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中國歷史 笑看春秋三百年

第17章 第一十六章我是蠻夷我怕誰

笑看春秋三百年 广目天王 5633 2018-03-16
雖說齊、晉、秦三個大國,都一直靠吞併小國來壯大自己,可是比起吞併小國的數量,那楚國才是當之無愧的老大。 所以,我們把楚國比作南方大鱷魚,還是很形象的。鱷魚大嘴一張,吞下多少東西都吃不飽;楚國大嘴一張,吞下多少小國都嫌少。 楚國的國姓是“羋”,這個字現在恐怕根本就沒有人用了。 有人說不對啊,我知道楚國的那些君主都姓熊啊,什麼熊通、熊惲,都是楚國的國君,怎麼你說姓羋呢?這個字還這麼難認。 這裡要涉及一個很有意思的文化現象,就是古代中國的姓氏之分。姓、氏難道還不是一回事嗎?筆者可以負責任地告訴大家,在很古老的時候,姓和氏確實是有區別的。什麼區別? 古代的“姓”,是一個氏族部落的稱號,而非簡單的家族稱號。某個氏族部落在發展過程中,會不斷產生各個分支,這些分支之間,就用“氏”來區分。比如,我們本節要說的楚國,他們的國君,就是羋姓、熊氏。還有周武王的幾個弟弟,都被封為諸侯,其中封在管國的,叫管叔鮮,封在蔡國的,叫蔡叔度等,其實他們都姓姬,可是他們同時還被稱為管氏、蔡氏。

這個文化習慣在春秋時期還保存著,可是進入戰國以後,姓、氏之間的區別就慢慢消失了。現在我們都是姓氏不分的。我們今天的姓,其實只有很少是古代的姓保存下來的,大部分都是古代的氏演化的。 了解了姓氏之分,我們轉過頭來繼續說楚國。楚國的遠祖,是傳說中的火神祝融,而成為一國諸侯則是在周朝建立以後。在周文王時期,楚國的先祖鬻熊,曾經做過文王的大臣,也是周王室的有功人員。到了周成王的時候,鬻熊的曾孫子熊繹,被冊封到楚地為諸侯,爵位是比較低的子爵(公侯伯子男,子爵是第四等的爵位)。 楚地主要指的是長江和漢水交匯處附近,大概在今天的湖北省境內。 “楚” 也被稱做“荊”,有時也“荊楚”並稱。這個名字是對這個地方的古稱,原意是指當地產的一種灌木,後來又作為一座山的名字,被人們所熟知。在周朝正式冊封楚國之前,“楚”這個稱呼就已經存在了。

當時的江漢流域還是沒有開發的蠻荒之地,到處都是密林猛獸,還有大量的野蠻人部落,到這種地方來做諸侯和被流放也差不了多少。熊繹把統治中心設在丹陽(由於地名變遷,這個丹陽並不是今天的江蘇省丹陽市,而是湖北省枝江市),開始開發這個地區。 楚國後代們憶苦思甜時常常要提到“我先君熊繹,篳路藍縷,以啟山林”,可見楚國的先祖們上山下鄉、開山闢林的艱辛。而按照史籍的記載,週天子似乎也看楚國不順眼,總是給楚國找麻煩。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周昭王南征荊楚身亡的事件。 這個事件的始末由來是這樣的:周朝的第四任天子周昭王在位的時候,正是大周王朝實力最為強大的時候。周昭王也是心氣很高、想做一番大事業的君主,於是帶著兵四處打仗。

當時的楚地居民對大周政府不那麼尊敬,於是周昭王就帶著大軍南征荊楚。從文物資料來看,戰爭似乎取得了很大成果,不過昭王本人卻倒霉到家了,南征回來的時候,不知怎麼的,掉到漢水里了。據說楚人耍了個鬼主意,用膠代替釘子,做了一條木板船,周昭王坐上去,船下水後,膠被水溶解,船就解體了。長在北方的周天子可能平時疏於游泳訓練,純粹是旱鴨子,於是淹死了,估計死前還在感嘆假冒偽劣害死人,南征大業就此告吹。於是,史料就記載:“昭王南征荊楚不返。” 後人往往把這裡的荊楚理解為楚國,疑點很多。比如說,就算楚國遠離中原,離心傾向十分明顯,可是自周成王時楚國立國,到周昭王時,只有兩代人的時間,楚國在這麼短的時間之內就能由一片蠻荒發展到足以威脅中央了?怎麼想都覺得楚國的發展速度太快了一點。

