士兵一樣,正在為平等和自由而戰鬥。”(《拿破崙言行錄》,奧克塔佛·烏里布編,大塚幸男譯,岩波文庫版)這些演說真實地說明拿破崙是以法國革命的原理為正義的旗幟,向各處進軍的。他對是抱著把自由、平等思想散播到全世界的想法來統帥軍隊,而對外則以民族解放的救世主的形象向各處

進軍。事實上,最初群眾確實是懷著好感歡迎拿破崙的軍隊。 但是拿破崙也有給後來造成嚴重惡果的、可以說是決定性的錯誤。即他雖然不斷大肆鼓吹理想,實際對各國卻實行了“征服者”、“專制者”的一套做法。 無論怎樣高舉自由、平等這一崇高的思想旗幟,作為外國軍隊,只要繼續處於“征服者”的立場,那麼和當地人之間逐漸發生摩擦便是理所當然的結果。同時,民族解放這個新思想,作為一個理想,雖然受到人們的讚美,但在事實上要得到承認,還須有個過程,因而它遭到舊統治者為首的各種勢力的排斥、打擊。而且拿破崙所實行的“就地解決糧食”的機動戰術,逐漸加劇了當地人民的反感和對抗。更有甚者,他接二連三地把自己的親眷任命為各被佔領國的國王。

這樣一來,任何“理想”、“使命感”都必然乾癟無力。於是拿破崙便公然以“征服者”的面貌君臨各國。人們對此,憤怒地說道:“拿破崙把自由教給人們,卻沒有給人們以自由。” 這是一句膾炙人口的名言。拿破崙沒有抓住民眾的思想動向,一味推行“實力邏輯”,結果未能贏得人們的共鳴。因為民眾早已敏銳地洞察到他的“傲慢”。 從內心給人們以同情和理解的最佳辦法是獻出“誠實”和“真心”。相反,心中隱伏著傲慢、驕橫、狂妄自負,瞧不起對方,人們必定離心離德。無論怎樣玩弄美詞麗句,裝作正人君子,只要是做表面文章,便無法打動人心。即使一時行得通,也絕不會長久下去。德國著作家卡爾·雷達在《戰爭故事》(西村克彥譯,原書房版)中,提及拿破崙的情況時,分析說:“在這裡仍然是那自然的人情比起如同逆產兒的進步思想,表現得更為強勁有力。”

也即所謂“人情”,比起理想,或者武力、權力以及名聲更為有力量。掌權者和權威人士,無論怎樣想依靠權力和權威的力量來取得人心,人們也不會真心接受。在中心人物周圍聚集起來的組織是堅強的。同時對“忠實”、“真誠”的領導者,人們會懷著愛戴之心而爭先歸附。反過來,對那些自私自利和耍弄權威的領導者,人們只會增加“離心離德”的情緒。 法國文學家布爾提談到什麼是“幸福”時說道: “為了自己,你要學會賢明,對待同胞,你要寄予同情,也即你要通過別人的幸福,創造自己的幸福。”(《十八世紀的法國思想界》,竹內謙二著,東京大學出版會版) 在單純追求個人幸福的利己主義之中,是沒有真正幸福可言的。對個人來說最為“賢德”的行動是祝愿朋友幸福,並為此而誠心誠意地去實踐。在這個過程中,自己的幸福也能得到實現。

鮑羅金諾之戰 從遠征俄國遭到失敗時起,在那被尊為英雄,並得到無限榮光的拿破崙的神話中,便出現了陰影。他從此時開始,逐漸失去昔日那種清新嬌豔的光輝。拿破崙受挫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以為至少可以說:是由於他判斷能力和當機立斷能力已經衰退之故。 在遠征俄國過程中,打得最激烈的是“鮑羅金諾戰役”。 俄軍和拿破崙軍都宣稱“我軍取得勝利”。實際上那是一場似乎打得難分勝負的激烈戰鬥。 後來,拿破崙自己也說那是他“一生中所進行的最大規模的戰鬥”。這場大戰是一八一二年九月七日,在莫斯科西部一百二十四公里處的鮑羅金諾村展開的。當時,雙方的兵力,據傳拿破崙軍出動了十三萬五千人,俄軍出動十二萬人。犧牲人數,一種說法是拿破崙軍三萬人,俄軍三萬五千人,另一種說法是雙方各損失五萬人以上。從如此巨大的死傷人數也可想像到當時戰鬥之激烈程度。

