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中國歷史 中國治水史詩

第60章 第59篇雪域腹地的“藍色哈達”——拉薩河的古與今

中國治水史詩 何建明 38932 2018-03-16
“紅山矗立、碧水中流”【田漢《文成公主》】是對古城拉薩地貌特色最貼切的描繪。許多沒有到過拉薩的人,雖然嚮往拉薩,熟悉紅山之上的布達拉宮,卻未必了解,這座雪域聖城自古至今的發展,都與這條哈達一般環繞著拉薩的河流息息相關。才旦卓瑪一曲深情的《美麗的拉薩河》,唱出了西藏人民對拉薩河的摯愛—— 可以說,不了解拉薩河,就不可能真正了解拉薩城,也不可能真正了解西藏的歷史與文化。這條穿越西藏最中心地帶的“藍色哈達”,記載了高原兒女親水、治水的古今傳奇,孕育了雪域文明的核心與精華。 春風常駐的“極樂世界”。凡是到過拉薩的人,都永遠不會忘記拉薩河。它從雪山間逶迤蜿蜒而來,在聖城拉薩腳下緩緩流過,一路鋪陳開碧藍如洗、旖旎柔美的身軀,宛如一條神聖純潔的哈達,環繞著這座藏地名城,滋潤著這片神奇的土地,給聖城帶來了靈氣與生機。

拉薩河因流經古城拉薩而得名。雖然這裡只是這條“藍色哈達”的一部分,但卻是拉薩成為西藏政治、經濟、文化、交通重心的“生命河”、“母親河”。 人類的生存離不開水,所以在人類早期,無論是游牧還是農耕,“逐水而居”是古老的部落、王國生存和發展的常態。今日拉薩城所在的拉薩河谷地,地勢平坦,水流和緩,河流呈辮狀水系,易於灌溉。最重要的是,古代西藏人掌握了“高地畜水為池、低地引水入河”的治水技術以後,拉薩河谷逐漸變成了發達的農業區,奠定了拉薩這樣一個中心城市生存和發展的堅實基礎。同時,這條亙古長流的拉薩河,深切入高原所形成的河谷獨特的“小氣候”,也使聖城拉薩獲得了“西方極樂世界”的美譽。 拉薩四周群山環抱。在拉薩建城之初,史載文成公主對拉薩的地勢,有過一段精彩的描繪:“東方山嶺起伏,狀若猛虎將躍;西方兩山夾谷,恰似雄鷹展翅;南面流水迤邐,形如青龍盤旋;北面嶺疊坡緩,活像靈龜爬行。”【赤烈曲扎《西藏風土志》】這種特殊的地形,使拉薩成了一個四季如春的“福地”。

一般西藏地區,多數地勢高峻,海拔大多在4000米左右。由於海拔奇高,雖然處於中緯度地區——西藏的大部分地區,都在南京以南,拉薩的緯度比杭州還略靠南一些,但氣候卻極為寒冷。嚴酷的自然條件,一直是製約西藏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但位於拉薩河谷地的拉薩,北部有連綿高聳的念青唐古拉山對寒冷北風的阻擋,拉薩河又深切入高原,形成了一個四周高、中部低的“簸箕形”的地形。一方面阻擋了北方冷空氣的南侵,同時也減少了西藏高原上常見的大風的襲擾。拉薩河谷足夠開闊,可以盡享高原冬季依然灼熱的陽光,不像藏東昌都那樣夾在狹窄的山谷裡,太陽晚升早落,異常寒冷。此外,位於拉薩南部、拉薩河最終注入的雅魯藏布江,切穿了橫亙在西藏南部的喜馬拉雅山脈,使印度洋季風暖流得以經過這一通道,溯江而上,給拉薩河谷帶來較多的降水。

四山環拱,一水中流,藏風聚氣。拉薩河所造就的這種特殊的地形,給拉薩帶來了溫和濕潤的氣候條件,使之成為普遍高寒少雨的西藏高原上的寶地,成為溫暖宜人的“西方極樂世界”。 四季如畫的拉薩河。拉薩河從藏北雪山奔騰而來,但到了拉薩卻放慢腳步,自東向西和緩地流過。它不僅給拉薩人帶來了生存與發展的條件——如今的拉薩河沿岸集中了全市50%以上的人口,也給拉薩帶來瞭如畫的美景。 當春日的萬道霞光,飛射過拉薩東部的納金山口納金山:拉薩城區東部的一座陡峭的高山,最高處海拔4200米。拉薩河從納金山南邊的山腳下流入拉薩城。 “納金”在藏語中的意思是“大鼻子”。灑在拉薩河上,河面沐浴在一片金色之中。春天的拉薩河雖然顯得有些荒涼,河道中水已不多,高處的河灘裸露成一叢叢的沙丘,但河灘之間夾雜著的一團團清冽的河水,卻愈發碧藍如玉,像滴落山間的藍天。間或有一兩隻越冬的黃鴨,掠過平靜的水面,激起了一列細小的波浪,水面頓時閃動著粼粼波光,很快又回復了平靜。面對這種空曠原始的景象,很容易讓人靜下心來,滌心淨慮,或自由地遐想。在拉薩的春日暖陽中,看著河水從遠處的群山中流過來,又默默地繞過拉薩城,向遠方流去,思緒會隨著高原藍天上的白雲,飄向不知何處的遠方。

在高原艷陽似火的季節,上游雪山消融,沿河雨水普降。那融化的雪水,伴隨著總是夜降晝止的“拉薩夜雨”,使拉薩河水猛漲。冰涼湍急的河水流過太陽島、仙足島畔太陽島、仙足島:拉薩城南靠近拉薩河北岸的兩大島嶼,有橋樑與拉薩城區相連,是拉薩有名的休閒娛樂區和生態小區。給拉薩人帶來了暑日的清涼。每到週末或節假日,成群結隊的拉薩人來到拉薩河的沿岸、河谷平地,搭上帳篷,倒上青稞酒、酥油茶,擺上糌粑和小吃,或釣魚、或打牌、或聊天、或戲水,或者什麼也不做,躺在河岸的青草地上,透過夏日慵懶的陽光,看拉薩河水氾著波光,感受時光與高空中飄動的白雲一起流走。在拉薩的“雪頓節” 雪頓節:每年藏歷六月底七月初【公曆8月】的一個節日。 “雪頓”的藏語含義是“吃酸奶”,原是宗教節日,指信教群眾用酸奶慰勞那些夏天為了避免殺生而在寺中閉關的喇嘛,後演化為宗教活動與群眾文娛活動相結合的一個節日。雪頓節期間的主要活動,是在拉薩哲蚌寺展佛,在羅布林卡看藏戲等。目前拉薩每年雪頓節放假七天。

期間,拉薩河畔與羅布林卡一樣熱鬧。當那些天色還沒亮就趕到哲蚌寺看展佛的人們,耐心等待著陽光出現就開始展佛的時候,他們會驚奇地發現,照耀拉薩的第一縷陽光,是透過河面上的晨霧,從東方的群山間,照射到夏日的拉薩河上。那一刻,你或許會感悟到什麼是“佛光普照”! 藏曆七月,當“棄山星”棄山星:藏語稱“噶瑪日吉”,意思是“離山之星”,即金星。據藏文曆書記載,棄山星半年晝出,半年夜出。在拉薩地區肉眼可以看到時,正是入春或入秋季節。沐浴節是在初秋,即藏曆七月六日至十二日【金星出現週】。藏地天文曆書認為,初秋之水有八大優點:一甘、二涼、三軟、四輕、五清、六不臭、七飲時不損喉、八喝下不傷腹。實際上,西藏高原冬長夏短,冬春兩季寒冷,夏季大雨滂沱,河水污濁,只有初秋時節,水溫較高,河水清淨,適合於沐浴。傍晚時分升起在拉薩河南岸的“奔巴日”【意為“寶瓶山”】上空時,藏族獨有的“沐浴節”就來到了。這一時節,正值公曆9月,夏末秋初。這時候,高原雨季剛過,風和日麗,河清水暖。拉薩河兩岸的人們,全家出動,扶老攜幼,紛紛來到拉薩河邊,盡情地在水中嬉戲、洗澡、游泳,並清洗從家中帶來的衣服、氆氌、卡墊。許多人傍晚沐浴之後,就在河邊的樹林中點起火堆,燒起酥油茶、倒滿青稞酒,吃著香甜的糌粑,說古論今,彈弦唱歌。一連七天,河邊都是快樂的人群,成了拉薩河一道獨特的風景。此後秋風漸涼,高原的藍天白雲更加飄逸,拉薩河谷一片樹葉金黃,玉帶般的河水倒映著白雲藍天,岸邊一排排金燦燦的樹林,彷彿是要上演一場金秋的盛典。

當冬季的第一片雪花降落到色拉烏孜山頂 色拉烏孜山:拉薩北郊的一座山,海拔約4000米,“拉薩三大寺”之一的色拉寺,坐落於其南麓。 “色拉烏孜”意思是“開滿野玫瑰的山坡”。 ,繼而拉薩城周邊的高山都披上了銀裝,拉薩河水卻愈加碧綠,河上生機盎然。成千上萬隻候鳥翔集拉薩河。美如畫卷的河面上,在冬日里傳來一陣陣悅耳的低鳴。由於日照強、溫度高的緣故,冬天的拉薩河不但沒有結冰,河水反而更顯清澈和寧靜。一群一群的黃鴨、斑頭雁,還有西藏人視為“神鳥”的黑頸鶴,紛紛飛到拉薩河沿岸過冬。在冬日融融、倒映著白雲的水面上,野鴨們有的浮在溫婉如玉的水面上,隨波飄搖;有的在悠閒地游弋,身後劃出一道扇形的漣漪;還有的靜悄悄地一個猛子扎入水中,繼而猛然間撲啦啦地從遠處的水面冒了出來;還有的三三兩兩站立在岸邊潔淨的沙灘上閉目養神。一些調皮的鴨兒們展翅掠過寧靜的水面,兩腳不時地踩踏河面,像是在軟玉上奔跑,激起一群野鴨應聲而起,在空中排起了整齊的隊形,構成了一幅自然和諧的美麗畫面!

