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中國歷史 聚焦1949

第57章 五、朱總司令發出向全國進軍命令

聚焦1949 杨东雄 10760 2018-03-16
和談還沒有什麼結果,南下各部隊渡江準備工作已基本就緒,敵我雙方形成了軍事對峙局面,一觸即發,箭在弦上,隨時都有血染長江的可能。 這時第三野戰軍司令員陳毅已等得有點心急了,在中央軍委的指示未到達之前,為了控制內河各個出入口,掃清各種渡江障礙,分別向其所轄4個兵團下達了具體任務: 陳士榘率第8兵團主力向兩浦攻擊,第25軍由江浦向浦鎮攻擊。第26軍,由全椒、傅家營、鮑莊線及以南地區向浦鎮攻擊,35軍由烏衣鎮沿津浦路南北向浦鎮攻擊,34軍沿放六清路於江邊向浦鎮攻擊,力求迅速肅清外圍,分割敵96軍與28軍之間的聯繫,包圍浦口,切斷敵人退路,分割分批殲滅之。並配合兵團砲兵於江浦以東或東南,選擇適當陣地砲擊東南。

另以華中旅為主,分別包圍攻殲三江營、口岸、儀征、瓜州等地敵人。 葉飛、韋國清所率第10兵團,除統一指揮20軍,配合華中警備旅作戰外,以31軍4個團,攻殲八圩港之敵,以23軍偵察營或1個團,配合一分區主力,攻殲龍稍港之敵,並應組織炮火於鎮江附近,選擇適當陣地,封鎖江面,截擊敵艦西去,保障第8兵團作戰安全,具體部署由葉依實況決定。 宋時輪、郭化若所率第9兵團負責攻殲金河口、駐馬河口、西梁山、裕溪口、劉家渡之敵,掃清沿線各小據點之敵,並應組織一部炮火於當塗對岸以北,選擇適當陣地,截擊敵艦東去,保障第8兵團作戰安全,具體部署由宋、郭依實況決定之。 王建安、譚啟龍所率7兵團負責殲滅樅陽鎮、王家套、土橋之敵,並掃清沿江各小據點之敵,具體部署由王、譚、吉(吉洛,即姬鵬飛,時任兵團政治部主任)依實況決定之。

各兵團均應按指定地點,於3月20日前完成戰鬥準備,待命統一發起攻擊。 這個任務下達後,粟裕又向陳毅請示說:“現在渡江戰役的序幕已經拉開了,各部隊的行動很迅速,是否可再提點要求呢?” 陳毅笑著說:“這個主意很好,我們不打無把握之仗,這個要求就由你來擬定吧。” 於是,粟裕就制定了5點渡江戰役注意事項下發各部隊: (一)力求採取突然襲擊手段,切斷敵人入江退路,包圍殲滅之,不使其鑽空逃往江南,增加南岸守備兵力。對於下一步渡江作戰所須之內河出口、橋頭堡,則堅決攻殲並控制之。其他一般橋頭堡,敵人游擊警戒少數兵力或對我入江無大影響者,僅派少數部隊掃清或監視之,以求有重點使用力量。但為求得保持下一步作戰力量,一般應使用第二梯隊執行此一任務。在戰鬥組織上,要注意組織步炮協同動作,組織炮火壓制對岸敵人砲兵,截留各橋頭堡附近的船隻,以保障攻擊部隊安全,並蒐集船隻。

(二)嚴格注意防空,戰鬥中除組織一定火器,指定專任部隊對空射擊外,戰鬥結束後,除留必要兵力控制要點及內河出口外,主力應向縱深疏散,免受敵空中力量對付我沿江部隊,尤其船隻應適當疏散,並組織對空射擊部隊掩護船隻安全。 (三)對於北岸土雜部隊,開展政治攻勢,已有把握搞好關係向我投降,訂好條件,可乘機偽裝其過江,以便下一步渡江作內應,如無把握,則一般應令其投降,協助我軍掌握船隻,不宜將其驅散。掃清江北橋頭堡後,則應乘機向南岸之敵開展政治攻勢,建立我主力渡江的有利條件。 (四)估計我掃清敵江北橋頭堡後,會促使江防之敵迅速變化,其海軍兵艦失去屏障,可能分數個海軍基點(如蕪湖、南京、當塗、靖江等)集結或逃走。如此,各兵團應組織一部分砲兵,分別封鎖江面,瞰制敵艦,迫其固結極少數基點,利於我下一步作戰,同時亦可更助長敵海陸軍之矛盾,應抓緊機會,開展政治攻勢,迫其海軍投降。

