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傳記回憶 永樂大帝朱棣

第32章 二、鄭和下西洋——震驚世界的壯舉

永樂大帝朱棣 毛佩琦 10935 2018-03-16
就在朱棣發兵安南的前一年,即永樂三年(1405年),又開始了另一件對後世影響甚大的事,這就是鄭和下西洋。鄭和曾七下西洋,其中六次在永樂年間,一次在宣德年間。 自明初以來,中國東南海上局勢很是動亂,不僅有安南的四出擴張侵略,而且還殘存著許多反明勢力,有元朝的餘孽,有方國珍、張士誠的餘黨,還有沿海一帶反抗明朝統治的豪強武裝。他們不僅不遵守明廷的通海禁令,而且私自交通外國,往往為寇。廣東人陳祖義等因犯事逃到舊港(今蘇門答臘島巨港),招慕流亡,控制了這一通往西洋的交通孔道,許多海外貢使被攔劫,使明朝向海外的發展受到了限制。同時,南洋一些地方對明朝的情況不甚了解,或抱有敵對態度。靖難之役後,建文帝下落不明,是否會在海上糾集力量與朱棣對抗,也是未知之數。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為了顯示明朝在海上的存在,早在永樂元年朱棣便派了宦官馬彬出使爪哇諸國。但更重要的是朱棣想要通過鄭和下西洋建立他理想中的天下秩序。

1.天朝禮制體系——明成祖的遠大理想 天下秩序在一心要成為“盛世名王”的朱棣心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十分看重明朝、他自己的形象。鄭和下西洋是明成祖為實現他的天下觀而進行的一系列活動的的一部分。朱棣所要達到的是政治目的。那麼明成祖是怎樣設計他所理解的天下秩序,又依據什麼來設計這種天下秩序?我們可以通過一封敕書,看出朱棣想要建立理想世界。這封敕書是永樂七年(1409年)三月,由鄭和帶給“四方海外諸番王及頭目”的: 朕奉天命,君主天下,一體上帝之心施恩布德。凡覆載之內,日月所照、霜露所濡之處,其人民老少,皆欲使之遂其生業,不至失所。今特遣鄭和齎敕,普諭朕意:爾等祗順天道,恪遵朕言,循禮安分,毋得違越,不可欺寡,不可凌弱,庶幾共享太平之福。若有攄誠來朝,咸錫皆賞。故此敕諭,悉使聞知。

這封敕書,表達了來源久遠的儒家的天下觀:天子為天下共主,在天下共主下,無論遠近,無論種族,華夷無間,一視同仁。天子是天道、正義的代表,在他的主持下要建立和諧共存的天下秩序。而天子對四夷遠國是無所取的,在物質交往中實行“厚往薄來”的原則。香港黃枝連教授把這種天下格局稱為“天朝禮治體系”,我把它稱作“天朝禮制體系”。 在天朝禮制體系的格局之下: (1)得到天命的天子君主天下,有責任向全天下的人“施恩布德”。 (2)天子有責任讓全天下的人“遂其生業,不至失所”。 (3)全天下的人都應該遵守天子的要求,“祗順天道”,“循禮安分,毋得違越”。 (4)在天子的監督之下,天下的人與人、國與國之間,“不可欺寡,不可凌弱”。

