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傳記回憶 安東尼奧·薩馬蘭奇

第17章 第14章情系中華(2)

安東尼奧·薩馬蘭奇 刘平安 12942 2018-03-16
自1980年以來,中國參加了第13屆以後的各屆冬季奧運會,還派出龐大的代表團參加了第23屆、第24屆、第25屆和第26屆奧運會。在洛杉磯奧運會上,射擊運動員許海峰奪得了本屆比賽的第一枚金牌,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奧運獎牌得主,徹底改寫了中國奧運無獎牌的屈辱記錄。在這4屆奧運會上,中國健兒奮力拼搏,奪金摘銀,以優異的成績向世人證明,中國人並不是“東亞病夫”!讓我們記住那些為中國摘去“東亞病夫”帽子、令國人揚眉吐氣的奧運英雄的名字吧。 第二十三屆洛杉磯奧運會中國冠軍榜 姓名項目成績 周繼紅女子10米跳台跳水435.51分 曾國強舉重52公斤級235公斤 吳數德舉重56公斤級267.5公斤

陳偉強舉重60公斤級282.5公斤 姚景遠舉重67.5公斤級320公斤 欒菊傑女子花劍個人 李寧男子自由體操19.925分 婁雲男子跳馬19.950分 李寧男子鞍馬19.950分 李寧男子吊環19.850分 馬燕紅女子高低杠19.950分 許海峰男子手槍慢射566環 李玉偉男子移動靶587環 吳小旋女子小口徑標準步槍581環 中國女子排球(張蓉芳郎平朱玲周曉蘭楊錫蘭梁艷姜英侯玉珠蘇惠娟 李延軍楊曉君鄭美珠) 第二十四屆漢城奧運會中國冠軍榜 姓名項目成績 婁雲男子跳馬19.875分 許艷梅女子3米跳板445.20分 高敏女子10米跳台580.23分 陳靜乒乓球女子單打

陳龍燦/韋晴光乒乓球男子雙打 第二十五屆巴塞羅那奧運會中國冠軍榜 姓名項目成績 陳躍玲女子10公里競走44分32秒 莊泳女子100米自由泳54秒64 錢紅女子100米蝶泳58秒62 林莉女子200米個人混合泳2分11秒65(破世界紀錄) 楊文意女子50米自由泳24秒79(破世界紀錄) 伏明霞女子10米跳台461.43分 高敏女子3米跳板572.400分 孫淑偉男子10米跳台677.31分 陸莉女子高低杠10分 李小雙男子自由體操9.925分 張山雙向飛碟223中 王義夫男子氣手槍684.8環 莊曉岩女子柔道72公斤以上級 鄧亞萍乒乓球女子單打 王濤/呂林乒乓球男子雙打

鄧亞萍/喬紅乒乓球女子雙打 第二十六屆亞特蘭大奧運會中國冠軍榜 姓名項目成績 孫福明女子柔道72公斤以上級 樂靖宜女子100米自由泳54秒50 唐靈生男子舉重59公斤級307.5公斤 占旭剛男子舉重70公斤級357.5公斤 李小雙男子體操個人全能58.423分 李對紅女子射擊25米運動手槍687.9環 楊凌男子射擊10米移動靶685.8環 伏明霞女子跳台跳水521.58分 王軍霞女子田徑5000米跑14分59秒88 鄧亞萍/喬紅女子乒乓球雙打 熊倪男子跳板跳水701. 46分 孔令輝/劉國樑男子乒乓球雙打 葛菲/顧俊女子羽毛球雙打 鄧亞萍女子乒乓球單打 伏明霞女子跳板跳水547.68分

劉國樑男子兵乓球單打 1991年2月28日,李鵬總理批准了國家體委、外交部、財政部、北京市人民政府4個部門關於申請在北京承辦2000年奧運會的聯合請示。緊接著在3月28日,北京2000年奧運會申辦委員會正式成立。消息傳來,全國上下歡欣鼓舞,群情振奮。從1932年劉長春孤身一人遠涉重洋參加第十屆奧運會,到今天中國正式提出申辦奧運會,這是何等巨大的一個飛躍!半個多世紀以來,中國的奧林匹克運動從無到有,從弱到強,走過了一條佈滿荊棘的坎坷道路。回想從前,中國連派一名選手參加奧運會的經費都要靠別人施捨;而且參加奧運會42年沒有獲得一枚獎牌。現在我們不僅在大規模的奧運會上奪金摘銀,而且抬頭挺胸,大聲向世界宣布:中國將爭辦世紀之交的第27屆奧運會。這是何等的豪氣,怎能不令國人揚眉吐氣!北京參加申辦不僅顯示了中國對奧林匹克運動的鼎力支持和中國體育事業的飛速發展,更是向世界展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國力已有了極大的增強,完全有能力主辦全球體育盛會!