拉薩河的美是“全天候”的。一年四季生活在拉薩河邊的每個人,都不能不對它產生一種深深的眷戀。離開拉薩河的人,永遠也割不斷對拉薩河的那份情思。 雅魯藏布江的最大支流。拉薩河是拉薩的母親河。然而,準確地說,古城附近的拉薩河,只是這條穿越高原腹地的長河的一小段。 拉薩河的藏文名字叫“吉曲”吉曲:“曲”藏語本義是“水”,也用來指河流,或譯為“河”。 “藏布”本義是“清潔者”,一般用來指大河之聖潔者,可譯為“江”。 “吉”在藏語中是“快樂、幸福”之義,一說拉薩河附近古代有一個“吉”家族或部落,因而得名“吉曲”。 ,意思是“幸福河”或“快樂河”。漢地史書也稱其為“邏些川”、“吉楚河”等。它發源於念青唐古拉山中段南麓,先向西南流經那曲地區的嘉黎縣、拉薩市所屬的林周縣,再轉向東南流向拉薩市所屬的墨竹工卡縣,又轉向西南流經同屬拉薩市的達孜縣、拉薩城區、堆龍德慶縣,最後在曲水縣境內,注入雅魯藏布江。拉薩河從源頭到入江口,形成了一個巨大的“S”形。因在拉薩城區附近,河流接近於由東向西流,所以拉薩人驚奇於“拉薩河水向西流”。

從源頭到入江口,拉薩河僅幹流全長就達551公里,堪稱“千里長河”。 ——這還不算沿途匯入的多條支流的長度,如麥曲、桑曲、拉曲、血弄藏布、墨竹曲、玉年曲和堆龍曲等。其中最大的支流“堆龍曲”,河長達137公里,流域面積達4988平方公里。拉薩河的流域面積為32471平方公里,約佔雅魯藏布江流域面積的13.5%,是雅魯藏布江流域面積超過1萬平方公里的五大支流中最大的支流。拉薩河的多年平均徑流量為60億立方米,約為中國第二大河黃河的八分之一吳滔等:《西藏拉薩河徑流預測方法研究》,載於《水利科技與經濟》2005年第2期……因此拉薩河是水資源極為豐富的地區,據估算,人均佔有水量達31988立方米,每公頃佔有水量29.92立方米,大大高於我國的均值。

拉薩河海拔落差大。河源地區的海拔為5200米,匯入口的海拔為3580米,總落差達1620米,平均坡降2.9‰。所以拉薩河流域水能資源也極為豐富。全流域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達256萬千瓦,其中乾流水能蘊藏量即達172萬千瓦,在雅魯藏布江各支流中位居第三位。全流域每平方公里水能蘊藏量28.84千瓦,人均佔有7.76千瓦。拉薩河不但水能資源十分豐富,開發條件也好,其水能集中於中游的干支流,離用能中心較近,只要合理開發,完全能滿足流域及其毗鄰地區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的用能需求。西藏河川徑流多是由雨水、冰雪融水和地下水三種補給形式組成的。這種特殊的徑流形成條件,使得河流的徑流年際變化較小,年變差係數不大,這也有利於水資源的更好利用。因此,即使從現代開發水資源的角度看,將拉薩河稱為“幸福河”、“快樂河”,也是實至名歸。

念青唐古拉山腳下的源頭。作為藏地極為有名的神山,念青唐古拉山在西藏地理方面的地位也十分重要。 “念青唐古拉”按藏文的嚴格讀音,應是“念青唐拉”;而位於它的北面、與它名字相近的“唐古拉”山,實際上也應讀作“唐拉”山,它曾被漢譯為“當拉嶺”,可為佐證。不知道這二者名字中的“古”,是從何而來。比較可能的原因是,藏文“唐”【拉丁轉寫為念青唐古拉的“thang”或是唐古拉的“gdang”】的後鼻音比較重, “唐拉”山的“唐”,雖然與“念青唐拉”的“唐”在漢語中譯成了一個字,但在藏語中卻是不同的兩個字,只是讀音相近。 “唐拉”之“唐”本義為“牛腳索”,就是拴住牛馬不讓它跑開的那個繩子,也指“衣架”;而“唐拉”的“拉”,與“念青唐拉”的“拉”,在藏文中也是讀音相同的兩個字。 “唐拉”的“拉”意思是“上坡路”,也指“山口”,所以西藏許多有上坡路通往山口的地方,多數叫“某某拉”,如拉薩通往林芝的“米拉”山口,通過納木錯的“那根拉”山口等;而“念青唐拉”的“拉”,是指“帝王、天人、佛”等。 在不懂藏文的漢族人聽起來,“唐拉”的發音,更接近於“唐古拉”。 “念青唐拉”的名字對譯為漢語,應是“大神草原之王”。其中的“念”,本意是指“盤羊”,這種動物被藏人看做有一定魔力,至今人們仍喜歡把它的角掛起來,作為辟邪之物。所以從“盤羊”很自然地引申為一種“妖厲”或是“土地神”。 “青”意思是“大的、多的”。 “唐”指“平壩、廣場、草原”。 “拉”本意是“帝王、佛、天人”,引申為“神聖的”,拉薩的“拉”與此是同一個字。所以合譯起來,可以稱之為“神聖草原之大神”。它是西藏中部地區的四大山神之一,而且是拉薩布達拉宮所在的紅山的保護神。 念青唐古拉山脈在西藏地理中所扮演的角色,同樣舉足輕重。它橫亙於西藏東部的腹心地帶,西面與岡底斯山相連接——兩者通常被看做是同一山系,即“岡底斯—念青唐古拉山”,兩者合成的山系東西長約1500公里——中段略向北凸出,東南面與橫斷山脈的“伯舒拉嶺”相接。由此,它與岡底斯山脈一起,將西藏劃分成了藏北、藏南、藏東南三大區域。它也是雅魯藏布江水係與藏東的怒江水系的分水嶺,在拉薩河的源頭,就是把拉薩河與怒江隔開。念青唐古拉山脈的主峰在拉薩市所屬的當雄縣境內,海拔7111米。在從拉薩去往聖湖納木錯途中,可以看到這一主峰,附近還有3座海拔均在7000米以上的山峰,並肩而立,巍峨聳峙,是一處有名的景點。 拉薩河的源頭,就在念青唐古拉山脈向北部凸出部分的頂端地帶。在那曲地區嘉黎縣 嘉黎:西藏那曲地區的一個縣,“嘉黎”的意思是“神山”。 措拉鄉東部,有一片稱為“麥地卡”的濕地,是一片廣闊平緩的沼澤,屬於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寒牧場。通常,這裡就被看做是拉薩河的發源地。但準確的源頭,是在濕地東部一個叫做“澎錯孔瑪朵”的山峰下,那裡有一條源出念青唐古拉雪山的小山溝,溝中之水出山後流向西北,先後流經兩個分別稱為“澎錯帕爾瑪”和“澎錯臥瑪”的小湖,最終流入距山口約15公里處的“澎錯”。 “澎錯”的意思是“溝腦湖”。雖然湖周圍是天然牧場,但這裡的海拔高達5000多米,六月飛雪都不稀奇。澎錯所在的麥地卡有一首蒼涼的民歌,間接地反映出這裡的高寒環境和生存的艱難:“沒有好馬是不能到達的/沒有好獵槍是不能到達的/沒有好皮襖是不能到達的/沒有好腦袋是不能到達的。” 高居雪山之麓的澎錯屬於外洩湖,河水向西流出澎錯後,便稱為“麥地藏布”。 兩大藏布“盤踞”在上游。 “流淌不盡的麥地藏布,它源自上方的湖,拉薩是歸宿”。 