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中國歷史 中國治水史詩

第39章 第38篇紅水河上舞“龍灘”

中國治水史詩 何建明 31324 2018-03-16
2005年夏,作者在龍灘聯歡會即席所作的藏頭詩,八句字頭連起來為“紅水河邊龍灘英雄”。 2005年7月初,這對於我來說,是一個注定值得記憶的美好夏季。天還沒有大熱,爽風不時吹來,我應邀參加了一次神奇的作家采風之旅。當飛機從北京騰空而起直奔南疆,望著窗外無邊無際的雲海,我不禁問自己:紅水河、龍灘,你是何等容顏?又是哪方神靈所造?並賜予了這麼令人神往的名字? 是的,這是發自內心的提問,需要作出答复。 我出生在海河畔。海河,顧名思義這是條通往大海【渤海】的河。海河的水,如果在夏季發洪水時,由於上游的河流帶來許多泥沙,水是混濁的。在其他時候,尤其在缺水的年代,人們又捨不得把這點淡水白白地送給大海,就關了入海閘門,於是,不流動的河水時間長了就漸漸變得顏色發暗。河水,從來就給我清與濁的概念。

而眼下,我要前往廣西大山深處,那裡有一條紅水河。多麼好聽的名字!而且,在那條大河上還有許多座水電站,其中有一座叫龍灘,莫非那是龍的家園,千古史河邊的銀雪沙灘? 一切,眼下都不得而知…… 莫急莫躁,飛機和汽車會帶我們走近那個遙遠的地方。但是,為了更深刻的感受紅水河,了解龍灘,還是讓我稍稍講一下這次行程的原由吧。 此番活動,名叫“大唐光明行”。是大唐電力公司精心組織安排的。 “光明行”三個字言簡義明,一下就點出了活動主題:看大型發電工程。活動的兩個地點,一是內蒙古草原深處托克託的火力發電廠;二就是位於廣西大山中天峨縣紅水河上的龍灘水力發電站。這兩地對我們生活在北京周圍的作家來說,都是遙遠的。但越是遙遠,卻越盼著前往了,因為那裡是中國電力企業的兩顆明珠,是為九州大地帶來光明的神奇寶地。一時間,我感覺將此次采風的名稱定為“大唐光明行”,實在是太精彩了。

未行之前,心中想起《草原之夜》的歌聲,曾讓我產生了許多的聯想。聯想中的天地,多是一望無際的荒原。而到了草原,夜幕中看到托克托,看到發電廠那一片片高入雲天的建築和直連蒼穹繁星的燈光,這才意識到自己的最初的想像,是那樣的蒼白和原始。為了印證這種感覺,轉天清晨我早早起床來到廠外,在遼闊的天地間,我霍然察覺到這是一座新城,而新城就建在茫茫草原上。巨大的電力能源就是從這裡源源不斷地輸向北京,於是,人們現代化生活的種種方式就得到了保證。不過,當我們在空調房間裡享受著夏日的清涼,在夜色中觀賞著迷人的霓虹燈,在電視上看著環球風情,在電腦上與朋友聊天發郵件,又有誰知道,此時在遙遠的托克托,有一批辛勤的電力人正在日夜不停地在勞作。

好了,關於草原的描述就到這裡,我的視野和話題己隨著現代化的旅行來到了廣西南寧,來到隸屬於河池市的天峨縣,來到紅水河畔,來到龍灘。那是黃昏時,夕陽晚霞裡,當我在飛行的車上只是稍稍一瞥,畫影綽綽地看見了這條從大山深處奔騰而來的滔滔大河,看見宛如蛟龍一般橫臥在大河之上的龍灘,我就驚訝了、陶醉了!不知有多少詩句在心頭翻滾,不知有多少話題在嘴邊欲出。 且慢,眼下還尚未到寫龍灘的時候。活動的組織者深諳作家采風之道。茫茫山野,欲求寶玉,必須探石尋璞,功到自然成。故而,我們首先要感受的是紅水河身邊的這片土地,從她的風土人情入手,一步步去接近紅水河,接近龍灘。 非常巧的是,我在這裡見到一位神交多年的文友小鄭。小鄭是天峨縣的干部,酷愛文學。當初看了我的小說之後,就常給我寫信,我也回信與他交流,於是我們就成了老“相識”,只是沒想到有朝一日我會來到這裡。時間比較寬裕,又可容我們自己支配,正合我的心意,可讓我去細細地品味這片藍天這方土地。

小鄭非常熱情,接我去了一座古香古色的茶樓。 於是,在一個清風徐來的夜晚,一壺碧茶,一輪明月,友人小鄭就陪著我走進紅水河,走進天峨,走進河池,走進龍灘…… 神奇紅水河,你就是一首流淌了千萬年的歌。 紅水河位於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西北部,為西江上游的別稱。其上游為南盤江,在貴州省望謨縣與北盤江匯合後稱為紅水河,下游與柳江匯合後稱黔江。因流經紅色岩系地區,河水呈紅褐色,故名紅水河。 我在飛機上的提問,在這裡得到了滿意的答复。椐小鄭講,紅水河裡在夏天發洪水時也是有泥沙的,但主要還不是因含有紅色的泥沙而稱紅水河。一年到頭大多數日子裡,紅水河的水是清澈無比的,有時清得發綠,激流險灘處翻起的浪花是雪白色的。這在當今許多大河已經看不到了。

這是一條純淨的“綠色”之河。我很快就弄明白,紅水河全長638公里,流域面積3.32萬平方公里【不包括南盤江和北盤江流域面積】,年平均徑流量為696億立方米,年降水量1200毫米。河段多峽谷、險灘,水流湍急,先前是不大適宜大型船隻航行的。但它水量大,水力資源十分豐富,水電梯級開發已被列為國家重點開發項目。在這條大河上,已經規劃建設了諸如天生橋一級、天生橋二級、平班、龍灘、岩灘、大化、百龍灘、樂灘、橋鞏、大藤峽等10個梯級電站及下游西江上的長洲水利樞紐等。 多麼好的一條“光明之河”! 它流經高原、低山和丘陵,其上游為三疊紀的砂頁岩,中下游為石炭紀、二疊紀的石灰岩。沿途群峰夾谷,河床深邃,蘊藏可開發的水力資源居珠江水系之首,為全國第6位。紅水河忻城紅渡以下,又是可通航小輪船的。沿河商貿發達,人口密集,航船可直達來賓、柳州和桂平等地。流域內又有許多山嶺,地形崎嶇,交通以公路為主。

紅水河流域又是壯族及瑤族聚居地區。農業生產因喀斯特分佈廣,地表缺水乾旱,多以玉米等旱作為主,上游高山區多產木材。流域內礦產蘊藏豐富,以有色金屬及黑色金屬為主,有金、銀、銅、鐵、錫、鉛、鋅、鎢、鉻、鉬、鈦、鈾、汞、石棉、螢石、錳、煤等。南丹大廠的錫礦和來賓鳳凰的錳礦聞名全國,合山煤礦是廣西最大的煤礦。 歌唱家郭蘭英唱的“一條大河波浪寬”,用在紅水河這裡是再合適不過了。紅水河一年四季水量豐富,水能蘊藏量大,天然落差762米,平均坡降每公里0.676公里。其中天生橋至納貢段河長14.5公里,集中落差達181米。平均每公里落差約13米,最大落差每公里竟達50米,確實驚人。黔江出口處多年平均徑流量每秒4100立方米,多年平均徑流量1360億立方米,佔珠江流域年徑流量的39%,相當於黃河的兩倍。

