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社會心理 經理人必備商務口才與談判知識
經理人必備商務口才與談判知識

經理人必備商務口才與談判知識

孙健

  • 社會心理

    類別
  • 1970-01-01發表
  • 374070

    完全的
© www.hixbook.com

第1章 第一章會說話是商務成功的資本

說話是一門語言的藝術,是用口語表達思想感情的一種巧妙的形式。 懂得語言藝術、懂得相處之道的經理人,不會勉強別人與自己有相同的觀點,而是巧妙地把他人引導到自己的思路上來。 那些善於用口語準確、貼切、生動地表達自己思想感情的經理人,辦事往往圓滿成功。 說話的好壞,關係到經理人管理與處世的成敗。說話對經理人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語言作為信息的第一載體,其力量是無窮的。在社交場合,語言是最簡便、快捷的傳遞信息的手段。一個說話得體、有禮貌的經理人總是受下屬歡迎的。相反,一個說話張狂、傲慢無禮、居高臨下的經理人總是受人鄙視的。 其次,說話隨著現代信息社會的發展,要求也越來越高。快速發展的社會尤其講究速度和效率,於是要求經理人說話應充分節約時間、簡明扼要,能一分鐘講完的話,就不應在兩分鐘內完成。同時高效率也要求經理人能說普通話,並且要說得有邏輯性和條理性,這也是社交活動所必需的。

第三,信息社會要求經理人還應學會“人機對話”,以適應高科技帶來的各行各業的高自動化的要求。 在日本和美國,已有口語自動識別機,用來預訂火車票等。文字的機器翻譯若干年後將發展成為口語的機器翻譯,語言打字機的使用,將使人類的雙手獲得第二次解放。這些人工智能的發展,迫切要求人們不僅能說標準的普通話,更要求人們講究如何說話。 不重視說話的經理人已難以適應時代的需要,講究說話可謂是人人所需,也是人人必須,誰把說話當小事,誰就必將在交際中處處碰壁。 現代社會是一個競爭與合作的社會,有的人在競爭中失敗,有的人在合作中成功,這其中奧妙何在?生意場上有“金口玉言,利益攸關”之說;職場上有“領導過問了”、“一言定升遷”之說;文化界有“點睛之筆”、“破題之語”;生活中更有生死榮辱係於一言之說。可見,在現代交際中,是否能說,是否會說,言談與交際能力的強弱,都影響著一個人的成功與失敗。

人們在社會中生活,要交流信息,要溝通思想,靠什麼呢?靠有一定的語言交際能力。在這種語言交際能力中,口語能力尤其重要,應用也最廣泛。不善言談的人是很難讓人了解其價值的。 在經濟發達、重視信息的社會中,人們常常根據一個人的講話水平和風度來判斷其學識、修養能力。在這裡,口才與交際的學問作用之大、影響之大,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意料。難怪美國人早在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就把“口才、金錢和原子彈”看作是賴以在世界上生存和競爭的三大法寶。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以後,他們又把“口才、金錢和電腦”看作是最有力量的三大法寶。值得注意的是,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用“電腦”代替了“原子彈”、而“口才”競連續獨冠“三法寶”,足見其作用和價值非同小可,其中的奧秘使我們有充足的理由認定:是人才者未必有口才;而有口才者必定是人才,而且是不可多得的通才。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正常人不需要說話,不需要和別人交流,也沒有任何一種工作不需要和別人打交道。信息社會就是要提高信息的價值;人際交往日益頻繁和現代生活競爭激烈要求發展口才與交際能力。所以,口才和交際能力確實是我們提高素質、開發潛能的主要途徑,確實是我們駕馭生活、改善人生、追求事業成功的無價之寶。