(5)天子要達到的目的是全天下“共享太平之福”。 這是把儒家天下為公的治國理想,向更大範圍、向全世界推行的一種嘗試。天下各國,“華夷無間”,不分彼此,都是大明天子的赤子。大明天子對其“撫字如一”。在經濟上,中央帝國對各國採取少取多予、“厚往薄來”的原則。在文化上,中央帝國向各國推行“聲教”,最終使全天下共享太平之福。 2.鄭和的身世和宗教信仰 鄭和出生於洪武八年(1375年),雲南昆陽(今晉寧)人,原姓馬。鄭和的家庭本是伊斯蘭世家,其祖先賽典赤··瞻思丁在成吉思汗西征時率軍投入成吉思汗軍隊,屢立戰功,後擔任雲南行省平章政事,治理雲南政績卓著,被追封為咸陽王。其子孫姓納、哈、馬、撒、賽、忽、沙等,世代居於雲南昆明、玉溪各地。鄭和是賽典赤的六世孫。他的曾祖父拜顏,娶馬氏;祖父稱哈只,娶溫氏;父親稱馬哈只,也娶溫氏。哈只,是一種尊號,按伊斯蘭教習慣,凡是到伊斯蘭聖地朝拜過的信徒,都可以享有這個尊號。鄭和兄弟二人,鄭和行二,哥哥叫馬文銘。鄭和還有四個姐妹。

鄭和小名三寶。雖然鄭和在兄弟中排行第二,也許四姐妹中有一個是他姐姐,一兄一姐,鄭和就這樣被呼為三寶吧。 明初,雲南還在元朝梁王控制之下。洪武十五年,明軍攻滅梁王,鄭和被俘入軍中,當時鄭和八歲。兩年後,洪武十七年(1384年)鄭和十歲,在南京進入皇宮做了宦官。後來,鄭和被撥給燕王朱棣使用,成為朱棣身邊親近的人。朱棣當年鎮守邊塞,巡邊和征討乃兒不花,鄭和都有可能隨軍。朱棣發動靖難之役,鄭和在軍中“多立奇功”。一般認為,這是指建文元年(1399歲)鄭和在北平城外鄭村壩之役中立有戰功,這一年,鄭和二十九歲。 永樂三年(1405年)鄭和第一次下西洋,鄭和三十一歲。以後,永樂五年(1407年)、永樂七年(1409年)、永樂十年(1412年)、永樂十四年(1416年)、永樂十九年(1421年),奉命出使西洋。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鄭和曾受命到舊港,給賜其宣慰使印信。 宣德五年(1430年),於是,派鄭和第七次下西洋,這年,鄭和年五十六歲。三年後,鄭和於西洋返回途中,卒於印度古里,年五十九歲。 鄭和墓在南京城外牛首山。 鄭和立其兄鄭文銘之子為後,命鄭賜,字恩來。 鄭和出身於回教世家,是回教徒,為他出使西洋各國提供了優越的條件。但鄭和對宗教有一種包容的態度。他尊重佛教,並受戒為弟子,法名福善。這又使他在出使眾多佛教國家時有很多便利之處。 另外,鄭和還尊奉媽祖。媽祖又稱天妃,是中國人敬奉的靖海娘娘。 3.為什麼選擇鄭和做正使 《古今識鑒》卷八記載:鄭和“身高七尺,腰大十圍,四岳峻而鼻小,眉目分明,耳山過面,齒如編貝,行如虎步,聲如洪鐘,才負經緯,文通孔孟,博辯機敏,長於智略,知兵善戰”。據說,明成祖欲通西洋,問擅長相術的袁忠徹:“三寶領兵如何?”袁忠徹回答說:“三寶姿貌才智,內侍中無與比者,臣察其氣色,誠可任。”於是,明成祖朱棣就任命了鄭和統督部眾前往西洋,結果所至畏服。

這種記載或者不無誇張之處。但是,鄭和能夠在近三十年間,統率大隊人馬,出使三十餘國,顯然是才智過人的。 近年,在福建長樂顯應宮出土了明代雕塑像群,其中的巡海大臣,有人認為這就是鄭和的形象。 2003年10月,在印度南部城市,當年華人較集中的柯枝,發現了一尊鎏金鐵像,供奉在一座中國寺廟中,其裝束形象與顯應宮出土的巡海大臣像極為相似,據認為這也是鄭和像。 遠下西洋,出訪萬國,這是一項重大的使命。這樣重要的工作為什麼要用宦官擔任呢?這就與明朝的政治制度有關了。 朱元璋一再申明對宦官的禁令,不允許宦官干預政事,但只是不允許他們參與決策,而以宦官擔任政事,傳命出使,在洪武時期也是很經常的事情。朱元璋說:“大抵此曹只充使令,豈可使當要路,執政操權,擅作威福?朕深鑑前轍,自左右服役之外,重者不過俾傳命四方而已。”所以,洪武時期命宦官出使的事特別多,不論是國內還是國外。明朝宦官與外官屬於兩個系統。