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中國歷史 謀說天下·謀秦

第22章 4、君臣盟約,甘茂輕取宜陽

謀說天下·謀秦 慕寒 3012 2018-03-16
秦惠文王去世後,秦武王即位。武王在位時,甘茂和樗里疾分別為左右丞相輔佐秦武王。秦武王常常對左右說,如果能讓寡人的人馬、戰車、商車在三川內暢通無阻,滅掉周朝,就算讓寡人死去,寡人也滿足了。 甘茂聽說後,便向武王獻計道:“大王如果想把周朝滅了,韓國便是我們首先要打的國家。但是以目前我秦國的實力去攻打韓國並非十拿九穩,我們可以聯盟魏國,結合兩國的力量去攻打韓國,韓國必敗無疑。” 秦武王說道:“丞相說得句句都很有道理,不知道派誰去魏國說服魏王聯合伐韓呢?” 甘茂拱手說道:“我可以前去一試,可叫向壽與我一同前去。” 秦武王非常高興,賜了甘茂幾車珠寶和上百名隨從,送其上路。 甘茂一行人到了魏國後,甘茂突然改變主意對向壽說道:“你馬上回去告訴大王,魏國已經同意和秦國結盟並攻打韓國,但是韓國還是不能打,其中的原因等我回去再告訴大王。”

向壽回到秦國把話原封不動地講給了秦武王,秦武王不解,便問向壽甘茂這樣做的用意,向壽說道:“丞相說,他從魏國回來後親自跟大王講。” 秦武王在朝中坐不住,便來到息壤等候甘茂。 幾日後,甘茂從魏國回來,和秦武王相遇在息壤。 秦武王第一句話便是問甘茂,為什麼突然又改變了主意,是不是遇到了什麼阻攔,或者是韓國又和別的國家結盟了。 甘茂說道:“大王考慮的多了,其實原因不在這裡。我在魏國說通魏王聯盟後,突然又想到一個問題,覺得有必要和您談一談,然後再做伐不伐韓的決定。” 秦武王疑惑地問道:“丞相有什麼問題?” 甘茂說道:“宜陽是個大縣,名為縣,其實都能叫做郡了。宜陽地處天險,易守難攻,我秦軍行千里的路程,加上對環境不熟悉等種種因素,攻打起來就太難了。”

秦武王說道:“丞相的意思是想放棄攻打韓國?” 甘茂搖頭說道:“沒有,這其實不是我最擔心的問題。攻打韓國耗費的時間一定會很長,在這期間會發生什麼事情實在沒法預料。” 秦武王疑惑地問道:“丞相的意思是指?” 甘茂說道:“大王先聽我講一個故事。從前有一個人,有個和他一樣名字的人殺了人。有人便告訴他母親說,你孩子殺人了。知子莫如母,他母親當然不相信。接著又有一個人告訴她說,你孩子真的殺人了。她依然不相信,孩子是自己一手撫養長大的,他的一舉一動都在自己眼裡,怎麼會去殺人呢。後來又有一個人告訴她說,你孩子確實殺人了。她的心就動搖了,覺得即使自己再了解自己的孩子,但也猜不透他的心。她感到害怕,便丟掉了家務,逃走了。”

秦武王說道:“故事講得很精彩,卻不知道這和丞相所擔心的事有什麼聯繫。” 甘茂說道:“我只是用這個故事做個比喻,如果去攻打宜陽肯定要耗費很長的時間,這段時間大王身邊肯定會出現一些誹謗我的人,說我拿不下宜陽,或者說我沒有本事之類的話。一個人這樣說,大王可能不會放在心上,但是很多人都這樣說,大王的信心肯定就會動搖了,臣害怕大王做出那個錯誤決定。” 秦武王便問道:“怕寡人做出哪個決定?” 甘茂說道:“如果我猜得不錯,在我長時間沒有攻取宜陽後,樗里疾、公孫爽肯定會覲見大王,誹謗於臣,大王一定會信了他們的話,命令臣撤兵。” 秦武王說道:“寡人不聽他們的便是了,這樣丞相應該放心去了吧。” 甘茂見自己已經說服了秦武王,便帶了軍隊,去攻打宜陽。

結果甘茂所料的沒有錯,因為水土不服,加上宜陽佔地易守難攻,五個多月下來,竟然沒有攻破宜陽。 而此時,樗里疾、公孫爽果真去覲見了秦武王。 樗里疾說道:“大王,甘茂去攻打韓國的一個小縣,竟然耗費瞭如此長的時間還沒有攻破,證明他真的沒有作戰指揮能力,如果再這樣長時間地耗下去,必敗無疑!” 公孫爽也附和著說道:“丞相說得對,趁現在還沒有到料想的那個地步,還是撤兵回秦比較好,一來減少了不必要的損傷;二來我們可以聚集實力,找機會再討伐韓。” 秦武王覺得他們的話也不無道理,便傳令下去說道:“速速派人去通知甘茂,告訴他取消和韓的交戰,馬上撤兵回秦。” 傳令官把消息報告給了甘茂,甘茂心想,大王果真這樣做了。思忖再三,他便提筆寫了一封信給傳令官,讓他親手把信函交到秦武王手裡。