(五)在掃清橋頭堡後,各部應選擇準備下一步作戰砲兵陣地,實施各項準備工作,並應具體組織下一步作戰偵察工作,掌握江南情況變化,進一步開展渡江作戰各項具體準備工作。各兵團第一梯隊之軍,則應於4月8日迫近江邊,4月10日實施突破江防作戰。 第三野戰軍各兵團已行動起來了。 陳毅沉不住氣了,他又向中央軍委發電,報告部隊在江北對橋頭堡的攻擊情況,請示早日發起總攻。 和談正在進行,中共中央所在地北京香山顯得格外繁忙、熱鬧。毛澤東在雙清別墅幾乎每天都在接待著各方面的人士。 朱德收到三野的來電,十分高興,便穿過那條林蔭小道來到了毛澤東的書屋。 毛澤東放下書,笑著問:“有什麼好消息啊?總司令。”

朱德將手裡的電報一揮,說:“主席,陳老總來電了。” “是嗎,我說這個陳毅就是急性子嘛,天天都來電,請求渡江,我們不是和人家談嗎,不能著急哎。” “他來電說渡江的一切準備工作都已做好了,攻擊南京總統府的大砲都架好了,就等我們的命令。” “還是不能急呀,江一定要過,但時機還沒有成熟。” “主席,依我看,現在部隊都耐不住了,從戰略角度來說,還是早過江有利,但從政治角度考慮還是晚一點打過去好。” 雖是春天,但這裡依然很冷,毛澤東向來很節儉,客人一走,就讓警衛戰士將炭火熄滅了,自己身穿肥大的棉衣坐在屋內讀書,批閱文件,已成了習慣。但朱老總畢竟是上了年紀的人,屋內溫度很低,他受不了,坐在那裡緊裹著棉衣不停地抽煙。

毛澤東望著他說:“今年的春天來得早,但我們住在這個山上,還是有點冷。” 朱德說:“還好,比陝北的干冷強多了。” 毛澤東說:“銀橋,你把火盆端上來吧。” 朱德說:“不用了,我已習慣了。” “不能讓你在我這裡受凍啊!” 李銀橋很快就將火盆端了上來。 毛澤東抽著煙說:“渡江前委請示先攻占兩浦,依我看此舉要根據談判的情況來定,我還是老主張,如和談有希望,我們可以暫不攻占兩浦,以和平方式解決接收南京的問題,如和談沒有希望,則要看軍事是否有必要攻占兩浦,如攻占兩浦對我們整個渡江作戰有利,則可攻占,如利益不大,可暫置之不理。” 朱德說:“這次來電是以總前委名義,他們提出4月6日前後攻占兩浦,我們可以告訴他們,不要過早暴露目標,是否攻擊待談判情況而定。”

“可以,此事過幾天再說吧,小規模的清掃橋頭堡戰鬥還是讓他去搞,總攻由我們掌握。” 4月10日。 北平香山雙清別墅。 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和軍委主管作戰的負責人李濤等人一起研究渡江戰役的總攻時間。 毛澤東仍穿著那件補丁棉衣,吸著煙說:“總前委近來每天都來電請示渡江的事,大家發表看法吧!” 劉少奇轉身望著周恩來問:“你那邊談的怎麼樣了?” 周恩來翻開那個牛皮紙筆記本,說:“總的形勢還是很樂觀的,已有了明顯進展。” 毛澤東輕輕地彈著煙灰說:“有進展就好,但我們原則不能變,和談是否成功,我們都要過江,不但軍事要過江,而且政治也要過江。” 任弼時瞅著周恩來說:“有沒有達成協議的可能?”

