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中國歷史 宋史疑雲·960年到1279年之兩宋典故

第12章 二神宗與王安石的理想

宋神宗趙頊(音xu,同須)即位後,尊生母高皇后為皇太后,尊曹太后為太皇太后,立妃子向氏(已故宰相向敏中曾孫女)為皇后。這三個因為嫁給了皇帝而顯貴的女人,先後在不同時期對北宋的政局發生了重要影響,尤其是向氏堅持立性格輕佻的趙佶為帝,更是直接導致了北宋的滅亡。 在宋神宗之前,宋仁宗、宋真宗都是著名的守成之君,基本上完全繼承了宋初制定的政策——即宋太祖、宋太宗制定的“祖宗之法”。到宋神宗即位之時,宋朝開國已經將近百年,積弊日深,國內危機日益嚴重,邊境還面臨遼國和西夏的嚴重威脅。而宋神宗此時剛剛二十歲,年輕而富有朝氣,對此內憂外患的局面十分焦慮,想緩解危機、富國強兵。年輕的宋神宗深信要改變現狀,變法是唯一的辦法。他還是太子時,就很喜歡讀《韓非子》一類的書,有變法強國的願望。即位之初,他曾經對宰相文彥博說:“天下弊事至多,不可不革。”由此可見,改革變法並非宋神宗一時心血來潮而採取的衝動之舉。

變法是大事,必然涉及政治、經濟、軍事等方方面面。但宋神宗一朝的重臣都是宋仁宗一朝遺留下來的,這些重臣大多是大儒名士,文雅君子,崇尚孔孟之道和黃老清靜無為的思想,與宋神宗變法的理想格格不入。所以,宋神宗幾乎不可能從現任重臣中取得支持。在這樣的情況下,王安石走進了宋神宗的視線。 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小字獾郎,撫州臨川人,世稱臨川先生。王安石少好讀書,記憶力特強,慶曆二年(1042年)登楊鎮榜進士第四名,先後任淮南判官、鄞縣知縣、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點江東刑獄等地方官吏。王安石常年擔任地方官吏期間,能夠關心民生疾苦,“慨然有矯世變俗之志”,多次上書建議興利除弊,減輕人民負擔。 王安石年輕時即以文學才華出名,與韓愈、柳宗元、蘇軾等人並稱“唐宋八大家”。當時的文壇領袖歐陽修讀過王安石的文章後,忍不住讚歎說:“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後來誰與子爭先。”對王安石評價極高。

如此有名的人僅僅當一個小小的地方官,難免有埋沒人才之嫌。奇怪的是,當時推薦王安石的人很多,王安石均托故不出。即便是像歐陽修、文彥博這樣的朝廷重臣表示希望王安石到京任職,也被王安石拒絕。王安石的這種行為在常人看來,是相當難以理解的。或許王安石當時的心態,有些類似當年西漢時的王莽,想以退為進,以博取更大的聲名。 嘉祐三年(1058年)十月,在多次推辭無效的情況下,王安石終於被調到京城,擔任三司度支判官。兩年後,王安石被任命為同修起居注。這一官職雖然清閒,卻是要職,晉升的機會很大,但王安石多次推辭,就是不肯接受。宋朝廷無可奈何,最後只好派人把委任狀直接送到王安石家裡,王安石竟然躲進了廁所。迫於無奈之下,王安石才勉強接受了這一官職。

