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傳記回憶 一個真實的戴安娜

第28章 四、和平天使

一個真實的戴安娜 苏菲 4377 2018-03-16
戴安娜和查爾斯的婚姻經過醜聞的衝擊,終於於1996年8月正式宣告結束,戴安娜同時失去“殿下”頭銜。作為原來王室中最受歡迎的一名成員,戴安娜將來的角色會是什麼?白金漢宮明確回答:“由威爾士王妃自己來決定。” 戴安娜認為她同意離婚那天是她一生中最痛苦的一天。 她不會貪戀王后寶座的風光,她的路本來就與丈夫、王室和君主制格格不入。她所在乎的,是王妃這一職位能使她最大限度地關懷不幸的人。 她要繼續從事慈善事業,一紙協議不會使她放棄餘生的努力。離了婚的戴安娜擺脫了重重的束縛,她像一隻脫離了樊籠的小鳥,展翅飛向廣闊的天空。這位備受世人關注的前太子妃將以罕見的勇氣和不懈的努力讓世人刮目相看。 離開了白金漢宮的戴安娜,希望被看做“人民心中的王后”。她要利用媒體對自己的追捧去解決最需要解決的問題。

當戴安娜投身到反地雷運動中時,人們發現此時的戴安娜與以前完全不同。她不再是美貌高貴的王妃,而是呼籲人類和平的鬥士。 最初戴安娜是通過國際紅十字會了解一些情況後,便開始為解決這個問題而四處奔走。 “我一直了解到由於殺傷性地雷造成了連續不斷的悲劇。但我想能夠做的還不僅僅是讀統計數據,我能做得更多。我的目的很簡單———促使全世界都來關注人類由於罪惡的武器所遭受的災難。” 殺傷性地雷問題的產生與發展本身即是一個敏感的政治問題。中國、東南亞一些國家、非洲等都因為外族入侵而留有不少未排的地雷。由於這些地雷埋藏的地點比較隱秘,因此無意中被引發的可能性極大。每個月因不小心踩雷而死亡的就有800人,另有1200人因此而致殘。在安哥拉就多次發生過無辜兒童致死致殘的事件。

反對使用地雷運動是由加拿大發起的,已有七十多個國家通過了永久性禁止使用地雷的倡儀,克林頓政府、俄羅斯、印度都沒有此種意向,戴安娜的努力使得這一狀況開始向著好的方向轉變。 1997年1月,戴安娜作為國際紅十字會代表,飛赴殺傷性地雷嚴重的安哥拉,宣傳掃雷活動。在那裡,她看到人為的禍害中無辜的受害者和戰爭結束後遍布在山野公路上的傷殘兒童,而對這種人為的、可避免的禍害,戴安娜淚流滿面,也憤怒異常。 在行前,她同意BBC電視台錄製組成員跟踪她到安哥拉,因為她深知電視台在暴露問題方面的作用。鏡頭跟踪她,她則把鏡頭引向了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們。 在她的日記中,真實地記下了她在安哥拉的所見所感,悲傷與憤怒。

日記中記錄如下: 第二天一早,我們乘飛機前往奎多。最後一分鐘我要求改變行程,去參觀這座城市,因為我想親自看看這一戰爭中心國的部分地區。在我們驅車前往醫院參加下一個會議的路上,我一直想著保羅(保羅·伯勒爾,戴安娜的管家)告訴我的那些令人不安的故事。可悲的是,對於居住在這一地區的人來說,這些都是常事。在今天這所謂的和平時代,地雷的犧牲者大多是婦孺。婦女,是因為她們要在田里辛勞;兒童,是因為他們不知腳底的危險而嬉戲玩耍。醫院的工作人員告訴我,他們每星期都要接納像這個14歲男孩一樣的地雷傷殘者,最近男孩的家人戰後返家。他正幫助家人種植莊稼,卻不知道他家那一片是雷區,他失去了大半條腿,臉部受損。而他只是想盡力而為養家。

他是許多無辜受害者的典型。我來安哥拉前,就有所了解,可事實更令人震驚。在此居住的人們很清楚有人被炸死或炸傷只是個時間問題。看到那些重新學習走路的人所表現出來的自信真是令人鼓舞和感動。但在未來的幾十年裡,他們國家中成千上萬未被引爆的地雷將會繼續摧殘生命。如果希望這些孩子擁有未來,我們必須停止使用這些邪惡的武器。惟一的出路就是在全球的範圍內禁止殺傷性地雷。 (在現場) 戴安娜:戰爭期間沒有人離開自己的家園,所以他們把親人埋在花園裡? 男人:是的,其實,我的老闆來自盧旺達,昨天還在這兒,他帶我們看了他曾住過的房子。井裡面有5具屍體。 女記者(採訪戴安娜):夫人,國內的一位政府部長說你支持這項運動無疑是“發瘋”(鬆口大砲)。對此你有何反應?

