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社會心理 領導口才全書

第21章 第二十章當眾講話的基本功

領導口才全書 李树斌 16727 2018-03-18
紳士的演說應該像女人穿的迷你裙,越短越好——林語堂 雖然領導見多識廣,但若說完全不緊張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起碼說,每一個領導都關心他講話的效果。聽眾或對方的反應就是他最關心的事情,如果他的講話絲毫不能打動對方甚或是引起對方的反感時,任何富有經驗的領導都可能感到緊張,而緊張則是領導在講話時所必須首先克服的。只有力戒緊張、泰然自若,領導的講話才能富有說服力並體現出其作為企業領導所必須具有的風度。 作為領導,在大庭廣眾之下講話是很平常的事,但要講好,卻一點也不簡單。總體來講,需克服以下四點: (1)看重效果,害怕失敗 領導在對重要的問題發表見解時,尤其是他經過深思熟慮的問題,認為理應如此,而又很少有人支持他的觀點時,他首先會為能否說服別人而擔心;在對下屬作重要講話時,他會為員工是否重視他所講的話而擔心。其實,這是不必要的。只要你的話講得到位,下屬自會從中領會要義、你無需替他們考慮能否消化,或是否接受等問題。反過來講,你用信任他們的態度對他們講話,他們亦會用信任的態度來執行你的意圖。過於擔心自己的講話效果,實在是對自己和下屬的不信任。

(2)場面緊張,擔心失誤 這種情況屬特殊場合,例如在商業談判的場合,雙方各施謀略,爭論激烈,任何一方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對方抓住把柄。在這種場合,不僅每一句話都具有關鍵性,每一個語氣的運用,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眼神,都至關重要。在這種恍若被監視的情況下,很有可能因為場面緊張而出現失誤,這也是領導所最為擔心的問題。然而更為可怕的是,一旦事先有了這種擔心,則在談話中就很有可能出現緊張心理,從而影響到談話水平的正常發揮。其實,你大可不必緊張,在任何場面都要從容不迫地發表你的見解,下列八法可以幫助你校正因場面緊張而擔心失誤的心理:事先把問題想清楚、充分考慮好可能出現的各種可能性;在發表重要談話時、適當放慢談話速度;堅定你的信心,滿懷激情地迎接對方的挑戰;請助手解釋,使談話的進程放慢,自己抽時間穩定情緒;讓對方把問題先說清楚或事先徵求對方的意見;提出問題,讓大家思考;提出書面材料,讓助手宣讀或向他人出示;在關鍵時刻增加強有力的停頓。

(3)情況不熟,陷入緊張 很多時候,領導不可能把所有的問題都估計清楚,尤其是涉及某個專業問題,如某項專門知識、數據、圖表、方案的具體內容等,領導在講話中急需而又一時難以說明,很容易使講話失常。實際上,即使是在這種情況下你也完全不必過度緊張,首先應尋求迴避或閉口不談的辦法,能迴避盡量迴避,這是最好的解決辦法,如果實在無法迴避,就乾脆實事求是,說明自己記不清或不了解情況,確實需要當場講清楚的,可由知情人作答,或立即尋找有關資料。在這裡要特別明曉一點,領導只是某一個或多個專業領域的領頭人,而不是該專業的全知,不可能對什麼事情都一清二楚。如果不了解情況,坦誠相對,不遮不掩,更能顯出領導的風度。

(4)失掉信心,自我驚慌 即使是一個富有經驗的領導在講話時也會出現這種情況,吞吞吐吐、漏洞百出,喪失自信,越講越亂。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可能事情過多,過於勞累,一時思維混亂,在講話時想到其他問題,而忘記了自己正在陳述的主題;二是可能因忘了一些重要內容而使講話失去主題,出現不著邊際的情況;三是可能意識到自己講話沒有起到應有效果,想設法提起聽者興趣,結果越講越不知所云,想說的沒說好,不想講的卻說了出來,之後又忙於糾正前言,結果是局面完全失控。 上面分析了產生緊張原因的幾種表現,下面介紹幾種克服緊張情緒的方法可供參考。 首先,最重要的,是想到你的責任,你是領導,這次講不好,下次可以補充,不能在自己的下屬面前處處強調完美。反過來想,偶爾在他們面前出現一些小失誤、小差錯,豈不更容易被他們親近和感知。一個領導的威信更多建立在言行上的一致,而非是不是一個完美的人。

其次,作為領導,決不可以自恃經驗豐富,經常講話而疏於準備,過分輕視就容易出現錯誤。各項準備工作如對重要的講話列舉詳細的提綱,必要的時候則必須準備手稿,須知閱讀能力對於一個人來說也是十分重要的。對談話時可能涉及的某些專業性問題如重要數據、資料、情況介紹、總體部署等,如記憶困難,可把必要的情況寫在備忘錄上,在關鍵的時候把備忘錄拿出來看一眼,聽者不但不會認為這是沒有水平的表現,反會覺得領導準備充分、老練、穩重,這樣既可以在難以記憶的情況下幫助整理思路,又可以在翻看備忘錄時穩定情緒,克服緊張心理。 第三,充分了解聽眾的期望程度。領導在講演前一定要分清談話對象,了解聽眾的希望,毫無疑問,下屬希望聽你合理的安排,客戶希望聽到你充分的介紹,而談判桌上的對手則十分希望聽到你有價值的觀點。了解到這些對象,你就明確了一個主題,如果對講話的內容再經過認真的準備,就能清楚地知道自己應該說什麼。這不但能降低你的緊張程度,而且還能保證談話不出現意外情況。