宦官是天子和親王的私臣,是內官,是皇帝的家人,直屬於皇帝,所以,有關宦官的製度規定都寫在《皇明祖訓》中,與朱元璋對親王公主的規定並列。朱棣靖難奪位後,對宦官更為倚重,選擇宦官擔任使節,就是很自然也是很正常的了。鄭和在靖難之役中立有戰功,深得朱棣的信任,再加上他的個人才能和出身、宗教背景,選派他出使西洋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4.鄭和船隊的航海技術 鄭和船隊遠航,歷盡艱難險阻,但都能化險為夷,順利返航,在當時不能說不是奇蹟:文獻記載了當年航海的壯麗景象: 觀夫海洋,洪濤接天,巨浪如山;視諸夷域,迥隔於菸霞縹緲之間。而我之雲帆高張,晝夜星馳,涉彼狂瀾,若歷通衢者。 鄭和的遠航船隊擁有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船隻和航海技術。 鄭和船隊的規模是空前的,船隊由寶船、戰船、座船、糧船、水船組成,共大小船隻百餘艘。其中“寶船六十三號,大者長四十四丈四尺,闊十八丈;中者長三十七丈,闊一十五丈”。明代一尺相當於0.311米,大號寶船長曰138米,寬曰56米。船隊中還有二千料海船和八櫓船。據現代學者推算,二千料海船排水量約為1000餘噸。船隊各種人員包括官校、旗軍、勇士、火長、舵工、班碇手、通事、辦事、書算手、陰陽官、醫士,鐵錨、木埝、搭材等匠,水手、民稍,共27800餘人。船上備有充足的糧食、淡水、鹽、醬、茶、油、燭、柴,等等。

比鄭和稍晚,即西方史學家所說,進入了世界大航海時代。如果把西方著名航海家的航海規模與鄭和相比較的話,更能看出鄭和下西洋船隊的龐大。 1492年,晚87年,哥倫布航海,發現新大陸 帆船3艘,最大的排水量不足250噸,水手約88名 1497年,晚92年,達伽馬航海,到達印度卡利卡特 船4艘,最大排水量120噸,船員約160名 1519年,晚114年,麥哲倫環球航海 船5艘,最大排水量130噸 鄭和航海時,阿拉伯人曾畫下鄭和的寶船,後來美國人又把鄭和寶船與哥倫布的船進行了比較,以證明二者大小懸殊。 鄭和航海導航使用航海羅盤和過洋牽星術。航海羅盤指針以燈芯草紮住,浮於羅盤水內。雖有風波不易脫落。羅盤分24方向,48指向,每指向7.5度。過洋牽星術靠日月升落辨別方向,靠測星體高低度量遠近。其法以大小12片牽星板測量,在太陽升起前和落下後的12分鐘內所謂“晨昏朦影”時進行測量。里程計算則以更為時間單位,每一晝夜分為10更,每更行程約合16.22—10.81海裡。各船之間的聯絡,白天看旗,夜間看燈籠,霧雨天聽鑼鼓音,還使用信鴿。

5.鄭和航行到了哪裡 鄭和所下之西洋,一般說是印度洋。當時東、西洋在什麼地方分界呢? 不同時期所說的東、西洋範圍不同。明代初期,鄭和航海時所謂的東洋、西洋,繼承了元朝的說法。鄭和所指的西洋,應該以隨同鄭和一起下西洋的馬歡所說為準。馬歡在其《瀛涯勝覽》一書中“南渤裡國”條寫道:“國之西北海內,有一大平頂峻山,……名帽山。其山之西亦皆大海,正是西洋也。”所指大平頂峻山,是馬六甲海峽西口的韋島(Pulauwe)。那麼,韋島即是當年東西洋得分界,其東為東洋,其西為西洋。 鄭和出航一般從南京龍江港起航,經江蘇太倉劉家港,編隊集結出海,駛向福建長樂縣太平港駐舶,等候東北季風,冬天,從福建閩江口五虎門開洋遠航。鄭和下西洋第一次。經南中國海—占城(今越南歸仁)—爪哇(在今印度尼西亞)—滿剌加(今馬來西亞馬六甲)—舊港、阿魯、蘇門答剌、南巫裡(以上在今印尼蘇門答臘島)—錫蘭山(今斯里蘭卡)—小葛蘭(今印度奎隆)—柯枝(今印度科欽)—古里(今印度卡利卡特),返航。

