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中國歷史 歷史深處的民國2·共和

第7章 第七章孫中山與袁世凱大斗法

歷史深處的民國2·共和 江城 5357 2018-03-16
1912年2月14日,孫中山這一次沒有放大砲,他履行了自己的諾言,向臨時參議院遞交了辭呈。 作為開國元勳的孫中山從就職到辭職,只做了四十五天的臨時大總統,成為中華民國歷史上任期最短的總統。 未能直接蕩平北方一統天下,建立一個嶄新的民國。這令孫中山很痛苦! 努力工作吧!工作能拯救你,埋頭苦幹可令你忘記痛楚。 孫中山也正是這麼想的,距袁世凱正式上任還有一段時間,得趕緊發揮餘熱,把最重要的幾件事給辦了。 重中之重當然是鞏固革命成果,孫中山壓根兒就不相信袁世凱。 當然,這也是人之常情,你會相信一個素未謀面的人嗎? 2月15日,朝陽門外,紫金山下,明孝陵前,孫中山正在發表演說。 孫中山的演說一如既往的精彩動人,下面聽眾的巴掌聲差點就蓋過了演講者的聲音。演講先是宣告漢族光復、民國統一,內容波瀾不驚,然而接下來的內容讓人有些吃驚。

孫中山說:我深信袁世凱肯定能讓民國更加強大,但是有一條,臨時政府必須定都南京,總統必須要到南京就職。這主要是因為北京受專制影響太大,建國初期要革故鼎新,定都南京有利於開創共和新局面。 圈子裡的人都知道,孫中山非要袁世凱到南京就職,真正的目的是以此來限制袁世凱。北方是袁世凱的老巢,只要他孤身南下,就會成為南方革命黨的傀儡。 但這並不是孫中山的殺手鐧。他的殺手鐧是正在籌備中的《臨時約法》,這個《臨時約法》可不簡單,它是一個憲法文件。它的厲害之處在哪裡呢? 《臨時約法》規定:中華民國的政體實行內閣責任制,不再使用孫中山現行使用的總統制。 《臨時約法》裡的這個內閣責任制,其真正含義是:由國會中獲得多數議席的政黨來組織內閣,且內閣責任制下的大總統做出的決定,要內閣總理簽字以後才能算數。簡單說來,大總統只有建議權,沒有決定權,被徹底架空。

孫中山特別害怕袁世凱擁有無上的權力,理所當然地就想起了內閣責任制,把內閣和議會的權力推到最高,而把總統的權力壓得很低。 值得一提的是,當初孫中山在南京當選總統後,在選擇政體架構時,宋教仁堅持實行內閣責任制,孫中山回答:“現在是非常時期,沒有一個強權的大總統就不能進行強有力的革命鬥爭!”宋教仁只能沉默(唐德剛《民國前十年》)。 因為《臨時約法》目前還只是一個草案,所以孫中山下了死命令:你們臨時參議院必須在袁世凱就任之前把所有條文全部搞定。 孫中山通過以上行動向袁世凱提出了就任總統的三個先決條件: 一、必須定都於南京。 二、袁世凱必須到南京就職。 三、袁世凱必須遵守南方給他定制的《臨時約法》。

這三個條件就像三道緊箍咒,緊緊地附在了袁世凱這個新科大總統的頭上。但袁世凱會接受嗎? 1912年2月15日,這個時候的南京處於一年中最陰冷的時節,孫中山終於完成了卸任前最重要的事情。 剩下的事情都是按套路出牌,乏善可陳。 當天下午,中華民國臨時參議院投票選舉臨時大總統。意料之中,袁世凱以全票當選為中華民國第二任臨時大總統。順帶提一下,黎元洪也全票當選為副總統。 得知自己當選為總統的袁世凱並不興奮,他沉浮宦海三十餘年,什麼大風大浪沒見過,豈能看不出孫中山的用意? 袁世凱的應對策略十分簡單:以退為進。 此招雖然不新鮮,但十分管用。 袁世凱不緊不慢地向南京發去一封電報:我德望和能力都不夠,不敢擔任總統一職。而且如今北方危機四伏,險象環生,目前不便南下。我經過反复考慮,與其孫大總統辭職,不如我退出競爭。

