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社會心理 卡耐基寫給青少年的口才書

第23章 克服恐懼感的最好方法

只要你多下工夫,就會發現這種恐懼感會很快減少到適當程度,這時它就是一種助力,而不是一種阻力了。 實情之一:害怕當眾說話並不是個別現象。一份來自大學裡的調查指出,演講課有百分之八九十的學生,上課之初都會感到登台恐懼。在我的成人班裡,在課程剛開始的時候,登台恐懼的比例還要高,幾乎是百分之百。 實情之二:一定程度的恐懼感是有利的,我們天生有應付來自環境的挑戰的能力。因此,當你感到自己脈搏加快、呼吸急促時,不要緊張。這是你身體對外來的刺激保持警覺的反應,這時,它為即將到來的行動做準備,假如這種生理上的準備是適度的,你會因此而想得更快,說得更流暢,常常會比普通情況之下說得更為精闢有力。 實情之三:很多職業演講者都坦白地說,他們從來沒有完全祛除登台的恐懼。幾乎每一次講演前,都會感到害怕,而且會持續到開始的幾句話裡。要想當賽馬,不當馱馬,這些演講者必須經歷這樣的磨煉。有些演講者常自詡“像黃瓜一般的冰涼”,其實是像黃瓜一般的皮厚,不過倒也像黃瓜一樣沁人心脾。

實情之四:你害怕當眾說話的主要原因,只是你不習慣。羅賓生教授在《思想的醞釀》一書中說:“恐懼都衍生於無知與不確定。”對多數人來說,當眾說話是一個不能確定的因素,於是不免產生焦慮和恐懼。特別是新手,面對一連串複雜而陌生的情境,要比學打網球或駕駛汽車困難得多。只有練習、練習、再練習,通過不斷的練習,才能把不確定的因素變得單純而輕鬆。你會發現,只要有了講演成功的經驗以後,當眾說話就不會覺得是一種痛苦,而是一種快樂。 這是傑出的演講家暨著名的心理學家艾伯特·愛德華·威格恩的故事,我一直把它當做一種鼓勵。他讀中學時,被要求起立做五分鐘的講演,一想到這他就感到非常的害怕。 他這樣描述:“當講演的日子要到了,我就病了。只要一想到那可怕的事情,血就直衝腦門,臉頰發燒,只有跑到學校後邊去,把臉貼在冷涼的磚牆上,設法褪去湧起的緋紅。

“讀大學時還是這樣。有一次,我小心地背下一篇演講詞的開頭。但當我面對聽眾,腦袋裡轟的一下,幾乎不知身在何處了。勉強擠出開場白:'亞當斯與杰弗遜已經過世……'然後再也說不出一句話,因此便鞠躬……在如雷的掌聲中沉重地回到座位上。校長站起來說:'愛德華,我們聽到這則悲傷的消息真是震驚,不過現在我們會盡量地節哀的。'接著是哄堂大笑。我真想以死解脫,不過那次只是病了幾天。 “活在這世上,我最不敢期望做到的,便是當個大眾演講家。” 但是,1896年——他離開大學一年後,丹佛掀起一場關於“自由銀幣鑄造”問題的政治運動。他認為“自由銀幣人士”布萊安及其徒眾的建議犯了錯誤,承諾空洞,十分憤怒,因此當了手錶做盤纏,回家鄉印第安納州。然後自告奮勇,就健全的幣制發表演講。聽眾席上有不少是老同學。 “剛開始,”他寫道,“大學裡'亞當斯與杰弗遜'的演講那一幕又掠過我的腦海,恐懼快要讓我窒息,講話結巴,幾乎就快讓我從講台上逃走。不過,就如區安西·德普常說的那樣,聽眾和我都勉強撐過緒論部分,然後這小小的成功增添了我的勇氣,就繼續往下說了自以為大約十五分鐘的光景。其實我說了一個半鐘頭,讓我驚異極了。

“結果,在以後的幾年裡,我是全世界最感吃驚的人,竟然會把當眾演講當成自己吃飯的行業。 “我終於體會到威廉·詹姆斯說的'成功的習慣'是什麼意思了。” 艾伯特·愛德華·威格恩終於認識到,要克服當眾說話那種天翻地覆的恐懼感,最好的方法是獲取成功的經驗。 你要當眾說話,產生一定程度的恐懼是自然的,同時你也要學會憑藉適度的登台恐懼,使你說得更好。 即使登台的恐懼一發而不可收,造成心靈滯塞、言辭不暢、肌肉痙攣無法控制,因而嚴重影響你說話的能力,也沒有必要絕望。這些症狀在初學者中很常見,只要你多下工夫,就會發現這種恐懼感會很快減少到適當程度,這時它就是一種助力,而不是一種阻力了。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