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社會心理 我的人學

第16章 第二節開化的家庭與教育

我的人學 池田大作 13446 2018-03-18
第二節開化的家庭與教育 志同道合的美滿夫妻 ——廖承志夫婦的恩愛鎖鏈 一九七九年五月,我在東京會見了率領"中日友好之船"來到日本的、中日友好協會的已故會長廖承志先生及夫人。廖先生是我五年前初次訪華時,第一個在北京迎接我的中國朋友。那次是深夜到達北京機場,我剛從飛機舷梯上走下來。帶著溫和微笑的廖先生,就率先走上來與我握手。那時的情景,至今歷歷在目。 這次在日本我們是久別重逢。會見這天,廖先生先到會場。在和我歡談之時,他滿面笑容十分愉快,還不時噴吐出香煙的煙霧。正在此時夫人經普椿女士走來,不聲不響地把丈夫手中香煙拿去,在煙缸上捻滅。廖先生聳了聳高大的肩膀,頑皮地笑了。原來夫人這是對他進行健康管制。大家都知道廖先生心贓不佳。不光如此,他年事已高,身材又過於高大,甚至有"大象"之雅號。所以周恩來總理生前對他的健康十分關心,曾"嚴令"經夫人對廖先生施行健康管制。

經夫人是個穩重、謹慎的人,感情從不外露。這一點與開朗的、用清晰的日語談笑風生的廖先生形成鮮明對比。這個廖先生此時卻像做了什麼頑皮的事,受到母親的管束一樣,令人笑逐顏開。夫人自然是希望他健康長壽,多為人民作些貢獻。這是個極自然、平常的場面,我卻覺得由此窺視到一對同志式夫婦的深厚情誼。 經夫人當時身處中日友好協會理事要職;廖先生是活躍在中國革命第一線上的人物。廖先生的父親在革命中被殺,他本人也參加過艱苦的二萬五千里長征。廖氏夫婦是在相互理解和愛情中建立起共同信念和目的的夫婦,由此我深深感到經歷過苦難的夫婦間的恩愛鎖鍊是多麼堅固。 經夫人對丈夫的健康管理十分嚴厲,但另一方面她心地卻十分善良。一九七八年秋,我第四次訪華結束時,在北海公園內舉行答謝中日友協各位的宴會。席上,我們的一個年輕團員用中文唱了一首"懷念週總理"的歌。唱完之後,我看到與我同桌的、一向冷靜的經夫人眼中閃著淚水。她並且哽咽著對周圍的人說:"我想起了已故的周總理,週總理真是為人民貢獻一生的人,他是非常好的人。"此情此景鮮明地印在我的腦中。

可以說給我最深印象的是:與丈夫志同道合的妻子最為剛強,也最美麗。日蓮大聖人曾在書中寫道:"大凡女人必是跟從別人,又使別人跟從自己之人。"跟隨丈夫的同時,妻子還必須有明確的方針——使丈夫帶領自己朝著好的方向、幸福的方向走去。婦女應是家庭安定與社會團結的積極骨幹。 我認為丈夫與妻子不應只是互相關聯、互相依存的關係,而更應是朝著人生大目標前進的、同一主體,是共同的建設者。也許夫婦這一深奧的內在含義就往於此吧。夫妻的這種恩愛鎖鍊和他們共同的汗水與辛勞創造出的成果,必將築起雄偉的、堅實的人生高塔。 體諒、關懷之心 ——夏目漱石的《路邊草》 每當思考家庭問題時,我常想到一句名言:"不論是王公還是庶民,在自己的家中看到和平的人是最幸福的人。"

家庭的基礎首先在於夫婦的關係。不管是小家庭,還是大家庭都是一樣。在我國,孩子生下之後,家庭的重心便移向孩子。丈夫改稱為"爸爸"、"父親",妻子也改稱為"媽媽"、"母親"。儘管如此,夫婦關係的好壞仍是家庭的基礎。 提起夏目漱石,人所共知,他是登上日本近代文學最高峰的文豪。因此他能和當時的高官——貴族院書記官的長女結婚。不過,他的婚後生活似乎並不幸福。 據說他晚年的小說《路邊草》是自傳性質的作品,在那裡可以看到他那不幸的婚後生活的影子。 漱石化身的小說主人公健三是個三十多歲的大學教師。 妻子名叫阿住,是位高官的女兒。他們的婚姻當然是受到人們祝福的結合。但是兩人之間很難相互理解,內心總是產生各種誤解與分歧。 《路邊草》正是漱石根據自己的生活體驗創作的作品,是一部描寫夫妻間糾葛的名著。

小說中,有個令人難忘的場面: 健三為了補充家庭開支,用現在的話說,業餘乾了點兼職工作。他一心希望妻子能過上更加寬裕一些的日子。但是當他把掙來的錢交給妻子時,"當時妻子並未顯出高興的神色"。 漱石這樣描寫了當時兩人的心情: 阿住想:"如果丈夫給我錢時說上幾句溫情的話,我一定會高高興興地接過來。" 而健三卻想:"如果妻子能高高興興地接過錢去,我肯定會說出溫情的話來。" 這真是把人物心理描寫得惟妙惟肖。不愧為文豪的生花妙筆,令人佩服。凡事都是如此,彼此之間,只要求對方,指責對方,而不反省自己,體諒別人,這只能日益加深彼此間的溝坎吧。

