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中國歷史 千年亂局:爭霸東北亞1

第6章 二、奇人田疇

當初,袁紹和韓馥等人曾經想另立劉虞為帝,用來對抗董卓。劉虞忠於朝廷,他覺得斥責袁紹和韓馥等人,讓他們死了這條心還不夠,萬一皇帝知道了這件事,對自己產生懷疑怎麼辦?所以,他決定派一名專使去長安向皇帝表明心跡,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解釋清楚。但是拍誰去好呢?幽州到長安相隔千里,沿途大大小小的軍閥又在混戰,必須找一個既有膽識,又能隨機應變,還能保住性命完成任務的人前往。這時,有人向劉虞推薦了田疇,說他可以勝任。田疇接到命令後,立刻從玉田趕往薊城。 那一年,田疇22歲。 一經接觸,劉虞也覺得這個年輕人很不簡單,於是就把這個重大的任務交給了他。劉虞本打算為田疇準備車馬護衛,護送他前往長安。田疇堅決不要,理由也很簡單:現在是非常時期,大隊人馬上路,是很容易被沿途的山賊馬賊土匪軍閥打劫的,搞不好還會丟掉性命。辦大事,還是低調一些好。田疇謝絕了所有的排場,只帶了20多個信得過的兄弟,輕裝疾行,出居庸關,避開了戰亂不斷的中原地區,繞道口外,經由河套南下長安。

我們不知道這一路田疇和他的兄弟們是如何走下來的,也不知道他們如何避開大漠草原上的胡族騎兵,從出發到抵達長安,他們足足走了一年多……一年多的風餐露宿,一年多的不離不棄,當又黑又瘦、英氣勃勃的田疇風塵僕僕的出現在漢獻帝面前時,這位困居宮中,形同囚鳥的少年皇帝狠狠的感動了一把。 當時董卓已死,長安城被李傕、郭汜等董卓舊部把持,關中大地一片混亂。田疇的到來,讓漢獻帝意識到,這個天下,不光有董卓、李傕、郭汜這樣的亂賊,更有像劉虞那樣心存漢室的忠臣! 漢獻帝喜極而泣,馬上封田疇為騎都尉,要他留在朝中為官。人才是亂世的稀缺品,不但皇帝想要田疇,朝中大臣也想要他。可是,田疇拒絕了所有人的好意,理由也很充分:他必須回去複命;而且國家多難,他不能無功而受祿。當他得知劉虞被公孫贊擊敗,放棄薊城,退保居庸城的消息時,便迫不及待地辭別天子,帶著皇帝的複旨連夜趕往幽州。

還沒等回到幽州,田疇就收到了劉虞已被公孫贊所殺的消息。按理說,田疇已經完成了劉虞給他的任務,劉虞一死,他就成了自由身,可以重新選擇新的主公。然而,在田疇身上,有著一種最為可貴的品質——誠信。說到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他覺得,自己必須要給劉虞一個交代,不論他是死是活,是否還能聽見自己的複命。 於是,田疇冒著巨大的風險,潛入已經被公孫瓚控制的幽州,找到了劉虞埋骨之處。對著劉虞的墓碑,田疇拿出皇帝的複旨,大聲朗誦了一遍,然後放聲痛哭,撲倒在劉虞墓前。 田疇的忠義之舉感動了無數人,卻把一個人惹毛了。這個人就是公孫瓚。 在得知田疇公然祭奠劉虞的舉動後,公孫贊大為震怒,立刻派人將田疇緝拿歸案。公孫贊覺得田疇對一個死人盡忠,而不把皇帝聖旨拿給他這個勝利者,實在是不可思議,也是不可饒恕的罪過。面對殺氣騰騰的公孫瓚,田疇鎮定自若:“方今天下大亂,漢室衰頹,各路軍閥無不居心叵測,只有劉虞以忠義自持。皇帝在復旨裡並沒有表揚將軍,我擔心將軍看到會不高興,所以不報。現在將軍已經佔據幽州,將來是一定要去爭奪天下的;爭奪天下,就需要廣求人才。如果將軍先殺了無罪的長官(劉虞),又要殺為其守義的部屬(田疇),這樣一來,燕趙之士寧可跳東海而死,也不會跟著將軍去打天下的。”