這場戰鬥之後,庫圖索夫將軍率領的俄軍撤退了。並且為取得最後勝利,庫圖索夫將軍採取了把莫斯科也讓出來的出人意外的大膽戰略行動。欲一鼓作氣打誇俄軍的拿破崙,卻沒有料到這一招。 拿破崙軍在俄軍撤退的第二天,開進莫斯科。然而絕大部分居民已隨俄軍一起撤離,等待拿破崙的是死一般的寂靜。 而且,當天發生大火,莫斯科變成一片焦土。這一出其不意的事件,使拿破崙的機動戰術無處可施。這是拿破崙認識上的錯誤,他迷信於自己的戰術,未能冷靜地看清事態變化。此後的一個多月,拿破崙軍無事可干,只好呆在莫斯科。 當時,拿破崙本應採取立即使和平談判達成協議等應急對策。可是就在談判曠日持久,拿破崙無計可施的時候,迎來了“嚴冬將軍”。為什麼會這樣呢? 這並非單單是戰況所致。拿破崙自身正在失去迅速應付新情況的靈活性和能力。將士們也對已非昔日的拿破崙形像不那麼信任了。 我從拿破崙的上述形像想到一個問題,即作為一個領導者應具備的條件是絕不能躺在已取得的功名上,失去及時而準確的判斷能力。 日子一天天過去。十月十三日,初雪已降,和談無進展。 但是“冬將軍”來臨,則必敗無疑。面對冬天,在不斷襲來的飢餓與寒冷面前,大名鼎鼎的拿破崙也無能為力,只有從莫斯科退卻。撤退的拿破崙軍一路上遭到庫圖索夫將軍率領的俄軍的追擊,受到俄國農民游擊隊的進攻,加上飢餓與寒冷,遭到毀滅性的失敗,據說返回巴黎的士兵只有二至三萬人。 拿破崙作為領導者,長期舒舒服服地坐在皇帝寶座上,不知不覺變得保守起來,不能根據時間變化作出正確判斷,在他的指揮下把大量士兵置於死地。這一教訓是值得我們記取的。 所謂戰鬥,並不光是一味向前衝殺就成的。有時也須向後退一步。應當認識到,雖然後退一步,但接著便能全力以赴地去進攻的重要性。 在佛法中,把這一公式稱作“前三後一”,我想這個公式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是適用的。最後的最後勝利才是真正的勝利。半路上無論取得多少勝利,如果它不能與最後勝利相連接,便毫無意義。尤其作為下一代的領導者們,在生活和社會的道路上,應當很好地分辨“前三後一”的時機變化。 驕傲和大意造成判斷錯誤 我透過鮑羅金諾戰役還有一點感受。即兩軍指揮官的臨戰姿態決定了勝負。法軍侵入俄國之初,俄軍接二連三地敗退。拿破崙大軍逼近莫斯科時,庫圖索夫迫於眾望,接受了由皇帝簽署的總司令的任命。他當時已六十七歲高齡。他身經百戰,經驗豐富,而且又有教養,是智慧和耐力兼備的名將。由於盼望已久的庫圖索夫就任總司令官,部隊士氣驟然高漲起來。 另一方面,拿破崙聽到庫圖索夫就任總司令官也為之高興。因為他曾在奧斯帖列茲的戰鬥中親自出馬,戰勝了對方。 他瞧不起庫圖索夫,認為庫圖索夫作為將軍在指揮上是“無能”的。在此反映出拿破崙的“高傲”和“輕敵”。 一方面是拿破崙心中滋長起來“驕傲”和“輕敵”,另一方面則是滿懷“保衛祖國”的強烈願望的庫圖索夫。在這兩者的一念之差當中,已經看到勝敗的歸屬了。