就是在這段在京的時間,王安石向宋仁宗上萬言書,系統地提出了其變法主張,要求推行富國強兵政策,改變宋朝“積貧積弱”的局面。但宋仁宗是堅定的守成之君,對王安石的上書並沒有重視,王安石卻因此而聲名顯赫。 嘉祐八年(1063年),王安石母親去世,王安石離職。但他並沒有閒下來,之後的四年,他在金陵興辦書院,開始收徒講學,陸佃、龔原、李定、蔡卞(蔡京弟,王安石女婿)等人當時都是王安石的弟子。一時間,王安石名聲大噪,天下人公論說:“金陵王安石不做執政大臣,是王安石的不幸,也是朝廷的不幸。”朝野上下也都議論紛紛,王安石因此而身價倍增,成為婦孺皆知的大名人。 這里特別要提到的是,在宋神宗之前,眾所公認的奸臣只有宋真宗一朝的丁謂;而宋神宗後,蔡確、章惇、呂惠卿、蔡京、蔡卞無不被視為北宋奸臣。可這些北宋奸臣卻都是直接或者間接靠王安石舉薦起家。之所以如此,變法是相當重要的契機。而王安石不善於識人用人由此也可見一斑了。

宋神宗在即位前就看過王安石給宋仁宗上的萬言書,非常讚賞其中的見解。剛好韓維負責給宋神宗講解史書,宋神宗經常稱好。韓維也是王安石的擁護者,便趁機說:“陛下讚好的觀點,其實不是我的見解,而是我的朋友王安石的。”因此,宋神宗也對王安石傾慕已久。 但也有不利於王安石的傳聞。宋仁宗時,有一天皇帝在宮苑中宴會群臣,並決定由大臣們自己到池塘釣魚,作為宴會的主菜。眾人都興致勃勃地釣魚去了,唯獨王安石心不在焉地坐著,竟然將面前盤子裡的魚餌都吃光了。宋仁宗由此認為王安石是一個奸詐之人,因為不經意地誤食一粒魚餌尚情有可原,但是能稀里糊塗地把整盤魚餌都吃光,這實在是不合常理。還有人認為王安石面相“眼中多白”,這是奸臣之相。蘇洵(蘇軾父)甚至還專門寫了一篇針對王安石的文章,題目就叫《辨姦論》。這篇文章的核心觀點是:洗臉換衣是人之常情。只有大奸大惡之人,才會違背人之常情,整天不修邊幅,吃著豬狗之食,邋遢地談詩書禮樂,以此博取不流俗的名聲。王安石當時以不修邊幅出名,他很少換衣服,據說也不洗澡。

儘管如此,宋神宗即位後,還是決定召王安石到身邊,先是任命王安石為知江寧府,不久又召為翰林學士兼侍講。儘管以張方平、蘇洵為首的大臣堅決反對宋神宗重用王安石,王安石還是在熙寧元年(1068年)四月受命入京。宋神宗聽說王安石到達京師後,竟然如同一個孩子般興奮,立即召王安石進宮。 在這次入對中,王安石力陳富國強兵之術,提出變法理財的主張,而這主張正與宋神宗的理想相同。於是君臣二人決定為了共同的理想實行變法,由此而誕生中國歷史上的重要政治事件:熙寧變法。 熙寧二年(1069年)二月,宋神宗正式任命王安石為參知政事(副宰相),負責變法事宜。當時的五位執政大臣有所謂的“生老病死苦”之稱。其中“生”是指王安石,因為他正生機勃勃,大刀闊斧地準備變法。 “老”是指年歲已高的曾公亮。 “病”是指富弼,他因為反對變法而稱病不出,所以得此雅號。 “死”則是指唐介,他堅決反對變法,並為此而日夜憂憤,結果變法剛一開始,他就因憂而背上長瘡死去。 “苦”是指趙抃,他不贊成變法,但卻無力阻止,以致成天叫苦不迭。

為了表示變法的決心,宋神宗特意建立一個主持變法的新機構:“制置三司條例司”,任命知樞密院事陳昇之和王安石同領其事,實際上都由王安石主持。變法推行新政不是一個人的事,王安石需要找一幫人做助手,而剛好也有一幫人要藉新政來出頭。在這樣以利益為驅動的前提下,新政未來的結局可想而知。王安石任用了一批新人,主要有呂惠卿、章惇、曾布、韓絳、呂嘉問、沈括等人。 王安石所搞的新法,基本上就是漢武帝時桑弘羊的翻版。當年桑弘羊強行推行“算緡令”。