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社會心理 領導金口財

第14章 第十三章公平的藝術:沒有公平就沒有服從

領導金口財 水中鱼 4873 2018-03-18
成功的領導者是公平處事者。說話出於公心,辦事一視同仁,一碗水端平,才能贏得別人的認同。 《呂氏春秋.貴公》中說:“陰陽氣候,甘露時雨,不擇物而變,不私物而降,這才是公的氣象。”劉寶楠解釋說:“治天下必先公正、公平、公開,公則使老百姓高興。公則天下太平,太平來自公。成事在公平,失事在偏私。” 西點軍校有句俗語,一位管理者“應該嚴厲,但要公平”,假若你向別人追隨你,你就得公平。 摩托羅拉公司就十分明白公正對於員工的意義,他們在人事上的最大特點就是讓他的員工放手去幹,在員工中創造一種公正的競爭氛圍。公司創始人保羅?高爾對待員工非常嚴格,但非常公正,正是他的這種作風,塑造了後來摩托羅拉在人事上和對待競爭對手時,有一個獨特公正的風格。

早在創業初期,員工們都沒有正式的崗位,不過是一些愛好無線電的人聚集在一起。這時,有個叫利爾的工程師加入了摩托羅拉。他在大學學過無線電工程,這使得那些老員工產生了危機感,他們不時為難利爾,故意出各種難題刁難他,更出格的是,當高爾文外出辦事時,一個工頭故意找了個藉口,把利爾開除了。 高爾文回來後得知了此事,把那個工頭狠狠批評了一頓,然後又馬上找到利爾,重新高薪聘請他。後來,利爾為公司做出了世大的貢獻,向高爾文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價值。在公司後來發展的過程中,摩托羅拉公司幹活的人很多是一些有個性的人,當他們發生爭執時,都吵得非常厲害。但高爾文作為老闆,以他恰當的人際關係處理方法,使他們在面對各種艱難工作時,能夠團結一致,順利進行。

“人心公則如燭,四方天下,無所不照。” 公正無私是一種崇高的思想境界。一個人具備了公正無私的品德,就能光明磊落,實事求是,主持正義,揚善除惡。 “公生明,偏生暗”和“有公心必有公道”等古訓,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人活一口氣,樹活一張皮。人可以什麼都沒有,但一口氣總是有的。只要活著,這口氣總在。平時受輕視、被欺壓,投告無門,這口氣拼命忍著、壓著,後來,終於忍不住、壓不住了,如堤水沖決而出,漫過了理智的河岸,這樣就很危險。身為領導,不能有高高在上,而對下面的人就恣意委屈、愚弄他們。相反,處事要讓他們高興,平和他們的氣勢。做到這一點,沒有別的辦法,只有一個“公”字。眾人心理平衡、平順,全靠領導者能持之以公;進而天下太平、平安,也靠領導者能秉公辦事。

世間最可怕的事,就是不公平。成事在於以公平服人,不公平就難以服人。張南軒說:“從政需要公平心。心不公平,好事也會辦成壞事。”讓人覺得公平,首先在於平其人之氣,平其人之情。人心之所以難平,就在於氣的干擾,就在於情的牽掛。諸葛亮有句名言:“我的心像一桿秤,不為他人所輕重。”諸葛亮一生的功業,全都體現著公平二字。 《三國志》的作者陳壽這樣評論諸葛亮:“為政開誠佈公,公正盡忠。對時世有用的人,就是仇人也獎賞;違犯法令、怠慢國家的人,就是親人也要誅殺。認罪後肯悔改的人,從輕處理;死不認錯,還狡辯的人,雖輕重罰。善沒有成績不賞,惡沒有壞果不貶。嚴刑峻法,天下卻沒有人怨恨,這就是他用心公平正直的結果。諸葛亮堪稱治世的良才,能力與管仲、蕭何在伯仲之間。”

