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中國歷史 不容青史盡成灰·春秋戰國卷

第8章 第八章春秋“國際和平會議”

春秋時期的最主要特徵,就是打仗,打仗的目的當然是為了爭霸,爭霸的主旋律,是晉國和楚國的南北對峙,外加秦國和齊國一東一西,時常遊走在其中湊熱鬧,至於其他的各路小國,命運則是朝不保夕。 但是到了公元前6世紀中期,卻實在打不下去了。各路的諸侯國,各有各的苦衷,為了這樣那樣的苦衷,春秋爭霸局面持續近200年後,中國終於出現了一次“和平會議”——向戎弭兵之會。 要了解這次和平會議,不妨先看看,當時的春秋諸侯,為什麼打不下去了。 春秋爭霸的主旋律,其實是南北雙方的楚晉兩國,但在經過了幾代君主的漫長拉鋸後,這兩個國家對戰爭的支持能力,也已經越發地力不從心。 在晉國和楚國爭霸的幾十年裡,兩國之間大規模的戰爭,一共發生了4次,分別是公元前623年的城濮之戰,公元前597年的邲之戰,公元前575年的鄢陵之戰,公元前557年的湛阪之戰,這4場戰爭,除了邲之戰楚國勝利外,其他的3場戰爭,都是以晉國獲勝而告終。表面的“比分”看,似乎是晉國占有了絕對優勢。

但實際的情況卻不是這樣,在整個的晉楚爭霸裡,大多數情況下,晉國都是處於守勢,楚國處於攻勢。這4場戰爭的共同劇本,都是楚國北進攻略中原各國,晉國出兵迎戰,從而發動大戰。即使是經過了3場戰爭的失敗,楚國卻越戰越強,勢力並沒有因此而削弱,相反晉國一旦遭到失敗,就會多年來一蹶不振。從戰爭的潛力上來說,楚國遠遠勝於晉國,他們有國土和人口的優勢,經濟能力也不弱於晉國,即使在單個的戰鬥中遭到重創,他的恢復能力也是驚人的,很快就能從戰敗中恢復實力。但晉國也有自己的優勢,他的優勢就是自身的王族地位,以及在中原諸侯國中的人脈關係。每次晉楚交鋒,晉國都能夠獲得大多數中原國家的支持,形成聯軍的姿態來對付楚國,雙拳難敵四手的楚國,也往往因此在關鍵戰役中屢屢功虧一簣。就這樣,楚國有兵,有土地,有戰爭潛力,晉國有盟友,有地位,有人脈,經濟實力雙方更差不多,多年以來,晉楚南北爭霸的均勢,就一直這麼維持著。晉楚兩個國家,彷彿是長江南北在扳手腕的兩個巨人,幾十年來,或許可以各自佔有一點優勢,卻誰也無法將對方徹底扳動。

但到了公元前6世紀中期,兩個巨人都扳不下去了。 晉國扳不下去的原因,主要因為其內政問題,晉國從春秋早期,就是國君實力衰微的時期,後來經過晉獻公、晉文公的兩代改革,通過抬高士大夫的權力和地位,來鞏固國君地位,但晉襄公英年早逝,導致晉國進入了權臣趙盾專權的時期,此後趙盾雖死,但是晉國國君權力的衰弱已經無可避免。不斷發動對外戰爭的結果,就是在晉國世襲掌握大權的士大夫家族,可以不斷地憑藉戰爭擴大自己的威權,最後形成尾大不掉之勢。這個過程很簡單,國君要稱霸,就要打仗,打贏了仗,就要封賞手下人,仗打得越多,封賞也就越來越多,到了最後,下面的大家族實力強大,甚至國君本身都無法控制,整個國家的統治,也就因此出現了“最高權力被架空”的局面。所以停止戰爭對於晉國,不是一個和平問題,而是一個國家誰說了算的政治問題。公元前6世紀的晉國,其國家權力已經轉移到了智、韓、趙、魏等士大夫的手裡,國家已經沒有能力整合成統一的力量,進行如重耳時期那樣的全面戰爭了。

晉國扳不下去的另一個原因,是他自身對楚國的“人脈”優勢也早已動搖。多年以來晉國對楚國的戰爭,都是拉攏其他中原諸侯國做盟友的,其中最重要的盟友就是東部的齊國和西部的秦國,決定晉國霸業的城濮之戰,就是在這兩個國家的幫助下打贏的。但是到了公元前6世紀,晉國與這兩個盟友之間的傳統友好關係早已不復存在,早在晉襄公時期,秦晉之好就成了一紙空文,雖然晉國通過歷次戰爭,堵住了秦國東進的道路,將秦國死死地摁在了關中平原,但多線作戰,也使晉國的國家實力大打折扣,在邲之戰後,力圖恢復晉國霸業的晉景公,偏偏又和齊國發生了戰爭,晉國雖然得勝,但是此時他左右兩邊的鄰國,不再是共同進退的朋友,而是不共戴天的仇敵。這樣的局面下,想憑藉晉國本國的力量就和楚國扳手腕,顯然是力不從心的。