不只夫妻關係如此,家庭成員間、親戚朋友交往之中,都須牢記這點,至關重要。 還有這麼一個場面:一個星期天,阿住外出回來遲了,健三一個人吃了飯,躲進屋裡。阿住回到家,只說了一聲"我回來了",並沒有對自己回來晚了表示一點歉意。這種傲慢態度使健三很不高興。所以他只回頭望了一下,什麼也沒說。 也許健三產生這種心情是有道理的。只要說一聲"我回來晚了",丈夫的心情就會舒服一點。然而不知是自命清高,還是由於與健三的關係冷淡使她的心也變冷了的緣故,阿住口中竟沒有說出這麼簡單的一句話來。健三卻無論如何也咽不下這口氣,竟然一句話也沒答理。 接著他又描寫道:"這樣一來,這件事又在妻子的心頭投下了暗影,妻子也一聲不吭地徑直走向客廳。於是在二人之間,便失去了說話的機會。"

丈夫的不開口又使妻子心中不快,兩人關係變得愈發冷淡。說起來事情的發生只是由於妻子沒有誠懇地說出一句普通的實話來。 要說是小事,可能確實是小事。但是有時小事就能成為左右現實的"大事"。一天的喜怒感情也常常為這些小事情所支配。 人的心是極纖細的物質,如同幾個傳送裝置接在一起,互相牽動旋轉一樣,微妙細小的心理活動,總是一瞬一瞬地相互重疊活動的。決不可忽視這種心理上的精細、敏捷狀況。越是出色的領導人越懂得這種人心的特點。 我見到過許多世界性的領導人物,在政治家當中,中國的周恩來總理稱得起是這種類型的領導人。 同時我又感到在人與人的關係方面,"語言"是極重要的工具。人的一句話,既可以引起爭鬥,也可以促成和好。一句話可以造成終生傷痛,也可以變成難忘的人生轉機。一句話具有一顆心。因此我認為重視語言,就是重視人的心。我希望自己永遠是語言美的人。因為充滿真摯的美麗語言雖然平凡,卻能抓住人的心,使人緊緊團結起來。

健三夫婦由於內心的點滴誤解,竟導致兩人關係的破裂。 漱石寫道: "兩人都感到已成為再不能互相徹底交談的男女。因此兩人都未想到應當改變現在的自己。" 的確,通過這個作品使人看到了人們普遍存在的不能正視自己的傾向。這種弱點將影響一生。可以說,不能變革自己的人,結果一生都要受到命運的擺佈。 人考慮問題時,總是以自己為中心,經過相當的修煉之後才能站在對方立場多方考慮。如同世界是以自己為中心旋轉一樣,如果在考慮人際關係時,也用這種"天動說",那就太幼稚了。在認識人、認識社會的過程中,能控制自己的感情,能夠站在對方立場上考慮問題,這是人類成長方面的重要因素。從這個意義上講,"懂得人心"決不是多多留意就可以做得到的。這是一個人完全成熟的證明。說明他成為脫離自我世界、胸懷更大世界的巨大生命力量。

成熟的家庭 ——揭示家庭之含義的《娜拉》 任何人不可能自己誕生,也不可能只靠自己長大成人,必然是在家庭中誕生,在家庭中成長。可以說夫婦、父子、母子、兄弟之間都是由一種無形的鎖鏈聯結著。這正是"不斷創造人類"的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土壤吧。 我對於最近幾年人們呼籲的"家庭崩潰"現象深感憂慮。 因為我認為這種現象與"人類崩潰"是互為表裡的。 著名挪威劇作家易卜生的《娜拉》(矢崎源九郎譯,新潮文庫版)是一部描寫主人公娜拉為謀求"自身的獨立"而離家出走的劇本,這早已馳名世界。 《娜拉》的最後一幕最為精彩。在這一幕,娜拉對丈夫的虛偽和自己過去的空虛生活痛感絕望,毅然宣布分手。她的告別也是宣布立志"要作真正的人"的開始。她的丈夫赫爾梅想使她回心轉意,對她說:

"難道我在你的心中永遠不能成為超過別人的人啦?"對此,娜拉只回答了一句:"那必須是出現奇蹟中的奇蹟。" 赫爾梅:"什麼是奇蹟中的奇蹟呢?" 娜拉:"那是在你和我都發生了變化之後——不,我已經不相信會有那種奇蹟了。" 赫爾梅:"可是,我相信。你快說,我們倆都發生變化之後呢?" 娜拉:"那時我們倆的共同生活,就會像真正的夫妻生活了吧。啊,再見吧。"(走出門去) 於是,赫爾梅嘆息著,呼喊著娜拉的名字,"啊,這奇蹟中的奇蹟!?"他這樣發出最後的帶有一線希望的呼喊之後,幕落。