而且和長期遠征,苦於炎暑、疲憊和疾病的拿破崙相比,庫圖索夫的兵力即使少掉一半,其士氣也遠遠勝過對方。 關於鮑羅金諾戰役的情況,托爾斯泰的名作中描寫得很詳盡。庫圖索夫總是相信“時間”是自己的伙伴。在這次戰役中,他也選擇了等待敵人自我消耗的戰術。 他以“忍耐”等待“時間”,創造“機會”。他充分發揮出忍耐的力量,終於擊破強大兵力的壁壘,取得了勝利。 面對這一戰術,拿破崙本該提早完成和平談判,趁冬季來臨前率軍撤退。但是如前所述,他在這場戰爭中,沒有表現出過去那種敏於判斷和迅速行動的能力。他驕傲自滿,完全忘記了該撤退時就撤這一“時間”和“忍耐”的重要性。 拿破崙遠征俄國遭到慘敗。其原因除指揮官的表現之外,還可以舉出其他許多問題。我想舉出其中法蘭西軍隊不明確戰爭目的這一點談談。據說當時法國出現經濟危機,人民對獨裁不滿,問題重重,國內政界陷入不安之中,在這個背景下,拿破崙為轉移國民的不滿而向國外發動戰爭,而且當時法國駐俄大使曾向拿破崙提出下述報告: “陛下,我們進行戰爭的目的不明確。法國人民能否把此次遠征俄國,作為國民戰爭而真心給予支持呢?”(《拿破崙》,加瀨俊一著,文藝春秋版) 相反,俄軍立於保衛祖國的正義立場,因為目的明確,士氣也旺盛。然而拿破崙始終缺乏採納忠言的靈活態度,屈於頑固的頭腦。可以說,他由於頑冥不化而進攻取勝,也由於頑冥不化而遭到失敗。 另外,法國軍隊中相當大一部分是由外國人組成,並且實行不平等待遇。這也是造成士氣低落的一個原因。 後來,拿破崙就遠征中的犧牲者問題進行辯解時說,法國人戰死者比起外國人要少。由此可知在所謂“大陸軍”的名義下,大批外國士兵死去。這些士兵實在可憐。 失敗的第二個原因是他沒有作戰所必須的完備的“地圖”。 準確無誤的地理知識是戰爭所不可缺少的。而且在俄國的戰鬥多數是平原作戰,他拿手的集中兵力,突破中間的戰術已無法適用,可是他卻依靠繪製得很粗糙的地圖進行指揮,因而出現錯誤。地圖本來就不精確,又加上放大使用,於是在感官上產生了巨大的距離誤差,給作戰和布陣帶來困難。準備地圖可能不是拿破崙的任務,但是作為最高負責人,把這件作戰的最基本工具看得太簡單了,可以說失敗從這裡就已經開始了。 拿破崙原是一個很精細、嚴謹的人,在其卓有成效的行動能力背後,從不忽略充分的調查和準備工作。然而也許由於高傲和惰性造成,他已逐漸不那麼重視周密的計算。而且他認為莫斯科是俄國的中心,只要攻打莫斯科,就能抓住整個俄國的命根子。由於國度不同,地形差別,造成他在判斷上出現根本性錯誤。擁有廣闊腹地的俄國,和法國是不同的。 而且他又未能對莫斯科發生火災原因做出迅速判斷和及時採取措施。有時,他甚至還頑固堅持自己的看法,即強調火災不是法國軍隊造成的。這也是在莫斯科的和談拖而不決的原因。或許士兵體衰竭也起了作用。可以說各次戰鬥均連鎖式地出現“麻痺”、“驕傲”和“兵力分散”,沿著失敗的坡路滾落下去。十九世紀俄國最偉大的文藝評論家柏林斯基,關於拿破崙侵略俄國問題說過這樣的話: “一八一二年震撼了整個俄國,它喚醒了沉睡的人民,使他們發揮出不曾有的新的力量,激起了人民的覺悟和民族的自豪感。” 也就是說,拿破崙進行侵略這一災難,沒有僅僅停留於災難這一點,相反它成為喚起民眾潛在力量的一個機會。 可以說,“苦難能成為使沉睡的力量、新生力量覺醒,並發揮作用的機會。”是一條真理。