袁世凱的電報一公佈,各方輿論紛紛對定都南京一事表示反對。 立憲派反對,章瘋子反對,黎元洪反對,甚至南京革命黨內部也大唱反調,公開指責孫中山,你就是在故意挑起事端! 孫中山知道消息後,心裡倒是樂意袁世凱辭職不干,但他沒有想到,大部分人都不支持他定都南京的決心。可孫中山也不是迂腐的人,性格果毅,不達目的誓不罷休,你不來是吧?那我就上門把你拉過來! 2月27日,由孫中山派出去迎接袁世凱到南京就職的“南方代表團”到達北京。 這個歡迎團陣容十分豪華,團長是蔡元培,主要成員有汪精衛、宋教仁等人。 袁世凱的表面功夫做得也很到位,他迎接南方代表團的規格也很高……此處省略一千字,大家可以想像一下我國慶祝重大節日時的場面。

南方代表團被安排到了特意準備好的館舍休息,房間內窗明幾淨,整潔雅緻,而且服務員也熱情周到,外面還有精銳兵士環衛,安保工作也算到位。 好在那時不興交通管制,也不興封路和清場,使得袁世凱在保護南方領導人的安全和擾民之間找到了不錯的平衡。 這一天傍晚時分,蔡元培、宋教仁、汪精衛在唐紹儀的陪同下,前去參加袁世凱的歡迎晚宴。 袁世凱同志從來沒有怠慢貴客的習慣,他親自出門相迎。 待到雙方見禮過後,蔡元培便開門見山,說明來意。 袁世凱的回答也十分給面子:“盛情難卻,那等安排好了留守人選,我就起程,怎麼樣?” 見袁世凱如此好說話,歡迎團諸位心中頓時大為舒暢,緊張的氣氛瞬時為之一變。觥籌交錯間,賓主相談甚歡。

連續兩天相安無事。 但兩天后的晚上七點半左右,一場兵變突然發生,史稱“北京兵變”。 亂兵是曹錕先生領導的北洋第三鎮,兵變內容主要是搶劫和放火,重點災區是商舖和外國使館所在的東交民巷。 至於兵變原因,官方解釋是:士兵很久沒有領到工資,只能靠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打劫商舖搶錢。 雖說物質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必須的,沒有錢是不行的,老不發工資確實會引起兵變,但問題是北洋第三鎮的待遇很不錯,遠高於諸友軍,所以這個理由純屬胡扯。 真正的原因,是袁世凱先生需要這場兵變。 兵變發生後,東交民巷的外國公使團(各國駐華大使組織的團體)迅速做出反應。他們以外國人也遭到搶劫為理由,調集衛隊入京,保護僑民和使館。不僅如此,還向袁世凱提出強烈抗議:如果中國不馬上組建共和政府、恢復良好秩序的話,我們將調集更多的兵力進入北京。

內憂外患一時俱來,北方局勢看上去不能沒有袁世凱。 這時候,袁世凱終於有了充足的理由不去南京就職:不是我不想來,而是不能來,我一走首都治安就無法維持。 高手過招,高下立現。 無論是玩權術還是玩資源,功力不夠深厚的南方革命黨都做不到袁世凱那樣呼風喚雨,收發自如。 這一下,孫中山、黃興等人即使心有不甘,也只能認輸。 1912年3月10日,北京。 袁世凱身穿大禮服宣誓就職臨時大總統,象徵著五族共和的五色旗最終升起在北京的上空。 南方和北方在經歷了短暫的戰爭後,終於獲得了形式上的統一。 至此,中國正式進入民國時期,袁世凱終於如願以償地在北京當上了中華民國第二任臨時大總統。 袁總統昂首穿過新華門,正式入住象徵著權力和地位的中南海。