易卜生在這裡所要表達的主題,並不是要對當時的社會進行改革。他在一封信中曾寫過:"真正需要的是人的精神上的革命。"(《易卜生》,原千代海著,玉川大學出版社版)這句話正是他的思想核心,是貫穿全作品的"意願"。易卜生找到了能夠創造新時代的家庭的鑰匙。它不是存在於環境的變化之中,而是在人的自身變革之中。 本來組合成家庭的鎖鏈應當是愛情,是純潔的心。但是,一旦這鎖鍊是由阻擋彼此成長的依賴性、惰性和表面形式結合而成時,它就成為一條沉重的束縛人的鐵鍊。我想,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人總是要生活在某種聯結彼此的鎖鏈之中、聯繫之中。只有在堅實的鎖鏈之中,才能找到真正的、具有深刻意義的生之喜悅吧。 娜拉的出走正是要尋找一條更為堅固、更為緊密的鎖鏈。 這恐怕是她人生旅途中的一個里程碑吧。我想易卜生想要說明的是不論男人還是女人,能否進行這種人生旅行,完全取決於自身成長的程度。 在第二代會長戶田組織的青年聚會上,曾把《娜拉》作為教材進行過討論。我記得那時戶田先生在做總結時說過: "這個《娜拉》的續篇該怎麼寫,是個大問題。今後你們要個人寫個人的啦。"這句話至今深深印在我的腦中。 "家庭的作用"到底是什麼?我認為越是處在激烈的變化時代,越應回到最初的起點去認識家庭的永恆使命。 一句話,家庭是"創造人格的場所"。也就是每日每時加深著心靈之美,通過彼此間的幫助不斷修練每個成員的人格,由不成熟到成熟,日益豐富起來。我認為這才是永遠不變的家庭存在的意義。 家庭中的各個成員不斷與社會進行交流,然後又回到家庭。在這樣每日每時的反復過程中,加深和擴大與左鄰右舍、周圍人員的交流。他們把在各自不同社會、地區中得到的體驗帶回來,形成家庭內的空氣,並影響著家庭的成長。我想,這樣不斷成長起來的家庭或叫"自我變革",或叫"自我進步",總而言之是充滿向上發展活力的家庭。我把今後的這種家庭形象,暫時稱為"成長家族"。 當然,"成長家族"也沒有什麼固定的模式,家庭是不斷創造的。沒有人能提供給現成的完美家庭。陀思妥耶夫斯基說過:"家庭就是通過愛的不倦的努力創造出來的。"(《作家的日記(1)》,川端香男裡譯,收於《陀思妥耶夫斯基全集17》,新潮社版)一千個家庭就有一千個樣式。這就很好。用不著去和別人攀比。另外,並不是不具備一切條件就不幸福。 比如我們用電子計算機找到一個條件最優越的人,他舉行過最豪華的婚禮,一開始就住進自己購買的新居。但是如果沒有愛的不倦的努力,他的家庭很可能只是外表物質華麗,內部十分空虛,最後有墮入《玩偶之家》的危險。 如果只靠"自家住宅主義",乍看上去十分幸福,實際會有意想不到的薄弱之處。如果不能朝著人生的更高層次,為了彼此的成長而不斷努力,也不會刻寫出人生的幸福和勝利的歷史。只存在人們相互慈愛、相互體諒、共同攀登高坡之時,也就是這個"成長家族"或者叫"真的家庭"建成之時,才能促成一個人類易於生存的社會的出現,幸福之風才會吹到人間。 抱著正確目的走向社會 ——一個勞動婦女的嚴肅態度 昭和六十年(一九八五年)的十月,我訪問了秋高氣爽的廣島。為紀念廣島被炸四十年及聯合國"國際青年年",世界各國青年男女聚集到這裡,舉行第六屆世界青年和平文化節。我是應邀來出席這個大會的。 在會議期間,我打聽到一個婦女的下落。三年前她的丈夫死於癌症,後來我曾一直關心著她的情況。 聽說在她丈夫留下三個愛子突然離開人世之時,她曾茫然不知所措,沉重的打擊使她悲痛欲絕。然而,最後她還是站起來了。這動力便是對三個孩子的愛。她下決心"不叫孩子們失去希望"。雖然經濟上不一定困難,她仍然到建築公司去工作,同時照看孩子,每天從事的是自己生疏的工作。她要通過自己的表現,向孩子向社會表明,"我們的家庭絲毫沒有後退。"這種心情是對丈夫的忠誠,也是對自己的鼓勵。這位婦女曾說過:"我覺得丈夫和孩子們都在看著我工作的情況,所以一點也不能偷懶。" 她的話是平凡的,也是感人的。對她來說,工作崗位就是磨煉自己,使自己成長的最好的修行道場。她要成為好妻子、好母親的決心完全化作對工作的盡心和不斷進取的力量。 現在,從事各種工作的職業婦女已達一千五百萬人以上,超過了家庭婦女的數量。