鄭和第二次下西洋,船隊還到過渤泥(今文萊)、暹羅(今泰國)、真臘(今柬埔寨),以上。 鄭和第三次下西洋,到過淡馬溪(今新加坡)、加異勒(在今印度半島南端東岸)阿拔巴丹、甘巴里。 第四次航行,到過彭亨、急蘭丹(在今馬來半島)、溜山(今馬爾代夫群島)、忽魯謨斯(今伊朗波斯灣口阿巴斯港格甚姆島),跨越了印度洋。 第五次航行,到過木骨都束(今索馬里摩加迪沙)、不剌瓦(在今索馬里)、麻林(今肯尼亞馬林迪);祖法兒、阿丹、剌撒(在今也門),以上。 第六次航行,到過竹步(今索馬里朱巴河)、幔八薩(今肯尼亞蒙巴薩),以上。 第七次航行,從竹步再向南,到達非洲南端,接近莫桑比克海峽。 當時說,鄭和七下西洋,所歷“大小凡三十餘國,涉滄溟十萬餘里”。 永樂年間,鄭和所到過的海外各國,派使臣來華的就有318次(不包括朝鮮、日本、琉球)。有四個國家的11位國王親自來華,有浡泥(在今加里曼丹島)國王、蘇祿(在今菲律賓蘇祿群島)國王、滿剌加(在今馬來西亞)國王、古麻剌朗(今屬菲律賓)國王等。這在中國歷史上是從來沒有過的。 6.鄭和下西洋影響深遠 永樂四年(1406年)鄭和的船隊來到爪哇,正值爪哇東王與西王相攻殺。東王戰敗被殺,屬地為西王吞併。鄭和船隊經過東王治所,官軍登岸貿易,竟有一百七十人被西王都馬板兵殺害。鄭和為了自衛,剛要興兵致討,西王聞訊趕忙遣使到明廷謝罪。由於都馬板遣使表示謝罪悔過,朱棣決定“止兵不進”。但一百七十人死於無辜,都馬板必須輸黃金六萬兩償命贖罪。如不然,“問罪之師,終不可已”,爪哇表面悔過,實際並不服罪,鄭和於第二次下西洋時再至爪哇,都馬板才派使臣獻黃金萬兩謝罪。禮部臣以爪哇償金尚欠五萬兩,請治爪哇使者之罪。朱棣說:“朕於遠人,欲其畏罪而已,豈利其金耶?今既能知過,所負金悉免之。”後來爪哇“比年一貢,或間歲一貢,或一歲數貢”,與明朝關係一直較好。 鄭和的使團又曾到渤泥國(渤泥在今加里曼丹北部及文萊蘇丹國),封前渤泥國王馬合漠沙世子麻那惹加那乃為渤泥國王,給印符誥命。永樂六年(1408年)八月,麻那惹加那乃率其妃及弟妹男女並陪臣來中國朝見。朱棣派中官杜興等前往福建宴勞慰問,迎接進京。朱棣對麻那惹加那乃遠道前來十分高興,設宴款待,“嘉勞再三”。麻那惹加那乃稱頌“天子功德加於我者,與天地同其長矣”。因而“遠方臣妾,不敢自外,逾歷山海,躬詣闕下,以伸其悃。”朱棣對渤泥國王的至誠也很受感動,說:“王之至誠,貫於金石,達於神明。” 渤泥國王的來朝是鄭和出使而取得的最令朱棣滿意的結果,不幸後來渤泥國王回國前病死在中國。朱棣為其輟朝三日,以示哀悼,並以王禮安葬於南京南城外。 永樂七年(1409年),鄭和開始第三次遠航。這次遠航,受到了占城國王的歡迎,因為明朝制止了安南對占城的侵略。在鄭和第二次遠航時,曾經到過錫蘭山,向佛寺布施香禮,並立碑於錫蘭山。此碑經過五百多年,1911年發現,現存於科隆坡博物館。當時錫蘭山國王為阿烈苦奈兒,是個暴君,對明朝及鄰國不友好,“屢邀劫其往來使臣,諸番皆苦之”。鄭和第二次出使時沒有能解決這一問題。這一次,鄭和帶了朱棣的詔書,告誡錫蘭山國王要“祗顧天道,恪守朕言,循理安分,勿得違越,不可欺寡,不可凌弱”。同時照例給予賞賜。阿烈苦奈兒非但不聽,反而要謀害使者,劫奪錢糧船隻,結果失敗被俘,被解送南京。朱棣念其為遠人,不久釋放。