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中國歷史 謀說天下·謀元

第35章 8、兵貴神速,李恆大敗文天祥

謀說天下·謀元 胡善恩 4793 2018-03-16
1276年初,伯顏兵不血刃佔領臨安後,盡收宋朝檔案圖冊並古玩珠寶和諸宮廷禁物,押送全太后、宋恭帝、宗室高官等北行大都“入覲”忽必烈。益王、廣王逃出臨安後,幸虧統制張全保護,輾轉到達溫州,接著陸秀夫、陳宜中、張世傑等也相繼趕到。 大家商議一下,國不可一日無君,於是在公元1276年夏六月,他們就擁立益王趙昰為帝,改元景炎,加封皇弟趙昺為衛王,升福州為福安府;以陳宜中為丞相兼樞密使,都督諸路軍馬;張世傑為樞密副使;陸秀夫為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重建宋廷。不久,文天祥輾轉趕到,詔拜右丞相兼樞密使,都督諸路軍馬。眾人出計獻策,下詔各地,“檄召諸路忠義,同獎王室”,以圖復興。 忽必烈當然不會容忍有一個打著南宋旗號的政權繼續存在,於是決定要把這個流亡政府扼殺在搖籃裡,這個任務落在張弘範肩上。忽必烈調撥了兩路蒙古軍歸他指揮,並且授予他“蒙古漢軍都元帥”的頭銜。

這在當時等級制度比較嚴格的元朝來說,是超越常規的措施,張弘範自然明白,於是就以“漢人歷來沒有統率蒙古軍的先例”為由,請求皇上派親信的蒙古人來擔任元帥。 忽必烈卻動情地說:“你們張家為我大元帝國可謂鞠躬盡瘁,當年你父安肅公張柔自歸順我朝以來,敗武仙,克汴京、鎮杞縣。戍亳州,經略河南,為我大元帝國立下了汗馬功勞。在朕的心目中,你們張家的人,要比蒙古人更值得信任。用兵貴在專一,用將能知其脾性。我今用你平南宋餘孽,只希望你如你的父親一樣用心就行,我就放心了。” 忽必烈當然知道,此時伯顏正在漠北與幾個汗國打仗,根本抽不出身來;其他的蒙古將領,不是魯莽就是好殺成性。更為重要的是,忽必烈明白,對付漢人,在漢地作戰,只能用漢人的戰略戰術來應付,草原上的那一套辦法有些時候會不靈驗的。

這些推心置腹的話,使張弘範大為感動,他表示一定要肝腦塗地,報答皇上的信任。忽必烈大喜,吩咐賞賜給他錦衣、玉帶等貴重物品。但張弘範知道,雖然忽必烈這樣認為,可是到了朝廷之外,那些強悍粗獷的蒙古將領可不認這一套,他們只聽忽必烈一人指揮,怎肯屈尊於一個位居三等的漢人之下?所以,聰明的張弘範沒有接受這些賞賜,而是請求賜與戰鬥時合用的劍、甲。此事讓忽必烈對他這種戰士的心情大加讚賞。立即命令左右:把武庫中最好的劍與甲陳列在大殿上,任張弘範自由選擇。劍、甲選好後,忽必烈莊重地告訴他:“這把劍就是你的副手,不聽命令的,你可以用這把劍處死他。”張弘範意識到手中握著的是一柄真正的“尚方寶劍”。臨行前,張弘範又薦舉有謀有勇的西夏王后裔李恆做自己的副帥。這個要求忽必烈也答應了。一支由蒙漢混合組成的南征軍,水陸共兩萬人,分道南下。

再說文天祥,僥倖逃脫後,一路輾轉,才到福州,已是形銷骨立,蓬首垢面,吃盡了苦頭。等身體好轉,文天祥便提出要回溫州組織舟師,由海道收復兩浙。可陳宜中雖然自己膽小,卻怕與自己平起平坐的文天祥立功,因此他就排擠文天祥,想依靠張世傑的力量來收復兩浙,以掩飾自己先前棄都亡命之罪,於是就故意不同意他去,反而讓他去劍州(今福建南平)開府,招募士兵。 文天祥來到劍州後,即組建都督府,重舉義旗。消息傳開,原來跟他起兵勤王的老部下紛紛前來,投奔在文天祥麾下。他們計劃以此為起點,反攻江西,奪回失地;再以江西為基地,向北進擊元軍。 1277年5月,文天祥率大軍從廣東的梅州北上,開始了收復江西的行動。義軍一路作戰,與元軍守軍展開殊死搏鬥,很快攻克了會昌、於都、興國等地。永豐、吉水、撫州、宜春等地群起響應,紛紛組織義軍抗元,並與文天祥取得聯絡,願聽從調遣,共同抗元。江西的抗元鬥爭風起雲湧,大有燎原之勢,文天祥也成了各地抗元力量的靈魂。