由於工作崗位的擴大和管理職位的出現,婦女參加勞動已成為不可改變的時代潮流。 聽說最近不光單身青年婦女大量參加工作,那些從事計時工作的母親們也在明顯增加。她們出來工作的原因:一是家庭電器和速成食品增加,家庭瑣事變得簡單了;二是生活費用、房費不斷上漲,需要增加收入。不只如此,在人的壽命已達到八十歲的今天,孩子長大之後的漫長歲月應當如何過得更有意義,也是人們考慮的問題。 不用說,他們的情況千差萬別,目的很多。我歷來就主張婦女把視野擴大到社會,充分施展自己的才智,因此出現這種"女性時代"的現象,我是雙手贊成和支持的。我認為她們心中立志把握自己平凡的人生,使其更加堅實,更加適於自己發展的願望是非常可貴的。 當然,每人參加勞動的動機肯定不同。但是,不管最初是以怎樣的心情開始的,工作總歸是工作,工作就要負起責任。 那些把工作崗位當成磨煉自己人格、施展才能、完美自我的場所的人,工作就會成為她們的食糧。此外,在我和許多勞動婦女交談過程中,深感最重要之點是要把家庭和工作崗位區分開來,盡量有個思維方法與情緒上的變換。比如:來到眼前的工作要盡量當場解決;工作中要有具體目標;不把自己的人生經驗強加於同事或晚輩,而應當善於誘導別人介紹經驗。 自然,生活不可能都按道理去進行,為了使"勞動母親"的自行車能在家庭與工作崗位之間保持平衡,越過有形無形的障礙,工作的目的就如同一個車把,必須牢牢把握。平衡只能靠自己的身體去掌握。有時也許會倒向一方,甚至摔倒也在所難免。關鍵是要堅持下去,戰鬥下去。 成長起來的人沒有牢騷,他是謙虛的。每天勤勤懇懇踏著人生的車蹬前進下去,周圍人們看待你的目光肯定會變得溫和起來。 對勞動婦女來說,最大的苦悶是孩子的教育問題。但是,只要看看對孩子們進行的調查就可知道,和母親相處時間的減少,似乎並不一定會成為孩子們沉重的精神負擔。反倒有很多例子表明:由於母親既能工作又能管好家庭,母親的奮鬥精神反使他們更早地認清社會,懂得了正確的人生態度。 對孩子的教育不能只靠漫長的接觸或語言的交流。父母的表現就是最好的教育環境。這種精神自然也適用於專職家庭婦女的情況。這裡無須贅述。 我想,家務與育兒也應算作創造性的"工作"。為了丈夫,為了孩子,又為了自己的人格,不管什麼事都能認真努力完成,這就是最重要之處。孩子們會在母親身上學到這種精神,從而成長起來。 今後,女性將會更加深入、廣泛地進入社會,這是時代的趨勢。女性的特點是耐心、細緻、善於體察關心別人。有強的審美觀點。如能重視她們這些特點,使其發展,必將有利於社會。不只限於某種職業,在社會的各部門內,以及和平運動之中,女性都能發揮巨大作用。正是女性那腳踏實地的紮根於大地的實踐經驗與生活體會,可以使容易走向空洞化的各種運動得到充實。現實生活才是一切人共同依據的基礎。 "母親如果變化,世界也會大變"——婦女的呼聲、婦女的主張一旦運用到社會各個角落,必將給陷入困境的現代社會帶來極大光明。 結婚是有崇高意義的創作 ——評山本週五郎的《桃井》 常聽人說現在離婚率增高了。也許還有一些夫婦即使未構成離婚,也只是維持著淡漠的感情而已。 夫婦是這個世界上有緣相逢的一對,他們曾立誓要一生比翼相隨,現在卻因某種原因各奔東西,其中定有第三者難以推測的不得已的情況。這種迫不得已的最終選擇令人同情。 屬於這種情況者可能是多數。姑且不談這些,現在應當考慮的是在面臨困難和絕望之時,以及日常點點滴滴的生活中,夫婦間到底應當採取什麼態度。 山本週五郎的作品中有個小品《桃井》(《山本週五郎小說全集1》,新潮社版)。故事的主人公是個武士的女兒。她相貌不甚美麗,所以自幼就喜歡讀書,從中尋找樂趣。逐漸地對和歌產生濃厚興趣。立志寫作和歌度過一生。在拒絕多次提親之後,竟錯過婚期,無人問津了。 後來她得到了轉機,經人介紹認識了一位老婦人,在和老婦人接觸過程中,她那關閉著的心被打開了。老婦人勸她道:"不能把和歌之道與結婚對立起來。如果一生要獨身到底,事事爭強好勝,就不會作出打動人心的美麗和歌來。" 不久又有人來提親,說的是做一門武士的填房。那武士死了妻子,留下兩個男孩。她一時茫然不知所措。她不忍捨棄和歌。但是又想,也許會像老婦人說的那樣,反而能寫出打動人心的和歌來吧。於是下了決心。