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中國歷史 謀說天下·謀清

第25章 7、明滅矛盾即出,範文程獻策穩政

謀說天下·謀清 王蕙 2748 2018-03-16
皇太極在松錦決戰大捷後,國力空前強大。而此時的明朝已經變得極度虛弱,再也經受不住清朝強大的八旗兵力的打擊了。崇德八年八月初九夜裡,皇太極突然去世,致使清朝內政處於一種混亂的局面。多爾袞與皇太極長子豪格之間展開了爭奪皇位的鬥爭,經過協商,兩人最後都讓步了,把皇位讓給了皇太極的第九子福臨。皇太極死後的這場皇位之爭,以最小的代價,在最短的時間內結束,沒有造成嚴重後果。此時多爾袞手握兵權,延續了皇太極至死都沒有實現的夢想,準備入關覆滅明廷。 1644年,多爾袞按照皇太極生前所部署的計劃,想聯合農民軍,共同討伐明朝。他給李自成去了封信,但李自成根本不予理睬,沒有做出答复,多爾袞的這個計劃落空了。李自成率領農民軍以排山倒海之勢向北京撲來,北京淪陷,明朝覆滅。此時,清廷對明已被義軍覆滅還不知曉。多爾袞下令修整軍器,儲備糧餉、馬匹,定於四月初大舉進討“明朝”。四月初四,清軍正要出征時,內樞密院大學士範文程上書多爾袞,全面闡述了進兵中原,統一天下的戰略思想。

範文程在上書中說道:“清朝的敵人不再是明朝,因為明朝已經極度虛弱,滅亡是遲早的事。妨礙我們的勁敵是強大的農民軍,所以我們爭天下是在跟農民軍爭……” 多爾袞看了範文程的上書,本來征討明廷的計劃有些動搖了。這時明亡的消息恰好傳到了瀋陽,多爾袞此次進關的本意是征討明朝,始料不及的是,農民軍以百萬之眾,竟然捷足先登搶先進入了北京城,奪得了統治權。政治新局面的出現,使多爾袞及諸貝勒感到震驚,一時手足無措。面對這場大事變,清朝該怎麼辦?明朝已亡,不再成為清軍的征討對象,還要不要出兵?如何對待農民政權,如此重大的問題,多爾袞不敢貿然作出決定。 明朝被農民軍所滅,對清軍而言無疑是一件轟動性的大事。農民軍和清軍同是征討明朝的,現在農民軍率先得手滅了明朝,攻占了京城,這在很大程度上打消了清軍入關的積極性。在有些人看來,現在入關倒有些多此一舉了。多爾袞心裡明白,如果現在放棄入關的打算,那麼先前所做的犧牲也就毫無意義了。他在心裡籌劃了許久,得出一個結論:入關的意義並非把明朝推翻就大功告成,推翻明朝其實是統一中原的基礎。如今明朝被農民軍滅了,那麼矛頭就改變了對象,消滅駐守在京師的農民軍政權是當務之急。

於是,他緊急召開會議,商量進關大計。除了諸王貝勒,多爾袞特別邀請了範文程參加。此刻範文程已經到了遼南的蓋州養病,他接到多爾袞的旨意,立即返回瀋陽,參加會議。 多爾袞坐在前殿臉色陰沉,諸貝勒、親王及大臣們先後表達了自己的想法,多爾袞卻是一直搖頭,他們的意見大多是和農民軍講和,共享天下之類的話。這不僅讓多爾袞想到了範文程的上書,雖然當時並不知道明朝已被農民軍覆滅,但書中所言已經大致闡述了重要的觀點。俗話說:一山難容二虎。就算能跟農民軍共持天下,一時沒問題,時間長了問題就會接踵而來,後果肯定不堪設想。 範文程剛一到,多爾袞就坐不住了,他站起來說道:“範大學士可算是來了,這次的事情來得太過突然,剛才和諸位商量了好一陣也沒得出好的解決方法來。上次你的上書我看過了,書中所言彷彿已經料到會有這種結果會發生。如今真的發生了,不知範學士能否根據現狀提出一個計劃來。”

