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中國歷史 中國抗日戰爭全記錄(1931-1945)

第8章 狂熱的島國

“九一八”事變不僅改變了中國歷史的走向,也改變了日本歷史發展的進程。這是事變之初難以預料到的。 關東軍在東北的侵略得手,就像嗎啡一樣刺激了島國日本。事變後日本國內各方的反應頗值得關注。 1931年接任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簡稱滿鐵)總裁的內田康哉,參與了“九一八”事變。他不僅指揮滿鐵職員參加了關東軍的演習,而且他是最清楚不過地料到滿洲事變的發生、甚至發生時日的人。事變一發生,滿鐵就提供運輸上的一切便利。以本莊繁為首的關東軍司令部乘專列從旅順出發,19日11時55分到達瀋陽,進駐東拓旅館。一周之內,滿鐵為關東軍生產了6輛裝甲列車。 席捲日本的“忠君愛國”情緒使得日本的社會輿論站在了狂熱的軍國主義者一方,反過來指責日本內閣的“軟弱”政策。

關東軍得到了駐朝鮮兩個師團日軍的支持。駐朝鮮軍司令官林銑十郎在本莊繁請求支持以後,21日下午1時20分到4時30分,不等天皇與軍部指示就派兵越過鴨綠江支持關東軍作戰,這種逾越自己防區並跨越國境的行動順利進行,可見佔領滿蒙是眾多日本軍人的共同信念,這使他們配合非常默契,甚至不惜違反軍中紀律。林銑十郎違令派軍越界進入中國,博得的是日本新聞界的一片喝彩,稱他是真正的愛國者。他危險的違令行為也就不再被嚴厲追究了。 關東軍不想收兵是因為它有一整套的計劃和更大的陰謀,不僅沒有撤兵的行動,還在佔領地區組織傀儡政府。著名的特務機關長、中國通土肥原賢二出任了“奉天市長”,這只是暫時過渡,在東北建立一個獨立於中國的“獨立國家”才是他們的理想。

1931年9月22日,關東軍參謀長三宅與石原莞爾、坂垣徵四郎、土肥原賢二舉行秘密會議,確立了在滿洲建立一個以溥儀為國家元首的“獨立國家”方針。 69年前,東京國際法庭對戰爭責任進行裁決。不僅為日本天皇開脫責任,還為日本政府開脫責任,把戰爭責任一股腦地推給了那些策劃陰謀的少壯軍人。 日本首相若規禮次郎在他的回憶錄中表白:“關東軍進攻嫩江時說是為了保護嫩江鐵橋,我以為他們佔領嫩江就會停下來。可是他們佔領嫩江後,又說離敵軍太近不安全,還要越過東支鐵路。陸軍大臣下令不許越過東支鐵路,可是關東軍已進軍到齊齊哈爾,並又向黑河進軍。日本軍隊竟然不服從日本政府的命令,真是奇怪的事情。” 但坂垣徵四郎的持續晉升,石原莞爾執掌東京軍部中樞,本莊繁、林銑十郎得到表彰的事實證明,日本軍部和內閣不僅很快追隨了那些少壯軍人,而且巧妙利用,並大力褒獎了他們的冒險行動。因為軍部和內閣對東北有著共同的擴張慾望。而侵占東北只是日本帝國更龐大擴張計劃的開始。

拉開人類歷史最大戰爭序幕的“九一八”事變,最初竟然是在日本政府、日本軍部都沒有正式同意的狀況下,由日本關東軍少壯派軍官自行設計與發動的軍事作戰,日本軍人的氣焰從此日益囂張了。 1932年5月15日,一夥狂熱的軍人衝入首相官邸,明目張膽地將犬養毅首相殺害。當時的日本社會輿論甚至同情殺害犬養毅首相的兇手,認為狂熱軍人的兵變是出於“高尚的愛國主義獻身精神”,“愛國無罪”,並發起了一個全國簽名運動為凶手開脫減刑。 而狂熱的軍國主義分子則把佔領東北當成一次歷史性的冒險,假如能夠獲得成功,他們不僅為日本帝國開疆闢土,還可以藉此聲威改造日本的政治,最終主宰日本的命運,把整個日本綁在他們的戰車上,去追逐稱霸太平洋乃至世界的狂妄夢想。

日本政治家們從開始的擔心緊張,到後來的竊喜、認可、追隨和配合。對於日本而言,可以說是一場導致日本政府體制失控與毀滅的“兵變”。這不僅是中國的不幸,同樣也是日本的災難。 “寧要廉潔的軍人,不要腐敗的政治家”,這樣的口號在當時的日本也很流行。犬養毅首相被殺後,再也沒有敢於挺身而出抵抗狂熱軍人的政治家,以後的文職內閣政府變成了對軍人戰戰兢兢的畏縮政權。只是後來的歷史證明,日本的政府其實已成為軍人控制下的政府,熱衷擴張與戰爭的所謂“廉潔軍人”如東條英機之流的當政,使日本失去起碼的自我控制,最終把日本帶向了毀滅。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