張弘範接受忽必烈的任命後,星夜兼程,奔赴江南,他們要趁這把大火還沒有來得及燒旺之前,把它們撲滅。 蒙古漢軍都元帥帥帳內,張弘範與眾將一起商討征討之計。 李恆道:“討伐這些人容易!他們都是些烏合之眾,又沒有經過專門訓練,所以,用我們的馬隊一沖,他們自然就會潰散。” 張弘正是先鋒官,有過與宋軍正面作戰的經歷,他說:“宋軍戰鬥力不強,可是跑得卻比馬還快。所以,要殲滅他們,關鍵是要抓住他們的尾巴。我們必須要像獵人追踪獵物一般,一旦咬住就要窮追到底,不能給他們以任何喘息之機。” 張弘範也明白,流亡小朝廷基本上是幾個漏網的大臣的“傑作”,一個陳宜中,和賈似道差不多,膽小怕事不說,還容不下任何人。他們人人都有南宋敗亡的陰影,早已成驚弓之鳥,所以一旦遇到蒙古軍的強大進攻,必然以逃命為先,不會像以前那樣,需要攻城拔寨,啃硬骨頭。所以,新的形勢需要新的打法。這次作戰,那就是要強調一個“快”字!想到這裡,他站起來嚴肅地說道:

“皇上這次派出兩路蒙古大軍,志在必得,就是一定要盡快剿滅流亡小朝廷!因此,我們的作戰也應完全依照這一宗旨來進行。”他掃視了一下滿帳的將領,繼續說道:“因此,這次作戰我們總的戰略原則是:快速穿插,掩其不意。為此,我大軍應分兵兩路,一路由本帥帶領,沿海岸進攻福建,追討南宋餘孽;另一路由副都元帥李恆帶領,會同先鋒官張弘正進攻江西。” 張弘範把目光轉向了李恆,語重心長地對他說:“這次江西追討,你們一定要放棄輜重,部隊輕裝,以加倍的速度前進,乘敵人沒有防備之際發起進攻。一旦延誤時機,讓文天祥他們喘過氣來,重新收集殘部,各地響應,只怕我軍就沒有那麼容易收拾他們了。他們已知我征討大軍北返,大都與江南又相距萬里之遙。他們一定不會相信我們行動如此迅速,因此也必定不會認真備戰,這就給我們的打擊提供了條件,希望你們一定要抓住這一點做文章,一旦咬住,就窮追猛打,不讓他們有喘息之機,這樣方能一舉克敵,一戰而勝。”

安排妥當後,張弘範即帶水師由海路進攻福建,把南宋流亡小朝廷幾次趕到了海上。 進攻江西的李恆部兵分四路,同時向文天祥的義軍發起了突然襲擊。李恆自將一軍精騎,出奇不意地向身在興國的文天祥發起進攻。文天祥沒有料到李恆這麼快就殺到,猝不及防,再加上民兵沒有作戰經驗,以步兵阻擋騎兵,經元軍洪水般的鐵騎一沖擊,便馬上潰散。數万軍隊,經過幾次戰鬥,已被擊潰大半。興國的督府兵力不多,文天祥只好帶著他們撤退。李恆在背後緊緊追趕,文天祥且戰且退,張汴、劉洙等將領都壯烈犧牲,督府軍幾乎全軍覆沒。 聽說鄒渢部宋軍有數万屯於永豐,文天祥遂攜敗兵向永豐方向敗退。結果,行至半路,正遇上被元軍殺得大敗而逃的鄒渢部隊,雙方相遇,慌不擇路,便又匯合一處,奪路接著跑。

逃至方石嶺(今江西吉安東南),宋將鞏信要求率少數兵士殿後,掩護文天祥撤退。他們背依山林,先在林中點燃篝火,然後憑藉地形與李恆等人周旋。李恆怕有伏兵,遂鳴金收兵。良久,見山後並無聲息,李恆才敢率元兵吶喊殺入。結果,見鞏信端坐一巨石之上,僅剩的十餘名殘兵立其左右,嗔目怒視元軍。李恆忙命放箭,箭雨密集,鞏信等人屹立不動,中箭如猬,至死不僕。 文天祥逃至空坑(仍在吉安境內),叫軍士砍倒樹木,劈成“鹿角”,埋在山谷通道上。元軍騎著馬追踪到了空坑,被“鹿角”所阻,進不了山谷。文天祥迅速組織突圍。元軍見勢不妙,搞起火攻,結果群山煙霧瀰漫,非近前不能相見。元軍生怕文天祥逃脫,趕忙下令搜山,結果發現有幾人抬著一頂轎子往山上跑,便疾步追了過去,一看,正是宋軍都督府的轎子。元軍攔住轎夫,厲聲問道:“轎中何人?”此時,轎中人說:“大宋丞相文天祥在此,要殺要剮隨你們。”話音剛落,轎裡走出一位中年漢子,氣字軒昂。元軍蜂擁上前,手忙腳亂捆住了轎中人。元軍大聲嚷道:“捉到文天祥了!捉到文天祥了!”元軍將官見所捕之人氣度不凡,認定是文天祥,就停止搜捕,去向李恆元帥請功去了。到了軍營,一個曾見過文天祥的將官,一眼便看出是假冒的。原來都督府的參議趙時賞見形勢危急,便以此法計退元軍,文天祥得以組織義軍乘機突圍。元軍惱羞成怒,一刀砍下他的頭。即便如此,文天祥本人的妻兒皆被元軍抓住,被李恆送往大都。途中,文天祥二子皆不堪折磨,病死於道中。