早在1985年1月,鄧小平在接見一位外國領導人時,就談到中國準備在2000年舉辦奧運會,這極大地鼓舞了全國的體育工作者。從此國家體委和國家奧委會的領導開始著手醞釀研究申辦奧運會的可能性。其後我國體育部門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備戰第11屆亞運會的戰役中,申辦一事暫告擱置。 1990年7月3日,伍紹祖、張百發陪同鄧小平參觀新建立起來的國家奧林匹克體育中心時,小平同志說過這樣一番話,“辦完亞運就要辦奧運。舉辦奧運會,對振奮民族精神、振奮經濟都有好處,你們下決心沒有?為什麼不敢干這件事呢?建設了這樣的體育設施如果不辦奧運會,就等於浪費了一半。”小平同志的這番話語,有如起跑的信號槍,國家體委和北京市政府開始了爭取申辦的運作。

1990年9月22日在亞運會開幕式上,國家主席楊尚昆對來訪的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說:“希望在2000年能夠在中國舉辦奧運會。”他代表中國政府表達了要申辦奧運會的意願。經過近5個月的論證和研究,1991年2月28日,國務院正式同意北京參加申辦2000年奧運會。 1991年12月3日,以奧申委常務副主席張百發為首的3人代表團到洛桑國際奧委會總部向薩馬蘭奇主席遞交了申請書。北京開始了與柏林、悉尼、伊斯坦布爾等7個城市角逐2000年奧運會的艱苦戰鬥。 北京奧申委吸取巴塞羅那和亞特蘭大的成功經驗,開展了大量的公關宣傳工作,在1993年9月國際奧委會最後投票選舉主辦城市前,北京已成為獲勝呼聲最高的3個城市之一。

1993年9月23日,舉世矚目的國際奧委會第101次全體委員會議在風景秀麗的摩納哥首都蒙特卡洛召開。中國派出了以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為名譽團長、陳希同為團長,由200多人組成的強大代表團趕赴蒙特卡洛,為北京爭取勝利做最後的拼搏。 23日上午和下午,參加最後角逐的5個城市(北京、悉尼、曼徹斯特、柏林和伊斯坦布爾)的代表團先後進行陳述報告,下午6時,扣人心弦的秘密投票正式開始,前3輪,北京的得票都位居第一。 3輪的投票結果為: 第一輪北京32票悉尼30票曼徹斯特11票柏林9票伊斯坦布爾7票 第二輪北京37票悉尼30票曼徹斯特13票柏林9票 第三輪北京40票悉尼37票曼徹斯特11票 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在最後的第四輪投票中,悉尼以45票比43票戰胜北京,成為2000年第27屆奧運會的主辦城市。

儘管由於西方大國幕後操縱,悉尼、曼徹斯特聯手抵制,北京在最後十幾分鐘敗在悉尼手下,但這次組織嚴密的申辦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可資借鑒的經驗。奧林匹克的火炬終有一天會在中華大地上點燃! 薩馬蘭奇第一次訪問中國是在1978年,當時中國在國際奧委會的合法席位還未恢復。 1978年,中國對外開放的門戶剛剛打開,國際奧委會也正準備重新向中國敞開大門。 踏上中國的大地,薩馬蘭奇認真地觀察,仔細地傾聽,特別是對於中國的歷史和海峽兩岸的關係做了較深入的了解。面對10億人口的泱泱大國,薩馬蘭奇深受觸動,奧林匹克運動會是個大家庭,不應該有任何人被拒之門外。同時中國又是一個大家庭,任何人企圖人為地把她分割開來的做法最後肯定是行不通的。

為了早日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奧委會在國際奧委會中的合法席位,身為國際奧委會副主席的薩馬蘭奇積極協助基拉寧主席開展工作。在基拉寧提出承認中國奧委會為中國全國性奧委會的議案後,薩馬蘭奇一方面幫助勸說歐洲國家的國際奧委會委員支持基拉寧的提案;另一方面積極爭取台灣方面採取合作態度。 11月25日,國際奧委會作出決議後,台灣奧委會曾因堅持使用自己所謂的“國旗”和“國歌”而被禁止參加奧運會。薩馬蘭奇擔任主席後,在堅持維護國際奧委會決議的效力的同時,密切關注著台灣體育事業的發展。經過他努力說服,台灣地區體育組織終於接受了國際奧委會的決議。從23屆奧運會開始,台灣海峽兩岸的中國體育運動員同時出現在奧運賽場。薩馬蘭奇驕傲地向全世界宣布:國際奧委會是世界上唯一的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台北兩個會員並存的國際組織。