這是向商人徵收財產稅的一種法律,規定商人們都要向官府申報自己的財產數,然後根據財產徵稅,每二千錢徵收一算,即一百二十錢。但商人們為了少交稅或者不交稅,通常對自己的財產隱瞞不報或者少報。所以,不久後,漢朝廷又開始推行“告緡令”,即鼓勵老百姓告發那些不遵守“算緡”的商人。被告發的商人罰戍邊一年,資產沒收。而告發的人可以得到被告發商人財產的一半作為獎勵。 “告緡令”一下,全國的商人遭受到沉重打擊,中等以上的商人基本上都破產了。漢武帝聽從桑弘羊的建議,將有鹽、鐵、酒等商品的專賣權收歸中央朝廷。這些商品有關百姓生活和國家穩定,有著巨大的利益。之後,這些商品從煮製、冶煉、釀造直到銷售,都由國家來負責經營,並製定了法令,嚴格限制私人的經營。桑弘羊沒有利用商業組織及商人資本去增進政府的功能,也沒有利用政府權威去扶助商業之發展,“算緡令”極大地抑制了商業的發展。

王安石變法的核心思想其實也是以國家壟斷經營的方式,來與民間爭利,這與西漢桑弘羊的思路如出一轍。如此這般,朝中保守的大儒們自然要極力反對。御史呂誨上書彈劾王安石,宋神宗不聽,出呂誨知鄧州;青苗法剛一頒布,宰相富弼即稱病辭職;出判毫州翰林學士司馬光公開出來反對青苗法,與呂惠卿在宋神宗面前辯論;開封府推官蘇軾上七千餘言的長篇奏疏,激烈反對變法;翰林學士范鎮,右正言李常、孫覺等也上書指責青苗法;元老重臣韓琦出判大名府,上書全面攻擊青苗法,曾公亮、陳昇之等人也都附和。 面對這些壓力,宋神宗有些動搖,就詢問王安石:“現在人們到處議論變法,批評變法不怕天變,不聽輿論,不守祖宗的規矩,如何是好?”王安石早就預料到變法的這些阻力了,於是坦然答道:“陛下認真處理政事,怎會發生天變?陛下經常徵詢意見,怎麼能說沒有照顧輿論呢?至於祖宗規矩,本來就是應當順應新情況加以改變的。”宋神宗受到王安石的鼓舞,決定繼續推行新法。

傳奇的是,王安石在個人生活方面一直極為樸素。即使是王安石政治上最堅決的反對派,也挑不出他品質上的毛病。即使他當上了宰相後,卻連自己多少俸祿都不清楚,總是一包拿回家後,交給家人隨便花銷,從來不清點數目。如此一來,更顯得王安石實行變法,既不是為了升官發財,也不是為了滿足個人野心,而是出於忠君愛國之心。這無疑讓宋神宗分外感動。所以,在新法開始推行後,儘管朝野上下反對的聲音一浪接一浪,詆毀王安石的人前仆後繼,宋神宗也一度動搖,但最後依然堅定地站在王安石一邊,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出於對王安石個人品質的信任。 王安石自然也對宋神宗知恩圖報,不徇私情。在推行新法的過程中,朝廷沒收了向皇后父親的部分財產,曹太后的弟弟也被指控違反了市易法。一些宗室子弟擔心殃及自身的利益,攔在王安石馬前,請求說:“我們和皇帝都是同一祖先,相公不要為難我們。”卻被王安石嚴詞拒絕。

宋神宗面臨的壓力則比王安石要大得多。后宮曹太后認為“祖宗法度不宜輕改”,總是對宋神宗說:“王安石是在變亂天下呀!”與宋英宗和養母曹太后關係不佳不同,宋神宗與祖母感情很好。他見祖母總是為了變法一事哭泣,內心常常深感不安。宋神宗生母高太后也是新法的反對派,經常勸阻兒子不要擅改祖宗法度。這樣,皇帝始終徘徊在理想和自責中,心中的煩悶可想而知。弟弟趙顥見宋神宗心煩意亂,便勸說兄長不如聽從曹太后的意見,廢除新法。結果宋神宗大發脾氣,說:“你們都說我是在敗壞天下,那你來干好了!”趙顥嚇得當場失聲痛哭。 湊巧的是,自從開始推行新法之後,全國各地就不斷有異常的自然現像出現,比如京東、河北突然刮起怪風,陝西華山崩裂。古人極信天象,一時間人心惶恐不安。一些反對新法的人趁機解釋這些異像是上天對變法的警告。