一番話,有理有據,從容不迫,說得公孫贊慚愧不已。可是誠如田疇所言,要是殺了他,就等於給自己已經很壞的形像上再抹上一把黑,以後就沒法混了。因此,公孫瓚只好把田疇拘禁起來,不准他和外界接觸;後來經人勸說,才釋放了田疇。 田疇獲釋後,就帶著幾百個宗族和鄉鄰向北遷徙,最後在徐無山區(今河北遵化附近)挑了一片水土肥沃之地耕種開荒,開始了自給自足的避世生活。田疇是個有眼光的人,他的避世,實際上有兩個目的:一是躲避戰火,為老百姓尋找一片可以安居之所;二是積聚實力,討伐公孫瓚,為劉虞報仇。 遵化的風水就是好。當時幽州境內一片混亂,公孫瓚四面受敵,唯有徐無是個例外。田疇開闢的這片屯墾之地,就成了遠近百姓躲避戰火的世外桃源。很多年以後,一支從關外而來的蠻夷也看中了這片風水寶地,然後開始大修陵墓,是為東陵。

由於田疇的名氣太大,短短數年間,前去投奔他的人竟達五千餘家。人多了就需要管理,不久,田疇就被百姓推舉為“新區”的長官,負責處理境內一切事務。成為當地的最高領導者後,田疇大搞民主,與百姓共同製定法規,嚴禁打架鬥毆,移風易俗,興辦學校,使得境內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百姓安居樂業,各行各業生機勃勃,甚至連時不時就來幽州境內掃蕩一番的烏桓鮮卑各族也是避而遠之。 公孫贊敗亡後,幽州為袁紹所統治。田疇見公孫瓚已死,也就打消了報仇的念頭,一心開荒拓邊,發展生產,希望在邊塞山區為亂世百姓保留一片淨土,讓他們都過上平靜的生活。 袁紹見田疇把徐無邊區建設得欣欣向榮,就起了招賢納士的念頭,幾次派使者前往,還打算任命他為將軍,希望田疇能投靠自己,卻為田疇所婉拒。袁紹死後,其子袁尚又派人邀請田疇入夥,再次遭到拒絕——我連你老爸的賬都不買,更何況是你……幽州境內最牛逼的一個人,就這樣依舊我行我素的帶著幾萬人在山區轟轟烈烈的開展生產運動。

直到袁氏統治在河北地區土崩瓦解,袁熙、袁尚兩兄弟投奔蹋頓,曹操率數万精兵北上,田疇的命運才發生了改變。 公元207年(建安十二年),曹軍主力在無終集結完畢。但曹操很快又發現一個嚴重的問題——不認路。再精銳的大軍,一旦來到完全陌生的環境下作戰,那也是睜眼瞎。於是,有人就向曹操推薦了田疇。 這一次,田疇沒有再拒絕,而是欣然前往。他的兄弟們就覺得很奇怪,袁氏父子三番四次來請他,封官許願,他就是不搭理;如今曹操一到,他卻立刻出山,要是哪一天曹操也被人幹掉了呢? 田疇只說了一句:“此中道理,非君等所識。” 這句話說得太好了! 原來,從避世到開荒,看似隱居山野,實則眼觀天下,一切,都是田疇的權宜之計。不論是公孫瓚、劉虞,還是袁紹、曹操,打來打去,都是自己人打自己人;而今,河北初定,除了西北的韓遂馬超,北方再無可堪與曹操爭奪霸權的對手,曹操北伐,打得不是自己人,而是異族——烏桓!不論是誰坐天下,如果聽任烏桓坐大,必成中原大患。內亂可避,外患必除!因此,打內戰時,田疇審時度勢,避亂安民;當曹操把鋒芒對準了烏桓,田疇方才果斷出山,傾力相助。

田疇,深明大義者也! 然而,麻煩並沒有因為田疇的到來而結束。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