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中國歷史 聚焦1949

第28章 三、和平起義一波三折

聚焦1949 杨东雄 3859 2018-03-16
共產黨說話是算數的,傅作義回到北平後,中央說將把在保定、懷來、張家口、天津等地作戰時被俘的所有傅作義部高級將領送到北平,讓他們回綏遠去。 傅作義在自己家裡接見他們時,感慨不已,他語重心長地說: “你們回來了就好,過去我把你們領到錯誤的道路上去了,由我負責。今天總算都走上了正路,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你們回到綏遠要多做點工作,爭取將來為人民做點有益的事。” 接著發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情。 有一天下午,解放軍晉綏部隊一部和董其武的一個團在綏東陶卜齊附近發生了交戰,雖是小規模的戰鬥,卻引起了雙方領導人的關注。 董其武將此事報告了傅作義,傅作義又如實報告了毛澤東。 雙方正在接洽和平起義的大事,再起戰事就很難圓場了。毛澤東對負責軍事的周恩來說:

“綏遠的事不能太急,現在我們的人與他們打起來,後果不好。董其武此人本來就對和平抱有憂慮嘛,要讓我們的軍隊停止前進,不要打人家嘛。” 周恩來問:“我們的軍隊是否撤回來?” “可原地不動,你要設法告訴董其武,讓他不要怕,千萬不能上別人的當,將軍隊拉到西部去。” “綏遠的事拖下去不行啊!” “還是再拖一下嘛,我們只能採用圍而不打的方針,這樣給人家一點時間好做起義的準備工作。” “主席,參加過北平和平起義的傅作義部部分人員,有願意去綏遠的打算,怎麼辦?” “還是讓他們去,還要發給路費,他們回去了可以幫助董其武下起義的決心,對我們很有利。” 共產黨的這種態度使傅作義深受感動。

一萬多人離開解放區回到綏遠,而且還有解放軍護送,這的確說明了共產黨倡導和平的誠意。 1949年4月。 國民黨在華北、西北的殘餘勢力已面臨著危機。 4月23日,百萬雄師橫渡長江,已解放了國民黨政府所在地南京。 4月24日,山西太原解放。 這時中央已將解決綏遠和平起義的問題擺到了重要位置。 經過協商,雙方終於達成了協議,通過了《綏遠和平協議》案。在協議的談判過程中,中共方面的代表既堅持原則,又在許多具體問題上作出讓步,使協議得以順利達成,其內容為: 劃定中國人民解放軍和綏遠部隊駐地的臨時分界線,這條線在陶卜齊附近的古板烏素分向南北,南至黃河北岸的喇嘛灣,北至四子王旗。規定雙方都不得超過這條臨時分界線。

恢復平綏鐵路交通,通郵、通電,人民可以自由來往。 恢復商業貿易往來,雙方貨幣可以互相通用,兌換。 原綏遠省的軍隊和政府均保持現狀,保持社會安定。 通過一個時期的工作,通過宣傳、教育、文化上的努力,促進社會的進步發展,達到起義,達到和平統一。 由華北人民政府指派聯絡處進駐綏遠,協同執行協議,推動綏遠和平解放。 雖說簽訂了這個協議,但執行起來還是有一定困難的。當時駐綏遠的國民黨軍隊連同地方武裝加在一起共有6.5萬人,這些部隊成分複雜,政治態度也很不一致,有部分中下級軍官是不主張董其武率部起義的。 起義工作還沒有成熟,傅作義十分擔心,於是他向中共華北局說明自己的想法,準備派一個工作組進駐綏遠幫助董其武做工作。

這個工作組名義上以華北人民政府聯絡處出現,實際上所去的人全是傅作義選的代表,主要負責人就是他的得力助手王克俊。 此人曾在北平起義時充任傅作義的首席聯絡官同中共接洽,他是一個很會辦事的人,頗得傅作義賞識。 他奉命離開北平時與傅作義作了長談。 他很謙虛地問:“我去了怎麼工作?請你指示。” 傅作義放下一張報紙,笑著說:“你有辦理北平和平解放的經驗,綏遠問題就好辦了” “但目前綏遠的形勢比較複雜。” “不要怕,要有信心。董其武與我共事多年,是我的老部下,政治上絕對聽我的,你也許知道,我發表《通電》的第二天,他就專程從綏遠飛來,報告他那裡的情況,他是擁護和平的。” “聽說其他幾個人態度還不明朗?”

“你說的是孫蘭峰、劉萬春等人吧?” “就是。” “這個孫大頭我是了解的,他與我在一起的時間也不算短,是個將才,很會帶兵打仗哩,作戰勇敢,就是不太關心政治,現在省黨部特務有意拉攏他,你要向他講明利害,讓他明智一點。” “他的工作可以做,但那個叫劉萬春的人聽說不好對付。” “此人是難纏一點。他原是徐永昌的部下,當過獨立旅參謀長,是1937年調到我手下的,歷任師參謀長,綏北游擊司令,暫編第17師師長、第35軍副軍長,也很能打仗,就是私心太重,他私吞軍餉,販賣大煙,我本來是要處分他的,但當時董其武與他私交很深,出面保護,我才放過了他,後來他又在蔣先生那里活動,為我們部隊要了不少東西,是個人才哩。我離開綏遠時,董其武又大力保薦,我就讓他當上了111軍軍長和包頭的警備司令。”