馬麗華:《曾經的麥地卡》,轉自http://www.chamagudaochina.cn。 從源頭一直到位於嘉黎縣、林周縣和當雄縣的三縣交界處附近的桑曲匯入口,是拉薩河的上游。實際上,拉薩河上游基本上是在嘉黎縣境內。上游河段,以麥曲在措多鄉附近匯入乾流的匯入口為分界點,又分為兩部分。上端靠近源頭的部分,稱為“麥地藏布”;下端靠近中游的部分,稱為“色榮藏布”。 麥地藏布與色榮藏布大部分蜿蜒於丘陵寬丘和盆地間,山體高大但多不陡峭,偶爾有峽谷地段。麥地藏布得名於“麥地卡” 麥地卡:關於“麥地”有兩種說法:一說是源於梵語,亦譯為“彌底”,譯成漢語的意思是“念智稱”。這是一位藏傳佛教後弘期入藏傳教的印度佛教大師,在康區影響很大。一說是一神名的簡稱,全稱為“麥地覺俄拉嘎”。 “卡”的藏文意思是“嘴、口、前面、上面、附近”等義。麥地卡,在此實指“麥地”平壩,或“麥地”附近。 ,即今嘉黎縣措拉鄉所在地。那里平均海拔在5000米以上,是嘉黎縣、甚至也是藏北海拔最高的居民點。 1959年,藏北的叛匪5000餘人就聚集在麥地卡一帶,試圖利用這裡的高海拔給進藏部隊造成的高原反應,進行負隅頑抗,最終發生了該年8月的“麥地卡戰役”,是1959年平叛的五大戰役之一。至今麥地卡還有犧牲的戰士墓地。這裡屬於藏北的強降雨中心,一年四季基本上都是雪的季節。強降雪常常帶來“白色恐怖”和殘酷劫難,造成牲畜凍死,房屋倒塌,素有“十年九災”之說。但雨雪也在這片神山腳下的土地上形成了一片廣闊的沼澤。麥地卡就處於這片廣闊的沼澤地的西部,因此這片沼澤被稱為“麥地卡濕地”。 麥地卡濕地面積達43496公頃,平均海拔4900米,屬於高原湖泊沼澤草甸濕地,是西藏高原最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湖泊濕地。濕地內冰磧丘陵起伏,鼓丘群和羊背石廣布,小型湖泊星羅棋布,是黑頸鶴、赤麻鴨【黃鴨】等多種珍稀鳥類的遷徙走廊和繁殖地——每年3月,是黑頸鶴來到這片高原濕地繁殖的“黃金季節”。這裡還有豐富的高原魚類,是高原魚類洄游、產卵育幼的“家園”。這片廣袤的濕地,對當地水土保持、防止季節氾濫的洪水、阻截上游沉積物,並形成生產力很高的草甸,都有重要作用。因此,麥地卡濕地雖然處於高寒區,風雪災害多,嚴格說來,其海拔之高已不適合於人居。但是由於有大片的高原牧場,千百年來這裡仍然存在著比較發達的牧業。 2009的2月2日,在第九個“世界濕地日”的時候,麥地卡濕地與西藏“第一神湖”瑪旁雍錯附近的濕地,一同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單”,從此名聲大噪。 2008年麥地卡濕地被列為西藏自治區級濕地自然保護區,目前正在申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嘉黎縣第一大河麥地藏布,就在這濕地中緩緩流過。由於麥地藏布的主要水源來自於高山融雪和降雪的融化,所以水質清澈,含沙量少。麥地藏布水體的主要功能是牧業用水。 麥地藏布由發源地流向西南,之後幾乎向正西方向流去。但在靠近那曲縣的地方,突然轉了一個大彎,復向東南奔流,在措多鄉附近與東來的麥曲匯合。有一種劃分方法,是把嘉黎境內的拉薩河上游河段,全部稱為“麥多藏布”。但當地人多數是把與麥曲匯合後、到嘉黎和林周交界處的這一段,稱為“色榮藏布”。建在色榮藏布中段、絨多鄉附近的水電站,就被稱為“色榮水電站”。色榮藏布這一段,不像麥地藏布的流向那麼蜿蜒曲折,而是接近於由東向西的一條直線。 轉了一個大彎的中游。發源於那曲縣和當雄縣境內念青唐古拉山“桑丹崗桑峰”【6590米】的桑曲,在林周、嘉黎和當雄三縣交界處,匯入色榮藏布。由此往下、進入林周境內,就開始稱為“熱振藏布”。熱振藏布流向西南,在林周縣的旁多鄉附近,與西北方向的“烏魯龍曲”和西南方向來的“帕曲”匯合,而後轉了一個大彎,流向東南。這是“S”形的拉薩河最明顯的“S”的上半部分。從這一匯合點開始,直到在拉薩的墨竹工卡縣尼瑪江熱鄉附近與東來的“血弄藏布”匯合,這一段被稱為“直貢藏布”。熱振藏布與直貢藏布,是拉薩河的中游。 拉薩河中游的最大特點,就是在“S”形的兩大拐彎處,都有水勢較大的支流相向而來,使水系形狀猶如網格一般,這也相應加大了中游的水勢。熱振藏布之所以在旁多鄉附近轉了一個大彎,是因為面前橫亙著一條屬於念青唐古拉山支脈的“恰拉山”。近乎東西向的恰拉山,從西邊的當雄縣,一直延伸到東邊的墨竹工卡縣。受阻的拉薩河【直貢藏布】只好折向東流,沿著恰拉山北麓向東尋找通道,終於在墨竹工卡的尼瑪加熱鄉附近,穿過恰拉山缺口,掉頭向西,直奔拉薩而去。恰拉山也迫使熱振藏布的最大支流“烏魯龍曲”只能由西向東流,在旁多鄉與熱振藏布“會師”後共同尋找“穿山之路”。烏魯龍曲同樣發源於念青唐古拉山,它的上游叫“拉曲”,意為“聖河”,源頭靠近念青唐古拉山主峰。當你從拉薩沿青藏公路北上納木錯,過了羊八井之後,會一路沿著一條近乎沼澤的長河行駛,這條河,就是烏魯龍曲的上游“拉曲”。在旁多與熱振藏布匯合的另一條較小的支流帕曲,就來源於恰拉山中。由於恰拉山也是念青唐古拉的支脈,所以帕曲也算是一條發源於神山的河流。就在這三條河流匯合處,目前正在興建一個西藏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旁多水利樞紐工程。它也是拉薩河流域的骨乾性控制工程,是拉薩河幹流水電梯級開發的龍頭水庫。 從三河匯合處向下,就是“直貢藏布”了。如上所述,它走的實際上是一條“沿山尋路之旅”,就是沿著恰拉山尋找通往拉薩的路。所以直貢藏布是一條近乎由西向東流的河流,沿途有一些小的支流進入。直到河流奔馳到尼瑪江熱鄉【宗雪】附近,才遇到了從東面同樣疾馳而至的強大的“同盟軍”——血弄藏布。血弄藏布發源於墨竹工卡東部的群山之中,水勢浩大。彷彿是集兩者之力,將恰拉山在其匯合處沖開了一個缺口,直奔拉薩。從這一匯合點開始,拉薩河才正式被稱為“拉薩河”,由此也進入了下游河段。就在中下游的交界處,號稱“西藏三峽”、西藏單機容量最大的水電站“直貢水電站”,於2007年9月正式投產發電。 高聳連綿的恰拉山——最高峰海拔5200米、由拉薩向北的必經之路恰拉山口海拔4800米,像矗立在林周縣中部的一堵高牆,不但迫使直貢藏布沿山尋路,它也將林周南北分為兩個不同的世界。恰拉山南,靠近拉薩河下游一帶,是一馬平川的澎波河谷地——澎波河是拉薩河下游的一條支流。