“有希望,估計在本月15日左右雙方可以達成協議。” “李宗仁能否代表政府簽字?” “還沒有把握。” 毛澤東搖頭說:“我們不能對和談持過於樂觀態度,蔣介石在背後搗鬼,李宗仁不當家,他們也許會用拖的辦法來對付我們,爭取時間備戰哩。” 朱德接著說:“我同意主席的看法,蔣介石不會認輸,我們應該按原計劃行動,讓部隊做好4月15日之前渡江的準備,和談不成即可過江。” 毛澤東又續了一支煙,問:“長江水位在一個月內有沒有大的變化?” 朱德說:“我們前兩天打電報詢問過,他們說正在派部隊調查。” “我考慮的是汛期啊!如果再拖下去,會受影響的。” 這時坐在毛澤東身邊的劉少奇放下茶杯說:“總前委曾在電報中講,曾希聖在長江邊生活過幾年,他說每年陽曆5月初開始漲水,而且5月的水比六七月份大,兩岸農田常被淹沒,長江水面又寬,到那時對作戰很有影響,會造成許多想像不到的困難。”

周恩來說:“這個情況我們不能不考慮,但現在談判還沒有結束,不宜過早的下渡江的命令。” 沒有人說話了。幾乎都把目光落在了正在吸煙的毛澤東身上。 毛澤東皺著眉頭沉思了一會兒,講道:“恩來的意見要考慮,我們和南京政府的代表和談已有了進展,有可能簽一個和平協議。這幾天我與南京方面的張治中等人談過,他們也不希望這個仗繼續打下去了。如果和談成功,李宗仁能簽字,這更好,我們便可能和平過江,但是從現在的情況看,前景並不很樂觀,我們的渡江時間還得往後推遲半個月及至一個月。” 朱德說:“如能簽個和平協議當然更好,但總前委正在等待我們的答复。” 毛澤東問:“他們對推遲過江有何意見?” “他們不大贊成推遲時間,如推遲必須是在能保證和平渡江的前提下,否則敵人翻臉不認賬,那時江水暴漲,會增加渡江的困難。據陳老總講,現在幾十萬大軍擁擠在江邊,供給很成問題了,如過久推遲,部隊必須後撤。”

“那你的意思呢?” “我還是主張按原計劃準備,可給南京方面限一個時間,如到時他們不在協定上簽字,我們就立即打過去,爭取軍事主動。” “說老實話,我是不希望打過去的,如能和平接收更好,這些年戰爭造成的損失太大了。” 劉少奇站起來圍繞毛澤東的書屋走了一圈,說:“渡江的時間不能往後推了,遲一兩天可以,再遲了,我們的犧牲將會更大。” 毛澤東望著周恩來問:“你有何見解?” “現在從和談情況來看,和平的可能性不大,但他們很難代表南京政府,允許人家有個考慮過程,我認為可以推遲5至8天的過江時間。” “打算讓他們何時簽字”。 “4月22日。” “我們還是有時間嘛,這樣吧,請告訴總前委,讓他們將渡江的時間再往後推一個禮拜。你們各位有沒有意見呀?” 他這樣說別人也就同意了。 他們又在一起研究了一會兒,即向總前委回電。 這份電報原文如下: 總前委並告粟裕、張震、劉伯承、張際春、李達: 10日3時電悉。 (一)依談判情況我軍須決定推遲一星期渡江,即由15日渡江推遲至22日渡江,此點請即下達命令。 (二)按照總前委10日3時電,陽曆5月初開始大水,即由4月15日至5月初,尚有半個月至二十天未發大水。我軍從4月22日至5月5日十四天內渡江完畢,似乎並無不利情況。是否如此,請總前委、劉伯承、張際春、李達、粟裕、張震即日電告自己的意見,以憑決策。 (三)現南京主和派(李宗仁、何應欽、張治中、邵力子、於右任、居正、重冠賢及行政、立法、監察三院大多數)正在團結自己,準備和我們簽訂和平協定,共同反對蔣介石為首的主戰派。