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中國歷史 中國抗日戰爭全記錄(1931-1945)

第17章 熱河的恥辱

山海關失守標誌著日軍侵犯關內的開始。但日軍並沒有從山海關一路進軍平津的計劃,而準備以主力侵入熱河。熱河山巒起伏,易守難攻,既是北平的屏障,也是東北義勇軍出沒的基地,因此日軍勢在必得。日本政府公然宣布熱河是“滿洲國”的一個省,進攻熱河是“滿洲國”的警察行為,中國與國聯無權過問。 自“九一八”事變後,東北軍在抗日問題上一直未能有良好表現。他們的痛苦是雙重的,不僅失去了故鄉和親人,還成了被恥笑、辱羞的對象。平津、河北成了他們的寄居之地,張學良也從陸海空軍副總司令降成了北平軍分會主任。當日軍在華北開始新的侵略時,蔣介石還在江西南昌指揮大軍進攻蘇區,只派了財政部長宋子文前去北平,表示南京政府將在財政上與軍事上支持東北軍在熱河抗戰,張學良與宋子文還共同視察了熱河防務。

熱河的危機引起了全國民眾的關注,東北民眾抗日救國會代表杜重遠與上海地方協會代表黃炎培趕到北平,代表東北和上海的抗日團體與北平等地抗日團體合作,組織了東北熱河後援協會,由朱慶瀾出任會長。協會支持東北軍在熱河抗日,同意將接受該會領導的義勇軍交與政府指揮。決心雪洗“不抵抗將軍”恥辱的張學良十分重視熱河的防守,他將長城以南的東北軍編成兩個集團軍,第一集團軍總司令由自己兼任,令第四軍團萬福麟部約4萬人進入熱河布防,其餘3個軍團守衛北平、天津及河北各地。 第二集團軍由東北軍老將張作相任總司令,湯玉麟任副總司令,統率東北軍及熱河駐軍共約4萬人,在熱河的東北義勇軍約5萬人也歸第二集團軍指揮。但張作相倉促組成司令部後很快便發現他的部下各行其是,誰也指揮不動。

長期統治熱河的省主席湯玉麟是影響這場戰事的關鍵人物。他是張作霖的盟兄弟,也是張學良的父輩,張學良對他難以指揮。這個老軍閥將熱河看成自己的私產,長期橫徵暴斂,他對老百姓預徵的租稅已經收到30年以後。民眾在隆冬三九的季節多數都糊不成窗紙,完不了稅的人怕吊打、坐牢,便將地契文書貼在門窗或樹上向四方逃荒而去。湯玉麟的手下將領也是吸毒販毒,侵吞軍餉,無所不為。因此熱河民眾對湯玉麟及其政府怨恨極深,部下官兵也軍心渙散。 2月21日,日軍第六、第八等師團分三路進攻熱河,日軍人數遠不及守軍,但在坦克、大砲和飛機掩護下,給中國軍隊造成很大傷亡,日軍很快佔領了開魯、凌源、朝陽等要地,萬福麟、湯玉麟及孫殿英等部的防守陣地紛紛被攻破。湯玉麟的部下如旅長崔興武、團長邵本良等甚至率部投降日軍,其他部隊也因鬧餉不聽從張作相的調遣。只幾天時間,數十萬熱河守軍完全失去作戰能力,孫殿英率部遠退察哈爾東部,萬福麟部撤向長城各口,坐鎮指揮的張作相束手無策,只能坐在司令部裡暗自流淚。

留在省會承德的湯玉麟聞知前線作戰不利,竟於3月1日開始扣留前線所用軍用汽車搶運私產向天津租界日夜輸送,前線官兵聞訊士氣更為低落。 4日黎明,湯玉麟棄守承德。日軍長驅直入,日軍第八師團128人的先遣隊如同行軍一般輕鬆地進入承德。 熱河地勢險要,又有數十萬大軍防守,但在10多天時間內竟全部丟失,令全國朝野上下為之震駭。中國出席國聯會議的代表顏惠慶、顧維鈞等憤而辭職。靠近前線的平津民眾更是驚駭莫名,中國在軍隊與政治上的腐敗落伍再次暴露。天津《益世報》評論道:在熱河,“中國人不只武力打了個大敗仗,全國4萬萬人在精神上亦打了個大敗仗”。 朝野各方均紛紛要求懲處前線喪師失地的將領,華北主帥張學良再次成為輿論的眾矢之的,蔣介石也備感全國輿論的壓力,國民政府遂下令將湯玉麟撤職緝拿。蔣介石為穩定北方大局,只得離開“剿共”前線乘火車北上保定。在車站他與應召前來的張學良會晤,他說:“現在全國輿論沸騰,攻擊我們兩人。我與你同舟共命,若不先下去一人,以息全國憤怒的浪潮,難免同遭滅頂。”顏面已失的張學良決意承擔責任辭職,將東北軍交與於學忠、萬福麟等統帥,自己交出權柄後,於4月11日離開上海赴海外遊歷。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