“此人兵權在手,不得不防啊!” “是的,他是一個見風使舵的人,他與寧夏的馬鴻逵關係非同一般,他有可能不聽董其武的,向西北靠攏,你去了以後,要提醒其武,對此人多加防範,要設法孤立他。” 在傅作義的安排下,王克俊等人於6月17日到達歸綏火車站。 前來接他們的是劉萬春。 王克俊對他說:“劉司令,我們準備進城,請你關照一下。” 劉萬春弄來一輛車,說:“前面路不好走了,就坐這輛車慢慢走吧。” 天色向晚,涼風撲面而來。 王克俊剛坐上車,劉萬春又走過來問:“聽說我們已經與中共達成了協議。” “對,雙方簽了一個文件。” “那就拿來我看看吧?” “放在車上的包袱裡了,不太好取,進城後我拿給你過目。”

劉萬春很不高興,陰沉著臉說:“你們那個文件我雖沒有看到,但有可能是一個投降書哩!” 王克俊說:“不能這樣理解,所有條款都是我們提出來的,中共方面沒有提任何意見就同意了。” “是這樣麼?不瞞你說,現在我們這里許多人都不贊成和平解決綏遠問題,反對投降共產黨,那個協議最好暫不要公佈為好。” “為什麼?” “要不然,會引起事端。” “劉司令的態度如何?” “我服從董主席和傅總司令的。” “我來時傅先生對我說,目前綏遠的問題,惟有萬春兄方可信賴。” “傅總司令過獎了啊……” 此時這個兵權在手的人卻變得相當得意。 那天晚上,王克俊將《協議》內容向大家作了報告,希望董其武站穩立場,帶領綏遠部隊和政府過好這一關,董其武仍有點擔心。

他對王克俊說: “現在這裡的情況也很複雜,孫蘭峰和劉萬春對和平都不太支持。” “孫蘭峰的工作比較好做,主要問題在劉萬春身上,你要加強對他的影響,力爭把他爭取過來,這也是傅將軍的意思。” “那我就試試看吧,希望你代表傅將軍與他談談。” “我一定找他談。” 王克俊帶領工作組在綏遠活動了幾天,發現劉萬春還比較友好,於是就找機會與其長談了一次。 談話是在劉萬春的司令部進行的,氣氛比較好,綏遠上下雖說出現了混亂勢頭,但劉萬春很會辦事,他的身邊常有客人光臨,與董其武相比似乎要活躍一點,這也充分證實了此人的特點。 王克俊將那份《協議》交給他又看了一遍,但劉萬春顯得很沉靜,沒有明確表態,好像對這事不是很關心。

王克俊說:“傅將軍希望你在綏遠和平問題上多做工作。” 劉萬春說:“我對綏遠的國民黨軍隊的情況瞭如指掌,有力量開展工作,各師師長都聽我的。” “你本人對和平有什麼看法?” “綏遠要走和平之路,董其武是唱白臉,孫蘭峰是唱紅臉的。” “你唱什麼?” “我嘛,是唱花臉了。” “我準備帶人到你的管區歸綏去,請你定個日期,我們好動身。” “我本人是歡迎你們去的,但時間太緊張了,現在還不是時候。” “你認為何時合適?” “先不著急嘛,我勸你們不要亂走動,這裡也不安全啊。” “沒有什麼關係。” “不能太大意,現在新城一帶常有人持槍等著你們呢!” 劉萬春說這些話的用意是想阻止聯絡處開展宣傳工作,這一跡象表明他是站在國民黨反動政府一邊的。有一天,他竟公開到董其武的公館說:

“綏東那邊的人來了以後,要把他們的武器集中起來由我保管,不許他們到街上去,否則出了事我就不管了。” 董其武回答:“繳人家武器幹什麼?還得相信人家嘛。” “現在我們這里共產黨很多,不得不提防,應該向共產黨講清楚,如果他們的人再公開活動,就有人要收拾他們了。” 董其武很生氣,說:“你不要亂講了,現在局勢很不穩,你作為一名老軍人,應該帶頭維護社會安定嘛。” 劉萬春自討無趣,罵罵咧咧地走了。 綏遠的局勢仍在變化。 王克俊深感壓力很大,他只好對董其武建議說:“劉萬春很靠不住,現在孫蘭峰還掌握著一部分軍隊,應該向他談一下,爭取得到他的支持。” 董其武說:“這個可以,我可以將他叫回來,安排與你會面。” 當時孫蘭峰在包頭整天聽到的是國民黨特務的反動宣傳,思想波動也很大。被招回董其武公館時,對和平也沒有明確表態。 王克俊對他說:“你是傅將軍最喜愛的將領,和平之事是他親自倡導的,希望你能幫董其武一把,做好這件大事。” 孫蘭峰很憂慮地說:“你們與共產黨簽訂的那個協議能否執行,依我看很難說呀!共產黨對我們採取的是圍而不打的策略,將來前景如何,一言難盡啊……” “請你不必擔心,綏遠的事還是由董其武和你們自己做主,共產黨絕不干預,而且還允許將所有軍隊全部改編,仍由你們自己帶。” “傅先生是什麼用意?” “他當然同意了。” “現在我們見不到他,不知他的處境如何,有沒有人身自由?” “傅將軍仍生活在北平,完全是自由的。” “我對傅先生的情況很不了解,不放心呀!” “希望你能對協議表明態度。” “我不能表態,只有聽了傅先生親口所講的意見,我才能表態,否則不好辦。” 董其武掌握不了軍隊,綏遠的問題變得很複雜了。 有不少人對傅作義的處境不了解,認為是被解放軍軟禁起來了,他們明確說關於綏遠問題要等見了傅將軍的面才能定奪。 王克俊的工作成績不是很大,他實在沒有辦法只好將這裡的情況如實向傅作義做了報告,建議他適當的時候親自來一趟,因為這些中高級軍官,只有他才能壓住。傅作義一直為綏遠的事擔心,接到王克俊的電報後,他立即向毛澤東寫信,詳細匯報了綏遠的局勢,其內容如下: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