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中國歷史 中國治水史詩

第58章 第57篇滇池圖——滇池治水記

中國治水史詩 何建明 51773 2018-03-16
中國西部有一顆高原明珠——這就是滇池。 遠古的滄海桑田已邈不可考。大約在300萬年前,第三紀喜馬拉雅山地殼運動造成了西部高原的石灰岩斷層陷落,在海拔1886米地方形成了一個湖,像一個高舉的酒杯遺世獨立,邀日月星辰於其中,閃爍著灼灼光華——這就是滇池。 滇池周圍有大小數十個山峰,山環水抱,天光雲影,青山綠水交相輝映,滇池煙波浩渺,一碧萬頃,構成一幅美麗的天然畫卷。遠古的足音從歷史深處紛至沓來,從青藏高原遷徙而來的氐羌氏的燧人女媧伏羲的某一部分【即滇僰和邛僰】南下,進入了西南。南下四川的蜀、羌、徒、邛、越部成了羌族的祖先;進入雲南的西蕃、吐蕃、西爨和僰人,分別成了普米、藏和白族的祖先;其中的一支同昆明族、叟族融合,統稱為烏蠻。約在公元7世紀,分為烏蠻和白蠻兩部,其西支形成了“六詔”,而另外的路蠻成了怒族和獨龍族的祖先;尋傳、俄昌成了景頗和阿昌族的祖先;栗粟成了傈僳族的祖先,和尼等成了哈尼族的祖先,麼西成了納西的祖先;攸樂、倮黑等成了基諾、拉祜的祖先……而東爨、黑爨就成了彝族的祖先。

在滇池流域逐水而居的應該是當地土著和某支彝族的先祖。 在自然環境極其優美的地方建城立國是理所當然的選擇。 於是,在滇池東岸的晉寧有了古滇國。 《漢書·地理志》上有益州郡治滇池縣的記載,滇池縣【今晉寧縣晉城鎮】是古滇國的都城所在地,晉寧靠近滇池,因此而得名是順理成章的事。那時候的滇池分大澤和滇池澤兩個湖泊,“大澤在西,滇池澤在西北”,滄海桑田,這兩澤之水約在魏晉時期才漸漸合為一水,並保留了滇池之名。 關於“滇”,最早見於司馬遷《史記·西南夷列傳》:“使將軍莊GFBC5循江上,略巴、蜀、黔中以西……GFBC5至滇池,地方三百里,旁平地,肥饒數千里,以兵威定屬楚。欲歸報,會秦擊奪楚巴、黔中郡,道塞不通,因還,以其眾王滇,變服,從其俗,以長之。”晉人常璩的《華陽國志·南中志》、此後范曄的《後漢》、酈道元的《水經註》重引述了司馬遷的記載。

滇池之名,有種種說法。 第一種是根據地理形勢。 《華陽國志》說,“有澤水週回二百里,所出深廣,下流淺狹,如倒流,故曰滇池。”因上源深廣,下流淺狹,好像一條江河倒流,所以叫做“滇【顛倒】池”。 第二種是循音考義。 《滇池及滇縣考》上說,“西漢武帝前滇池縣本作顛縣”,“顛與頂為一聲之轉,顛與頂又是同聲同義,滇池也為顛池,即山顛高頂之地”。認為“滇,顛也【按:顛即巔】,言最高之頂。”滇池地處高原,故名。 第三種是根據池周圍居住的、為數眾多的彝族語言來推斷。認為“滇”是彝語的變音,即大壩子,因滇池沿岸土地平曠肥沃,是雲南最大的壩子,故而得名。民間版本中,說是漢使到滇池邊,問詢當地人這是哪裡?因當地人是彝族,回答的是彝語,漢使聽不懂,只能記了個音,這個音就是“滇”的音。

第四種則從民族稱謂來考察。司馬遷在《史記·西南夷列傳》中明確記載:滇,是古代在這一地區最大部落的名稱,楚將莊GFBC5入滇後,還變服,從其俗,稱“滇王”。因此,就是先有滇部落,後有滇池之名,池因族稱,名從主人。 歷史打馬而過,匆匆就是千年。回望這段史實,讓人感慨萬千—— 公元前298年—公元前263年,楚將莊GFBC5率領一支隊伍到達滇池地區,其目的是征服當地人歸附楚國。公元前286年左右,他奉命率領楚國大軍溯沅江而上,由湘西進入貴州的且蘭,在那一帶先滅了夜郎,然後沿著滇黔路進入雲南,又一次征服了處於原始社會末期的以“滇”為首的“靡莫之屬”各部族,統一了滇池地區。然而,讓這位春風得意的將軍沒有想到的是,正當他準備回國報功的時候,秦國又攻占了楚國的巴、黔等地,回去的道路已被阻斷,莊GFBC5便率部在滇池地區“變服從其俗”住了下來,守著這塊“地方三百里,旁平地,肥饒數千里”的好山好水之地做了滇王。 “以其眾王滇,變服從其俗以長之。”這是史料中明確記載的一代滇王。古滇王國是雲南古代少數民族建立的奴隸制帝國。它勃興於滇池之濱,鼎盛於戰國至西漢時代。由於偏居西南一隅,遠離中原文化視野,古滇國曾長期湮滅於歷史塵埃之中,顯得神秘而離奇。

100多年後,漢武帝從張騫出使西域的信息中知道了滇池和強盛的“西南夷”,決心征伐,但知“西南夷”熟知水性,而中原士兵不識水戰,於是在長安仿滇池開鑿人工湖,曰“昆明湖”,練習水戰。公元前109年,大軍臨滇,滇人臣服。漢武帝於是在滇池中心區域設益州郡,封其統治者為滇王,並賜滇王金印一枚。後來到了清朝,乾隆皇帝非常景仰漢武帝開疆拓土的氣魄和功績,把北京的西湖更名為“昆明湖”以表紀念。 公元225年,諸葛亮為平定孟獲等南中大姓的叛亂而南征,秋,三路大軍在滇池地區會合,平定了南中4郡,改益州郡為建寧郡。 公元763年【唐朝廣德元年】,南詔王閣羅鳳到達昆明地區,認為昆明一帶“山川可以做藩屏,川陸可以養人民”,於是,在公元765年令其子鳳迦異在昆明建拓東城。拓東城成為南詔用以控制南面的交州和東面的曲靖等地的東都,後來拓東城改稱為東都,後來改為鄯闡城。南詔國受中原文化的影響,對華夏民族圖騰“龍”極其崇拜。明初,王坤在《滇南鋤哭記》中提道:拓東城築成龍形,以製伏盤龍江的兇龍,同時,江對岸北邊有長蟲山,城市建成龍形,以龍制蛇,日後昆明的城市可以從西北方向擴展。故此,長長的一條拓東路就是龍身,西到盤龍江邊的得勝橋是龍頭,兩個前爪是北邊的尚義街和南邊的塘子巷,兩個後爪是玉川巷和白塔巷;龍尾直到今天的五里多附近。

公元10世紀至13世紀初,【宋代】大理國前期,大理國在今昆明地區設鄯闡節度,其轄境略與南詔時期的拓東節度統治區域相同,其境界與元代中慶路範圍相同。大理國時期鄯闡府、巨橋【今昆明】屬高氏世守之地。 公元1253年,元世祖忽必烈率軍進攻雲南,攻克大理城。大理國王段興智逃到昆明。公元1254年,兀良合台率軍攻克昆明,擒獲段興智。公元1273年6月,以平章政事賽典赤行省雲南,1276年賽典赤把軍事統治時期所設的行政中心遷到昆明,從此昆明正式成為雲南省省會。其間,賽典赤多次興修水利,並建昆明松華壩。 公元1381年8月,朱元璋調集30萬軍隊,以傅友德為統帥,藍玉、沐英為副將,向雲南出兵征討。 12月,明軍於白石江敗元軍,藍玉、沐英攻進昆明。梁王逃到晉寧跳滇池自殺,明軍進駐昆明。 1389年,沐英入京拜見朱元璋,回滇時帶江南軍民百萬到雲南屯田。 1392年至1398年,沐春又移南京人口30餘萬入雲南。