通觀古今中外,凡是有作為的人,都把口才作為必備的修養之一。對於普通人來說,雖不至於用演說引導群眾、鼓舞士氣,但日常生活、工作中與人交際也需要有良好的口才,否則,成功之路會變得更加曲折。 美國俄亥俄州的馬瑞塔學院把畢業之後工作不久和畢業之後工作十年以上的新老兩部分畢業生請回學院進行測驗,讓他們根據各自的親身體會回答:你在學校裡學的哪一兩門功課對你走上社會最有用?新老畢業生一致回答:最有用的課程是演講學和交際學。它教會我們怎樣說話,怎樣與人打交道。其次是英語課。它教會我們怎樣閱讀和寫作。 說話、演講的能力已成為現代經理人必須具備的重要能力,更是創造型、開拓型人才的必備素質。口才這門學問的重要性愈來愈明晰地呈現在人們面前,從而也促使人們加深了對它的研究。

成功學大師戴爾·卡耐基說過這樣一件事:費城有一位青年,為謀求職業,整天在街上徜徉,為的是想有哪一位闊人能發現他的“存在”。然而,不管他做出什麼引人注目的舉動,都無法引起人們的注意。有一天,他靈機一動,突然闖進該城巨富鮑爾·吉勃斯先生的辦公室,請求主人犧牲一分鐘,接見並允許他講一兩句話。吉勃斯看到這位衣衫襤褸的青年神采奕奕,也許出於憐憫,破例滿足了他的要求。起初,吉勃斯只想應付一兩句,想不到兩人越談越投機,一直談了一個小時。結果,這位青年獲得了一個優越的職位。這樣一個窮途落魄的青年,在以前謀職一無所獲的情況下,競在半天之內獲如此美滿的結果,不能不歸功於他說話有一種動人心魄的磁力。 在西方,有位哲人說過:“世間有一種成就可以使人很快完成偉業並獲得世人的認識,那就是講話。”人才或許不是口才家,但有口才的人必定是人才。口才是現代智能型人才的基本素質。思維敏捷、能言善辯是事業成功的保證。

王光英到香港創辦光大實業公司時,他一下飛機,一位女記者以藐視的口吻,突然發問:“你帶了多少錢來?”王光英先是一驚,少頃,隨機應變地回答:“對女士不能問歲數,對男士不能問錢數。小姐,這是公認的吧,你說對嗎?”在場的記者哈哈大笑。 王光英機智的言辭不僅使自己擺脫了窘況,而且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等於給他要辦的公司做了一次不費分文而效果特佳的廣告。有這樣應付自如的企業家,你不得不相信這家公司會“光大”起來。 有些人以為自己將來並不想當教師,更不想當企業家、外交家,口才的學問可:有可無。殊不知,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對人們口語表達的要求日益提高。如自動化的顯著標誌之一,就是人們用口語指揮機器。現代化的車站、碼頭、飛機場,甚至開汽車、飛機都可以通過人機對話進行指揮和管理。人和機器對話,雖然不要求人有縱論天下的雄辯口才,但口才的一些基本原則還是要熟練掌握的,起碼你說的話要標準,合乎邏輯。否則,機器就不會按你的意願去辦事。還有一些人不了解口才的巨大作用,甚至看不起會講話的人,認為表現口才是“耍嘴皮子”,其實口才決不是只憑兩片嘴皮子,而是一種綜合能力的體現。

一個善於說話的人,首先必須具有敏銳的觀察力,能深刻認識事物,只有這樣,說出話來才能一針見血,準確地反映事物的本質;其次,還必須有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懂得怎樣分析、判斷和推理,說出話來才能滴水不漏,有條有理;最後,還必須有流暢的表達能力,詞彙豐富,知識淵博,話才能說得生動通順。正因為口才具有綜合能力的特徵,所以說:口才是學識的標誌,是事業成功的階梯。 語言交流是一種社會性的交流。一個人說話的時間、環境和方式,總要受社會形態的製約;表達的效果,也總要經由社會層面反應出來。語言交流對社會有著重要的價值,魅力無限。 縱觀歷史,橫看現實,成功的政治家無不以自己高超的說話水平取勝。他們機敏睿智、伶牙俐齒、巧發奇中、一言九鼎。為維護國家、民族的利益,或遊說、或勸諫、或答辯、或談判、或演講、或辯論,均以說話水平導航政治風雲,左右形勢變幻。高超的說話水平可以叱奸佞於朝堂,醒群眾於街衢;化干戈為玉帛,挽狂瀾於既倒。