這時老婦人又告訴她: 女人對結婚寄與的希望與理想並不是一結婚就能實現,而是靠今後自己的努力去逐步築造。 "並不是理想的境界裡存在著結婚,而是結婚之後才開始實現理想,而且這理想幾乎全要靠妻子的努力……。" 在撫養兩個繼子的共同生活中,她經受了考驗,逐漸成熟,從中更加體會到老婦人教誨的重要。 回顧一年的結婚生活,她對自己說道: "家庭如同妻子的鏡子,誇張一點說,自己心中起伏的每個不同情緒,似乎都會馬上反映到家庭中來。……治家持家不是一件事務,而是同寫和歌一樣的創作。……而且,如果和歌寫壞了,只要撕碎扔掉就可以了,但是生活卻不能再度重複。人度過的每一天,都如實地刻寫在時間的碑石上。儘管眼睛無法看到,也不會留下痕跡,但父母傳子,子又傳孫,就這樣血緣相聯,心心相繫,永無止境。如果說是創作,再不會有其它創作能具有如此偉大的意義了吧。" 的確,夫妻、家庭走過的一生道路,猶如一篇文學創作。 而且在這創作的過程中,女性力量所發揮的作用尤為重大。正如日蓮大聖人在佛書中所寫:"箭之行在於弓之力,男人的行動來自女人的力量","夫如箭,妻如弓"。如果弓壞了,箭就無法飛出。如果女子賢慧、聰明,就可以發揮出男子的最大力量。相反,如果女子愚蠢,缺點很多,也會大大減弱男子的力量。 我想,女子智慧的大小,仍然取決於她與丈夫分擔重任的決心吧。 雖說是夫婦,本來是都不成熟的,存在缺點的兩個人,難道不正是因為這點才有"創作"的苦辛,正因如此,可以說才有"創作"的喜悅嗎?而且,如果兩人能相互補充不足之處不是大好的事嗎?因此就需要兩個人之間有共同的理想、目標——志向。這可以稱為創作中的共同"主題"。即使偶爾有厭煩對方之處,即使發生爭吵,也能重新回到夫妻原來的起點,"再次繼續前進"。這個起點正是共同的目標。 每對夫妻的志向會有所不同:這應當由兩個人共同商定。 而且在兩人一起朝著這一目標努力的時候,要進一步不斷相互切磋琢磨,加深夫妻間的相互理解。這個共同志向,就是夫婦間的鎖鏈,不久也將成為父母與孩子間的鎖鏈。 日蓮大聖人在書中又寫道:"父母志,子述說"就是說,父母的理想、信念由兒子繼承,兒子將按自己的理解去執行。 我在這裡要尋求的不是地位、財產的繼承,而是"父母傳給兒子"的最珍貴的源流。 不管怎麼說,結婚,從一個側面來看是無法後退的起跑線。因此可以說在夫妻的鎖鏈上布下了背水之陣,只許前進,不能後退。而且必須建立一個幸福的家庭。到那時,希望你能重新咀嚼一下《桃井》主人公的獨白: "如果說是創作,再不會有其它創作能具有如此偉大的意義了。" 父母就是最好的榜樣 ——"堅強的母親"居里夫人 我經常向女青年們談起居里夫人的事蹟。我認為作為一個女性,一個妻子,一個母親,她所走過的道路,具有極大教育意義。 由巴黎坐二十分鐘電車便到達索站。這是一個與繁華城市截然不同的幽靜住宅區。在索市有個法國日蓮正宗的巴黎會館,所以我每次去巴黎必到那裡。走在那附近的石板路上和七葉樹成行的林蔭道上,彷彿又聽到歷史的腳步聲。我和妻子常在這裡散步。這一帶有瑪麗·居里的包圍在綠樹叢中的故居,還有瑪麗·居里與其丈夫皮埃爾。居里的墓地。瑪麗的二女兒艾薇·居里的名著《居里夫人傳》(川口篤他譯,白水社版)曾使年輕時代的我十分著迷。因此每到這里便產生一種與昔日知己相逢的親切之感。 眾所周知,由於居里夫婦共同發現了鈾元素,於一九○三年獲諾貝爾物理獎。一九一一年瑪麗·居里又單獨獲諾貝爾化學獎。能夠兩次得到這種獎金的人,在科學界只有她一個。 我所關注的不是她的這些業績,而是她作為偉大的科學家,同時又是一個戰勝悲痛,把兩個女兒培育成人的堅強母親的生涯。 艾薇在《居里夫人傳》中,這樣描寫過: "瑪麗心中從未考慮過在家庭生活與科學家之間進行選擇的問題。她一直把妻子的愛,母親的責任和科學研究擺在同等的位置上。她決不放棄其中的任何一個。而且她以極大的熱情和意志獲得了成功。" 瑪麗對女兒的教育,主要靠的是自己的表率行動。她具有堅定的人生信念,並為此信念奮鬥不息。她的堅定信念就是"科學的力量才會給人類帶來進步"。儘管今天科學上也出現了核武器時代,人們不再對一切科學都寄與美好期望。然而她是生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那是科學的"激動人心"的時代。 