此種協定,實際上是投降性質,準備於15日或16日簽字,簽字後兩天(即18日)公佈,公佈後,對於主戰派及江南敵軍,估計必起大的瓦解作用。 (四)和平協定簽字並公佈後,李宗仁、何應欽須有數天時間(即17日至21日),說服湯恩伯及江岸敵軍向後撤退若干裡,或讓出某幾個地段給我軍。 (五)我們方面,則協定公佈後尚有數天時間,即18日至21日未渡江(協定規定簽字後立即開始實行),對於南京政府及江南軍民表示仁至義盡。對方如有反悔,曲在彼方,我則理直氣壯。 (六)我方立腳點,必須放在對方反悔上面,必須假定對方簽字後不公佈,或公佈後不執行。那時我方的損失只是推遲了七天渡江時間,此外並無損失。 (七)假定政治上有必要,還須準備再推遲七天時間,即23日至29日,但此刻不作此決定。 (八)你們下達推遲渡江至22日的命令時,不要說是為了談判,而要說是為了友軍尚未完成渡江準備工作,以免鬆懈士氣。 (九)總之,4月下旬必須渡江,你們必須精確地準備一切。 (十)每日聯絡,隨時電告你們意見。 兩個野戰軍距離較大,這份電報發過去後,總前委的幾個人也沒有機會在一起研究了。當時陳毅、鄧小平在合肥的總前委指揮部坐鎮,粟裕、張震在江蘇泰州以南的白馬廟三野指揮部,統帥東集團作戰,劉伯承、張際春、李達在安徽一個小縣城二野指揮部,指揮西集團作戰。譚震林的第7兵團在安徽廬江為中路集團。 陳毅看完電報後,讓作戰參謀送給了鄧小平。 鄧小平也很著急,他反复研究了好幾遍電文,然後問陳毅:“陳老總,中央的這份電報很重要,還讓我們回電,你看怎麼辦?” 陳毅抬手取下眼鏡,說:“可先將電報內容轉告其他幾位,讓他們照此執行就是了。” “我擔心他們想不通喲。” “這是必然的嘛,根據我們掌握的情況來看,推遲一個星期問題不大,但我擔心各部隊的糧草問題。” “中央要求我們推遲渡江,是從政治角度考慮的,和談結果難說,我們也只好服從命令了。” “南京方面和談的目的是想拖時間,準備防禦我們進攻,我們推遲過江,會上他們的當。依我看和平過去的希望很小啊。” “我擔心到了22日,他們又將渡江日期往後推遲哩。” “不能再拖下去了,現在我們各部隊已進入情況了,長江邊上的部分影響我們渡江的小股敵人已被掃清了,總攻時間最多推遲一個星期,要將這個情況向中央說清楚。” “這個都好辦,我擔心下面的工作不好做,我們怎麼向部隊說呢?中央讓我們不能說這是為了和談而推遲過江,不好講呀!大家心裡都清楚友鄰部隊沒有作好準備是不可能的事。” “就按中央軍委的指示傳達,中央怕影響士氣是有道理的。” “我認為還是應該如實向部隊講好,我們不能迴避因為和談而推遲渡江時間,工作要靠底下去做嘛。” “也可以,我們要相信各級指戰員的覺悟。” “是的,只要向大家講清楚了,下一步工作就好作了。” “除將中央電轉告各部外,還要另發一份電報給他們,把原因說明一下。” “好,我立即去辦。” 鄧小平始終保持著旺盛的革命鬥志,也許是因為他還年輕,雖說徹夜工作,精力仍很充沛,他的思路很活躍,很快就擬好了電文,陳毅看後很滿意。 於是,他就將電報發了出去: 二野、三野前委,各兵團黨委並報軍委: 此次我軍推遲一星期渡江,完全是政治上和軍事上所必須採取的步驟,但因此也容易產生鬆懈戰鬥意志和迷失方向的危險,因此你們必須在師以上乾部中說明以下諸點: (一)和平談判頗有進展,有可能在近期簽訂協定,此種協定實際上就是國民黨的投降,故於全局和人民有利。 (二)我們渡江應站在政治上最有利的地位的基礎上進行。即是說,如果談判破裂,責在對方;如果協定簽字後對方不實行或拖延執行時間,其責任亦在對方。