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中國歷史 中國通史

第61章 第六十章辛亥革命後之政局

中國通史 钱穆 577 2018-03-16
戊戌政變本來是曾國藩、李鴻章、光緒帝及康有為等人所希望的政改,此種改革是犧牲較少的和平改革,但不成事,唯有由社會發起之辛亥革命來完成,此乃由於清政權不明事理,死握政權所致。 因此辛亥革命爆發,清王室退位,但推翻後須建立一有理想之新政府,則不是馬上可成,而是一艱苦工程之開始。 此時期維護清王室之舊勢力反間猖獗。此等舊勢力乃依附於各省割據之軍人,既導源於元明行省制度之流弊,亦受洪楊以來各省督撫離心態度之演進,遂演變成民國以來之督軍。如當時袁世凱能忠心於民國,則不易發生如此眾多之兵變。當時全國各地軍隊多達二百萬人,有人統計,民國十一年(1922年)以來,各地兵變達一百七十九次之多。且軍閥們生活腐化,而國家民族為掃蕩此輩軍閥,遂元氣大傷。直到民國十七年(1928年),國民革命軍再度北伐,局勢始見安定下來。

同治、光緒年間,主張船堅砲利。 戊戌政變以來,所變在法律政制。 民國以來,即有文化、社會之革命。 文化革命有人起來大呼“禮教吃人”“打倒孔家店”“廢止漢字”“全盤西化”等口號。 社會革命則主張工農無產階級專政以奪取政權,並以“創建蘇維埃政府”為口號。後來有人出來遏止此種革命風氣,費力十分巨大,國家亦大傷元氣。 自民國四年日寇侵華開始,直至民國二十年(1931年)“九一八”瀋陽事變,東四省被侵占,一直到二十六年(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才一致對日抗戰。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