瑪麗與丈夫皮埃爾是研究事業上的最好合作者,同時又是和睦的人生伴侶。 在瑪麗一生中遇到許多不幸:他最熱愛的父親去世;姐姐的孩子生病;第二個孩子流產;丈夫體弱多病。在那困難接踵而來的時期,她曾與丈夫有過一段這樣的對話: 瑪麗說:"如果我們中的一個死去了,留下的那一個也不會活著吧。"皮埃爾卻答道:"不,你說錯了,不管發生什麼事,即使失魂落魄,痛不欲生,也要繼續從事研究。" 命運是殘酷的,他們談過的那種結局,終於出現了。 四年後,她的丈夫在不幸的馬車事故中喪失,那時她才三十八歲。儘管她抱著無限悲痛,卻仍然按照皮埃爾的囑咐,一面繼續研究,一面撫育女兒。為此,開始了艱苦的歷程。 她接替丈夫的講座,站在巴黎大學索爾朋努學校的講壇上,成了空前的第一個女教授。以後的日日夜夜,她全力以赴地投入戰鬥,作為學者從事研究,作為主婦安排生活,尤其要作為母親教育孩子。 她對兩個孩子的教育充滿細緻的母愛與周到的關懷。有幾次機會可以給孩子留下大批財產,但是她都放棄了。她一直和貧困搏鬥,抱著必須依靠自己力量建立生活的信念,對於這種不為兒孫留"美田"的作法,我深表贊同。 二女兒艾薇追述說:"瑪麗的催人淚下的努力,她的意志,(中略)獨立自主精神給我們兩個人樹立起堅定的信心,我們相信不管在什麼樣的境遇下,都能夠不靠旁人,自己闖過難關。" 與此同時,她嚴厲的背後又充滿了母親的慈愛。 她曾在信中這樣寫道: "你們愛我,給我愉快;有時又讓我擔心。你們真是我的好寶貝。" 在母親的撫育下,長女依麗諾繼承母親事業成了科學家。 瑪麗死後,她也和丈夫一起得到諾貝爾獎。二女兒艾薇和姐姐不同,活躍在另一領域。她從各方面做母親的助手,幫助母親去了美國,在母親不大擅長的社交方面做好各種安排。她的丈夫是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秘書長,如果是現在,這個組織也是可以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機構了。我願意說,瑪麗建起的這個家庭是奏出光輝凱歌的一家。 我在瑪麗·居里的道路上看到了一個永不屈服的堅韌的人之中核。我想正是這個中核完成了對女兒的家庭教育吧。 家庭教育的主要內容就是父母通過自己的生活態度使孩子認識這種人之中核,並使其貫穿於生活之中,不斷培育下去。 應該看到居里夫人完成這樣好的家庭教育使命,不是靠她高深的學識,而是靠了她作為母親的"靈魂"。 我在一般百姓之中,也見到過許多家庭的妻子或母親能夠克服悲傷與痛苦,把孩子教育成出色的人才。總之,最重要的是父母要有正確的生活態度。不是牢騷滿腹,而是生活在樂觀開朗之中。常言道:"孩子看著父母的脊背長大"。要使孩子看到脊背,自己就必須背過臉去朝前走。父母應當一天比一天更加充實地朝著更高的目標前進。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的生命中便自然產生出充滿信心生活下去的原動力量。 "家庭教育"是各種教育中最完善的"育人教育"、"靈魂教育"。 對孩子們來說,最好的教育環境是在父母的心中。解決一切教育問題的關鍵就在於父母自身的不斷成長與成熟。 父親以父子對話形式參與教育 ——原英國駐日大使弗·吾納的家庭教育 原英國駐日大使弗雷德·吾納氏的一段談話,曾在家庭教育方面給我不少啟示與幫助。有一年的歲末,我招待大使夫婦共進晚餐。席上大使談道: "我總是把孩子當成大人一樣來接近。" "即不管孩子懂或不懂,我常給他講些複雜的國際問題。" 我可以想像出這位劍橋大學出身的英俊的外交官和孩子認真高談時的情景。這是令人愉快的。 曾聽到許多母親和學者說過,孩子們可以理解許多複雜事物,甚至使大人們感到吃驚。不管多麼小的孩子都需要受到重視和尊重。孩子們總有一種希望別人承認自己存在的心理。 在父親參與家庭教育方面,大使的談話很有啟發性。說起家庭教育,一般人都是全部交給母親去管。現在已有不少人醒悟到這點,主張父親也應關心教育。父親每天在嚴酷的現實中到處闖蕩,知識比較豐富。如果通過父子對話方式把這些介紹到家中,我覺得很有益處。孩子進入中學後,就會有相當的理解能力,他們可以通過許多具體問題,學習父親的思想。 