當時鎮守雲南的沐英聘請著名堪輿家汪湛海設計、建造昆明城。汪湛海精心考察了昆明的地形、地貌、山川、湖泊,認為若在長蟲山以南建造一座背靠長蟲山面對滇池、形狀似龜的龜城,必將造福百姓。為什麼昆明城一定要建造成外形似龜的龜城呢?汪湛海的堪輿理論是:昆明北面的長蟲山是昆明的主山,長蟲即蛇,而此蛇為雄性,有雄就必須有雌與之相配,故昆明城必須建造成一座龜城,龜蛇相交,百姓才能生生不息、吉祥平安。於是,在汪湛海的精心設計下,新建的昆明磚城就成為了一座外形極像一隻神龜的龜城了。它有六座城門,南門是龜頭,北門是龜尾,大東門、小東門、大西門、小西門是龜的四腳。這龜還不是一隻普通的烏龜,它是一隻靈龜和神龜,它尾掉而足動,是靈龜掉尾之意。汪湛海建昆明城時,還叫工匠用石頭雕鑿一隻形端體正、惟妙惟肖的神龜,並在其龜背上雕刻有一句讖語:“五百年前後,雲南胜江南。”埋藏在南城門下。

回溯千年曆史,古城傍滇池而建,古滇國在滇池東,拓東城及以後的昆明城移在滇池北岸。沒有滇池,就沒有昆明城。 雲南遠離大海。 在萬山重疊的高原之上,湖泊都稱之為池。如新疆天山天池、吉林長白山天池、青海孟達天池和浙江天目山天池。我國湖泊眾多,分佈廣泛,而且分佈地區民族各異,故對湖泊的稱呼就有湖、泊、池、盪、淀、漾、泡、海、錯、氿、淖、窪、潭、海子、庫勒、浣等30多種。而滇池又名昆明湖,古名滇南澤,別稱昆池、滇海、昆陽海,俗稱昆明海子。在雲南高原上,還星羅棋布一些高原湖泊,如洱海、撫仙湖、星雲湖、杞麓湖、陽宗海、瀘沽湖、程海、異龍湖等面積在30平方公里以上的九大高原湖泊,是鑲嵌在彩雲之南這塊神奇土地上的九顆明珠。而滇池是最大最美的一顆明珠。

滇池位於雲南昆明的西南側,是全國著名的高原淡水湖泊,也是雲南省水面最大的高原斷層陷落湖泊,曾被周恩來總理稱之為“掌上明珠”。 滇池地理坐標為東經102°36′—102°47′、北緯24°40′—25°02′之間,地處長江、紅河、珠江三大水系分水嶺地帶,是長江水系上游水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已被列為全國重點保護水系之一。源頭位於東北部松華壩水源保護區內,有入湖河道30餘條,徑流面積2920平方公里,當湖面水位高程1887.2米時,相應的湖面水域面積為309.5平方公里;相當於西湖的50倍、北京頤和園中昆明湖的160倍。既有內湖的嫵媚,又有大海般的壯闊。滇池經過久遠的滄桑變遷,形態變化很大,現整個湖形呈南北向弓形,南北最長約40公里,東西最寬12.5公里,平均寬度7—8公里,最窄海埂航道長約100米,平均水深4.4米,最大深度為10.9米,有163公里長的湖岸線,最大湖容為15.7億立方米;湖水由西南端的人工控制閘流入螳螂川、普渡河,最後注入金沙江。滇池西部緊靠西山,其他三面為河流沖積和湖積平原,構成了以滇池區域為中心,平壩和丘陵、山地圍繞呈半環形分佈的自然地理特徵。流域內的山脈為南北走向,四周群山環抱,中間為滇池盆地。盆地東北有高明梁王山脈與蟒蛇河、牛欄江分界;北為長蟲【蛇】山,東接呈貢梁王山,為滇池、陽宗海、撫仙湖的分水嶺。

雲南省本不缺水。雲南地跨六大水系。太平洋水系:1.長江水系:金沙江、瀘沽湖、螳螂川、滇池、小江等水系均屬長江水系。 2.珠江水系:發源於雲南曲靖,在雲南境內的一段稱作南盤江,最終流向廣東、香港、澳門等地。雲南段流域中有撫仙湖等高原湖泊。 3.元江【紅河】水系:發源於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內,出境後經越南河內註入北部灣。 4.瀾滄江【湄公河】水系:發源於青海玉樹,經西藏流入雲南,出境後經老撾、柬埔寨、泰國、越南注入南海。雲南段的流域內有著名的洱海。印度洋水系:5.怒江【薩爾溫江】水系:發源於西藏流經云南,出境後經緬甸注入印度洋東北部的安達曼海。 6.伊洛瓦底江流域:有數條微小的支流發源於德宏景頗族傣族自治州內【大盈江、瑞麗江等】,發源不久後即出境進入緬甸。

但滇池的水不是從大江大河來的。滇池發源於昆明以東90多公里的嵩明白邑。它從古木參天、松竹環抱的99眼龍泉中湧出,先是形成了兩條河流,一曰牧羊,一曰邵甸。它們分別穿過白邑壩子,然後來到了小河鄉岔河嘴合成一水,始稱盤龍江。然後入松華壩水庫,再過上壩、浪口,經張官營,匯馬溺河、清河、羊清河、銀汁河一起走進昆明,穿過市區再從洪家村流入滇池。 與盤龍江同時進入滇池的還有源於一撮雲山的東北沙河,源於板壁山的寶象河,源於海子村的馬料河,源於晉寧六街的柴河,源於澄江的梁王河以及源於呈貢的南衝河等。滇池就這樣廣納百川,遍集溪泉,從而讓自己光耀天地,澤被五洲。它浩蕩的湖水將昆明滋潤得旖旎多彩,四季如春。 滇池風光秀麗,碧波萬頃,風帆點點,湖光山色,向以景色佳麗、四時如春著稱於世,引歷代遊人不斷,留下了無數讚美的詩詞。朝霞夕暉,朗月疏星,薄霧輕靄,細雨晴光,滇池無時不變幻著多姿的瑰麗景象,給人以不同的美的享受。滇池周邊名山勝景主要有大觀樓、西山、海埂、白魚口、鄭和公園、石寨山古墓群遺址等。 滇池北岸的大觀樓,是我國名樓之一,也是觀賞滇池景色的著名所在。因此樓“倚江臨海”,滇池、西山皆可一覽無餘,故有此名。初建於清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1年】的大觀樓,面對三潭印月,紅牆綠瓦,斗拱飛簷,氣象莊嚴壯麗,是一座具有民族特色的三層建築。登樓眺望,只見回欄曲折,攬勝閣、催耕館、湧月亭、觀稼堂歷歷在目。樓外西山橫翠,遠樹含煙,碧波萬頃,水天一色。 1961年,郭沫若遊覽於此,寫《登樓即事》詩一首,詩云:“果然一大觀,山水喚憑欄。睡佛云中逸,滇池海洋寬。長聯猶在壁,巨筆信如椽。我亦披襟久,雄心溢兩間。”大觀樓上鑲嵌金字斗大的“大觀樓”三個字,筆跡雄渾有力,這是出自清代書法家孫鑄的手筆。大觀樓正門兩旁懸掛著清乾隆年間昆明寒士孫髯翁所撰180字的長聯,被譽為“古今第一長聯”、“海內長聯第一佳者”,大觀樓也因此而名揚於世。 五百里滇池奔來眼底披襟岸幘喜茫茫空闊無邊看東驤神駿西翥靈儀北走蜿蜒南翔縞素高人韻士 何妨選勝登臨趁蟹嶼螺洲梳裹就風鬟霧鬢更蘋天葦地點綴 些翠羽丹霞莫辜負四圍香稻萬傾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楊柳 數千年往事注到心頭把酒臨風嘆滾滾英雄何在想漢習樓船唐標鐵柱宋揮玉斧元跨革囊偉烈豐功 費盡移山心力盡珠簾畫棟卷不及暮雨朝雲便斷碣殘碑都付 與蒼煙落照只剩下幾杵疏鐘半江漁火兩行秋雁一枕清霜 這是清代著名寒士孫髯所看到的滇池。他生活在康熙至乾隆盛世年間,但是盛世卻沒有改變他一生寒士的身份。然而,這位布衣詩人卻為我們留下了一首關於滇池的千古絕唱。 1962年,當周恩來總理和陳毅外長從緬甸為劃分中緬邊界路經昆明回北京時,毛澤東主席問陳毅外長是否知道昆明的大觀樓長聯,繼而順口背誦起描繪滇池風光和雲南歷史的大觀樓長聯。 滇池擅湖山之美,甲春城之秀,是鑲嵌在雲貴高原上的一顆最耀眼的明珠。