它在古今以及東西方歷史上事例很多,而且也適用於現代社會。 滑鐵盧和“叛徒”內伊 從俄國戰敗而歸的拿破崙,被迫退位,一八一四年被流放到厄兒巴島。但不久他逃離該島,重返巴黎恢復帝政,開始了所謂“百日政權”。然而由於對英普聯軍進行了有名的滑鐵盧之戰,遭到失敗,結束了他的“百日”,被流放到聖海倫島,並死在那裡。 拿破崙的最後一仗是一八一五年六月十八日的滑鐵盧之戰。 這一戰鬥的失敗,決定了拿破崙時代的終結。二十幾年中,他給予很多人以光明、希望,他自身卻一直處於輪迴流轉之中,並且最終走向沉落苦難之淵的時刻。 進行滑鐵盧戰鬥時,法蘭西軍隊數量,約佔聯軍之半。但據說武器裝備和部分青年士兵的士氣遠遠超過敵人。拿破崙也認為:“勝利是屬於我的,十成中九成勝。”(《拿破崙》,加瀨俊一著,文藝春秋版)結果卻慘遭失敗。他後來在流放地聖海倫島回憶說: “完全是命運呀。綜合當時情況,那場戰爭我是應該打贏的!”(《拿破崙》,鶴見祐輔著,潮文庫版) 關於法國軍隊失敗的原因,有各種各樣的分析,我覺得大致可歸結為三點: 第一,失去了有能力的人才;第二,讓士兵在殘酷條件下作戰;第三,拿破崙的命令不能順利下達,作戰一直處於被動。 首先談談“人才不足”問題。 在拿破崙手下,有一批和他共同戰鬥、屢建戰功的元帥。 他們曾充滿年輕活力,雄心勃勃,馳騁疆場,可是此時已變得因循守舊,大部分人一心只顧保護自己所積蓄的財產。 他們的這種姿態,增加了年輕士兵的不信任感。據說甚至有人寫信給拿破崙,提出“下次戰鬥,請您不要任用那些元帥們。”(《拿破崙》,長塚隆二著,讀賣新聞社版)拿破崙自己似乎也發現心們的墮落情況。但是把指揮任務交給經驗不足的晚輩部下, 他不放心。因此,仍舊把各軍的指揮任務交給那些老元帥們。 其中有個元帥叫內伊。他曾背叛過拿破崙。遠征俄國回來之後,拿破崙放棄了帝位。此時,內伊又為代之而即位的路易十八奔走。後來再次為拿破崙效力,他就是這樣一個變節之徒。 內伊和拿破崙同歲,生於木桶匠的家庭。進入法軍之後,參加了革命戰爭,立下汗馬功勞。進而在拿破崙部下,擔任前線將校,指揮了很出色的戰鬥。一八○四年,他立下多次戰功,得到承認,被提升為第一批十六個元帥之一。三十六歲那年,他打垮奧地利軍,掃清通往維也納的道路。其後,他在普魯士、波蘭也立過顯赫的戰功,被譽為“勇敢者中的勇者”。 但是隨著拿破崙勢力的衰減,他開始了背信棄義的活動。 一八一四年聯軍進入巴黎,拿破崙已是山窮水盡,以內伊為首的元帥們勸說拿破崙退位。其實,他們是拋棄自己的君主、恩人以及兵法之師拿破崙,絞盡腦汁來保護個人的榮譽和財產。 拿破崙於四月遜位,五月被流放到厄兒巴島。於是內伊馬上投靠路易十八門下,以圖保全自己。後來據說拿破崙逃離厄兒巴島,在法國登陸之際,內伊在路易十八面前甚至保證說“波拿巴特交給我好了。我去擊殺那頭野獸!”(同前書) 然而當拿破崙的特使很快走訪了他之後,他又翻然倒戈,與拿破崙軍匯合。內伊的背信行為竟是如此反复無常。 不過,拿破崙在決定其命運的滑鐵盧戰鬥中,仍然任命內伊為自己的左翼軍總司令官。這裡有拿破崙的難言之苦。他不得不把在阿維爾西旦特孤軍擊敗普軍的陸軍大臣旦弗留下來防守巴黎,信得過的貝吉元帥已陣亡,結果找不到能抗擊英軍的“將領”。因而不得不在六月十四日匆促起用變節者內伊充任前線指揮官。 那麼內伊作為指揮將領的戰況如何呢?