充沛的水量,天然的落差,使紅水河為人類造福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全河段可開發水力資源1108萬千瓦,年發電量600多億千瓦小時,為我國水電資源的富礦。紅水河梯級“龍頭電站”,就是天峨縣上游16公里的龍灘電站,裝機容量630萬千瓦,年發電量200億千瓦時,並可使下游的6個電站每年多發電62億千瓦小時。 2005年年初,當珠三角發生歷史罕見的鹹潮時,全國防汛抗旱總指揮部指令珠江流域上游緊急調放7億立方米清水壓咸,紅水河發揮了主力軍作用。 這就是紅水河,一條流淌著如母親乳汁般的滋潤著蒼茫大地的大河。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 夜色籠罩了紅水河,遠方龍灘水電站的燈光宛若燦爛的星河,與頭上的明月相伴。清香的新茶讓人頭腦越發清醒,話題則從漫無邊際又說到紅水河。

“你是說這紅水河的名字嗎?”小鄭問。 “是的,有沒有傳說呀?”我好奇地說。 “當然有。”小鄭樂了。 於是我聽到了一個神奇動人的傳說。 傳說是與布依族民間流傳故事《黃道射日》有關。 據說盤古開天地後,天上的太陽將溫暖的陽光灑向人間,使大地萬物得以生長,黎民得以繁衍。但不知什麼時候,天上同時出現了十二個太陽,不分晝夜肆意烘烤著大地,將草木不生土塘熔化,岩石烤焦,【以致現如今紅水河沿岸的喀斯特山區岩石都呈黑色。 】寸土貴如銀,居住在此的布依兒女過著悲慘的生活。部落首領召集大家商議,決定派一位大力士把天上多餘的太陽射落,還人間一個和諧。於是,大家集體推薦力拔山兮氣蓋世的黃道擔此重任,黃道也欣然前往。

黃道背著弓箭爬上高齊天的馬桑樹梢,拉弓射日,先射落一個太陽,落在油蘭【當地寨名】,接著又射落第二個、第三個,一直射落了10個太陽【後面射落的九個太陽,先後都落在了今大亭境內,每個太陽落下都化做了十一個堡,故大亭有神奇的九十九個堡。 當天空中只剩下兩個太陽時,黃道已筋疲力盡,但他依然奮力拉弓搭箭對著它們。剩下的兩個太陽驚恐萬分,苦苦地哀求黃道放它們一條生路。 黃道厲聲怒斥道:“天上只能有一個太陽才能造福蒼生,多一個都是禍害,你們倆只能留下一個,另一個到人間來造福黎民百姓吧。”於是兩個太陽經過生離死別的訣擇,其中一個便縱身跳到了山脈底的溝壑中摔得粉身碎骨,飛濺的血水頓時化為了日夜奔騰不息的河流,即紅水河。

這河水滋潤著兩岸的土地,布依兒女因靠著紅水河耕種而過著幸福的生活,他們又稱紅水河為太陽河,而另一個太陽則又循規蹈矩地按時東昇西落,用溫暖和煦的陽光普照眾生。 紅水河沿岸的布依人民沐浴著溫暖的陽光,灌溉著太陽神的血化作的紅水河,而不斷地繁衍生息,發展壯大,過著幸福安康的生活,所以他們又自稱為太陽部落的子民。 “太陽河,這個傳說真是太美了。”我聽得如痴如醉了。 “你今天來到太陽部落,應該高歌一曲才是。”小鄭知我善唱。 “天太晚,會驚了旁人。”我看看四下的房捨與山坳。 “沒事的,你聽……”小鄭說。 “什麼?”我問。 “歌聲、鼓聲。” 果然,從不遠的山坳裡,傳來陣陣歌聲和鼓聲。這些動人心弦的聲音,在夜色中顯得格外悠長和誘人。循著聲音仔細觀看,還有點點火光。看來那裡正舉辦著篝火晚會。 “那是在聯歡嗎?” “那是瑤寨的火塘會。” “他們自己?” “早已是旅遊項目了。” “噢……” 紅水河,一條紅綠交替的河,一條誘人前來觀賞的河。 紅水河自西向東橫穿廣西中部,一路飛崖,匯珠江,歸南海。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千百萬年,奔流不息。每當洪水過後,紅水河會很快恢復一江清流。每年入秋至次年的春天之前,紅水河徹底背叛了她的本色,背叛了她的名字,變成了一條地地道道的綠水河。 如果說舉世聞名的桂林漓江水是清澈碧透,那麼,紅水河的水則是碧綠幽深。誠如我在前面所言,紅水河不只是清,而是綠。綠,是紅水河的又一個主題。清得發綠的紅水河,讓人找到了兒時就懂得的一個詞——“綠水青山”的註腳。世界上一定還有許多人只見過清水沒見過綠水,紅水河將給你一份全新的感覺。紅水河的綠,是凝重的綠,是幽深的綠,是奇美的綠。可以說,紅水河是中國也是地球上神奇美麗的一條河。 小鄭對我說,紅水河是一條最富激情的河。紅水河屬山區河流,其激情是老天賦予的。沒有修水電站之前,紅水河的一大特點是灘多水急,礁石林立,漩渦亂布,河床坡度變化大,水流形態混亂,航槽彎曲狹窄。自蔗香至三江口,共有險灘273處,平均每2.25公里有一處險灘,其中險灘分佈最密的是天峨至吾隘段,平均每1.17公里就有險灘一處。 紅水河的激情還來自河床的變化。紅水河河床寬150—200米,枯水期水面寬25—50米,最窄處僅15米,洪枯水位變幅最大達45米。紅水河有時與“一條大河波浪寬”的江河相同,但多時又截然不同。即使是洪水陡漲,紅水河的紅色之流也多在深切的河床狂奔,一般不會氾濫成汪洋大海。 紅水河的激情,更來自該河流的神秘。紅水河是不能隨意下去游泳的,即便水性極好的人,也不能狂妄輕敵。河中除無數的險灘,還有那無數的狼牙石和深不見底的漩渦,都給人一種幽深莫測的神秘色彩。 紅水河既是一條神秘的河,又是一條秀美的河。紅水河的秀美首先離不開其兩岸奇異的風光。紅水河流經廣西境內喀斯特地貌山區的21個縣市,兩岸排列著秀麗的峰叢,放眼處處是重巒疊嶂,高低錯落變化無窮。在大化縣境內紅水河畔,有一處極具特色的大石山區叫“七百弄”,那是世界上喀斯特高峰叢深窪地發育最典型的地區。在251公里長的石山中,海拔800—1000米的峰丘有5000多座,窪地弄場1300多個,並分佈有324個原始古樸的瑤寨。 要理解千山萬弄的真正含義最好的方法是到七百弄走一趟。山弄是好幾座山圍著的一塊窪地,大石山只有千山萬弄,沒有千山萬水。每逢大雨,雨水就從弄底流走。連日大雨,則從弄底反灌。峰叢下可能是遍布的地下河。紅水河兩岸的山峰,多數擬人擬物,惟妙惟肖。百龍灘電站庫區上游,可見一尊20世紀偉人毛澤東壯年時期的半身側面坐像,其體形、頭像、五官等,比例都十分恰當,神態自如,給人一種威嚴感。相伴紅水河的山峰,座座秀美,處處入畫。大化段紅水河八十里畫廊,兩岸山奇水秀,花紅、竹翠、果甜,壯村瑤寨隱約可見,美景連連,美不勝收。 紅水河與眾不同的一個特徵景觀,是陡峭的岸岩。紅水河大部分河段沒有河灘,而是千奇百怪、形態各異的垂直岸岩。岸岩有垂簾狀,有蜂窩狀,有千層餅狀。一塊岩石,就是一個景。每一塊岩石,都是一幅畫。最大的一塊岸岩石,當屬百龍灘庫區的“壯錦岩”,一塊高和寬約百米的大岸岩,就像平展垂掛的大壯錦。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肅然起敬。 如果有人問,拍倒影何處最佳?毫無疑問,當然是紅水河了。紅水河從秋至春,枯水而不干枯,更不會斷流。一江幽幽綠水,倒映著一江醉人美景。不高不低的山峰倒立在江中,形態萬千的岸岩倒立江中,滴翠的竹木、絢麗的花草倒立在江中,靜靜的、一動不動的,水中的景不知比岸邊的景色要美多少倍。