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社會心理 卡耐基溝通與處世的藝術

第17章 2、注意語調,富於變化

引言:語調就像說話者的表情一樣,向對方傳達著某種言外之意的感染力。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不久,一天,我閒逛進了海德公園,走到了大理石拱門附近——我知道經常有各式各樣的人在那裡談論關於各種宗教信仰和政治的話題,並且想听聽他們的談話。 當時我看到一位天主教徒正向人們解釋教皇無謬論,之後又聽了一位社會主義者對卡爾·馬克思的意見。最後,我還聽了一個男人關於多妻制的高論。 我注意到在這三位主講人周圍的聽眾人數的變化。一開始,那位鼓吹一夫多妻制的演講者的聽眾最多,但是到後來,他的聽眾越來越少,而圍繞在另外兩個演講者周圍的人卻越來越多。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難道是因為話題的原因嗎? 我對這個問題進行了研究。我發現,那位多妻制的鼓吹者自己好像對討三四個老婆並沒有多大的興趣,他的語調聽起來也一點都不高興,人們因此覺得他講得很枯燥無味;那兩位擁有完全對立觀點的天主教徒和社會主義者,卻都沉浸在自己的演講當中——他們情緒高昂,並且揮動著手臂,聲音高亢而充滿信念,散發著熱情和生氣,這種熱情感染了人們。原來,正是演講者不同的態度和語調引起了聽眾人數的變化。

語調就是說話人的語氣和聲調的變化結合,它表達了話語中包含的情感。在說話的時候,你需要讓語調來表現出比你說話的具體內容更多的信息,或者說,語調實際上也是你說話內容的一部分。比如,當你的話聽起來很真誠的時候,你實際上是在對對方說:“我所想的就是我所說的,我所說的就是我所想的,我這樣做實際上是對你的尊重。”這樣一來,對方自然會更加相信你所說的話。 我相信你也聽過類似於這位鼓吹一夫多妻制的演講者的講話,他們的語調平淡、生硬,沒有激情,他們對自己所講的題目沒有表現出多大的興趣,好像在有氣無力地唸書稿一樣。這樣的說話方式能吸引你嗎?當然不能。 為什麼很多人討論的話題是很有吸引力的,卻並沒有起到預期的效果呢?實際上,語調傳達的信息遠比我們想像的要多得多。語調就像說話者的表情一樣,向對方傳達著某種言外之意的感染力。當你聽到一個人的電話的時候,如果他的語氣熱烈,那麼你即使沒有見到他,也可以判斷出他很高興;但是如果他的語氣很平淡,那麼即使他告訴你一件值得高興的事,你也會認為這沒什麼好高興的。

懂得說話的人,不僅會塑造自己的個性聲音,使其悅耳動聽,而且他們的語氣和語調也很有感染力,總能撥動人的心弦,引起對方的共鳴。據說,一個意大利演員用悲愴的語調朗誦阿拉伯數字,聽的人居然被感動得淒然淚下,而一位中國藝術家朗誦菜譜則像詩歌一樣動聽。又比如,普普通通的一個語氣詞——啊,運用不同的語調,可以分別表達“我明白了”“沒聽清”“驚訝”“終於知道了”等諸多含義——這正是語調使得你的說話變得聲情並茂。 很多人存在這麼一種錯誤的認識,他們認為語調和嗓音一樣,都是天生的,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語調存在著問題。要注意的問題是,這種不當的聲音會讓對方很麻木,並同時失去對說話內容的注意力,從而沒有心思去思考你說話的內容,而有語調的聲音則會產生完全相反的效果。

我們走入了這麼一種思想誤區,很多時候我們花費更多的心思尋找說話的內容,但是最終搞砸我們的卻是我們的語調。拿起聽筒,聽到一個“餵”字,無須再多說什麼,從這一個字裡,我們就已經知道男朋友是不是還對我們擁有火一般的激情、母親是不是沒有睡好覺、好友是不是已經順利通過了考試……如此眾多的訊息,都在這麼一個聲音的變化——語調中。 “嗓音是身體的音樂,語調是靈魂的音樂”,這句話說得很對。我們悲傷的時候,語調是蒼白空洞的;經過一夜狂歡,我們的語調變得有氣無力、底氣不足;一個星期的海邊度假,又可以讓我們的語調重新恢復活力和彈性。 你注意到你聲音的語調了嗎?是慷慨激昂的,還是抑揚頓挫的?或者是平和舒緩的?選擇合適的場合運用好你的語調,可以讓你的聲音同樣表達出豐富的表情。

重視語調,增進溝通效果: (1)面對不同的人、不同的場合以及不同的話,我們需要不同的語調。 (2)語調使你的說話更富有生命力。 (3)語調表達出的意思比你想像中的要多得多。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