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社會心理 我的人學

第7章 第二章發揮每個人作用的“人的組織”

我的人學 池田大作 9601 2018-03-18
第二章發揮每個人作用的“人的組織” 一個人豁出性命可以戰勝萬人 ——"輝煌於加拿大史冊上的英雄"賽柯德夫人 "一個人豁出性命可以戰勝萬人"——這是我喜愛的一句名言。同時這也是我的真實感受。事情不問大小,在勝利與凱歌的背後,一定會有一個"豁出性命的人"。和這樣的人會面,除了使我深受感動,同時也令我十分高興。 所謂這樣的"一個人",並不是什麼著名人物。豈只如此,在縱觀歷史的進程時,每當大的時代變革,總會有許多無名的庶民、民眾,進行獻身的戰鬥。所謂"歷史"往往忽視這點,往往成為"英雄史",相反,我認為創造歷史的,毋寧應該說是民眾的力量。

婁拉·賽柯德——後來被作為拯救加拿大危機的勇敢女性的她,也是這類無名庶民的一員。一九八一年六月,我訪問了加拿大的多倫多,拜訪了位於五大湖之一的安大略湖畔她的家。在周圍為巨大的柳樹、杉樹及花草所環繞當中,有一座足以聯想起賽柯德夫人一生的瀟灑的小樓。 一八一三年夏天,加拿大(英)軍與美軍展開了殊死的戰鬥。賽柯德夫人居住的科因斯頓也是激戰地之一。她的丈夫已負重傷,她的房屋也做了美軍的屯駐地。 在這樣情況下,一天,她在窗前偶然聽到美軍的軍事機密。當她了解到情況的緊急,顧不得重傷的丈夫,單身向遠離三十公里外的加拿大軍的駐地奔去。為了躲避遭受狙擊的危險,她必須繞道而行。而且那是一條不成路的路,她在叢林中一邊分開草木一邊前進。衣服扯破,手足傷痕累累,疲勞、困憊,即使這樣,她還是一步一步地向前奔跑。她的這一豁出性命的穿越敵陣的行動,終於取得成功。為此,加軍向美軍發動了奇襲,取得了歷史上輝煌的勝利。

一女性所具有的這種堅毅性,推動了歷史。而且據說在樹立了這一功勳以後,她也毫不自傲,當戰爭中致殘的丈夫去世以後,她仍然和兩個孩子在一起和社會上的驚濤駭浪繼續進行搏鬥。功成而仍在無名的道路上前進,她的形像比起她的功績來,還要崇高得多。她居住過的那座瀟灑的白色小樓所散發出的氛圍,正是她那高貴的人生的有力像徵。 "一個人"的存在,該多麼偉大!任何偉大的事業,都不是可以依靠別人來完成的。更何況那種認為只有人多勢眾才能成功的說法,只能是廉價的、是傲慢的。 那種缺少"豁出性命的個人"的團體,即使表面看去,一時有所擴大和發展,到頭來還會走上衰頹之路。只有不斷一個人、一個人地培育出嚴肅認真的個人,才能由一個中核,構成粗大的車軸,不斷擴展,形成二波、三波乃至萬波。

領導者的責任 ——拉·康帕尼亞教會的大火 關於"領導者的責任"問題,有一樁發人深省的事件。距今約一百二十年前,南美智利的教會曾發生一起巨大慘劇。我覺得,令人悲痛的這一事件,包括"錯誤思想、錯誤宗教的可怕性質"和"尊重人的信念"等等問題,給人留下了許多教訓。 一八六三年南美智利首都聖地亞哥的拉·康帕尼亞教堂失火,發生了一夜之間燒死兩千多名年輕婦女的慘劇。這一慘劇,詳細地記載在第二年的《英國年鑑》(An-nualRegisAter,1864)上。 根據這一記錄—— 在十九世紀建造的這座拉·康帕尼亞教會,從十二月八日傍晚起舉行盛大的宗教儀式。到場的人超過了三千人,其中大半都是屬於聖地亞哥上流階層年輕貌美的婦女。這次的儀式是為慶祝"聖母瑪利亞無原罪懷胎"的教義而舉行的。這天是長達一個月慶典的最後一天。