戰國時,秦國吞併了韓、魏這兩個大國之後,接著企圖染指小國安陵。安陵君派唐雎到秦國交涉,同專橫、兇殘、貪婪的秦王進行了一場殊死的唇槍舌劍之戰:痛斥了秦王的無理要求,打擊了秦王的囂張氣焰,維護了國家的領土。和主權。 漢末,諸葛亮對劉備的“隆中對”,一席話將天下三分,奠定了蜀漢的基業;他後來又巧言遊說江東,勸說了孫權與劉備聯手共同抗擊強大的曹操。 羅馬共和國的執政官愷撒被布魯圖等為首的共和派刺殺身亡,名列羅馬共和國“後三頭”之首的安東尼站在愷撒的屍身旁發表了演說。儘管他一再聲稱自己“只是有話直說”、“不善言辭”、“又不善雄辯,所以不可能激勵大家的情緒”,可是他的這一演說卻煽動起國人為愷撒報仇的怒潮,從而造成共和國的長期混亂,直到覆滅。

美國南北戰爭中,南方奴隸主驅使奴隸為自己賣命。為了粉碎南方奴隸主分裂國家的企圖,林肯總統及時在內閣會議上發表了《解放宣言》。他向奴隸們莊嚴宣告:“從1863年1月1日這一天起永遠獲得自由!”兩天后,他又站在總統官邸陽台上向群眾演講,重申這一宣言。他深信,這可以“換取這個國家未來的幸福和繁榮昌盛”。果然,宣言發布之後,奴隸紛紛倒戈、逃亡,南北形勢發生巨變,很快林肯領導的北方軍獲得了徹底的勝利。 這些例子無不顯示出說話水平在政治風雲中的極大威力。正因為如此,歷來統治者都力圖引導人們的輿論,希望人們說的話有利於自己的統治,有利於國家、社會。 中國最早的典籍之一《尚書》中有這樣一段記載:“帝日:'龍,朕堲讒說殄行,震驚朕師;命汝作納言,夙夜出納朕命,惟允!”'意思是:舜帝對他的部下龍說:“我痛恨說壞話、做壞事,那會驚憂我的百姓;命令你做納言官,早晚傳達我的命令、收集對我的意見,一定要認真公正!”舜設納言官的目的,就是要規範人們的言語,杜絕壞話。

孫子說:“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戰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毀人之國而非久也,必以全爭於天下,故兵不頓而利可全,此謀攻之法也。”在軍事爭戰中,善於用兵的將帥,是可以不靠雙方刀兵相交就能取勝的。孫子把這種行為稱為謀攻——謀劃進攻,就是以謀取勝。他認為,不戰而使敵人屈服,這是好中之好的謀略。而高超的說話水平正可以不戰而屈人之兵。正如劉勰所說:“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 戰爭是政治的直接表現。戰場上,敵對雙方都以挫敗對方為目的。雙方力量的強弱當然是不可忽視的條件,但在很多情況下,並非強大的一方就能取勝。對於弱方來說,尤其需要獲得說話的優勢。 以說話水平高超而製勝的例子,也多見於世界各國戰史。