第四,掌握必要的語言表達技巧。有些緊張情緒的出現是由於談話技巧上的原因,因此領導有必要充分了解語言表達技巧。對領導說,掌握以下幾點就足夠了:領導不要期望能夠完全克服緊張情緒,只要能對緊張情緒適當控制,使講話能夠順利進行並能控制局面就可以了,有些時候,稍稍有些緊張反而會使講話更加充滿情趣,吸引聽者註意到你是領導。發表意見,佈置工作是你的權力,你完全沒有必要因此而緊張激動;在公共場合講話,應注意克服緊張情緒,更應自然平常;必須把主題集中在講話的內容上而不是形式上,只注意關心聽者的反應,自己的處境;充分估計自己的語言運用水平,不要希望過高,只要能充分反映出自己的水平,不至於出現意外的失誤就完全可以了;在特殊情況下,可在講話前反复練習,以免倉促上陣,忙中出亂。

可能有的人認為,講話時間長短與領導重視程度有關,因此,有些沒多少實質內容的會議,為了體現領導重視程度,只能反復強調,造成空話、套話氾濫。過去有人說:“有話則長,無話則短”,實際上,我們應該改成:“有話則短,無話則不講”。不講話,不一定是沒水平,不一定是不重視。 文學大師林語堂說:“紳士的演說應該像女人穿的迷你裙,越短越好。”歐文·古柏也說過,“只要足夠簡短,任何說話都不會是完全糟糕透頂的”。講話越短越精彩,越短越容易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精彩的發言無須長篇大論,短小往往更精悍有力。報載,聯合國開會,每人發言都有限時,所以大家的發言稿一般都很簡練,照樣能贏得掌聲。 我國古代就追求“以少少許,勝多多許”、“文約而事豐”的境界。我們轉變會風,開短會,首先要求講話者講短話。短小些、精粹些,這在當今工作生活的快節奏和社會信息交流頻繁的時代,更受人歡迎。冗長的講話必將逐漸被淘汰,而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現今有的領導講話仍動輒洋洋萬言,囉唆,拖泥帶水,短話長說,短會開成“馬拉松”會,聽得讓人厭煩。毛澤東同志1944年9月8日在紀念張思德同志追悼會上的即席講話僅八百多字,堪稱講話中的經典之作。他在1957年接見團的三大代表時的講話只有一百四十多字,其中留下了“中國共產黨是全中國人民的領導核心,沒有這樣一個核心,社會主義事業就不能勝利”的警句。鄧小平同志在1992年南方講話時就指出:現在有一個問題,就是形式主義多。電視一打開,盡是會議。會議多,文章太長,講話也太長,而且內容重複,新的語言並不很多。重複的話要講,但要精簡。要騰出時間來多辦實事,多做少說。

“言不在多,達意則靈。”領導者千萬不要認為講話越長越有水平。有時候這種認識會適得其反,明朝初年刑部主事茹太素上言奏事,“陳時務累萬言”皇帝朱元璋聽著這篇萬字長文,到了六千多字時居然還沒有切入正題,龍顏大怒,說茹“虛詞失實、巧文亂真,朕甚厭之。自今有以繁文出入朝廷者,罪之!”於是便命人將茹太素拉上殿來,痛打了一頓板子。打完板子之後,皇帝夜裡又命人繼續念這篇奏章,直到一萬六千多字時,才知道這篇奏章到底要上奏一些什麼事情,而且這上奏的五件事中,茹太素的意見有四條可行。於是朱元璋把這些可行的事情交代下去,並對茹及其他臣子說,“許陳實事,不許繁文”,此奏章中只有五百來字是言之有物,以後寫公文都應該吸取這個教訓,並由此發布新的要求,“革新文風”,違者要治罪。

現在國際上也通行領導人站著講話,為什麼?就是讓人講得少些、短些、精練些。國外也十分注重講短話。有人做過統計: 恩格斯在馬克思墓前的著名演說僅僅1260字; 美國第26位總統羅斯福的總統就職演說僅有985字; 1793年華盛頓總統就職演說僅135字; 林肯著名的葛提斯堡演說只有10個句子,僅六百多字。 1984年7月17日,37歲的法國新總理洛朗·法比尤斯發表的演說,更為簡練,僅有三句話:第一句,“新政府的任務是國家現代化,團結法國人民”;第二句話,“為此要求大家保持平靜並表現出決心”;第三句話,“謝謝大家”。 在一年一度的奧斯卡頒獎儀式上,人們在目睹世界影星風采時,也洗耳恭聽獲獎者的精彩致辭。大會明確規定獲獎者講話時間不得超過45秒鐘,一旦超過便紅燈警告,樂隊也奏起《請君下台》的樂曲。

1917年喜劇大師卓別林獲得奧斯卡榮譽,他僅說了一句話:“此刻,言語是多麼多餘,多麼無力”,巧妙地表達了感情,征服了人心。 現在很多領導只要是當眾講話便不由提高嗓門,恐怕別人聽不見一樣。結果呢,自己講得費勁,別人聽著也感覺累。 那麼,這麼多領導為什麼喜歡大嗓門說話呢? 原因是聽眾多,比如作報告,或某種慶典講話,底下聽眾鮮有認真聽講者,因此領導只能扯大嗓門,以震視聽,以便達到足夠的講話效果。 那麼領導為什麼要用這種吃力不討好的方法使聽眾聽他講話呢? 有一個故事很好地說明了這個問題: 一位部門主任在參加完一個公司會議後把記錄本弄丟了,回來無法向本部門人傳達上級會議精神,正著急的時候,公司領導又來到了他的辦公室,要了解他貫徹會議精神的情況。當領導聽說他還沒傳達會議精神時,頓時雷霆震怒,要求主任複述一遍會議精神,檢查他是否已經記住了會議內容。