那里大部分是農區,約有1000多平方公里,平疇沃野,阡陌縱橫。而恰拉山以北,也就是熱振藏布與直貢藏布所在的拉薩河中游地區,卻是林周的牧區,約有3000多平方公里。這裡既不像下游的河流平緩、一馬平川,也不像上游地區沼澤處處、時見丘陵,觸目多是連綿起伏的山川和山間谷地交錯,河流多在峽谷間流動。與上游的小山多數是“童山濯濯”不同,這裡的高山多有植被,盛產紅景天、冬蟲夏草等名貴藏藥材。 下游才稱為“拉薩河”。從墨竹工卡的尼瑪江熱鄉開始,拉薩河進入下游,這時它才是真正名實相符的“拉薩河”了。拉薩河在下游,河流流向又由東南改向西南,直到在曲水縣的曲水鎮附近 曲水:藏語的意思是“流水溝”。 ,注入雅魯藏布江。 拉薩河在下游河段,納入了幾條大的支流。首先是在墨竹工卡縣所在地工卡鎮附近,匯入了由東而來的“墨竹曲”。然後前行到達孜縣與林周縣交界處的章多鄉附近,又納入了支系遍布林周縣南部地區的澎波河——兩河匯合處對面的山上,就是藏傳佛教格魯派的祖寺“甘丹寺”。再向前,在拉薩市區西面的堆龍德慶縣,又接納了整個拉薩河最大的支流“堆龍曲”。堆龍曲同樣發源於念青唐古拉山,其源頭在羊八井附近,所以堆龍曲又稱為“羊八井河”。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許多人以訛傳訛,居然認為拉薩河發源於拉薩東部與林芝地區交界處的“米拉山”。確實,自拉薩到林芝,從出拉薩城開始,一路都有拉薩河伴隨。經達孜到墨竹工卡,地勢越來越高,路邊的“拉薩河”也漸行漸細,直到米拉山口附近,大河變成了小溪。這很容易給人一種錯覺,認為拉薩河就發源於米拉山。翻過米拉山口,另一條雅魯藏布江的著名支流“尼洋曲”,確實發源於米拉山。一路下行,只見碧綠如玉的尼洋曲,由潺潺小溪變成嘩嘩流淌的大河,最後匯入雅魯藏布江。這更增加了人們的錯覺,認為拉薩河與尼洋曲一樣,源頭就在米拉山。然而實際上,那發源於米拉山的只是拉薩河的一條支流“墨竹曲”。拉薩河的干流,在墨竹工卡縣的工卡鎮早已與墨竹曲“分道揚鑣”。如果你要去血弄藏布所在的直貢寺,就會發現這條路正是溯拉薩河幹流而上。當然,到了尼瑪江熱鄉,你會發現面前又出現了兩條河:一條是向西的干流,一條是拉薩河的支流血弄藏布。 不過,把墨竹曲當成了拉薩河幹流,也不很奇怪。因為拉薩河從墨竹工卡以下,河道迂迴曲折,多汊流、沙灘,河谷一般寬達3至5公里,拉薩附近更寬達7至8公里,為最典型的寬谷河段。在這彷彿是四處漫流的眾多河汊中,要辨認出哪是主流,哪是支流,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由於河道大大增寬,所以拉薩河下游的流水比較平緩。儘管如此,拉薩河的水質依然很純淨、清澈。這一方面是因為下游沿岸工業不多,污染少,另一方面,河道寬闊、水流緩慢,也有利於泥沙等沉積物的沉澱。拉薩河是我國水質最好的兩條河流之一【另一條是漓江】。 拉薩河也是西藏文明的“搖籃”。一提起拉薩河,人們就會想到拉薩;一想到拉薩的歷史,人們就會想到松贊乾布。在許多人印像中,從松贊乾布時代,拉薩才成為人類的活動之地,才有了立宮建城的歷史。此前,拉薩河谷的這片土地,好像只是一片不毛之地。 這顯然與歷史事實與歷史規律不符。 1985年,西藏自治區文管會文物普查隊在拉薩北郊娘熱溝的曲貢村,發現了一處距今約4000年以前的拉薩先民村居遺址。這處遺址分佈在曲貢村北面和今西藏軍區總醫院後面的山坡下端,坡上是裸露的山崖,坡下就是拉薩河谷地。遺址所在地的海拔為3690米,比拉薩城區平均海拔高出20多米,比此前在昌都發現的“卡若遺址”,海拔高出500多米。 這是迄今在西藏發現的海拔最高、年代最早、面積較大、文化層堆積最厚、文化內涵極其豐富、多種文化並存的遺址之一,被譽為拉薩的“半坡遺址”。從發現的窖穴、灰坑和文化層的堆積厚度來看,足以證明這裡曾經是原始人長期生活的定居點。出土的物品如雙肩石鏟、石磨盤等,說明農業經濟已在這里扎根。 曲貢遺址所處位置和出土的物品,說明了許多問題。人類最初生活的主要地點是山地,因為山地可以提供自然的草木果實和禽獸之肉。但隨著狩獵工具和技術的提高,獵獲的野獸雖然增多了,但人口也大量繁殖,終於導致了“人民少而禽獸眾”局面的結束。最終,根據人們在適應自然和與自然界鬥爭中取得的經驗,種植業開始成為解救人類困境的良藥。種植業的發展需要平坦的土地和水利灌溉,人們很自然地會尋找最能滿足這兩種基本條件的地方,那就是河谷地帶,依水而居。藏地史書《賢者喜宴》記載吐蕃早期,曾“將山上居民遷往河谷……而往昔之吐蕃家舍均在山上”,就說明了這一變化。 然而河流由於季節變化,常常帶來洪水威脅。所以早期人類多數選擇在河流上游,從事農業生產。而在西藏這樣的高海拔、高寒地帶,河流上游往往使農業生產難以進行。因此,拉薩河谷這樣的“福地”,自然就成了西藏高原先民們的最佳選擇。為了趨利避害,在受當時生產力水平所限、無力築壩建堤、抵擋洪水的情況下,他們把自己的家園建在遠高於今日拉薩城區平均海拔的山上,既避免洪水沖擊,同時又接近河谷邊緣,便於進行農業耕作。他們是開發拉薩河谷的先驅。同時,這裡也是西藏迄今發現的最早的農業文明,因此說拉薩也是西藏文明的搖籃,實不為過。 沒有史料說明曲貢遺址上的先民後代,最後是被哪一個部族所吸收。根據零碎的史料記載,到公元六世紀末,也就是松贊乾布經營拉薩前夕,整個拉薩河流域及其周圍地區,是由一個名為“蘇毘”的部落王國統治的。蘇毘早期的發祥地,是拉薩河西部的另一個雅魯藏布江北岸支流香曲河流域。香曲河:在今日喀則地區南木林縣境內。但香曲河流域河谷狹窄,一般不超過1至2公里。這種環境在部族發展早期,依山背水,既可漁獵,又能種植,同時小河流的洪水威脅也小,對生存比較有利。但是當蘇毘發展到“39個部族、人口繁盛”楊正剛:《蘇毘初談》,載於《中國藏學》1989年第3期。的時候,狹小的香曲河流域很難保證蘇毘的發展。因此,蘇毘就將部落中心遷移到了河谷更為廣闊的“吉曲”【拉薩河】流域,在名為“岩波” 岩波:吉曲河流域原名“岩波”,松贊乾布之父囊日松贊征服蘇毘、佔領這一地區後,改岩波為澎域。在現代藏語中,“澎域”指澎波曲流域,主要在林周縣境內;而“澎波”既是地名,也有“富裕”之義。 的地區建立了“宇那堡寨”【其地有人認為在今墨竹工卡縣西北部,即今拉薩河中上游交匯處的直貢地區】。 蘇毘部落【或可稱為“蘇毘國”】曾十分強大。