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中國歷史 謀說天下·謀秦

第24章 6、離間計,趙括換廉頗

謀說天下·謀秦 慕寒 3658 2018-03-16
客觀上來講,秦始皇最後能統一六國,奪得天下,除了有他自己的雄才大略、識人之明和用人之智外,他的祖輩為他打下的堅實基礎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他們的努力和智識為秦始皇統一天下創造了歷史的必然性,使他能夠站在祖輩先君的肩膀上完成一統天下的偉業。尤其是秦昭襄王在位時的長平之戰,此戰的勝利對秦始皇最後滅掉趙國具有決定性的因素,它大大削弱了當時唯一能與秦國抗衡的諸侯國——趙國的實力,使趙國一蹶不振,最後走上了滅亡的道路。從此以後,秦國的力量蒸蒸日上,而其他諸侯國的力量卻日趨衰弱,此長彼消,秦國一統天下也就成為了歷史的大勢所趨。 公元前262年,秦昭襄王派大將白起攻打韓國,佔領了野王城,切斷了韓國上黨郡和國都的聯繫。韓國想獻出上黨郡向秦求和,但是上黨郡守馮亭卻不願降秦,請趙國發兵取上黨郡。平原君剛到上黨沒幾天,秦軍大將王齕又率領了軍隊殺來,令上黨守軍猝不及防,加上平原君只帶來少量的士兵,無力抵抗強大秦軍,只有向後退卻,上黨的百姓也紛紛逃往趙國。秦軍乘勝追擊,將對方緊逼到了趙國的戰略重地長平附近。此時,廉頗在趙孝成王的命令下,率領四十餘萬士兵趕到長平援助平原君。

長平城位於洛陽東北一百公里處,是個擁有天險的堅固之地,一向是趙國南方最重要的軍事重鎮。長平扼守著秦軍通向邯鄲的交通要道,因此它的存亡關係著趙國整個國家的命運。 起初,廉頗利用地勢上的優勢,採取正面迎敵的戰略方針。因為即使趙軍失利,可以隨時退守到地勢險要處。同年六月,在炎炎酷暑中,秦軍攻破了趙軍的陣地,奪取了兩個營壘,抓了四個尉官。由於初戰不利,廉頗改變了戰爭策略,退守到長平,收縮防線,命令趙軍在長平城附近的山地大力加固防線,構築營壘,並頒布了嚴禁趙軍出營作戰的命令。急於求勝的秦軍對趙軍壁壘發動了幾次攻擊,並沒有取得什麼結果,無奈之下,只有對著趙軍營地安營扎寨,靜候良機。 秦軍大將王齕本來打算速戰速決,沒有料到對方會退守長平,避守不出,這樣消耗下去,對於秦軍來說無疑是不利的。首先要解決的就是軍糧的供給問題,因為長平離趙國近,秦軍遠征至此,補充兵力和糧草都比較困難。包圍戰進行了一個多月,秦軍就出現了軍需不足的危機。儘管秦昭襄王傾盡全力輸出軍援,但補給仍然不足,而且變得越來越困難。

相反,廉頗以逸待勞,他在長平城東側建立了一個非常堅固的陣地,以鞏固大軍和首都邯鄲城的聯絡。打算和秦軍長期消耗下去,打一場持久戰。 面對這種僵局,秦昭襄王召見謀臣范雎擬定對策。范雎獻計說:“既然他們死守不出,硬著頭皮去攻堅肯定不是明智之舉,只會損傷我軍士氣,而我們也不能長期這樣消耗下去,只能速戰速決。我想過,現在問題的關鍵是廉頗,要攻克長平,就必須設法使廉頗離開。” “可是,讓廉頗離開談何容易啊!他是趙國的名將,能征善戰,這麼重要的戰役怎麼可能調離他呢?”秦昭襄王焦急地說。 “大王莫急!既然我想到以政治手段從內部瓦解趙國的堅固防守,我就自有辦法使趙國調離廉頗。” “那就快說來聽聽。”秦昭襄王因為焦急,下意識地向范雎的身前湊了湊。