主任情急之下,翻出了一本幾年前的會議記錄本,照本宣科地念了一遍,不料句句都是會議精神,經理非常高興,狠狠表揚了一番主任。前幾年的會議記錄怎麼會和後幾年的某個會議精神相同呢?這就說明了我們的很多會議具有雷同性,會議議題雖然不同,精神卻大同小異,所以領導人的講話就總是缺乏新意,總是那麼老套的幾句話,聽眾能不煩嗎? 因此,很多時候,我們講話能不能被別人聽進去,不取決於我們的聲音如何悅耳,而是我們的講話內容是否生動,有新意。 近些年來,不斷有國外政治或商界精英來到中國,走進中國各大學講堂,向中國學子們發表演講,使很多年輕人領略到了其充滿智慧與深邃而又不乏風趣幽默的演講風格,除了刻板、一成不變的講話模式外,還有如此多彩的模式。聽這類講話,說者可將聽眾帶入他們的思維天空,隨他們的激情而起伏跌宕,既啟迪了我們的思維,也喚醒了隱藏在我們思想深處的無限想像和創造力。 中國是個文化歷史綿長、口語及詞彙極其豐富的國家,我們的詞彙既表達了我們先人的智慧,也不乏幽默,很多詞彙一語雙關,可隨意境不同而有不同的解讀;有些詞彙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如此博大精深的文字和語言文化為什麼會在領導人的口裡變得如此貧乏了呢? 好在這種狀況已經在加以改善,我們欣喜地看到,在國家的一些重大會議上,國家級領導人講話不再使用高音調,口語詞彙表達也日趨豐富多彩,望各級領導也“八仙過海”,各顯語言神通。 我們往往會有這樣的體驗,與人吵架時總會自然而然地提高音量,以壓制對方,沒有人會輕言細語地吵架,除非是有病發不出聲。開會作報告不是吵架,用不著壓制對方,再說,一個人說話的分量並不取決於音量的大小,而在於內容及表達方式,如果僅憑音量,那南方人說不過北方人,有文化的人說不過“大老粗”,我們會話世界還不真成了“秀才碰到了兵,有理也說不清”。 所以,要讓聽者動容,不必提高音量,而是要在內容和表達方式上狠下工夫。 彈琴看聽眾,說話看對象。講話時心中要有聽眾,意識到自己是講給他們聽的。如果他們是普通的工人、農民、市民,就必須使用淺顯、平易、樸實的語言,盡量少用專業術語,更不可咬文嚼字,故作高深,否則別人不易接受。如果聽眾是具有較高文化素養的人,語言就可文雅些,讓自己的談吐適應他們的水平。 當然,能夠做到雅俗共賞是最理想的,那將使你擁有更多的聽眾。但無論如何,為了接近下屬、和下屬交流,並受其歡迎,演講語言首要的還是通俗易懂。如何做到這一點呢? (1)口頭語 口語的特點是:多用簡潔明快的短句,少用冗繁複雜的長句和歐化的倒裝句;多用通俗易懂的常用詞,少用某些特殊專業或範疇專用的非常用詞;多用音節清晰、語調鏗鏘、易於聽懂的詞;適當運用一些社會流行的富有生氣和活力的新詞語。 要用淺顯易懂的語言表達深刻的道理,這就並非“信口開河”能辦得到的,而需要付出心血,經過認真學習和實踐錘煉,方能“易處見工”。 (2)慣用語 口語因為在人們口頭長期流傳,漸漸固定下來,就成了熟語。熟語具有豐富的內容與精練的形式,包括成語、慣用語、諺語、格言和歇後語等。它們雖然字數少,但寓意深厚、言簡意賅,若運用得當,可使言語簡潔,增強說話效果。 成語是約定俗成的固定詞組,具有穩定的結構和整體性的意義。它是經過千錘百煉而約定俗成的相對固定的語言形式,具有很強的概括性和豐富的表現力。如果我們在演講中能恰當準確地運用成語,會大大提高語言的精練程度。 例如,要表達“立了功而不把功勞歸於自己”的意思時,可以說“功成不居”;要表達“巴結或投靠權勢者從而獵取個人名利”的意思時,可以說“攀龍附鳳”。 慣用語是口語中定型的習慣用語,它簡明生動、含義單純、通俗有趣。如要表達為某人或某事“提供方便”的意思,可以說“開綠燈”;如要表達空許諾言的意思,可以說“放空砲”。恰當地引用慣用語,可以增強演講和談話中的幽默感和說服力。 諺語和慣用語一樣,也可以為語言增色。諺語是勞動人民的社會生活經驗經過長期傳播,在下屬口頭流傳的通俗而含義深刻的固定語句。它富於哲理,句式勻稱,音調和諧,具體通俗,形像生動,運用得當能大大增強表達效果。如要表達“思鄉”的意思,可以說“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時難”、“樹高千丈,落葉歸根”之類的諺語。諺語經歷了千百年的長期流傳,千錘百煉,因此常為講演和談判者使用。 1988年5月,美蘇兩國領導人會談。在歡迎儀式上,戈爾巴喬夫說:“總統先生,你很喜歡俄羅斯諺語,我想為你收集的諺語裡再補充一條,這就是'百聞不如一見'。”戈爾巴喬夫之意,當然是宣稱他們在削減戰略武器上有所行動了。 裡根也不甘示弱,彬彬有禮地回敬道:“是足月分娩,不是匆忙催生。” 裡根用諺語形像地說明了美國政府不急於和蘇聯達成削減戰略武器等大宗交易的既定政策。 兩國領導人經過緊張磋商,在某些問題上縮小了分歧,都表示要繼續對話。戈爾巴喬夫擔心美國言而無信,於是在講話中用諺語提醒:“言不信,行不果。”裡根也送給戈爾巴喬夫一句諺語:“三聖齊努力,森林就茂密。” 歇後語也是口語的一種,帶有隱語的性質,它的前一部分是比喻或說出一個事物,後一部分才是要表達的真意。如你要表達“兩面討好”這個意思,可以說“快刀切豆腐——兩面光”;如果你要表達“假情假意”的意思,可以引用“下雨出太陽——假晴(情)”這樣的歇後語。這樣會使你的話生動活潑、饒有趣味,給聽眾留下鮮明深刻的印象。 (3)華麗語 常言道:“美味不可多用。”作為語言中調味品的歇後語也是如此,用得恰到好處,則準確簡練、一語千鈞、增添力度;用得多了濫了,就會令人生厭,流於膚淺和滑稽。 當眾講話固然要求通俗易懂,但並不拒絕文采。