它閃光的地方,正如孫髯所寫,四圍群山東如神馬奔騰,西似鳳凰展翅,南像白鶴翱翔,北若長蛇蜿蜒。而群山懷抱的壩子,便是現今雲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昆明所在地。孫髯看到的滇池的樣子,胸襟之闊,四野之秀,湖水之清,我們今天仍可以憑感覺去遙想。 畫裡青山,夢中碧水。滇池之美,可從昆明歷代的景觀讀出和體會—— 明代昆明六景是:金馬朝輝、碧雞秋色、玉案晴嵐、滇池夜月、龍池躍金、螺峰擁翠【日本僧人機先的詩《滇陽六景》】。 清代昆明八景是:滇池夜月、雲津夜市、螺峰疊翠、商山樵唱、龍泉古梅、官渡漁燈、壩橋煙柳、陋山倒影【清咸同年間張士廉作的昆明“八景”畫及當時文人的配詩】。這八景中昆明山水已擴大到官渡,說明城區已大大拓展。 此外,民間相傳的昆明景點有“五华鹰繞”、“金碧交輝”、“雲津競渡”、“魚吞蜃樓”、“雙塔倒影”、“翠堤春曉”,等等。 上個世紀60年代,經過一番熱熱鬧鬧的評選,又有了“雲南昆明十景”:“龍門飛峙”、“大觀遠眺”、“螺峰花潮”、“翠湖春曉”、“筇竹雲深”、“古潭新蕊”、“鳴鳳朝暉”、“玉泉花暖”、“綠埂晴沙”、“魚浪湧月”。 至上世紀90年代初,雲南昆明之“景”又添了6個,共16個:“高原明珠”、“石林奇觀”、“睡美人山”、“金殿鐘鳴”、“龍門飛峙”、“長聯映月”、“九鄉洞天”、“圓通花潮”、“雙塔煙雨”、“筇竹羅漢”、“曹溪印月”、“龍泉探梅”、“鳳鳴山茶”、“翠湖戲鷗”、“月山帆影”、“海埂風情”。石林、九鄉的入選正印證城區的再次擴大,而海鷗的出現則將時序推到當下。時空在這些景中透露出人間信息。 幅幅山水畫,多半是與滇池有關。可以說,沒有滇池就不會有這些美景畫圖。 滇池地處長江、珠江、紅河三大水系分水嶺地帶,匯水區域是全省居民最密集、人為活動最頻繁、經濟最發達的地帶,經濟總量佔昆明市的80%。它曾經身兼工農業生產用水、調蓄、防洪、旅遊、航運、水產養殖、調節氣候等多種功能。擇水而居是人類的習慣,沒有滇池就沒有春城,昆明人都對這個中國第六大淡水湖心存感激,將它稱為“母親湖”。 因此美麗的滇池,它不僅是自然的,也是人文的,數千年與人類活動息息相關,我們幾乎無法將它們分開。 浩瀚的滇池,不僅創造了燦爛的滇中文化,還造就了中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航海家鄭和。由於生長於滇池邊的緣故,當他面對藍色的大海時,不曾畏懼風浪險阻,他率領的龐大的船隊,7次出使西洋,訪問了30多個國家和地區,比歐美的麥哲倫環球航行早了100年。 徐霞客邁著旅行家的步履,在滇池的水光山色間流連忘返。自明崇禎十一年【1638年】五月初十入滇,崇禎十三年【1640年】正月東歸,他在雲南游歷考察達一年零9個月,行程3000餘公里,創下了他在一個省徒步旅行最長的記錄。雲南為記載分量最重的省,全書現存62.8萬字,《滇遊日記》達25萬字,佔總數的40%。多年以來,徐霞客在雲南期間完成的詩作超過了西遊途中諸省之和。徐霞客於1638年夏、冬先後兩次在昆明及滇池地區停留達40余天。他於崇禎十一年【1638年】夏游太華山。 《游太華山記》作為古代記西山【太華山】風物最全的遊記名篇,留下了霞客於一天之內登危崖、歷絕壁、探深穴、行密林、上下穿梭、盡情暢遊的感人情景。徐霞客乘船至高蟯,拜謁楊太史祠後,遊覽華亭寺、太華寺、羅漢寺【今三清閣】,讚譽太華寺的山茶,羅漢寺“梵宇仙宮,次第連綴”,“如蜂房燕窩”,壯觀至極。徐霞客後沿千步崖下至山麓滇池畔,觀金線泉,探大石洞,折返攀絕頂,遊黑龍池,登美女峰。當年十月初,他結束滇東、滇南之行返昆後,旋即進行了一次滇池夜航並環滇池周遊。由南壩起航,途經觀音山、白魚口,至滇池東南的安江登岸,南行達晉寧州【今晉城鎮】,徐霞客在此停留19天,得友人殷勤款待,盡興遊覽了附近的風景名勝古土城、天女城、金沙寺等。之後徐霞客沿滇池湖岸暢游石將軍、牛戀石至海口。明代滇池出水口的海口風光絕倫,螳螂川中“鳧舫賈帆,魚罾渡艇,出沒波紋間,棹影躍浮嵐,櫓聲搖半壁”,充滿詩情畫意。彝族村寨“桃樹萬株,被隴連壑”,石城“層沓玲瓏,幻化莫測,鍾秀獨異”。他順螳螂川經石龍壩至安寧溫泉,稱讚道:“餘所見溫泉,滇南最多,此水實為第一。”後徐霞客返經安寧城,翻越碧雞關,過車家壁,登棋盤山,提及地形【海拔】與植物分佈的關係:“頂間無高松巨木,即叢草亦不甚深茂,蓋高寒之故也。”後沿當時的滇池湖堤經夏窯、土堆至潘家灣入昆明城。以後徐霞客經小西門、大西門離昆,過黃土坡、黑林鋪,遊筇竹寺。昆明友人在此為他餞行。徐霞客順道遊覽了昆明西郊的海源寺、妙高寺和沙朗天生橋。於十一月初九進入富民,由十月初一徐霞客第二次入昆算起,至此,他在滇池地區探幽尋勝近40天,實現了他“完省西南隅諸勝”的夙願。 此外,擔當跣足下田與農家栽秧聽鄉親唱調,構思出最早的畫作;蘭茂攜《滇南本草》攀上金馬碧雞尋找標本,驗證著自己的判斷;趙藩在大觀樓上憑風望遠,陶醉在自己書寫的大觀樓長聯的風韻中;意大利著名的旅行家馬可·波羅向浩瀚滇池投去驚訝眼光,筆底湧出的是一串串羨嘆,他在《遊記》中寫道:這裡有豐富米、麥、魚、鹽、酒等物產,水陸交通便利,“城大而名貴,商工甚眾”,“系一壯麗大城”。 到了近代,聶耳短短24年的生涯中,有十六七年是在昆明度過的。滇池,是他經常愛去的地方,或游泳或泛舟歌吟或漫步構思。滇池的風浪、滇池的漁歌、滇池的船帆,給了他生活與靈感,也給了他勇氣和力量。滇池,孕育了聶耳最初的音樂旋律,堅定了聶耳今後的音樂方向。他的旋律中,有號角的激越,有鼙鼓的悲壯,有浩瀚天地之正氣,有泱泱吾國之魂魄。聶耳的歌聲,也從滇池畔走向了全國,走向了世界。 數學家熊慶來曾枕著滇池波濤攻讀法文;文壇泰斗冰心曾經迎著滇池日出撰寫華章;哲學家艾思奇看滇池的陰晴冷暖透視辯證法;大詩人柯仲平聽滇池的風聲雨聲孕育鄉情篇;聞一多、李公樸的演講激起滇池千重浪。當年護國運動掀起的滇池狂飆猶在,蔡鍔將軍統領討袁大軍北上的鏗鏘步伐猶存;講武堂之歌的旋律彷彿又在滇池上空飄蕩,李根源、朱德的身影還是那麼矯健。滇池岸年年篝火旺,火光中走出了無數仁人誌士,誕生了篇篇英雄交響;滇池水年年浪濤湧,濤聲中成長起輩輩高原兒女,譜寫出代代輝煌樂章。滇池如歌,吟頌著偉人、能人、凡人。滇池如鏡,照見了昨天、今天、明天。滇池,生命不朽的湖…… 歷史上的“治水”主要是針對大江大河的河道,從神話傳說的鯀禹治水、李冰治水到後世的治水,都是防洪水氾濫或蓄水,築堤,疏導,分流……而湖泊治水有所不同。 古滇池的盆地面積約1000多平方公里,據推測,當時最大水深達100米左右。古滇池水位相當於海拔1980米左右。據歷史記載,至13世紀中葉,滇池水位為1897米,當時的昆明地區仍屬濱湖區域。 13世紀70年代疏挖海口河,第一次降低滇池水位2米。 