對於任何企圖分裂中國的行為,薩馬蘭奇都予以堅持制止。 1988年冬季奧運會上,兩名台灣運動員違反奧運會的有關規定,佩帶並在雪車上張貼台灣當局的標誌。對此薩馬蘭奇予以嚴厲批評。後台北奧委會主席張豐緒就此事寫給國際奧委會一封信。信中承認台灣運動員的行為是錯誤的,並保證以後不再違約。薩馬蘭奇在國際奧委會全體會議上通報了台北奧委會對雪車項目領隊梁春元的處分決定:取消領隊資格,以後不准許其參加冬奧會。薩馬蘭奇在執委會上強調說,以後對於中國台北運動員在奧運會中使用會旗會徽的問題,要予以重視,堅決杜絕類似事件的發生。 亞特蘭大奧運會召開前一年,組委會在一本供其工作人員學習用的小冊子中有違反國際奧委會關於台灣問題決議的內容。中國奧委會嚴正指出其錯誤後,美方表示了道歉並且採取了補救措施。但是為了避免在奧運會上再發生類似事件,何振梁在兩次執委會上就此作了發言。他強調說希望亞特蘭大百年奧運會順利進行,圓滿成功。要做到這一點,不能忽視任何可能發生的問題,更不要製造可能帶來負面影響和超出控制的問題。他說,鑑於美國政策上的某些變化,他願意在奧運會前一年就指出,為了奧林匹克運動的利益,百週年奧運會不應該被美國或台灣地區的某些政客用於政治目的。兩次會議上,薩馬蘭奇也都對亞特蘭大組委會提出嚴重警告,要他們避免捲入任何有關台灣問題的爭論,維護國際奧委會1979年11月洛桑決議。 薩馬蘭奇早就意識到,像中國這樣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不僅應該在奧運會中顯示出她的力量,而且應該在國際奧委會佔有相應的地位。 1980年擔任國際奧委會主席後,薩馬蘭奇就向國際奧委會積極推薦新中國的人選。經過他的努力,國家體委副主任何振梁於1981年10月2日在巴登堡召開的國際奧委會第80次全體委員會議上被一致同意接納為國際奧委會委員。薩馬蘭奇非常高興地把自己的一枚奧林匹克五環金質別針別在何振樑的衣襟上,然後握著何振樑的手說:“國際奧委會與中國奧委會之間的合作,將會由於你而大大加強,並且將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何振梁沒有辜負中國人民和薩馬蘭奇的希望,他積極工作,並且為發展國際奧委會同中國奧委會的關係做出了不懈的努力。薩馬蘭奇對此很滿意。 1985年6月25日,何振梁在國際奧委會第90次會議上,被選為國際奧委會執行委員。 5年之後,何振梁在波多黎各聖胡安市舉行的國際奧委會第95屆全體會議上又以全票當選為國際奧委會副主席。這是在國際奧委會裡擔任如此重要職務的第一位中國人。 薩馬蘭奇第二次來到中國是在1982年3月,這是他擔任國際奧委會主席後第一次訪問中國。此行的目的就是與中國領導人討論如何進一步加強國際奧委會同中國奧委會之間的合作、如何進一步發展中國同世界其他國家體育交流的問題。在訪問中,薩馬蘭奇對中國領導人說: “中國應該在國際體育界中發揮重要作用,應該把中國過去在國際體育組織中失去的東西贏回來,中國會在國際奧委會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事實正像薩馬蘭奇預料的那樣。 1980年1月,即中國奧委會恢復在國際奧委會合法地位僅兩個月,中國奧委會第一次派隊參加了在美國普拉西德湖舉行的第13屆冬奧會,以實際行動顯示了她作為國際奧委會成員的積極作用。 1984年,中國又派出陣容強大的代表團參加洛杉磯奧運會。薩馬蘭奇對此非常滿意,他認為這是中國以實際行動支持奧林匹克運動的最好體現,也是中國向全世界展現自己的極好機會。他還通過《體育報》對中國運動員提出了殷切期望: “對於中國運動員,我要說,參加世界重大比賽不是件容易的事。中國運動員很努力,相信會取得好成績。我們期待中國派一個強大的體育隊伍參加1984年在美國洛杉磯舉行的奧運會。” 雖然以蘇聯爲首的十幾個國家抵制第23屆奧運會,整體競技水平受到了一定影響,但中國體育代表團仍然以15枚金牌、8枚銀牌和9枚銅牌奪取了總分第5名的好成績,表現出中國運動員勇於拼搏、勇於進取的精神。