相反,語言一定要有文采。語言講求生動形象,必須調動一切語言技巧,如邏輯技巧、修辭技巧,以增強語言的生動性和形象性。 為了讓你的話悅耳動聽,領導者可以像詩人寫詩一樣,講究音韻。這裡說的講究音韻是指在必要時跟寫詩一樣押點韻,或恰當地選用一些雙聲疊韻的詞語。這樣,說起來順口,聽起來也很悅耳。 什麼樣的人可以培養成出色的演說家?你不妨觀察一個正陷入熱烈談話中的人,你會發現他整個身體與語言和諧地融為一體。在講台上,你應該努力達到使整個身體都能活躍起來的效果,這是一切富於表現力的演說絕對不可缺少的。但僅僅如此還不夠,他還需要如下素質。 (1)要有“T”形知識結構 所謂“T”形知識結構就是說,在橫的方面,具有廣博的知識;在縱的方面要有較深的專門學問。這一點,無須多講。 (2)要有敏銳的洞察力 一個人觀察力高低,取決了他謀略水平的高低。善觀察者,就不易被表面現象所迷惑,而能透過現像看本質,了解對手的真實意圖,並應變制勝。老練的談判家能將坐在談判桌對面的人一眼望穿,斷言他將做什麼行動和為什麼行動。應變能力強的謀略家,往往能隨機應變,靈活處置,適時地尋找最佳應變措施,拿出對應的製勝策略。 (3)要有無私無畏的精神 有些特殊的談判,如入虎穴,參加這種談判往往有生命危險。 毛澤東同志赴重慶談判,靠的是沉著機智、一身虎膽、以正壓邪,以無畏對付強權,他正是憑著這種精神,取得了談判的最終勝利。 (4)要有流利而連貫的語速 一個句子還沒說完,突然萌生了另外一個念頭轉而再去重新組織語言,這是演說時最忌諱的。這往往是由於選題不當,可講的東西缺乏趣味性,準備也不充分所造成的。一位演說者如果感到一種強大的社會動力促使他將自己的想法傳遞給別人,那麼他極少會出現不流利的情況。 (5)要有明顯的力度和風格 演說中的活力產生於演說者本人誠信自己所言的態度和自由交流的演說風格。初學者的演說表演沒有任何個性特點。一切激昂的演說都有這種活力,因而要培養這種活力。他的聲音變化餘地比一個交響樂團還要大。聲音和動作的活躍常常並行不悖。 (6)要有執著熱情的目光 沒有與聽眾的目光交流,本身就說明演說是不成功的。演說者不要不時地將眼光投向窗外、地板或天花板,而應時刻使自己的眼睛和聽眾的眼睛保持接觸。 (7)要有幽默而自控的能力 出色的演說家在講到那些插科打諢的部分時,一定要加重語氣;要有很多製造懸念的機會,該使用時則使用,不要有過多顧慮;在幽默中使用那些聽眾意料不到的語言;一定要保證聽眾完全明了那些關鍵的情節;無傷大雅地略指一些人們忌諱談論的東西,增加故事的趣味性。故事結束之前,千萬不要流露出蘊涵著故事幽默性的關鍵部分,應將最精彩的妙語放在最後。你在講故事時,實際上是一個藝術家的角色——這樣,就千萬不要隨著聽眾一起笑。使故事適應聽眾的具體情況——適應他們的文化水平,他們的職業地位、年齡、智力水平等。在聽眾面前講某個故事前,先在自己的朋友面前講講,看看效果如何。 (8)要有謙虛和威嚴的儀表 當一位年輕人在長輩或那些資歷較深的人面前講話時,沒有謙虛的態度,就可能失去聽眾。聽眾越是反對你的觀點,你就越應尊重他們的意見。如何表現謙虛態度,不在於一個人說些什麼,而多半在於他是以何種方式去說。我們在說“我肯定這是正確的”這句話時,既可以表現得膽怯躊躇,也可以表現得傲慢無禮、過分自信武斷。就謙虛的態度而言,存在著必須嚴格區分的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要求演說者盡量迎合聽眾,要求自己的觀點得到尊重的心理。第二種情況要求演說者表現出果敢的領導風度。在這種情況下,演講者使用諸如“依我看”這樣含糊其辭的字眼,反而會大大減弱講話的效果。不能想像一位革命的愛國者,會以這樣支支吾吾、猶豫不定的語言在民眾面前講話。謙虛的態度有時固然是重要的,可有時表現出叱吒風雲的領袖風度也是必不可少的。 (9)要有明晰的思路和提綱 如果材料混亂地堆砌在一起,沒有任何層次,聽眾便不會對你之所言形成一個明確的概念。演說在演講者頭腦中從頭至尾都應是有條不紊地形成一定的佈局規劃。沒有這樣明確的提綱,聽眾很可能會感到不知所云,結果丟掉了演說的主題。 (10)要有清晰的聲音 聲音含混不清往往是演說效果不佳的根本原因,表明演說者還沒有具備合格的心理素質——還欠成熟的基本技巧和缺乏自信心的表現。思路明確的人咬字、發音也往往是清晰的。當他具有一種使聽眾接受某一觀點的強烈願望時,他就會準確、有力量地支配自己的發音器官。 調動聽眾,讓大家的思想參與到你的發言中來,比你一個人唱獨角戲效果要好得多。如此一來,就不是你一個人在對一群人講,而是大家在互相地交流思想,只不過是你扮演了一個引導者的角色而已。 因此,聰明的領導者,知道如何去抓住聽眾的心情,懂得操控聽眾的情緒。如果你能讓聽眾為你所講之話感興趣,甚至情緒激動,那麼你就成功了。 調動眾人的積極性有很多的方式,但在不同的場合有著不同的使用方法,沒有一種方法是萬能的。 (1)豐富你的情緒 首先,領導者需要在演講前進行自我情緒調動。就是說,在臨場前,要採取有效措施,把自己的心理狀態調節到最佳程度。以堅定的信念、豐富的感情、高昂的鬥志和敏捷的思維投入演講,這是最佳臨場發揮的前提。 講話過程中的情緒越豐富,做得越發自內心,就越會使聽眾更徹底地融入你營造的氛圍中去。