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中國歷史 笑看春秋三百年

第14章 第一十三章太公之後終成霸業

笑看春秋三百年 广目天王 2366 2018-03-16
在鄭莊公如日中天的時候,有一個堅定的盟友一直站在他這一邊,那就是齊僖公。從某種程度上說,鄭莊公的成就所依賴的外部力量,一個是周天子的名號,另一個則是齊僖公的支持。春秋早期,從影響力上來看,鄭國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可是如果從國家實力來看,那就是齊國第一了。 齊國的強大,是有歷史淵源的。齊國祖先姜太公,是一個具有濃厚傳奇色彩的人物。按照傳說,姜太公年輕時很不得志,老了以後才來到周國,在渭水邊用直鉤釣魚來吸引眼球,後來被周文王發現,並委以重任。姜太公就輔佐文、武兩任天子,最終取代了商朝的統治。 但考察姜太公的人生軌跡,恐怕他並沒有傳說中的那麼老,至少也不至於72歲才被文王發現。 《史記》記載姜太公是“東海上人”,不過其故鄉則是在西邊。我國最古老的兩個姓大概就是姬姓和姜姓,分別代表黃帝和炎帝的部族,這是可以從《史記》中找到依據的。那麼姜太公很可能就出身於西部古老的薑姓部族,雖然史書並沒有這樣記載,不過這樣的推斷是站得住腳的。在他被分封到齊國之前,也並沒有怎麼去過東方。西方的姬姓和姜姓向來互相通婚,是聯繫很密切的兩個部族。所以薑太公被文王任命為輔政大臣,其背後代表的就是西方兩個古老部落之間的聯合。

這個問題我們就不細加討論了。姜太公因為滅商有功,就被封為齊侯。當時周公旦的封地是魯國,與齊國相鄰。周公旦由於要在王室主持朝政,所以讓他的兒子伯禽去封地主持政務,這就叫做“就國”。 姜太公和伯禽同時就國,過了5個月,姜太公就來朝中向周公旦匯報工作了。周公旦問:“怎麼這麼快就來匯報工作了?”姜太公說:“東邊那個地方的人都很落後,什麼禮節都不懂,素質太差。我覺得要是教他們禮儀,實在很難見效,所以就簡化君臣間的禮節,根據他們當地的風俗進行治理。這樣很快就小有成績,所以過來向天子匯報。”周公說:“不錯。” 過了三年,魯國的伯禽也來匯報工作了。周公就問:“你怎麼來得這麼遲啊?你知不知道鄰國齊國早就來匯報工作了?”伯禽說:“嗨,別提了,東邊那個地方的人都很落後,什麼禮節都不懂,素質太差。我為了改變他們的風俗,教給他們禮節,推行守喪三年的製度,可費了大勁了。現在好歹算是把他們教會了,所以就來向天子匯報。”

周公聽了伯禽的執政經過,很無奈地說:“看來以後魯國要向齊國臣服了,治國哪有這麼死心眼的?政策簡單易行,百姓才能親附,這叫做'平易近人'。”後來,齊國和魯國果然成了競爭對手,而魯國也確實長期被齊國壓制。 齊國發展得不錯,成為一個地方大國。在武王伐紂之後不久,殷商遺族勾結一些諸侯發起叛亂,東邊的一些部落方國也背叛了周朝。周公就派召康公(也就是召公奭)命令姜太公派兵平息東邊的叛亂,告訴他說:“東邊到大海,西邊到黃河,南邊到穆陵(今湖北麻縣以北),北邊到無棣(今遼寧西部),五等爵位的諸侯、九州範圍之內的方國,誰不聽話,你都可以去征討。”從此以後,齊國就擁有了代替周王室征伐諸侯的權力。

週夷王時,由於紀侯向天子進讒言,齊哀公被周天子扔進鍋裡煮了,由此齊國和周天子有了過節。等到了齊僖公的時候,靠著和鄭莊公的關係,齊國才和周王室重新恢復了關係。 自從石門會談之後,鄭莊公與齊僖公就成了鐵桿盟友。鄭莊公充分利用齊國的強大國力,壯大了自己的聲勢。而強大的齊國,則事事跟著鄭國的腳步,儼然成了鄭國的小兄弟。在很多人看來,齊僖公為他人做嫁衣裳,只是個冤大頭的角色而已。 其實,也不能說齊僖公就吃了虧。齊國也藉助鄭國的威望,提高了自己的影響力。齊僖公曾經試圖調節鄭宋兩國的矛盾,使兩國簽訂了友好盟約。雖然這個盟約的效力並沒有持續多久,不過卻使得齊僖公在諸侯中的威信提高了不少。而且,在鄭國發起的很多次會盟和聯合出兵行動中,齊國儘管承認了鄭國的領導地位,可是鄭國也同樣對齊國表示出了足夠的尊重。鄭齊兩國可以說是相互借重、各取所需。所以有些史學家也認為,齊僖公同樣配得上“小霸”這一稱號,是可以與鄭莊公並列的當時第一等的人物。

齊僖公時代齊國擴大了影響力,不過實質上擴張自己的勢力範圍,則是從齊襄公的時候才開始。齊襄公比起老爹齊僖公來,在為人厚道上面,遠遠不如。在殘忍狠辣方面,則是大大超出。當然殘忍狠辣的另一面,則是辦事果斷,極有膽量。鄭國的國君公子亶和大夫高渠彌,就死在他的手上。以後我們還會講到,魯國的國君魯桓公,也是死於齊襄公之手。對待別國的國君和大臣,齊襄公都敢隨便殺戮,可見其膽量之大、手段之狠。 齊國和魯國也是世代通婚,關係本來還算可以,在鄭莊公的時代,齊魯和鄭國都是盟友,相處得也比較融洽。可是齊襄公的時候,情況發生了變化。齊襄公很可能已經意識到了,齊國的勢力擴張,不可避免地要和魯國發生衝突。山東這塊地盤,實在不夠齊魯兩個大國和平共處的。所以從齊襄公時起,齊國與魯國的矛盾開始顯現。

齊襄公為了擴張勢力,攻滅了魯國的附庸國紀國,強迫紀國的國君遷徙,這也順便為自己的祖宗齊哀公報了仇。齊國占據了紀國的地盤,這成為春秋時期齊國兼併小國的開始。同時,這也是齊國對魯國施加壓力的開始。 齊國瀕臨大海,有捕魚曬鹽之利。遠離諸國林立的中原地區,有充分的發展空間。其主要競爭對手只有一個魯國,而魯國又相對比較軟弱。齊國自太公時代起,在政治上就定下了簡單實用、懂得變通的基調,而魯國則十分死板,死守著周禮傳統,整個就是榆木腦袋。 而在春秋早期,中原地區雖然有鄭國的曇花一現,可是這個地方始終無法脫離戰亂困擾,各國根本沒有韜光養晦、發展實力的空間。南方的楚國已經顯示出了強勁的發展勢頭,但是其勢力也才剛剛北上。北方的晉國還在鬧分裂,無暇顧及國外。西方的秦國在周平王的時候才被列為諸侯,加上西部貧窮落後,所以暫時影響力有限。只有齊國,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這使得這個濱海的諸侯國,成了春秋時期第一個實質意義上的霸主。

齊國跟在鄭國後面,混得風生水起。而晉、楚、秦這三個大國在幹什麼呢?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