範文程說道:“親王這樣抬舉老臣,老臣就直言不諱了。明朝被滅,先前我也未曾料到,不過是針對當時的情況稍作分析而已。現在情況有變,但大體思路不要變。明朝滅亡,對我們來講未必是一件壞事,少了一個敵手,便少了一個負擔。現在我們可以把全部精力集中在對付農民軍上。當然我說得是對付,並不是和他們講和共分天下。” 多爾袞點頭說道:“這話說到我的心坎上了,自從李自成拒絕了我的想法後,我心裡就埋下了這樣一顆種子。當時我想,我大清的對手在無形中又多出一個來,實在是憑空添了個棘手的亂子。現在想來倒是我多慮了,明朝既然滅亡了,我們的目的也要隨之變化,把矛頭指向農民軍。” 多爾袞的這番話讓在場的人無不咋舌,引起了一陣騷動。多爾袞擺了擺手平息了騷動說道:“諸位一時可能還不能接受這個現實,但是事已至此,我們也無從選擇了,就算是我們捷足先登拿下了北京,勢必還會和農民軍大戰一場。我想,他們也不會接受什麼求和共享天下吧。”這話起了一定的威懾作用,有躍躍欲試想反駁的人也把口中的話硬咽了下去。

多鐸說道:“既然大家已達成共識,我們就不要在這上面浪費時間了。談談如何部署吧,我想還是盡快把事情捋清得好。耽擱一分,我們的路便難行一分。趁著農民軍尚未站穩腳跟,迅速攻打過去,情況應該會好些。” 多爾袞面露喜色,心想只要內部團結一致,問題解決起來就省事多了。他繼續問範文程:“範學士有什麼良策麼?” 範文程說道:“自'闖寇'猖獗開始,中原生靈塗炭,現在攻入了京師,想立國稱王。明朝雖然滅了,卻換了主人,我們換了討伐的對象。雖然農民軍擁兵百萬,橫行無忌,也不是無懈可擊,我這裡提出三條必勝法門。第一,攻城不可強攻,可智取,極力用招撫的方法。第二,入關期間不得掠奪富豪和商販等的財富。第三,不能亂殺民眾,淫辱婦女,焚燒民宅等。只要遵守了這三條,行軍受阻便小,也贏取了民心,這場仗打起來勝算就緊握在自己手中了。”

多爾袞說道:“範學士所言極是,武力雖能取勝,但民心卻不是以武力能征服的。這三條諸位要謹記於心,務必在入關時監督好各部,如有違背此三條者,不管官職大小,一定嚴辦。” 範文程的思想對執掌權力的多爾袞影響極大,他已完全意識到此次進兵對清朝的命運將是決定性的,不容絲毫疏忽。他斷然作出了關係清朝命運的一項歷史性決策:進關奪權。在召開完會議後,多爾袞下達了緊急動員令,徵調兵馬迅速集結。四月初七,舉行了莊嚴的出師儀式。初九,多爾袞率多鐸、阿濟格、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及範文程、洪承疇等一大批滿漢蒙將領起程入關。 此次入關,多爾袞抱著勝負在此一舉的想法,在兵力上,男丁七十歲以下、十歲以上無不從軍。而兵力仍以蒙古人居多,加上四萬騎兵,入關人數在十萬到十二萬之間。多爾袞為奪取中原政權,不惜傾國出動,把清的命運完全寄託在這次入關之戰上。

在入關前的準備工作上,範文程的主張起了決定性的作用。他明確指出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軍政權不是清聯合的對象,而是“必討”的“敵人”;不能與他分享天下,必須將其消滅,由清一家統治。形式的大變化,使多爾袞改變了最初聯合李自成的想法,改為你死我活的鬥爭。範文程的戰略思想,就是乘明朝剛被推翻、農民軍在北京立足未穩的混亂之時,揮師進關,一舉成功。他提出的這一戰略目標,極大地鼓舞了以多爾袞為首的清朝統治集團的勃勃雄心。範文程所論,從思想認識上加強了多爾袞等決策奪權的信心。範文程一再強調,大清如果想奪取天下,就必須改變以往燒殺、搶掠的政策,要實行安撫政策,安定百姓,爭取民心,才能勝利。多爾袞完全接受了範文程的建議,在入關時也確實都做到了。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