例如,喜悅時,面部肌肉放鬆,嘴角向上,眼光明亮;憤怒時,面部肌肉收縮,嘴角向下,怒目圓睜;悲哀時,面部肌肉放鬆,嘴唇微開,眉目低垂;快樂時,面部肌肉放鬆,嘴唇大開,雙眼眯縫;驚訝時,面部肌肉收縮,嘴唇大開,眉目驟張;堅定時,面部肌肉收縮,嘴唇微閉,目光炯炯等。總之,每種表情都要力爭做得發自內心,如身臨其境。有時候,面對眾人的演講,寧可採用誇張一點的表情,也不有保守到哭笑不分、喜怒無別。否則會給人聽流水賬一樣的感覺,枯燥乏味。 (2)鼓動性語言 領導者講話應具有強烈的鼓動性和號召力。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激發聽眾的積極性,喚起聽眾心靈深處的共鳴。激起聽眾情緒,使之振奮精神,提高興趣,激動起來,並在思想上與演講者產生同感,進而產生一種欲與演講者一致行動的慾望。這就達到了講話的初衷。 我們知道,最優秀的作品就是口語和書面語的混合一體,主要是由於口語和書面語各有其特點和優點。口語樸素、簡短、流暢、活潑、親切、通俗易懂,但往往不夠精確規範,說服論證的力度弱一些。書面語一般準確、規範、典雅,但往往結構複雜、書卷氣過重,有時不太容易被人們理解和接受。好的演講稿應當揚長避短,既要考慮演講時的口傳言授,便於聽眾聽懂。又要注意加強語言的表現力,精心選擇和錘煉語言,準確、鮮明地傳情達意。對聽眾的不時煽動也是很重要的,這可以幫你打開過於沉悶和平淡的氣氛,及時刺激一下聽眾的熱情,把他們從麻木中喚醒。 鼓動性語言可以運用很多種不同的句式。漢語中的句式多種多樣,有主動句和被動句、肯定句和否定句、整句和散句、長句和短句、口語句和文言句,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等等。每種句式都有其特定的表意功能。它們的語氣、語調、氣勢、表意重點以至語體色彩都有所不同。演講稿要根據演講的目的、渲染的意境選用最合適的句式來表達思想感情。比如說反問句式就常被用來鼓動聽眾。反問的目的不是讓對方來回答,而是激發對方對既成的事理進行思考,並接受反問者的觀點。因此,講話時運用反問,必鬚根據題旨情境提供一定的條件,使反問建立在有理有據、是非分明的基礎上。這樣既可以調節氣氛,也可以突出重點。 (3)張弛有度 據心理學家認為:人在聽講話時的有意注意每間隔五至七分鐘就會有所鬆弛。因此,領導者要適度地註意講話中的起伏張弛,變化有度。這主要是從語言、內容、情感幾方面去體現。語調要有高低升降,速度要有急促徐緩,聲音要有宏大精細,音色要有剛柔多變,情感要有跌宕起伏。 表達不同的意思,當然需要不同的語調,這樣你的講話才會顯得跌宕起伏,有張有弛。但無論運用何種語氣語調,都別忘記把你的自信調和進去。 在講話過程中,還應該在一些關鍵詞上加強語氣,恰當地給予提問。提出疑問時,盡量提升你的語調。把音調提高八度,即使再簡單的問題,聽者都會很虛心地等著你的下文。他們毫不懷疑你有一個獨到見解,完全相信你的答案會很令人信服。如果你想給出一個結論,盡量用重音來表達。不用怕是否有例外來推翻你,因為你前面的論證已經很充分了。你的語調是自信的,聽的人就會甘心跟著你走,這是一種暫時的“心理控制法”。 具有傳奇色彩的古巴領導人卡斯特羅,同時也是一位出色的演講家。他演講時聲音高低起伏,氣勢恢弘,感情真摯。聽眾的情緒總是隨著他的語調而歷經起伏。安靜時鴉雀無聲,激昂時全場轟動,最後到達高潮。即使在偶爾停歇時他也會設法激起下屬的歡呼來填補演講的空白。所以,掌控好講話時的語調是很重要的環節。 但講演也應該是互動的、人性化的。所以不能純粹遵循固定的規律,刻板地運用各種樣板句式。那樣就沒有了自己的特色,成了千篇一律的流水賬,只會讓人產生厭煩。所以必須在確保自己的講話內容獨具特色的前提下,再潤飾自己的語調。否則空有一副聲音的好皮囊,也無法長久地留住聽眾的注意力。 魯多夫·弗烈歐在《暢達的寫作藝術》一書裡寫道:“只有故事才能真正暢達可讀。”無可否認,故事在當眾說話中具有駕馭聽眾注意的力量,恰似寫作一般。 (1)富有人性味 在平淡的講話中若能引入富含人情趣味的故事,必然更能引人入勝。講話者應只講述少數重點,然後以具體的事例作為引證。這樣建構講演的方法,一定會吸引聽眾的注意。如果可能的話,這些故事應該談及奮鬥,以及經過奮鬥而獲得勝利的過程。 不要因為自己是領導的特殊性,便緘口不談自己,躊躇著不敢述說自己的經驗。要知道,只有在一個人滿懷敵意、狂妄自大地談說自己時,聽眾才會起反感。否則,聽眾對你所敘的親身故事是興趣極大的。親身經驗是掌握注意力最穩當、可靠的方法,千萬不可忽視。 (2)說名道姓 說故事,中間牽涉到別人時,無論如何,應該使用他們的姓名為佳;或者,若想保護他們的身份,可以杜撰假名。正如魯多夫·弗烈歐所指出的:“沒有什麼能比名字更能增添故事的真實性了;掩名隱姓,最虛假不過。且試想故事裡的主角沒名沒姓,會成什麼樣子。” (3)充滿細節 利用新聞記者寫一樁新聞故事時所遵循的“五何公式”:何時?何地?何人?何事?何故?假如你也依照這個公式來做,你的舉例便會生機盎然、多姿多彩。當然,細節末枝過多比沒有細節要糟。人人都曾有讓冗長、膚淺而不切題的細節搞得煩厭不堪的經驗。所以對於“五何”問題裡的每一個,只要簡短扼要地回答就行了,別太囉唆。 (4)繪聲繪色 如果講演者還有些模仿技巧,能將引用對話中原來的聲調語氣說進字句裡去,對話就更見效果了。而且,對話是日常生活中的會話,會使講演更為真實可信。它使你聽著像個有真情感的人。