歷史上的滇池流域是茂密的常綠闊葉林區。當初的昆明城是臨水而建的,所以過去的昆明城三面背水,明朝建雲南府時,為避水患,曾將城郭北移,築磚牆,設七門。昆明城中心有一處小湖叫翠湖,是昆明城中最佳的風景。翠湖原來不叫翠湖,叫一個大得多的名字:“菜海子”。在800至1000年前,南詔、大理國時期,昆明眼下的中心地區還是一片沼澤。翠湖在哪裡呢?那時它還淹沒或融合在滇池的水波中。後來水位下降,“菜海子”才得以同滇池分手,孤處一隅,不再是海,而是湖了。那時的蓮花山【即後來的五華山】還像一朵蓮花浮在萬頃碧波之上,而螺峰山,亦是一座被海瀾搖動的螺洲。在山下有個“咒峻台”,“咒”什麼呢?洪水! 原因是當初的滇池很寬闊,水勢豐沛。 對昆明城的治水,有史記載的是利用盤龍江及其他河流進行灌溉,漢張渤“鑿江通水”,進一步疏挖盤龍江,北宋康定元年【1040年】,昆明為大理國的東京,大理國王段素興徵調夫役疏挖了盤龍江及其支流金汁河,並在金汁河沿岸築春登堤遍植黃花,在盤龍江中段築雲津堤遍植白花,故又稱銀棱河,既便於遊樂,又利於灌溉。 對滇池大規模的治理,首推元朝時的賽典赤,他主政雲南,精心治水。 賽典赤【1211—1279】,全名賽典赤·瞻思丁·烏馬兒,回族,出生於西域布哈拉【今烏茲別克斯坦】,父親是個小部落首領。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元世祖忽必烈任命賽典赤為首任雲南中書省平章政事【相當於今省長】。賽典赤在雲南任職六年,忠於職守,勵精圖治,興利除弊,治政有方,使雲南出現了一段政通人和,百業興旺,國泰民安的時期。賽典赤最大的功績便是成功地解決了長期以來“上有盤龍江淤塞,漫溢江堤;下有海庫堵塞,池水上漲”的滇池患情。他疏通六河,治理昆明盤龍江水患,治理海口,尤其是修建了至今仍是昆明市民的生命活水的松華壩水庫。 賽典赤赴滇任職時已是63歲的老人,但他不顧年老體衰,親自到各地踏察水情,分析水患成因。盤龍江水夾帶大量泥沙從松華谷口流入昆明壩子後,水流漸緩,泥沙沉降,致江道淤積,水流不暢,加之堤防毀壞,江失主槽,故江水四溢。同時,滇池水源廣深,往下逐漸淺狹,惟一的出水口海口又淤積嚴重,以至雨季滇池水漫溢,頂托盤龍江水不能下泄,致使洪水漫溢成災。賽典赤把熟悉治水的大理巡行勸農使【元代官名】張立調來昆明協助治水,並組織了2000多民夫供調遣,下決心根治盤龍江水患。 賽典赤首先疏浚海口河道,建石龍壩,增大滇池出水量,使滇池水位下降,不但解除了滇池水對盤龍江水的頂托作用,還使高山堯、馬街、黃土坡、大觀樓、海埂、官渡一帶大片土地涸出水面,得良田萬頃。從此,這些地方開始有了村莊。接著,賽典赤又大規模疏浚盤龍江、金汁河河床,加固堤岸,開挖水渠,將昆明東北部自由漫溢的“邵甸九十九泉”水引入盤龍江。同時,在金汁河上建小閘10座、涵洞360個;在寶象河等“六河”間開挖12條分水河、72條暗溝,以形成水網,“輪序放水,自上潤下”,既可分流洪水,又可灌溉農田。 賽典赤治理盤龍江水患的關鍵之舉,是在盤龍江進入昆明壩子的松華谷口修築水壩,設立“以時啟閉”的閘門,建成鬆華水庫。這樣,既可抬高水位,分水金汁河,又可在汛期攔蓄洪水,減少下泄,所蓄之水還可確保旱季江水不枯。 在龐大的治水工程中,賽典赤“額立三百六十匹報馬,三百六十名看水員”,“倘遇崩倒水浸,即時飛報上司,挑補修浚,不容怠緩”,對工程進行了嚴格有序的管理。整個工程歷時3年,於至元十五年【1278年】完工。自此,盤龍江水患基本得到遏制,盤龍江兩岸的廣大地區開始出現繁榮昌盛的景象。到清代,“千艘蟻聚於雲津,百船蜂屯於城根;致川陸之萬物,富昆明之眾民”,盤龍江兩岸已成為昆明最興旺熱鬧的地方。可是,賽典赤卻因積勞成疾,在工程完工後的第二年便病逝了,享年68歲。 古滇池湖水面積到13世紀,一直沒有多大變化,為今天滇池的4倍。我們目前看到的只有元代以來的數據。元代也就是雲南建立行書省政權的時候是510平方公里,賽典赤·瞻思丁為根治昆明幹季旱荒,雨季洪澇之苦,命張立率征夫萬千以疏通海口,整治六河。這一次“洩其水得壤地萬餘頃”,但換來的是水位下降,滇池由510平方公里縮為410平方公里。到了明代,又是雲南巡撫陳金大修海口河,使“池水頓落,得池旁腴田數千頃”。這數千頃良田換來的又是滇池由410平方公里縮為350平方公里。清代又在海口河進行大小八次疏浚,最終又使滇池減少了30平方公里的面積。到上世紀中期,古人共圍湖84.4平方公里。 其後,是清代的鄂爾泰雲南治水。鄂爾泰是清代雍正年間有重要影響的官員,其以“改土歸流”與治理苗疆之功位極人臣。他在西南地區,尤其是雲南的治水活動,也是其督滇時期與改土歸流等量齊觀的大事業。鄂爾泰自雍正四年初至九年末【1726至1731年】,任雲貴總督近六年,雍正九年十二月離任到京,至此,結束了其云南治水的宏大事業。鄂爾泰初到雲南時,“雲南跬步皆山,田少地多,憂旱喜潦,且並無積蓄,不通舟車,因此,一遇幹愆陽,即頓成荒歲。不少少數民族聚居的州縣旱潦相仍,大潦尤可望半收,小旱則難籌一策,於是米價騰貴,竟有每石貴至十兩、十五兩者”。後經過鄂爾泰的不懈努力,雍正年間,“雲南一省九府二十多個州、縣,擴建、改建、重建和新建的灌溉、防洪除澇、湖泊治理、河道航運等各類水利工程共計82項,佔有清一代云南水利工程總數276項的30%。這其中大部分效益顯著的工程,多得力於鄂爾泰”。滇省水利,以雲南府為最重,雲南府水利,以昆明六河為最重。六河乃昆明及其周邊地區的六條河流【古河道,分別為盤龍江、金汁河、銀汁河、寶象河、馬料河和海源河】,皆匯入滇池。昆明六河所灌溉之地昆明壩子【西南人呼山間平原為壩子】,“二里一村,三里一場,水田彌望,大似江南”,鄂爾泰對該地區進行了長期的水利建設,並向朝廷上《修浚海口六河疏》,介紹其成果和經驗。與昆明六河同屬於滇池水系的海口大河,也是滇省水利的一個重項。海口大河匯集多條支流而成,在海口融入滇池,“河低田高,本無灌溉之利,但沿海各縣田畝每患海水漫溢,全賴此河泄瀉”。如此眾多的水利工程無疑極大地促進了雲南地區的農業生產。同時,河道航運的開發亦使雲南及其周邊省份的社會經濟得到了全面一體的發展。他科學治水,不迷信,堅決排除地方阻撓治水的勢力;他對水利種地與非水利種地並舉及治水製度化建設,對今天都有重要的啟示作用。 城市湖泊對城市的生存與發展的作用非常直接和顯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把臨近或坐落於城市的河流、湖泊精心建設和整修,不但為城市供水、防洪、灌溉、濟運以及養殖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更使之成為美化城市環境的重要載體,甚至成為流傳千古的風景勝地。