看起來,那位大使對孩子的要求相當嚴格。據說他曾對大使館工作人員講過:"如果我的孩子做了錯事,希望你們嚴厲地批評他。不要客氣。"如果孩子對僕人等直呼姓名,大使夫婦就會暴跳發火。我覺得像這樣在家庭中教育孩子明白好壞的界線是很對的。善惡分明在培養今後的社會人方面,愈來愈佔有重要位置。 如果父親和母親同樣對孩子要求過嚴,孩子會產生反抗,變得內向。父親如果像個朋友或說話不多,對孩子們來說反而具有威信,他若能時而向孩子們指出善惡的界線,效果就會更好。同時,父親對孩子的信賴在孩子人格的形成上,比起母親的愛還要產生更大的影響。 誠山三郎在一篇隨筆《父親的耐性》中描寫了一個獲得芥川獎的作家的父親。 這個青年作家在高中時期,由於偶然原因加入了小流氓組織,受到警察的管教,後來離家出走到東京。父親給兒子寄去明信片,信中沒有一點指責,只是若無其事地介紹家中情況。兒子從來不寫一封回信,父親在七年之中卻寄去兩千多張明信片。 對這個給自己臉上抹黑的兒子,在渺無音信的情況下,連續七年堅持無償的努力。這父親的深厚信賴,耐心和慈愛,在兒子的人生道路上會帶來無法估量的支持和鼓勵。 父親與兒子,儘管經歷有多有少,同樣都是在人生的風浪中顛簸。父母之愛越深,惦念和操心也就越多,永遠不會休止。這就是父母之心吧。 人們常說:"孩子是父母行為的鏡子"。相信孩子的人,就會教育出相信父母的孩子。相信父母的孩子必然會成為有出息的人。 心的交流使他的才能無限伸展 ——歌德所受的幼兒教育 幼兒身上也儼然存在著一個內心世界,這內心世界,如同一個小宇宙,它不能過早受到污染,也不應被黑暗籠罩,更不應為煙塵覆蓋而失去光明。 我認為應當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中,造成一個懸掛七色彩虹天空一樣的廣闊世界。並且應當設法給他們灌輸豐富的浪漫主義的色彩。 為了使他們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中,永遠能夠既頑強又純潔,既善良又勇敢地生活、前進,母親們不應忘記,必須在他們心中播下各色各樣的幸福種子。 那是因為對於幼兒的最大的教育場所是在母親的心中。 在一個微風送爽的初夏,我訪問了德國的法蘭克福魯德地區。儘管日程十分緊張,我仍然有幸抽空參觀了大文豪歌德的故居。而且在那裡聽到一段他少年時代的故事。 歌德在一生八十二年的歲月中創作了許多不朽的名作。 他的豐富的創造力的源泉究竟在何處? ——這段故事告訴我們,歌德的源泉就是和母親之間進行的心之交流。這交流曾是那樣充滿溫馨,充滿幽默。 關於歌德少年時代的情況,我們可以從皮特曼所編的《歌德對話錄》(大野俊一譯,白水社版)及《歌德的故事》(菊池榮一著,講談社學術文庫版)中了解不少材料。歌德的母親艾麗沙白特是個能幹的、開朗的婦女。只要她一出現,周圍的人會立即感受到溫暖的氣氛。 她最善於講述有關星星的故事,她能把水、土、空氣等等人格化,運用豐富的想像力編成各種童話。自然界的各種現像都能成為她有趣的故事題材。歌德從母親的這些故事中感到一切生物都在跳動,養成了對生命的敬畏與慈善心腸。 歌德總是閃動著眼睛,入神地傾聽母親的講述,甚至忘記時間的流駛。有時,故事中他所喜愛的人物遇到不幸,他的臉土會立即現出憤怒,眼睛裡閃出淚花。 母親非常了解歌德的心情,當天總是不讓故事結束,最後只說一句:"好吧,明天接著講。"這樣使他期待明天的結局。於是歌德自己就去想像情節應該如何發展。而且他把想像的內容只悄悄告訴祖母。 可是,到了第二天晚上,母親故事的發展大多與歌德的想像完全一致。實際上,這是母親悄悄從祖母那裡打聽到歌德想像的內容,自己又照它編出來的。 歌德在自己的想像與母親的講述一致時,顯得非常高興,激動得小心臟不住地跳動。 母親艾麗沙白特在回憶這種心的交流時寫道:"我們彼此都進行著秘密的外交工作,誰也不向對方透露情況。我以按照聽眾的喜悅、驚奇情況講述自己的故事為樂趣;窩爾夫幹(歌德名字——引用者)也不表明自己就是這些奇特故事的作者。只在看到自己奇特的構想得以實現時,眼睛閃出光輝,拍手稱快。(《歌德對話錄》,前已出) 幼年的歌德,這樣在母親講述的有趣故事中,逐漸伸展開想像的翅膀。