注意這是隔著桌子在說話,而不是個老學究在學富五車的學會會員面前宣讀論文。 (5)視覺化 以細節來豐富講話,最佳的方法之一是在其中加入視覺的展示。心理學家說,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信息,是經由視覺印象為我們所吸收的。這無疑說明了,電視之所以為廣告與娛樂媒介,以及其所以收效宏大的原因。當眾說話固然是一種聽覺藝術,同時也是一種視覺藝術。 講話提綱及講稿是準備講話的一個重要環節。擬定提綱及講稿的過程,是一個進一步思考謀篇的過程。通過撰寫提綱或講稿可以認真研究和推敲講話主題是否正確,思路是否合適,材料是否妥帖,層次結構是否合理,詳略是否得當,等等。通過撰寫還可以加深對講話內容的記憶,進一步熟悉講話的內在結構、篇章佈局以及重要段落和關鍵句子。一些著名的政治家、演講家在講話前都精心準備,親自起草提綱或講稿。毛澤東提倡領導幹部要親自動手寫文章、寫講話稿,不要事事找人代替。他的一些著名演講、重要文章都是親自撰寫提綱及講稿。尼克松說,自己當副總統八年中,所有的講話都是自己起草的。他說那時候副總統辦公室不允許僱用一名正式講稿撰寫人。即使當了總統後,一些重要講話還是要親自撰寫講話提綱及講稿。尼克松還談到約翰·福斯特·杜勒斯也都是自己起草講稿。 有人向威爾遜請教講話的方法,他回答:“我起初要把講的節目都寫在一張紙上,再把它們列成自然的順序,然後再用速記寫出來,我慣用速記寫,因為我感到方便。寫完之後,我再用打字機打出,同時再修飾詞句和增刪材料。”在速記、打字、修改的過程中,可以認真思考、仔細推敲,使你的思路更完善,詞句更準確。通過撰寫講話提綱及講稿,有助於加深理解和記憶講話內容。 有些會議,由於沒有時間或沒有必要形成講稿,只作口頭講話。這種情況也要認真做好準備,列出講話提綱。有了講話提綱,就把講話的基本內容視覺化了,那麼什麼地方寫得不太合適,什麼地方思路不甚恰當,乃至整個講話的邏輯關係、層次條理如何,都可以一清二楚地呈現在眼前。這樣就可以使講話條理清楚,中心明確,便於聽眾掌握要點。 講話提綱分兩種:一種是簡略,另一種則是詳細。 簡略的講話提綱寫得比較概括,列出大的綱目,寫出每個問題的要點即可。簡略提綱語言簡練,內容扼要,主題、材料、結構、段落都很概括,看上去一目了然,省時省事。這種提綱,多用於非正式講話或即席講話,提綱多是寫在隨身攜帶的筆記本上或紙條上,起提示作用。 詳細的講話提綱寫得比較具體細緻,要求列出詳細的綱目,甚至把每個細目都寫清楚,看上去就是一個講話縮影。特別對重要的事例,必要的數據,精彩的詞句,分別寫在每個綱目之內。這種提綱編寫時費力,但使用時方便,通過編寫還可以加深對講話內容的理解和記憶。詳細提綱多是經過充分的準備後寫出的。 講話提綱的寫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標題寫法,一種是句子寫法。 標題寫法是以簡要的語言,以標題的形式把該部分的內容概括出來。這種寫法特點是簡單明了,一目了然;不足之處是自己明白,別人看不懂,時間較長後自己會模糊。 句子寫法是以一個能表達完整意思的句子形式把該部分的內容概括出來。句子寫法的特點是具體明確,無論隔多長時間都不會忘記,別人看也能明白;不足之處是文字多,寫起來費力,不便於思考。 兩種寫法各有長短。具體採用哪一種方法更好,還是兩種方法混合使用,這要根據講話的具體要求、內容、篇幅及講話人的習慣而定。 由於講話的體裁不同,提綱的具體結構形式有所區別,但也有共同的結構要求: (1)擬定題目; (2)確定總的論點和主題; (3)列出分論點或幾個部分; (4)在分論點或部分中,再分出幾個從屬論點或幾個層次; (5)在每一個從屬論點或層次中,列出具體材料的要點。 這樣一篇講話的提綱就擺在了你的眼前,使用起來非常方便,可以任意發揮。 對一些重要的講話,在撰寫出提綱的基礎上,如果時間、條件允許的話,應盡可能形成講稿,進一步推敲完善,有助於提高講話的質量,保證講話的成功。 很多時候,我們在當眾講話或某個會議上發言時,聽眾態度冷淡,對你的發言毫無興趣,甚至哈欠連天。這可能是你發言在內容上比較乏味,講話的方式不生動形象所造成的。當發現這些情況之後,你不必著急,可以作一下適當的調整和轉換,使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吸引眾人。不過,這種調和轉換要力求自然,不能猛然增大自己的音量,也不能突然間轉換話題,而要有一個過渡。 你可以聯繫發言內容,講一個有趣的故事或逗樂的笑話,大家一樂,注意力也就被調動起來了。對於一些大家都明白、都聽膩了的條條框框的套話,你要盡量壓縮掉,無關緊要的話也最好刪除,做到簡潔有力。這樣會議開得又短又高效,大家就不至於睡著了。 有時候,大家不但不聽你的發言,還會交頭接耳,甚至大聲喧嘩起來,講話現場亂成了一鍋粥。那麼,你就必須採取一定方法,使眾人安靜下來。 首先,大聲的呵斥在這時可能會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是,大家見你動了肝火,你下面的發言他們肯定聽不到心裡去了。所以,發火不是辦法。 其次,一兩分鐘的停止發言,表情平靜安詳地環視一下會場,或淡淡地向大家笑一下,聽眾就會知趣地停止在下面的交談。接著,你就可以繼續發言了。 