馬謖同魏國大將軍張在街亭作戰,他由於違反諸葛亮的指揮,被張大破蜀軍。諸葛亮於是拿下馬謖,把他殺了。他親自祭奠,並且撫養他的孩子,對待他們像自家人一樣。蔣琬說:“現在天下沒有安定,而你殺了有智有謀之人,難道不可惜嗎?”諸葛亮哭著說:“孫武能夠取勝天下,是因為他用法公正。現在四海分裂,戰爭剛開始,如果廢除了軍法,用什麼討伐敵人呢?” 當初諸葛亮認為馬謖才智權術超過常人,對他非常器重。劉備死前對諸葛亮說:“馬謖言過其實,不能大用。”諸葛亮沒當成一回事,任馬謖為參軍。到現在把他殺了,人們都說,馬謖是丞相平時熟知的人,到他打敗仗,流淚把他殺了,而且撫卹他的後代,真是為政沒有私心啊。 張釋之在西漢文帝時官任廷尉,典掌刑獄。有一次,文帝車騎出行中渭橋時,有一人從橋下跑出,驚嚇了皇帝所乘的輿馬。文帝當即命令侍從騎士逮捕此人,交付廷尉治罪。張釋之受理此案,犯人供稱自己是本縣人,行至此地,聞聽皇上駕到,過往人眾禁止通行,便藏於此橋下。時已至久,以為車騎已過,剛出來就撞上了皇帝的車騎,便匆忙跑開,廷尉依律定罪,奏報皇上:“一人違禁,罰金四兩。”文帝大怒,認為此人驚嚇車馬,幾乎傷了自己,廷尉只判罰金,這是輕君重民。張釋之則據理力爭:“法律是天子與臣民共同遵守的,依法所定就是罰金,如果重判,則使民不信法。若當即將此人誅殺,也就罷了。既交付廷尉審理,則當依法定罪。廷尉本身是天下公平的象徵,廷尉不公,天下執法者就會輕重法令,百姓將手足無措。望陛下慎察。”文帝權衡利弊,誠服稱讚道:“廷尉的判決是對的。”

人為萬物之靈,最富情感。人與人之間,既有親疏之別,又有朋仇之差。這種差別原本無可厚非,但若引之於法,循私枉法,就難免受眾矢之的了。諸葛亮等人深明大義,理智處事,情怨是情怨,公法是公法。領導能如此,確實是至高無上。 姜子牙回答周文王“領導如何展開工作”這個問題時說:“要安詳穩重而心氣平靜,要寬柔有節而胸有成竹,要善於聽取意見而不固執己見,謙虛謹慎而正直,處事公正而不懷私心。” 領導應做到公、正、明、大。領導能公,他的心自然沒有私慾;領導能正,他的心自然不存偏見;領導能明,他的心自然沒有隱情;領導能大,他的心自然深涵廣博。領導自己的心同於常人的心,讓它與萬物同體,與日月同輝,與天地同行,這樣就基本做到了“公正明大”。人心之所以無法和天地一般大,就在於存在私慾。拋棄私慾,心中就只有一個公字了。

傷害領導者形象的,莫過於私心蒞事,私心斷事,私心處事。平常人可以有私心,他的私心只局限在一人一身而已;領導者不能有私心,有私心就失去了公心。理天下大事的人,首先要以大公無私來應付天下。澄清己心來審理,平靜己心來論事,公正己心來待人,寬大己心來應物,鎮定己心來處變,這是領導人物的無上心術。 在大道理上談論大公無私容易,在實際中做到大公無私困難。生活中,真正能捨己為別人,捨己成就別人的領導有多少呢?公正就會無私,無私就會宏大。私心為己的人,常以人為私,常以物為私,但最後往往身與物相違,人與己相違,心與理相違,事與行相違。 “大道之行,以天下為公。”子貢問孔子:“什麼是三無私?”孔子回答說:“天無私覆,地無私載,日月無私照。按照這三條去做,是三無私。”捨己為人,別人就信服;捨己為國,國家就信服;捨己為天下,天下就信服。歷代的聖君賢主,清官廉吏,無不以犧牲精神服務於國家,服務於民族,服務於人類。人生當以服務為目的,不以索取為目的。為朋友服務,就會得到朋友;為社會服務,就會得到社會;為國家服務,就會得到國家;為人類服務,就會得到人類。這是永恆的道理。

范仲淹當宰相時曾經辦理過這樣一件事:他挑了一批精幹的官員,到各地去檢查看看那裡的官員是否稱職,不稱職的就在名冊上畫一個圈,結果有不少官員的名字被圈起來了。他的手下知道范仲淹要把畫了圈的人都免去官職,就勸他說:“您勾掉一個人的名字是件容易的事,可您知道,這一筆下去,他的一家人都要哭了。”范仲淹說:“一家人哭,總比千家萬戶哭要好。”原來,那時官風敗壞,一人當官,他的子孫跟著當官,而且當官的只知道敲詐勒索百姓,不管百姓死活,范仲淹就是不讓這樣的人再當官,白拿錢糧,屍位素餐。這些人習慣白吃白喝,一沒官當,他們一家人當然要哭了。但在他們管理下千家萬戶的百姓都不哭了。范仲淹的公正得到了人們的廣泛稱讚。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領導者首先憂慮的不是個人的事,而是天下的大事;等到天下人都快樂了,領導自己也就快樂了。將自己的快樂和眾人一起分享,眾人將快樂著他的快樂;將眾人的憂愁當成自己的憂愁,眾人將憂愁著他的憂愁。樂以天下之樂為樂,憂以天下之憂為憂,能這樣做的人,很少有不成為領導的。 公私分明,為古已有之的領導戒律。 對一個企業的領導或主管而言,公與私是不能同時滿足的,因私必然害公!因私害公的領導或主管,在下屬眼中就跟掉了價的大白菜一樣,毫無威信可言。人一旦做了主管,自尊心就會隨之提高,常常會莫名其妙地感到自己被忽視,別人一說悄悄話,或在暗中商討事情,就會覺得很不是滋味,像某信息公司的李經理就是這樣的:

“經理,請你在合同修改書上簽字。” “為什麼不事先和我商量?我根本就不知道這件事。” “可是我現在不是來告訴你了嗎?” “你早就自己決定了!可見你根本就不把我放在眼裡,我不能簽字了。” 像這種例子,屢見不鮮。的確,未經事先商討,對經理而言,可能是不太禮貌。但經理也大可不必因此心懷恨意,如此阻礙工作進行,於己何利? 作為主管,“不知道”和“不了解”是自己的過錯,不應責怪下屬。在平時,主管就應該多做調查,聽取下屬報告;或巡視各部門的工作現況,以了解他們實際的工作情形。不能掌握下屬行事的主管,是一個差勁的主管。同樣,作為企業領導,像這種因私害公的情形最好不要在自己身上出現。 任長霞為什麼能不懼歹徒,秉公執法,懲治不法分子呢?因為她公正無私,心胸坦蕩,所以才能無畏無懼。

作為一個現代領導,同樣只有無私才能無畏!相信每個人在工作崗位上,都會對下屬採取公平的處理。但是,什麼是“公平”呢?如果判斷自己對待下屬是否公平呢?下判斷的要訣是無私,即不可考慮自己的利益所在。 比如說分配任務。當遇到困難的工作,不要想人任用之人成功完成任務後自己將得到的獎勵或讚譽,也不要因為工作輕鬆又可獲得利益,便想掠奪過來,企圖自己做。這樣的念頭,都會使下屬對你的信心大減。因為你的企圖很容易被下屬看穿。因為不論何時,由上往下看,往往不太能知道實情。然而,由下往上看,卻大致能正確地了解一切。 就公司的利益而言,你必須從工作的重要性、緊急性綜合判斷,在判斷的過程中,絕不可摻雜絲毫的自我利益。你從工作大局,從公司的未來發展情況而做出考慮,你可以光明磊落地著手去做。但是,你必須妥善處理組員之間的爭執。從這層意義來看,你是選擇了艱難的道路。 一個指導下屬的主管,是應該經常關懷弱者。然而,付出過多的關懷有時亦於事無補。最好的方法是做個無私的領導人。 親此疏彼在生活中本是很正常的事,但作為領導在工作中卻絕不允許,否則就會公私不分,或因私而害公。 我們常常可以看到有一種人,嘴邊老是嘀咕著:“不管怎麼說,我都無法對那人產生好感?”或者認定自己與某一類型的人命里相克。所謂的“陰陽五行之說”,也就是應這種人的心理作祟所產生的。他們認為申時與寅時出生的人,容易感情衝動,個性也較固執,假如運氣不好,碰到這樣的上司,只有自認倒霉了。因為你無法永遠躲避這些人,也不能任意表達你的好惡,惟一的辦法,只有使他能夠盡量與你站在同一立場。 人,說起來也是不可思議的。一個謹慎的人,交朋友的時候會相當地小心,可是製造敵人的時候,卻不一定如此。只要脫口而出:“我實在討厭那個人。”很快地,這句話傳到別人的耳裡,就會增添許多不必要的麻煩。這些人都是心理還不成熟的人,他們喜歡憑自己的直覺印象來判斷別人的好壞,反而弄得自己精神不愉快。我們都喜歡跟自己所喜歡的人一起工作,不過在現在的社會,你可能必須跟你所討厭的人在同一個機構做事。能夠不隨便劃分哪些是你喜歡的人,哪些是你討厭的人,才能與每個同事愉快地共事。 一個領導,不僅需要有多種才華,而且要關懷下屬,做到公平對待下屬。關懷下屬,可增加其歸屬感;但是過分關懷,則是感情用事。例如因為同情一位家屬生病的下屬,而將其工作量轉移到其他下屬身上;前者得到了關懷,而對於後者極不公平,影響後者的工作情緒。 此外,有些領導者以為聽下屬細述不快事可以使他們宣洩情緒,但是又不懂得控制場面,反而使對方愈說愈不安。有時候,下屬因家庭有問題而顯得脾氣暴躁,作為上司在聆聽他的傾訴後做出適當的安慰就已足夠,千萬不要因此在行動上做出遷就,使對方得寸進尺。否則他會漠視你上司的身份,忽視你指令的工作,以為自己有了一道“免死金牌”,可以“奉旨”拖延。在私人時間,上司和下屬之間可以存在友情,但在工作上,必須公私分明,一視同仁。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