昆明的滇池、翠湖如同杭州的西湖、江蘇揚州的瘦西湖、北京的昆明湖、濟南的大明湖以及福州西湖等,都是城市相依相託、交相輝映的名湖。 湖水治理與保護湖泊的自然生態,似乎是一個悖論。 在不能兩全的世界難題中,可能只有一個選擇,這就是適度開發並取得和諧共處的發展。古人並非有很高的前瞻意識和完備的科學知識,但萬幸的是過去的發展相對緩慢,歷史的腳步遲緩而徘徊,幾十年、幾百年為一個時段,這樣,人類對自然的人為乾預和破壞的矛盾還不十分尖銳和突出。因此,年光往事如流水,又是幾百年過去,滇池在雲南大地上的格局,或者說城市與滇池、人與自然的相處,基本處於一種相對穩定的態勢。這種平衡一直持續到清末民初。 到上世紀80年代,我們在昆明西部的潘家灣路口還見有一牌子,說以前的滇池水到這裡呢!就是說,幾百年前的滇池水面淹沒了今天昆明的一半——整個昆明今天的西山區和官渡區兩個區!怪不得昆明從東到西一線的地名是:董家灣、塘子巷、雲津街、潘家灣、梁家河、近華浦、沙尾溝……這都與水有關,並因水得名呢!從老地名的什麼山、城、河、湖、濱、灣、堆、橋等名稱可以判斷當初的水位。大約在元代,那時的水位高出今天的10米!當時的潘家灣,董家灣、螺絲灣、佴家灣、菱角塘。這些都是些湖泊港汊之地啊,至於官渡、海口、昆陽城、石寨山一帶,過去全是一片水鄉澤國。我們想起這樣地名,眼前就彷佛出現當年舟船相競,帆影點點,官渡的漁燈的璀璨,雲津【今得勝橋】碼頭的喧鬧。這一切都成了過眼雲煙。 到孫髯翁時,他見到的還是“五百里滇池奔來眼底”的景象。而我們在上世紀70年代初見到的滇池已萎縮了,站在大觀樓上,已不見浩蕩的500裡滇池了。不過,那時的滇池,水波還是清澈的,浪花是潔白的,人們可以在滇池游泳戲水,那時的滇池還是一處人間美景。 生老病死是自然界的規律。人、社會、湖泊都不能例外。 我們不得不看到,滇池從誕生以來,一直在緩慢地沉積。滇池屬於半封閉性淡水湖泊,沒有大江大河注入,水體自淨力弱,而且蒸發量大於降水量。另外,風是湖泊運動的主要動力,由於流速過於緩慢,湖水置換時間長,淤泥逐漸堆積,湖盆逐漸縮小。這個經歷了幾百萬年曆史的湖泊,在近50年日益嚴重的污染逼迫之下,正日漸衰老。只是過去幾百萬年的沉積速度,遠遠趕不上近百年城市發展造成的衰退。 人類的發展,最開始是防洪,抵禦洪水之害,其後開始利用水源,進而進逼水域,以換取人類生存的空間。在古時,地廣人稀,山河廣袤,這種向自然的索取似乎無可非議,而且是一種進步,是一種文明開化。到上世紀中期,古人共圍湖84.4平方公里。可是進入近代,這種文明卻以相反的方向走向了反面—— 20世紀50年代以來,我國湖泊在迅速減少。僅面積在1平方千米以上的湖泊就減少了543個。據長江中下游的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蘇五省湖泊資料的統計,解放初原有湖泊面積達2.9萬平方千米。到了20世紀80年代,保留的面積僅為1.9萬平方千米,消亡了1萬多平方千米的湖泊面積。從20世紀50年代後期起,我國不少地區曾出現大面積圍墾湖泊,與河爭地的熱潮。據統計,全國被開墾的湖泊至少有100多萬公頃,損失淡水資源調節量350億立方米。近些年來,隨著各地經濟建設的發展,流域用水量劇增,湖泊來水量減少,入不敷出,水位下降,面積縮小,致使一些湖泊消失,一些大湖面積也大為縮小。雲南20世紀50年代面積在5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達46個,而現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也只僅剩下24個。 16世紀時,雲南總人口不過150萬。但處於古“絲綢之路”的滇池流域的人口還是相當密集的。人口的增多導致耕地和糧食的減少,因而產生了圍湖造田的原始思想。據史料考證,自1509年,在湖的東部開始了圍湖造田的記載。 人們在圍湖中嚐到了甜頭,圍湖的活動就沒有停止過,而滇池在人類的圍湖和涸湖舉動下,一步步後退,到清朝末年,滇池已退到大觀樓一線,在元明清三代700多年的歷史中,滇池水位共下降了6.85米。 據推測,19世紀初期滇池面積約500平方公里,現在,有數據表明的是306平方公里。根據1982年航片資料和專家分析,1938年縮小到338平方公里,1983年縮小到290平方公里。 1938年至1978年40年間,滇池湖水面積實際減少38.8平方公里。又過了5年,45年中,湖面縮小了近50平方公里,這樣算來,滇池每年平均減少湖水面積近1平方公里。照這樣的速度正常地減下去,滇池,也就有306年的壽命。 由於滇池地區人口增加,人均水資源佔有量不斷減少,1949年人均佔有710立方米,1980年佔有350立方米,1985年佔有310立方米,1990年佔有300立方米,滇池流域成為貧水地區。中國人口太多,成了我們背負著的一個最沉重的包袱之一。這個問題比起其他問題來,更具有根本性。事實上,如果我們回顧一下歷史,就會明白,我們今天在人口上的困境,是有深刻的歷史根源的。我們常常抱怨我國人口的猛增是由於當初沒有聽人口學家馬寅初的勸告帶來的惡果,這肯定也是一個理由。但是,實事求是地說,我國的人口隱患是早在18世紀就開始潛伏下來。 1712年康熙皇帝在全國范圍內實行的“滋生人丁,永不加賦”政策是一個明顯的例子。而在那個時候,中國的人口已經突破了1億大關。到了雍正當朝,又推出了一個“地丁合一”的政策,將秦漢以來的人頭稅改為田畝稅。從此,人口便以每年25%的速度急劇增長。至乾隆五十五年,中國人口已經達到了3億。再到1834年鴉片戰爭前,我國的人口增加到了4億。值得一提的是,馬爾薩斯的那本著名的《人口原理》那時候第二版都出版了30多年。中國在其後的一段歷史進程中生態平衡與環境的破壞,對生產力的壓迫,階級矛盾的激化,似乎都成了馬老那本《人口原理》的一個最好的註腳。 這樣,隨著人口的增加,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自然的歷史演變,更由於城市工農業生產和生活污水向滇池排放量的增加與滇池自淨能力減弱的矛盾十分突出,致使滇池水體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損害。正常湖容為12.9億立方米的滇池,每年要接納1.5億立方米污水,遠遠超出湖水自身的淨化能力。入湖的污水84%以上是人為因素產生的,除工業污水實行處理後排放外,大量生活污水則直接排入湖中,致使滇池水質富營養化速度加快,湖水富含氮、磷及化學耗氧量、生化需氧量偏高,滇池外海水質已超過GB3838三類標準,滇池水體遭受污染日趨嚴重,“為了母親湖”、“救救滇池”的呼聲非常強烈。 滇池的污染負荷中,城市生活污水佔一半以上,比例最大。