公元前218年,位於現在北非突尼斯的迦太基的統帥漢尼拔,眼看地中海地區的另一強國羅馬不斷逼進,他不甘受辱,出兵與羅馬較量。勢力強大的羅馬根本不把漢尼拔放在眼裡,集結數万大軍準備一舉殲滅之。但漢尼拔卻出其不意地遠征,繞過羅馬軍陣地,率領精兵翻越阿爾卑斯山,突然出現在山南的波河平原上。漢尼拔指著眼前的羅馬軍團,慷慨激昂、義無反顧地對他的士兵發表了即興演講——《我們在這場戰爭中是主動者》。在這番演講鼓舞下,迦太基士兵一鼓作氣,一戰破敵。羅馬執政官弗拉米尼烏斯聞訊率大軍趕來援救,又遭士氣大盛的迦太基軍伏擊,幾乎全軍覆沒,弗拉米尼鳥斯也陣亡。羅馬全國震動,處於覆滅邊緣。從此,十五年之內不敢與迦太基作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軍節節勝利,在佔據了蘇聯大片領土後,為徹底打敗蘇聯,於1941年9月底集中上百萬的優勢兵力,從西、北、南三麵包圍蘇聯首都莫斯科,揚言十日內攻克。臨危不懼的莫斯科軍民奮勇抵抗,在11月7日這天照例在紅場隆重舉行“十月革命”慶祝活動。斯大林以大無畏的雄偉氣魄,威嚴屹立在紅場上,檢閱紅軍隊伍,並發表了氣壯山河、振奮人心的演說,極大地鼓舞了軍民的鬥志,堅定了誓死保衛首都的決心。結果,希特勒先後撤換了三十多名高級指揮官,甚至自任總司令,不僅未能突破莫斯科防線,而且在損失五十多萬人後反而後退100~350公里,德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從此被打破。 1998年4月,在英國倫敦召開的第二屆亞歐會議上,日本前首相橋本龍太郎於第一輪發言中談到,日本經濟遇到了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嚴重的困難。當天,日本東京交易所日經指數大幅度下降。兩天后,橋本首相在第二輪發言中又談到,日本經濟雖然遇到了困難,但並未到崩潰的邊緣,現正在復蘇,前景看好。當天,東京日經指數又大幅度上升。 鑑於“士不言通貨財”的訓誡,中國典籍中關於經濟活動的內容甚少。但由於經濟活動的客觀存在,不言又不行。因此,亦有不少哲人有過些許促進經濟發展、規範經濟活動的言辭。如《國語·週語上》就提出:“夫利,百物之所生也,天地之所載也,而或專之,其害多矣。”《左傳·昭公十年》則強調:“義,利之本也。”這實際是指出了經濟活動應遵循的原則:從事經濟活動,不講利當然不行,但見利而忘義,一切向錢看,就有誤了。就是反對人們講經商營利的苟子也言“不利而利之,不如利而後利之之利也”,意思是說,不給百姓利益,而卻要從百姓那裡獲取利益,不如給百姓利益而後再從百姓那裡獲取利益更為有利。管子講得更明白些:“治國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則易治也,民貧則難治也。”這些言辭,都是很有眼光的辯證見解,對中國歷代的經濟活動都起了重要的指導作用。 說話水平在商貿談判、產品推銷、技術引進等經濟活動中的突出表現,比比皆是。 可以說,這類活動中凡是成功的,無不與高超的說話水平有關。這樣的例子在本書後面的章節中會得到大量印證。 說話水平,作為一個人語言的說服力、吸引力、感染力,它在交際中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戴爾·卡耐基說過:“一個人的成功,85%取決於社交,15%取決於才能。” 看來人際關係更多是依賴於說話水平。 