據歷史學家研究,在吐蕃最終統一西藏以前,在不斷兼併弱小部落【或稱“小邦”】的過程中,西藏高原出現了3個比較強大的國家,即雅魯藏布江以南、今西藏山南地區的吐蕃;雅魯藏布江以北、以拉薩為中心的蘇毘;還有西部以今天的阿里地區為中心的象雄。其中蘇毘的疆土,北至今天的於田【今新疆南部一帶】,西與象雄相鄰,直達神湖瑪旁雍錯,東到今天的青海玉樹一帶,南隔雅魯藏布江與吐蕃相鄰。強大的吐蕃,也不得不把贊普的妹妹嫁到蘇毘王室。 恰白·次旦平措等著,陳慶英等譯:《西藏通史【松石寶串】》,西藏古籍出版社,2004年3月第2版。 蘇毘是女王治理,而且是“雙女王制”。在王國晚期,女王達甲吾駐在舊堡“年卡寧波”,即蘇毘故地,在今天的日喀則一帶;小女王赤邦松駐在拉薩河流域的宇那堡寨。達甲吾殘忍無道,其大臣憤而弒之,達甲吾的屬地盡歸赤邦松。但此後赤邦松重用反臣,達甲吾的舊臣不服,於是密謀,先後與雅魯藏布江以南的吐蕃悉補野部贊普、松贊乾布的祖父和父親結盟,最終,由松贊乾布的父親囊日松贊,率一万精兵,裡應外合,攻破宇那堡寨,佔據了拉薩河流域。 因此,拉薩河流域的文明,並非自松贊乾布開始。從遠古時期一直到吐蕃征服該地區,都有人類在這里活動,並發展出了不亞於吐蕃的文明。 松贊乾布改變了拉薩河。從吐蕃第31代贊普囊日松贊時起,吐蕃就致力於經營拉薩河流域。囊日松贊在征服蘇毘、佔據拉薩河流域後,就把活動中心從雅魯藏布江以南遷到了江北。因為吐蕃是依托雅隆河谷地發展起來的,但隨著吐蕃人口增多、生產發展,雅隆河谷已嫌狹小,發展餘地不多。向南、向東都有難以逾越的喜馬拉雅山,地形陡峻而復雜,與西藏高原環境差異較大,且氣候炎熱潮濕,高原人難以忍受。所以,隨著吐蕃的強大,跨江向北發展是必然選擇。 囊日松贊在今墨竹工卡的甲瑪鄉修建了“強巴敏久林”城堡一個可能的原因是這裡距蘇毘王宮的舊址比較接近,便於控制蘇毘王國的子民。松贊乾布約在公元617年就出生在強巴敏久林宮殿。但囊日松讚的統治並不穩固,被征服的部落伺機反叛,吐蕃舊臣對囊日松贊冷落舊都、重建新宮也心懷不滿,他終於被“進毒遇弒而薨逝”。 13歲的松贊乾布繼位後,在忠於贊普的蘇毘舊臣娘氏、韋氏等支持下,懲罰政變叛亂之徒,整飭法律,把父王時的叛變庶民全部納入了自己的轄治之下。 強巴敏久林所在的甲瑪溝,只是雅魯藏布江的一條小支流,其河谷腹地甚至不及雅隆河谷。雄才遠略的松贊乾布既不想回到吐蕃舊貴族盤踞的雅隆舊都,也不可能長久據守在甲瑪河谷。他派人對西藏中部地區的地形地貌進行考察,發現今拉薩河下游谷地的“臥塘” 古代拉薩平原中央一湖泊,即今大昭寺廟址,據傳說在修建大昭寺時,用白山羊馱土填平了臥塘湖。 一帶景緻優雅,地勢寬坦,中間有左右分離的小山【今布達拉宮所在的紅山與藥王山】。站在山頂,周圍景色盡收眼底,附近地帶平如掌心,而且顯現出製服外敵的吉相。於是,決定在紅山之上,修建宮殿,君臣將士遷居到這裡,建立了統治全藏的政權中心。松贊乾布在這裡建立吐蕃政制,征服象雄王朝。但最重要的,是他對拉薩城的修建,這對確立和鞏固吐蕃王朝的政治中心,影響極為深遠。吐蕃歷史文獻都特別強調這件事的重要意義,甚至不惜添加許多神話色彩。經過長期發展的歷史證明,以拉薩為首府,確實是一個最佳選擇,歷史意義重大。 松贊乾布在拉薩修建宮殿、寺廟、民房、道路等,這一切許多都是在改造拉薩河的基礎上完成的。拉薩城的發展史,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一部興水利、除水害,讓拉薩更安全、更宜居的歷史。在松贊乾布時期,尤其如此。那個時候,拉薩河水自東向西自由亂流,北岸接近臥塘湖,南岸相連南山。紅山腳下所謂“平如掌心”的地方,只不過是一片水陸相間的沼澤。好在到松贊乾布時期,藏族先輩對水害的治理已經有了比較豐富的經驗,掌握了“高地蓄水為池,低地引水入河,旱灌澇排”的技術。用這種排澇措施,使低平的拉薩下游河谷平原,由於辮狀水系所造成的湖沼遍地的局面得到了改善。 在填平臥塘湖建大昭寺時,首先“改吉曲河,流向卜瓦洞”,索南堅贊:《西藏王統記》,民族出版社,2000年。 “卜瓦洞”又名“噶穹卜瓦洞”,湖水由此流入拉薩河。 使湖水逐漸乾涸。然後用白山羊馱土,將這一處於拉薩市中心部位的大湖完全填平,拓展了拉薩的城區空間。由於最初是用山羊馱土填平了臥塘湖,所以大昭寺就名為“邏娑祖拉康”。 邏娑祖拉康:藏語的“山羊”叫“邏”;土地叫“娑”。 “祖拉”的本義是“經典”、“經書”或一般的“著作物”,“康”的本義是“房子”。 “祖拉康”,最初就是指供奉佛教經典的場所,是吐蕃早期宗教建築的通稱,意為“寺廟”與“經堂”,後來也用以特指大昭寺。如果有人說“拉薩祖拉康”,那肯定是指大昭寺。 在吐蕃最醉心於佛教的讚普熱巴巾時期,“邏娑”兩字音變為“拉薩”,意義由原來的“羊土”變為“聖地”。因此,“拉薩”的名稱,來自於白羊馱土的典故。 至於為什麼要使用白山羊馱土呢?有多種解釋。有人認為當初建大昭寺引入佛教時,遭到了本土宗教苯教徒的抵制,暗中破壞,所以才會出現殿堂建到半截,夜晚卻被“天鬼摧毀”的怪事。據傳說松贊乾布派人在修建中的大昭寺門上、牆上,遍畫苯教徒視為神聖的雍仲符號【“卍”】,才避免晝建夜毀的局面。據確切的有關碑文記載,大昭寺在建造時,確實充分考慮到了苯教師、密咒師的要求,專門建有苯教徒的四角雍仲殿【即“卍”字形宮殿】,還有密咒師的忿怒語自在壇城殿,防止他們搞破壞。白山羊被苯教徒視為靈物,以白山羊馱土填湖,則填湖之土也會變得神聖,苯教徒在企圖破壞時會心有忌憚。但也有認為這只是一種工程需要。在當時的生產條件下,山羊數量要多於犛牛,甚至有人設想,填湖之時,必以木板為“橋”,身形小巧的山羊,自然比笨重的犛牛要靈便得多。 儘管有神化的意味,但從中我們仍可看到,在修建古都拉薩時,藏族先輩們一直在進行著治水的鬥爭。在利用拉薩河、防止拉薩河為患等方面,松贊乾布時代確實是一個很好的開端。可以說,松贊乾布不但啟動了拉薩城的建設,他也改變了拉薩河的面貌。 拉薩發展史就是一部治水史。平日的拉薩河宛如慈母般溫順而祥和,她用自己的乳汁滋潤著拉薩河沿岸的山林和河谷寬廣的田野,孕育出西藏經濟最為發達、人口最為密集的核心地區。然而拉薩河也有粗野暴戾的一面。由於流域內許多地方是高原高寒地區,山體裸露,植被稀疏,夏季降水集中,洪水時有發生。歷史上記載,拉薩河流域曾發生過無數次大洪水。只在最近500年中,大水就曾4次淹沒拉薩城區。其中距今500年左右和60年前的兩次大洪水,整個拉薩城區汪洋一片,只有乘牛皮船才能進入大昭寺附近的八廓街。其他地方也得提衣涉水而過。