這一住就是四年,直著進去,橫著出來。 話說袁世凱見招拆招,破掉了孫中山的前兩道緊箍咒之後,第三道緊箍咒——《臨時約法》的全部條文在孫中山的催促下,終於在袁大總統就任的前一天搞定了。 袁世凱沒有對《臨時約法》做出任何反應。或許是袁世凱沒有參透《臨時約法》的玄機,或許是袁世凱並不在意。畢竟,現在那邊搞出來的東西都是臨時的,只要先當上臨時大總統,取得合法地位,到時候想幹什麼還不是他袁世凱說了算? 在《臨時約法》沒遇到大的異議後,新政府開始搭建自己的領導班子。 袁世凱舉薦唐紹儀為內閣總理。這個人選是他深思熟慮的結果。 首先唐紹儀是他的幕僚,做了自己三十年的老黃牛,用起來放心省心。其次是唐紹儀與南方革命黨人在議和之中一來二往,聊出了共同語言,談出了感情,能被南方革命黨人接受。

不出所料,在臨時參議院的會議上,袁世凱的提議順利通過。 不過萬事開頭難,首任總理不好當。 民國剛剛建立,派系林立,南北衝突。唐紹儀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調和各派系矛盾,在權力分配上達到平衡。可現實是僧多粥少,內閣總共才幾個部門,如何安排南、北那麼多大神? 這個問題實在是難為了唐總理,他也只能盡力周旋。且看唐總理周旋出來的首屆內閣各部總長名單: 表面上看起來,革命黨確實吃了些虧,但這也正常,畢竟南方革命黨的實力要弱得多,而袁世凱也得拿幾個重要位置安撫一下這些年來跟他一路闖過風風雨雨的小弟們,要不然以後誰還願意跟他混? 其實,不管是總統制下的總統,還是內閣責任制下的總理,理應自由組閣——任誰上台,都應該找和自己政見一致的人,聽自己話的人,大家心往一處想,力往一處使,少了明爭暗鬥、爭權奪利搞內訌,效率自然提高。監督是選民和議員們該操心的事,不是內閣成員的事。若為內閣成員人選爭來爭去,實在是很無聊的一件事情。