晉國快要歇菜了,楚國的局面卻也好不到哪裡去。多年以來,楚國和晉國相比,最大的優勢和劣勢,就是他並非周王室早期的分封國,更沒有崇高的地位。這種局面的劣勢是,楚國無力在中原建立他的人脈關係,所謂的晉楚爭霸,更多的時候,是楚國以一國之力,來對抗整個中原諸侯國的聯軍。優勢是,因為楚國不是早期的周國分封國,他的國家建制,受傳統的西周宗法制影響較少,國內的卿大夫勢力比較弱,雖然在楚莊王時期,也發生了若傲氏專權的事件,但很快就被楚莊王所平息。楚國的國家大權,也就因此大部分時間集中在國君的手中,但到了公元前6世紀時期,王權的衰弱也不可避免。楚國本國貴族的興起,對王權的掣肘,也使內政問題凸顯出來。與此同時,楚國的後院也起了火,江南地區吳國的興起,日益成為楚國的大敵,這樣的局面下,再北上爭霸,顯然也是一件非常不明智的事情。

兩個大國都不想打,但是不想打就不打,是不可能的,戰爭的殘酷性在於,一旦開始了就很難停止,沒有一個讓雙方都下的台階,輕易停止戰爭是不可能的,巧合的是,這個台階很快來了:宋國大夫向戎。 向戎這個人,在歷史上記錄不多。現在知道的是宋國的世代功卿,在宋國地位高貴,他本人也是一個舌辯之士,口才卓越,但更重要的是,他是宋國的士大夫。 在晉楚之間的漫長爭霸戰爭裡,受害最深的就是宋國。宋國很不幸,它正好夾在晉國和楚國兩個大國之間,一南一北,都是不能得罪的“超級大國”,所以多年以來,宋國奉行的就是兩頭不得罪的政策,楚國來了,倒向楚國,晉國來了,又倒向晉國。這個政策想得很好,但執行起來,卻是兩頭全得罪。作為晉楚之間的兵家必爭之地,多年以來宋國飽受了戰火的威脅,在公元前7世紀到公元前6世紀的100多年裡,宋國至少有7次遭到過晉國的圍困,8次遭到過楚國的圍困,國家在歷次的戰爭中,曾多次險些成為廢墟。比如在楚莊王圍困宋國的戰爭裡,9個月的圍城戰,宋國的青壯年有9成死於戰火之中,國內的糧食吃光了,老百姓甚至互相交換自己的孩子為食,所謂“易子而食”的成語就是這樣來的。春秋爭霸戰爭,從後人眼光看,是“促進了國家統一”,但在當時,卻是不折不扣的災難。

在春秋時代,像宋國這樣命運的小國,其實並不稀罕,從某種角度來說,宋國還算好的。春秋時代最慘的就是做小國,尤其是做夾在大國之間的小國。小國向大國稱臣,不是簡單的俯首就可以的,還要附帶大量的義務,比如在大國發動戰爭的時候,小國要派兵幫助大國作戰,大國需要錢糧的時候,小國需要為大國提供征戰所需的錢糧,有時候甚至被掠奪一空,而一旦小國被大國滅國,就是人口,糧食的巨大損失,甚至亡國滅種。比如當年在鄭莊公時代一度“小霸”的鄭國,素來以工商業發達,經濟富庶著稱,但是在晉楚兩國的反复拉鋸戰中,鄭國的經濟遭到了極其慘重的破壞。多年以來需要向晉國、楚國提供大量的金錢,原本興盛的工商業早就不復存在。百姓苦難如此,小國國君的日子也不好過,和平時期為了維護和平,要送子女去大國當人質,要送錢送糧食結好,每次大國發動戰爭,“站隊”問題更要慎重,一旦站錯了隊伍,迎接他們的就是滅頂之災,怎一個提心吊膽了得。這如履薄冰的日子,當然是越發的過不下去了。