“我派人打探過,聽說趙孝成王對廉頗的保守戰略深為不滿,君臣之間常有矛盾。我們如果使用離間計,用重金賄賂趙孝成王身邊的大臣,在邯鄲城製造謠言,動搖趙孝成王的信心,目的不就達到了嗎?” “就這麼簡單?難道他們真的會讓我們牽著鼻子走?”秦昭襄王將信將疑地說。 范雎狡黠地笑了笑,說:“大王不必擔心,我既然想到此計,就能保證讓他們由我們牽著鼻子走。我聽說趙孝成王非常信任趙括,可趙括這個人只會紙上談兵,卻沒什麼實際作戰的能力,要是讓他將廉頗換下,我們就穩操勝券了。” 秦昭襄王聽後,心中的疑慮煙消雲散,吩咐范雎立刻依計而行。 得到秦昭襄王的指令後,范雎便按照自己的計策,以大量金錢僱間諜到邯鄲製造謠言:“廉頗已老,已經喪失了從前的威猛,過不了多久就會投降。趙國要想取勝,只有讓趙括來領兵。因為在趙國所有的將軍中,以趙奢最強,曾經擊敗秦國的無敵將軍白起。現在趙奢已死,其子趙括繼承其位,勇猛更勝他的父親,如果由他來領軍,秦軍只會聞風喪膽潰散而逃。”

與此同時,范雎用大量金錢買通了影響朝廷決策的大臣,讓他們在趙孝成王的面前製造同樣的謠言。趙孝成王本來對廉頗就心存不滿,認為他避守不戰是因為畏懼秦軍,再加上這時候全國上下,忽然傳來這麼多的傳言,正好迎合了他不滿廉頗的心理,自然就信以為真。於是,他下令讓趙括取代廉頗,和秦軍決一死戰。 趙括奉命來到長平,廉頗只好無奈地離去。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趙括一到任,立即改變了廉頗的策略,按照自己的意志改造趙軍,將參謀部換成自己的人;他下令將廉頗構建的那些防禦工事全部拆除,然後將所有的指揮官召集在一起,說:“人類不是冬眠動物,把龐大的軍力藏在城牆後,是不可能消滅秦軍的。廉頗消極的作戰方法只是在浪費我們國家的資源,我們要主動發起進攻,就憑我們人數上的優勢也能將秦軍踏平。”由於所有的指揮官都調換成了趙括自己的人,自然就沒有人反對。

范雎得知趙國已經讓趙括取代了廉頗,喜不自勝,既然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當然一切也就在他的掌控之中。他彷彿看到勝利已經來到秦國的大門。不過勝利才剛剛開始,還不能高興得過早,因為這一仗將關係到兩國的命運,范雎不敢有任何的疏忽,於是拜見秦昭襄王說:“要想取得這一戰的勝利,非大將白起莫屬,現在時機已到,懇請大王派白起擔任主將,讓將軍王齕擔任副將,和趙軍決一死戰。” 秦昭襄王見事態的發展全都在范雎的意料之中,自然就更加相信范雎的能力,所以二話沒說,就下令讓白起擔任主將。不過,和趙軍換將相比,秦軍換將卻是在無人得知的情況下悄悄地進行的。並傳下軍令:“有言白起在軍中者斬。” 百戰百勝、作戰經驗豐富的白起到達長平後,秘密吩咐兵士構築防禦工事,沿長平城佈置了一道八十公里長的弧形防禦陣地,並安排兩萬五千名士兵等趙軍進入預設陣地之後截斷趙軍的退路,又安排五千名騎兵阻擋趙營中留守部隊的支援,另安排了一支軍隊與趙軍接觸一陣就佯裝敗退,把趙軍引入預設陣地,其餘秦軍則堅守防禦陣地以待趙軍的攻擊。