但革命黨心裡還是很不舒服。他們認為黃興比段祺瑞更適合陸軍總長一職。陳其美也拒絕來北京就職,嫌官小了,沒有實權。 這麼看來,在權力面前,普通人很難壓抑自己的慾望。 不管怎麼說,到1912年4月底,距清帝退位才兩個多月,離武昌起義也不過半年,民國初步的政治架構總算是搭了起來,參議院、內閣、大總統都已確定,雖然它們前面都還掛著“臨時”二字。 但表面上的平靜,掩蓋不了暗藏的洶湧危機。 危機主要來自製度設計。確切地說,是權力製衡機制不完善。 革命黨人雖然因為實力不足不得不把總統職位交給袁世凱,但又不放心袁世凱,老是想著怎樣做才能把實權仍然控制在自己人手上,也不管這種想法是否背離了根本大法所應遵循的原則。 於是,本來《臨時約法》規定的總統制,匆匆忙忙改成內閣制。國會權力也擴張過度,國會可以罷免總統、總理和各部的總長,總統卻沒有解散國會的權力。 當然,國會與總統之間的危機暫時還未來到,先顧好當前再說吧,因為當下就有危機。 危機來自《臨時約法》中總統與內閣總理的權限劃分——總統的命令只有在總理簽字後才能算數。 話說在內閣成立的當晚,唐紹儀在孫中山和黃興的介紹下欣然加入了同盟會。按照唐紹儀的本意,是想藉此調和南北矛盾,以便順利地開展工作。 但在袁世凱看來,唐紹儀和革命黨人走得太近了,跟老大哥有了離心的傾向。 而唐總理也不跟老大哥溝通交流此事,須知溝通交流是消除誤會的必殺技啊。由此,不和的種子開始在昔日精誠合作的兩人之間萌芽。 更嚴重的是,袁總統和唐總理的上下級關係保持了近三十年,今朝突然反了過來,袁世凱發布的命令還需要唐紹儀來簽署才能生效。而且,唐紹儀骨子裡是一個書生意氣很重的憤青,常常因為和袁大總統政見不同而拒絕簽字,十分不給老上級面子。 這讓本來就因為唐紹儀加入同盟會而心生猜疑的袁世凱更不舒服。在他看來,唐紹儀就是藉南邊的勢力與自己對抗,實在是小人得志,無禮至極,難以忍受。 就這樣,袁世凱與唐紹儀之間的摩擦越來越多,甚至在某些時候,袁世凱乾脆撇開唐紹儀這個總理,也不管什麼議會,直接就指揮言聽計從的趙秉鈞、段祺瑞等人幹活。 有了袁世凱的撐腰,趙秉鈞、段祺瑞等人也不把新上任的唐紹儀放在眼裡。弄到最後,趙秉鈞這些人連國務會議都不去參加。 領導不給面子,下屬也不給面子,唐紹儀這個總理的職業前景十分不妙。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唐紹儀突然要將直隸總督一職安排給南方革命黨相中的人選王芝祥。估計是因為在內閣的人事安排上南方革命黨吃了些虧,所以唐紹儀想從另外一方面補償他們。 袁世凱當然不會同意這個任命,臥榻之側豈容革命黨人酣睡,他中意的人選是愛將馮國璋。 唐紹儀想要履行自己對革命黨的諾言,而袁世凱也絕不讓步。 夾在革命黨與袁世凱之間的唐總理,實在是苦不堪言。 6月中旬的一天,唐總理收拾好行囊,拖家帶口直奔火車站往老家去也。 唐紹儀撂挑子不干了! 共事多年的老戰友唐紹儀離去了,袁總統也有些傷感。但共和還得繼續。袁世凱也只好開動腦筋,計劃下一任內閣總理的人選。在他的心中有一個人再合適不過,此人就是他的忠實戰友——徐世昌。 可當袁世凱提名徐世昌為內閣總理候選人時,遭到了議會的強烈反對。佔議會多數席位的同盟會給出的理由是:徐世昌是前清老官僚,對共和民主一竅不通。 其實這個理由完全站不住腳,在當前的政府機構裡面,不知有多少人是前清的老官僚,總統、副總統,哪一個不是?那同盟會為什麼反對呢? 就因為徐世昌是袁世凱的結拜兄弟,而且以他的能力和資歷,能輕易地將內閣掌握在手裡,一旦這兩個人聯起手來,那就太可怕了。 因此,這個人選非常的不合適,不符合革命黨的利益,革命黨堅決不能答應。 這事還沒完,同盟會又做出一個驚人的決定:內閣中的同盟會會員集體辭職。 出這個主意的人是宋教仁。他說:我們南方革命黨這麼做有兩個目的,一是給袁世凱做個榜樣,讓他不好意思安排自己的親信出任內閣的關鍵職位,二是表示我們同盟會會員絕不貪戀權位。 其實宋教仁還有一個最關鍵的目的沒有告訴大家,小小的內閣總長哪裡能滿足他宋教仁激情蕩漾的報國情懷。現在的這個內閣只是臨時內閣,不久之後要組黨進行正式選舉,到那時哪個黨獲勝,將由哪個黨組閣,與其把精力浪費在這裡搞這些有的沒的,還不如騰出手來集中精力組黨參加大選。將來贏了,就可以組織政黨內閣——自己以一黨之首成為內閣總理,而內閣部長就從政見相同的本黨或者友黨議員中挑選。想怎麼組閣就怎麼組閣,遠比現在當一個內閣總長強。 於是,袁世凱提名背景比較簡單的陸徵祥做內閣總理。提名倒是被議會批准了,可是此人能力大大地有問題,乾了不到一個月就混不下去了。 沒辦法之下,趙秉鈞成為下一任內閣總理。可趙秉鈞的總理一職前有一個心酸的“代”字。 這很正常,袁世凱不去南京就職,臨時參議院就只能北遷北京,而在南京成立的臨時參議院,明顯是同盟會會員佔多數,由同盟會主導的議會豈會賣袁世凱面子? 不管如何,袁世凱終於找到一個聽自己話的代內閣總理趙秉鈞,也終於組織了一個不再以吵架為己任、將就著能幹些正事的內閣。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