永樂十年,朱棣派使節往錫蘭山頒給誥印,封阿烈苦奈兒的親屬耶巴乃那為王,並送還阿烈苦奈兒。這一舉措使得海道清寧更多的貢使絡繹不絕地來到中國。鄭和這次出使,還詔封了滿刺加的國王,使滿剌加擺脫了長期受■羅控制的地位。在鄭和船隊回還時,滿剌加國王隨船來到中國致謝,朱棣親自在奉天門設宴款待,並給予厚賜。在鄭和的斡旋下,暹羅終於與滿剌加和睦相處。 鄭和船隊所到之處,要代表皇帝給予賞賜,還要與當地進行貿易。同時明朝與許多國家之間建立了朝貢貿易關係。朝貢有定期,或一年、兩年、三年一貢,也有一年幾貢的。朝廷接受貢品,給予賞賜,還收買其餘的貨物,也准許其在市場上出賣其貨物。中國輸往各國的有絲綢、瓷器、鐵製工具及生活用品、手工業品、藥材、茶葉、貨幣、衡器、曆法、書籍,等等。輸入的主要有香料、藥材、製瓷原料、珍稀動植物,等。 鄭和的航海是以強大的武力為後盾的。 《明史》鄭和傳說,鄭和下西洋要“耀兵異域,且視中國富強”。但最近有學者在浙江寧波天一閣圖書館發現,鄭和傳最初的稿本中,“耀兵異域”為“耀威異域”。 “耀威”比“耀兵”應該更符合當時的歷史實際。 港前身三佛齊的移牒 當時海上秩序混亂鄭和要達成他的目的沒有武力為後盾是不可能的。鄭和不純用武,他首先是“宣天子詔”,“給賜金幣”,如果“不服”,則“以武懾之”。鄭和明顯用武的例子在記載中有三次。一次是捉拿了舊港的酋長陳祖義。陳祖義是私逃海外的華人,又“剽劫商旅”,鄭和用武不為無因。不過,我們不妨先來讀讀明廷“部臣”通過暹邏轉給舊: 自有天地以來,即有君臣上下之分……我聖天子一以仁義待諸蕃。何諸番敢背大恩,失君臣之禮!倘天子震怒,遣一偏將,將十萬之師,恭行天罰,易如覆手。爾諸蕃何不思之甚。我聖天子曾曰:“安南、占城、真臘、暹邏、大琉球皆修臣職,惟三佛齊梗我聲教。彼以蕞爾之國,敢倔犟不服,自取滅亡。” 它強調的是“君臣上下之分”,是“君臣之禮”,如果失分、越禮,那麼便要“恭行天罰”了。他捉拿陳祖義,也是對各國的威懾。陳祖義解京伏誅,“諸夷聞之震懾,曰'真天威也。吾曹安意內向矣'”。從此海上清寧,海道暢通。從中可以看到武力的作用。 另一次是將錫蘭山的國王亞烈苦奈兒及其家屬捉拿至京。據說,錫蘭山僅梁時與中國通,其後與中國絕少來往。鄭和使其地,幾等於強使其與中國來往,其國王“欲害和”,“誘和至國中,索金幣”,鄭和不得已抓了錫蘭山的國王,“諸邦益震讋,來者日多”。 還有一次是在蘇門答臘“生擒偽王”蘇幹刺,鄭和至蘇門答臘封其酋長為國王。其先,王之父死於與鄰國花面王的戰事。某漁翁因率眾殺了花面王,為蘇門答臘王妻報了仇,而據有了王位,稱為老王。王子宰奴里阿必丁年長,殺了老王奪回王位,從此與老王之弟蘇幹刺累年爭戰不息。鄭和支持宰奴里阿必丁,將蘇幹刺擒歸,在明朝人看來,明朝的皇帝是天子,四夷的君主是國王,各國之間發生的糾紛,天子朱棣都有調節裁處的責任,且看: 永樂元年八月癸丑,敕安南胡■曰:朕君臨萬方,體天為治,一物失所,時予之辜。今占城與爾鄰壤,爾屢興兵侵其土地,殺其人民,剽掠財物,占城之人困爾■毒。夫兩國土地,傳自先世,而主於天子,何得恃強踰越!為惡受禍,自古有明戒,然事已在赦前,茲不深究,自今宜保境安民,息兵修好,則兩國並受其福。爾其欽哉! 又如: 永樂十七年十月癸未,遣使諭暹邏國王三賴波磨刺扎的賴曰:朕祗膺天命,君主華夷,體天地好生之心以為治,一視同仁無間彼此。王能敬天事大修職貢,朕心所嘉,蓋非一日。比者,滿刺加國王亦思罕答兒沙嗣立,能繼乃父之志,躬率妻子,詣闕朝貢。其事大之誠與王無異。然聞王無故欲加之兵。