管弦樂隊、合唱隊、馥郁的香料、豪華的裝飾等等,據說這歷時一個月的祝典,極盡奢華之能事。但是拉·康帕利亞教會的、名叫烏格魯蒂的祭司,還不以此為滿足。他宣稱如果將供品和一封信合在一起交給教會保管,那麼就可能和聖母瑪利亞溝通。他想出了一個"通往天國郵局"的主意向信徒們散佈。同時還開始發行了宗教性的"彩票"。這些做法,從天主教的教義說來,也顯然是越軌的,不能不說它是與信仰者毫不相稱的、追逐名利、走上墮落的一種行為。祭司烏格魯蒂,顯然希望誇耀這次祝典的裝飾遠勝過羅馬的有名教會。為了籌措所花費的巨款,他甚至出售昂貴的入場指定券。 教會內絢爛豪華的帷幕從高高的圓天井一直垂到地面上,祭壇的四周排列了兩千隻蠟燭。

但是,除了這種豪華陳設,對於安全的考慮卻未做任何準備。 發生悲劇的十二月八日午後六點四十五分,教會內已經超滿員。儘管如此,想要入內的群眾,還擁在門口。在這種情況下,彌撒開始了。莊重的風琴聲,飄浮著香料的溫馨氣味,整個會堂內為莊嚴的氣氛所籠罩,侍祭的人們登上祭壇,兩千隻蠟燭挨次地點著了。 就在這時,一名侍祭疏忽大意,點火的手沒有把握好,將身旁的布幔燃著了。火焰眼看著增大起來,順著布幔移向天井上的薄絹,也引著了懸掛著的數千盞石蠟油燈,爆出的雨點一般的火花,濺落到淑女們的身上。火勢熊熊,發出可怕的聲響,整個教會迴盪著刺耳的悲鳴聲。 不過,據說起火後的最初一分鐘,人們都絲毫未動。上述《英國年鑑》寫道:

"群眾顯然是在期待著富於慈悲的神能熄滅這場大火。" 一般的說,信徒往往會抱有這種感情。不過,一個真正的信仰者對現實發生的事件,一味被動,不講求相應的辦法,決非應採取的態度。毋寧說,正因為有信仰,就更應當講求仔細的對策。而且即使面臨危難的時候,也要設法克服這種危難,開闢出一條希望之路,積極地想辦法和危難進行搏鬥。 只有這種向前看的態度才是真正信仰者應該採取的。 拉·康帕尼亞教會可以說事先完全沒有考慮人們的生命安全。這樣說的根據可舉出如下幾點:(一)教會建成後已過了大約一百五十年,而且屋頂是木造的,極易引火。 (二)出入口非常之少,不但少,而且都被裝飾的幔帳遮蔽住。 (三)售出了超過定員的入場券,進不到裡邊去的人佔據了出入口,妨礙了避難。

不但如此,一些男人為了救出自己的妻子或女兒,擁到門前,將向外逃跑的婦女推回火中,成堆地跌倒,堵塞了整個出口。 也就是說,這次慘劇完全是人為的災難,是"疏忽"、"託大"和"不按常規"造成的。 對點燃蠟燭的疏忽,建築物在避難上結構的缺陷,過多的入場者,沒有進行早期滅火及沒有適當地引導人們避難。令人感到這一巨大悲劇完全被置於束手不管的狀態之下。 在當前,也出現過飛機、船舶的巨大事故或慘劇,追究起這些事故的原因,幾乎可以說,一律都存在著暗中的疏忽或大意。從這種意義說,不能不斷定由人災造成的慘劇是太多了。 "小事就是大事"。一個領導者必須深刻洞察災難經常是由疏忽大意引起的這一事實。必須以最大的責任心和細緻的考慮,日日夜夜為此操勞,這才配稱為領導者。他必須是個防患於未然的人,在責任心的支配下,一旦覺察危險,立即採取措施以防患於未然。

