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中國歷史 謀說天下·謀漢

第19章 2、得張良者得天下

謀說天下·謀漢 陈冬梅 3592 2018-03-16
漢朝平定天下以後,劉邦曾經公開發表了一段精彩的歷史表白,把張良、蕭何、韓信的功勞放在首位。他坦誠地說:“運籌帷幄,決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張良作為“帝王師”,總是在最關鍵的時刻給劉邦出謀劃策,而且沒有一絲失誤,被劉邦推崇為“興漢三傑”之首。 論出身,張良和項羽很相似,而且都懷有對秦國刻骨的仇恨。項羽對張良非常看重,但是張良為什麼沒有成為項羽的謀士呢? 張良出身於貴族世家,他的祖父連任韓國三朝的宰相,父親亦繼任韓國二朝的宰相。至張良時,韓國已逐漸衰落,後來秦國統一中國,韓國就滅亡了。張良從小就有報國之志,但是韓國的滅亡使張良失去了繼承父親事業的機會,喪失了顯赫榮耀的地位,所以他心存亡國亡家之恨,並把這種仇恨集中於一點——反秦。

青年時代的張良是個血性男兒,懷著這種報國复韓的雄心,不顧弟弟的喪葬,悉散家財,訪求刺客準備刺殺秦始皇。後來結識了一名大力士,製造了一個五六十斤的鐵鎚。 秦始皇二十九年(前218年),秦始皇率大隊人馬離京東遊。張良趁此機會,與大力士錘擊秦始皇於博浪沙,結果誤中副車。秦始皇大怒,立即在全國懸榜通緝張良。 張良從此就埋名隱姓,逃匿於下邳,靜候風聲。張良這一段時光,在後人那裡有許多演繹和猜測。傳說張良在此偶遇隱身巖穴的高士黃石公,亦稱“圯上老人”,以真誠和隱忍感動了這位高士,黃石公送給張良一本《太公兵法》,並說“讀此書則可為王者師”。據說張良日夜研習兵書,俯仰天下大事,終於成為一個深明韜略、文武兼備、足智多謀的“智囊”。

從錘擊秦始皇失敗到秦末農民起義爆發,這近十年期間,張良隱居在下邳一帶,並不是無所作為的。他過著半隱居半遊俠的生活,苦讀兵書,結交豪傑遊俠,醞釀著反對秦王朝的鬥爭。項羽的叔叔項伯殺了人,被張良隱匿起來,躲過了官府的追捕。這一段生死情義,在後來的鴻門宴中起到了重大作用。 陳勝、吳廣在大澤鄉揭竿而起,舉兵反秦後,各地反秦武裝風起雲湧。等待了許多年的張良終於忍不住了,他憑藉自己的人脈,聚集了一百多人,扯起了反秦的大旗。 張良的一百多人在下邳一帶活動,但張良覺得自己身單勢孤,難以立足,決定投靠明主。正好農民軍領袖景駒自立為楚王,屯兵留縣,張良率眾人前去投奔,途中遇到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人物——劉邦。

此時,劉邦處於人生事業的低谷期。劉邦剛剛出道,取得了一點小成績,沒想到同鄉雍齒背叛了自己。劉邦辛辛苦苦打下的城池被魏王咎奪走了,根據地丟了,感情和心理上也承受一種挫敗感。劉邦狼狽不堪,焦頭爛額,但是還要強打精神。 張良自報家門以後,劉邦心想:“這難道就是當年謀殺秦始皇失敗的俠士?”一下子拉近了兩者的距離,劉邦坦率地說自己當年非常崇拜張良的英雄氣概,並問起張良這些年在哪裡躲避秦兵的,一時忘記了自己的不快。兩人暢談,真有相見恨晚的感覺。劉邦就留下張良相聚幾日,張良利用閒暇時候給劉邦講一些《太公兵法》,劉邦聽了由衷地稱讚:“子房先生,您遇到的可是一位神人。”張良有些納悶,因為他曾和很多朋友研讀這本兵書,但是幾乎沒有人能體會其中的妙處,而劉邦卻大加讚賞,於是就問:“將軍認為這書好在哪裡?”劉邦就把自己的領悟一一說出來,果然不差。張良十分驚喜,心想:“這劉邦可是天生的奇才呀。”

幾天過去,張良也到要起程的時候了,他猶豫起來。景駒是什麼樣的人,張良還真的不清楚,但是張良認准劉邦是一個天資很高而且心胸寬廣的人,作為士人,深通韜略固然重要,但施展謀略的前提則是要有善於納諫的明主。想到這一點,張良就果斷地改變了主意,決定跟從劉邦。張良找到劉邦說:“將軍要是不嫌棄,我想追隨將軍。”劉邦聽後大喜,張良是什麼人呀?十年前就已經聞名天下了,不做自己的謀士,就算做個朋友,也是我劉邦的大幸。接著張良獻計,劉邦借兵項梁,很快奪回被雍齒佔據的豐邑。從此,張良深受劉邦的器重和信賴,他的聰明才智也有機會得以充分地發揮。 但是張良還有一樁心事沒有了卻,那就是幫助韓國復國。 張良就把自己的心事說給劉邦,劉邦很理解張良的心願。後來項梁立楚懷王之孫熊心為王,集各路義軍首領於薛城共商大事,劉邦帶張良前去參加,還提醒張良可以請求項樑的幫助復興韓國。