熙寧七年(1074年),監安上門、光州司法參軍鄭俠上書宋神宗。他認為:“從去年以來,蝗災大作,秋冬二季均無雨乾旱,致使麥苗乾枯而死,粟、麻等農作物無法播種,民情洶洶,老百姓不得不四處逃亡。而官府卻大肆聚斂錢財,全然不顧百姓的死活。而遼國卻趁機落井下石,屢屢派使者要求宋朝割讓領土。這些現像都是執政大臣多行不義而造成的。”為了證明他的觀點,鄭俠還將民間老百姓賣兒賣女、典當妻子、拆毀房屋、砍伐桑柘等悲慘的景像畫成了一幅《流民圖》。結果,這幅真實生動的《流民圖》給宋神宗極大的震動。宋神宗的理想原是想通過變法,使百姓安居樂業,但看到的《流民圖》中卻是百姓正在流離失所。宋神宗由此夜不能寐,陷入了深深的反思中。 第二天,宋神宗就下令暫時罷免青苗、免役、方田、保甲等十八項法令。儘管這些法令不久後在呂惠卿、鄧綰等人的要求下又重新恢復,但是,宋神宗這一舉動無疑表示他對新法開始猶豫,他的一度妥協也暗示他與王安石之間開始出現了裂痕。 其後,鄭俠又再一次上書宋神宗,認為天旱久不下雨,完全是由王安石引起的,並揚言只要皇帝罷黜王安石,上天必將下雨。皇室和群臣也紛紛附和,由此可見王安石的新法在當時是何等不得人心。王安石氣憤反駁說:“旱由安石所致,去安石,十日不雨,即乞斬臣宣德門外,以正欺君之罪。”意思是說,既然乾旱是我王安石所引起的,那麼請罷黜我王安石,但如果罷黜我十天后還不下雨,請以欺君之罪斬上書之臣於宣德門外。 宋神宗雖然沒有表態,但無論如何,在紛紛的輿論中,他開始動搖了。在這種巨大的壓力下,王安石主動向宋神宗提出了辭呈,要求辭去宰相職務。宋神宗開始沒有同意,但王安石多次上書。宋神宗迫不得已,委派呂惠卿為代表,帶著皇帝的詔令去見王安石,讓他出任太師、太傅一類的閑職,仍然留在京城。但王安石堅決不答應,要求到外地任官。不過,王安石推薦韓絳為宰相,由呂惠卿輔佐韓絳,繼續推行變法。熙寧七年(1074年)四月,王安石第一次罷相,出任江寧府(今江蘇南京)知府。 王安石罷相後,他所推薦的韓絳、呂惠卿繼續擔任執政大臣,二人開始基本上是遵循王安石之前所製定的路線、方針、政策,堅持推行新法,因而時人稱韓絳為“傳法沙門”,呂惠卿為“護法善神”。 之前兩次上書的小官鄭俠又有驚人之舉,第三次上書,這次彈劾的是宰相呂惠卿。鄭俠認為呂惠卿本性奸詐,又與王安石是朋黨,建議罷黜呂惠卿,任用馮京為宰相。鄭俠還指出元絳、王介、孫永、馮京是仁義之人,可以擔任執政大臣的重任。呂惠卿對此怒不可遏,結果鄭俠被貶官汀州(今福建長汀),不許再入仕途。 此時,變法派的中堅力量為了各自的利益開始走上不同的道路。呂惠卿本是個極有野心的人,他一開始依附王安石,不過是為了個人利益,想藉新政出頭。王安石離開後,他大力提拔親戚呂升卿、呂和卿等人,想通過裙帶關係來扶植自己的勢力。最令人寒心的是,呂惠卿還打著變法的招牌,不遺餘力地打擊變法派內部的其他成員,想趁機取代之前王安石的領袖地位。呂惠卿如此肆意妄為,引起朝中大臣普遍不滿。韓絳等人上書,強烈請求宋神宗召王安石返京復職。宋神宗也認為只有王安石才能挽回局面。熙寧八年(1075年)二月,王安石第一次罷相十個月後,重新回京復職。 