我們在談判結束(破裂或成立協定)之後渡江,則是理直氣壯的。而且當我們在政治上做到這一步時,敵人內部將更加瓦解,好戰分子內部將更加孤立混亂,不僅爭取了主和派,還可能分化一部分主戰派。全國人民必將更擁護我們。屆時無論和平渡江或者戰鬥渡江,都更有利。 (三)要估計到現在國民黨軍隊大部分還握在蔣介石死黨手上,即使簽了協定,他們都還有繼續抵抗的可能,所以我們一切應從戰鬥渡江出發。而且因為敵人必然利用此時間加強其沿江軍事準備,故我們亦應利用此時間更充分地進行軍事準備,如果放鬆了自己的戰鬥準備,那不僅是錯誤的,而且也是危險的。 (四)如果政治上需要,時間還可能再一次推遲幾天,所以在部隊中要一面防止急性病,一面防止戰鬥意志的鬆懈。 (五)大家最擔心的季節和江水問題,中央對此亦極重視,計算時間本(四)月底以前江水尚不致有大變化。 (六)時間推遲的另一個問題是糧食、柴草、油鹽,各兵團必須具體計算,擬出辦法,望告我們,以憑解決。 (七)在延長渡江時間內,中心工作仍應放在加強戰鬥準備,但亦可利用此時間傳達二中全會決議,此點請各黨委自行斟酌決定。 這份電報也完全體現了陳毅和鄧小平處理問題的作風。實事求是,乾脆利索,受到了中央軍委的好評。 粟裕和張震接到電報後,認為不能再推遲渡江時間了。 之後,經與其他同志通氣,認為原定22日也晚了,最好是在20日晚上開始渡江為好。這個意見反映到北平,經毛澤東、朱德等人反复研究過同意了。 中央軍委在收到總前委電報的第二天,也就是4月18日又向前委回電說: 完全同意總前委的整個部署,即二野、三野各兵團於4月20日開始攻擊,22日實行總攻,一氣打到底……和談已接近尾聲,南京代錶帶著協定回南京找李宗仁簽字去了。 正如人們所料,國民黨政府拒絕在和平協定上簽字,時間已到,大戰終於爆發了,我人民解放軍百萬雄師從4月20日晚上起,先後在長江各線向敵人發起了攻擊。 這次渡江戰役黨中央考慮到了美帝國主義也許會插手,估計美國可能會行動,可是出頭露面的卻是英國。 4月20日上午,英國海軍艦隻“紫石英”號、“黑天鵝”號、“伴侶”號、“倫敦”號與國民黨軍艦相伴,由東向西駛進了我東集團第23軍防區游弋進行武裝挑釁。 21日下午,當東集團第10兵團渡江的時候,“紫石英”號和“黑天鵝”號突然又公開出現在江面上。 23軍軍長陶勇立即將情況電話報給了兵團司令員葉飛。 電話一響,葉飛就抓起了話筒:“我是葉飛,你是……” 陶勇急忙說:“我們這裡出了情況,在我渡江地段江面兩公里處發現有兩艘軍艦游弋不走,怎麼辦?” “掛的是什麼旗號?” “花花綠綠的,看樣子是外國的。” “有沒有走的意思?” “沒有,有點不懷好意,對我們渡江很有影響啊!” “你命令前沿陣地升起信號警告他們離開。” “如不走呢?” “就開砲轟呀!” 可是英國軍艦卻對我方的警告置若罔聞,將砲口對准我軍陣地繼續前進。 英艦公然砲擊第三野戰軍特種兵縱隊第3團陣地。砲兵第3團奮起還擊。 陶勇一聲令下:“開砲!” 幾十門大砲同時發出了怒吼,英軍艦也開砲了,頓時長江水面上水柱沖天,濃煙滾滾,那兩艘軍艦陷入我軍重火力圍攻之中,冒著濃煙逃跑了。 江面上硝煙尚未散去,野司就來電話詢問:“你們怎麼跟英國軍艦幹上了,是誰先開的砲?” 葉飛毫不猶豫地說:“英國軍艦先開的砲。” 對方說這件事鬧大了,要馬上派人來調查,讓他們做好準備。 葉飛急忙要通了陶勇:“江面上的軍艦是英國的,我們把它打傷了,上面要派人來調查。” 