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傳記回憶 諸葛亮成長之謎

第8章 諸葛亮十歲當家

諸葛亮成長之謎 韩春呜 3465 2018-03-16
諸葛家族顯名於前八世遠祖諸葛豐。諸葛豐,生於西漢元帝年間。他自幼聰慧,讀經閱史,初為御史大夫貢禹屬官,後薦舉為文學御史。漢元帝時,授其為司隸校尉(京城衛戌司令)。諸葛亮的父親諸葛珪曾任過泰山郡丞,而據《三國志》記載,諸葛亮的叔父諸葛玄經袁術任命曾任“豫州太守”(今江西南昌)。相當於現在地級市的市委書記、市長。諸葛亮隨著諸葛玄一塊去豫州赴任。 這麼說來,諸葛亮乃名門之後,出生官宦家庭,不說錦衣玉食,也應該衣食無憂。但是,誰讓他生長在亂世呢?他從9歲到17歲其間,先後經歷了失去母親、父親、叔父的沉痛打擊,而且為了救父親和叔父,兩次縱橫數千里逃難。 他未及弱冠,跋山涉水,一路坎坷,躲避追殺,飢寒交迫,忍受了親人相繼死去的巨大悲痛。其心靈的創傷該有多麼深,多麼重啊?這樣的遭遇,這樣的苦難,諸葛亮承受住了,早早地成熟起來了。

諸葛亮9歲那年,父親諸葛珪辭官回到陽都家裡。母親諸葛章氏的身體一直不太好。一天,她突然感到頭暈,天旋地轉,昏厥過去,下身大出血不止,不到一個時辰就永遠閉上了眼睛,撒手人寰。 平時,諸葛亮喜歡向母親訴說自己的心裡話,因為母親總是笑瞇瞇地聽他把話講完。相反,他對父親總覺得有距離,不願意向父親傾吐心事。而今,可以傾訴心裡話的母親走了,永遠離開了這個家,諸葛亮從此變得深沉起來。本來,他就輕易不說話,很少向外人吐露內心的想法,如今他變得愈發沉默寡言。很少有人能夠猜出他的心事,很少有人能夠揣摩到他內心的想法。 諸葛珪為妻子送葬,悲痛欲絕。對自己的妻子,他不知道用什麼語言才能表達自己的情感。諸葛章氏柔美,精幹,賢慧,溫存,善解人意,對丈夫體貼入微。不管諸葛珪遇到什麼煩惱,在她那裡都可以得到化解;心中不管有什麼樣的怒火,在她溫情脈脈的眼神注視下,都將煙消雲散。

作為一位閒妻良母型的女性,她為諸葛家養育了五個兒女,為諸葛家奉獻出了自己的一切。諸葛珪拿出家譜,執筆鄭重地寫下:章氏,諸葛珪之妻,卒年庚午,初平元年(公元190年)。書寫畢,淚如泉湧。悲痛之中,他的老毛病犯了,“哇”的一聲,鮮紅的熱血,從口中噴出,一下子就昏厥了過去。諸葛珪此時的身體狀況日漸衰弱。 多事之秋不容諸葛珪喘一口氣,剛處理完夫人的喪事,曹操的青州軍就來了。曹操父親曹嵩一家40餘口在前往兗州路上,被徐州牧陶謙的手下貪財越貨所殺。為報父仇,曹操率領青州軍攻打徐州,發誓一定要蕩平徐州,殺陶謙一個片甲不留。 徐州的百姓遭了秧,徐州周邊的州縣也是倒了大霉。十幾萬兵馬的吃喝用項,全要各縣負責供給。曹操對屬下的命令也不同以往,他蠻橫地說:“如果哪個縣不交足糧草用項,一律先斬後奏,格殺勿論!”一個陶謙得罪了曹操,徐州所轄郡縣也跟著陪綁,陽都縣就是其中之一。