可以說一塌糊塗,完全失去昔日之光彩。 這也是必然的。他們剛剛在前線匯合,他既不了解戰局變化,連手下將領的面孔也不熟悉。他的指揮節奏緩慢,優柔寡斷,常使拿破崙焦急。 拿破崙曾說過這樣的話: “經常站在砲火前線的內伊,完全忘記自己看不到的那些部隊的情況。最高司令官的勇猛善戰,同一個師長所具有的勇敢精神應該是不同的,……。”(同前書) 正如拿破崙所感嘆的那樣,由於內伊不善於從全局判斷、指揮,只知道沖鋒陷陣,致使拿破崙軍在滑鐵盧戰役中遭到失敗。但當時除了內伊,找不到另外的人。拿破崙手下缺乏人才,可以說是盡人皆知的。 在滑鐵盧之戰失敗後,內伊又策劃背叛,即在拿破崙決定第二次退位之前,他企圖再次背叛拿破崙,投奔路易十八。 但是這次背叛周圍人已不能容忍。王黨派也定然深知內伊的用心,結果他被以叛逆罪起訴,並判處死刑,於一八一五年十二月在巴黎被槍決。時年四十六歲。 內伊的死,可以說具有像徵性,它表明了變節者的下場。 無論哪一個時代,叛變者均不會得到光榮可喜的結局。 即便是免於刑罰,其人生已經“失敗”,說他是個活“死人”也不為過。因為背叛老師和恩人的“變節之徒”,等於給自己的“靈魂”判了刑。 傳達命令遲緩招致失敗 如前所述,法軍在滑鐵盧之戰中遭到失敗的第二個原因是強迫士兵在極殘酷的條件下作戰。 滑鐵盧之戰的前一天下午,連降暴雨,拿破崙軍在滑鐵盧以南約七公里處的布蘭斯諾瓦度過了一夜。 高級幕僚們在農場二樓睡得像死人一樣。可是下級將校們的情況很慘,他們無房可住,相互依偎著,睡在暴雨之後到處是水窪泥濘的路上。至於一線士兵,據說很多人站在外邊,渾身濕得像落湯雞,一夜不曾合眼。 而且,由於道路狀況極壞,糧食供應不上。士兵們苦於飢餓,到處尋找食物。在這種情況下,指望他們去拼命戰鬥是不可能的。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一個指揮者不為第一線人員著想,失去這種責任感,就不能不說他沒有資格當領導者。 作為領導者的一個基本條件是自始至終關切屬下。 滑鐵盧之戰失敗的第三個原因是拿破崙的命令無法順利下達,造成作戰被動,喪失了取勝的機會。 聯軍主力是由惠靈頓率領的英軍和布留海爾率領的普魯士軍。拿破崙則採取分割策略,以破其聯合。他首先攻擊普魯士軍,將其打退。 另一方面,則任用內伊對付英軍,首先發動了擊潰其前鋒的戰鬥。然而,內伊懼怕深入,在其躊躇不前、攻擊不力的時候,喪失了最佳戰機。此時,惠靈頓加強了兵力。為此,造成拿破崙的作戰佈署出現失誤。而且當拿破崙命令內伊屬下的代爾龍所部向行將潰敗的普軍進攻時,內伊卻予以反對,結果引起代爾龍的混亂,再次失去戰機。此時,拿破崙命令格魯希元帥去追擊未受關鍵性打擊而開始撤退的普軍。 第二天是滑鐵盧決戰之日。已退卻的普軍重整旗鼓,圖謀與英軍匯合,拿破崙獲悉後,想讓格魯希盡量快點向滑鐵盧靠攏。但是法軍總參謀長蘇爾特只派去一名傳令官,當拿破崙的指令傳到格魯希手中時,已喪失寶貴的時間。傳達命令要求採取既安全,又盡量快速的萬全之策。可是他們沒有做到,結果成為滑鐵盧之戰的致命傷。 關於格魯希軍遲到問題,說法很多。總而言之,由於各方面配合多次出現漏洞,格魯希最終未能參加決戰。相反,找到得力響導的普軍,在會戰當中抵達戰場,與英軍匯合,給法軍造成極其不利的形勢。 