王安石雖然回京了,離開相位也不滿一年,然而,情況已經變化得太多。呂惠卿再也不是當年那個積極幫助王安石變法的得力助手了,他不但不協助王安石推行新法,反而處處離間,公然挑撥宋神宗與王安石的關係。宋神宗發覺了呂惠卿的陰謀,將他貶出京城,但變法派陣營已經開始分裂。雖然王安石還是想把權力集中到自己手中,將變法進行下去,然而,實際情況表明,他已無能為力了。最大的問題,王安石與宋神宗在如何變法的問題上產生了分歧。宋神宗此時已經將近而立之年,近十年的經歷足以使曾經稚嫩的皇帝變得成熟,他對變法有了自己的理解和計劃,不想再事事依靠王安石。既然君臣之間的分歧越來越大,改革之路越走越難也是在所難免了。 熙寧九年(1076年)六月,王安石的愛子王雱(音pang,同乓)病逝。王雱精明能幹,是王安石政治上有力的支持者。兒子早逝對王安石的打擊極大,加上政治上並不如意,弄得身心俱疲,王安石就此請求退休,宋神宗也順水推舟地同意了。十月,王安石第二次罷相,帶著壯志未酬的遺憾離開了京城。從此,他退居金陵,潛心於研究學問,再也不過問政事。 王安石回到金陵後,就收到二女兒的省親詩:“西風不入小窗紗,秋氣應憐我憶家。極目江南千里恨,依前和淚看黃花。”詩中充滿戀親之情。王安石寫了一首和詩回答:“秋燈一點映籠紗,好讀楞嚴莫憶家。能了諸緣如夢事,世間唯有妙蓮花。”不但不讓女兒回家省親,還勸她在黃卷青燈中了卻塵緣。這並非王安石真的不近人情,而是二女兒嫁給了前宰相吳充之子,吳充剛於前年罷相,兩個罷相之家親密往來,豈不是要讓宋神宗起疑。從這件事多少可以看出,王安石與宋神宗之間的關係早已經發生了本質的變化。 王安石離開了,宋神宗失去了最有力的同盟,但他並未就此放棄變法改革的理想。王安石第二次罷相後的第二年,宋神宗從幕後走到前台,親自主持變法,並特意改年號為“元豐”。不過,變法並不因為是皇帝主持就一帆風順了,在推行新法的過程中,異議不斷,這不免讓少有變革之志的宋神宗有了強烈的挫敗感。面對紛紛的非議和巨大的壓力,宋神宗惱怒異常,他決定拿出皇帝的權威,以更為強硬的手段來推行新法。表現皇帝權威最好的辦法,就是找幾個反對變法的保守派大臣,毫不留情地予以嚴懲,以此來殺雞駭猴。而著名的大學者蘇軾剛好趕在了風口浪尖。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詩詞開豪放一派,為著名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少負才名,博通經史,嘉祐二年(1057年)中進士,之後才名滿天下。他資禀忠愛,議論英發,歷典州郡,所至皆有建樹。其文章政事為天下所宗仰,甚至蓋過歐陽修為文壇領袖。蘇軾的書法也極為出色,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一說蔡京)並稱北宋四大書法家,打破了晉代“二王”和唐代顏真卿、柳公權書法的嚴整格局,建立了抒發個性、縱恣疏放的書風,統領了南宋書壇並影響各代。蘇軾“自幼好書,老而不倦”,其書博取古之眾長,擅長行、楷,從《蘭亭序帖》入手,後取顏真卿之神,故其書風綿里藏針。他多用臥筆、偏鋒,筆形豐腴酣暢,筆勢在翻瀾中不失豪爽勁骨,被黃庭堅讚為“本朝善書,自當推第一”。 宋英宗在未即位前便聽說過蘇軾鼎鼎大名,十分仰慕。