可是,拉·康帕尼亞教會的這場火災,祭司烏格魯蒂等人的舉動是完全相反的。這不單只是他們事前毫未考慮過安全,而且他們在大火起來時偷偷地從"聖器保管室"的後門逃走了。而且從那以後慝跡潛踪,誰也不知道他們後來的動靜。同時,擺放在祭壇上的貴重家具類,卻由侍祭們搬運了出去,這種人該是多麼卑鄙可恥啊。 信徒們失去了他可依靠的中心,只能混亂一團。 即使事故已然發生,如果立刻發出冷靜的判斷與正確的指示,也會防止這場大慘劇的發生。比如一方面發出明確的指示,立刻進行滅火,指引群眾順序地安靜地從出口向外避難等等,同時鼓勵大家沉著行動等等,這類可能做的事多得很。放棄這種責任,其罪行是極大的。太無慈悲了,太殘酷了。

本來聖職者是以救濟人們為天職的,是首先應該救助人命的。對於他們這種令人難以置信的醜惡行為,民眾發出了激烈譴責的聲音:"為什麼不在搬運家具之前,首先去救助貴重的人命呢?"這種憤怒是理所當然的。由於民眾這種憤怒,智利總統終於發出了廢止教會的命令。 再也沒有比民眾的憤怒力量更強大的了。它推動了當時的權力者,使時代與社會走向進步。重要的是,青年們必須具有與卑劣的領導者進行戰鬥的"霸氣"。對於社會的邪惡,如果只是背後不平不滿,那不能不說是過於落後的、宛如處於封建社會中的態度。青年應該作為民眾的先驅,勇敢地站出來抗爭。 這次事件僅僅在一個小時之內,聖地亞哥的"花"與"美"、青春與驕傲的象徵,就化為一片烏有。它嚴峻地說明了"領導者的責任"多麼重大。

可以說是否具備領袖的資格,全在於有無責任心。這種責任心是否強烈,決定了他的品質如何。而且負有責任的人的品質,又往往是人們從內心裡予以信賴的。一個以消極態度從事工作的人就不會有責任心。由於缺少責任心也就不會產生做番事業的熱情和智慧。只是勉勉強強地擔負責任,也就不會產生喜悅的心情。相反,具有責任心的人,智慧也會隨之而來。 "決不能使之發生事故"、"我要保護每一個人"—— 一個人有這種強烈的念頭,那麼對小事也會給予周到的注意,對平時不易發現的危險的事故隱患也會敏感地覺察得出。同時,所謂"一個人挺身而出"與發動大家,表面看來似乎是兩回事,其實並非如此。正是由於有了自己擔負起責任的"一個人挺身而出",才為發動大家準備了基礎。 了解人心機微的領袖 ——項羽與劉邦 在中國,從秦朝瓦解到漢朝建立的這段動亂時期,再也沒有比項羽和劉邦激烈爭霸的鬥爭,更能清楚地顯示出是否起用人才關係到事業的成功與失敗了。 關於項羽,司馬遷在《史記》中這樣寫道:"並無尺寸土地的項羽,乘勢起於民間,三年之間,率五諸侯滅秦,分轄天下,封王侯,政令出自項羽,號稱霸王。雖然未能始終保全他的地位,但近古以來是從未有過的。"①(《中國古典文學全集》第四卷,稻田孝譯,平凡社版) ①《史記》原文:"然羽非有尺寸,乘勢起隴畝之中,三年,遂將五諸侯滅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號為霸王,位雖不終,近古以來,未嘗有也。" 在農民起義當中,嶄露頭角的項羽,司馬遷稱之為前所未有的人物。 "乘勢而起",正像司馬遷所貓寫的那樣,在歷史上總是可以感受到時代的活力,在爭霸的當中,做到超越人智,順應時勢,如水之就下。不管做什麼事,都不能缺少"時"與"勢",是否能洞察時勢,是否能順應時勢,可以說,項羽也是在時代的浪潮中乘勢興起而又沉沒在時代大潮中的一員。 被稱為天下第一勇士,具有鬼神般超凡力量的常勝將軍項羽,最後敗在飄浮在浪潮之中的劉邦手中,被迫自刎而死。 這樣,作為爭霸中第一個英雄,越是把他的形象寫得活靈活現,就越增添悲慘的色彩。 