戴安娜:我是真的想把一個全球性的問題擺到世人面前。僅此而已。 女記者:但有人說你這是在和勞動黨政策聯盟。你覺得那明智嗎? 戴安娜:勞動黨?我,我不道你在說什麼…… (保鏢介入。) 保鏢:……非常感謝。 戴安娜:哦,我都哭了。誰?我?是誰說我發瘋了?我不是政治家,也不想成為政治家。我帶著,帶著一顆心來,我想喚起苦難中的人們的覺醒,不管是在安哥拉或是世界其他的地方。事實是,我是一個人道主義者,一直都是,永遠都是。 戴安娜所投入的排雷事業不可避免地招來英國武器出口部門多方的強烈反對。因為一方面,王室成員不應該插手敏感政治事件,另一方面,武器出口是英國軍械方面重要的獲利部門。 果然,戴安娜回到英國,發現自己已處於政治謾罵的包圍之中。英國國防部長指責戴安娜為鬆口大砲,因為她的言論與英國政府的不一致。戴安娜的這次大義之舉,得到了全球性的關注,這種關注超乎她的想像之外。同時強烈的反對意見也在她的想像之外,她感到憤怒。

戴安娜頂住了壓力,她多次與國會議員和外相進行商談,積極尋求解決地雷的辦法。羅賓·庫克曾經在報告戴安娜安哥拉之行的結果時,用了“深深地理解這個話題”、“非常勇敢”等字眼。他說他本人深深地被威爾士王妃對待孩子的愛心所感動。面對因地雷不小心被引爆而受傷的兒童,戴安娜給人的感覺像一個和平天使,她安慰了無辜少年的心。 她最終得到了工黨的支持,並促成了奧斯陸會議的召開。 1997年,在奧斯陸召開的國際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解決關於禁止使用殺傷性地雷問題。自由民主黨的斯蒂爾告訴記者:“我們有許多人為這項事業奔走呼告已達數年。但戴安娜3年前關注它之後,立刻成為頭條新聞。她確實很用心。”許多人更是對戴安娜有勇氣觸及這種政治敏感事件而敬佩有加。

國際紅十字會對戴安娜的工作非常欣賞,稱讚她對國際反地雷運動的“巨大貢獻”。為此,她受邀去華盛頓與四百餘名國際紅十字會員會晤。他們都是反地雷活動的積極奔走者。 1997年的美利堅之行,戴安娜可以說大獲全勝,促成了美國加入了國際掃雷行動,也充分證明了她的魅力並不因為失去“殿下”稱號而減少。 “戴安娜,威爾士王妃,已抵達華盛頓為推行'反對使用地雷'國際禁令進行宣傳活動,王妃本人對此項善事已報有極大熱情。昨晚,美國紅十字會執行宴上的其他400個客人也來拜訪戴安娜。”美國報紙紛紛報導。 一位接受采訪的人說:“我是來看王妃的,男人總是愛看漂亮女人。” 報紙上的評論則說:“看起來,戴安娜令人愉快。她面色紅潤,身穿惹眼的紅色綴珠晚禮服,金髮梳在後面。離婚並未使她喪氣消沉。”

“我的目的就是將全世界的注意力吸引到這個十分重要但又被忽視的話題上來。”戴安娜告訴美國國家婦女博物館的聽眾說,“任何人都應該注意到這是人類的悲劇,因而我也希望你們會理解我為什麼盡力推動世界性的禁止使用這種武器的運動。” 她作了富有激情的演講。事後連美國總統夫人希拉里也深受感動,邀請戴安娜到白宮討論禁雷行動。這一舉行有點冒險,因為當時美國軍事策略並不禁雷。 當戴安娜王妃坐在德國總理科爾和鮑勃·多爾中間與他們共進晚餐的時候,為這一運動捐款的活動也正在進行。美國紅十字會主席伊麗莎白·多爾和森·帕垂克·麗亞一同主持了募捐宴會。宴會上座無虛席,僅宴會上所售的領帶就贏利350~3500美元。最後整晚的捐款共計60萬美元。