而且我們站在楚國的角度來看,在毫無根基的情況下,建國僅僅兩三代人,就敢於向王室挑戰,這也太二了。而且,在昭王死後,楚國依然表現出了對周王室足夠的尊重,根本不像是結下血海深仇的樣子。比如周穆王之時,楚國還和周天子一起攻打不聽話的國家,可見周楚關係沒有那麼緊張。 作者贊同這樣的看法:在西周時期,“楚國”和“楚地”並不是一個概念。周昭王的南征的對象並不是楚國,而是楚地的一些蠻族部落,當時稱之為“楚蠻”。荊楚之地,古已有之,而我們所說的楚國,只是荊楚大地上的一個諸侯國而已,雖有楚國之名,但是並不能完全佔有荊楚之地。鱷魚還沒有長大的時候,是沒有那麼大的嘴巴來吞東西的。 當時的楚國也沒有足夠的實力,去引起周王室的大舉討伐。甚至楚國有可能是周昭王南征的前哨補給基地,配合了周昭王的軍事行動。不過後來楚國實力增強,並完全佔有楚地,所以人們就把周昭王的意外死亡算到楚國頭上了。

當然這也只是一種推測了,正確與否,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去考證一下。 楚國的發展確實非常迅速,而且隨著實力的壯大,也越來越不拿週天子當回事。到了周夷王的時代,楚子熊渠攻滅了漢水流域的很多小國,地盤大大擴張。於是熊渠就對外宣布:“老子是蠻夷,跟你們中原國家不是一回事。你們尊奉週天子,我可用不著。”於是就自己稱王,還給他的三個兒子都封了王。 這可是一件很不得了的事。當時的王號,還不像戰國時期那樣,誰都敢用。這個時候,只有天子能稱王,其他諸侯再厲害也只能稱公。可是這個楚國不過是個子爵,就敢稱王,還一下子又分封了三個王,你以為王號是大白菜呢,想買多少就買多少?不過當時周王室自顧不暇,似乎在這件事情上沒有做什麼文章。

不久,週厲王即位。前面說過,週厲王是一個暴君,暴君一般都有一個特點,就是天不怕地不怕。熊渠一想,這樣一個愣頭青當天子,喜怒無常,要是過來打我可就不好玩了。於是就把自己的王號去掉,仍然稱為楚子。由此可見當時楚國還是很忌憚週天子的,在周王室東遷之前,還不敢為所欲為。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之後,楚國一看周王室衰弱,自己又抖起來了。歷代楚王心理似乎都有一種追求名號的情結,比如,到了幾百年之後的楚靈王時代,還在因為周天子給他們的爵位太低以及賞賜不夠鬧彆扭。這個時候的楚國,是熊渠的六世孫熊通在位。熊通也沒有想別的,只是希望恢復楚國的王號。你們週天子不是給我們定為子爵嗎?我還不稀罕呢,要當,咱就和你一樣當王。

於是熊通決定先收拾幾個漢水流域的小國,耍耍威風,順便試探一下周王室的態度。公元前706年,楚國出兵伐隨。隨是漢水流域比較大的一個國家,如果能讓隨國屈服,那江漢一代的小國自然也不在話下了。 楚國伐隨的經過,在《左傳》中記載得很詳細。楚國先把軍隊擺在隨國境內,然後派人去向隨國國君請求和談。隨國就派少師(官名)去楚軍大營舉行談判。 楚國令尹(楚國特有的官名,相當於別國的上卿、後世的宰相)鬥伯比向楚君熊通建議:“我們之所以難以在漢水以東擴張地盤,是因為那些小國懼怕我們,相互很團結。隨國是它們當中最大的一個,假如我們故意示弱,隨國就會驕傲起來,不和其他小國團結一心了。這樣我們的擴張步伐就能大大加快。”熊通就故意把一些老弱病殘的士卒拿出來展示,以此來迷惑隨國。