每年三月木棉紅,似火的紅木棉與碧綠的江水交相輝映,美不勝收。兩岸美景處處,河中美景滿江。身臨其境的你,能不說紅水河是最美的一條河嗎?泛舟江中,完全進入一種忘我的境地。舉起大小相機,長短鏡頭,可以一分不停地拍,一秒不停地拍。忽前忽後,忽左忽右,忽上忽下,忽高忽低,前後左右上下高低總相宜。狂拍!狂拍!這就是賞紅水河的最高待遇。 這又是一條奇石嶙峋的河。 過去,石頭被認為是最不值錢的東西,尤其是“九山半水半分地”的紅水河流域。沒想到,20世紀80、90年代,紅水河的水中石搖身一變成為顯赫神州的奇石,成為世人青睞的寶貝,更成為玩石愛好者的“掌上明珠”。 紅水河的怪礁奇石是如何“長出來”的?地質專家認為,天峨石的原石是2.2億年前的三疊紀形成,經矽化作用使岩石變硬。因紅水河水流湍急,流量大,落差大,特別是洪水期泥沙俱下,驚濤駭浪把河床中的石頭無情殘酷地沖刷磨蝕,形成了凹凸不平、形態萬千的怪礁奇石。由於紅水河奇石最早在天峨挖掘問世,被稱為天峨石。確切地說,紅水河奇石是被激流漩渦“啃咬”出來的。紅水河彷彿一位才藝高超的雕刻大師,把一塊塊毫無生命的石頭,雕刻成一塊塊百態千姿、晶瑩堅硬、栩栩如生、飽含生命色彩、人見人愛的奇石。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叫絕。 紅水河石天下奇。玩石人介紹,奇石是不經人工雕琢、具有天然美感的石頭,分為山川景物、象形、抽象、圖紋四類。紅水河奇石屬紋理石,有平紋石和凸紋石,“硬、實、密、滑、潤”是紅水河奇石的優質特徵。從紅水河採來的奇石,小的如豆,大的如山,有的是用起重機從河底吊起的。不管大小輕重,品位高低,每一塊石頭都有自己的主題、情調和風格,且各領風騷,互不謙讓。路經紅水河,可見紅水河奇石沿途擺放。 我素來喜愛奇石。面對這一番敘述,已經坐立不安了。 在來的路上,我已聽說各地奇石愛好者絡繹不絕前來覓石買石,掀起了一輪又一輪的奇石熱。紅水河奇石從最早的論斤賣,到論塊賣,到價值連城,到無價之寶。紅水河石造就了廣西的奇石市場,造就了廣西的奇石文化。這當是紅水河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許多人的痴石之情令人感嘆不已。 這一夜,我注定失眠了。我渴望得一奇石。那麼,紅水河之旅就更加內容豐厚,不虛此行了。 誠如小鄭和朋友們所言,紅水河的“行走”,總的說還算守規矩。但它畢竟是一匹烈馬,而烈馬的本性是桀驁不馴的。 據記載,解放前和新中國成立後,紅水河也曾給下游帶來多次慘痛記憶。 1915年,西江與北江流域的洪水讓450萬畝良田成為汪洋,廣州淪為澤國,300萬災民無家可歸;1949年,西江大水一夜吞沒農田320萬畝,一時餓殍遍野;1988年,紅水河遷江站最高水位達到87.28米……1994年、1996年、1998年,洪水仍頻頻發生…… 水災,從來就像一隻巨大的猛獸,威脅著神州大地,威脅著中華民族的生存與發展。在中華民族文明史的開篇鉅作中,治水總是刻不容緩的頭等大事: 歲月悠悠,洪水狂強。前人治水,世代傳紀: 相傳堯在位的時候,黃河流域發生了很大的水災,莊稼被淹了,房子被毀了,老百姓只好往高處搬。堯召開部落聯盟會議,商量治水的問題。他徵求四方部落首領的意見:派誰去治理洪水呢?首領們都推薦鯀。 堯對鯀不大信任。首領們說:“現在沒有比鯀更強的人才啦,你試一下吧!”堯才勉強同意。 鯀花了九年時間治水,沒有把洪水製服。他就偷了天上的土叫息壤,能自生自長。天帝知道了,大怒,命令火神將鯀處死。鯀臨死前囑咐兒子禹“一定要把水治好”。 禹改變了他父親的做法,他帶領群眾鑿開了龍門,挖通了九條河,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他和老百姓一起勞動,戴著箬帽,拿著鍬子,帶頭挖土、挑土,禹長年泡在水里連腳跟都爛了,只能拄著棍子走。 經過十年的努力,終於把洪水引到大海裡去,地面上又可以供人種莊稼了。 禹到了30多歲還沒結婚,在塗山【今浙江紹興縣西北】遇到一個名叫女嬌的姑娘,兩人相互十分愛慕,便成了親。 禹新婚僅僅四天,還來不及照顧妻子,便為了治水,到處奔波,三次經過自己的家門,都沒有進去。第一次,妻子生了病,沒進家去看望。第二次,妻子懷孕了,沒進家去看望。第三次,他妻子塗山氏生下了兒子啟,嬰兒正在哇哇地哭,禹在門外經過,聽見哭聲,也忍著心沒進去探望。 當時,黃河中游有一座大山,叫龍門山。它堵塞了河水的去路,把河水擠得十分狹窄。奔騰東下的河水受到龍門山的阻擋,常常溢出河道,鬧起水災來。禹到了那裡,觀察好地形,帶領人們開鑿龍門,把這座大山鑿開了一個大口子。這樣,河水就暢通無阻了。 大禹治理黃河時有三件寶,一是河圖;二是開山斧;三是定海神針。傳說河圖是黃河水神河伯授給大禹的。 那麼,黃河水神河伯又是誰呢?原來,古時候,在華陰潼鄉有個叫馮夷的人,不安心耕種,一心想成仙。他聽說人喝上一百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化為仙體,於是就到處找水仙花。 大禹治理黃河之前,黃河流到中原,沒有固定的河道,到處漫流,經常氾濫成災。地面上七股八道,溝溝汊汊全是黃河水。馮夷東奔西跑找水仙花,就常渡黃河、跨黃河、過黃河,常和黃河打交道。轉眼過了九十九天,再找上一棵水仙花,吮吸一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成仙了。馮夷很得意,又過黃河去一個小村莊找水仙花。這裡的水不深,馮夷趟水過河,到了河中間,突然河水漲了。他一慌,腳下打滑,跌倒在黃河中,活活被淹死。 馮夷死後,一肚子冤屈怨氣,咬牙切齒地恨透了黃河,就到玉帝那裡去告黃河的狀。玉帝聽說黃河沒人管教,到處橫流撒野,危害百姓,也很惱火。他見馮夷已吮吸了九十九天水仙花的汁液,也該成仙了,就問馮夷願不願意去當黃河水神,治理黃河。馮夷喜出望外,滿口答應。這一來可了卻自己成仙的心願,二來可報被淹死之仇。 馮夷當了黃河水神,人稱河伯。他從來沒有乾過治水的事兒,一下子擔起治理黃河的大任,束手無策,發了愁。咋辦呢?自己道行淺,又沒什麼法寶仙術,只好又去向玉帝討教辦法。玉帝告訴他,要治理好黃河,先要摸清黃河的水情,畫幅河圖,有黃河的水情河圖為依據,治理黃河就省事多啦。 河伯按著玉帝的指點,一心要畫幅河圖,他先到了自己的老家,想找鄉親們幫幫忙。鄉親們都討厭他好逸惡勞,沒人搭理他。他找到村里的後老漢,講了他治理黃河的大志。後老漢見他如今成了仙,要給百姓們辦點好事,就答應幫幫他。從此,河伯和後老漢風裡來雨裡去,跋山涉水,察看黃河水情。