夫兵者凶器,兩兵相鬥,勢必俱傷。故好兵非仁者之心。況滿刺加國王既已內屬,則為朝廷之臣。彼如有過,當申理朝廷,不務出此,而輒加兵,是不有朝廷矣。此必非王之意……輯睦鄰國,無相侵越,並受其福,豈有窮哉!王其留意焉。 鄭和的出使活動是始終伴隨著武力或以武力為後盾的。用鄭和的話說,就是“及臨外邦,其蠻王之梗化不恭者,生擒之;其寇兵之肆暴掠者,殄滅之。海道由是安寧,番人賴之安樂”。鄭和的出使,為朱棣爭得了天朝大國的榮譽,明人說:“天之所覆,地之所載,莫不貢獻臣服,三世五世,不是過矣。”這正是朱棣要誇耀於國人的。因而,他們也稱讚鄭和“為天子光”。 由於鄭和打通了海路,維護了海上秩序,各國之間的貿易和交流也比以前更為繁榮。 及臨外邦,番王之不恭者,生擒之;蠻寇之侵掠者剿滅之,由是海道清寧,番人仰賴 推行天朝禮制體係是鄭和下西洋的核心使命,鄭和下西洋是明成祖為了按儒家理想建立天下格局的努力的重要措施。明成祖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以強大的實力為後盾的。通過鄭和下西洋和其他種種措施,結果是 (1)明代中國在世界各國中具有崇高的威望和位置,所謂“威德遐被,四方賓服”。 (2)明朝與周邊的眾多國家都建立、保持了朝貢貿易關係其伸延聯繫範圍之廣,超過以往歷代,使明朝成為努力拓展國際空間的空前的時代,所謂“遠邁漢唐”。 成祖“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賓服,受朝命而入貢者迨三十國,幅員之廣遠邁漢唐。成功駿烈,卓乎盛矣!” 明成祖所要建立的天下秩序,是當時歷史的產物。他的思想觀念無法超出歷史的限制。我們不能用今天普遍承認的國家關係準則去要求他。也就是說,他的觀念與當今世界大小國家一律平等的觀念立意是不同的。但是,在當時的情況下,明朝以其力量所及,為維護和平秩序,為保護商路通暢,為各國之間的和平交往做出了重要貢獻。特別是,明朝不掠奪別國財物,不侵占別國領土,堅持厚往薄來,著不僅使我們看到一個泱泱大國的風采,也使我們不能不讚歎中國傳統文化的優秀。 鄭和得到了世界的廣泛尊敬。鄭和所到之處,很多遺址被精心保護,在印度尼西亞有三寶壟、三寶墩、三寶洞,在馬來西亞有三寶山、三寶井,在斯里蘭卡鄭和所立的石碑還完好地保存著。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柬埔寨等國都有三寶廟。在非洲索馬里布拉瓦地區還有一個鄭和村。 7.鄭和船隊後裔 鄭和航海,前後跨越20餘年,船隊人員達二萬多人,每次航行都要經過兩年多的時間,船員們在所到各地與當地百姓有廣泛的接觸,那麼是不是現在會在某個地方留下鄭和船隊的人員,因而現在還有他們的的後裔呢? 澳大利亞安亨地(AmhemLand)北部原住民的民歌中,記錄了一支叫作白吉尼(Baijini)的民族。他們比印度尼西亞人和歐洲人更早來到澳洲,而且與中國人有關。記憶中的白吉尼人有淺金黃色的皮膚,當地的原住民還說白吉尼人的女子漂亮極了,她們總是穿著彩色的袍子和褲子。白吉尼人種植水稻,用石塊樹皮蓋房子,用帶來的織布機織布,在大缸裡染紗。後來他們離開了安亨地。跟隨鄭和航海的費信,在《星槎勝覽》中記載寶船隊曾經到達吉里地悶島(Timor)。這個島位於澳洲達爾文港北方400英里,所以有人認為鄭和下西洋曾到過澳洲。 