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中國歷史 謀說天下·謀漢

第38章 2、從諫如流,定都稱帝建社稷

謀說天下·謀漢 陈冬梅 2386 2018-03-16
劉邦收回兵權,就在定陶住了下來,避過寒冬。三軍在此得到休息,劉邦也開始描繪自己未來的藍圖,不打仗了,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冬去春來。 大勢所趨,劉邦接下來肯定是要稱帝的,但是堯舜聖君可都是別人推舉出來的,此時的劉邦還缺幾個推舉的人。劉邦想了想,覺得張良是個聰明人,給他說說自己的想法,他自然會明白。於是劉邦就找來張良,問他:“現在天下已定,我下一步該怎麼辦呢?”張良說:“天下平定,四海歸心,下一步應該稱帝了。”劉邦就為難地說:“我為天下誅暴秦,平定諸侯之亂,根本沒有想到做皇帝呀,別人會誤認為我是別有所圖……”張良一听就知道劉邦話裡有話,就說:“帝位是天下人給您的,而不是您竊取的,只有您能分封天下諸侯,您不稱帝,誰會稱帝呢?”一句話說得劉邦眉開眼笑。

二月,劉邦在張良的一再催促下,封韓信為楚王,彭越為越王,這兩大梟雄成為劉邦的臣子。二王就任前,張良多次出入他們的住處,不久,韓信和彭越聯合原來的燕王臧荼、趙王張敖以及長沙王吳芮共同上書劉邦,請他即位稱帝。 劉邦就是在等候別人的推舉,此時他喜不自禁,恨不得馬上稱帝,但是劉邦臉一沉,說:“我出身貧寒,能帶領大家掃滅暴秦,是我幸運,也是天下諸王的功勞,我怎麼能一個人獨占功勞呢?”一句話把韓信等人噎回去了,韓信走後,劉邦又怕自己說的話太重,打擊了各位的積極性,就派張良去慰問。接著韓信等人又上書,劉邦又拒絕,一來二去,劉邦覺得也差不多了,自己也年紀不小了,不能再推辭下去了。最後一次,韓信帶領諸王親自跪請,“大王雖然出身貧寒,但率領眾人掃滅暴秦,誅殺不義,安定天下,功勞超過諸王,您稱帝是眾望所歸……”韓信說得聲情並茂,十分懇切,韓信回憶起劉邦的知遇之恩,心中還是很感激。劉邦聽了也十分感動,馬上拉起了韓信,順水推舟地說:“既然這樣說了,那就按你們說的辦吧。”

漢五年(前202年)二月二十八,劉邦在山東定陶汜水之陽舉行登基大典,定國號為漢。劉邦成為大漢王朝的開國皇帝,其妻子呂雉由王后晉升為皇后,兒子劉盈由王太子晉升為皇太子。不可一世的秦始皇被掃進了歷史的故紙堆,戰無不勝的西楚霸王也黯然離開了歷史舞台,兩人的背影成為大漢帝國開國皇帝登基大典的一抹背景。這年的劉邦五十五歲了,已經是一個兩鬢雪白的老翁了。 同年六月,劉邦與開國重臣商討,學習周朝,定都洛陽。接著,劉邦就移駕洛陽,派官員修葺洛陽宮室,加固城牆。一時間,洛陽天下工匠雲集,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 定都洛陽似乎非常合理,周朝時在此建都,歷經幾百年,洛陽城一派皇家風範,修葺總比重建要好。劉邦心裡算過這樣一筆賬,覺得在洛陽定都符合國情,群臣也無異議,但是,此時有一個人站出來堅決反對在洛陽建都,此人只是一個小小的戍卒。

這個人名叫婁敬。婁敬當時去隴西服兵役,途經洛陽,看到洛陽大興土木,就向此地的老百姓打聽,百姓告訴他:“皇上要在此建都呢!”同伴們一番欷歔,婁敬卻沉默無語。婁敬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戍卒,但是對政治很有一番見識,平時和同伴討論天下大事,時常流露出對大漢開國皇帝的敬佩之情。在洛陽建都,他覺得不合適,就去找自己的同鄉虞將軍,想通過他引見去見皇帝。 將軍好見,皇帝有這麼好見嗎? 當時漢朝初建,封建等級制度並沒有建立起來,跟著劉邦打天下的文臣武將出身大都低賤,門第觀念是很淡薄的。虞將軍看到老鄉來找,問清緣由,覺得自己老鄉頗有見識,引見一下也無妨。虞將軍對劉邦的脾性也比較了解,劉邦向來喜歡見一些三教九流,聽一些奇談怪論,思量之後,虞將軍就同意了婁敬的請求。

婁敬見劉邦的時候就穿了一件破舊的羊皮夾襖,一出汗,周圍的人都能聞到羊腥味,虞將軍都為自己的同鄉感到不好意思,周圍的大臣都皺著眉頭。但是這個婁敬說話不卑不亢,談吐不俗,劉邦見了,心裡就有幾分喜歡:這個人和我當年很像嘛。接著劉邦也沒急著讓婁敬說,就賜宴招待,酒足飯飽後,劉邦自然要問婁敬了:“因為什麼事急著求見呢?”婁敬說:“當今天下和先前的周朝已經不一樣了……”劉邦趕緊問不同在哪裡,婁敬說:“周朝建立歷經十餘代治理,推行仁政,天下歸心,後建都洛陽,諸侯四面來朝貢,距離相差不遠;而今漢朝始創,民心不穩,不適宜仿照周朝盛世建都洛陽。皇上應該到關中定都,這樣便可以在秦地固守險地,國家才能長治久安。”

劉邦聽了覺得非常有道理,就召大臣們商議,大臣們極力反對。大臣們多是關東人,他們希望定都關東,另一方面,秦始皇定都關中,不是經歷了兩代就滅亡了嗎?這樣劉邦就矛盾了,他發現自己的“第一謀士”張良一言不發,不同尋常,於是又問張良的意見。張良略微思索一下說:“關中金城千里,天府之國,退可守,攻可出,是定都的好地方。婁敬的話有道理!”劉邦當時就拍板:“好,定都關中!” 定都關中的好處到平定諸侯王時才徹底顯現出來,在建立和維護大漢中央集權的過程中起了關鍵作用。一開始,張良也知道定都關中的優勢,為什麼沒有向劉邦進言呢?也許張良開始沒有意識到,只是經婁敬提醒才意識到。 第二日,劉邦就頒布意旨,定都長安,並立即準備車馬移駕長安。婁敬進言有功,被賜劉姓,任命為郎中,號曰“奉春君”。一個小戍卒一步登天,徹底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後來的歷史發展證明,漢王朝將都城設在關中,的確是一項英明決策。在建國初期削平諸侯王戰爭和漢景帝平定七國之亂的戰爭中,關中地區作為政治首府和經濟上戰略大後方,始終巋然不動,為保證戰爭的勝利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而這樣一個關係國家安危的決策竟然是一個小兵卒提出來的,後人都非常感嘆。一個普通老百姓,對於國家大事如此關心,並且提出了頗有價值的建議,這從一個側面說明,劉邦的大漢政權頗得民心,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從另一方面也證明了劉邦的人格魅力,劉邦出身農家,豁達大度,待人真誠,從諫如流,雖然貴為九五之尊,但是難以洗去身上泥土的氣息。正因為如此,劉邦才能把氣質各異、禀賦千差萬別的各類人才,通過不同渠道吸引到自己身邊。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