甘茂在信上說:大王可曾記得咱們在息壤時的約定麼,我就是擔心大王會這樣做,才苦費心機地跟大王說了那麼多話。宜陽這邊的情況大王雖然沒有親眼目睹,也應該在心裡有個了解。宜陽易守難攻,再加上將士們水土不服,作戰能力大大降低,這才加長了作戰的時間。我希望大王遵守當時在息壤的諾言,不要聽取別人的話,再給我些時間,拿下宜陽是遲早的事。 秦武王看到信,心裡泛起一陣波瀾,自己確實答應了甘茂。想到這裡,他把心一橫提筆又給甘茂寫了一封回信。 信上說道:寡人把息壤之約給忘記了,看了丞相的回信,寡人覺得好生慚愧。正如丞相所料想的那樣,在如今沒有攻取宜陽的時候,朝中有不少人前來覲見寡人,勸諫撤兵回秦。當時寡人覺得,他們所說的也不無道理,所以決定撤兵。你回信中提到的宜陽之約,又讓我改變了初衷,想想當時的情景,丞相正是擔心如今日所變那樣,才處心積慮地說了那些話。在此,寡人收回前信中撤兵回秦的話,支持你攻取宜陽。並且再給你增兵二十萬,助你伐韓。

把信交給了傳令官,秦武王馬上又下了一道旨意說:如今宜陽之事,寡人不想再聽到什麼退兵的勸諫。寡人斟酌再三,決定繼續支持甘茂伐韓,並且調遣二十萬軍隊,前去支援。如果仍有執迷不悟者前來勸諫,寡人定嚴懲不怠! 這旨意果真起到了作用,有不少準備勸諫的大臣又都打消了念頭,心裡卻都疑惑大王的決定怎麼變得這麼快,他們哪裡知道秦武王和甘茂的息壤之約呢。 隨後秦武王調了一名武將帶領二十萬軍隊支援甘茂去了。 甘茂看到秦武王的回信,心中的感動溢於言表。大王這麼做,在別人看來卻是孤注一擲,那就更能證明大王相信我,沒有忘記息壤之約。大王如此信任於臣,我要是再拿不下宜陽,就是在大王臉上抹黑,大王必定會受到諸多大臣們背後的恥笑。

甘茂考慮道:宜陽守城軍隊,依仗地理優勢頑強抵抗,便是自己現如今仍沒有取勝的真正原因。經過這麼長時間的大小之戰,我秦軍對水土以及作戰模式已經適應,只不過是軍隊人數偏少才降低了作戰進程,如今大王派遣二十萬部隊前來支援,就正好解決了自己的當務之急,攻克宜陽指日可待了。 宜陽守城將領本來聽到甘茂準備要撤兵的消息,心裡總算是鬆了一口氣。可剛剛把這口氣松完不久,探子又回報消息說:秦武王改變了決定,不但沒有命令甘茂撤兵,反而又從秦國調取了二十萬兵力,前來支援甘茂! 守城將領大驚失色,剛平靜下來的心又懸了起來。 “一定要給我守住,馬上派人向大王求援!”他命令道。 只可惜他知道的太晚了,宜陽距離韓國都城有千里之遙,折合時間,沒有半月的時間,援軍根本趕不過來。可支援甘茂的二十萬大軍已經快到宜陽了。

至此甘茂沒有發動對宜陽城的進攻,而是趁援軍未到之前整頓軍隊。 三日後,援軍終於趕來,兩軍一會合,士氣頓時大增。甘茂乘此時機向宜陽發起了進攻。 韓國的援軍還在半路上,宜陽這邊就已經支持不住了,頑強地抵抗了五日後,宜陽城終於被攻破,秦軍斬首六萬,大獲全勝。 甘茂最終取得了勝利,其重要原因在於他的深思熟慮,在他回秦後,秦武王拿出一個裝滿誹謗信的籮筐給甘茂看。甘茂當時就說:這次的功勞不是臣的,而是大王的,如果不是大王堅持自己的想法,恐怕早就命臣撤兵了,而秦武王心裡卻是非常佩服甘茂的先見之明。 甘茂的謀略在於,他預知到了秦武王可能會受到左右的干擾,而不能給予其充分的信任,因此提前給他打了預防針,訂立了君臣間的盟約。事實證明,甘茂所採取的計策是正確的,秦武王也因此給予了他大力的支持,最終取宜陽才獲得了勝利。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