另外,《鄭和航海圖》上有一個叫“哈甫泥”的地方,這個地方被認為是南極洋的科爾圭蘭島(Kerquelandisland),這說明鄭和船隊的分(■)可能到達過南半球。 在非洲的東海岸,在肯尼亞沿海的群島上,有一種貝朱尼人(Bajuni)。他們的皮膚顏色淺,體形較瘦小,面目清秀。男性鬍子平順垂掛,女性頭髮中分,梳兩個辮子。 珮特島(Pate)上法茂族的一支,叫瓦上家人(Washanga),自認為是中國人的子孫,其祖先是發生船難後存活下來的中國水手。他們會砌城牆,擅長雕刻和精細木工。他們中間還流傳著當年馬林迪國王向中國皇帝贈送長頸鹿的故事。有人推斷他們是鄭和部下的後裔。 2003年,中國新華社記者和肯尼亞濱海考古專家曾到那裡實地考察。見到了自稱中國人後裔的瓦尚家人。 歷史是如此撲朔迷離。他們真的是鄭和船隊的後裔嗎?這是個尚待解答的問題。 8.鄭和實現了環球航行嗎 2002年,英國退役軍官孟席斯(GavenMenzies)出版了一布叫作《1421年:中國發下現世界》(1421:TheyearChinaWorld)的書。書中宣稱,他經過年十五年,遍歷一百二十個國家,通過精心考證得出結論:中國人鄭和率先實現了環球航海。這是一條爆炸性的新聞,立刻在全世界引起了廣泛的反響。在短短三天之內,就有包括加拿大日本在內的世界上二十六家電視台對他進行採訪,世界各大出版商不惜高價向他購買這本書的版權。孟席斯租用了英國皇家地理學會的演講廳,邀請學者、外交官、海軍軍官、出版商和記錄片製片人二百五十餘人發表他的研究結論,而實際出席的達到了七百多人。孟席斯的寫手勃諾米也被出版商和電影公司的查詢包圍,他說:“幾乎可以說,不管(結論)是否正確,這也是一個偉大的冒險故事。孟席斯是一個非常英式的偏執怪人,像他這樣的人通常就是找出真相的人。”他又說:“許多學者思想僵化,只想保護自己,對他們來說,孟席斯是一名門外漢,他們會像狼群那樣圍著他不放。” 孟席斯是首先通過在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圖書館發現的一幅古地圖開始研究的,他的長期海上航行經歷,給了他很大幫助。他不僅閱讀了大量的史料,而且結合星象學、地圖學、古代文物和人類學進行研究。孟席斯表示,他的研究態度很嚴肅,希望還歷史以本來面目。他還說:“了解鄭和越多,越驚嘆鄭和歷史的分量。”他推斷,中國船隊不僅到過非洲海岸,而且到過南美洲和澳大利亞,並進入了加勒比海和科蒂茲海。他提出了在加勒比海發現的9艘中國古代沉船殘骸的有力證據。如果孟席斯的結論成立,它將改寫世界航海史,改寫世界地理大發現的歷史。他還說:“鄭和實在是個了不起的航海家,他具有超群的領導能力。他在船隊前進的過程中,吸收了不少沿途的能工巧匠為船隊服務,其中包括基督教徒、阿拉伯人、通曉各種語言的翻譯。那是一個名副其實的跨國船隊。”“而且在我的考證中,鄭和的航海根本帶著和平的願望,並非一些史籍中所說,是'耀兵異邦'。鄭和在近二十年的七次出海航行中,除了幾次針對海盜的防衛作戰外,沒有證據顯示,船隊對沿途居民實施主動進攻,更無史料顯示,鄭和的船隊意圖征服異邦。這與以後西方的航海家征服性侵略性的遠征性質根本不同。” 事實不幸被這位寫手言中。許多學者像一群狼一樣圍著這個門外漢孟席斯。 孟席斯的研究是有缺點的。比如,他得到的1424年以前繪製的古海圖,上面就已標明了非洲、南美洲、澳大利亞和很多島嶼的位置,標明了好望角。而這時,歐洲人的航海探險還沒有開始,早就有人到過這些地方。而當時鄭和正帶領世界上最大的船隊遠航,他認為,那肯定是中國人。