青州軍派到各縣的人馬很多原是賊寇出身,有了曹操這樣的命令,猶如有了尚方寶劍,搶劫起來可謂有恃無恐。這些身穿官衣的昔日匪徒,所到之處無惡不作,橫徵暴斂,殺人放火,搶劫財物,發掘墳墓。老百姓怨聲載道,紛紛攜兒帶女,東躲西藏,逃離家園。 曹操的差官來到陽都縣催糧要錢。縣令躲了起來,不知去向。說來也巧,他們正撞上諸葛珪來縣衙辦事。差官一聽是原來的泰山郡丞,馬上想到了泰山郡太守應劭,是應劭前往瑯琊接曹操的父親一家老小去兗州的。曹操父親被殺後,應劭情知有殺身之禍,早就跑到了天涯海角。 曹操聲稱:“抓到應劭,就是剝皮抽筋,也難解吾恨!”差官想抓不到應劭,抓個應劭的郡丞也能領賞,便叫隨從一擁而上,將諸葛珪捆綁了起來。諸葛珪有口難辯,動彈不得。

一聽說諸葛珪被抓,全家人非常著急。躲起來的縣令與諸葛珪是朋友,聞訊後悄悄趕到諸葛家,對諸葛瑾和諸葛亮說:“你們快逃吧,現在是兇多吉少啊!曹操父親滿門死了40多口人,他要殺的泰山郡太守應劭沒有捉拿歸案,抓住你父親,肯定要被頂賬。曹操如今利令智昏,一心只要報父仇,他不僅可能殺你爹爹,你們全家人性命都很難保全,據說曹操要對殺他父親的人滅門九族,說不准對你們家也要滿門抄斬。” 沉默不語的諸葛亮突然說:“我有調虎離山一計,既能救爹爹,也可退青州官軍。”說罷,他湊近縣令的身邊,與縣令耳語一番。 諸葛珪被用麻繩綁在衙門大堂前的廊柱上,兩個凶神惡煞的青州差人,一人拎著一條馬鞭,正在拿諸葛珪取樂。就見陽都縣兩個衙役大呼小叫地從外面跑了進來,叫道:“差官老爺,差事辦妥了!差事辦妥了!我們縣令正在城外等著你們運糧草呢!”

不大一會兒,青州軍的首領與兩個差人一道出了大堂,帶著青州軍馬向城外奔去。衙門裡只有兩名青州軍留下的小卒看守諸葛珪。兩個小卒一邊喝著茶一邊議論:“這個陽都縣還真有貨啊,限期三天交齊三百石糧,一百車馬草,沒有兩天就湊夠了,還真有油水!” “咱們的頭領就是笨蛋,應當讓這個陽都縣交八百石,外帶犒勞犒勞咱們。” 兩人正說話間,陽都縣令騎著高頭大馬,身後跟著一班衙役,還有拿著刀槍棍棒的一群民團壯丁。他們蜂擁而來,將兩名小卒捆綁起來,給諸葛珪鬆了綁。縣令對諸葛珪說:“帶上家里人,馬上動身,遠走高飛吧!天下如此動盪,我也要棄官而逃了。” 這時有衙役來報,城外東南方向起了大火。縣令回答:“知道了!”臉上顯出得意的神情,他迴轉身來對諸葛珪說:“今天你能脫險,還多虧了令郎小諸葛亮的計謀。是他要我派人通知青州軍的官差,就說糧草籌備妥當,已在城門外八里莊集中,可是被幾十名強人劫持,請差官速派人馬接應。又通知城外的人得知,只要見到青州軍人馬一出城,八里莊那裡立即放火。這不,青州軍傾城而動了,等他們到了八里莊,只能看到一片灰燼。給了咱們離開陽都城的一個機會。”