即位後,宋英宗本想按照唐朝的慣例將蘇軾召入翰林院,授予他知制誥職務。但宰相韓琦卻說:“蘇軾是能成大器的,今後必然會被皇帝所重用,只要朝廷好好栽培他,那麼全國的文人學士都會為皇帝效勞。那時,人心所向,也就不敢有人對此有異議了。倘若現在突然重用蘇軾,天下士大夫恐怕會懷疑他的能力,這對蘇軾是極為不利的。”宋英宗還是不甘心,又問韓琦:“讓蘇軾修起居注怎麼樣?”韓琦說:“修起居注與知制誥官職性質相同,官品接近,恐怕也不太合適。”由於韓琦的一再阻撓,宋英宗只好任命蘇軾在史館試用。在宋神宗時,蘇軾才受重用,官禮部尚書、翰林學士等職,但不久就因為反對王安石變法而被貶黜出京。 元豐二年(1079年)四月,蘇軾調任湖州(今浙江省吳興縣)。到了湖州後,蘇軾作《湖州謝上表》。其實這只是例行公事,只要略敘為臣過去無政績可言,再敘皇恩浩蕩之類便可以上交了。但蘇軾性格豪邁,不拘小節,興之所至,又在謝表中添加了一句“知其生不逢時,難以追陪新進;查其老不生事,或可牧養小民”,其實就是發牢騷的意味,以此來表示對新法的不滿。 本來這種謝表送到朝廷,也不會有太多人留意,偏偏蘇軾文名滿天下,文章一出,世人莫不爭相一睹為快,就連蘇軾的謝表也格外為人矚目。由於“新進”是暗指王安石引薦的新人,結果惹怒了一些尚在當政的新進們。他們指責蘇軾以“謝表”為名,誹謗朝廷,發洩對新法的不滿,請求對他加以嚴辦。 天下不滿新法的人大有人在,蘇軾這一句牢騷也不是太大的罪名。為了置蘇軾於死地,一張有預謀的羅網悄悄展開了。 御史李定、何正臣、舒亶等人彈劾蘇軾“玩弄朝廷,譏嘲國家大事”,還專門舉出了蘇軾的《杭州紀事詩》作為證據。為了羅織更大的罪名,這些人更是處心積慮地從蘇軾的其他詩文中找出個別句子,斷章取義地給予定罪。如蘇軾自責的“讀書萬卷不讀律,致君堯舜知無術”一句,本來是說自己沒有把法律一類的書讀通,所以無法幫助皇帝成為像堯、舜那樣的聖人,卻被說成是諷刺皇帝沒能以法律教導、監督官吏;而蘇軾歌詠檜樹的兩句“根到九泉無曲處,世間惟有蜇龍知”,則被指稱為影射皇帝。 “皇上如飛龍在天,蘇軾卻要向九泉之下尋蜇龍,不臣之心,莫過於此”! 如此一來,蘇軾的罪名就大了,已經到了罪大惡極的地步,非死不可了。 儘管想要蘇軾死的人很多,宋神宗也對蘇軾非常惱火,但他還是不願意下殺手,只同意逮捕蘇軾,而且特意要求在進京途中,不得將蘇軾關入監獄過夜。 同年七月,御史台派遣皇甫遵前去逮捕蘇軾。蘇軾密友王詵得知消息後,緊急派人告知蘇轍,蘇轍立即派人送信給兄長。蘇軾得知消息後,立即告假在家。皇甫遵到後,蘇軾心中恐懼,甚至不敢出來與皇甫遵見面。後來經皇甫遵反复解釋,並非前來捉拿,蘇軾才勉強出來相見。 第二回中提到:高俅未發蹟之前,流落在京師,後經朋友介紹,到蘇軾府上謀職,蘇軾又轉薦他到駙馬小王都太尉府上做了一名親隨。這個小王都太尉,就是王詵。後來王詵過生日,專請小舅端王趙佶,高俅善於蹴鞠,因而受到愛好蹴鞠的端王趙佶賞識,趙佶即位為宋徽宗後,高俅也備受寵信,位至顯貴。 在進京的路上,蘇軾聽說罪名重大,不知道此行會有什麼樣的命運,因此數次想跳水自殺,只是擔心自己一死,會牽連到弟弟蘇轍,這才沒有下定決心。蘇軾走後,他妻子王閏之為了避禍,將蘇軾詩文手稿全部燒毀,蘇軾的作品因此而湮沒不少。蘇軾後來在給文彥博的信中說起這事:“州郡望風,遣吏發卒,圍船搜取,老幼幾怖死。既去,婦女恚罵曰:是好著書,書成何所得,而怖我如此?悉取燒之。