大國打不下去,小國過不下去,週天子自身難保,老百姓怨聲載道,這樣的局面下,和平,也就成了順理成章的選擇,關鍵是,誰來牽頭。 早在公元前579年,宋國大夫華元就曾發動過弭兵之會,當時他個人既與晉國掌握政權的權臣欒武子交好,也與楚國令尹子重有交情。在他的努力下,晉國和楚國在晉國西門外會盟,達成了和平協議,但好景不長,一年後雙方就撕毀協議,爆發了著名的鄢陵之戰。這次和平會議的失敗是必然的,當時的晉國和楚國,都把所謂的和平,當做一種緩兵之計,一旦局面好轉,就立刻翻臉不認人。到了公元前547年左右,大家都筋疲力盡,想翻臉也不容易,這次的和平,應該貨真價實了。 所以宋國大夫向戎就承擔了這個重任,開始在晉國和楚國之間奔走,這時期晉國的掌權人,已經變成了趙文子,趙文子是晉國新興的宗族勢力,並非晉國早期靠戰爭起家的勳貴們,戰爭的延續,只能對那些對他有威脅的晉國功臣有利,對他沒有半點好處,所以對於和平,這時候的晉國掌權人,是百分之百地歡迎的。晉國在討論這個問題時,當時掌權的趙文子,以及韓宣子,都表示了強烈支持。向戎又利用自己與楚國令尹子木的私人關係,對楚國進行了遊說。這時期的楚國,急於趕快結束對北方的戰爭,以便將主要的精力用來防範東部的吳國,向戎要求弭兵的建議,自然也給了他們一個最好的台階。齊國的態度卻有些反复,這時期齊國在位的是齊景公,這是一個很有決心的國君,企圖恢復齊桓公時期的霸主地位,但形勢比人強,在晉楚兩大國同意的情況下,勢力弱於他們的齊國,也沒有理由反對。齊國對弭兵之事態度最積極的,同樣是他們國內新興的勢力——田文子。在田文子的強烈主張下,齊國國君終於答應了參加弭兵之會。西北的秦國,在經過了多次與晉國戰爭的失敗後,進取之心大沮,此時在位的秦景公,正著力修復與晉國之間的敵對關係,以便他們能夠鞏固在西北地區的勢力。就這樣,向戎經過半年多的奔走,終於說服了此時的幾個大國,大國同意了,小國自然雙手歡迎,休戰,已經是大勢所趨。

公元前546年,晉國、楚國、齊國、秦國、衛國、曹國、宋國、魯國、朱國、鄭國、許國、陳國、蔡國、騰國十四國,於是年夏天,在宋國正式召開了這場影響春秋戰國歷史的“國際和平會議”。按照有關史料的記載,這是一次成功的會議,和諧的會議,熱情的會議,順利的會議,與會的各方深切回憶了多年以來大家之間的傳統友誼,紛紛表示要擱置爭議,共同建設和諧美好的國際環境,經過幾個月的討價還價,最終達成了和平協議:晉國和楚國平分霸權,各個國家除了齊秦兩大國之外,每年分別要向晉國和楚國分別進貢,齊秦兩國分別和晉國與楚國結盟,不必向晉國楚國進貢。在這個調和了大國利益的條款下,春秋諸國總算暫時和諧了。 但是即使是在會議期間,也發生了許多不和諧音符。一是在會議開始的時候,為誰來主盟的問題發生爭執,以往中原諸侯會盟,都是由晉國來主盟的,但這次楚國不干了,既然是平分霸權,那大家都要平等,你晉國主持了這麼多次會盟,也該我們楚國過把癮了。在經過幾番交涉後,晉國的趙文子做出讓步,同意讓楚國來主盟。二是楚國來參加會議的時候,其實是夾帶了私貨的,他們帶來了精銳的軍隊,打算一旦會議內容不利於楚國,就發動突襲,用武力方式迫使各國就範。但晉國認為既然是和平會議,就要以誠待人,所以在明知楚國沒安好心的情況下,依然沒有派兵設防,這樣反而讓楚國認為晉國早有準備,又怕輕易動兵會激怒中原國家,因此未敢輕舉妄動。這場兩千年前的和平會議,就這樣有驚無險地取得了圓滿成功。

公元前546年的弭兵會議,取得的效果是立竿見影的。在會議中達成“和諧”的晉國和楚國,之後的幾十年再沒發生大規模的戰爭。春秋爭霸的主戰場,也因此落下了帷幕。然而兩大強國此後的命運,卻也遭到了災難。晉國繼續國君權力削弱的內鬥過程,最終變成了3家瓜分晉國的結果。至於取得和晉國平起平坐霸主地位的楚國,卻陰溝裡翻船,敗北於東部新興的越國,連國都都被人家打了下來。而向戎弭兵後的這段時期,同樣也是春秋時期經濟的迅速發展期,在和平年代經濟發展,實力迅速增強的新一代地主階層們,已經不滿足於俯首稱臣的局面,開始了他們對國君的搶班奪權之路。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