陶勇怒氣沖沖地說:“還調查什麼,我最好的團長鄧若波都被他們打死了啊!文武雙全的人才哩……” “我已經告訴他們,說是英國人先開的砲,你一定要記住,不能說別的。” “是,我一定記住了。” 這件事很快在國際上引起了轟動。 美國紐約的一家報紙報導說: 共軍在揚子江炮轟4艘英國軍艦,在美國引起轟動。美國權威方面對英國海軍傷亡之慘重感到震驚……法國新聞媒介很快報導了此事。 據英國說這次砲擊事件,他們共亡23人,傷66人,其中包括艦長卡格列,遠東艦隊第二指揮官、英國皇家海軍中將馬登的軍服被彈片撕破,差點受傷。 當時解放軍的傷亡達252人,其中團長鄧若波當場犧牲,政委身負重傷。 4月24日,英國首相艾德禮公然宣稱:“英國軍艦有合法權利在長江行駛,執行和平命令,因為它們得到國民黨政府的許可。” 更為可笑的是,前英國首相丘吉爾叫囂說英國政府將要派一艘航空母艦到上海找共產黨進行武力報復。 他們當然是不敢來的,說說而已。 4月30日,毛澤東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發言人起草的聲明中指出:“我們斥責戰爭販子丘吉爾先生的狂妄聲明。……丘吉爾先生,你'報復'什麼?英國的軍艦和國民黨的軍艦一道,闖入中國人民解放軍防區,並向人民解放軍開砲,致使人民解放軍的忠勇戰士傷亡達252人之多。英國人跑進中國境內做出這樣大的犯罪行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有理由要求英國政府承認錯誤,並執行道歉和賠償。難道你們今後應當做的不是這些,反而是開動軍隊到中國來向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報復'嗎?艾德禮首相的話也是錯誤的。他說英國有權開動軍艦進入中國的長江。長江是中國的內河,你們英國人有什麼權利將軍艦開進來?沒有這種權利。中國的領土主權,中國人民必須保衛,絕對不允許外國政府來侵犯……” 雖說發表了聲明,但這件事還沒有處理完。由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還沒有成立,只能由第三野戰軍出面與英國遠東艦隊談判。 當時我軍提出英國海軍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一)承認英國軍艦上述行為是錯誤的,並向中國人民解放軍道歉;(二)賠償中國人民解放軍及當地人民所受之損失;(三)我方准備在英方履行上述責任後,即與英方討論肇事英艦及其人員撤離長江的方法;(四)本備忘錄所列各項即轉報英國遠東艦隊總司令。 英國海軍的態度很蠻橫,談判很難進行下去。我軍只好決定將被擊傷的“紫石英”號扣留在江面不允其離開。三個月後,這艘軍艦才偷偷地離開了長江。 砲擊英國軍艦是陶勇指揮的,毛澤東不但沒有批評他,反而對他大加讚賞,說:“此人既然那麼喜歡打軍艦,以後就讓他乾海軍吧!” 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果然點名讓陶勇出任海軍副司令兼東海艦隊司令,並授予中將軍銜。 4月15日,國共雙方代表團擬定了《國內和平協定(最後修正案)》,並商定4月20日雙方簽字,但南京國民政府卻拒絕簽字。 和談破裂,朱德總司令發布向全國進軍命令。百萬雄師突破江防,英國軍艦出面乾涉。丘吉爾究竟想幹什麼?