自1992年以來,流域戶籍人口以每年1.7%的速度遞增,而暫住人口從1992年的25萬,僅到2000年就達100萬。 1980年流域人口156.8萬人,滇池水質Ⅲ類水;1990年流域人口185.7萬人,滇池水為Ⅳ類水;至2000年217.7萬人時,為劣Ⅴ類水。 有資料表明:今滇池水面只是古滇池的24.7%,蓄水量只是古滇池的1.9%,滇池已處於老年期。 人類生存離不開水,守著偌大一個滇池,過去昆明人從未想過缺水的問題。 1960年昆明市第一次遇到了水荒,滇池水位連續5個月在下限水位以下。企業因此停產,農業歉收,1982年由於汛期降水不足,導致水庫供水僅夠昆明市用水20天的緊張局面。 1979年美國權威的《科學》雜誌記載了一個學者的重大發現,同希臘文明一樣古老的瑪雅文明為何走向毀滅。照這位學者的發現,從公元前八世紀開始,連續17個世紀人口劇增,位於危地馬拉低地的瑪雅人最高峰時達到500萬人口。然而,在其後的不到一個世紀的數十年間,又驟然下降到不足原有人口的1/10,它直接的原因就是土壤受侵蝕、表土被沖走,耕地生產能力徹底被破壞所致。瑪雅人最終以自己太多的人口破壞了自己的生存環境,從而毀滅了自己的文明。 環境危機告訴我們,這世界上凡是發生了環境紊亂,都必然地與人類在地球上活動的某些錯誤有關。沒有一個人可以站出來說,最近發生在地球上的污染事件是由於與人沒有關係的自然變化的結果。 上蒼對雲南這片高原其實恩重有加,在這片山地王國中,給了我們六大水系180多條重要的江河,給了我們眾多的高原淡水湖泊,使雲南成了多山多水的美麗神奇的地方。但是我們的六大水系如何呢?早在1998年,省環保部門就對雲南省的六大水系中的52條重點河流設立了114個監測斷面進行監測。監測結果是:符合國家地面水環境質量Ⅰ-Ⅲ類標準的只佔28.9%,1/3還不到,符合Ⅳ-Ⅴ類標準的39.5%;污染嚴重達不到Ⅴ類標準的佔去了31.6%。對16個主要湖泊監測結果也差不多,水質符合Ⅰ-Ⅲ類標準的佔35.3%;符合Ⅳ-Ⅴ標準的佔29.4%;水質劣於Ⅴ類標準的佔35.3%,而更主要的是雲南省的九大湖泊到目前為止,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滇池、陽宗海、星雲湖、杞麓湖、異龍湖水質只能達到Ⅳ類或劣於Ⅴ類。按國家有關部門對水質功能的劃分,高於Ⅴ類的水即失去水的所有使用功能。滇池20世紀50年代,滇池水清澈見底,水生植物豐富,60年代水質為Ⅱ類,70年代水質為Ⅲ類,80年代以來,隨著流域內經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加快,人口急劇增加,加之滇池地處城市下游,大量的污染物源源不斷進入滇池,沿湖土地又過度開發,湖濱生態帶基本消失,導致滇池嚴重富營養化,全湖水質劣Ⅴ類。 照這樣的標準劃分,雲南省的主要江河湖泊至少有一半以上成了一無用處的廢江廢河廢湖廢海。 我們還有什麼理由笑傲江湖。我們怎樣面對祖先,面對子孫。 水是城市的命脈。在這個世界上,幾乎所有的大城市都建在一條河旁就是明證。昆明也一樣,守著一條盤龍江、一個滇池。 然而,守著偌大一個滇池,我們就有水吃嗎? 昆明人不會忘記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於3年干旱造成的水荒。不會看不到市內大大小小的水井均已告罄的事實。不會想不到東郊金馬寺、白龍寺、曇華寺;西郊黃土坡、羊佩坡、虹山,省政府五華山、和平村按時定量供水的問題。 一直以居住在山清水秀的春城為榮的昆明人,一直以守著一池永遠不會出現水荒的滇池而自豪的昆明人沒想到,“水荒”二字會那麼快地降臨到自己頭上。 淡水短缺,水生資源破壞和陸地水域與海洋污染已成為當今國際社會關注的重大環境問題。就我國來說,現在地表徑流總量為2.6萬億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而人均徑流量2250立方米,只佔世界第108位,為世界人均徑流量的1/4,低於美國1975年人均實際用水量【2528立方米】,被聯合國列為世界13個貧水國之一。 按照工業發達國家要求,當年的總用水量不能超過總徑流量的15%,否則將出現水荒和農業乾旱。 據有關資料統計,我國現在668座城市,其中400多座面臨不同類型的缺水,100多座嚴重缺水,年缺水量60多億m3,在眾多的缺水城市中,昆明城區人均水資源佔有量僅為222m3,為全國平均水平的11%,低於國內嚴重缺水的京、津、唐,與以色列相差無幾。這是一個很讓人揪心的現實。與此同時由於水質遭受嚴重污染,曾經作為昆明市第五自來水廠水源的滇池在1998年6月“2258”工程陸續完工後,於1999年7月1日,正式停止滇池作為城市供水水源。昆明面臨著工程型缺水和水質型缺水的雙重威脅。而昆明城市用水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就以每年大於6%的速度遞增,等於每年增加2000萬m3的用水量,相當於每年新建2~3個中型自來水廠的供水量。為此云南省政府不得不投入巨額資金開展引水濟昆工程。來緩解昆明城區供水。 在人類對大自然的征服與索取中,作為征服者的人類,還未來得及歡慶自己的勝利,大自然已經作出了無情的報復。 誰之過? 對於水,人類的所有文明都極盡溢美與阿諛之詞,它孕育了人類的文明,賦予了人類生命。每一滴水,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冰川誕生的時候,它們都是一樣的:晶瑩、剔透、純潔而冰涼。但當它不再蕩起浪花、濁臭如漆時,水何堪以為水,水何堪以為美。 昆明是以滇池為依托而繁榮發展起來的城市,昆明也是一座以滇池為依托而四季如春、景色秀麗、古蹟眾多、聞名中外的旅遊城市。滇池不僅是工農業、城市飲用水源地,而且還具有調蓄、防洪、旅遊、航運、水產養殖、調節氣候和水力發電等多種功能,是維護昆明區域生態平衡的基本條件。沒有滇池就沒有昆明並非言過其實。 人與水的相依、相存及其爭奪和博弈,這個演變的圖景是:湖泊減少,湖面減小,人口劇增,城市擴大,污染加重。 曾幾何時,昆明竟成了一個缺水的城市! 三分春色描來易,一段傷心畫出難。我們不得不記敘上世紀70年代滇池的“圍海造田”。它對滇池的超負荷運行起到了雪上加霜的惡劣作用。原始落後的開發歷史在無休止地延伸,這一次可悲地達到了登峰造極的頂點。 建國後滇池圍海造田總共有過四次:第一次是1958年大躍進,在滇池圍湖築堤,凅出田11200畝;第二次是經濟調整時期,大辦糧食,1963年冬築堤圍湖造田1800畝;第三次是1964年,計劃圍湖造田2500畝,實際完成1134畝;第四次發生在1970年,也是圍海造田規模最大、投入人力、物力最鉅的一次。 