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中國歷史 帝國的終結

第7章 五、集權是一種必然

帝國的終結 易中天 4056 2018-03-16
過去人類社會的全部政治制度史,就是人們憑藉和依仗某種力量來支配資源和分配財富的歷史,也是人類轉換憑藉依仗力量、調整支配分配方案的歷史。實際上,對於如何支配資源、分配財富,人類進行了各種嘗試,探索了許多方案。比方說,根據武力的強弱、資金的多少,或者權力的大小,來決定相互的關係和各自的配額。這就形成了三種社會類型,即武力社會、財力社會和權力社會。部落是比較典型的武力社會,城邦是不太成熟的財力社會,邦國則是尚待完成的權力社會。邦國的特點,是半武力半權力,並由武力過渡和轉化為權力,或者說借助武力獲得權力。因此,邦國必將發展為帝國。帝國,是權力社會的成熟形式和典型形式。它的特點,就是集權。 這是一種必然。

眾所周知,制度是歷史地形成的,而"歷史中的決定性因素",按照恩格斯的說法,又"歸根結蒂是直接生活的生產和再生產"(《家庭、私有製和國家的起源》)。在資源稀缺、財富不多、族群較小的情況下,僅有的一點生活資料主要靠自然法則來分配。比如在摩爾根和恩格斯所說的蒙昧時代,也包括野蠻時代前期,獵物和穀類基本上由族群的成員共享。但如果入不敷出生存困難,則年老體弱者就將被淘汰出局。他們將被分配到較少的食物,被殺死或令其自殺,甚至被吃掉。因此,即便在這種自然法則中,我們仍可以感到某種力量的存在,比如風俗的力量、習慣的力量、自然的力量。 毫無疑問,這三種力量,只可能在蒙昧時代和野蠻時代前期發揮主導作用。到野蠻時代後期,人類已經掌握了製陶、養殖和金屬加工的技術,社會財富空前增長,社會需求也空前增加。這時,風俗的、習慣的、自然的力量已不足以左右社會,也就必須讓位於另一種力量,即"武裝的力量"。事實上,野蠻時代部落之間的戰爭是沒有休止的,能夠成為一名戰士也極其光榮。那時,一個人,如果戰功顯赫,他就會得到部落的獎賞和女人的歡心;而一個部落如果足夠強大,它就會吞併其他部落。這種吞併開始是在小範圍內局部地發生,即就近吞併。這就是柳宗元所說的"近者聚而為群"(《封建論》)。吞併的結果,是小部落變成了大部落。大部落之間也要互相吞併。如果吞併不了,或者要共同對付更大的部落,它們就會組成部落聯盟,以武力最強大的部落為領袖,這就是"眾群之長又就而聽命焉"(各部落首領聽命於最強大部落的首領)。

在這裡,"聽命"二字至關重要。它說明什麼呢?說明部落聯盟的領袖已經主要靠行使權力來管理社會了,儘管這權力是依靠武力來獲得、來支持的。但不管怎麼說,武力已經開始向權力轉化,這就為過渡到權力社會奠定了基礎。也就是說,戰爭的結果,一方面是資源和財富逐漸集中在某個特別有武力的個人或集團手中;另一方面,這個或這些特別有武力的個人或集團,又會同時把自己從武力集團轉變為權力集團。因此,當某一集團(比如秦國)的武力大到天下無敵的時候,武力社會就必然會過渡到權力社會,由初級形態的國家(邦國)變為成熟形態的國家(帝國)。正因為如此,權力社會的統治集團無不把建立和掌握軍隊當作頭等大事。因為他們比誰都清楚,自己憑藉武力奪取的,也很容易被別人用武力奪去。

只有希臘是一個例外。希臘人和世界其他民族一樣,也經歷了從氏族到國家,從野蠻到文明,從武力社會到非武力社會的演變過程。不同的是,希臘人沒有把自己的社會變成權力社會,而是變成了財力社會。這些北方來的高大白皙的雅利安人原本是蠻族。當他們移民到希臘半島時,就像范縝所說的落花,有的落在了枕席上,有的落在了茅廁裡。那些落腳之處土地肥沃的,就一直務農下去,並建立起"半權力社會"。這就是斯巴達。土壤貧瘠的,則改事航海、殖民和經商,並建立起"半財力社會"。這就是雅典。財力社會以市場經濟為基礎,遵循的是市場規律,講究"契約面前人人平等",並由此產生出既保護又約束全體公民的"全民公約"或"社會契約"——法律。在法律面前,就像在契約面前一樣,是人人平等的。因為人人平等,因此任何人都沒有凌駕於一切人之上的、不受監督和製約的權力。也因此,財力社會與專製或集權不相容。還因為此,民主與共和只能產生於財力社會,即只能產生於以市場經濟為基礎的國家。其他國家(武力社會或權力社會)不可能自發地產生民主與共和製度,只能從商業國家輸入,或向商業國家學習。

誠然,民主並不一定就是最好的製度。雅典城邦公民投票處死蘇格拉底,就是民主制度史上的恥辱和污點。但這些缺憾是可以修正的,民主也至少是迄今為止"最不壞"的製度。同樣,財力社會也不一定就比武力社會和權力社會美好。武力社會的英雄氣概和權力社會的溫文爾雅,在財力社會很可能會被代之以恩格斯所謂"庸俗的貪欲、粗暴的情慾、卑下的物慾",代之以寡廉鮮恥的自私自利和背信棄義。資本控制的社會甚至有可能走向專制。如果資本集中在少數幾個人或某個集團手中,就會造成壟斷,正如權力集中在少數幾個人或某個集團手中就會造成獨裁一樣。壟斷和獨裁,是財力社會和權力社會非常容易發生的事情。