兩個人一跑就是好幾年,硬是把後老漢累病了。後老漢只有回去,剩下河伯繼續沿黃河察看水情。分手時,後老漢再三囑咐河伯,幹事要幹到底,不要中途而廢,畫好圖就動手治理黃河,人手不夠,他說服鄉親們幫忙。 查水情,畫河圖,是個苦差事。等河伯把河圖畫好,已年老體弱了。河伯看著河圖,黃河哪裡深,哪裡淺;哪裡好衝堤,哪裡易決口;哪裡該挖,哪裡該堵;哪裡能斷水,哪裡可排洪,畫得一清二楚。只可嘆自己沒有氣力去照圖治理黃河了,很傷心。河伯想想,總有一天會有能人來治理黃河的,那時,把河圖授給他,也算自己沒有白操心。 河伯從此就在黃河底下安度晚年,再沒有露面。不料,黃河連連漲水,屢屢氾濫。百姓們知道玉帝派河伯來治水,卻不見他的面,都罵河伯不盡職盡責,不管百姓死活。 後老漢在病床上天天盼河伯,一晃好些年不見面。他對治理黃河的事不放心,要去找河伯。他兒子叫羿,射箭百發百中。無論後老漢如何講,羿不讓他去找河伯。後老漢不聽兒子勸阻,結果遇上黃河決口,被沖走淹死,連屍體都沒找到。后羿非常恨河伯,咬著牙說,早晚要把河伯射死。 後來,到了大禹出來治水的時候,河伯決定把黃河河圖授給他。 這一天,河伯聽說大禹帶著開山斧、避水劍來到黃河邊,他就帶著河圖從水底出來,尋找大禹。河伯和大禹沒見過面,誰也不認誰。河伯走了半天,累得正想歇一歇,看見河對岸走著一個年輕人。這年輕人英武雄偉,想必是大禹,河伯就喊著問起來:“餵,你是誰?” 對岸的年輕人不是大禹,是后羿。他抬頭一看,河對岸一個仙風道骨的老人在喊,就問道:“你是誰?” 河伯高聲說:“我是河伯。你是大禹嗎?” 后羿一聽是河伯,頓時怒衝心頭,冷笑一聲,說:“我就是大禹。”說著張弓搭箭,不問青紅皂白,“嗖”的一箭,射中河伯左眼。河伯拔箭捂眼,疼得直流虛汗。心裡罵道:“混賬大禹,好不講道理!”他越想越氣,就去撕那幅水情圖。正在這時,猛地傳來一聲大喊:“河伯!不要撕圖。”河伯忍痛用右眼一看,對岸一個頭戴斗笠的人,攔住了后羿。這個人就是大禹,他知道河伯畫了幅黃河河圖,正要找河伯求教呢。后羿推開大禹,又要搭箭張弓。大禹死死拽住他,把河伯畫圖的艱辛講了,后羿才後悔自己冒失莽撞,射瞎了河伯的左眼。 后羿隨大禹一同趟過河。后羿向河伯承認了過錯。河伯知道了后羿是後老漢的兒子,也沒多怪罪。大禹對河伯說:“我是大禹,特地來找你求教治理黃河的辦法哩。” 河伯說:“我的心血和治河辦法都在這張圖上,現在授給你吧。” 大禹展圖一看,圖上密密麻麻,圈圈點點,把黃河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的水情畫得一清二楚。大禹高興極啦。他要謝謝河伯,一抬頭,河伯躍進黃河早沒影了。大禹得了黃河水情圖,日夜不停,根據圖上的指點,終於治住了黃河…… 多麼動人的故事呀! 中華民族的前人為治水前赴後繼,留下了萬古不朽的詩篇。而走進了人民當家做主的新中國,治理水患,轉水患為福音,則是共產黨人義不容辭的責任。 廣西山大,水險,風光美,民風淳樸。但歷史上的廣西又是貧窮的。為了讓“母親河”為廣西人民造福,最大限度發揮功效,一條綜合治理的興利富民方略得到推行,一個個開發利用大自然、造福子孫後代的壯舉被不斷創造。劉三姐家鄉的人們在歌聲中,唱出了自己的盼望:一江綠水蜿蜒而行,一條綠帶綺麗多姿。千百萬年來自由流淌奔騰的紅水河,已被現代人“縛住蒼龍”,源源不斷發光發熱為人類造福。而紅水河上的梯級電站則是紅水河上的顆顆明星,年年月月大放異彩。 在歌聲中,在隨後的幾天裡,小鄭首先陪我去龍灘身邊的天峨與河池走了一走。 天峨與“天鵝”同音。 莫非你是一隻美麗的天鵝的化身:天鵝在藍天上飛呀飛,飛得又飢又渴。忽然,它發現下面有一條大河穿山繞嶺恰似紅絲帶,就在紅絲帶的旁邊,有一片神奇秀美的山地在向自己招手。於是,它就俯身降了下去。從此,那片土地上就有了更多又美又好的景緻和事情…… 這不是我的杜撰,走進天池,就如同走進了一個童話中的世界。 天峨縣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西北部,紅水河上游。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西南各省區出海的水、陸交通要沖之一。全縣面積3192平方公里。天峨縣人口不多,只有14萬,其中壯族佔多半。現轄六排、向陽兩鎮和岜暮、八臘、老鵬、納直、更新、燕來、下老、坡結、三堡等9個鄉。 我念著這些鄉、鎮的名字,就感覺到了此地的獨特。她與中原鄉村完全不同,石道彎彎,草深林密,老屋迭迭、火盆青煙。這裡是地道的山寨風光。 天峨有水力、土地、森林、旅遊、奇石、水產等資源優勢,開發潛力巨大。這里山清水秀,資源豐富。但歷史上,這裡是非常窮困的地方,尤其是少數民族聚居的山寨,生活條件十分落後。 小鄭笑著告訴我,如同紅水河一瀉千里,昔日的景像已一去不復返了。解放以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天峨縣根據山區的資源優勢,大力發展以林、牧為主的種養業,不僅解決了溫飽,還成為廣西杉木材、油桐籽、板栗、土特產、菜牛、山羊等重要生產基地;同時,縣里還大興水、電、路、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社會環境、投資環境顯著改善。現在,時代選擇了天峨,造就了天峨,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投資幾百億元人民幣開發天峨的水能、旅游資源。其中,位於天峨縣境內的龍灘水電站被列為中國西部開發的十大標誌性工程之一。因此,天峨既是廣西乃至中國西部的一個投資開發熱點,又是新世紀的水電明珠。 “說得太好了!”我情不自禁地讚揚。 “哪裡,哪裡。”小鄭被我說得有點不好意思了。 “這裡還是旅遊的好地方。”小鄭說。 天峨是旅遊勝地。這里以山高水長而聞名於世。山峻拔,水秀逸,洞神奇,石精美,景色如畫,風光旖旎,旅游資源得天獨厚,民族風情多姿多彩。 “我們邊走邊說。”小鄭和他的同事說。 “對,邊走邊說。”我說。 在被譽為百里畫廊的紅水河峽谷,船在峽中走,人在畫中游;這裡有廣西八景之一的布柳河仙人橋、出神入化的川洞、每日湧出三次泉水的犀牛泉、靜如處子的峨里湖、傳天籟之音的納州魔谷岩、曲徑通幽的六排冰峰洞;有布柳河、川洞河、三匹虎三個水源林動植物保護區,保存著大量的國家一、二、三類珍貴動植物;有被人稱道為“天峨張家界”的大見夕喀斯特生態旅遊區,這裡群峰疊翠,溝壑縱橫,古木參天,鳥囀獸鳴,瀑流飛練;還有原始古樸的壯族螞拐舞,風韻獨具的山歌對唱…… 當然,我們更期待的,是龍灘水電站建成後,“高峽出平湖”的奇景。