英國“紫石英”號軍艦被擊傷,解放軍總部發表聲明,要求一切外國武裝力量必須立即撤離中國。 總前委已經發起了攻擊,情形如何是黨中央一直都在關注的問題。 4月20日的中國夜晚非同尋常。南中國炮聲響了,人民解放軍百萬雄師以摧枯拉朽之勢在長江防線向國民黨軍隊拉開了討伐之勢。 這標誌著國共雙方已徹底決裂了。 香山,軍委作戰部大廳,毛澤東和朱德等領導正在等待從南方傳來的消息。 21日3時許,他們終於盼來了喜訊,總前委來電報告: 我7、9兵團自昨(20)20時,由石磯頭至魯港段發起渡江作戰……截至馬(21日)6時止,我已過江者計有24軍全部,27軍全部(4個師),25軍7個團,共有28個團。 24軍3個團正渡三官廟至夾江口段夾口,迫近銅陵。其餘各部,均向縱深挺進中。渡時,風浪平靜,遇敵抵抗不強,詳情后報。 毛澤東有夜晚工作的習慣,這份電報他最先看到。 興奮之情溢於言表,他笑著對作戰參謀講:“快把朱老總和周副主席叫來吧,好消息啊!” 他從上衣口袋摸出一支煙,轉身對衛士長李銀橋說:“搞什麼和談,我們來真的,他們來假的。蔣介石想拖延時間,重振軍隊,捲土重來。他以為我們共產黨是傻瓜呢,他可不知道我們也需要時間調動軍隊,修船造船哩。他在那邊拖延時間,背上破壞和平的惡名,什麼便宜也沒有佔上,我們利用夜色,利用砲火掩護,一下子就過去了幾十個團。看誰划算,我們的軍隊將要打到總統府去了,這是蔣介石沒有料到的哩……” 毛澤東是一個容易動感情的偉人,前方打了勝仗,他在後方高興不已。 朱德和周恩來等進來了,毛澤東笑著說:“蔣介石的長江防線已被我軍突破了,過去了幾十個團呢,你們看看。” 朱德從毛澤東手中接過電報,看畢,笑了。他用濃重的川音說:“蔣先生要流淚了,長江天險的神話被打破了嘛。” 周恩來對這麼快就過去了,感到意外,他望著毛澤東說:“幾個小時就過去了28個團,這是奇蹟啊!” “沒有什麼,”毛澤東手裡夾多半截紙菸,“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我們的人民解放軍得力於全國人民的支持,這是一種偉大的力量嘛。” 朱德說:“恩來,南京方面在和平協定上簽字有何進展?” “派去的代表還沒有回來,據說希望不大。” “他們不要和平,就不要怪我們不客氣了。” 毛澤東大手一揮,講:“朱總司令,現在我們該向全體人民解放軍下達進軍的命令了吧!” “是時候了。” 他們三人研究了一會兒,毛澤東親自起草的向全國進軍的電報終於從軍委作戰室里傳到了祖國的大江南北—— 這個消息很快震驚了世界。 這表明紅太陽將在古老的中華大地上升起。 當周恩來將人民解放軍渡江南下的消息告訴國民黨首席談判代表張治中時,張治中痛苦地搖頭說: “這是我們都不希望看到的事實,可是沒有辦法,南京方面不在協定上簽字。和談已破裂,我已經沒有留在這裡的必要了,代表團是政府派遣的,任務終了,理應回去複命,我準備走了。” 周恩來說:“形勢還是有變化的,還仍有局部和平的可能,你們留下來是有用的。” “不回去複命於心不安啊!” “現在無論你回到南京還是上海廣州,國民黨特務都不會放過你,西安事變時我們已經對不起一個姓張的朋友了,今天再不能對不起你呀!” 4月21日深夜。 二野司令部作戰室。 劉伯承沒有合眼,在電話機旁不停地向各部隊詢問渡江的進展情況。 當時各兵團的主攻陣地是西起馬當,東至樅陽鎮,戰線長達200公里。主要任務是先突破敵人長江防線,然後迅速切斷湯恩伯和白崇禧集團的聯繫。 