這就需要警惕,而財力社會(即市場經濟社會)的態度是旗幟鮮明地反壟斷、反獨裁。因為壟斷也好,獨裁也好,都與市場經濟自由競爭的本性格格不入。對於商業社會來說,沒有什麼比經濟自由更重要。經濟的自由,正是其生命的活力之源。然而市場一旦被壟斷,競爭就不再自由;而競爭不再自由,社會就會變成一潭死水。因此,資本主義各國一定要製定諸如《反壟斷法》之類的法律,來確保自己的生命活力不被窒息。 非市場經濟社會的情況則又不同。 非市場經濟的社會也有兩種,即權力社會和武力社會。游牧民族是比較鍾情於武力的。靠著武力,他們往往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所向披靡。但馬上得天下,並不能馬上治天下。如果像成吉思汗那樣"只識彎弓射大雕",建立了政權,也不可能長治久安。這就要向精於此道者學習。學得好的,就呆下去(比如清);學得差的,就呆不長(比如元)。

擅長建立穩固政權的只能是農業民族。農業生產需要精耕細作,需要耐心等待,需要天時、地利、人和,過多地使用武力顯然於農耕不利。春秋戰國時代,甚至有秋季才能出兵的規矩(帝國時代則演變為秋季處決人犯的慣例)。這正是為了保護農業生產和限制使用武力(秋後糧餉較足也是原因之一)。因此,農業民族更熱衷的是權力而非武力。權力的濫用雖然也會造成對農業生產和小農經濟的破壞,但其破壞力顯然小於武力的橫行。兩害相權取其輕。在別無選擇的前提下,農業民族寧要暴君,不要暴民;寧肯臣服於皇帝,也不願依附於流寇。只有當他們被逼得走投無路的時候,才會揭竿而起。但在這時,他們是把起義領袖視為"真命天子"的,而且希望這些領袖一旦打下了江山,就立即放下屠刀,拿起權杖。也就是說,農業民族的選擇,是建立權力社會。

然而不幸的是,權力社會原本來自武力社會,權力集團也必定產生於武力集團。即便是那些依靠"和平手段"奪得江山者,比如曹氏父子(魏)、司馬家族(晉)、趙匡胤兄弟(宋),哪一個沒有強大的武裝力量作為堅強後盾,又哪一個不是軍閥?這就產生了一個問題,即權力社會很容易變成集權社會。因為對於戰爭的勝利而言,集權是必須的。如果一個部落或民族長期使用武力,那它就必定集權,甚至會產生專制和獨裁。當然,集權未必專制,專制也未必獨裁。比如唐代製度規定,皇帝的旨意,必須得到宰相議事機構——政事堂會議的認可方能生效,就不獨裁。但不管怎麼說,集權則是必須的。 好在這並不成問題,因為農業民族對集權有一種渴望。正如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一書中所說,他們是由許多單個馬鈴薯集合而成的"一袋馬鈴薯"。 "他們不能代表自己,一定要別人來代表他們。他們的代表一定要同時是他們的主宰,是高高站在他們上面的權威,是不受限制的政府權力,這種權力保護他們不受其他階級侵犯,並從上面賜給他們雨水和陽光。"因此,中央集權的國家製度,只能由我們這樣的農業民族發明出來。或者說,當農業民族進入到文明時代時,他們一定會建立一個權力社會,甚至集權社會。

從武力社會過渡到權力社會,這是一個進步,因為社會運作的成本明顯降低了。過去,為了支配資源,分配財富,必須付出血的代價,正所謂"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孟子·離婁上》)。這對於整個人類而言,無疑巨大的災難。現在,"硬打拼"變成了"軟著陸"。只要一聲號令,一道文書,便可令行禁止,豈不是節約?節約下來的人力物力可以用來發展生產、改善生活,人民群眾也可以安居樂業,豈非進步? 所以,帝國製度建立之初,不但統治階級意氣風發,以為是替天行道,就連被統治階級也額手稱慶,歡欣鼓舞。按照賈誼《過秦論》的說法,秦始皇"並海內,兼諸侯,南面稱帝,以養四海",建立起自己中央集權的王朝時,並沒有引起普遍的反抗。相反,那些知識分子和社會名流都真心擁護新的政權(天下之士斐然向風),並對它抱有極大希望(莫不虛心而仰上)。這應該說是一個事實,因為民眾總算不會動不動就被砍掉腦袋了。 "元元之民"既然能"安其性命",自然感恩戴德,山呼萬歲。實際上,大秦帝國過早滅亡的原因之一也正在這裡——他們還沒有學會正確和嫻熟地使用權力。權力是一種"非典型暴力",然而始皇和二世卻把它當作典型暴力(武力)來使用,豈有不亡之理?

秦雖二世而亡,漢卻繼承了秦的事業並獲得成功。這說明集權和統一是當時歷史的要求,秦與漢則不過充當了歷史要求的執行者。事實上,僅是水災和饑饉,就要逼出一個中央集權來。那時割據的諸侯,除秦國以外,幾乎無不以鄰為壑,比如修築不利於他國的堤壩,在災年禁止穀米的流通。公元前332年,趙國與齊魏作戰時,竟然將黃河決堤以浸淹對方,受苦受難的只能是貧苦無告的民眾。天災加上人禍,如再不出現一個強有力的人物來集天下之權,那可真是民不聊生!事實上,秦始皇就宣稱自己的功勞是"隳壞城郭"和"夷去險阻",即國內不再設防,糧食全部流通。可見集權一事,在當時還真是一個福音。 更何況,那時也沒有別的路好走。封建制度(邦國製度)已弊端盡顯,民主制度(城邦制度)又聞所未聞,除了走向集權,又能如何呢?

現在需要的,只是為它找到一種形式,並使之製度化。 於是,帝國被發明了出來。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