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中國歷史 九一八事變背後的角力

第28章 27、國存與存,國亡與亡?

九一八事變背後的角力 常钺 2322 2018-03-16
南京,是該拿主意的時候了。 東北的烽火已經燃起了四五天,民眾的憤怒情緒也隨之燃遍全國,各方的通電宣言交互傳揚。南京的國民黨中央感到應該公開地展示一個正式的姿態。 這天上午,南京市全體國民黨員齊聚中大禮堂,舉行抗日救國大會。與會者6000多人。南京市11個區黨部的常委任主席團,主席陳海澄。國民黨中央委員出席會議的有蔣介石、戴季陶、朱家驊、陳布雷、張道藩、餘井塘、方覺慧等。會場氣氛緊張肅穆,與會者義憤形之於色。 會上,蔣介石作了《國存與存,國亡與亡》的報告。在報告中,蔣介石從東北的局勢談到世界形勢,談到中央的主張。實際上,事變發生後,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已經給各級黨部發出過訓令。所以,聽眾對蔣介石大講的“我國受此奇恥大辱,無論同志同胞,均須深刻認識,一致奮起,以救危亡”,“我國民此刻必須上下一致,先以公理對強權,以和平對野蠻,忍痛含憤,暫取逆來順受態度,以待國際公理之判斷”,並不感到新鮮。讓大家神情肅穆緊張的卻是他們從蔣介石那濃郁浙江口音的講話中,聽出一絲憂慮。

此次事件,可以試驗我國是否能全國一致真有愛國精神,以御外患。記得日本人有一本書,書名《滿洲問題之重大化》,其間大略述及中國人散漫,不關心國事,如甲午庚子戰役,戰爭地以外之中國人民,好似不關痛癢,北方有事,南方人旁觀,而不關切;南方有事,北方人民亦不感覺。書中之大意如此,所以日本敢於公然侵略,實在已視我國民如無物,殊可痛心。此次嚴重之國難中,我國民是否能全體一致,舉國一心,發揮真正愛國精神,以救國難,亦為一很大之試驗。餘深信凡我國民值此民族根本存亡所關之今日,必能一致奮起,共救危亡,以挫日本之野心,而證明其觀察之錯誤。惟國家當重大事變發生時,國民之精神,固不可消沉散漫,行動上尤切忌輕浮。力量從組織而生,必須動作一致,步驟一致,守嚴整之紀律,服從統一之指揮,一心一德,作必死之奮鬥,而後始能發生效力,斷不可人自為戰,以陷分裂。

在這6000多的聽眾中,除了少數國民黨要人能體會蔣介石的憂慮外,一般聽眾是很難理解他的用心的,因為群眾不是政治決策的局內人,也不可能對中國的時局和中日兩國國力與軍力的真正差距,有多麼準確的認識。 在講話的最後,大家總算聽到了一些鼓舞: 此刻暫且含忍,決非屈服,待至國際條約信義,一律無效,和平絕望,到忍耐無可忍耐直至不應忍耐之最後地步,則中央已有最後之決心,與最後之準備,屆時必領導全體國民,寧為玉碎,以四萬萬人之力量,保衛我民族生存與國家人格。 中正許身革命,生死早置度外,值此危急存亡之際,自當國存與存,國亡與亡,必立在國民之最前線,為國民之先鋒,共赴國難,以盡我之天職。 聽眾們雖然聽到了一些鼓舞士氣的言辭,但仍不免有一頭霧水的感覺——在蔣介石的講話中,充斥說對中國民眾渙散與無紀律的批評,充斥說對訴諸國聯的期待,充斥著對服從統一領導的告誡,在這一切中,似乎都反應不出“國存與存,國亡與亡”的信念和決心。按照人們的一般理解,這樣的信念和決心,總是應該和抗日到底連在一起的。聽蔣介石講話的意思,似乎“國存與存,國亡與亡”的決心與犧牲,只是他這位領袖人物的事,而與普通大眾無關,這種充滿個人色彩的表態,對於對日本的侵略更有切膚之痛的中國民眾而言,又有多少意義呢?

我們不能說蔣介石的憂慮是多餘的。人人都指其為大權獨攬的獨裁者,可是他自己卻清楚,他領導的國家是多麼的分散無力,他操縱的政府是多麼的脆弱。但是這些,都不能直白地告訴民眾,只能是以委婉、曲折的方式——蔣介石在他的講話中引用了日本人的說法,道出了自己對國民“劣根性”的批評。這一切技巧的設計,是多麼的煞費苦心。可是,蔣介石還是從一開始就差之毫釐、謬以千里了,他總是試圖告訴民眾:我這個當領袖的是多麼的難做,你們可一定要服從中央,忍耐再忍耐哦!在義憤填膺的民眾面前,如果你說來說去只能說出“忍耐”二字,那麼無論冠以什麼好聽的名頭諸如“國存與存,國亡與亡”之類,到頭來的結果只能是一個,那就是激怒民眾,並最終使他們把矛頭直指向你,說你是賣國賊。九一八事變後民眾情緒開始是反日,不幾天就開始轉向指責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就是一個明證。

蔣介石喜歡利用一切機會,突出自己許身革命、置生死於度外的領袖角色,彷彿與國家共存亡的不是整個中國民眾,而只是他自己,沒民眾什麼事,大家只要聽他的就好了。在民眾面前自視甚高而視民眾為無物的政治人物,不是貶損了民眾,而恰恰是貶損了自己。 蔣介石的弱點也深深地影響了整個國民政府。從一定意義上講,國民政府在大陸的失敗,漠視民眾是一個重要原因。 蔣介石以《國存與存,國亡與亡》為題目的演講,對民眾並沒有起到太積極的作用——民眾沒有看到一個準備與日本侵略者大干一場的抵抗政府,政府也沒有看到一個願意服從中央的民眾。 大會最後通過五項決議: 一、通電全國各軍政領袖,立息內爭,共禦外侮; 二、呈請中央即日宣布對日絕交,準備作戰;

三、通電全國民眾總動員; 四、急電中央並張學良轉東北全體官兵暫為抗日而戰; 五、通電全國對日永遠絕交。 從以後的歷史事實看,這五項決議一項也沒有落實。 此時國民黨內部尚且處於分裂狀態,寧、粵兩個國民政府遙相對峙,所謂“舉國一心”當然談不上。眼下當務之急是謀求國民黨內部團結,統一兩個國民政府。會後,大會主席團全體成員赴胡漢民住處,敦促胡即日視事,共謀國是。 胡漢民因年初與蔣介石之間發生“訓政時期約法”之爭而被蔣軟禁於南京湯山,此事亦成為寧粵分裂的契機;此時敦請胡漢民銷假視事,出山共謀國是,當然是想為寧粵和解打開契機。 可是胡漢民不吃這一套,他不願再以一個老同盟會員、孫中山政治秘書的身份,再屈從於蔣介石現實的壓力。在對待胡漢民及廣州國民政府的問題上,蔣介石終於沒能做到游刃有餘。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