司馬遷在《史記》(同前書)中指出項羽雖有才氣而終於在統一天下中失敗的原因有如下幾點: 即是說:項羽(一)懷戀故土,放棄了關中(長安所在的要沖之地)。 (二)放逐義帝而自立,結怨於諸侯王。 (三)炫耀己功,只相信自己的智慧,不想吸取教訓。 (四)自稱霸王,相信武力可以征服天下,任性而行,無所忌憚。作為一個領袖,如果感情脆弱,流於感傷,這是絕對不能奪得最後榮冠的。同時,不去吸取教訓,不去傾聽忠臣之言,不去冷靜分析形勢,當然不會取得勝利。而且更不應當存有"自傲"之心。 項羽以人生的悲劇而告終,但是他不承認自己的過失,說什麼"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所以司馬遷在文末說"這該是多麼錯誤"。 司馬遷不贊成把成敗的原因歸之於時運,歸之於天。相反,他深深慨嘆項羽存在著"驕傲之心",這樣的心性使項羽直到最後也不承認自己犯下許多過錯,這必然使之變得愚暗,蔽塞了心的靈明。 對項羽說來,他的自傲,除了他自恃才乾和自恃出身高貴之外,還具有作為權力者的牢不可破的驕傲感。權力帶來的這種惡魔般的性質,是任何時代都難以移易的。 項羽和劉邦這兩個人首先的差別就表現在用人的器量上。 劉邦出身低微,性格也粗野,動輒罵人。項羽深愛部下,以禮相待。 ——在起事當初這兩人性格上的對照,後來卻逐漸發生了變化。 項羽十分欣賞自己的異常才能。他對才能的自負,妨礙了他對部下的全幅信賴。同時還使他對部下建立的功勳過小的評價。一切功績都是項羽自己的,很少獎賞部下的功勞。雖然他很愛部下,但顯示不出對人情機微的理解,很少誇獎他們。表現在外面的,是嚴厲多於溫情。 人們對項羽的論功行賞十分不滿。而且項羽的嚴厲使部下不敢輕易表示不同意見,加上部下窺伺他的顏色行事的功利主義,使得他周圍的氣氛日壞。他論功行賞,也只是片面地著重於在戰場上建立殊勳的一些人,對那些在背後出過許多力氣,或表面雖不明顯但卻制定了有效作戰方略的人,缺少周到的考慮和給予必要的獎賞。這和劉邦虛心聽取部下意見,委以大權,激勵部下出力,恰形成鮮明的對照。同時,劉邦建立了"有功必賞"的原則,對部下的功績,當場就慷慨地大加賞賜。 統率小集團與指揮大集團當然有所不同。在戰場上指揮士卒作戰,項羽獨自表現出英勇氣概也許是可以的。但是在這場爭奪廣闊的中國沃野的爭霸戰中,是否具有收羅人才的氣量便成為關鍵。比起個人才幹來,恐怕氣量大小才是決定成敗的真正力量。 在劉邦的手下,不但有智謀無雙的張良、長於行政之才的能人蕭何和戰略的天才韓信,而且連盜賊出身的、善打游擊戰的彭越也得以充分發揮他的才能。可以說,項羽和劉邦在擁有人才多寡上就已經存在著很大差距。 比如張良——他是建國的功臣。他原本企圖暗殺過滅掉自己國家的秦始皇,但是,這一企圖失敗了。以後,他向黃石老人學兵法,做了劉邦的軍師。劉邦在有名的"鴻門宴"上幾乎遭到項羽的暗害,他巧妙地挽救了劉邦的危險處境。 這是他遭際劉邦之前的事。對歷史具有很深造詣的作家陳舜臣①先生在《小說·十八史略》(每日新聞社版)一書中寫了張良之師告誡張良的話: ①陳舜臣(1924-),旅居日本的華人作家,以日語寫作,擅長寫推理小說及歷史小說(以中國歷史為題材)。 "天下是廣闊的","為了支配這廣闊的天下,必須廣集人才。孟嘗君、平原君各有食客三千,收集了相當的人才,但還需要有培養這些人才的能力。" "所謂培養人才的能力又是什麼呢?那就是要具備人的魅力,然後是財力。