當紅水河上游的險灘急流被淹沒,一個波平如鏡、漣漪蕩漾的巨大天湖,鑲嵌在雲貴高原上的桂山黔嶺中,那時,天峨的奇山秀水就宛如一塊巨大磁石,定會吸引來更多的國內外遊人。 在真山真水間,我還看到這裡的新農業開發項目。 近年來,天峨縣大搞農業綜合開發,服務龍灘工程,加快地方經濟發展。全縣幹部和群眾在山上大種名優特水果和乾果;在田裡種好糧食、蔬菜和果蔗;還大養牛、羊、豬、禽和魚蝦,使物產日益豐富。目前,大宗的水果、乾果及副食品有:水果年產5000多噸,板栗1000多噸,油桐籽6000多噸,油茶籽1000多噸,牛肉2500多噸,豬肉5000多噸…… 小鄭是搞宣傳工作的,他告訴我,他們這些年十分重視在宣傳龍灘水電站建設同時,與宣傳天峨人文、地理、旅遊、民間文化、民族風情結合起來,讓外界了解天峨,青睞天峨,嚮往天峨。以招引各路客商到天峨旅遊觀光、投資建設,拉動天峨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 由於自然條件和歷史發展的原因,天峨縣前些年一直缺少一個上檔次的文化廣場,也沒有一個符合現代化標準的電影院,以及一個符合現代化標準的綜合體育場和公園。縣城的綠化美化、鄉鎮的文化基礎設施建設也比較簡陋。這樣的文化基礎設施已經不能適應龍灘水電站建設上馬後的文化生活需求。 小鄭欣喜地說,天峨在地理優勢上雖然不如發達地區和內地城市,但山區有山區的特色,特別是秀麗的自然風光和獨特的人文景觀,開發潛力很大。因此,縣里從實際出發,抓住龍灘水電站上馬機遇,在綜合農業上做文章,為龍灘水電站建設提供後勤服務,大力開發各種農副產品;還在開發龍灘文化上做文章,把它當作第三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來發展;同時把城區文化設施建設作為縣城建設工程的重點來抓,爭取在一至兩年內建設兩個三星級賓館,一個大型影劇院,一個大型廣場;按中等城市建設規模重新修訂城市建設規劃,把天峨建設成為融觀光旅遊於一體的園林化城市。 小鄭說,縣里還特別注意抓好龍灘水電站建設前期的旅遊觀光和後期的旅遊業發展規劃。因為,龍灘水電站建成後,庫區湖面將長達200多公里,寬數十公里,湖中“小島”達1000多座,還有長達80多公里的“小三峽”。這些景緻在全國來說是絕無僅有的。 目前,龍灘電站建設已成為世人關注的熱點,國內外的專家學者、社會各界人士都紛紛到龍灘來觀光、考察,參與龍灘電站的建設。為了更好地服務龍灘水電站建設,天峨縣最近又在縣城河濱路建成一個大型的農貿新市場。 說起新市場,小鄭如數家珍:縣城原建有兩個總面積達一萬多平方米的市場,先前,這兩個市場總是略顯過剩人流稀疏。但自龍灘電站正式開工後,縣城平添一萬多人,僅農貿市場的交易,每天就增加6000多公斤蔬菜、3000多公斤的肉食品和4000多公斤的水果,每天從事營銷的商人比原來增加300至500多人。於是,禽畜、蔬菜、水果的攤位便從縣城中心市場,沿街一直擺出數十米以外,形成了雜亂無章的集市,把僅有一個小廣場也佔了。這給縣城的交通秩序和衛生秩序帶來了很多問題。尤其是廣場被佔後,縣里要在廣場開展什麼活動非常不便。為了理順這些關係,同時給經營者提供良好的環境,滿足龍灘水電站建設中的市場需求,縣工商局市場開發服務中心著手建設了河濱路新市場,共投資30多萬元完善各種設施。新市場正式開業後,原在廣場一帶擺地攤的客商愉快地搬進了新市場經營,使縣城的市場在繁榮中得到健康地發展。據市場開發服務中心負責人介紹,該市場今後每年將為財政增加20多萬元以上的稅收。 “你怎麼這麼了解情況?”我問。 “我寫報導,仔細採訪過。”小鄭說,“龍灘工程建設帶動了天峨縣的變化,真是一天一個樣呀!” 是的,一個山美水美,經濟、文化發展、百姓走向富足的新天峨,深深印在我心中。 旅遊者的腳步從來是收不住的,何況來到紅水河畔,來到了造就龍灘水電站身邊的土地。天峨縣歷屬河池市,故而我定要到河池走一遭,哪怕只看一眼呢。 河池歷史悠久,值得細表。先秦屬百越之地;秦屬桂林郡、黔中郡;漢屬鬱林郡、牂牁郡;隋屬始安郡;宋朝設“慶遠府”,是河池建“府”之始;元朝設“慶遠南丹溪洞軍民安撫司”;明清屬“慶遠府、思恩府和柳州府”;民國屬“慶遠、武鳴、百色行政督察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到60年代初期,河池分別隸屬過柳州、百色、南寧三個專區。 1965年8月1日,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設立河池專區,統轄從廣西的柳州、百色、南寧三個地區劃出的10個縣,專區駐地河池縣金城江鎮。 1987年,經國務院批准,增設大化瑤族自治縣,縣域由都安、巴馬和南寧地區馬山縣的部分鄉鎮組成。 河池又是個不一般的地方,它是昔日右江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鄧小平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戰鬥過的地方,是廣西農民運動領袖韋拔群的故鄉,各族人民為中國革命作出了重大的犧牲和貢獻。 1955年授予少將以上軍銜的17名廣西籍將領中,河池籍有7人。全市有9個縣市108個鄉鎮屬革命老區。 河池交通便利。黔桂鐵路穿境而過;還有金紅鐵路、宜州至羅城鐵路。有金城江、羅城、宜州、南丹四個大火車站。河池交通便利,金宜一級公路、宜柳高速公路、黔桂210國道等,為河池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提供了保證。凡此種種,終使河池成為桂西北區域中心,在廣西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不僅是桂、黔、川交通的重要樞紐,還曾是歷史的“兵家喉地”。河池背靠大西南,面迎東南亞,是西南出海最便捷的通道之一。 至於水運條件,這裡就更得天獨厚了,紅水河、龍江、刁江、盤陽河、清水河、澄江、大小環江、布柳河、下梘河等等,條條大河船運方便。 此外還有空運。河池民航機場是國家“十一五”期間在西部地區佈局的28個支線機場之一。 說到礦產資源,市裡的同志喜笑顏開,說這裡的每一座山都是寶山。一鎬刨下去,沒準就能刨出礦石來! “果真如此?” “絕非戲言。” 原因在於,河池地處環太平洋金屬成礦帶,屬南嶺成礦帶的一部分。因此這裡的礦產資源特別是有色金屬礦產資源十分豐富,具有礦種較齊全,共生、伴生礦種多,分佈廣,質量好,儲量大,綜合利用性強和價值高等特點。