一直到西藏民主改革時期,今天由大昭寺通往布達拉宮的路上,還時常會變成一片沼澤地帶。今日拉薩最繁華的步行街“宇拓路”,原先也是一片小河溝。當時河上的一座“琉璃橋”,就是當時西藏地方政府迎接中央官員的地方,至今舊橋仍存。 從松贊乾布時期初步完成河水改道工程以後,拉薩城一直在進行著興水利、除水害的鬥爭。但是,在當時只有原始工具和人力、畜力的情況下,儘管拉薩河北岸也修有長堤,但卻難擋洶湧的洪水。尤其是在宗教影響下,人們往往更相信憑藉超自然的“法力”來抵擋洪水襲擊。 1485年,拉薩河洪水氾濫,當時管理藏地的帕竹政權,請來在拉薩河谷更上游的墨竹工卡山洞中修行、以密法聞名的“傑·貢嘎頓珠”來拉薩河邊進行祈禱活動。據說第二天,洪水果然下降了,帕竹政權的“溫薩·達隆巴”認為他以密法退洪水,厥功至偉,特頒發封文執照,將小昭寺賜給他作為密法經院。由於他當初是在拉薩河谷地更上游的地方進行修行,所以他的密法學院被稱為“上密院”。至今,小昭寺仍是格魯派密宗“上密院”所在地。 但是這種“密法”能安慰人一時,卻保護不了長久,拉薩河仍時常氾濫。由於長時間泥沙淤積,河床慢慢抬高,到和平解放前,有的地段河床竟高出城區地面1米多,對拉薩城構成了嚴重威脅。從50年代開始,人民政府撥出專款,對拉薩河堤進行整治,一方面加固,另一方面新建、重建河堤。經過多次綜合治理,除加固、加高了舊河堤外,還新建河堤20.5公里,基本上解除了拉薩河水對城區的威脅。 1959年民主改革後,1961年開始整修和新建拉薩河堤,進一步解除洪水對城市的危害。 1964年第一次對拉薩河全流域進行全面整治。在沒有足夠投資做保障的情況下,搬石運土全靠人背馬馱,憑著一種精神一種鬥志,在沿岸重要城鎮兩岸豎起了第一道防線。 但真正大規模全線整治,始於新世紀之初。 “十五”期間,拉薩市城區段防洪堤全面開工建設,工程設計標準由原來的不足20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一期工程總投資1.8億元,修建高標準防洪堤26公里,拉薩市54萬人從此解除洪水威脅,3萬畝土地得到保護。拉薩河沿岸的曲水縣、堆龍德慶縣、林周縣、達孜縣、墨竹工卡縣等,都修建了防洪護城堤壩。與拉薩毗鄰的堆龍德慶縣城防洪堤於2003年開工建設,完成投資3100萬元,完成50年一遇防洪堤17公里,15平方公里的縣城得到保護。墨竹工卡縣城長5公里的防洪堤也在“十五”期間全面竣工。過去一到主汛期,水利部門就提心吊膽,洪水一來,黨政軍警民全體動員上堤搶險。現在堤防鞏固,一般洪水年份根本不需操心,堤防建設為社會穩定和諧作出了貢獻。 拉薩城也在治水防害中,變得更靚更美。在1961年開始整治河堤的同時,1962年初步製訂了拉薩城市發展方案。 1964年,為了迎接西藏自治區成立,進行建設拉薩新城的大會戰,在不到一年時間裡,就新建人民路【現“宇拓路”】、青年路【現“朵森格路”】南段、解放路,修建了西藏革命展覽館和勞動人民文化宮等。位於布達拉宮和大昭寺之間的人民路,原是一片沼澤、水坑。在工程技術人員、工人、解放軍指戰員的共同奮鬥下,短短7個月就建成了總建築面積約5萬多平方米的商業街,並由此誕生了一曲風靡全國、久唱不衰的名歌《逛新城》。 流沙河是從拉薩城北部注入拉薩河的重要支流。河流古河道穿越拉薩市中心,由於長期泥沙堆積,在市區曾形成一條長6公里、寬50米的大沙龍,堆積的泥沙量達150萬立方米。歷史上,該沙堤曾多次決口,氾濫城區。解放前西藏地方政府雖曾採取過防洪措施,在流沙河南岸築堤,但堤身是用草皮壘砌的,經不起洪水的衝擊。為根治流沙河隱患,1974年9月,自治區人民政府和拉薩市人民政府發出“一定要把流沙河治好”的號召,組織了4萬人的治河大軍,奮戰一年,於1975年使流沙河改道北郊,將奪底溝、娘熱溝山洪引向沼澤地帶 今為拉薩城區北部的拉魯濕地。這裡是國家自然保護區,被稱為“拉薩之肺”。 ,並新建東西幹渠、南北幹渠7公里多,消除了流沙河的危害,使這一帶農業旱澇保收,同時還為城市提供了建設用地和建設用沙。到上世紀80年代末,流沙河故道上出現了許多新的工廠企業和住宅區。 讓“母親河”造福西藏百姓。拉薩河幹流流程長、源頭與下游落差大,是雅魯藏布江中游左岸的最大支流,幹流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172萬千瓦,是藏中地區除雅魯藏布江之外,水能資源最為豐富的河流之一。然而在人類進入電力時代以前,誰也不知道這高原聖河中,還蘊藏著無限光明。在電燈沒有發明以前,西藏與世界上其他民族相似,晚間照明主要是油燈,住在林區的人們用油松照明。 20世紀初,藏地引進了蠟燭,有財力的人家則用汽燈,貴族人家一般不再用油燈。 1913年,十三世達賴喇嘛在各地逃亡期間,目睹了先進的科技文化成果,回到西藏後,他派出了由四品官龍夏率領的“強俄巴·仁增多吉”等4位貴族子弟,前往英國倫敦的諾裴里大學,分別學習電業、地礦、郵電和軍事。 1921年,他們結業返回西藏。在此之前,西藏噶廈政府 噶廈:原西藏地方政府。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因珠爾墨特之亂,清廷廢除原先由郡王、貝子辦理藏事制度,改由噶倫四人【三俗一僧】、噶廈仲益二人、噶廈傳達官四人、侍衛四人、埃仲二人組成噶廈,秉承駐藏大臣和達賴意旨,共同處理西藏地方事務。 1959年3月,國務院明令解散。 “噶”意思是“命令、指令”,“廈”是指“府邸、住宅”。噶倫是噶廈政府最高級官員,藏語“倫”意思是“大臣、宰相”之義。 從英國基爾斯機器製造廠訂購了一部92.5千瓦的發電機組,於1924年由強俄巴負責運回拉薩。同年十三世達賴批准了強俄巴在奪底溝建電站的呈文,並在當年年底正式動工。在強俄巴的帶領下,抽調了10多個藏族民工和50多個石木泥瓦匠,在奪底修建了一座藏式四柱電機房。 1927年開始運轉發電。這是西藏第一座、中國第二座水力發電站——中國第一座水力發電站,是1912年建成的雲南石龍壩水力發電廠。 看到不用油脂就能使一個圓東西【燈泡】發出極其明亮的光,許多人帶著幾分惶恐驚呼:“呼嘯不停的雪域神龍發光了!”按初步設想,電廠建成後,先給西藏地方政府的官員府邸安裝電燈。但出於對這種神奇光亮的恐懼,就連身為噶倫的赤門都連聲乞求:“感謝了!感謝了!千萬不要給我家安電燈!”幸虧十三世達賴相對見多識廣,下令讓強俄巴在羅布林卡的“金色頗章”中安裝電燈——因為當時除了金色頗章外,羅布林卡中別的宮殿都是十三世達賴以前修建的,他不便在人們的反對聲中,給其他宮殿安裝電燈。