1965年昆明市製定的“三五”計劃【1966~1970年】關於水利建設部分,計劃“使水田達到85萬畝,擴大耕地面積15000畝”。這一計劃由於“文革”開始,未付諸實施。昆明市革委會成立後,檢查“三五計劃”執行情況,舊事重提。 1969年5至12月,經省、市革委會領導多次醞釀、討論,決定在滇池進行大規模的圍海造田,大搞人造小平原,向湖泊要糧,打算以滇池“圍墾”為突破口,實現農業大躍進,使糧食產量5年翻1番。 1969年12月28日,省、市革委在昆明東風廣場召開10萬軍民參加的“圍海造田誓師大會”,號召“向滇池進軍,向滇池要糧”,強調這“是改天換地,為民謀利,造福子孫的大事。各部門,各單位及沿湖縣區,都要全力以赴,出人、出錢、出物,在這項工程中為人民再立新功”。要求“當年圍海,當年造田,當年受益”。此後,昆明市和西山區、呈貢縣、晉寧縣先後開始了規模不等的圍海造田。 彷彿是一個歷史性的玩笑。從我們的祖先在這片熱土上站立起來的那一刻起,我們一直沒有停止過跟自然博弈並達到一種相對的平衡狀態。但是沒有哪一次會比1970年那場對著滇池戰天斗地更野蠻更荒唐的行動—— “元旦清晨,一輪紅日從東方升起,把雲南大地照得通紅。滇池之濱,紅旗漫捲,戰歌震天,他們揮動銀鋤,開始了一場改天換地,向自然開戰的硬仗……” “聽,隆隆的開山炸石的巨響,宣告圍海造田工程全面開工了!” “看一座座山頭崩塌,一隻只帆船滿載石、土乘風破浪,一塊塊巨石投入大海,濺起一柱柱浪花。” 事過30年,翻著這一張張早已發黃的報紙,讀著這一篇篇向滇池開砲的檄文,我們的心仍在一陣陣顫抖。當年的發起者一定以為這就是創造人間奇蹟。他哪知道,世間會有“愚蠢”,會有“野蠻”這樣的字。在那樣一個荒唐年月,這樣的荒唐事舉不勝舉。即便我們都是屈老夫子,我們也只能望著滇池,對著天問而徒嘆奈何! 當時雲南的第一把手叫譚甫仁,後來不明不白地遇刺,至今仍是一個謎案。據說他屬“火”,見不得“水”,除了滇池的“圍海造田”,他還想把洱海也“圍海造田”一番,幸虧他死得早,洱海沒有滄海桑田。滇池的“田”成了一片沼澤,當年顆粒未收。可當初造田之際,又出現一副長聯,雖說是今天讀來,叫人哭笑不得。然而,又何妨一讀,品味荒唐歲月的多味人生: 三萬畝良田奔來眼底舉手揮汗驚浩浩功業空前看前揚赤幟 後響歡歌左落銀鋤右搖鐵臂勞動工農氣壓昔日愚公教滇池 草海倏忽間春播冬藏更鴨戲羊鳴方現出氣象萬千集成了十 里長堤萬頃糧倉萬代豐功千秋偉業 數百萬景象湧到心頭把鐮收寶笑滾滾煙波何在喜銀裹棉鈴 金翻稻浪綠浸堤樹紅透思想激浪狂濤退出千年舊地盡龍宮 暇館忙不及夏去秋來就魚遁龜逃都化為黃金一片功歸於一 輪紅日四卷雄文九大光輝七億英雄 這場規模浩大的圍海造田工程一直持續了8個月才告結束。這次偉大的戰果有史記載的是,滇池失去了整整3萬畝的水面。滇池,就這樣無辜地承受了這次浩劫。它受傷的軀體直到今天還在流血。 解放以來,1958年大修水利至1966年,我們向滇池要了兩萬畝。 1978年又是別的原因圍去海面23.3平方公里。事實上,這場向滇池要地的戰鬥直到今天仍然在悄悄進行著。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就在上世紀末,當年打響圍海造田戰鬥第一槍的地方——滇池腳下的龍門村,還發生了這樣的事:我們雲南電視台的記者聽說這個地方興師動眾,填海造地40畝,便匆匆趕往出事地點,準備作一次實地採訪。來到龍門村實地一看,果然不假,記者們出於職業的良知,對這件事進行了錄像。結果呢,不用說,突然來了幾位鄉村“公僕”向這兩位記者發動了攻擊。機器被砸記者受傷。砸機器的人大聲告訴記者,他們填海造地是經過批准的。 在中國,這種對湖泊的巧取豪奪已經是見慣不怪了,這裡受到傷害的豈止是一個滇池,這種國家的資源,人類的資源,就這樣因個別領導人的狂熱野心和愚昧無知而遭到劫難。為了生產和生活可以破壞生態這是一種非常危險的理論。這讓我們想起,為什麼中國的一些環境保護方面的規定,既不明確,又無法律效力。 《環境保護法》早在1979年就頒布實施,然而多年來,在實際生活中並未得到認真執行,這也是有目共睹的。難怪社會上有人會說中國的官僚主義、愚昧和貧窮是最大的環境污染源。人類的過去往往是受到大自然威脅的多,而今我們卻倒過來去威脅大自然。這真是人類莫大的罪過啊! 我們的滇池曾經是富饒美麗的滇池。它燦爛的古文明古文化曾使得這片水域,使我們的民族充滿了古樸和神秘,洋溢著高原特具的神韻與魅力。 全市的“圍海造田”選定在滇池草海東南部。從1970年元旦開工,經過築堤、排水、填土造田三大“戰役”。從開工到總結大會,歷時8個月,投工2400多萬個,耗用原糧1680萬公斤,國家投資3550945元【據水利局材料】。單位攤銷、社隊負擔、個人自理等開支及由此造成的工廠停產損失,難以計算。其結果,圍湖造田面積3萬畝,其中2萬畝劃給官渡區的福海、前衛、六甲3個公社。 1萬畝由“五七”農場經營,實際成田6300畝,當年種稻5000多畝,單產394市斤,總產約200萬市斤,只夠農場4000多人1年的口糧。算是實現了“當年圍海,當年造田,當年受益”的目標。但和市裡原先預期要達到的“大小春畝產雙千斤,雞鴨成群魚滿塘,牛羊遍地豬滿厩”的目標,相差甚遠。在6300畝水田中,草煤地佔80%、死沙地佔13%、膠泥地佔7%。農場職工說:“這裡多數田塊,下雨一包糟,幹天火可燒”,大多不宜農耕。以後多年,包括復種在內,土地利用率僅為40%。從1971年至1982年的12年間,累計產糧407萬公斤,不及當年圍墾大軍用糧的1/4,等於農場職工12年間口糧的43.3%。圍堤不斷滲漏,12年抽水電費100萬元。農場年年虧損,不得不另找門路,水稻改為旱作,再搞栽桑、養魚、養鴨,以後又辦磷肥廠,仍甩不掉虧損帽子。 12年間,市財政彌補農場虧損1075萬元。扭虧無望,只好幾次裁員,最後留下二三百人勉強支撐。成立海埂公園,進行園林建設。 這次圍海造田,連同西山區、呈貢縣、晉寧縣圍墾部分,共計縮減滇池水面3.5萬畝【草海2萬畝,外海1.5萬畝】。經濟損失之外,破壞了沿岸和湖底的水生植物,削弱了湖水淨化能力,加速了湖底老化過程。 這項重大工程的決策,事先沒有經過科學論證,開工以後,幾位科技人員曾經提出:“要尊重科學,做可行性分析;考慮經濟、社會和環境效果。”他們的意見未被採納,反被扣上“反動學術權威”、“秋後算賬派”的政治帽子,押送“五七”幹校批鬥、審查。 如今一提到“圍海造田”,昆明人記憶猶新,同時膽戰心驚,恨得咬牙切齒。圍海造田首先是加快了湖泊沼澤化的進程,使湖泊面積不斷縮小,地表徑流調蓄出現困難,導致旱澇災害頻繁發生。 這種荒唐的“圍湖造田”,不獨昆明。在當時那種大環境下,政治口號甚囂塵上,無人敢反對。有資料說:湖北省由於湖泊不斷減少,萎縮後的湖泊已基本喪失了原有的調蓄功能,造成水旱災害面積呈逐年增長趨勢。 