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中國歷史 謀說天下·謀宋

第12章 2、贏得信任:周世宗的父子情

謀說天下·謀宋 甘谷 2978 2018-03-16
身處亂世中,變幻莫測的世事往往讓人難以把握,因此也造就了許多陰差陽錯的事情。周世宗柴榮本身的經歷便是世事無常的最佳例證。 柴榮的姑母本來是後唐莊宗李存勗的嬪妃,莊宗被後唐明宗李嗣源推翻之後,仁厚的李嗣源並未將其妃嬪殺害,而是遣歸。柴氏在歸家途中路遇大雨毀道,只能宿於驛館,誰知道卻和郭威不期而遇。兩情相悅之下,便嫁給了郭威。郭威在後漢隱帝劉承祐的逼迫下起兵舉事,其子嗣都被劉承祐殺害,只有內侄柴榮跟從在身邊,柴氏便讓郭威將柴榮收養為義子。郭威逝世之後,柴榮便繼位成為周帝。 柴榮本身俱有出眾的軍事、政治才幹,獲得了百官的擁戴,繼位之後勵精圖治,為了讓後周的國力和版圖進一步提升擴大,做出了非常辛苦的努力。無奈他雖然做了皇帝,可他的親生父親卻只能做他的臣子。

柴榮之父柴守禮本身便是個不學無術之徒,依仗著家族勢力橫行鄉里。誰料他的妹妹居然陰差陽錯做了後周的皇后,更沒有想到他的兒子居然做了後周的皇帝。喜從天降的柴守禮愈加跋扈,雖然在朝中擔任著光祿卿的重要職位,卻不謀其政,每天只是飲酒作樂,仗勢欺人。在京城之中,人人提及光祿卿柴守禮都會色變,朝中大臣不敢惹他,普通百姓更是避之不及,以“十阿父”呼之。 柴榮繼位之後,不僅四處征戰,與後蜀、南唐等南方諸國不斷發生戰爭,擴大了後周的版圖;但是他最期望的便是將契丹趕出中原,奪回幽州等領土。因此積極調整內政,希望可以快速提升國力,大刀闊斧進行了很多改革。這其中有兩項惹起了民怨沸騰,其一是將城中墓地全部遷至城外,讓死人給活人讓路;其二便是著名的毀佛鑄錢。

為了逃避兵役和賦稅,也因戰亂頻繁,五代時期佛教興盛,很多人都出家為僧,各地大肆修建廟宇,鑄造佛像,浪費了很多金屬。柴榮下令拆毀廟宇,將佛像熔化鑄造錢幣、武器,引起了國內大震動。宰相范質對柴榮說:“國人多信佛,陛下此舉必然會引起民怨,到時候恐怕會引起動亂。” 柴榮卻堅持說:“現在國難當前,大敵沒有平定,國土還在分裂中,可是卻將那麼多錢財拿去修建廟宇。那些想逃避兵役的人都出家為僧侶,不事生產,這都是不必要的浪費。我這麼做是為了千秋萬代。” 范質說:“但是您這麼做會遭到大家的責怪啊!難道您就不怕惹怒了佛祖嗎?” 柴榮苦笑著說:“佛家有言說:如果有益於世人,手眼都可以布施。如果真的是這樣,區區一個銅像算得了什麼呢?讓佛祖貢獻出一個銅像,就可以鑄造很多錢幣,也可以增加很多武器,這是利國利民,我想佛祖不會怪罪。至於你說的責怪,我這麼做的好處現在大家還看不到,那就讓大家非議好了。等到將來,一定會有人理解我的做法。”

已經被升任為右僕射的趙匡胤說:“國家製定的各種策略,絕對不是為了滿足一己私慾,是為了讓百姓都能過上好日子。這樣的苦心如果得不到理解,那麼只能說是百姓愚鈍。為了配合他們的愚鈍,難道就應該放任自流嗎?這樣做才是真正的禍國殃民。” 范質、王溥等人知道自己再勸說也不會改變柴榮的決定,只好無奈地對視一眼。眾人正在商討之時,忽然有內侍進門來報:“光祿卿柴守禮在鬧市殺人,已經被通報到官府了!” 柴榮大吃一驚,忙問是怎麼回事。原來柴守禮在酒館之中飲酒作樂,在半醉間居然無故將人殺死。身為光祿卿而無視法紀,並在鬧市中引起了眾人的惶恐,遭人圍觀。刑部和大理寺卿只好先派人將其收押,然後立即將消息匯報給了周世宗。

正在為了商討政策決議而絞盡腦汁的眾人,聽到這一消息不由得都皺緊了眉頭,看著柴榮,不知道他會怎麼處理這件事。刑部侍郎王宴等人已經隨後都來到殿外,等候聽取柴榮的處理意見。 看到大家都不知所措的樣子,柴榮忍不住嘆了一口氣說:“我年少離家,十五歲便跟隨義父上戰場,多年在外,不能膝前盡孝。執掌國家之後,希望可以給父親一個安逸的府邸,讓他好好享一番清福,誰知道卻總是惹出這種事來。” 以正直敢言聞名的王溥朗聲說:“陛下孝心固然可鑑,但是這件事非同小可。以前光祿卿雖然總有滋事生非,但都是些無傷大雅的無謂之爭。現在出了人命,卻不同了,所以請陛下要慎重裁奪。” 柴榮無奈地點點頭,為這個父親頭疼不已。王宴等人也上前詢問:“光祿卿所殺之人還橫屍街頭,請問陛下該如何處置?”