強俄巴便根據達賴之命,在羅布林卡東面,修建了一座小型水力發電站,供十三世達賴在金色頗章內辦公時照明用。以後電力照明才慢慢普及。 1935年,強俄巴將奪底電廠的電,輸送到拉薩新建的吉布崗電站,住在當時拉薩中心區八廓街的貴族、商人等,家裡都安裝上了電燈。 奪底電廠的主機是19世紀產品,經過長期運轉,磨損嚴重,終於在1946年報廢停用。拉薩又回復到油燈、蠟燭和汽燈照明的時代。西藏和平解放後,1952年,西藏軍區派出幾名解放軍檢修員,檢修了奪底電廠的那台舊電機。 1955年,中央政府在奪底聯合修建新電站。漢族技術工人、藏族土木石工積極參加了這項建設。新電站的電機和一應設備,都是在上海製造的,共有3台發電量為220千瓦的電機和電錶、變壓器、高壓線、水管等。 1956年奪底電站建成,解決了羅布林卡、布達拉宮及拉薩各機關和居民群眾的照明問題。 1957年,西藏軍區決定開鑿納金山角,利用拉薩河幹流再建一個大型水電站。人民解放軍技術人員、廣大指戰員和藏族民工一起投入了這場新的建設工程。從祖國內地運來了6台1250千瓦的發電機和各種電器設備。 1960年納金電廠正式落成供電,使拉薩全城第一次大放光明。 自和平解放以來,整個拉薩河流域內相繼建成中小型水電站40餘座,為拉薩市及西藏的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電力保證。為開發利用拉薩河水能資源,有關單位相繼對拉薩河水能資源進行了大量普查、勘測、規劃和設計工作,為開發拉薩河水能資源打下了良好基礎。自治區電力部門已對拉薩河幹流進行了水電規劃。梯級電站自上而下依次為旁多、卡多、布嘎、扎雪和直貢,規劃總裝機容量54.2萬千瓦,年發電量21.57億千瓦。如今,位於拉薩河幹流的直貢水電站已全部建成投產,位於林周縣的旁多水利樞紐工程已開工建設。拉薩河開發以發電為主,同時兼顧農田灌溉、防洪、城鎮生產及生活用水要求。水電開發按計劃完成後,可為藏中電網提供可靠電力,緩解電力緊缺矛盾,滿足拉薩河流域綜合開發對電力的需求,為藏中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牛皮船和鐵索橋。在嘎拉山隧道沒有開通以前,如果你是乘飛機到拉薩,經曲水大橋跨過雅魯藏布江後,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拉薩河在曲水鎮附近注入雅魯藏布江的匯入口,那是拉薩河的“終點”。你將從這裡,一路沿拉薩河前行,去往拉薩。在無意之中,你就開始了一個溯拉薩河而上的“探源之旅”,同時也是感受藏地歷史文化和奇異民俗的“拉薩河風情之旅”。 面對湯湯河水,你首先會有這樣的疑問:如果河上無橋,古代的西藏人想渡河有什麼辦法?這對拉薩河沿岸的人們來說,自古以來就是一個難題。拉薩河和許多江南可以泛舟遠行的河流不同,它是一條季節性河流,在枯水季節,許多河灘都會裸露出來,容不下大的舟楫。但是拉薩河兩岸的人們自有高招,他們就地取材,利用犛牛皮做成“牛皮船”。 牛皮船,顧名思義,是用牛皮做成的。當地人把用水泡軟、牛毛基本煺淨的4張犛牛皮縫起來,再將濕牛皮包在木骨架上繃好——木骨架一般選用韌性好的柳木製成,然後用牛皮繩子捆緊,曬乾以後,牛皮就緊緊地繃在木頭骨架上了。之後還要擦油定形,在牛皮縫口接頭處擦抹大量的牛羊油,將接縫密封,避免進水,再配上一對划槳,就可以下水使用了。 這種就地取材的牛皮船,歷史極為悠久。在布達拉宮和桑耶寺 桑耶寺:西藏第一座“佛、法、僧”三寶俱備的寺廟。位於今山南地區扎囊縣雅魯藏布江北岸的紮瑪山麓。該寺是在吐蕃贊普赤松德讚的支持下,由被請入藏的蓮花生住持修建的。 762年開工,779年建成。寺廟落成後,赤松德贊請來印度、漢地和於田的許多僧人住寺弘法,並剃度7名西藏貴族子弟出家為僧,這7人成為西藏第一批真正的住寺僧人。此前建立的大小昭寺,嚴格說只是佛堂,沒有西藏本地的人在那裡出家為僧。 的壁畫中,就可以看到牛皮製成的小船。那時這種牛皮船的形狀是圓形圓底的,一般可以容納三四人。近代牛皮船從側面看是梯形的,下大上小,船底面積增大,一次可載七八個人,按重量計,一隻船大約可以運載400公斤左右的人畜和貨物。當然,牛皮船可以靈活組合,如果乘客人數較多、又不願分開過河,可以把幾條牛皮船捆綁在一起,更多的人和東西就可以一次過河。 牛皮船的妙處在於它極強的柔韌性,不怕拉薩河隨處可見的礁石和險灘。然而牛皮船沒有動力,只靠兩支木槳,很難逆水行舟,往往只能順水而行。好在它的分量很輕,一個牛皮船晾乾後只有幾十斤重,一個人扛著可以走很遠的路。所以拉薩河上的船夫們,往往從較上游的墨竹工卡起行,經過達孜縣、拉薩城、曲水縣,大約3天時間,到達拉薩河與雅魯藏布江的匯合口。在這裡還可以沿雅魯藏布江向東,去往山南的貢嘎、桑耶、澤當等地。返程時船夫們把船支在地上晾乾,背著它翻山越嶺再回到上游。幾十斤的牛皮船由船夫背著,船夫的被子和食物由一隻隨船的老綿羊馱著,一路羊鈴叮噹回到上游。 至今在偏遠的鄉村,只要有河,牛皮船仍是人們渡河的工具。但在拉薩河注入雅魯雅布江一帶,建起的座座大橋,早已讓牛皮船沒有了用武之地。只在匯入口附近的一個半島上,有一個奇特的以打魚為生的“俊巴漁村”,至今村中漁民的打魚工具,仍是牛皮船。藏地受宗教影響,許多人視魚為“龍神”的一種,所以極少打魚和吃魚。但處於拉薩河入江口的俊巴村,因為村中耕地時常被河水或江水淹沒,雖然打魚會被人視為下賤,村中人為生計不得不以打魚為生,過去西藏地方政府也給俊巴人規定了打魚支差的勞役。西藏漁村不止一處,但拉薩河上卻僅有俊巴村一家。由於長期與牛皮船打交道,這裡還產生了一種名為“郭孜” 郭孜:藏語“郭”即指牛皮船,“孜”即“舞蹈”的意思。 的牛皮船舞。長期背負牛皮船、體魄強健的漁夫們將牛皮船高高舉起,在頭上舞動,以臀部撞擊船骨,盡顯粗獷豪邁之美。近年西藏投巨資打造的藏地綜合節目《幸福在路上》,其中就有一段精彩的牛皮船舞——這是一種發源並隻流行于俊巴漁村的舞蹈。 到了天氣寒冷的春冬季節,拉薩河上的渡口就改用碼頭木船擺渡過河。同時,拉薩河不少地方還修有鐵索橋。最有名的就是拉薩鐵索橋,這座橋是在公元15世紀,由著名的高僧唐東杰布 唐東杰布【1385年—1464年】:明代西藏著名建築師,藏戲創始人。原名尊珠桑布,出生於今西藏日喀則地區昂仁縣,家境貧寒,幼年放羊為生,成年後當過兵,做過生意。出家為僧後,因勤奮有造詣被譽為“唐東杰布”,意思是“千里草原之王”。