全市11個縣市【區】都有礦藏,已探明有43個礦種205處。是全國著名的“有色金屬之鄉”。保有儲量居廣西首位的有錫、鉛、鋅、銻、銀、銦、鎘、硫、砷等9種。其中,錫金屬儲量佔全國三分之一,居全國之首;銦金屬儲量名列世界前茅;銻和鉛金屬儲量居全國第二。此外,釩、銅、鎵、金、鐵、石灰石、大理石、煤的儲量也極為豐富。 至於水資源嘛,市裡的同志說:“你此行主要是看龍灘,到那裡就一目了然了。” 我說:“站在河池的角度,還是想听一聽。” 小鄭說:“簡單介紹一下吧。” “好吧。”市裡的同志說。 “河池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境內集雨面積30010平方公里,年均水資源總量為250億立方米,佔廣西水資源總量的13.3%,名列廣西前茅。按耕地面積計算,畝均水量7100立方米,高於全國畝均1813立方米、廣西畝均4750立方米的水平,河網密度為0.153公里/平方公里。全市有大小河流635條,其中主要河流50多條,河流總長度5130公里。主要河流有紅水河和龍江河兩大干流,均屬西江水系。 “河池河流眾多,河流密度大,地形落差大,水能資源蘊藏量極為豐富。據統計,全市水能資源蘊藏量約1000萬千瓦,佔廣西水能資源的二分之一以上,是未來華南的能源中心之一。國家在紅水河建有的10座梯級電站,其中就有4座在河池境內。已建成投產的大化電站和岩灘電站,裝機容量分別為40萬千瓦和121萬千瓦;位於天峨縣境內的龍灘電站,是國內在建的僅次於三峽水電站的大型水電工程,是紅水河梯級規劃中最大的'龍頭'電站。” 百聞不如一見。我在河池的大地上雖然是“飛車看花”,倒也滿載而歸。河池是個好地方。 先說這裡生物資源吧:河池地跨南亞熱帶和中亞熱帶,地形地貌複雜,光、熱、水等氣候資源豐富,自然生態環境優越,生物資源豐富。全市已發現植物種類有203科、697屬、1850種。其中,森林樹種中屬常綠樹種143種,落葉樹種98種,屬於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稀有樹種有60種;藥用植物有162種,主要藥用植物22種,油脂植物16種,飼料植物20種,牧草植物240種,纖維植物14種。動物資源有60多種,屬國家一類保護動物10種,二類保護動物23種,三類保護動物11種,稀有動物2種,經濟動物16種。 人工林主要有杉、松、雜木、竹等。杉樹是河池大面積造林和現有森林中的主要樹種,現有杉木林面積27.13萬公頃,活立木總蓄積達116.03萬立方米。松樹有16.02萬公頃,活立木總蓄積量423.14萬立方米,年產松脂3000多噸,雜木林44.42萬公頃,活立木總蓄積量1998.46萬立方米。經濟林主要有油茶、油桐、八角、板栗、玉桂等,總面積13.3萬餘公頃,以油茶、油桐種植面積最大,年產油茶籽1.83萬噸,居廣西第七;油桐籽年產量1.51萬噸,居廣西第二;八角也稱大茴香或大茴,是我國的特產和重要出口物資,河池現有八角0.8萬公頃,年產八角近1000噸;全地區現有板栗0.8萬公頃,年產板栗6457噸,居廣西第一位,已成為全區最大的板栗生產基地。 再說農作物:河池農作物品種資源種類繁多,種植業系列品種達400多個。除水稻、玉米等糧食作物外,尤以甘蔗、桑、木薯、菸葉、蔬菜、瓜類、旱藕、菌類、水果等作物為大宗經濟作物。稻穀品種有100多個,被列為特異品種的有香糯、紅糯、深水糯、黑糯、香粳,其中東蘭墨米、環江香糯、香粳享譽區內外。玉米品種近100個,其中被列為珍稀品種有黃糯玉米、紅糯玉米。甘蔗品種有10餘個,種植面積3.60萬公頃,年產糖22.05萬噸,有條件發展成為廣西重要的蔗糖生產基地。油料作物主要有花生、油菜、芝麻、火麻等,花生、油菜籽年產量均達3000噸。 還有各種水果:河池的水果有200多個品種,具有開發優勢的種類有柑橘、李、梅、梨、柿等。目前,全地區果園面積達31412公頃,水果產量達12.91萬噸。沙田柚、紅七柚、臘月橙、酸梅、無核柿、李子、山葡萄、白果、龍眼、大果山楂等為主要名特優稀果品,在市場上有很強的競爭能力,發展前景廣闊。 這裡的畜牧業發展很快:河池山地和丘陵草地面積大、分佈廣,牧草資源豐富。已查明的牧草資源有10科100多種,其中禾本科牧草有30餘種;屬優質牧草的有12種。豐富的牧草資源,有利發展牛、羊等山區牧業生產。 河池畜禽種類有30餘種,主要是鴨嘴獸、無尾熊、雞、鴨、鵝等。下南菜牛、環江及巴馬香豬、山羊、烏肉雞是其中珍品,具有較大的開發潛力。下南菜牛是毛南族群眾用傳統的方法對本地黃牛進行育肥而成,有“三隔肉”之稱,具有肉質細嫩,味道鮮美,不羶不膩的特點,被群眾稱為“肉中上品”;山羊肉別有風味,營養豐富,味道鮮美,蛋白質含量高;香豬皮薄脂豐,肉細質嫩,肥瘦相宜,營養豐富,氣味芬芳,均為宴會佳餚,傳統出口商品,多銷海外。 土特產又是這裡的一大亮點:河池動植物種類繁多,土特產資源十分豐富,有“土產倉庫”之稱。據統計,有食用價值的土產達500多種。藥用植物有160餘種,收購量近500噸;首烏、生地、茯苓、板蘭根、田七、砂仁、五倍子等是河池大宗藥用植物。此外,捕撈養殖方面的土特產有蛤蚧、果子狸、山瑞、蛇類等10餘種。還有多種野生油脂、芳香、澱粉、纖維化工原料等植物和各種奇異花草,綜合開發利用野生動植物是河池的一大優勢。 河池還有靈長、兩棲、爬行等各種動物700餘種,其中不少是珍禽奇獸。如穿山甲、麝、黑葉猴、金錢豹、鴛鴦等,被列入國家保護的達20多種。穿山甲是河池市名貴山珍,具有通經絡、消腫止痛、催瘡毒、補血等功能。 河池有各種淡水魚類52種,其中經濟魚類有20多種。鱖魚【桂魚】、芝麻劍魚、黃峰魚、巴馬油魚、鮎魚等是淡水魚之上品,家魚以草魚、鰱魚、鳙魚、鯉魚、塘角魚、尼羅羅非魚為大宗。近年來,黃鱔、泥鰍等發展也很快,開發前景廣闊。 真是物華天寶,百珍匯萃,大自然對河池如此厚愛,賦予了它神奇美麗的一方山水。同時,這裡又是一處旅游資源極為豐富、亟待開發的“養在深閨人未識”的旅遊寶地。神奇雄美的喀斯特地貌景觀、千姿百態的山水景觀、嫵媚秀麗的高山平湖風姿、豐富多彩的原始森林景觀、古色古香的人文景觀、獨樹一幟的長壽資源、濃郁的民族風情,都給河池的旅遊增添了無限異彩。 市裡的同志告訴我,河池已發現的風景名勝區、點共60餘處,分佈於全區2市9縣,是一個旅游資源富饒的少數民族地區,具有極大的開發潛力。正在開闢的各具特色的旅遊區有四處,分別是:宜州旅遊區。包括宜州市、羅城仫佬族自治縣;河池旅遊區。包括金城江區、南丹、環江等縣;水河庫區高山湖泊旅遊區。包括大化、巴馬、東蘭、天峨等縣;盤陽河長壽療養旅遊區。