凡在社交場合裡,人們大體可分為三種:愛說話的,愛聽人說話的和不愛說也不愛聽的。第一類愛說話的,你若輕輕用一兩句話挑起他的話頭,他便會一直說下去。你只要具備忍耐涵養的功夫,不管他說得有無趣味,仍能細細聽著,那麼他就大為滿意,即或你一句話也不說,也可能引你為知己。第二種愛聽不愛說的人,對談話很感興趣,生性雖不太好說話,卻愛聽別人說話。不到非不得已時,話以少說為佳,因為聽話便當,說話而能討好卻不容易。但如果碰到了“同類”,你若不說,這局面就不易維持下去,那麼你就非小心行事不可了。 你可以從頭到尾包辦一席話,但你要牢記著,你是說給對方聽的,不是說給你自己聽的。因此,說話不在於僅圖自己痛快,而必須顧全到對方的興趣,要為聽者所想。要探出對方的興趣,用幾個回合的對答就可以探出來,然後擇其感興趣的談下去。別人願意聽你的談話,大概因為你有某種值得他聽下去的言論,或因你從某地旅行回來,或因你的事業經驗值得在意,或因你知道了一些特殊的新聞,或因你對於某一問題具有獨特的見解。當你探出他興趣的焦點,就可以一直談下去。 你必須注意,即使是一個很好的題材,說時也要適可而止,不可拖得太長,否則會令人疲倦。說完一個話題之後,若不能引起對方發言,或必須仍由你支撐局面,就要另找新鮮題材,如此才能把對方的興趣維持下去。在談話當中,對方的發言機會雖為你所操縱著,但你必須時常找機會誘導對方說話。比如說到某一環節時可徵求他對該問題的看法,或在某種情形時請他論述自己的經驗等,務使對方不致呆聽,才不失為一個善於說話的人。話題轉了兩三次,而對方仍無將發言機會接過去的意思,或沒有做主動發言的表示時,你應該設法把一個談話結束。即使你精神還好,也應讓別人休息休息了。自己包辦了大半的發言機會,是不得已時才偶而為之的方法,若以為別人愛聽自己的話,或不管別人感興趣與否只顧自己隨意說下去,那就大背談話藝術之道了。 在社交上,說話恭敬、對人客氣是一種美德。但不分青紅皂白的恭敬和過度的客氣,那就有欠儒雅了。假若你到一個朋友家裡,你的朋友對你異常客氣,你每說一句話,他只有唯唯而答;每和你酬答時,總是滿口客套,唯恐你不喜歡,唯恐開罪於你。如此一來,你一定芒刺在背。所以應謹記,開始會面時說幾句客氣話倒不成問題,若繼續說個不停,就不太妥當了。談話的目的在溝通雙方的感情,而客氣話,則恰恰是橫阻在雙方中間的牆,如果不把這堵牆搬走,人們只能隔著牆做極簡單的敷衍酬答。 在社交上,缺乏誠心、刻板的客氣話,必不能引起聽者的好感。如“久仰大名,如雷貫耳”之類;如“小弟才疏學淺,請閣下多多指教”之類。這些缺乏感情的、完全是公式化的恭維語,若從談話藝術的觀點看來,非加以改正不可。言之有物是說一切言談應該具備實質內容,與其泛說“久仰大名,如雷貫耳”,不如說“閣下上次主持的討論成績之佳,真是出人意料”等話。至於恭維別人生意興隆,不如讚美他推銷產品的能力,或讚美他的商業手腕。你若虛心向學,真心仰慕某人的學識,你應該擇其所長,集中某點請他指教,這比無謂虛泛的客氣話更具有交際效果。 大多成名的人,對於他的工作已成了習慣,你的恭維若不能別出心裁,一定不能打到他的心裡。對付這種人,最好揀工作以外的另一種事情去讚美他。要欣賞他那些不大為別人所知道的,卻是他自以為得意的事情。你不要以為凡是恭維便不會得罪人。 要知道,言不由衷的話很容易鬧出毛病來。正如你不能隨便看見女人就讚美漂亮,如她明知自己實在是不漂亮時,心裡會覺得你浮滑。有些女人,你可以讚美她活潑,或說她苗條,或說她健美,或讚美她的才智、聰明與幽默,或恭維她處理家務井井有條、教育兒女有方等。同是女人,各有所長,雖是讚美,也要加以選擇。 