從此,中國體育運動的發展水平愈發引起了薩馬蘭奇、國際奧委會,乃至全世界的高度重視。 在洛杉磯奧運會尚未召開之際,薩馬蘭奇就說過,他要親自去頒發中國的第一枚奧林匹克金牌。第23屆洛杉磯奧運會開賽第一天,許海峰就在手槍慢射中獲得本屆奧運會第一枚金牌,這也是中國自1932年參加奧運會以來取得的第1枚金牌,實現了中國在奧運會上“零”的突破。這天,薩馬蘭奇親自意味深長地把金牌掛在許海峰胸前。使這枚金牌遠遠超出了它自身的價值。當薩馬蘭奇1986年第5次訪問中國時,再次見到了許海峰,薩馬蘭奇高興地談到: “我一直記得我在洛杉磯奧運會上頒授第1枚金牌的時刻,因為第1枚金牌是授予中國運動員的,這也是中國奧運史上的第1枚金牌。” 這天,薩馬蘭奇送給許海峰一個精緻的刻有奧運會會徽的紀念章,並期待能夠在以後的奧運會上授給中國運動員更多的獎章。 1982年以後,薩馬蘭奇又6次訪問中國,更加加深了他對我們這個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優秀的歷史傳統的國家的理解和感情。這6次訪問分別是: ·1983年9月,出席了在上海舉行的第5屆全運會; ·1984年10月,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35週年國慶活動; ·1986年4月,代表國際奧委會向中國領導人授勳; ·1987年11月,在廣州出席第6屆全運會; ·1990年9月,參加在北京舉行第11屆亞運會開幕式; ·1993年5月,參加在上海舉行的第一屆東亞運動會的開幕式。 薩馬蘭奇以國際奧委會主席的身份對一個國家進行如此頻繁的公務訪問,只在奧運會主辦國和歐洲國家較為常見。因此,他對中國頻頻訪問的意義就顯得尤為突出。每次來訪,薩馬蘭奇的日程都排得滿滿的,他總是將眼睛“睜得大大的”,不放過任何一個觀察和參與中國體育事業發展的機會。 1993年5月應邀出席第一屆東亞運動會開幕儀式時,薩馬蘭奇和國際奧委會3位副主席、一名執委、9名委員和2名名譽委員及他們的夫人、秘書隨員等50多人抵達北京的時間是5月9日中午;稍事休息就換乘專機飛到上海;下午與江澤民總書記在上海親切會見;晚上8時出席東亞運動會的開幕儀式;第二天觀看游泳比賽,參觀了上海萬人體育館和新聞中心,接受了記者的採訪,聽取了上海市領導關於東亞運動會的工作匯報,為體育攝影和郵票展覽剪彩,出席上海市、國家體委及中國奧委會主辦的宴會,還分別會見了參加東亞運動會的幾個地區性奧委會的領導人,當天晚上趕回北京。第3天的日程安排更加繁忙,上午全國政協主席李瑞環接見;在中國奧委會聽取北京奧申委副秘書長屠銘德和技術主任婁大鵬的陳述報告;給陳希同、伍紹祖、張白髮、張彩珍四人頒發奧林匹克勳章。下午和第二天,除了視察北京的體育比賽場館外,還兩次參觀第三屆全國體育美術展覽;參加《奧林匹克運動》教材的首發儀式;還饒有興趣地參加了用西班牙語和英語進行的奧林匹克知識競賽。有趣的是,儘管日里萬機,12日薩馬蘭奇還和陳希同、何振樑等北京奧申委的領導人一起在北京街頭騎了大約10分鐘的自行車。薩馬蘭奇是想通過這種行動表達他對普通中國人民的友好感情。 通過訪問,他對中國的了解和友好感情不斷加深。在祝賀中國體育蓬勃發展的同時,也指出中國在體育運動的發展中應該對其他發展中國家起到推動作用。 早在1983年第5屆全國運動會上,薩馬蘭奇就在記者招待會上表示,希望中國能舉辦1990年第11屆亞洲運動會。 薩馬蘭奇在應邀參加中國建國35週年慶祝活動時又再次表示,中國體育事業發展很快,中國政府採取了許多重要措施,取得了許多新成就,而且中國還幫助第三世界國家發展體育事業。他認為,在中國舉辦亞運會已成為一件十分重要的事件。 當在漢城召開的亞洲奧林匹克理事會上,決定由北京主辦1990年亞運會時,薩馬蘭奇當即向北京市副市長張百發發來了賀信,並表示:“我們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將盡可能幫助你們。”他一直密切關注著第11屆亞運會的籌備情況,並予以極大的支持,他曾預言:“我相信第11屆亞運會一定會得到中國人民的支持,因為我十分了解中國人民。我知道,中國人辦事認真,遵守組織紀律,又熱愛體育事業,他們把組織辦好亞運會作為一項光榮的使命。這一切都是亞運會成功的有利條件。” 