多麼聰明的母親啊!她在這生動有趣的母子交流之中,誘導出歌德的想像力,不斷培育這英才的幼芽茁壯成長。 幼年時期思想是否開闊非常重要,因為幼年時代養成的豐富想像力會成為一生的思維與情趣的基礎,可以決定作為人的"充實、豐富之心"的廣闊天地。不過,"培育孩子"也無須拼湊什麼特別複雜理論,最主要的是叫孩子自由地編織理想,造成一個愉快的、廣闊的環境,使孩子能無限地展開想像的翅膀。 常說人的能力是無限的。發揮這種能力就要靠自信,靠相信自己可以作好一切的把握。只有出自內心的表揚和溫暖的鼓勵才會給與這種自信及把握。相反,冷言冷語或傲慢的挖苦如同釘下釘子一樣,即使過後把釘子拔去,依舊會留下破洞。不管以後如何解釋,傷害了的心就很難恢復原樣。 一個母親對孩子說:"你撒謊,我不相信!"另一個母親說:"你是個誠實的孩子,我最了解你。"到底哪個母親能夠培育出誠實的孩子,這是不言而喻的。同樣,輕易給孩子下結論說:"你這個孩子不行!"不如說:"啊,這次是沒搞好。" 同時再和孩子一起後悔發生過的錯誤。這才表現出母親的關懷。雖說是自己的孩子,如果輕易地下結論否定他,也是傲慢的表現。應當記住:"母親不只生身也生心。"所以應當不斷運用寬容和坦蕩胸懷,築起語言的橋樑,使孩子的心日益充實起來。能夠相信、鼓勵孩子的母親,從某種意義看,可以說是個"最後的慈愛的堡壘"。母親的慈愛,可以使孩子才能的幼芽無限地得以成長。 父母的為人就是留給孩子的財產 ——母子中秋賞月 提起母親給孩子講"故事",我常想,不能總是講述古代流傳下來的那些老故事,其實日常的普通行為本身有時在不知不覺中也可以向孩子說明重要的道理。 佛典中說:"與善者睦,心、行、言、動必改善"。就是說,如果與善良的人能夠和睦相處,自己的心地、行為、語言自然也就會好起來。這是一個人生道理。 人心變化之微妙超過萬物。特別是純潔如雪的幼子之心,在他人生的搖籃期中,由於環境不同,都可能染上各種好的或壞的習氣。 應當向孩子講述什麼呢?對孩子來說,母親的日常行為就是活的聖經。通過行動傳給孩子的許多東西,會永遠留在孩子心中,成為最寶貴的財產,成為生活的動力。 我聽到過一個動人的故事:一家母子三人住在東京某公寓區。有一年中秋之夜,一家人決定在月下度過一個夜晚。母親同兩個三歲和五歲的兒子,做好了賞月的準備。 他們做好糯米糕,向鄰居要來芒草穗插在花瓶中。孩子們瞪著明亮的眼睛,等待著月亮出現。 可是,也許由於連續陰天下雨之故,夜空中覆蓋的厚厚雲層始終不見消散,看不到轉晴的跡象。大概是心理作用吧,她感到孩子們有些失望。於是母親向孩子們喊道:"來!和媽媽一起做個大月亮!" 媽媽和孩子們在紙上畫個大圓月,然後貼在牆上,母親講起關於月亮的種種傳說,大家度過了一個愉快的中秋明月之夜。 這雖是個小故事,它卻像一幅名畫一樣印在我的腦中,久久不忘。因為我佩服那母親構思的巧妙。更因為那種繁忙的都市早已忘記的中秋賞月的古代情趣,和母親對孩子的慈愛心腸巧妙地融和在一起,在我心中引起反響。 我認為,不管時代怎樣變化,母親充實的心靈和智慧,永遠會給孩子帶來幻想。反過來,不管孩子如何追求幻想,如果父母不斷吵架,母親動輒牢騷不停,說三道四,指責別人,孩子們便會了解到周圍的一切,失去天真。 佛典要求父母必須以四護來保護孩子。這四護即:"生"、"養"、"成"、"榮"。可以說這裡也體現了所有父母的實際行動與願望。 這裡所說的"成",也就是使其完成人生的理想,可是要完成什麼理想呢?另外,靠什麼使其"榮"華呢?我覺得在現代社會裡已失去了標準。 隨著物質的日益豐富,價值觀念變得五花八門。在這個社會上,父母與兒女都常常為那些表面的人生迷惘而不知所措。擔心目前這種社會狀況的人,恐怕不只我一人吧。 應當說,父母是孩子最親近的人生先輩,我認為做父母的應當為孩子作出榜樣,讓他們看到一個成熟的人,看到父母一生為追求真實的光榮所走過的軌跡。哪怕父母的一生極為平凡,極為樸實,或者遇到過挫折,都無關緊要。 這樣,孩子們才能得到一個心中的故鄉,回憶往事時,他們會讚歎說:"我的父親,我的母親確實是了不起啊。"最近,我一直思索著這些問題。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