柴榮說:“你先代我好好安撫他的家人,這件事先讓我想一想。” 眾人告退之後,柴榮來到后宮,將這件事告訴了皇后符氏。符氏本來是天雄節度使符彥卿的女兒,為人機敏賢惠,深得柴榮歡心。現在眼看皇帝如此煩惱,符氏只好溫言軟語,耐心告慰:“這件事本來就是為難,子為人君,父為人臣,於倫常之禮已經大為不合。如果徇私,於法不尊,勢必引起朝堂之上的非議。而皇上偏又是至孝之人,如果嚴懲,又於情不忍。” 柴榮聽她這麼一說,看到符氏深深理解自己的為難之處,心里頓時覺得很寬慰,拉著她的手說:“我因不能盡孝,所以處處偏袒。誰知道反而滋長了父親不守法制,這麼說來其實還是我的過錯。” 符氏說:“如果皇上覺得實在為難,苦思冥想倒不如找個親近的人來商議一下。”

柴榮說:“將相之中王溥、范質都是耿介之人,他們肯定會要求我嚴懲不貸。倒是趙匡胤為人聰穎,可以叫他來商議一下。” 剛剛回府的趙匡胤接到宮里傳來的詔令,猜測肯定是為了柴守禮一事。便對趙普說:“朝堂之上,陛下百般為難。但王溥、王宴等人還步步緊逼。現在忽然召我入宮,肯定是為了這件事。” 趙普笑道:“此事涉及法理、情理,不管怎麼都不好辦。不過說到底,也算是皇帝的家務事,如果陛下連這樣的事情都願意和您商議,可見他對您確實信任。” 趙匡胤進宮面聖,柴榮對於這個隻小自己六歲的年輕將領非常讚賞,兩人在與南唐、後蜀、北漢等戰役中並肩作戰,情誼深厚。照舊先是一番讚譽之詞,然後才揭開主題:“光祿卿殺人一案,你有什麼看法?”

因為早就料到是為這件事而來,所以趙匡胤胸有成竹地說:“雖說'王子犯法與民同罪',但臣覺得此事情有可原。” 柴榮一聽,忙讓他詳盡道來。 趙匡胤說:“光祿卿為國憂患,又加上飲酒失神,因此精神恍惚,才會做出殺人之事。如果皇上將其懲辦,貌似鐵面無私維護了法度,但是失去了孝道,這樣的結果也不是陛下希望看到的吧。” 這一番話正中柴榮所想,他忍不住面露喜色地問:“那麼,依你來看應該怎麼處理呢?” 趙匡胤說:“皇上是至孝之人,不願意自己的孝行被損。而光祿卿現在年歲也大了,應該是到了享受天倫之樂的時候了。京城雖然繁華,但也嘈雜,不如就請光祿卿辭位,陛下再為他在京郊尋一處僻靜之所,使其面壁思過。一方面懲戒了後人,另一方面也維護了法度,而陛下也不至於因此有愧疚之心。”

其實柴守禮雖然位居光祿卿,但整天無所事事,趙匡胤所說的讓他勸退辭位,對於柴榮沒有任何影響,但卻可以回應懲戒之說。同時讓他在京郊思過的辦法,將其妥善安置,也可平民憤,而且也顧全了柴榮的孝行,此舉可謂一舉三得。柴榮對於這個建議非常高興,便命趙匡胤依此行事,將柴守禮安排到京郊,為他修建宅院,廣置姬妾,讓他安居享受,滿足了柴榮人子盡孝之意。 柴守禮事件對於風起雲湧的後周局勢來說,只是一件小事,然而史學家卻將這件事詳細記載在案,並非以此來詬病周世宗的雄才大略,而是作為趙匡胤深得信任的重要證據。對於趙匡胤而言,此時他已經度過了通過戰功來獲得升遷的階段,要想獲得更大的權力和更高的地位,最重要是來自最高統治者的信任,只有獲得柴榮的信任他才能掌握後周更多的實權。而參與柴守禮事件,並為柴榮提供令其滿意的建議,體現出趙匡胤在這方面無可比擬的能力,也說明他的地位之穩固。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