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傳記回憶 諸葛亮成長之謎

第6章 諸葛亮向農夫學習氣象

諸葛亮成長之謎 韩春呜 2799 2018-03-16
諸葛亮初出茅廬,在赤壁之戰中“借”來東風,可以說決定了赤壁之戰的勝敗。諸葛亮是個實實在在的人,不是神也不是妖,所以不可能“呼風喚雨”。那麼他這“借”東風的本領是從何而來呢?是異人傳授嗎?傳授肯定是有人傳授,但絕不是“異人”。這是諸葛亮在隆中躬耕壟畝,從當地老鄉討來的方子而已。 諸葛亮真正的自修生涯是在隆中臥龍崗開始的。按今天的說法,應當是研究生生涯的開始。多年來,他已經養成了讀書的習慣,有了隆中舒適的環境,他更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思讀書了。 他思考問題時,為了找到答案,常常同時翻閱幾本書籍。在他的書案上,有時會攤開十幾本書。他學會比較,學會了由此及彼,由近至遠,由淺入深的道理。對於一個問題,他已經不滿足一個答案,往往要找出幾個答案。對這些答案,他也要比較哪個最為準確。

就拿學習方法來說,他知道孔子是怎麼說的以後,還要看一看老子是怎麼說的,了解墨子是怎麼講的…… 諸葛亮更悟到:學習首先要從我出發,從自己的角度看,我需要學什麼,我需要掌握什麼,我學的目的是什麼。 諸葛亮在隆中耕田種地,少了不少應酬,增加了讀書的時間,他把大部分精力用在鑽研經書、星象和自己喜愛的軍事戰法領域上。白天他下田勞作,與隆中的很多農夫交了朋友。諸葛亮注意到,與他家田間相鄰地裡,莊稼長得明顯高於自己家的。秋後算賬,同樣的農田,這一家就是比自己家的收成多。 有人告訴諸葛亮說,這家的老頭,可神了。別人種田很辛苦,他卻不然,日子過得輕鬆瀟灑。諸葛亮問,都種一樣的田,他比別人多了什麼本事呢?鄉鄰告訴他:這老頭能夠預測天氣,知道什麼年景種什麼莊稼,因而才取得好收成。

“他叫什麼名字?”諸葛亮問。 “哦,人稱'賽神農'。” 這天一大早,諸葛亮擔著兩個水桶下到了田間。昨天,他發現莊稼有了旱象,便擔水澆苗。忙活了大半天,打算歇一歇,喘口氣。無意間,望了一眼賽神農家的莊稼地,看那塊地裡的旱像比自己家的還嚴重,可賽神農的地里居然沒有人幹活。 中午回家吃飯時,諸葛亮特意登門拜訪賽神農,想提醒一下老頭,地裡該澆水了。推開柴扉一看,老頭一副悠然自得的模樣,正蹲在院子裡的菜畦壟上,觀看螞蟻搬家。 諸葛亮想起老鄉說的“會者不忙,忙者不會。”聯想到自己來到隆中以後,一天到晚忙忙碌碌,特別是對農田裡的活計,更是手忙腳亂,起早貪黑,下了好大力氣。就這麼幹,心裡還沒有底,擔心秋後的收成不好。他一直想找個農家的老師,學一學種莊稼如何巧做,有沒有四兩撥千斤的辦法。他猜想:這賽神農一定有種田的訣竅,便非常虔誠地向賽神農求教。

諸葛亮問賽神農:“地那麼旱了,您怎麼不去澆水呢?” 老頭笑笑,說:“我不澆,有人替我澆呀!” “我看今天您的地裡可是一個人也沒有。” “我請的是高人,不用到地裡去,他只要念動真言,就能把地給澆一個遍。” 諸葛亮不明白,但人家不說,也不好直接問。便起身告辭,準備下午接著去澆地。 賽神農故意裝作神秘的樣子說:“你幹嗎那麼著急呀?我與高人說了,念你小伙子人不錯,你的地他也替你澆。放心,不要你一文工錢,也不要你請他吃飯。” “那他什麼時候給我澆啊?他一個人挑水,恐怕一時也澆不完,還是我自己去吧!”諸葛亮不相信賽神農的話,覺得他是在開玩笑,還是執意要走。 “啊,我說小伙子,你要沒有別的事就陪老夫坐一坐,喝一杯濁酒解解乏。”賽神農還是挽留。諸葛亮無奈,心想,老人既然這樣做,自然有他的道理。也好,就與老人聊一聊,也許還能長長見識。

