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中國歷史 謀說天下·謀宋

第10章 10、神武雄略卻美志不就

謀說天下·謀宋 甘谷 2986 2018-03-16
五代時期最為人所推崇的一代君主,可以說非周世宗柴榮莫屬。他一生勵精圖治,南征北戰,無論在軍事、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建設中,都作出了突出的貢獻。他本是郭威內侄,卻以養子的身份登上了後周帝位。在繼位之初,柴榮便立下誓言:願以“十年開拓天下,十年養百姓,十年致太平”。但天不作美,一個有能力有願望致亂世以太平的皇帝卻英年早逝,《舊五代史》對他予以最高的評價:“神武雄略,乃一代英主”,但遺憾的是“降年不永,美志不就,悲夫!” 後周顯德元年(公元954年)正月,後周太祖郭威病逝,按照他的遺言,讓晉王柴榮在郭威的靈柩之前繼位,成為後周新帝。但是他剛剛稱帝不到十天,就遭遇了來自北漢的巨大危機。 北漢世祖劉崇對於後晉皇帝石敬瑭可謂佩服之至,即便他賣國求榮被大家所鄙夷,但劉崇依然覺得石敬瑭借力契丹是一個很明智的舉動。因此,他很希望可以效仿石敬瑭,依靠契丹的兵力,南下將強大的後周推翻。適逢郭威逝世,柴榮剛剛登基,劉崇認為屬於自己的機會終於來了。他向契丹借兵,率領樞密使王延嗣、司天監李義以及樞密直學士王得中等人一起,以張元徽為先鋒,親自統兵南下,直奔潞州而來。

剛剛坐上龍椅的柴榮,還處於為郭威戴孝階段,急忙命令詔義節度使李筠攔擊。誰知道劉崇來勢洶洶,居然大破李筠軍隊,將其逼退到了上黨郡。北漢和契丹聯軍頓時聲勢大振,大有一舉消滅後周之勢。 柴榮得知這個消息後,對眾大臣說:“現在劉崇率領著契丹聯軍犯我邊境,無非是欺負我剛剛繼位,如果這一次讓他得逞,那麼以後恐怕就再難振聲威,所以我決定親自率兵出征!” 對於這個提議,大臣們立即分成了兩派,以馮道為首的反對派紛紛勸誡道:“劉崇這次來,只不過是虛張聲勢,想要擾亂我們的軍心和民心。只要李筠整頓一番,一定能夠將他擊潰。陛下剛剛得到天下,時間還不長,人心還不穩,最好不要輕舉妄動。” 柴榮說:“劉崇這次來,只不過是趁著我父親新喪,如果我們顯得軟弱可欺,那他一定會更加狂妄。這次他聯合了契丹大軍前來,想必是抱著侵吞我大周土地的願望。既然他能親自領兵犯我,為了大周山河,我又為什麼不能親自率兵將他擊退?”

馮道其人,是五代時期的官場典型,他一生侍奉了多個不同朝代和姓氏的皇帝,從石敬瑭到郭威,他都可以居於高位而不倒,皆因他為人圓滑老到,根本沒有原則,每次有了新的武將奪權,他都會率領百官大開城門前去迎接,所以他總能在新朝中以功臣自居,可謂是官場不倒翁。柴榮對其品行並不讚賞,無奈郭威倚重他,只好一直讓他在朝中為官。這一次馮道居然不識時務,堅決阻攔,柴榮十分憤怒,便對他說:“以前唐太宗在平定天下之時,每一次征戰都是親自率兵。而我為什麼要在京城之中苟且偷安?” 馮道說:“陛下怎麼能拿自己和唐太宗比較呢?” 這句話讓柴榮很不高興,說:“難道我比不上唐太宗嗎?劉崇和契丹只是烏合之眾,為了我大周的財富而來。如果我率兵出擊,一定可以像大山一樣將他們壓倒!”

馮道對這位新任的皇帝顯然不放在眼裡,居然出言諷刺說:“陛下怎麼會變成大山呢?” 此言一出,柴榮大怒。幸虧主戰的大臣王溥站出來說:“劉崇軍隊壓境,而李筠初戰失利,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軍心不穩。先帝剛逝,大家對於局勢都沒有信心,所以才會在作戰的時候不能全力以赴。如果陛下可以親征的話,一定會大大鼓舞士氣,到時候,戰敗劉崇指日可待。” 柴榮聽了王溥所言,又憤憤地看了馮道一眼,說:“我正是此意。立即命令天雄節度使符彥卿和義成節度使白重贊等人率兵前往澤州,支援李筠。”他自己則立即率兵從開封直奔澤州而去。 一心想要擊退劉崇的柴榮一路疾馳,馬不停蹄地來到了澤州,他能率軍親征讓劉崇非常意外,根本沒有想到他會放著安逸的龍椅不坐,卻願意坐在顛簸的馬背上。