在社交上,有些人不喜歡聽取別人的意見,心目中只有自己,而且自以為比別人高明,事事要佔上風。即使你真的見識比別人高明,這種態度也是要不得的。你簡直不為對方留一點餘地,好像要把他窘迫到無路可走,才覺得滿意似的。這種習慣使你自絕於一切朋友和同事,沒有人肯給你提供一點意見,更不敢向你進一點忠告。首先你要明白,日常談論的話題十有八九是沒有絕對是非標準的。你的意見不一定是對的,而別人的意見也不一定是錯的,把雙方意見的總和再行分配,你可能只有一半是對的,那麼你為什麼每次都竭力反駁別人呢?有這種毛病的恰恰是聰明人居多數,想從自己的思想中提煉出更高超的見解,以為如此才會更使人敬服。但一些平凡的事實是不必嚴肅討論的,所以你要注意在輕鬆的談話中,不可以太認真。在別人和你談話時,他根本沒有準備請你說教,大家說說笑笑便了,你若故作聰明,動輒賣弄一些高超的見解,對方是絕不會樂意接受的,所以你不可隨時擺出像要教導別人的神氣。 在社交上,你的朋友或同事向你提出一個意見時,若不能即刻贊成,你最低限度也要表示可以考慮,但不可馬上反駁。要是你的朋友和你談天,你要注意,太多的執拗會把有趣的話題變成乏味的遊戲。國家之間、團體之間、企業之間、組織之間,必有形形包色的交往。這些交往在許多情況下是由代表它們的人以口語表達的形式來實現的。 善表達者,對友好的雙方來說,能溝通彼此的聯繫,增強彼此的友誼,消除彼此的隔閡,化解彼此的矛盾;對敵對的雙方來說,可以表明自己的立場,維護自己的權益,震懾對手的野心,麻痺對手的意志,誘導對手的言行。因此說,準確的語言表達是國家、團體、企業、組織進行外交和公關活動的融合劑。 語言是一個人開掘奮鬥之路、捕捉人生良機和獲取各種利益的特殊工具。說話水平高,很多利益呼之即來;說話水平低,很多利益聞聲而去。那些說話水平高超的人總能搖唇鼓舌,把各種願望和意思恰到好處地表達出來,把各種利益順理成章地聚攏到對自己有利的方向上來。所以,口才和說話能力對個人有重大的價值。 一個人的思想若只裝在自己的腦子裡,究竟怎麼樣,別人無從知曉;一個人要禁錮自己的思想也不可能。人的思想需要表達,需要與別人交流。這樣,別人才知道你,你才知道別人。交流的方式當然可以是文字、表情、手勢、動作,但更多的、更普遍的、作用更大的,則是口語。無怪人們說:“與君一夕話,勝讀十年書。”管子說:“心司慮,慮必順言,言得謂之知。”他指出,心主管思想,思想由言語來表達,表達出來別人就知道了。這就是思想交流了。生活在社會中的人,思想是千差萬別、錯綜複雜的,對人、對事、對問題的認識,不可能都完美、正確。通過口語這一工具,便可以與別人切磋、溝通、交換意見,在不斷的修正中獲得正確的認識。這樣,自己的思想就會進步,境界就會提高。另外,通過口語的工具作用,個人的喜、怒、哀、憂也可以得到排解、宣洩,既可淨化自己的心靈,又可增進友誼,消除人際間的隔閡。 個人說話,無論是哪種形式——演講、報告、談話、問答、論辯、談判、推銷、勸勉,都無不蘊含著信息。其發布者藉助口語的媒介將它傳送到接收者的耳朵裡,接收者便可從中了解情況、認識事物、獲得知識、確定態度。並且,這種信息的傳遞,無論是有意的還是無意的,你都可能獲取。比如你徑直走在街頭,兜售商品的小販在那里高聲吆喝,你無意去聽它,可它仍要傳人你的耳際,也許你就在這無意中認識了某種事物,獲得了某種知識。有意的信息獲取,藉口語為媒介的,像聽報告、聽演講、聽講座、聽課等。它要求信息的接收者能主動地傾聽,以獲得自己所希望獲得的信息。 人在社會生活中難免會受到來自社會各方面對自己身心與權益的傷害、指責等等。對此,你如果不甘受辱、受屈,總要伸張正義。