佈局全都安排好後,白起一聲令下,秦軍先頭部隊主動突擊趙軍正面的先鋒軍團。由於秦軍動作奇快,趙軍遭到嚴重打擊,開始後退。在軍中的趙括一見初戰不利,便下令所有軍團向秦軍發動總攻擊。 於是,四十餘萬趙軍浩浩蕩盪地向秦軍壓來。秦軍的先頭部隊按照事先設計好的計謀剛和趙軍交戰就敗下陣來,裝作畏懼趙軍的樣子向營地逃去。趙括見此情景,大喜過望,立刻下令乘勝追擊,命令全軍向秦軍陣地猛撲而去。 這時,趙軍原廉頗軍團的將領紛紛表示反對,說:“這里地勢險峻,我們對會戰戰場的地形不明,敵方布陣我們也無法預知,這樣全軍衝過去恐怕會中了埋伏啊,最好還是先派人偵察地形後再從長計議。” 然而趙括求勝心切,批評那些將領說:“你們懂什麼,我軍在人數上佔絕對優勢,有什麼可害怕的,如果這次不乘勝追擊,給秦軍先頭部隊致命的打擊,錯過這次千載難逢的機會,就很難再有痛擊秦軍的機會了。”

廉頗手下的那些將領見趙括不聽勸告,一意孤行,無奈只有和他一起拼死一搏。趙括一聲令下,趙軍蜂擁而上沖向秦軍。秦軍依託有利的地勢和堅固的陣地進行防禦,使得趙軍死活攻不進去。而這時趙軍已經離開自己的營地十二公里,趙軍想按原路返回,卻被預先埋伏好的二萬五千名秦軍阻擋,留守的趙軍試圖出城營救,又被秦軍的五千騎兵驅趕回來。就這樣,運籌帷幄的白起在他天衣無縫的作戰方式中,使趙軍一下子陷入了孤立無援的境地。在運糧通道被秦軍堵死而又無法突圍的情況下,悔不當初的趙括只有下令構築壁壘,頑強固守,等待援兵的到來。 秦昭襄王得知初戰告捷,秦軍已經堵死了趙國的運糧通道,興奮不已,賜給全國百姓每人一級爵位,徵調十五歲以上的青壯年,在自己的帶領下全部趕赴長平戰場,阻截趙國救兵,斷絕趙軍軍糧。

趙括所等待的援兵終究沒有來,因為趙國已經無兵可派,向其他諸侯國求援又被對方拒絕。四十九天過去了,在外無救兵、內無糧草的情況下,趙軍的毀滅近在咫尺。趙括見大勢已去,決定親自率兵作最後一搏,即使失敗,也是以死殉國,那無疑是他最後也是最好的歸宿,因為全軍淪落到此是他一手造成的。 趙括從疲弱的士兵中挑選了一些精力相對旺盛的士兵,組成幾支敢死隊分散突圍。趙括一馬當先地向秦軍衝去,只見一陣亂箭襲來,不多一會兒,趙括和敢死隊的所有士兵就全都血肉模糊地死在了亂箭之下。 白起命令士兵挑起趙括的人頭向趙軍示威,因主帥陣亡而陷入群龍無首的趙軍只有紛紛放下武器,老老實實地做了秦軍的俘虜。 可是,面對這些俘虜該怎麼辦呢?白起下意識地想到一個最徹底、最簡單的解決辦法,那就是坑殺。

趙王不辨是非,中了范雎的離間計而臨陣換帥,犯了兵家大忌。免去穩重老練的廉頗,任命只會紙上談兵的趙括,在戰略戰術上犯下重大錯誤,最終導致了趙軍的慘敗。范雎的離間計,為秦軍能取得長平之戰的勝利,發揮了奇效。可以這麼說,長平的淪陷成為了趙國滅亡的第一步。因為這一戰消耗了趙國太多的人力和物力,再加上緊隨而來的邯鄲之圍,使趙國的軍力消耗殆盡,再也沒有從創痛中恢復過來。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