包括東、巴、鳳等縣【自治縣】。 在河池,可以到實地去看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鄧小平、張程、梁志宗、李明瑞等在這裡留下光輝足跡:紅七軍前敵委員會和東蘭縣革命委員會舊址——東蘭武篆魁星樓、廣西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列寧岩、西山弄京村紅七軍二十一師師部舊址、韋拔群犧牲的地方香刷洞、有如狼牙山五壯士悲壯色彩的芭暮拉號岩、恆里紅軍岩、紅七軍河池整編宿營地、東蘭革命烈士陵園等等。這些歷史名勝和古蹟,既是對各族人民特別是青少年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極好場所,又是一項寶貴的人文旅游資源,具有很高開發價值。 在河池,還可以看到大量的文物古蹟:摩崖石刻是我國古代燦爛文化的遺產,主要分佈在宜州市境內,目前以宜州白龍洞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等唱和詩石刻、白龍洞內唐宋以來文人騷客摩崖石刻60餘幅最為壯觀。此外,有名的歷代文物還有山谷祠、龍隱岩、益壽橋、九如漢墓、宋代屯兵營盤古城峒、香山寺等,主要分佈在宜州、羅城、東蘭等縣、市。這些文化遺產既是寶貴的旅游資源,也是研究歷代政治、軍事、經濟、民族、社會狀況的寶貴資料。 最讓人感興趣的,還有長壽之鄉。經中外專家長期研究認定:以巴馬瑤族自治縣為中心的盤陽河流域【包括東蘭、鳳山等縣】,是世界著名的長壽之鄉,其中巴馬百歲長壽率為29.5/10萬,為世界之最。 1991年在東京舉行的第13次國際自然醫學會上,被列為世界第五個長壽之鄉。 長壽主要因素在於這裡的空氣、山水、草木、禽畜、魚蝦、農作物和各類土特產品,以及飲食習慣、民族風俗,其中最為珍貴的是該流域內空氣中含有大量有益於人體健康的負離子,其含量高出其他地方幾十倍。此外,盤陽河流域有罕見的岩溶洞穴群,其中以百魔洞最著名,被中英聯合探險隊稱為“天下第一洞”。加之該流域壯、瑤等少數民族多姿多彩的民族風情等,可建成度假、療養、保健為主,觀賞、科研、探險為輔的獨樹一幟的長壽旅遊度假區。 河池還是著名的“銅鼓之鄉”。據資料提供,全世界僅有2400多面銅鼓,而河池就有1400多面,其中東蘭縣有400多面。 河池有國家劃定的自然保護區——九萬大山、布柳河、穿洞河、三匹虎、玉裡面積都在50平方公里以上,是亞熱帶動、植物王國,植物種類達1000餘種,其中屬國家二類保護的珍稀樹種,如短葉黃杉、福建柏、白豆杉、鵝掌楸等在這裡都成片地生長著。珍禽奇獸如華南虎、大小靈貓、獼猴、林麝等上百種,是人們避暑、觀光、探險、科學考察的好地方。 據傳說,壯族歌仙劉三姐的故鄉在河池的宜州下梘村,現已開闢為遊覽區,四季遊人不絕。該旅遊區以“山奇、水秀、洞幽、石美”著稱,享有“不是桂林,勝似桂林”之美譽,素為古今中外遊人所傳頌。主要景區有水光瀲灩、風姿綽約、如詩如畫的下梘河;洞中有水、水洞相連、靜邃幽遠的仙女岩;奇特瑰麗、惟妙惟肖、神秘莫測的白龍洞;孤峰聳立、清流倒映、飛瀑直瀉的劍江風光等。宜州、羅城一帶的山,平地拔起,巍然矗立,形態萬千,各種岩溶洞穴發育完備,雄偉壯觀,洞內遍布玲瓏剔透、色彩繽紛、惟妙惟肖的鐘乳石。 這些奇峰異洞又與龍江及其支流下梘河、懷群河等碧水綠竹相輝映,形成了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竹翠、潭幽、泉湧、瀑飛的綺麗景色,俊美的山峰,優美的河段組成千姿百態的山水景觀。特別是下梘村至宜州15公里的下梘河水程,以及劍江懷群河一帶數公里內,更是兩岸奇峰挺拔、秀水瀠洄、翠竹婆娑、清流倒映,水光山色極為秀麗,堪稱“天下奇觀”,令人讚嘆不絕,流連忘返。 南丹溫泉位於南丹縣城南面12公里出處,水質清澈透明、軟滑柔順,含有硫、錮、鐵、銅、鍶、錳、鋅、硼、氟、鋰等對人體有益元素,具有較強潤膚保健作用,對風濕病、皮膚病、神經性骨病、消化道等多種疾病均有特殊的療效。 還有一處叫六甲小三峽。從小三峽的名稱中,便可知它的雄奇壯麗。所到之處大都山峰兀立、絕壁斧削,鐘乳倒懸、古藤掛天空的景色更是隨處可見,這裡的江水一塵不染,深不見底。 讓人驚嘆不已的則是天門峽,那裡有兩座筆直的山峰,高高聳立在水面上,猶如兩扇打開的大門。據說這兩座山原本連在一起,只因地殼運動的拉力,將它們一分為二最終形成今天的模樣。最神奇的是,當遊輪駛過天門繼續前行時,身後的兩扇“大門”竟在人們的視野中漸漸“關上”,讓人頓生“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感慨。 令人過目難忘的還有站在懸崖上欣賞“高峽出平湖”的壯麗景觀。修建在懸崖上數百米的棧橋,將碼頭與修建在此的電站大壩之間的天塹變成“天梯”,遊人行走其中,恍若走在水面上,尤其在雲霧天裡,行走在棧橋真有“騰雲駕霧”般的錯覺。 小三峽既有長江三峽的壯觀,又兼具漓江的秀美,峽谷兩岸的山谷地帶翠竹依依,同時分佈著大片的野蕉林,而恐龍時代的植物“活化石”桫欏也生長其中,構成極其美麗的生態探險遊景區;許多山峰上面天然自成許多凹陷進去的部位,是攀岩愛好者的絕佳選擇場所,這裡果真舉辦過多次攀岩比賽;至於雄獅盼日、金龜盼日、蝙蝠展翅、莫一神像等惟妙惟肖的景點,則不時激起遊人的陣陣驚喜呼聲。 如果想體驗一下瑤民的日常生活,那麼就到瑤族新砦去遊玩一番。修建在小三峽遊程盡頭的瑤族新砦雖然開發不久,卻也初具規模。在這裡,可以打糍粑、推磨碾米,也可親手用棉花紡線,或向瑤族姑娘學習一下她們絕妙的刺繡方法;如果有興趣,不妨參與一下競猜“龍鳳胎”遊戲,猜對了還有禮物派送;如果感覺有點餓,就淘買上一斤芋頭或板栗,在香香甜甜的感覺中觀看瑤妹吟唱瑤歌,別有風味。 連看帶聽,當然主要是聽,我收穫頗豐。但有一件事是一定要親自體驗的,那就是“吃”。 來到河池,不可不品嚐當地獨特的美味佳餚。在小三峽,要吃這裡味道奇鮮的河魚。產自這裡的河魚既鮮又嫩,香煎油魚、芝麻劍魚煮豆腐、紅燒黃鱔骨魚等等,聽一聽這稱呼,就讓人流口水。 風靡河池的烤魚,一般選用鯉魚或羅非魚。配料有黃豆、韭菜、蕨菜、魚腥草。夜市裡很紅火的一類。當然還有烤貝、烤排骨等。 滷味食品。這裡鴨腳味道極為特別,與其他類滷味的味道不同。這個鴨腳咬起來感覺脆,而且味道已經滲入鴨骨頭里。其他類滷味都和一般沒有什麼區別。 涼拌食品。以宜州的涼菜遠近馳名。尤其是在夏天,冰爽的味道,再配上酸辣味道,很有口感。品種有很多種,例如蘿蔔、涼皮、海蜇、海帶、魚腥草、豆腐皮、木耳…… 粉類食品。