1278年6月,文天祥的義軍且戰且走,一直退到了廣東的海豐縣。此時,身在石岡州的小皇帝趙昰因奔波驚嚇,患病而死,時年十一歲。眾臣便擁衛王趙昺為帝,時年八歲。文天祥聞新主即位,還有近十萬軍在珠海邊護駕,就想見一見新皇帝,同護駕將領張世傑等商量如何保存力量,以圖東山再起。可是,護駕的官員怕引來元軍進攻,不同意文天祥見新皇帝。他又去聯絡廣州的抗元力量,也沒有成功,於是,文天祥便想再回家鄉江西,繼續招兵買馬,重整旗鼓,一方面指望能壯大力量,收復失地,另一方面還可以分散元軍的兵力,使張世傑他們護駕的壓力小一些。 1278年年底,文天祥率部從海豐北上,向江西進軍。 而此時的李恆為上次錯抓文天祥惱火,正帶領一萬多人馬向廣東直撲過來,尋找文天祥的踪跡。忽報有人知道文天祥的下落,李恆大喜,立刻召見。

來的是海盜陳懿。原來,他們割據一方,禍害百姓,為文天祥大敗,斬殺了另一頭目,卻漏了匪首陳懿。聽說元軍正在四處打聽文天祥的下落,於是就來告密,希求得到封賞。 李恆一聽文天祥在海豐,便立刻殺掉了這個為害一方的小人,然後與張弘正輕裝簡行,即刻出擊,直撲海豐。 這天淫雨綿綿,風冷路滑,文天祥正帶著義軍北上。連日的奔波,部隊十分疲憊。午後,天更是天昏地暗,烏云密布。文天祥抬頭望瞭望天空,眼看要下雨了,心想元軍主力還在海邊,料想不會這麼快發現我們的行踪。於是便下令紮營造飯,讓部隊休整一下好繼續趕路。 義軍依山紮營,營外炊煙裊裊,宋軍幾個灶軍正生火做飯。灶下火光熊熊,燒火的老兵目光呆滯,一言不發,一根長長的木燒火棍由於在火中放得太久,也著起來。老兵抽出,敲了幾下,見敲不滅,嘆了一口氣,索性整個扔了進去。

營外,士兵們早已躺滿了一地,雖然地面潮濕,但總比連日的奔波好些。所以,有些人索性就和衣躺在潮濕的草地上,有的三五成群在交談什麼,只等能快快吃上一頓飽飯。 而此時張弘正、嚴奇統數千人馬,猶如一條尋到踪蹟的野狼,正隱匿在山頭窺視著這群待捕的羔羊。開飯了!他們席地而食,一點兒也沒有覺察到危險正一步步來臨。 張弘正見時機已經成熟,便跨上戰馬,大聲地命令道:“你們聽著,現在宋軍毫無防備。我們兵分兩路,衝下山去,先行合圍,然後再擊殺,力爭活捉文天祥!” 話未及說完,眾人已躍馬衝下山來,如一股旋風,如決堤的長洪,霎時就席捲了整個義軍大營。 等義軍發現元軍,已經為時已晚。想再衝出包圍圈,那已是不可能。他們慌忙扔下飯碗,想拔刀阻擋,但無奈巨大的氣勢馬上把他們掩埋,根本就沒有還手之力,義軍就被擊殺大半。 文天祥見無路可突,情急之下,他忙掏出一直隨身攜帶的冰片自殺,但由於存放日久,藥效喪失,文天祥自殺未成。宋將鄒渢剛烈,未待元兵近身,以佩刀自刎而死。 劉子俊在附近也被另一元軍抓獲,他忙大叫,自稱是文天祥,冀以緩兵,想使文天祥有機會再逃走。結果,兩個元軍抓了兩個“文天祥”,“相遇於途,各爭真偽”,都堅稱自己是“文天祥”。元將喚來幾個宋軍俘虜,邊問邊殺,終於得知了他們要抓的真文天祥。 文天祥被押送到潮陽見張弘範。元兵叱之下拜,文天祥不屈。張弘範從內心敬佩這樣的錚錚男兒,嘆讚道:“真忠義人也!”親自上前為文天祥鬆綁,待以客禮。文天祥只求一死,但張弘範不許。遂命人把他拘於軍船之上,好吃好喝,嚴加看管。 當張弘範這支艦隊經過珠江口外零丁洋時,文天祥觸景生情,不禁感觸萬端,想起自己四年來的抗元艱難歷程,回想到國破家亡的巨痛,不覺悲從心生,憤而寫下了那首浩然正氣貫長虹的詩篇——《過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被打敗了。這次兵敗,一方面是由於義軍準備不足,缺乏訓練,根本無法與強大的蒙古野戰部隊相抗衡;更重要的是,張弘範採取快速穿插,出其不意的戰略,讓文天祥措手不及,最終導致兵敗。兵貴神速,無論何時,都應為人們所看重。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