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中國歷史 塞北三朝·遼

第72章 第二節真宗懼戰

塞北三朝·遼 袁腾飞 1670 2018-03-16
耶律休哥雖然大敗而歸,但是遼國仍然屢次興兵南下攻宋。公元1004年,也就是宋真宗景德元年,遼國的蕭太后與遼聖宗耶律隆緒再次親率大軍南下,他們繞開城池,迅速打到了黃河岸邊的澶州,只要過了黃河,就可直取宋朝的首都東京汴梁。此時的宋真宗有什麼對策呢? 當時宋太宗已經駕崩了,繼位的是他的兒子真宗,宋朝的第三代皇帝。從真宗開始,宋朝皇帝對戰爭有一種本能的畏懼,因為他們都生長在深宮之內,由婦人之手撫養,與閹寺為伍,從小跟太監混在一塊兒,不識兵戈。遼聖宗統和年間,蕭太后、遼聖宗、韓德讓,再加上大將蕭撻凜率二十萬大軍再次南下。這一次大軍如席捲之勢,迅速打到了黃河岸邊的澶州。如果打過了黃河,那宋都東京汴梁開封府,可就保不住了。真宗皇帝非常著急,趕緊召集文武百官議事,諸卿速想良策,如何退敵?

參知政事王欽若(相當於副宰相)是江南人,建議皇上遷都金陵,以避敵鋒。敵人打到黃河岸邊了,怎麼辦?跑啊。跑到哪兒?我的家鄉金陵。為什麼往那兒跑呢?有長江天險啊,曹孟德八十多萬大軍都過不去,遼軍肯定打不過去。如果真宗要聽了王欽若的話,建炎南渡的事就得提前一百年發生了,那不就成南北朝了嗎?一聽要遷都,皇上沉吟,皇上的心思還真動了,開封這個地方本不適合建都,無險可守,遼軍打到黃河岸邊,枯水季節戰馬都能蹚過來,冬天黃河又結冰,此地確實不宜久留。這時,簽書樞密院事陳堯叟又向皇上諫言,不要去金陵,去成都,當年安史之亂,明皇幸蜀,“蜀道難,難於上青天”。江南雖說有長江天險,但秦、晉、隋,包括本朝太祖皇帝幾次平定江南,不都過了長江嗎?還是蜀地保險。陳堯叟之所以建議皇上幸蜀,因為他是四川人。皇上更拿不定主意了,看來兩位宰執的意見是一致的——逃跑!區別在於往哪兒跑,都想讓皇帝往自己的家鄉跑。皇上說,兩位愛卿的意見,朕一定慎重考慮,反正跑是大計已定,就是往哪兒跑的問題,朕還得徵求一下第三方的意見,因為你們倆都讓我往你們家鄉跑,朕得找一個不是你們老鄉的人,聽聽他的意見。聽誰的呢?新任宰相寇準,皇上讓把寇準叫來,再問問他。

皇上想,這寇準是陝西人,八成他會讓我遷都長安吧?等寇準一來,皇上跟他說,寇愛卿,現在大敵當前,兩位宰執一個讓我去金陵,一個讓我去成都,您準備讓我去哪兒啊?寇準問,這主意誰出的?皇上說是兩位宰執,但沒點名。寇准說甭管誰出的主意,先把這倆人宰了,拿人頭祭旗。皇上一聽,好大的口氣啊,本朝從來不殺士大夫,有宋一代三百二十年,一品官就殺了倆——張邦昌和岳飛。您可倒好,大敵當前,竟然要把宰執給宰了,還拿腦袋祭旗。寇准說都城是天下根本,根本動搖,人心盡失。樹根要動搖了,樹還能活嗎?您跑了,指望著臣僚、百姓為你保家衛國?這根本不可能。國君都棄江山於不顧,我為誰留守?況且,兩條腿跑得過四個蹄嗎?就算咱跑,咱可是步兵,跑得過遼國的騎兵嗎?你跑到金陵,遼軍追到金陵,你跑到成都,遼軍能追到成都,所以必須把這兩個壞種斬首祭旗,若採用此二策,則人心崩潰,敵騎深入,天下不保。真宗雖然懦弱畏戰,但並不糊塗,寇愛卿說得對,不能遷都,祖宗基業寸土不能與人,都城是太祖太宗定下來的,怎麼能說扔就扔了呢?太祖太宗陵寢神主都在此地,扔了對不起祖宗,不肖子孫,走到哪兒都得挨罵。

現在最緊要的事是什麼呢?急需派一位重臣鎮守河北大名府。如果河北大名府一失陷,社稷不保。皇上問寇準,抵擋敵人沒問題,朕親征都沒問題,現在敵軍深入,沿途很多地方並沒有佔領,特別是河北大名府。此地必須守住,能切斷敵人的後路,愛卿你看,派誰去鎮守大名府?寇准說讓王欽若去啊,他不是主張遷都金陵嗎?先讓他去大名府鎮守。皇上召見王欽若,王愛卿啊,寇愛卿推薦你鎮守大名府,你是去呢?還是不去呢?王欽若一聽,皇上沒讓他下跪就跪下來了,腿軟了,臣是文人啊,我怎麼會鎮守大名府呢?沒等皇上說話,寇準先說,現在不是臣子辭難之日,參政當體此意。王欽若沒話可說了,寇準把他推到一線,王欽若只好出任,以參知政事判大名府事,罵著娘上任去了。但是不管怎麼說,王欽若宰執一級的高官,到達前線,證明朝廷對這場戰事的重視,前線宋軍就安定下來了。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