……人才是收攏了,還必須懂得怎麼使用他們。可惜的是,戰國的四君不懂得用人的方法。" 只收攏人並無意義。如果不朝向專一的目的,充分發揮他們的能力的話,還是不能左右時代。戰國的"四君"—— 齊國的孟嘗君、魏國的信陵君、趙國的平原君、楚國的春申君——雖然收攏了許多人,但不懂得很好地使用他們,結果不過是烏合之眾。只有能避免這種的缺點,懂得更好地發揮人才作用的人物,才是平定亂世、開創新的世界的人。 —— 張良看準了唯獨劉邦才是"這樣的人物"。 張良作為劉邦的軍師,十分活躍。不過他所追求的是統一天下,決不是戰場的眼前勝負。他向連續打敗仗的劉邦軍隊反复曉喻地說:"連戰連敗……打九十九次的敗仗,只要獲得最後的一次勝利、決定性的勝利,那就大功告成。"(同前書)關鍵是最後一次的勝利。爭取時間,積蓄力量,同時喚起將士們的"希望"和"信心"。他不愧被稱為構築漢帝國基石的名將。 和張良一起受到劉邦重用的還有韓信。 這是盡人皆知的故事:已當了皇帝的劉邦,一天,和韓信進行閒談時,談到了劉邦手下的諸將各能統率多少士兵。 在評論了諸將以後,劉邦問道:"我能將多少兵呢?"於是韓信爽快地答道:"陛下最多也只不過將十萬之眾。"劉邦問:"那麼你呢?""我是多多益善。"聽到這話後劉邦笑道: "既然這樣,你又為什麼被我這個只能將十萬之眾的人所擒呢?"韓信回答得很得體:"陛下雖不善將兵,但卻具有將將的器量,我之被擒也是正由於此。而且陛下的才能是天授,非人力之所能為。"韓信對劉邦的這一評論是十分正確的。 韓信原本是從項羽手下逃到劉邦這裡來的。就是這個韓信,曾述懷說:"漢王(劉邦)對我言聽計從,我不能背叛他。" 這恰好道出了人的心理的一段機微。 第二點是,一個領導者至關重要的一點是了解"庶民的心"。在這點上,顯然項羽輸給了劉邦。 比如,秦的首都——咸陽被劉邦攻占了。但是他沒有掠奪財寶,從而安定了人心。可以說這是一種平穩的無血入城。 人們自然對劉邦產生了信賴感。而項羽則把咸陽徹底破壞了。 對於一直渴望消滅秦國的他來說,如果不把秦國的國都夷為平地,是無法消除滅掉自己祖國(楚國)的積恨的。據說項羽在咸陽放的火,長達三月之久,都未熄滅。 關於項羽的行動,陳舜臣先生在上述著作中是這樣描寫的: "出生於楚國名門的項羽,對於自身這些貴族所統治的國家為秦國所滅耿耿於懷,相反,劉邦是庶民,所以對生活的困苦感受最深,這成了他判斷一切的基礎。" "假如百姓們居住的城鎮一旦被焚,那麼庶民們會立即流落街頭,無法養活家口。——具有這樣的生活感情,當然不可能做出焚燒的事來。" 在《十八史略》(林秀一譯,明治書院版)中,記載了目睹項羽的暴虐,"秦民大失所望",說明民心已完全離開了項羽。 不管什麼樣的戰爭,失掉了民心就只有失敗。過去中國共產黨統率下的紅軍也是貫徹了保護民眾的政策從而取得勝利的。再也沒有比庶民更重要的了。維護所有的庶民的幸福,才是最終的目的。政治、經濟、科學、教育以及社會上的一切,都必須是為此而服務的。從這種意義說,再也沒有比帶著高等人意識、蔑視民眾的領導者更可憎惡的了。庶民乃至青年,必須毅然決然地和這樣的權威領導者進行鬥爭。 從結果看,貴族出身的項羽受自己驕縱感情的支配,將庶民棄而不顧。他只是把"滅秦的英雄"這種"美名"和"形式"放在最優先的地位。不了解庶民的"心",不能掌握時代底流的"動向"。這樣的領導者往往陷入極壞的形式主義,缺少在未來力求實現庶民願望的"責任感"。