亞運會召開前,薩馬蘭奇來到中國,參觀了亞運村。他對亞運村的建設表示滿意。事後,他對記者說: “我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組織能力感到吃驚。在參觀亞運村時更感到震驚,那確確實實是一座可容納9千人的高水平的運動村。” 亞運會成功舉辦之後,薩馬蘭奇說: “亞運會各方面都進行得非常成功。一個成功地組織了這一切的國家是有能力主辦奧運會的。中國擁有所有必要的體育設施,只缺少一個大型奧林匹克體育場和一個自行車賽場。中國申請主辦奧運會並不是沒有資本。” 對於中國在奧運會取得的成就,薩馬蘭奇總是由衷地感到高興。 1992年7月27日巴塞羅那奧運會期間,薩馬蘭奇在辦公室裡親切會見了北京市奧申委的陳希同、伍紹祖、張百發等,何振梁陪見。他說:“幾年來中國為發展體育作出了許多努力並取得了好的成績,在一個新的世紀到來之際,在你們那裡舉辦一次奧運會是應該的。過去你們在奧運會的游泳比賽中默默無聞,但這次取得了金牌,給人們以震驚。中國人每取得一塊金牌,我總是很高興。1984年我親自給中國運動員發了奧運會上的第一塊金牌。……” 這中間最典型的例子也許要算薩馬蘭奇與“乒乓奇才”鄧亞萍之間的忘年神交。 鄧亞萍出身於乒乓世家,從小練就一種不服輸、不怯場的心理素質,不少人說她“人小心黑”。她不管國內比賽,還是世界大賽,也不管對手是誰,名氣多大,上得場來,牙關緊咬,雙目圓睜,能贏10分,絕不贏9分。她打球“殺”心特重,從來不受對方影響。她個子矮,手臂短,控制球的範圍小,便盡力搶在前面、打在前面、發力在前面,打出的球既狠又刁。為了這,她付出了高昂的代價。為了練就敏捷的步伐,彌補個矮的不足,她每天都堅持大運動量,訓練經常在腿上綁上重重的沙袋,加班加點。她的節假日,基本上在訓練館裡度過。為此,恩師張燮林經常勒令她休息,並怕她錯過吃飯時間,送去雞蛋以補方便麵之營養不足。張教頭每每談到這些,都無限感慨地說:“這種人太少了。” 艱苦的訓練加上天生的“殺氣”使鄧亞萍這位年輕的選手很快在全國嶄露頭角,多次獲得國內和國際大賽的冠軍,被譽為當今世界“第一怪球手”,威震世界乒壇。 1991年5月在日本千葉縣舉辦的世界錦標賽女單決賽中,鄧亞萍第一次從薩馬蘭奇手中接過了蓋斯特杯。 9月又在松本縣舉辦了“薩馬蘭奇主席杯”乒乓球國際錦標賽。熱愛乒乓球運動的薩馬蘭奇很讚賞鄧亞萍精湛的球藝,更愛她敢於向強手挑戰又不服輸的勁頭,他曾對何振梁說過,“鄧亞萍那種不服輸的勁頭,代表了運動員的風貌。”薩馬蘭奇在親自向鄧亞萍頒授了“主席杯”後,又邀請她在方便的時候到國際奧委會總部去做客。 10月鄧亞萍踐約去訪,薩馬蘭奇親自為她安排活動日程,在總部請她吃飯。活潑的鄧亞萍為薩馬蘭奇唱歌,送給主席一對健身球和一個河南家鄉的獨山玉刻。這個玉刻一直陳列在薩馬蘭奇餐廳的主要陳列櫃內。他在松本時就告訴鄧亞萍,如她能在巴塞羅那奧運會上奪冠,他一定親自發獎。 1992年7月正是巴塞羅那風光最迷人的時候,初次到巴市的鄧亞萍好像對這座城市的美麗風光、奧運村內新穎有趣的遊樂設施、別人奪得什麼金牌都不大感興趣,只是按時休息、練習、看對手比賽,一門心思琢磨製勝之道。 鄧亞萍和喬紅在女子雙打中過關斬將殺進前4名。半決賽中,以3比1戰胜韓國的玄靜和、洪次玉。決賽中,又戰勝隊友陳子荷、高軍,登上女雙冠軍領獎台。 在女單比賽中,小鄧連克歐洲冠軍巴托菲、韓國名將玄靜和、俞順福等,一路殺人決賽,與隊友喬紅爭奪女單冠軍。 8月5日上午,女單決賽開始,薩馬蘭奇早就為看乒乓女單決賽留出了時間。決賽前半場,他一面工作一面看電視裡鄧亞萍與喬紅的冠軍爭奪戰。臨出發去賽場前他高興地對何振梁說:“到目前為止是鄧亞萍領先。”決賽后半場,腳部受傷的喬紅發揮得很好,鄧亞萍的冠軍拿得不易,薩馬蘭奇和國際乒聯主席獲村也看得格外興奮、緊張。 薩馬蘭奇給鄧亞萍發獎結束後,高興地摟著小鄧的肩膀,拍她的臉頰,像是個慈祥的爺爺。他說:“我早就答應過要在你當奧運會冠軍時親自發獎,我做到了。”鄧亞萍說: “開幕式中國隊人場時,我看到你對我伸出了大拇指,就知道你要我好好乾了。”大家笑成了一團。薩馬蘭奇邀請鄧亞萍再到洛桑總部做客,請教練張燮林也一起去。他深情地說:“我熱愛中國,熱愛中國的運動員。” 