諸葛亮滿腹狐疑,陪賽神農東拉一句西扯一句,心神不定。還沒有等到傍晚,就見西邊天際突然烏云密布,不一會兒,烏雲就翻滾著壓到了頭頂。賽神農說:“高人念動真經了。”就見一道閃電撕裂了雲空,瓢潑大雨頃刻而至。諸葛亮恍然明白了,賽神農家的田是誰給澆水了。 諸葛亮笑了,這個“高人”為十里八鄉的鄉親將田地都澆了水,只是那些人未必念賽神農老頭的好,因為很多人已經挑水澆地整整一天了。 諸葛亮對賽神農佩服得五體投地。 賽神農很願意與這個喜歡耕作的讀書人聊聊種田的經驗。諸葛亮在賽神農的口中,得到了很多種田的實用技術。在賽神農的身上,諸葛亮獲取了很多書本中沒有的知識。 諸葛亮發現,賽神農比自己還注意觀察星象的變化。賽神農與諸葛亮聊起天象,說“月暈而風,礎潤而雨”。讓諸葛亮意識到,事物總是有先兆的。老天要刮風,頭一天晚上從月亮的光暈中就能得到徵兆。預報會不會下雨,摸一摸臥在田頭的石頭就能知曉。如果石頭髮潮,那就預示要下雨。什麼“瓦片雲,曬死人”,“螞蟻搬家蛇過道,大雨馬上要來到”……

諸葛亮翻閱書籍,查找歷史關於星象的記載,對照賽神農所講的諺語,從中尋找更為準確的預測方法。他對農諺與星象的關係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春天桃花開了,又謝了。賽神農告訴他:“桃花落在塵土裡,打麥打在泥漿裡;桃花落在泥漿裡,打麥打在塵土裡。”諸葛亮記下了,來年桃花盛開時,沒有遇到風雨天氣,結果在麥收的時候,果然打麥打在了泥漿裡。來年春季,趕上兩場小雨,收割麥子的時候,真的是烈日當空,沒有遇到一場大雨。賽神農告訴他的諺語,居然是屢試不爽。 雨後,天邊出現了七彩虹橋。今天下了雨,明天還有沒有雨?諸葛亮不知道。他問賽神農,賽神農就知道,告訴他:“虹高日頭低,明朝穿蓑衣;虹低日頭高,明日曬得脊梁焦。東虹日出,西虹雨;晨虹有雨,晚虹晴……”

諸葛亮拜賽神農為師,不但學會了耕作方面的本領,還豐富了氣象、星象和天象方面的知識。應當說,諸葛亮在賽神農那裡學到了預測天氣的真本事,可是他沒有給賽神農揚名。為了顯示這門學問莫測高深,而說是什麼“異人傳授”。要說也沒有什麼錯,在世人眼裡,那準確預測天氣的人還不是“異人”嘛? 現在我們明白耳聽未必是虛,眼見未必為實,但那時科學沒有現在發達,也沒有先進的技術設備,人們相信真理就在於耳朵和眼睛,眼睛勝過耳朵。諸葛亮的過人之處就在於他抓住了人們一般認識上的不足和缺欠,裝神弄鬼,讓很多人大惑不解,甚至信以為真。 當時,能掌握預測學和氣象學的人可謂鳳毛麟角,諸葛亮經過努力學成了,掌握了這兩門知識。從現實意義上,可以讓他在農業生產方面減少損失,減少無效工作量;另一方面,如果雲山霧罩的和別人講一講,別人即使是將信將疑,也會是刮目相看。

事實勝於雄辯,咱說來雨,就來雨,說來風就來風,隨你相信不相信。這諸葛亮即使不是神仙,那也是世外的高人。你做出了讓人無法解釋的事情,你做成了別人難以做出的事情,這類人物,不是巫師,還不被看作了神仙?於是,諸葛亮索性就往神仙的形像上靠攏,在服裝穿戴上也搞得很另類,就像今天有些另類的年輕人,要用奇裝異服打扮自己的心理一樣,為了在社會造成影響,引起人們的好奇和關注。 諸葛亮在隆中閒著沒事,沒少琢磨這些稀奇古怪的玩意。現在看來,是為日後出山大顯身手做好了充分準備。試想一下諸葛亮的心態,說不准當時在琢磨這些玩意時,是出於好玩還是有意為之,也許就是愛好成就了事業。他既有這方面的愛好,而且也有這方面的志向,兩者結合,幹出了名堂。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