河池的粉雖然出處都是別地,但是經過聰明的河池人的自發研製,又加上了自己的味道。河池人一般早上吃粉,中午下午也有吃。在小小的鍋爐裡,加上各種配菜【蔥花、酸菜、蘿蔔幹、海帶、蕨菜、辣椒、豆芽、青菜】煮。主要的是味道,粉有種鮮味。 螺絲粉。這個出處是柳州,但是河池的螺絲粉與柳州的不同。柳州螺絲粉一般會用螺絲湯做主湯,加少量豆腐皮。可是河池的會選用辣椒湯做主湯,加入豆腐皮。豆腐B。黃花菜【這個似乎柳州的也有? 】,再配上多種配料,味道,比較辣。 桂林米粉。桂林的米粉,可是在河池也讓它變了。不再是以清淡簡單為主,更多的是配料雜和。由於配料多了,所以粉味也改變了。吃粉和吃配料可以講是分半。相同的是同樣用燙粉而已。 粉蒸肉。是用當地特質的味精粉,混合肉來煮,口感極好。 在河池,我邊走邊看,邊走邊吃,吃得溝滿壕平,吃得滿嘴流油,吃得數日後還口留餘香。 就這樣,在精神和物質兩大需求都得到很大滿足的同時,我走進了龍灘。我要領略這紅水河上的神奇之處,感受人間的奇蹟,並看看它能否使我的思緒再昇華到一個更高的境地。 我期待著…… 我的面前就是龍灘了。 神哉,龍灘水電站!壯哉,紅水河上的奇觀! 首先,它不是一座孤獨地坐落在河谷中的大壩和機房。它已是一座沿著河岸連綿不斷的美麗的新城。這裡,山草碧綠,鮮花嬌豔。道路平整,一塵不染,新樓典雅,依山而建,小區寧靜,曲徑通幽。如果沒人講這裡是正在建設中的水電站,是一座即將竣工的水電站的生活區,你肯定認為這是一片高檔的別墅區。 可是,當汽車開上紅水河岸的高高山坡上,天高雲淡,萬山重疊,我們一起向前向下俯視,奇蹟頓時就出現了:就在浩浩蕩蕩的紅水河的轉彎處,一座淺灰色的大壩巍峨屹立,把河水橫腰截住。工作人員和施工機械,在視野中如兒童玩具一般大小活動著。四下里靜靜的,大山莽莽無邊無際。頭上,藍天白雲麗日當空。聽到的,只是紅水河嘩啦啦的浪濤聲。 這是又一個人間奇蹟!又一座高峽出平湖的奇蹟! 這座正是建設中的工地,僅僅開工不過數載,奔騰不息的紅河之上就橫起這座大壩,眼下正迅速地在增高。在這裡,數千米長的捲揚機將混凝土直接送到工地,看不到轟鳴的車隊,更沒有當年千軍萬馬的人海戰術。這又是個技術含量很高又注重環保的大型工程。據介紹,當這座大壩升到216.5米高時,它將是僅小於三峽的國內第二大水力發電站。 遠看良久,又驅車到大壩,到發電廠房。 但讓人奇怪的是這大壩上並沒有機房。那麼,機房在哪裡呢?我去過三峽水電站,也看過其他一些水電站,機房從來都是與大壩連成一體的。 無須我們發問,奇蹟很快就出現了:汽車左轉右轉,開進了一座山洞。我們一下都驚呆了,說是山洞,其實是山中的廣場。這是一處高大無比的山洞廠房,裡面裝著九台大功率的發電機組。 原來,龍灘水電站的機房是建在大壩旁被人掏空了的大山里。紅河水經大壩攔截後,就乖乖地順著管道鑽進這山洞,推動了發動機的葉片轉起來。 山洞機房。我抬頭望洞頂,上面的燈光如閃耀的星光。平生我從未見過這麼大的山洞,而這又是發出光明的山洞。 這又是一個奇蹟! 而像這樣的大小山洞又有數座,連接山洞的道路,在這裡足有100多條。怪不得陪我們前去的人講,即使是這裡的施工人員,也要乘車出入,倘若一個人走差了,就很難走出去。 夜裡,我久思難眠。我從水電工作者的身上,看到了中國改革開放全面發展的光明前景。此時我特別想說的一句話就是:感謝你們! 在這裡,我記下了這樣一些數據: 龍灘水電工程主要由大壩、地下【山洞】發電廠房和通航建築物三大部分組成。它的建設將創造三項世界之最: 當今最高的“碾壓”混凝土大壩,在這裡。最大壩高216.5米,壩頂長832米,壩體混凝土方量736萬立方米。 當今規模最大的地下【山洞】廠房,在這裡。廠房長388.5米,寬28.5米,高76.4米。 當今提升高度最高的混凝土輸送機,在這裡。全長1800多米,最大提升高度179米。 往下,我還有好多話要說要講。 …… 龍灘,龍灘!你是龍的故鄉、龍的家園嗎? 相傳在七千年前左右,帝太昊伏羲氏生於成紀【甘肅天水】,常年活動在中原地區。伏羲智勇雙全、力大無比,在中原地區征服了許多部落。他集中了當時人們喜愛的幾種動物特徵,創造了馬的頭、蛇的身、雞的爪等許多動物的綜合體,自稱“龍師”。並將龍作為華夏族的族徽——圖騰,從此中華民族始稱龍的傳人。 兩千三百年前,一位詩人同時又是哲人的士大夫在洞庭湖畔徘徊。他時而低首思索,時而仰天詠嘆。在珠走玉盤級的詩句中,他把積鬱在心頭的那種疑惑一瀉而出: 這位士大夫就是春秋時期的著名詩人屈原。上面的詩句來自他的《天問》。在詩中,屈原一口氣提出了百餘個問題,從自然到社會,從歷史到傳說。傳說當年大禹治水時,曾有應龍【一種有翼的龍】以尾劃地,為禹指出疏導洪水的路線,於是才有後世江河的浩蕩。 在明代,龍還被人們附會出了一個繁盛的家庭。龍在其形象形成史中,曾匯集了多種怪異的獸形象而演化為龍。在民間,很久就流傳著龍生九子的說法,但是九子為何物,並沒有確切的記載,然而這一公案卻由於“真龍天子”的好奇而有了結果。據說一次早朝,明孝宗朱祐樘突然心血來潮,問飽學著稱的禮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李東陽:“朕聞龍生九子,九子各是何等名目?”李東陽倉促間不能回答,退朝後左思右想,又向幾名同僚詢問,糅合民間傳說,七拼八湊,才拉出了一張清單,向皇帝交了差。按李東陽的清單,龍的九子是: 趴蝮【音八夏】,性喜水,被雕成橋柱上的獸形;嘲風:喜好冒險,因而人鑄其像,置於殿角;睚眥:平生好殺,喜血腥之氣,其形為刀柄上所刻之獸像;贔屃:力大,其背亦負以重物,即今刻在石碑下的石龜;椒圖:形狀似螺蚌,性好閉,舖首銜環是其形象;螭吻:平生好吞,即殿脊的獸頭之形;蒲牢:平生好鳴,它的頭像被用作大鐘的鐘紐;狻猊:喜歡蹲坐,佛像座下的獅子是其造型;囚牛:性喜音樂,其形為胡琴琴桿上端的刻像。 所謂龍生九子,並非龍恰好生九子。中國古代傳統文化中,往往以九來表示極多,而且有至高無上的地位。九是個虛數,又是個貴數,所以用來描述龍子。 龍是一種動物,一種被中國人視為神聖且又神奇的動物。 龍,可以噴雲吐霧,縱橫天下;龍,可以呼風喚雨,福蔭國民。中華兒女以龍的傳人為自豪,千秋萬代,始終對龍充滿了崇高的敬仰。 但是,你見過真正的、活生生的龍嗎? 據《說文解字》一書稱:“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 讀過這段文字,你會越發感到龍的神秘。 考古專家認為,早期的龍就是一種頭上帶角的蛇,是一種純粹的爬行動物;而有些人則認為,龍最初形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