總要討個說法以保護自己。而在很多情況下,你是無法以其他形式來達到自我保護的目的的,最靠得住的是你自己的嘴。 只要能夠說話,就一定要說,抓住時間、尋找機會以口才辯誣、申述、宣傳,進行自我保護。 說活水平是一個人思維本領、認識高度、知識底蘊等的綜合表現。在很多情況下,社會、組織對一個人的認識、了解,以及人與人之間的認識了解,都是通過說話來實現的。孔子曾說:“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他看人,首先還是要“聽其言”。一個人思想怎樣、水平如何,同他談話,就可得知。當然,檢驗、衡量一個人思想、才能、學識的渠道是多種多樣的,但那需要時間、條件。在組織、個人需要盡快認識、了解某人時,同其談話,則是最直接、有效的手段。所謂“一見如故”、“相見恨晚”,也是在“談”了之後才有的感受。當今社會唯才是舉,各類學校的畢業生、下崗分流人員、外出打工者、工作調動者要求職、要為人所用,均要進行面試。 面試的主要形式就是聽其談話或同其談話,以從中獲得對求職、求用者的認識和了解。 事業的成功和失敗,往往決定於某一次談話。這話絕不是過分誇張的。在富蘭克林的自傳中,有這樣一段話:我在約束我自己的時候,曾有一張美德檢查表的實行。當初那表上只列著十二種美德,後來,有一個朋友告訴我,說我有些驕傲。這種驕傲常在談話中表現出來,使人覺得盛氣凌人。於是我立刻注意這位友人給我的忠告。我相信這樣足以影響我的前途。然後我在表上特別列上虛心一項,我決心竭力避免一切直接觸犯別人感情的話,甚至禁止自己使用一切確定的詞句,像“當然”、“一定”、“不消說”……而以“也許”、“我想”、“彷彿”……來代替。 富蘭克林又說:“說話和事業的進步有很大的關係。你如出言不慎,你如跟別人爭辯,那麼,你將不可能獲得別人的同情,別人的合作,別人的動力。”這是千真萬確的。一項事業的成敗,常會在一次談話中獲得效果。所以,你想獲得事業上的成功,必須具有能夠應付一切的高超的說話水平。 在事業上,有些談話是比較嚴肅的。談話的目的不只是一種社交上的需要,也不只是互相認識一下,互相了解一下。例如:你找一位朋友,請他參加一個團體;或是一個社會福利工作者出去調查一個家庭;或者一位醫生解決一個醫療問題;或是買賣雙方談判生意上的事情,這一類的談話,究竟和一般外交性質的談話有什麼不同呢?有些方面,二者是一樣的。例如:你要具有一般的談話能力,你要能夠適應對方,盡可能了解對方的特點,你要有興趣,態度要友好而又真誠等等。 在西方發達國家裡,當前無不把說話水平作為衡量優秀人才的重要尺度。每個公司、企業招聘各類人才。都要進行口試。 在日本,一些大公司在招聘人才進行面試時,專門就說話能力規定了若干不予錄用的條文。其中有:應聘者聲若蚊子者,不予錄用;說話沒有抑揚頓挫者,不予錄用;交談時不得要領者,不予錄用;交談時不能乾脆利落地回答問題者,不予錄用;說話無生氣者,不予錄用;說話顛三倒四、不知所云者,不予錄用… 日本大公司的這些規定反映了這樣一個事實:說話與事業的關係至為密切,它是勝任本職工作最重要的條件之一。知識就是財富,口才就是資本。說話水平高,能說會道,你的才乾就可以通過言語充分地展露出來,你的良好形象就可通過口才具體地展現出來。從而使得上司、同事、下屬更深一層了解你,讚賞你,進一步信任你,提拔你到各種關鍵的崗位上,將更重要的任務託付給你,使你脫穎而出,施展才華,助你在事業上走向成功。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