項梁對張良素有耳聞,心中納悶為什麼張良會甘心輔佐劉邦,而不歸附項氏軍團。於是找張良單獨談話,張良趁機向項梁提議道:“君既已立楚王后人,而韓王諸公子中的橫陽君成最賢,可立為王,藉以多樹黨羽。”早在下邳之際,張良與項家之間便有舊誼,還救過項伯一命,此時項梁想拉攏張良,自然一口應承。 於是,項梁立成為韓王,並任命張良為司徒,輔佐韓王。張良“复韓”的目的終於達到了,“复家”的政治夙願也得以實現。於是張良向劉邦告別,要幫助韓國收服失地。劉邦心裡很不捨,但是人各有志,他只是說:“你什麼時候回來,我都把你視為知己。” 這是張良第一次離開劉邦。此後張良竭盡全力扶持韓王成,揮師收復韓地,遊兵於潁川附近,時而攻取數城,時而又被秦兵奪回,遲遲未能開創大局面。而劉邦呢,歸附項梁,與項羽分兵攻秦。

秦二世三年(前207年)七月,劉邦率兵攻占潁川。韓王成的部隊與劉邦會合了。劉邦請韓王留守陽翟,請求張良隨軍南下,張良欣然前往。有了張良,劉邦有如神助,順利取宛陽、破武關,攻占咸陽。 第二年正月,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分封了十八位諸侯王。他違背先前約定,把劉邦分封到偏僻荒涼的巴蜀,稱為漢王。 天下分封已定,張良打算離開劉邦回韓國再事韓王成。劉邦賜金百鎰,珠二斗。而張良把金、珠悉數轉贈給項伯,使他再為漢王請求加封漢中地區。項伯見利忘義,立即前去說服項羽。這樣,劉邦就佔據了秦嶺以南巴、蜀、漢中三郡之地。 同年七月,張良送劉邦到褒中。此處群山環抱,沿途都是懸崖峭壁,只有棧道凌空高架,別無他途。張良觀察地勢,建議劉邦待漢軍過後,全部燒毀入蜀的棧道,表示無東顧之意,以消除項羽的猜忌,同時也可防備他人的襲擊。這樣,就可以乘機養精蓄銳,等待時機,再展宏圖。

劉邦到漢中,得奇將韓信,還定三秦。項羽聞知劉邦平定三秦,怒不可遏,決定率兵反擊。張良再一次幫助劉邦,寄書蒙蔽項羽,為劉邦說情並把齊王田榮謀叛之事轉告項羽。項羽果然中計,竟然無意西顧,張良把項羽的注意力引向東方,從而放鬆了對關中的防範,為劉邦贏得了寶貴的休養生息的時間。 張良一次次幫助劉邦,讓項羽心裡很不舒服。項羽心想:“劉邦沒有一點比我強,張良是韓國貴冑,為什麼就甘願跟著那個土包子呢?”項羽一向自視甚高,但對張良是看得起的,而張良就是不買他的賬。項羽被這種想法困擾很久,越來越覺得韓王成不順眼。當年項梁立韓王,自己分封韓王,大部分是看著張良的面子,但是韓王成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經常說一些糊塗話。項羽覺得張良不能為自己出力,留著韓王成也沒有什麼用處了。

西楚霸王殺人成習慣了,也不用給自己找什麼理由,就下令:“把韓王成給我抓了,殺了算了,沒有什麼功勞,還以為自己多了不起呢。”韓王成被殺,張良一點思想準備也沒有,他想自己要是思考周到一些,起碼可以挽救韓王成一命。張良陷入深深自責中,徹底從“相韓”的幻夢中醒過來。 事不宜遲,張良迅速逃出彭城,躲過楚軍的追查,回到劉邦的身邊。張良一見劉邦如同見到親人,劉邦也得到韓王成的噩耗,十分理解張良的心情,但是什麼也沒有說,叫人好好安排張良食宿。不久,劉邦就封張良為成信侯,張良此後便朝夕伴隨劉邦左右,成為漢軍最重要的劃策之臣。項羽魯莽地殺掉韓王,給漢軍一個好軍師,客觀上幫了劉邦的大忙。 張良結識劉邦之時,劉邦實力弱小,朝不保夕,項羽卻是起義軍公認的領袖,兩者對比,優劣非常明顯。張良和項羽有故舊,並同為貴族後裔。但是張良卻選擇了最不起眼的劉邦,這就相當於不走陽關道,選擇了獨木橋。難道他那時就能看到楚漢之爭的結局嗎?怪不得後人稱他為千古謀聖。

劉邦的穎悟,劉邦的風度氣質,也許都深深吸引了張良,但是最讓張良看重的還是劉邦的寬廣胸襟。張良為了復興韓國,曾兩次主動離開劉邦:一次在他們投奔項梁之前,張良離開劉邦協助韓王成攻城略地;另一次發生在項羽分封諸侯之後,張良跟隨韓王成東去。劉邦不但不因此心生罅隙,反而對張良的行為表示理解和支持。當張良經歷種種挫折,再次回到劉邦身邊時,劉邦依舊信任如故,視為心腹。這種胸襟讓張良折服,張良一生都對劉邦忠心耿耿。君臣二人惺惺惜惺惺,相得益彰。 項羽可以看上的人不多,唯一讓他感興趣的張良卻始終鍾情劉邦,張良的選擇決定了自己的命運,也決定了項羽與劉邦的命運。張良雖然只是一個文弱之士,不曾揮戈迎戰,卻以謀略著稱。他一生反秦扶漢,功不可滅;籌劃大事,事畢竟成。歷來史家,無不傾墨書載他那深邃的才智,極力稱讚他那神妙的權謀,肯定張良的一生有助於秦亡漢立的歷史進程。張良所提策略都為劉邦所採納:不立六國後代;聯合英布、彭越,重用韓信;追擊項羽,殲滅楚軍。漢朝建立,力諫劉邦封雍齒,釋疑群臣……可以說,沒有張良,就沒有後來的漢王朝,劉邦得到張良才得到天下。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