隨國少師和楚國談判,楚國假意答應講和。談完了,楚軍佯裝撤軍。 少師就向隨君建議:“楚國軍容不整,我們完全可以趁機攻打他們。”隨侯就打算派兵進攻楚國。這時隨國有一個賢臣,叫季梁,他勸諫隨侯說:“照常理,一國肯定會把自己最精銳的部隊展示給別人,可是少師卻只能看到楚國的老弱病殘,這很明顯有陰謀。何況楚國現在勢頭這麼猛,它的軍隊怎麼會不堪一擊呢?咱們是小國,還是踏踏實實過本分日子,在國內修明政治,在國外結交盟國,這樣才能抵抗楚國這樣的大國。” 隨侯不服氣,說:“我每次給神靈的祭品,都是質量又好分量又足,神靈肯定會保佑我的。” 季梁說:“民,神之主也。”意思是說,老百姓才是神靈的主人,所以作為國君,要先團結百姓,把國內治理得井井有條,這才配得上那些好的祭品。可是現在隨國的情況是,老百姓各有異心,就算是神靈,也不知道該怎麼辦。你還指望用豐盛的祭品來獲得神靈的保佑嗎?還是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吧。

季梁這一番話,可以說是中國早期民本思想的一個體現。我們知道,古人迷信,遇事往往求助於神靈。而季梁則明確指出,人民才是左右神靈意志的主人,這可以說是一個極大的進步。 季樑的話讓隨侯不敢再喊打喊殺了,乖乖地看著楚軍撤出自己的國境。然後致力於國內建設,和漢水流域的小國們搞好關係。楚國一看隨國無機可乘,也就沒再進攻。 過了兩年,公元前704年,楚國又坐不住了。這次鬥伯比想出一個更好的主意,由楚國出面,組織江漢一代的小國一起開個會,大家坐下來聊聊,加深理解,增進信任,傳遞友誼,其實質則是讓這些小國承認楚國的老大地位。 於是,江漢流域一帶的小國,什麼巴、庸、江、申、羅、鄧等,都來參加會盟,只有黃國和隨國沒來。隨侯這幾年也許是國內治理得小有成就,有些自信心膨脹,覺得你楚國算哪根蔥,我憑什麼聽你的。再加上有少師在旁邊鼓動,隨國是鐵了心要和楚國干一場了。