西藏人把他看做是創造藏戲的戲神和修建橋樑的鐵木工的祖師。 ,在拉薩河邊的柳梧宗【藏語“宗”的意思相當於“縣”】城堡的女長官格桑的支持下修成的。當時是轟動整個拉薩和西藏的一件大事。這也是這位被尊為“鐵索橋活佛”的高僧所修建的第一座鐵索橋。至今,該橋的橋墩還殘留在拉薩河南岸的乃東香嘎村下面。在較上游的墨竹工卡,唐東杰佈為了在雪鄉加嘎村後面的血弄藏布上修一座鐵索橋,他找到了白絨家的七姐妹,組成了一個戲班子來募集建橋的錢。因此,唐東杰布也被視為“藏戲始祖”。時至今日,在藏戲的演出場地中間,總是要掛著一幅繪有唐東杰布畫像的唐卡,藏戲開場戲中,總是有一場七位拉姆【仙女】的表演,都是為了紀念這位“鐵索橋活佛”。 現在從墨竹工卡以上,還有唐家鐵索橋、宗雪鐵索橋、旁多鐵索橋等,每座橋都有它的故事。鐵索橋一般用6到8根鐵索連接兩岸、橫架河面。鐵索上縛以獸皮或牛皮,再鋪上木板,走起來搖搖晃晃,橋下河水奔騰、水勢湍急、響聲如雷,令人頭暈目眩,心驚膽戰。既讓人體會到古人建橋的艱辛,也實地體會到舊時交通的艱難與驚險。 卓瑪拉康與阿底峽。沿拉薩河北行,快接近聶塘鄉的時候,能看到路左有一處名為“卓瑪拉康”的寺廟。這裡曾安放過一位孟加拉國王子的骨殖——藏傳佛教“後弘期”最著名的古印度佛學家“阿底峽”,就圓寂於這座拉薩河畔的寺廟中。 佛教從松贊乾布時期,由文成公主和尼泊爾公主引入藏地,時在公元641年左右。經過贊普赤松德贊【755年—797年在位】請來古印度密宗大師靜命和蓮花生,興建藏地第一座佛法僧齊備的寺廟“桑耶寺”,讓西藏本地人出家為僧等,佛教在藏地有了較大影響。從赤松德贊在位到贊普熱巴巾【815年—836年在位】,佛教在西藏社會,特別是在上層圈子內,曾經興盛一時,這段時間,被後來的佛教徒譽為西藏佛教的“前弘期”。 然而,從佛教傳入西藏之初,就面臨著與原先的本地宗教“苯教”的衝突。吐蕃從赤松德贊開始的歷代贊普,以巨資用作興佛費用,社會上出現了一大批不勞而食的僧人,加重了勞動群眾的負擔,社會矛盾日益增多。一部分世俗貴族趁機以興苯滅佛為號召,來達到篡奪最高統治權的目的。他們經過密謀策劃,在公元836年謀殺了熱巴巾,擁立熱巴巾之弟朗達瑪即位,並大肆滅法毀佛,拆毀寺廟,焚燒佛經,殺害上層僧人,將中層僧人流放到邊遠地區,勒令下層僧人還俗負擔差稅,吐蕃社會矛盾更趨激烈,並導致朗達瑪在公元842年被刺殺。隨後王室分裂、平民起義,終於使吐蕃王朝土崩瓦解,一直到元朝統一西藏的400多年中,西藏地區長期處於分裂割據狀態。 到了公元10世紀後半期,各地的分裂割據勢力,為了統治需要,重新派人四處尋覓佛教,開始了倡佛的活動。從這一時期開始,稱為西藏佛教的“後弘期”。後弘期的佛教,主要是通過所謂“下路弘傳”和“上部律傳”兩個渠道傳承下來的。其中“下路弘傳”是指公元978年,割據在今西藏山南地區的吐蕃後裔“意西堅贊”,出錢資送盧梅等10人,到康區 康區:藏文古籍習慣上把藏地分為三大部分,“上部阿里三圍【今阿里一帶】、中間衛藏四茹【今拉薩、山南、日喀則一帶】、下部多康六崗”。其中的“康”即指康區,主要範圍包括今天西藏的昌都大部、那曲東部,四川的甘孜、阿壩,青海的玉樹、果洛,雲南迪慶。它們大多處於西藏高原東部的橫斷山脈與金沙江、瀾滄江和怒江所組成的三江並流地區。 跟從朗達瑪滅佛時逃往那裡的僧人的門徒“貢巴繞色”受戒學法。後來這10人返回西藏,恢復了拉薩等地的舊有寺廟,並建立了一些小寺,招收門徒,形成了被稱為“四部”的4個派別。這四部主要在拉薩地區發展,互相爭奪寺廟、信徒和經濟收入,從11世紀到12世紀,曾多次發生械鬥,但它們在教義上都沒有形成自己的特點。 與此同時,在藏人習慣稱之為“上部地區”的阿里,古格王國的國王益西沃也開始了倡佛行動。古格王國是吐蕃王朝崩潰後,其後裔逃到阿里地區所建立的小王國之一。益西沃自己帶頭出家,仿照桑耶寺建立了託林寺,請來印度僧人在阿里傳教,建立了戒律傳承,並派出後來成為大譯師的“仁欽桑布”等人到印度學法,譯出了很多人稱“新密咒” 新密咒:西藏佛教後弘期的“下路弘傳”與“上部律傳”,在佛教基本教義上沒有很大不同,但在密宗修持上則有很大區別。下路弘傳沿襲吐蕃時代舊的密法,所用的秘籍稱為“舊密咒”;上部律傳所依據的則是在佛教發源地印度又經發展的秘籍,被稱為“新密咒”。新密咒的主要來源是阿里大譯師仁欽桑布所譯經典。由於仁欽桑布本人在印度學過經,嫻熟密咒,所以在譯作中他把密教提高到和顯教相並重的高度,所以史稱的西藏新密咒就開始於他這一時期。 的密宗經典,從而形成了另一個宗教系統,後世稱為“上部律傳”。 但是後弘期對後世影響最大的事件,莫過於阿底峽入藏傳教。阿底峽是印度著名佛寺“超巖寺”的首座。應古格王朝的邀請,在1042年到達古格託林寺,在那里居留三年。當時西藏佛教由於在朗達瑪滅佛期間轉入民間,父子、師徒間秘密相傳,難免走樣。尤其是密法的修持,沒有具體準則,甚至有以訛傳訛、裝神弄鬼者。阿底峽的最大貢獻,是他來到古格後,對西藏佛教進行了“教理系統化”和“修持規範化”。前者是把佛教的戒律和密宗經典加以系統化;後者是針對當時西藏佛教界在修持上的弊端,專門撰寫了《菩提道燈論》,對修持的次第和規範作了全面論述。這部論著不過區區2000字,卻奠定了西藏佛教規範、系統的基礎。 公元1045年,阿底峽準備返回印度。但在行至今阿里地區普蘭縣時,聽說尼泊爾境內發生戰亂,道路不通。適逢出生在拉薩堆龍德慶、正在康區學法的仲敦巴·嘉瓦迥乃,聽說阿底峽在阿里傳教,千里迢迢跑來請他到衛藏地區說法,兩個人正好在普蘭相遇。仲敦巴向阿底峽介紹了衛藏及康區佛教發展的情況。此時,衛藏地區派出來請阿底峽到衛藏說法的人,也到了普蘭。於是,阿底峽起程前往衛藏——今天的拉薩、日喀則一帶。有許多人成為他的弟子,而仲敦巴跟隨時間最長,盡得阿底峽的真傳。 1054年,阿底峽在入藏12年後,圓寂於拉薩河邊的聶塘地方 聶塘:亦譯作“聶當”,意思是“令人喜愛的平壩”。 , 他的骨灰也埋葬在這裡。第二年,仲敦巴率眾師弟在聶塘舉行了阿底峽圓寂一周年紀念活動,並在拉薩河邊修建了一座佛殿。因殿中主供的據說是阿底峽生前從印度帶到西藏的一尊度母像,這也是他的護法神像,所以當地人稱此寺為“卓瑪拉康”,意思是“度母殿”。再後來,仲敦巴應拉薩河中游當雄地方頭人的邀請,在熱振藏布邊上,修建了熱振寺,創立了藏傳佛教赫赫有名的“噶當派”。阿底峽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