他的推論還需要更多的證據。到現在為止,我們還不能確認是中國人鄭和首先完成了環球航海,但是我們應該對孟席斯的研究予以尊重,而不是指責。至少,他提出的問題值得我們進一步去探討,他使用的一些方法也值得我們藉鑑。一個西方學者能夠不帶偏見地看待東西方的歷史,本身就是極為了不起的。 9.永遠的遺憾 鄭和二十餘年的大規模航海活動,促進了世界各國的文明進程。 1998年,美國地理雜誌評選出一千年來,一百位對全世界貢獻最大的人物,入選的中國人有,鄭和、忽必烈、毛澤東、曹雪芹、朱熹、范寬,而鄭和位列第一位。 早在1904年(清光緒三十年),梁啟超就發表了《祖國大航海家鄭和傳》,第一次系統地整理了鄭和航海的歷史,向國人和世界作了介紹。他稱鄭和為與意大利航海家哥倫布、葡萄牙航海家達嘉馬“是並時而興的海上巨人”,且早於哥倫布六十餘年,早於維哥達嘉馬七十餘年。孫中山先生在《建國方略》中說:鄭和下西洋是“中國超前軼後之奇舉”。 1947年中國政府在西沙群島中命名了永樂群島(西)和宣德群島(東),在南沙群島命名了鄭和群礁。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國人民解放軍將第一艘現代化訓練艦命名為鄭和號。鄭和遠航的奇蹟,永遠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但又如梁啟超指出:“哥氏、維氏之績能使全世界劃然開一新紀元。而鄭君之烈,隨鄭君之沒以俱逝。我國民雖稍食其賜,亦幾希焉。則哥倫布隱含,有無量數之哥倫布,維哥達嘉馬以後,有無量數之維哥達嘉馬。而我則鄭和以後,竟無第二之鄭和。噫嘻,是豈鄭君之罪也!” 鄭和下西洋為什麼在宣德以後戛然停止了?梁啟超指出:鄭和下西洋是為了滿足“雄主之野心,欲博懷柔遠人、萬國來同等虛譽,聊以自娛耳。故其成就者,亦適應於此希望而止。”“鄭和之成就,在明成祖既已躊躇滿志者,然則,以後雖有無量數之鄭和,亦若是則已耳。” 鄭和嚇西洋為什麼戛然而止,為什麼沒有產生像哥倫布航海那樣的深遠影響?梁啟超早在一百年前就說明白了。那就是他的動因不同。鄭和下西洋缺乏經濟發展原動力的驅使。明成祖所達到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是名義性的,而不是實質性的。然而,拋開明成祖的個人目的不談,天朝禮制體系的設想卻是美好的沒有侵略,沒有殺戮,全天下共享太平之福。但不幸的是,歷史的發展常常伴隨著掠奪和殺戮。人們在歌頌哥倫布的偉大功績時,卻不去計較他的野蠻掠奪和殺戮,人們在稱頌美洲大陸的發現時,卻忽略了印第安人的血淚和苦難。無疑,這種價值定位,是以西方為中心的,是以強權強勢為中心的。在今天我們評價這段歷史時是不是應該改變這種以西方為中心,宣揚掠奪、侵略有理的價值觀呢?我們的世界究竟需要什麼呢?無疑,需要發展。然而,更需要和平、平等。發展不需要掠奪和流血,不能以犧牲弱小民族為代價。說到此,我們不能不讚歎中華民族的天下觀之偉大。它要建立的是一個天下為公的、普天之下一視同仁的和諧世界。鄭和留給世界的不止是對新航路的開闢,不止是他的領先的造船和航海技術,不止是他堅韌不拔的精神力量,更主要的是一份珍貴的文化遺產。在今天面向二十一世紀,面向全球化,在建立國際新秩序時,這份遺產將會為我們提供寶貴的借鑒。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