戴安娜本人還捐獻了一個小銀盒拍賣,上面刻著“伴隨著戴安娜的愛”,1997年,華盛頓作家吉爾·斯科特以21000美元的高價買走了銀盒。 “這是無價之寶”,他顯得很興奮。 與美國的狂熱相比,英國顯得過於低調。英國外交部聲稱戴安娜的訪問是“私人性質”的,她住在好朋友巴西大使夫人的宅邸中。 美國新聞界為戴安娜而狂熱。她的漂亮黑褲頻頻出現在報章雜誌上。 1996年9月,在美國國家博物館,戴安娜曾與葛萊漢及《時尚》主編安·溫特兒共同發起為尼納海德中心乳腺癌研究所捐款活動。後來,位於喬治敦大學內的這家研究所共收到捐款達一百萬美元之多。 在美國,她受到每一個有心想將世界改造得更美好的婦女的熱烈擁抱。她是美的化身,也是勇氣、善良、愛心的代言人,是一位值得效仿的傑出女性。

這世界上最受歡迎的王妃所到之處,即意味著新聞衝擊力與金錢。人們僅僅看她一眼,也不會不為她的慈善事業盡力。在紐約的克瑞斯蒂展覽會上,她的79件晚禮服共拍賣得資金達570萬美元。戴安娜坦言,自己非常喜歡這些衣服,是威廉王子極富想像力的建議才讓她動心的。 拍賣所得的款項將捐給與艾滋病和癌症有關的慈善事業中,主要包括英國皇家馬斯登醫院癌症基金會、美國哈佛艾滋病研究學院、伊芙琳·勞德乳腺中心、紐約醫院艾滋病看護中心及艾滋病危機信任中心。 在拍賣槌的響聲中,王妃也與過去告別了。 這個溫莎王室的明星,摒棄浮華,卸下層層面具,下定心思再世為人,她嘗試學做一個有自身價值的女人,一個遊戲者,而不是一隻被遊戲的木偶,一個獨立的人,而不是一個被崇拜的偶像。 她與王室成員之間,也隔得越來越遠了。當她所敬佩的女王和其他王室成員在皇家阿斯科特賽馬周上盡情歡樂時,戴安娜正在斥責地雷為“這些該死的武器”,並且為幫助全世界受難者而籌款。她還拜訪了巴瑟達·尼歐醫院,並會見了一位傷員,這位巴西上校在洪都拉斯———尼加拉瓜邊界排雷時失去了一隻腳。 1997年8月初戴安娜的波黑之行是她發起的反地雷運動的又一部分,在她到達飽受戰爭創傷的波黑的第二天,她便造訪了位於圖茲拉郊區一個偏僻鄉村的一戶人家。 她探訪的是地雷受害人、致殘者和康復專家。處於弱勢地位的地雷受害者在國內沒有人重視,那些號召全球性禁雷組織的國際組織也忽略了他們。 穆罕默德·索里安克格告訴王妃自從5年前他的雙腳被地雷炸飛後,他是如何地日漸消沉,又是如何地渴望爭取得到一雙合適的假足。多年來,他一直使用不舒服的臨時假足,因為波黑衛生組織無力提供“真正的假足”。 今日他終於得到一雙由總部在美國的地雷倖存者協會支付的假足,戴安娜的這次訪問是由該組織安排的。 索里安克格說直到她來的前幾天才知道威爾士王妃戴安娜這個人,非常感謝她。 離別時分,戴安娜已和這家的孩子們親密無間了,雖然她不會說他們的語言。走在花園的樹下,她一會兒拉拉這個孩子的手,一會兒拍拍那個孩子的頭,頗有點戀戀不捨。 索里安克格的妻子後來說:“我很高興,但我並不知道戴安娜王妃是誰,直到有人告訴我。” 反地雷運動任重而道遠,戴安娜還要繼續走下去,但命運和她作對。 1997年8月30日,車禍無情地奪去了戴安娜年輕的生命。在她去世前,她正與香港紅十字會安排她去中國的事宜,共同商量簽署反地雷行動協議。此前她的美國之行推動了美國反地雷行動協議的簽訂。如果她活著,世界反地雷運動會有更大的進展。 像戴安娜這麼有影響,又像戴安娜一樣獻身於慈善事業的人,現在還沒有出現。 也許沒有人能夠代替她。 但願有人代替她。戴安娜能夠在天堂裡含笑看到她的事業後繼有人。 但是只有一個戴安娜! 沒有人能夠取代她!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