熊通正愁沒機會呢,一看隨國不來,好了,有藉口了。於是親率大軍進攻隨國。至於另一個不聽話的小國黃國,就隨便派人去譴責一下罷了。 楚國大軍壓境,季梁主張講和,然後楚國如果繼續進攻,就失去了道義上的優勢,自己這方就容易取勝。可是少師覺得,必須和楚國打一仗,服軟可不行。隨侯就听了少師的話,擺開軍隊要和楚國大戰一場。 就如我們前面所說的,對外主張妥協的未必就是奸臣,主張強硬的未必就是英雄。隨軍以卵擊石,效果自然好不了。開戰之前,季梁還向隨侯建議,咱們避開楚軍比較強的左軍,先攻擊他們的右軍。擊潰他們的右軍之後,楚軍主力部隊也會軍心潰散的。可是少師又提出了他的高見:“如果不和楚軍正面交戰,那不就表示咱們不如他們嗎?” 於是隨國軍隊傻呵呵地和楚軍硬碰硬,結果可想而知,隨軍大敗,隨侯倉皇逃走,少師被楚軍俘虜。隨侯被迫和楚國講和。經此一戰,江漢一帶的小國都成了楚國的勢力範圍。於是熊通就自稱楚王,這就是歷史上的楚武王。 按照《史記》記載,楚國剛開始征討隨國的時候,隨國國君派人去和熊通叫屈:“我們沒招你沒惹你,你打我們幹什麼?”熊通說:“老子對周王室有意見,想叫你給傳個話:當年我們的祖先鬻熊,服侍你們文王和武王兩代天子,勞苦功高,可是你們呢?才給了我們一個子爵,還封在荊楚這個鳥不拉屎的鬼地方,我不服!現在我們楚國強大起來了,希望你這個天子識趣點,給我也封個王號。”隨國害怕,就向周王室轉達了楚國的要求。自尊心極強的周桓王當然不能答應,心想這個熊通吃錯藥了,你一個蠻夷楚國,還想稱王?腦袋被門擠了吧。 熊通一看,周王室不肯給他王號,就乾脆自己稱王了。你們不是說我是蠻夷嗎?我還就是蠻夷了。蠻夷是你天子的化外之民,不用遵守你們那倒霉的周禮,我就是稱王,你也管不著我。 周桓王被氣得手腳冰涼、鬍鬚亂顫。可是前幾年剛剛在葛被鄭國羞辱了一番,這樣的王室實在沒有實力去對付遠在天邊的楚國。何況只要一提起天子親征,周桓王肩膀上的箭傷就隱隱作痛。唉,這人要倒霉呀,喝口涼水都塞牙。怎麼鬧事的諸侯都趕到一塊去了,這不是落井下石嗎?得了,我就裝作沒看見,採取鴕鳥政策,我不理你,總可以了吧。 到了公元前690年,好像周王室又反應過來了,覺得這件事情還是要管管的。楚國不好惹,那個傳話的隨國還是可以捏一捏的,所以天子就把隨侯招過來,數落一通:“你們怎麼能立楚子為王呢,啊?這眼裡還有沒有我這個天子啦!”等等,彷彿楚國稱王都是隨侯策劃的一樣。我估計此時隨侯的心裡,把周天子宮殿一把火燒了的心思都有。那楚國稱王是我能攔得住的嗎?你身為諸侯老大,都不說什麼,憑什麼罵我們一個小國?有本事你去跟楚國鬧,別柿子專揀軟的捏! 週天子數落夠了,就把隨侯放回去了。可是楚國又不干了。楚武王認為隨國背叛自己,向周王室獻忠誠去了,所以就帶大軍攻打隨國。要不怎麼說夾在大國中間的小國日子最不好過呢,兩頭不討好。 還好,楚武王在行軍路上死了,這次戰爭也就不了了之。楚文王繼位,繼續東征西討。不僅江漢流域的小國全都服從了楚國,就連中原地區的申、鄧、蔡等國,也都屢屢被楚國騷擾。楚國勢力的北上,使中原各國開始明顯感受到了來自南方的巨大壓迫。 楚文王死後,楚國鬧了一個小規模的內亂。先是文王長子繼位,沒過幾年,次子熊惲殺了哥哥奪取王位,就是楚成王。 楚成王的時候,楚國的地盤擴大到河南境內,已經是對中原威脅最大的蠻夷諸侯了。為了改善與中原列國的關係,楚成王稍稍收斂了兼併的步伐,還派人到週天子那裡問好。週天子說:“你就好好地鎮守南方吧,沒事少到中原來湊熱鬧,也別讓那些蠻夷侵犯中原。” 表面看起來,楚國還是尊奉週天子的天下正統地位,不過周王室也對楚國十分畏懼了。這也代表周王室承認了楚國在南方的首領地位,便利了楚國在南方的兼併活動。 楚國和秦國的情況差不多,都是處於蠻夷戎狄之地,由天子冊封。實際上,楚國與中原地區的關係,比起秦國來還要更近一些。但是與中原各國打交道的過程中,兩國的作風卻大相徑庭。 秦國是非常積極地向中原靠攏,對於周王室,也表現出了足夠的熱心,總是怕自己被其他諸侯排斥。可是楚國的行為方式卻截然相反,總是刻意強調自己與中原列國不同,生怕別人不知道自己是蠻夷。這是什麼原因呢? 其實,楚國強調自己的蠻夷身份,其用意就是可以擺脫周禮傳統的束縛,毫無顧忌地兼併小國。在春秋歷史上,我們可以看到,一旦有人以名分大義來譴責楚國的時候,楚國都會把脖子一梗,來一句:“我是蠻夷,你管得著我嗎?”這種“我是蠻夷我怕誰”的“混不吝”姿態,往往會讓那些滿嘴禮義道德的老先生們氣得吐血。 楚國這種近似耍無賴的態度,其實也是一種策略。到了楚國真的需要團結中原諸侯的時候,他們也會把周禮和周天子搬出來充充門面。不就是面子上的事嗎?有什麼大不了的! 春秋四大國崛起的過程,詮釋了一個規律:凡是受舊傳統影響小的國家,發展的速度就快。那些聚集在中原中心區域抱殘守缺的國家,漸漸地都成為大國爭霸的作料。 楚國這條南方大鱷魚,已經把貪婪的大嘴伸向中原。楚國的加入,必將對中原地區的局勢產生重要影響。楚國大鱷一點點向北方蠶食,週天子徹底疲軟,中原各國越來越感覺到需要一個強有力的諸侯出來主持局面,領導大家抵抗蠻夷的進犯。一個呼喚霸主的時代,終於來臨了。 誰是春秋第一個霸主?讓我們把目光轉向東方的齊國。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