一些時候,在你發言時,一個到會者會突然將茶杯碰到了地上,而且灑了一身茶水。於是,會議室一下子便熱鬧起來,你也要趕快用兩三句話把會場氣氛安定下來,以便會議的正常進行。 此外,在領導者的發言中,掌聲是最經常的一種調味劑。如果領導者的發言非常成功,更會受到聽眾的熱烈歡迎和掌聲,這是雙方產生共鳴的表現。當你的發言還在進行過程中時,你一句振奮人心的話語引起了聽眾長時間掌聲。那麼,為了不影響表達內容,你的發言可以稍微停一下,等大家都安靜下來後,你再繼續發言。當發言結束時,面對聽眾的掌聲,你要站起身,禮貌地點頭向大家微笑,以表示對聽眾的感謝。對聽者的掌聲不要無動於衷,沒有表情。 有些掌聲,你可以聽出人家並不是在鼓勵你,而是對你的講話有意見。你應該立即回想一下剛才講過的話,及時發現其中的不當,不失時機地加以改正,調整自己的表達內容,以免一些不良聽眾給你起哄。 以下是有關專家總結出來的現代領導講話九種“病症”,我們在此羅列出來,希望能引起各位領導的防範及重視。 (1)套話多 現在很多領導為了講話省力省心,而且不會有錯,一開腔,滿口原則話,滿篇套話,年年可講,人人可用。豈不知如此,怎樣體現自己講話風格和所講內容的特點?怎麼受到聽者的歡迎? 2004年9月,“首屆世界大城市高層論壇”在江蘇南通舉行,有25個國家近60個城市的市長和市長代表參會。這種場合,國內的市長們都想“露一臉”,都想在國際場合推介自己所在的城市。但他們說慣了套話,所以他們一開口,還是在國內不同的會議場合重複的那一套東西,用這種官話大說特說自己的城市這樣如何、那樣如何,以致外國的市長和記者感覺中國的市長一個面孔。 (2)調子高 講台是個神奇的地方,角色擺不正的人一走上去,就會使其與台下產生距離感,就會有高高在上的感覺,就會有發號施令、給人授課的慾望。所以,有人自我感覺良好,講起話來,嗓門不高調子高,官位不大架子大。有人連篇累牘地引用報紙、雜誌的觀點和事例,與聽眾和本單位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不沾邊,無的放矢;有人偏愛講長話,講話動輒洋洋萬言,用深奧的道理和華麗的詞語故弄玄虛,羅列出來的那些“觀點”或者“亮點”,牽強附會,拼湊文章,搞文字遊戲。 2004年9月29日《中國青年報》曾報導,某省人大代表建議政府工作報告要少點“進一步”,為何?因為其中一共用了36個“進一步”!而十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的政府工作報告,輿論認為,內容實在,沒有套話,一些語言也很生活化。例如,有這麼一段:“我們的奮鬥目標是,讓人民群眾喝上乾淨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氣,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環境。”沒有概念,沒有術語,沒有修飾,平白樸實。我們是否應該從中得到一些啟示呢? (3)實話少 有時開會,往往按照官位大小,輪流登台,“你方講罷我登台”,儘管內容大同小異,基本雷同,你說上幾點,我強調幾點,他補充幾點,主要領導再指示幾點,似乎把講話變成了領導的政治待遇。所以大家就認為不講就丟面子,失身份。可能正是由於這些原因,儘管無話可講,儘管不講無礙工作,但也要硬“擠”幾句。往往是一把手講過之後,下級講,之後下下級講,隨後下下下級講……領導者需要下屬講這種套話,為的是顯示自己的權威;而下屬講這種套話,為的是博得上級的青睞。於是說者滔滔,費盡口舌;聽者苦不堪言。而且,上面怎麼說,下面就怎麼講,鸚鵡學舌,沒有結合實際,更沒有新意,其實從這一點看,本身就違背了上級的本意。這樣的講話,隨著時代的發展,必將被淘汰。 有人把講話分為六種:言之有物,實為心聲,一顰一笑,俱帶感情,這是第一種;長江大河,源遠莫尋,牛溲馬勃,悉成黃金,這是第二種;科學邏輯,字字推敲,無懈可擊,井井有條,這是第三種;嬉笑怒罵,旁若無人,詼諧雜出,四座皆春,這是第四種;默默端坐,以逸待勞,片言偶發,快如霜刀,這是第五種;期期艾艾,隱蘊詞鋒,似訥實辯,以守為攻,這是第六種。不管哪類講話,有血有肉,言之有物,該講則講,否則,請記住:“沉默是金。”適當的“沉默”,群眾依然歡迎。 (4)“1、2、3”多 很多領導講話,好像玩文字遊戲,喜歡用數字排列語言,喜歡用一、二、三羅列事物,先大寫的一、二、三,再小寫的1、2、3,然後又是更細的(1)、(2)、(3),看似如數家珍,實則空洞無物。有的人愛穿靴戴帽,開頭一套,中間一套,結尾又是一套。比如現如今講和諧社會,於是又把一切都往和諧社會上套,開口就是和諧社會如何如何。本來是含義深刻的“和諧社會”,結果一濫用,很快就被庸俗化了。有的人講話有點像“老菜幫子”,掐頭去尾之後,可用部分,所剩無幾。或是老生常談,言之無物,再不便是假、大、空。 “秀才”寫起來絞盡腦汁,領導念起來口乾舌燥,群眾聽起來枯燥無味。 (5)官味重 新華社曾報導過一個事例:2003年“非典”期間,香港一個商團訪問沿海某省,一名省級領導被安排會見。這位領導特意提前到場,接受記者採訪,談了一個多小時。幾天后,相關報導收集回來了,領導認為十分重要的內容、十分漂亮精彩的話語,如客商安全絕對有保障、招商引資,等等,當地媒體原原本本地報導了。