1996年7月31日,亞特蘭大第二十六屆奧運會上,鄧亞萍戰勝中國台北選手陳靜蟬聯奧運會乒乓球女單冠軍後,親臨賽場觀看兩名中國運動員之間緊張激烈比賽的薩馬蘭奇對鄧亞萍的勝利感到由衷的高興,他稱讚鄧亞萍是“最能體現奧林匹克更高、更強、更快精神”的運動員,並決定再次親自給小鄧頒獎。當薩馬蘭奇將鄧亞萍獲得的第二枚奧運會金牌掛在她的脖子上時,場上場下一片歡騰,才有了這幅令人感動的“居家祖孫樂”的溫馨圖畫。 中國屬於發展中國家。在國際事務和經濟發展中,中國始終同亞非拉的發展中國家站在一起,在發展民族經濟的共同任務中,互相支持,互相幫助。在體育事業的發展中,中國同樣堅持了這一基本原則。 中國曾向許多國家,特別是非洲國家,提供經濟援助,包括一些體育場所設施的建設。 1985年薩馬蘭奇在非洲視察時看到中國援建非洲國家的大量體育場館後,給予中國政府和中國奧委會高度評價,並向國際奧委會建議將1986年度奧林匹克杯授予中國奧委會,以表彰中國奧委會對國際奧林匹克運動發展所作出的貢獻。 奧林匹克杯是1906年根據顧拜旦的倡議而設立的。這項獎勵由國際奧委會授予為奧林匹克運動發展作出特殊貢獻的機關和團體。獎杯保存在國際奧委會總部洛桑博物館內。從1975年起,奧林匹克杯每年頒發一次。 根據薩馬蘭奇的建議,國際奧委會將1986年國際奧委會的最高榮譽——奧林匹克杯授予中國奧委會。 薩馬蘭奇在授獎儀式上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他說: “國際奧委會對中國政府非常尊敬,中國奧委會是國際奧林匹克大家庭裡的重要成員,中國在世界體育領域裡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中國是第三世界的榜樣。我去過非洲,參觀了許多非洲國家,在那裡,我看到了許多由中國援建的體育設施。國際奧委會一致認為,應當感謝中國政府,表彰中國的高尚行為,因此,我帶來了奧林匹克杯這一國際奧委會擁有的最高榮耀。中國人民是友好的、熱情的,正因為這一點,每當我踏在中國的土地上,就感到溫暖,彷彿置身於友誼的海洋。” “值得給中國發一個很大的勳章。”薩馬蘭奇強調說。 同時,薩馬蘭奇還將一枚金質奧林匹克勳章授予中國國務院副總理萬里。 奧林匹克勳章用於獎勵為發展奧林匹克運動及體育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的體育界人士或領導人,以及為提高運動技術、成績有重大成就的運動員。這是1974年10月國際奧委會在維也納召開的第75次會議上決定的。勳章分金、銀、銅三級。金質勳章一般授予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等,銀質勳章授予體育界領導人和著名運動員。 國際奧委會從1975年開始頒發奧林匹克勳章,在國際上已有15位金質勳章獲得者。萬里是中國第一位榮獲奧林匹克金質勳章的國家領導人。 1986年4月28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薩馬蘭奇親自將奧林匹克金質勳章——一枚帶有奧林匹克五環和象徵和平友誼的橄欖枝的金質勳章掛在萬里胸前。他莊嚴地說: “為了表彰您為世界體育事業所做出的貢獻,以及您對現代奧林匹克運動創始人顧拜旦所提出的奧林匹克理想的忠誠,我榮幸地向您授予奧林匹克勳章。” 萬里致答詞說: “國際奧委會授予我金質奧林匹克勳章不僅是我個人的榮譽,而且是對我國政府重視和發展體育運動的讚賞和評價。作為一個體育運動的愛好者和積極支持者,我將同我國人民一起,同國際奧委會一起,為發揚奧林匹克精神和促進奧林匹克運動的發展繼續作出不懈的努力。” 除此之外,中國還有其他一些領導人或著名人士獲得銀質獎章。 1983、1984年,榮高棠、鍾師統獲得銀質獎章。 1986年,黃中獲銀質勳章。 1987年,李夢華、陳鏡開獲銀質勳章。 1990年,陳先、路金棟和已故的宋中獲銀質勳章。 1991年,陳希同、伍紹祖、張百發、張彩珍獲銀質勳章。 正如薩馬蘭奇所說: “我們高度評價中國過去幾年內在國際奧林匹克運動中的積極作用。在現實的世界裡,中國的影響越來越大。” 薩馬蘭奇訪華中曾多次會見中國黨和國家領導人。中國領導人對薩馬蘭奇訪華表示熱烈歡迎,並對薩馬蘭奇給予中國體育事業發展的關懷與支持表示感謝。 1982年3月,薩馬蘭奇第2次訪華,這是他就任國際奧委會主席後對中國的第1次正式訪問。