因為叔父諸葛玄在淮南軍閥袁術那里當幕僚,諸葛珪決定逃奔淮南找諸葛玄去。諸葛亮跟隨父親,開始了人生的第一次大逃難。馬車出了城南大門,趕車的諸葛瑾連連舉鞭,馬車奔跑起來,一氣就跑出了三十里。 天空忽然黑了下來,一時間風起雲湧,大片烏雲迅速聚攏。烏雲低垂,彷彿就要壓到一家人的頭頂。 一道閃電,猶如一把閃著寒光的利劍,劈開了黑幕般的雲空,霹靂一聲炸響,電閃雷鳴中,瓢潑大雨傾盆而至。勉強合眼剛剛入睡的諸葛亮趕緊起身查看,雨水在馬車下面已經形成了一條小河。到了夜半更深,風寒雨冷,讓人禁不住瑟瑟發抖,一時間車棚已經淅淅瀝瀝漏雨。外面大下,裡面小下。一家人只好擠到車底下圍坐一團,苦苦挨到天明。 第二天,雨沒有停,諸葛珪堅持繼續趕路。一路所見,成群結隊的逃難人群攜兒帶女,苦不堪言;路旁的村莊很多已經成為一片灰燼,屍橫遍野,被野狗撕咬著,慘不忍睹。

由於諸葛珪本身有傷,加之一路雨淋受凍,身體支撐不住了,不斷地咳嗽,咳血,額頭熱得燙手。但是,他依然堅持繼續南行,他要盡快脫離危險的境地,找到自己的兄弟諸葛玄,把幾個孩子交給他。他要為一家人找到棲身之所,讓一家人能夠活下去。 諸葛珪就是抱著這個信念,堅持走下去,一直不肯倒下,哪怕已經精疲力竭,病入膏肓。堅定的意志讓他苦苦地支撐著,就像在風雨中飄搖的一棵已經枯朽的大樹,始終掙扎著不肯轟然倒下;又像是在驚濤駭浪中被擊打的一條千瘡百孔的破船,漂泊著,流浪著,絕不肯輕易沉淪下去……一家人顛沛流離,風餐露宿,飢寒交迫,從深秋走到隆冬,艱難地來到了淮南。 在驛站臥病不起的諸葛珪見到諸葛玄,眼淚奪眶而出。諸葛珪握住弟弟的手,嘴唇顫動著發不出聲音,他已經說不出話來。諸葛玄望著哥哥,面色蒼白,沒有一點血色,不禁也是悲傷不已。諸葛瑾見父親睜開了眼,連忙將一封信函呈上,說道“老家來信了!” 諸葛珪看信後,目光猛然呆滯了,頭一下就垂了下去,猶如挨了一記重錘。

信中講:青州軍回到城中,發覺上當,便到諸葛大院抓人。聽說諸葛珪一家已經逃走,就一把火燒了諸葛家的百年老屋。諸葛珪憤怒地伸出雙手,呼喊道:“老天不公,老天不公啊!”喊罷,氣絕身亡。 不到二年,父母雙亡,對於尚未成年的兒女們,無疑是一個嚴峻的考驗。接受也好,不接受也好,總之你要面對這個事實,面對沒有父母呵護的生活。很多事情需要你自己來考慮,來選擇,來決定。你必鬚麵對接踵而來的艱辛,解答必須獨立思考的一連串答卷。 諸葛亮在父母雙亡後與弟弟和姐姐跟著叔父諸葛玄在淮南生活了4年後,隨著叔父諸葛玄到豫章任太守,而後又展轉荊州投奔劉表,在諸葛亮16歲還未成家立業時,叔父諸葛玄與父親諸葛珪一樣客氣他鄉。此後諸葛亮在隆中自食其立,又開始負擔起養育弟弟諸葛均的重擔……

稚弱的嫩芽,在雨雪風霜中可能窒息,可能夭折,也可能更加茁壯的成長。幼小的雛鷹,可能禁不住疾風暴雨的襲擊,可能折斷翅膀,可能一蹶不振,也可能在風雨中練就堅強的翅膀,搏擊長空,翱翔萬里。 苦難,給了諸葛亮成長的機會。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