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社會心理 孩子,把你的手給我

第12章 一致的交流:讓言語和心情相符

孩子會急躁,會發怒。我們努力嘗試忍耐和理解。不過我們還是會不可避免地大發脾氣,可能是對孩子的房間:“你甚至連住在豬圈裡都不配!”說出之後又非常後悔,於是試圖道歉:“我不是那個意思,你適合住在豬圈裡。” 我們相信忍耐是一種美德,但是真的是這樣嗎?如果它要求我們在生氣的時候假裝平靜,要求我們言行不一致,要求我們的行為隱藏我們真實的感覺,而不是反應我們的感覺,那麼,在這樣的情況下,忍耐就不是美德。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一直被教導不要表露自己真正的情感,當我們在嚴重的混亂中不動聲色時,我們感到非常驕傲。有些人把這個稱作忍耐。 但是孩子從父母那裡需要的、感激的是符合心情的反應。他們希望聽到反應父母真實心情的言語。

在父母發怒時,孩子為了保護自己,憤慨地說出最有力的譴責:“你不愛我。”這樣的話,即使是一個很小的孩子說出這樣的話也不是不尋常的。 “但是我當然愛你!”父母生氣地大叫,使得心情和言語不相符,無法讓孩子相信。父母在生氣的時候是不會感覺到愛的。孩子把“愛”抬出來,把父母送上了被告席的位置,非常聰明地把爭吵的焦點從他身上轉移到了父母身上。 只有那些同意自己在生氣時感覺不到愛的父母才會回應孩子的指責,而不是一味辯解:“現在不是討論愛的時候,現在討論的是什麼讓我這么生氣。” 父母越生氣,孩子要求的保障就越多,但是用生氣的語調表達愛是起不到安慰作用的,它不會讓孩子感覺被愛,只能讓他產生困惑,因為他聽到的不是充滿愛意的話,而是沙啞的聲音里傳達的憤怒。對孩子來說更有用的是,要讓他知道,父母的憤怒不會帶來自己被拋棄的後果。失去愛的感覺只是暫時的,一旦怒氣平息了,愛自然會回來。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