中共中央副主席鄧小平會見了薩馬蘭奇,他們共同稱讚雙方的積極合作,並討論了國際奧委會如何幫助中國發展體育運動等問題。 1984年,薩馬蘭奇與夫人一起來到中國,參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35週年慶祝活動,又同鄧小平親切會見。 中國國家主席李先念於1983年9月23日在北京與薩馬蘭奇親切會見。李先念對薩馬蘭奇為恢復中國奧委會在國際奧委會的合法席位所作出的努力表示感謝。 1986年4月28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彭真親切會見了薩馬蘭奇。彭真說,近幾年來,世界奧林匹克運動有了很大發展。這不但推動了各國體育運動的發展,同時也促進了各國人民、運動員,特別是青年之間的友誼。這對維護世界和平實際上有著積極意義。 彭真表示,中國體育運動近幾年來的發展與提高是與國際奧委會的支持與幫助分不開的。薩馬蘭奇說: “中國在國際體育組織中佔有重要地位。這幾年來中國體育運動的發展令人吃驚。中國在洛杉磯奧運會上成績輝煌,中國人民對此感到自豪,我也感到十分高興。” 1989年,薩馬蘭奇再次當選國際奧委會主席。國家體委主任伍紹祖立即發去賀電,表示祝賀。賀電說:主席先生: 對您再次當選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主席,謹致以熱烈的祝賀。 我國體育界將一如既往與您領導下的國際奧委會及各個國家和地區的奧委會密切友好合作。 祝賀您在領導世界奧林匹克運動中取得新的成就。 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運動員委員會主任 伍紹祖 1989年9月12於北京 中國奧委會也發去了賀電。電文是:主席先生: 衷心祝賀您連任國際奧委會主席。 作為您的老朋友,我們非常高興地看到,過去九年中在您的領導和全體國際奧委會委員的共同努力下,奧林匹克運動有了蓬勃的發展。 我們相信,今後您還會領導著國際奧林匹克大家庭為我們共同的理想——弘揚奧林匹克精神,增強青年們的身心健康,開好各屆奧林匹克運動會而不斷努力。 我們相信,國際奧委會以及您本人與我國奧委會和體育界的友好合作關係會不斷發展。 中華全國體育總會 榮高棠李夢華黃中 路金棟陳先 1989年9月1日於北京 為了表達中國人民對薩馬蘭奇的深情厚意,1990年6月,中國奧委會主席何振梁在赴西班牙參加國際奧委會執委會議時,將兩幅精美的中國傳統國畫贈送給了薩馬蘭奇,祝賀他雙喜臨門:70歲生日和擔任國際奧委會主席一職10週年。 第25屆巴塞羅那奧運會舉辦期間,7月17日恰適薩馬蘭奇72歲生日,北京奧申委常務副主席張百發和何振梁,代表北京市市長陳希同和國家體委主任伍紹祖向他贈送了一件生日禮物:一幅有江澤民總書記題詞的照片。這幅照片是江澤民和薩馬蘭奇在北京亞運會開幕式上的合影。江總書記的親筆題詞是: 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侯爵,祝您生日快樂! 照片鑲在一個純銀製作的鏡框裡,框上的仙鶴和松樹,象徵著中國傳統的祝福:吉祥和長壽。薩馬蘭奇捧著這件不尋常的禮物,連連稱謝,並高興地說: “我期待著在北京同江澤民總書記見面。” 自從薩馬蘭奇擔任主席以來,國際奧委會比以往更注意體育運動及奧林匹克精神與文化、藝術、科學的結合。 早在1983年9月,薩馬蘭奇在觀看中國第5屆全運會開幕式表演後,對中國人民將體育與藝術完美地結合起來深有感觸,讚歎中國民族古老文化的發揚光大。他建議中國建立體育博物館,舉辦體育藝術比賽和體育雕塑、繪畫展等活動。 在薩馬蘭奇主席的倡導下,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和中國美術家協會共同主辦了以推動和繁榮體育美術創作、反映蓬勃發展的中國體育事業、表現中國運動員精神風貌的中國體育美術評選展覽。展覽於1985年6月在北京舉行。 這是中國首次舉辦的體育美術展,中國許多久負盛名的畫家和一批顯露才華的中青年藝術家進行了精心創作。這些作品風格各異,豐富多彩,重點突出了體育本身的活力和健美。雕塑作品《走向世界》和《千鈞一箭》獲得特別獎。國際奧委會為這兩件作品頒發了獎杯。