20世紀50年代平均46萬多公頃,80年代增長到170多萬公頃。 90年代以來的八個年頭里,除1993年外都大大超過80年代的水平。其次是水生動植物資源衰退,湖區生態環境劣變,使魚的種類不斷下降,數量減少。滇池呢?從1970年1月1日起到8月底,每天至少有10萬人在往滇池裡傾倒石頭和泥土,在征服大自然的激情下,滇池柳堤的水很快就不見了,昆明八景之一的“壩橋煙柳”轉眼就變成了烏黑的腐殖土,單純的人們幻想著,來年將是一片綠色的田野和金色的稻穀的收穫。然而,滇池沒有像從前一樣,為我們的先輩提供沃土良田。經過數年的努力,被圍墾出的7500畝耕地,因屬腐殖型,根本不適宜種糧,最好的畝產僅54公斤,大多顆粒無收。有案記載的數千萬元投資,不僅一分效益沒有提供,至1982年的12年中,還多支出了千萬元。 就這樣,在兩年之中,滇池被圍去了3.8萬畝水面。然而,滇池被圍去的,正是魚類繁殖和索餌的好場所,過去的滇池每年向昆明市提供至少幾百噸的淡水魚類、蝦類和螺螄,而今,人們很難從市面上買到產於滇池的魚蝦。圍湖造田的結果,縮小了滇池的水面,直接減弱了滇池的蓄水能力,使魚類失去了大片優良的生存空間。四季如春的昆明城,也出現了乾燥、酷熱的城市“沙漠化效應”。我們在上世紀70年代初,幾乎沒有機會穿短袖,因為即使是夏天,昆明的氣溫也在25℃左右。 正當我們在圍墾滇池時,1970年4月22日,丹尼斯·海斯在美國發起了第一個地球日活動,當天美國各地約2000萬人參加了遊行,人類已意識到對地球資源的不科學濫用,已危及人類的生存,地球日益在提醒人們在開發地球的同時要保護地球。而中國那時正沉醉在政治運動的狂熱中,並不理會大洋彼岸傳來的信息。 …… 當然滇池的一步步縮小,應該只是給滇池帶來傷害的一個部分。 在自然成長的過程中,自進入20世紀以來,滇池開始進入衰老期。湖盆開始縮小、變淺,再加上沒有大江大河的注入,水體自淨能力一直在逐漸減弱,進入老齡化。 在這種客觀的情況下,污染是當今最致命的禍害。 從污染的角度講,它帶來的直接原因是自淨能力的減弱。特別是內湖草海。 五百里滇池,一條天然的海埂把它分為內海和外海。根據資料記載和老昆明人的描述,內海水不深,魚蝦成群,水草搖曳,植被佔湖面的90%,因為海菜花繁茂有人稱它為“花湖”,也叫“草海”。 20世紀五六十年代,湖水還是清澈透明的,那時候的草海,浩淼的煙波共長天一色,青青的蘆葦與點點帆影爭輝。雲在水中,魚在天上。最讓人們懷念的是滿湖輕柔雪白的海菜花。以及各種各樣的魚類。草海是滇池魚類產卵的地方。是人們心中的花湖。那時候,城市人口相對不多,城市生活污水和工農業廢水進入草海後,重金屬大部分沉澱,污水被大量水生植物吸收淨化,使污染物得到稀釋,從而基本保持了水體的透明度。那時候的草海足足有32平方公里的水面。 近幾十年來,人類的大量侵吞墾殖,使草海面積縮小了近3/5,現在只剩下了8.15平方公里。矛盾就在這裡,一方面面積在一天天縮小,另一方面城市在一天天擴大,人口在一天天增加。僅昆明市而言,到上世紀70年代初昆明的城市人口是50多萬。而現在呢,也就30年左右時間,昆明人口翻了近6倍,達到了近300萬,這還不算流動人口。按照現代新昆明城市發展戰略規劃,10年後昆明的總人口將從現在的578萬發展到800萬,城鎮人口由300萬發展到650萬,城鎮化率由52%提高到81%。這樣的發展速度對滇池而言必將面臨更大的考驗。 圍繞滇池的污染,除了“圍海造田”的惡果外,專家一致認為都不外乎三點:一是城市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形成的點源污染,這一部分大約佔整個污染源的84%還多一點;二是由降雨、湖面降水、降塵及人為活動形成的面源污染;三是由沉積的底泥向湖水釋放污染物形成的湖內污染源。這一點草海尤其如此。 這麼說來滇池大部分的污染源說來說去還是人的問題。 沿著滇池的湖岸,漫步走在冰冷的湖堤上,這長長的湖堤像一條醜陋的麻蛇僵硬地盤在湖岸邊。混濁的海浪總是不斷憤怒地撲向它,歷史已經證明了我們圍海造田是一次對滇池的野蠻和愚蠢行動。然而,人類自以為聰明地修築這條湖堤則更是錯上加錯,我們不知道,大自然是一個將各種生命有機聯繫起來的複雜、精密、高度統一的系統。是一個一環緊扣一環的生物鏈。自然平衡不是一個靜止固定的狀態,它是一種活動的不斷變化的、不斷調整的狀態。湖濱濕地是陸地與水域的過渡地帶,是物種資源的寶庫,濕地不在,寶庫何存。我們卻用這僵硬的水泥湖堤強行地將這條生物鏈隔斷,就像我們總喜歡編織一個金絲籠將天空的鳥關在裡面一樣,金絲籠再好,再高貴,那還是鳥兒生活的天空嗎?水與岸也有這種關係,它能通過湖岸的緩衝區域獲得自身生命存在與淨化所需要的很多東西。我們就這樣用一條水泥湖堤斬斷了它生命的呼吸氣管。 滇池之美在水也在山。 “東驤神駿,西翥靈儀,北走蜿蜒,南翔縞素。”寫的就是滇池四周的山。而四山之中,與滇池最有緣分的就是如鳳凰展翅的西山。世間萬物其實都有個緣分,山與山,水與水,山與水,人與人之間相識相知都是這個樣子,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識。這樣說來西山與滇池是有緣的。它們相依相偎患難與共一起從洪荒走來,走過昨日,走過今日,還將一起走向未來。 從遠處看,西山俊俏的山峰宛如一位美麗的少女,靜靜地臥在煙波浩淼的滇池之濱。那飄飄的長發在波光浪影中總是輕輕搖曳,這就是傳說中的西山睡美人。睡美人不僅是西山旖旎多姿的美稱,千百年來,它還是一個優美動人的傳說。照這個傳說故事,五百里滇池應該是美人思念愛人的眼淚。這樣的水,自然就多了人情味。睡美人由碧嶠、羅漢、華亭、太華四山組成,山脈連綿40多公里。它峰巒疊翠,氣勢雄偉,早在唐代樊綽的《蠻書》中就有了“山勢特秀,池水清淡”的讚語。當然,西山在歷史過程中所顯示的分量,不僅是山的雄偉蒼翠。它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這裡有華亭寺、太華寺等幾大佛寺,還有景中之絕的龍門。佛教傳入中國是在漢代,但它作為具有中國特色的佛教的完成卻在唐代。雲南也就是唐初才有佛教的傳入。西山的佛寺大都建於元朝。建寺時間雖晚,但天時、地利加上人和,這裡的佛寺一直香火很旺。有了這幾個佛寺,加上龍門絕景,這就使得西山不僅有世俗之樂,還多了一層天國的氣氛。它們與滇池相映成趣,構成了這天下難得的美景。尤其是龍門,它是一組在幾乎垂直的懸崖峭壁上鑿石穿雲建造而成的石刻工程。這組石刻包括了石道、圍欄、石室、石坊、摩崖石刻、浮雕、石像、碑刻等,整個工程從乾隆四十六年開始到咸豐三年才告結束,歷時72年。整個工程構思之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