企圖強行實現自己一廂情願的理想的"虛榮心",成了他們行動的原動力。項羽也正是這樣的。在他的心裡似乎經常有個秦朝以前群雄割據的時代。同時在他思想裡所描繪的現實當中,難免有企圖以實力來塑造現實的這樣一種缺點。 在這種情況下,民眾當然不會跟著走。重要的是,必須始終重視庶民的"生活感覺",經常從這種"生活感覺"來考慮問題。在這種做法當中,自然會產生走向未來的"創造"意欲,自然會產生不會行不通的"智慧"。 雖然有力量又有才幹,但卻獨斷專行,招致了民心的離反的項羽;出身於無名的庶民,雖然粗野少文,但卻深通人心機微,以寬大態度收攏民心的劉邦。 ——對於面向未來爭取勝利的人來說,這個歷史教訓,的確提供了很多值得深思的東西。 體察時代大勢、具有先見之明的人 ——織田信長①把握時代的能力 ①織田信長(1534-1582),日本戰國時期的著名武將。他對結束"群雄割據"的局面,很有作為,後被暗殺。 "先見性""時代感覺""把握時代的能力"——可以說,在激蕩的現代,這些都是領導者必須具備的條件。 在恩師戶田先生主持的讀書會上,先生也是深刻教導我們要"探討"作品的時代背景。恩師的話是在說:必須具備這樣的洞察力,準確地把握住在時代深處激盪著的洪流的方向。他說: "任何人都離不開時代的動向。不可能走在時代之外。亂世英雄如果生於泰平時代,也可能醉生夢死、了卻一生。和平時期的碩學如果生於亂世,也許作為一個流浪漢而了卻一生。時代這個東西,它本身就具有可怕的力量。人即使對時代的激流進行抵抗,最終仍不免隨波逐流而下。這種可以說是不可抗拒的時代力量,作為滔滔的底流支配著人間社會。" 這就是說,一個做領袖的人,能否體察時代推移的動向,將會決定一切。 時代總是不斷變化、發展的。過去取得的成功不一定就能保證下一次的勝利。那種經常捉摸時間動向,體察時代脈搏,具有先見之明的人,才能取得勝利。相反,那種固守過去的榮光或勝利的經驗、被時代丟在後邊的人,必然遭受悲慘的失敗。 織田信長根據"今後是槍砲的時代"這一對時代的洞察,在長篠會戰中打敗了以常勝自負的武田的騎兵隊,就是有力的例證之一。織田信長的先見性到處可見。戰國時期,許多諸侯國出於軍事要求,大多將他們居城修築成難攻不落的城堡,對此,信長很快就看出了只有人和財富和信息靈通的情報才合乎時代的要求,因此他把他的居城遷移到安土城等交通要沖之地,從這點上也表現出他的卓越的先見性。但是,該有多麼多的人由於體察不出時代的動向,仍然固守老經驗,終於從歷史上消失了啊!就連拿破崙,都未能自覺到自己過去一貫的作戰方式早已陳舊,終於從下坡路上,一路顛落下去。 如果不是一個正確掌握時代變化、和時代共同前進的、進取的領導者,那就不可能有前途。而且他還必須是一個能敏銳地嗅出剛剛出現在表層的輕微變化的人。不囿於過去的固定觀念、不阻礙擔負著建設下一代使命的青年的成長,這樣的領導者,和青年同命運共呼吸,那麼肯定會有所發展有所前進。 不只是看到顯露在表面上的社會現象的變化,而且能察知隱藏在背後的民眾的"無聲之聲"的呼喊,察知民眾的"心的波紋"——一個領導者必須是具有這樣的心思和感覺的人物。 關於團結 ——美國獨立運動的先鋒"分兵" 當"變革"掀起激浪的時候——在社會發生巨大變化的深層,一定會出現無名的庶民、民眾的活動。在美國獨立革命時期也出現了站在最前列的庶民青年士兵"分兵"。所謂"分兵",意即一旦遇到緊急情況,立即(ataminutesnotice)①出動之意。