薩馬蘭奇主席為展覽發來了賀電。 1989年4月29日在北京首都體育館,獲得中國體育美術展特別獎的雕塑品《走向世界》和《千鈞一箭》以及一件薩馬蘭奇頭像雕塑藝術品,由中國奧委會主席親自贈送給薩馬蘭奇主席。薩馬蘭奇很欣賞《千鈞一箭》,高興地會見了作者朱成和《走向世界》的作者田金鋒。薩馬蘭奇在接受藝術品後說:“對我本人和對國際奧委會來說,今天是非常重要的一天。”中國奧委會主席李夢華在贈送儀式上說:“薩馬蘭奇表示將把中國的這三件體育藝術作品陳列在洛桑奧林匹克博物館和奧林匹克公園,這無疑會進一步加強中國奧委會和國際奧委會之間已經建立起來的密切聯繫。” 在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上,中國奧委會曾把一幅名為“唐人馬球圖”的大型藝術掛毯,作為禮品贈送給國際奧委會。薩馬蘭奇代表國際奧委會接受了這件贈品。 這幅掛毯高3米,寬5米,整個畫面古樸典雅,生動形像地描繪了中國唐代馬球競賽的壯觀場面。整幅掛毯圖案共有179人、57匹馬、28面陣旗、2頭牛、2輛車等。人物眾多,神態各異,氣勢宏偉,栩栩如生,是藝術和體育高度結合的珍品。薩馬蘭奇盛讚這幅掛毯是一件“華麗、壯觀”的藝術佳作。 現在,兩件雕塑藝術品《千鈞一箭》和《走向世界》及藝術掛毯《唐人馬球圖》陳列在國際奧林匹克博物館和洛桑奧林匹克公園內。 薩馬蘭奇是位體育郵票集郵者,也是國際體育集郵聯合會主席。在他倡議下,中國體育集郵協會於1986年4月28日成立。 1990年第11屆亞運會召開之前,薩馬蘭奇為準備在亞運會召開期間舉辦的“國際體育郵票展”題詞: “我很高興並非常感興趣地獲悉,有一個重要的奧林匹克體育集郵展覽將與運動會同時舉行。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隨同亞運會舉辦集郵展覽還是第一次。” “我相信'第十一屆亞運會國際體育集郵展覽'將是一個高水平的展覽。它表明在亞洲國家,特別是中國奧林匹克體育集郵也有了很快發展。奧林匹克體育集郵將再一次顯示它的文化和歷史價值、它作為增強不同文化人民之間的友誼所具有的重要特點。” “我衷心希望這種精神也是'第十一屆亞運會國家體育集郵展覽'的共同宗旨,並再次證明集郵和體育將成功地得到結合。我感謝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和中國體育集郵協會考慮和組織了這次體育集郵展覽。” 同年9月21日,在中國人民革命博物館舉辦的“國際體育集郵展”,共展出了1500框,其中包括薩馬蘭奇的40框珍貴郵票。 早在1984年薩馬蘭奇就說過: “我們不僅要看到你們辦1990年亞運會,同時我們還要看到你們主辦舉世矚目的奧運會。”正是受到薩馬蘭奇主席言語的鼓舞,中國政府才於1991年2月決定北京參加2000年奧運會申辦角逐。早在鄧小平1985年1月談到中國準備舉辦2000年奧運會前一年10月,應邀參加中國35週年國慶慶典的薩馬蘭奇就對何振梁說:“現在中國的條件已經具備,應該考慮申辦2000年奧運會的事情了。” 在緊張激烈的申辦過程中,薩馬蘭奇還多次給予奧申委熱情的鼓勵,並對他們的工作提出了寶貴的建議。 1992年7月27日巴塞羅那奧運會期間,薩馬蘭奇在辦公室裡親切會見了北京市奧申委的陳希同、伍紹祖、張百發等,何振梁陪見。薩馬蘭奇鼓勵參加申辦2000年奧運會的同志們說: “參加申辦本身就是重要的,正像參與體育是重要的一樣。但體育比賽就是要取勝,這一點更重要。希望你們一定要取勝。” 雖然北京最後未能獲得這屆具有跨時代意義的奧運會的主辦權,但薩馬蘭奇依然對中國將來舉辦奧運會充滿了信心,認為總有一天,奧運會將在“具有悠久歷史的偉大的中國”舉行。 從中國恢復在國際奧委會中的合法席位,到成功地舉辦第11屆亞運會,到北京參加申辦2000年奧運會,到剛剛結束的亞特蘭大奧運會,中國體育界走過了一段很長的路,這中間每一步都體現著中國政府和人民不懈的努力,體現著國際奧委會的支持。薩馬蘭奇作為國際奧委會主席,為中國體育事業的發展付出了許多心血,中國人民不會忘記薩馬蘭奇說過的一句話: “無論過去、現在和將來,我永遠是你們偉大國家的朋友!”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