未能按照拿破崙意圖作戰的事例不止這些。 按拿破崙的作戰佈署,當英軍發起攻擊時,在砲兵和步兵的掩護下,出動騎兵以決勝負。可是內伊由於過分急躁,一開始就出動騎兵去突擊,致使整個作戰遭到失敗。這對拿破崙來說也是個很大的失策。 這一連串的失誤致使拿破崙的作戰計劃大受挫折。這一事實告訴我們各方麵團結協力,互相聯絡的重要性,進而還告訴我們上下一心,“步調一致”的重要性。 拿破崙的驕傲自滿 拿破崙在滑鐵盧遭到徹底失敗,固然有人才不足等多方面的原因,但是歸根到底,最大的原因是來自他自身的驕傲自滿。由於他過分自信,常把取勝的原因歸於自己的“才能”和“力量”,他的這種自滿招致了失敗。 他在身體方面也非常自信。一八一五年六月十七日,面臨決戰的前日,他連續騎馬作戰,差不多打了一整天。他率領部隊一直在雨中進軍,渾身濕透,因此,他的老毛病痔瘡和膀胱炎自然要復發。他已是四十過半的人,而且已連續戰鬥了長達約二十個年頭。他強迫自己參加那極為殘酷的戰鬥,因而不可能不損耗身體。總覺得自己年輕,抱著和二、三十歲時一樣的想法,必然要失敗。這也是驕傲和麻痺的一種表現。 他曾宣布:“只要毅然決然去戰鬥,勝利就屬於我們的。 對所有勇敢的法國人來說,或者勝利,或者滅亡的時刻已經到來。 ”(《拿破崙言行錄》,奧克塔·歐布里編,大塚幸男譯,岩波文庫版)事實上他非常自負,認為勝利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歐洲沒有誰能戰勝自己。於是便逞強作戰。可是這種作戰由於帶著過分的強制性,缺乏周密的計劃。而更主要的是拿破崙的戰術本身早已陳舊。 據說他的戰術就是“集中兵力,突破中間,各個擊破”。 即帶領少量部隊攻擊敵人的大軍,一舉突破其薄弱環節,並且就地籌措糧食、施用輕裝的機動戰術。他的這套戰術和“前進,再前進!”的氣勢相輔相成,創造了連戰連捷的記錄。 敵方各國採用老的打法,先是預備糧食,搭好帳棚,然後穩紮穩打地進攻或者退卻。因此,在拿破崙的戰術面前,不知所措,只好後退。他使用的是全新的戰術,發揮了威力。但是在歐洲轉戰二十年的過程中,這個戰術早被對方研究透徹。 各國軍隊已熟悉了拿破崙的招數,並採納了其戰術的長處。可是拿破崙自己卻沒有意識到這一事實,他依然堅信用同樣的戰術可以取勝。 另外,他的機動戰術則是他自身的天才的判斷能力和敏捷的決斷,同時要求有對此理解,並正確完成任務的部屬,還要有能使這一戰術發揮效果的類似盆地那種地形,具備這些條件,才能發揮最大的威力。這一戰術在意大利北部取得巨大效果,相反,在俄國的廣大平原則吃了苦頭,並在西班牙的高地和山岳地帶遇到游擊隊式的頑強抵抗,而未能順利進軍。拿破崙沒有充分認識到自己的戰術在那種條件下,已不適用。 這裡有個嚴重的教訓。時代不斷變化、進步。以前行得通的戰術,下一次未必可行。固守昔日的成功與經驗,看不到社會變化,那就不可能再次取得勝利。 因此,我認為作為領導者必須是個不斷了解時代發展方向,注意自身成長的人,必須是個如飢似渴地學習,付出比別人更多的辛苦代價,經常能發揮出具有吸引人的新鮮魅力的人。 不隨時代而成長的領導者是不可能指導群眾的。同時,還應指出:工作在不求進取發展的領導者手下,實在是個不幸!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