在發起攻擊之前他反复考慮,進一步明確了各兵團的作戰任務,具體情況是這樣的: 楊勇、蘇振華指揮的第5兵團與秦基偉第15軍,發起攻擊後,由望江到安慶城西地區渡江,主要圍殲南岸之敵。 15軍渡江後隨即在彭澤、至德地區掩護第4兵團主力過江。 陳賡的第4兵團,由望江與宿松之間渡江,成功後與15軍會合,協同第3兵團進攻蕪湖、南京。 陳錫聯、謝富治第3兵團的兩個軍,由安慶以東至樅陽鎮、石礬頭渡江,攻擊南岸之敵,成功後除經一部分向東西橫掃接應7兵團、5兵團渡江外,其主力應速取捷徑,經涇縣、南陵直趨蕪湖,先接替9兵團監視蕪湖之敵,並協同4兵團攻占蕪湖,準備進攻南京。 當時他們對面的守敵是劉汝明部。 出乎劉伯承的預料,不到一個小時,就有6個團渡江成功,而且傷亡很小。 我軍炮火兇猛,敵人已無招架之力,劉汝明部一觸即潰。他的兵團只有兩個軍,戰鬥力不是很強。淮海戰役時就被劉伯承打得落花流水,蔣介石對他這個光桿司令橫加指責,但他還是哭訴著讓老蔣保留他這個部隊的番號。 現在用於作戰的劉汝珍第55軍、曹福林第68軍全是他南下之後湊合起來的人馬。後來湯恩伯又將第96軍臨時調上來歸他指揮。 敵55軍軍長劉汝珍與劉汝明是胞兄弟,他曾有起義之心,也私下派人與解放軍代表聯絡過,但沒有他大哥的許可,行動仍有困難。 他是一個典型的享樂主義者,這幾年在國民黨軍隊裡已養成許多不良習性,共產黨的官沒有什麼福可享,他的確下不了決心呢。 他的副軍長王志遠是讚成起義的,解放軍還沒發起攻擊,他就對劉汝珍說: “軍長,現在是該下決心的時候了,咱們還是將那幾門砲從陣地上撤下來吧?” “為什麼?” “保存一點實力,好做起義本錢。” “不能撤啊!” “咋了,你不說……” “我還是有決心的,只是老大沒有表態。” “起義的事你與他談過了?” “提過,我們從前與劉伯承交過手,那時我們國軍還很強大,但都不是他的對手,現在局勢成了這個樣子,難道我們還能打過人家?” “那我們怎麼辦?” “打幾下再說。” 他沒有想到再打幾下卻被解放軍打得幾乎沒有退路了。 當天晚上,他的一個師就被解放軍打跑了,他在指揮所操起電話詢問: “怎麼回事,你部為何有這麼多人後退?” 話筒里傳來那個師長的急促聲音:“不好了,共軍渡江了,炮火很厲害,我手下的一個團有人跑到人家那邊去了,我們不撤不行啊!” “不要驚慌,你們再頂一會兒吧!” 槍砲聲在江面上迴盪,解放軍乘坐的一艘艘木船,船頭架著重機槍邊打邊前進,水花飛濺,照明燈宛若繁星,佈滿江中,情景相當悲壯。 第二天,槍砲聲在響,只是稀少了一點。 劉汝明不敢再正面與解放軍對抗,才向各軍下令撤退: “共軍現正在銅陵以東大舉渡江,我決定放棄江防陣地立即向東南方向撤退。兵團總部、綏區司令部及55軍即於本日上午8時開始行動,96軍、68軍也全部後撤。” 劉汝明已被劉伯承打怕了,他在率殘部逃到青陽縣附近一個山溝時,遭到了共產黨游擊隊的襲擊,因兵團只有一個警衛營,而且多是手槍,不是他跑得快,差一點丟了性命。 沒有跑多遠,還能聽到游擊隊的槍聲,這時兵團的電台卻叫了起來,來電者是湯恩伯,他對劉汝明不戰而逃很惱火,命令他“務必堅守江防陣地,阻止共軍渡江。” 劉汝明根本不買湯恩伯的賬,他對部下說:“到這個時候了還讓我們去白白送命,說得倒輕巧……” 他仍在逃跑。其他各軍也先後朝不同方向逃去。 後來該部大部分被解放軍殲滅,劉汝明和劉汝珍跑到了台灣。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