可是境外媒體卻沒刊登出來,他們登出來的盡是領導隨便說的話,或者無意說漏了嘴的話,所謂的不夠嚴謹的話,其實這才是真實話,是大眾感興趣的話。 因為講話者是在發號施令,所以人們在聽台上的人高談闊論時,常常產生出一種好像是在“仰視”講者的感覺。對下級所用的往往是一些“指令性”語言,好像是首長在對下級作“指示”。對外界所用的往往是“外交辭令”,好像接見外國首腦。所以,人們聽了這樣的講話之後覺得很不舒服。 (6)語言僵 “味同嚼蠟”,是對一些領導講話語言僵硬的生動描述。有一些領導習慣於打官腔,念講稿,照本宣科,紙上談兵,說套話乃至“正確的廢話”,講話像是念文件。可能這些人看來,嚴肅一點兒,板正一點兒,不僅不失莊重,不失身份,而且還表明自己高度重視。但要從聽眾的角度“換位思考”,聽了這樣的講話、回答,百姓會覺得官員高高在上,離自己、離現實生活實在太遠,也不會對這樣的會議和新聞感興趣,更可能因此對官員失去信任感。本來用通俗化的口語講起來上口,聽起來順耳,但有人卻愛故作斯文,怎能不使人生厭。 很多會議固然是嚴肅的,也應該體現莊重的特點。但嚴肅並不等於刻板,莊重並不是不講效果,語言通俗並不等於庸俗,通俗形象的語言,生動幽默的故事,輕鬆有趣的形式,往往會收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如果一味追求莊重,過分強調嚴肅,距群眾越來越遠,沒人聽您的講話,到您唱“獨角戲”的時候,則就真正成笑話了。 (7)時間長 有的人講話像“懶婆娘的裹腳布”,開口一講,半天難完。好像只有這樣才能顯示自己的水平。有的領導逢會必講話,凡講話必然長篇大論。不講得唾沫飛濺、口乾舌燥,不講得聽眾昏昏欲睡,就顯示不出領導水平似的。我們經常看到這樣一個情景:台上引經據典滔滔不絕,台下昏昏欲睡、無精打采。毛澤東在談到這個問題時曾經諷刺說:“為什麼一定要寫得那麼長,又那麼空空洞洞的呢?只有一種解釋,就是下決心不要群眾看。” (8)感覺淡 聽了那種口乾舌燥、唾液四濺的高論,大家怎麼也找不到那種精神為之一振的感覺。更沒有振聾發聵、晴天霹靂、醍醐灌頂,使人三月不知肉味,“餘音繞樑,三日不絕”的感覺。這些套話,聽起來很有條理,頭頭是道,但仔細琢磨,好似雲山霧海,虛幻蜃樓,放之四海而皆準,卻又手腳不沾地,找不出幾句對指導基層和推進工作實用的話,讓人聽了十分乏味,實在沒有意義。 在這方面,毛澤東給我們樹立了偉大的榜樣。他的講話、文章,不僅思想深刻,立意高遠,博大精深,同時又生動、形象。他引經據典、詼諧幽默,但又不失其莊重、嚴肅。他注重通俗生動,但又俗中見雅。不管是《矛盾論》、《實踐論》,還是各種場合的講話,毛澤東都善於化抽象為形象、化深奧為淺顯,讓人聽起來通俗易懂,品起來餘味無窮,一點也沒有枯燥乏味的感覺。比如毛澤東借愚公移山這個生動有趣的寓言故事,號召人們學習愚公精神,“挖山不止”,挖掉壓在人民頭上的大山。他還在張思德追悼會的演講中,借司馬遷“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的名言,號召每位共產黨人積極學習張思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引用非常恰當,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9)脫稿難 古猿直立行走後,上肢的攀爬功能漸漸消退,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長期不用所致。有的領導可能擔心秘書會失業,或者歷練不夠,所以,只要張張嘴講幾句話,就得有稿子。時間長了,脫稿就難了。其實這樣做百害無一利。大腦皮層的語言中樞長期不用會遲鈍,思考問題會受影響。懶惰久了,很多壞習慣就慢慢形成。 出現上面的情況,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這麼幾點: ①能力問題。 “肚子里墨水少”,或者“腦袋瓜子不管用”,說話抓不住要領,看問題看不到本質。於是,不管他人是不是接受,能不能接受,只好不分次序,不管輕重緩急,統統都將想說的一股腦全說出來,哪怕他人耐煩與否。有的可能啥也不知道,對業務不熟悉,對工作沒研究,因此,要么擔心講不上來,要么擔心講錯,於是就人云亦云,或照本宣科。 ②思想問題。有的可能想對上級巴結、高攀,想讓自己所做的一切顯得天衣無縫,讓自己所說的一切顯得滴水不漏,或者盡可能地將自己表現成一個忠心耿耿的人。於是,在行動上對領導點頭哈腰,在匯報中滔滔不絕,事無鉅細地統統搬上,致使其領導聽得十分厭煩。對下級,為了顯得自己有水平,講起話來或作起報告來總要拿腔拿調,還要不倫不類地引經據典,古今中外,天文地理,哪管與主題是否有聯繫,統統用上。自以為水平高,其實聽報告的人煩得很。 ③環境問題。可能出於生活經驗,深知說話不慎或“走火”可能會給自己帶來意外的麻煩。所以,作起報告像八股,講起話來走老路,正面反面全都說,局部整體都兼顧,偶然必然全不落,本質的與非本質的,主流的與非主流的……統統都要說上,讓想抓辮子、想打棍子的人一點都“抓不住”。儘管這種做法囉唆點,講話時間長了點,但“保險係數”大,最為穩妥,時間一長,就難改掉這些毛病了。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