兩軍在潞州以南的高平相遇,柴榮帶領著軍隊強攻北漢和契丹聯軍。劉崇命令主將張元徽迎戰,而契丹援軍將領楊袞卻對他說:“現在敵人的部隊剛剛到來,士氣還很旺盛,我們應該等一等再出戰。” 劉崇卻說:“現在他們的軍營還沒有紮穩,對我們來說就是一個好機會。你既然不願意出兵,就不要再多說了,且看我如何戰勝敵人。” 楊袞對於劉崇的口氣非常不滿,而劉崇卻對左右的王延嗣和李義說:“我看以我們漢軍的實力,就可以將周軍擊敗了,這一次請了契丹軍隊來真是多餘。今天我不僅要擊敗周軍,還要讓契丹人對我們佩服!” 楊袞見他這麼說,便領著自己的軍隊後撤,做出一副坐山觀虎鬥的樣子,決意不願參與到戰鬥當中。 北漢營中劉崇志在必得之時,柴榮在後周軍中嚴密佈置著攻防的陣勢。他對諸將說:“我軍雖然在人數上稍遜於對方,但這不能說明什麼。戰爭最重要的是士氣,只要我軍士氣高昂,一定可以將劉崇趕回太原去。”

諸將對於皇帝御駕親征感到非常受鼓舞,符彥卿說:“敵人雖然來勢洶洶,但各有所圖,契丹軍隊和漢軍各為其主,難免離心。而我軍卻是為了保家衛國而戰,眾將士都願意誓死一戰。” 柴榮點點頭,開始戰鬥部署。他派大將張永德從左翼直攻,而符彥卿迂迴繞到敵後,讓白重贊從右翼進軍,對北漢軍隊形成包抄之勢。為了鼓舞士氣,將在上一次戰鬥中臨陣脫逃的樊愛能、何徽等人綁到營前處斬,柴榮對眾將士說:“國家安危在此一戰,我誓與眾將士共存亡,不敗漢軍絕不回朝!”說完便揮劍沖在最前面,直奔漢軍陣營而去。 眾人受到了鼓舞,時任後周宿衛將的趙匡胤大聲喊道:“我主處境危急,我們做將士的怎麼能不誓死保護呢!讓陛下和敵人交戰,還要我們做什麼?”於是拉弓射箭,一連射中數十名敵軍。士兵們見主將如此英勇,皆浴血奮戰,決意拼死擊退漢軍,個個以一敵百。

這一次發生在北漢與後周之間的高平之戰使劉崇損失慘重,雖然在此之前,北漢的軍隊數量佔據優勢,但他沒有想到柴榮會御駕親征,而後周軍隊在他的領導之下如此英勇。北漢主將張元徽在此次戰鬥之中殞命,劉崇被團團包圍,原本以聯軍的名義前來救援的契丹將領楊袞見後周軍隊如此強悍,又對劉崇輕視自己抱有怨恨,因此也不願相救,徑自撤退了。最終這場戰鬥劉崇大敗而歸,北漢軍隊屍橫遍野,僅餘萬人得以南歸。 柴榮凱旋之後,將曾經阻攔自己的馮道派去為郭威修建墳墓,而對戰鬥之中表現英勇的符彥卿、趙匡胤等人重重嘉獎。經此一役,柴榮不僅表現出堅決無畏的帝王氣魄,更為後周的安定開創了良好的局面。高平之戰後,柴榮發現了後周軍隊建設的弊端,開始從各地提拔精兵強將,組成一支具有強悍戰鬥力的禁軍,這支隊伍在後周接下來的戰鬥中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僅在與後蜀、南唐的戰爭之中奪得了大片領土,更從契丹的手中奪回了寧州、瀛州、莫州共計十七縣,取得了五代時期中原與契丹交戰的最好成績。

周世宗一生的文治武功,堪稱五代君主第一,他也被尊崇為五代最傑出的政治家。他一生儉樸,誠心納諫,建立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政策,在稅收、吏治、法律等方面都有卓越貢獻。 《大周刑統》等法規是五代時期最優秀的法律規範,對於後世的《宋刑統》等均有重大影響。柴榮還興修水利,疏通漕運,對大運河、黃河、汴河等河流進行疏通,從而使經濟得到了進一步發展。五代時期佛教興盛,柴榮大膽地毀佛鑄錢,對寺院和僧人都加強了管理,使六十萬人還俗,不僅減輕了國家負擔,也增加了勞動力。而他也以自己出色的軍事才幹致力於國家的統一,使後周成為當時最為強大的國家之一。但在與契丹的戰爭節節獲勝之時,他卻因病於三十九歲的壯年逝於開封。雖然美志不就,令人惋惜,但他所建立的基業為後來北宋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依然無愧于一代英主的美譽。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