比事定,重複尋理,十亡其七八矣。”(《黃州上文潞公書》) 到京城後,蘇軾被正式逮捕下獄,交御史台審訊。與蘇軾關係密切的親友,如司馬光、范鎮、張方平、王詵、蘇轍、黃庭堅,甚至已經去世的歐陽修等二十九位大臣名士,均受到了牽連,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烏台詩案”。 蘇軾下獄後,其長子蘇邁(第一任妻子王弗所生)每天都去監獄給他送飯。在等待最後朝廷判決的時候,由於父子不能見面,二人便暗中約定:蘇邁平時只送蔬菜和肉食;如果得到判決死刑的壞消息,就改送魚,好讓蘇軾早有心理準備。湊巧的是,有一天蘇邁剛好有事,不能去給父親送飯,就委託一個朋友代勞。朋友十分熱心,特意給蘇軾準備了一條魚。結果蘇軾一見魚就大驚失色,以為朝廷已經判決自己死刑,便寫了兩首絕命詩,託人帶給弟弟蘇轍。兩首詩為:
蘇轍看到哥哥的絕命詩後,也大吃一驚,立即痛哭流涕地給宋神宗上書,要求用自己的官爵為其兄贖罪。其實此時朝廷還沒有判決蘇軾死刑,不過是代蘇邁送飯的朋友並不知道“魚與死刑”的約定。不過,此時宋神宗正為如何處置蘇軾而猶豫不決,宋太祖曾有誓約,除叛逆謀反罪外,一概不殺大臣。而朝廷中也有很多人愛惜蘇軾才華,為蘇軾求情。就連賦閒在家的王安石聽說此事後,也緊急上書勸說宋神宗:“安有聖世而殺才士乎?”重病在床的曹太后已經奄奄一息,聽說蘇軾的事後,抱病責備宋神宗。這些台前幕後的人,對挽救蘇軾的命運起了決定的作用。宋神宗遂下令對蘇軾從輕發落,貶其為黃州(今湖北省黃岡)團練副使,但不准擅離該地區,並無權簽署公文,相當於待遇好點的囚徒。 蘇軾被拘禁近百日後,終於獲釋。巨大的挫折並沒有改變蘇軾豪爽的性格,飽經憂患的人生體驗反而激發了他創作的熱情,正是在黃州的日子,他寫下了“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等膾炙人口的詩詞。 這里特別要提到的是,蘇軾被貶到黃州,還寫了一首名叫《豬肉頌》的打油詩:“黃州好豬肉,價錢等糞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每日起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其中的“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就是名菜“東坡肉”的烹調法。蘇軾後來任杭州太守,修蘇堤,興水利,深受百姓愛戴,而這“東坡肉”也跟著沾光,名噪杭州,成為當地的一道名菜。 中有傳奇的《王安石三難蘇學士》一文。據載,蘇軾曾到王安石府上拜訪,被僕人安排在書房等候接見。閒來無事,他在書房隨意走動觀看,突然,他看到一首題為《詠菊》的詩稿,上面只有“西風昨夜過園林,吹落黃花遍地金”兩句詩,還沒有完稿。蘇軾認得這是王安石的筆跡,但卻想不通王安石怎麼會吟出這有悖情理的詩句來,因為據他看來:“黃花即菊花。此花開於深秋,其性屬火,敢於秋霜鏖戰,最能耐久,隨你老來焦乾枯爛,並不落瓣。說個'吹落黃花滿地金',豈不是錯誤了?”蘇軾興之所發,便舉筆舐墨,依韻續了兩句詩:“秋花不比春花落,說與詩人仔細吟。”寫了以後,他又覺不妥,擔心王安石責怪,便不等會面就一走了之。後來,王安石得知蘇軾續詩譏諷自己後,心中有所不滿,一直想要煞一下蘇軾的傲氣。