他們平時作為平凡的農民、小手藝人從事勞動,但一旦出現情況,立即集合、由全體來對處問題。而且團結起來互助、共同前進。 ①此語原為英語minute-man,系稱呼美國獨立戰爭時,一聲動員令下,立即快速出動參加戰鬥的民兵。 "分兵"即據minute(一分鐘)的意譯。 關於"分兵",R. A.古洛斯的著作《"分兵"的世界》(宇田佳正、大山綱夫譯,北海道大學圖書刊行會版)中有詳細的敘述。這些"分兵"們被稱為"冬天是士兵,春天是農民"。冬季農閒期,在大地封凍的嚴寒中,接受嚴格的士兵訓練,為了保衛祖國的獨立,專心致志地鍛煉他們自己。 一七七五年四月,在波士頓近郊(康科德、列基希頓)殖民地軍和英國的正規軍開始了戰鬥。這是獨立革命的開端。在這次戰鬥中作為先驅出動的是這些"分兵"們。挑開戰端"為自由而戰"的"分兵"們,他們幾乎全是十幾歲、二十幾歲的青年。據上述書的記載,戰斗在康科德地區的"分兵"的年齡,"不滿二十一歲"者佔百分之三十,"二十一歲至二十四歲"者佔百分之二十八,"二十五歲至二十九歲"者佔百分之十四。也就是說,十幾歲至二十幾歲的人佔了百分之七十以上。 青年的力量蘊藏著多麼巨大的可能啊。我想,絕對不應忘記,應相信他們在任何領域中活躍的能量,使之盡量發揮出他們的這種能量。 那麼,給這些"分兵"青年提供英姿颯爽的活動舞台的又是誰呢?恐怕是那些經驗豐富的前輩們吧。 ——康科德的人們在組成這個"分兵"隊、為獨立革命團結起來的過程中,是經歷過種種困難的。根據著者R. A.古洛斯的記述,其主要困難是,居住地及財產的差異帶來的障礙以及教派的分裂和對立,還有環境或看法不同招致的不和。克服這些困難,引導大家團結起來對付戰爭的,主要是六十幾歲的老年人。其中心人物,一名年老的大尉,當時六十七歲。他分別走訪了鎮上的每一個家庭,和他們對話。他說服人們,使他們同意為獨立而戰。正是這些經驗豐富、老實、穩健的老年人,最懂得如何說服分歧的市民、使他們同心合力的辦法。這樣,在青年人活躍的背後,還包括那些經驗豐富、為人正派的年長者所起的作用。在勝利的基礎中存在著這種老少團結的情誼。 說到獨立革命,這是推動世界歷史的一次偉大的事件。但是,促成這次事件開端的人們的團結,卻是靠一名年老大尉耐心的"對話"。真正的團結,只靠命令或靠權威的強制是不可能實現的。只能靠人與人之間相互信任的情誼,靠每個人都心服口服,把"心"與"心"連結在一起,才能做到。萬眾一心,則事必有成。縱然不能完全實現原來的計劃,也必能找出意想不到的新路。 一七七五年四月,康科德的大地上,草木萌動,春風在大地上吹拂。為了保衛這個可愛的家鄉,"分兵"的青年們勇敢地進行了戰鬥。這次戰鬥,據認為實際上只是經過兩三分鐘的槍戰就結束了。從某種意義說,可以說是一場非常小規模的、簡單的戰爭。 但是,這僅僅兩三分鐘的戰鬥,卻作為"全世界都聽到的槍聲",在歷史上留下了它的名字。巨大事件,它開頭並不一定總是轟轟烈烈的。表面上看起來很微末,很不顯眼,但其中卻包蘊著永遠發出光耀的先驅的火焰,這種事例決不在少數。後來,與這個康科德有很深淵源的思想家愛默生稱頌他們的英勇戰鬥,寫下瞭如下的頌歌: "偉大精神使那些英雄們勇敢赴死為未來的孩子們留下自由"這一高邁的詩句,深深迴盪在我的胸中。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