剛好蘇軾因“烏台詩案”被貶,經王安石的安排,將其貶到黃州。蘇軾到黃州後,剛好遇到重陽節連日大風,他與來訪的好友陳季常一道去後花園賞菊花,沒想到只見菊花棚下滿地遍灑黃燦燦的菊花,枝上全無一朵。蘇軾這才知道王安石所詠之菊便是黃州的特殊品種,而王安石故意將蘇軾遷到黃州,就是為了讓他看到“吹落黃花滿地金”的菊花。 受蘇軾牽連的人中,有三個人的處罰較重。駙馬王詵首當其衝。他因為事先洩露機密給蘇軾,且交往親密,在御史台調查時不主動交出蘇軾的詩文,被削除一切官爵。其次是王鞏,被御史附帶處置,發配西北。第三個是蘇轍,他曾奏請朝廷赦免兄長,自己願意納還一切官位為兄長贖罪,遭受降職處分,調到高安,任筠州酒監。其他人,張方平與其他大臣都是罰紅銅三十斤,司馬光和范鎮及蘇軾的其他的朋友,都各罰紅銅二十斤。喧囂一時的“烏台詩案”終告結束。 王詵是皇親國戚,尤其王詵妻子寶安公主(後改為蜀國公主,累改秦、荊、魏三國)為宋神宗親妹,都是高太后所生,兄妹感情極為深厚。有如此關節,王詵卻被處罰得最重,這就格外令人納悶了。宋神宗在貶黜王詵的手詔中說:“王詵內則朋淫縱慾而失行,外則狎邪罔上而不忠,由是公主憤愧成疾,終至彌篤。”由此推斷,除了受到蘇軾牽連的因素外,寶安公主病重才是王詵被貶的主要原因。王詵雖然娶了金枝玉葉的寶安公主,寶安公主也極為賢惠,然而名士風流,王詵還是先後娶了幾個小妾。寶安公主因此被冷落,經常鬱鬱寡歡,而唯一的兒子又在三歲時夭折,最終使她憂傷成疾。宋神宗惱恨王詵,因此才借“烏台詩案”從重處罰妹夫。王詵被貶的第二年,寶安公主已經病入膏肓,高太后前來探望,寶安公主從昏迷中醒來,悲傷地告訴母親自己將不久於人世,母女二人抱頭痛哭。片刻後,宋神宗匆忙趕來,親自為妹妹診脈,又親手給妹妹餵粥。寶安公主為了不辜負兄長的情意,勉強將粥喝完。宋神宗賞賜給寶安公主六千金帛,又問妹妹有何要求。寶安公主說:“复詵官而已。”意思是請皇帝讓丈夫王詵官復原職。第二天,寶安公主去世,年僅三十歲。宋神宗聽說後,還來不及吃飯就趕往公主府邸弔祭。結果,剛剛望見公主府的府門,皇帝就忍不住開始痛哭流涕,並因此而罷朝五日。兄妹的手足情深,由此可見一斑。為了滿足寶安公主最後的願望,宋神宗打算召回王詵,但就在這個時候,寶安公主乳母告發說王詵經常不檢點,甚至縱容小妾有不尊重公主的行為。宋神宗聞之大怒,下令杖責王詵的小妾,並全部發配給士卒。王詵則再次被貶往筠州,一直到宋神宗死後才被放還。 烏台詩案發生的前後,勵精圖治的宋神宗始終沒有停止改革的進程,親自對熙寧年間的變法措施加以調整,繼續推行,並著手對官制進行了一次大的改革,使變法運動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元豐八年(1085年)三月,宋神宗在內外交困中病死,在位十八年,年僅三十八歲。一位心有大志想有所作為的皇帝,就這樣地英年早逝。遠在江寧的王安石作詩哭悼說:“老臣他日淚,湖海想遺衣。”這淚不僅是為宋神宗而哭,也是為政局的逆轉而哭,為新法的命運而哭。王安石心中非常明白,宋神宗一死,新法的命運就走到了盡頭,他們君臣的理想終將徹底破滅。之後,王安石一直非常不安,當他聽到免役法也被廢除時,不禁悲憤地說:“亦罷至此乎!?”不久便鬱然病死。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