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傳記回憶 我的成功可以復制

第8章 C班生拿了考研英語第一名

我的成功可以復制 唐骏 2986 2018-03-16
大學頭三年,怨天尤人、自暴自棄的心理交織在一起,我根本不肯用功讀書。雖說上課能給老師糾錯,考前為同學個別輔導,但那不過是賣弄一點小聰明而已,三年裡我的專業成績其實一直位居中等偏下。 三年中,我唯一下苦功的科目只有英語。 高考時,我的英文成績只有40分。但那時因為恢復高考才4年,全國高中的外語教學水平普遍較低,因此教育部規定外語只按百分制的30%計算,總分上我才沒有受到大的影響。而北京同學的外語學習條件相對優越,高考分數一般都在七八十分以上。入校後,全校新生按英文水平高低分成A、B、C三個大班教授英文課,我就被分在C班。和我一起上C班的同學,要么是因為地處偏遠省份沒老師教英文,要么中學學的是俄語如今要從英文字母開始學起。這對我來說,又是一個極大的恥辱。

我大一時,哥哥已經是浙江大學四年級的學生。暑假回家,我看見他每天都在學英文。南方的夏天很熱,他一個人待在房間,拿個大蒲扇就在那裡看托福教材。那時大學裡英語只要修兩年,大三起就已經不上英文課了。我很奇怪,問他為什麼還要看英文。 他告訴我說,英文是唯一一門很難靠短時間突擊的學科,要想學得好只能靠累積。未來的工作中去作研究時(那時候我們只談研究,根本沒想過職業選擇中還有做企業一說),好多最新的論文全是英文寫的。要想比別人做得好,就得能看原文,等到翻譯過來再去讀就已經太晚了。我大二時,哥哥從浙大畢業,考入清華大學念研究生。週末時我常騎車去他的研究生宿舍玩,他也屢屢跟我強調英語的重要性。 哥哥的話對我影響很大。當時我的願望是大學畢業去當老師,作研究。因此英文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工具。雖然高考英文成績很差,但我給自己立下目標,大學四年一定要把它學好。

大學裡我沒有午睡的習慣。中午12點半吃完飯,1點鐘我就去圖書館租盤英文磁帶,戴上耳機,坐在圖書館的錄音機前聽英語。磁帶內容通常都極為單調枯燥,有時聽著聽著我就睡著了,磁帶到頭時被“咔”的一聲驚醒,再倒回去繼續聽。 我的英語詞彙量也很少。每天早上起來我就讀英語課本,一個一個單詞背。晚上則拿一本《新概念英語》去上自習課。我給自己定下一個目標,每天必須背一篇文章,就這麼一冊冊地背完了三冊《新概念》。 從不喜歡的事做起 很少有哪個學生看到復雜的方程式或者密密麻麻的英文詞彙書會眼睛發光、心情興奮的。這是人之常情。那還該不該學?要學!也許那不是你的興趣所在,但你必須強迫自己,培養自己的毅力和學習能力。

踏進社會後,至少有一大半人會發現自己的工作不是你喜歡的類型。不喜歡就可以不做嗎?社會可沒那麼簡單,社會不是你想像的那樣,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一個剛踏出校門的學生是沒有核心競爭力可言的。所以, 每個人都應該學會先在自己不喜歡的崗位上把工作做好,等到有了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後,再設法來改變環境。 我們要在大學階段起就逐步養成這樣的習慣。老實說,這是一個相當痛苦的過程。但要想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下生存和發展,就不得不如此。 從負循環到正循環:我的自我激勵法 學習英文的過程雖然枯燥,但我心中有很強的信念,這也是自我激勵的方法。一方面,我要擺脫因為英文不好而自卑的自己。另一方面,英文可以改變我的人生,改變我的前途,所以我要強迫自己學。

這就是所謂負向循環、正向循環的問題。如果進入負循環,我覺得自己英文反正也不好,由自卑變成自棄,我就再也不想碰英文了。倘若進入正循環,我強迫自己去學習英文,然後在學習中找到樂趣,我就會越學越好。 到了大三的時候,我看見有同學在看英文報紙時有不認識的單詞,便告訴他單詞的意思。幾次之後,大家都對我刮目相看。就這樣,我就漸漸地真正喜歡上英文了,學習起來也更加帶勁兒。 做工作也是一樣,絕不能因為不喜歡而敷衍。告訴自己這是一份偉大的工作,並投入激情,你會發現工作中的樂趣,也會因此受到他人的肯定,然後你就能發現這確實是一份不錯的工作。 人生也是如此,如果你陷入逆向循環,在某個階段一定要把它停住。當然,這其中也需要適當的技巧。

在上海微軟任總經理時,因為技術中心的工作全是為客戶提供技術支持方面的服務,工作也不是那麼有趣,公司的氣氛也比較沉悶。當我們從大中華區技術支持中心到亞洲技術中心過渡的時候,員工的總體英文水平不夠高,無法滿足為英語語言國家客戶提供服務的要求。我認為人的心理總是在競爭中迸發活力,所以特意設立了青銅、白銀、黃金、白金一系列工程師等級標準,鼓勵大家提高英文水平。如果員工達到某個級別的英文水平,我就給他提升稱號標準。如此一來,員工的英文學習熱情變得極為高漲。 大學讀英語時,我也給自己定了不少非常明確的規定。比如我一年內要把《新概念英語》的一冊背完,在這個大目標下我又設定小目標,每個月、每週的進度分別是多少。讀完之後我還會做一些考題檢測自己的水平,如此通過完成一個個小目標不斷地提升自己。

學完三冊《新概念》之後,我發現自己還要加強口語的練習。很多人以為練口語最好找找老外聊天,其實不然。我和同學第一次去長城時就碰到一群老外。那時候由於國家的開放程度有限,來中國的老外很少,因此大家都很興奮,嘰里咕嚕和他們說了很多。回來仔細一想,當時和老外聊的內容其實就那麼幾十個單詞,來回在那裡倒騰。你哪里人,你從哪裡來,來中國幾次了,你喜歡什麼,為什麼會喜歡。就這麼幾句話而已。 我因此發現,除非能找到某個固定對像作持續深入的交流,時間再多的泛泛而談對提高口語都幫助不大。所以我就不去找外國人聊天了。我找到了一個適合自己的方法。我用英文給自己講故事,每天像寫日記一樣,用英文講述生活的點滴細節,對某件事發表自己的看法等等。造句時,我盡量用長一點的句子,和盡量多的單詞。反复練習,果然長進很大。

大四時我換專業報考了研究生。等到考研成績公佈時,我的同學們十分驚訝地發現,那個名叫唐駿的“小混混”非但總成績是全校第一,最難考的研究生英語竟然也是第一。 後來我進微軟後,聽說比爾·蓋茨和史蒂夫·鮑爾默在哈佛念大學時還經常玩牌,業餘活動豐富多彩。而我在大學裡除了偶爾去跳跳舞,幾乎沒別的愛好,所以我把學英文當做一種愛好培養起來。造化弄人,我沒有想到,正是大學裡那些苦讀英語的日子,日後竟然在某種意義上成全了我的人生。 英文學習的模板法 我把我大學時領悟到的英文學習原則,也應用到上海微軟時期對員工的語言培訓中去。給客戶提供技術服務的時候,需要把做好的技術方案用郵件的方式告訴對方。因此,技術中心工程師的一項主要工作就是寫英文郵件。我創造了一種比較科學的方法,叫模板法。

一開始我找來10封信的模塊,讓員工背下來,就像我當初背《新概念》一樣。後來經過改良,我讓員工做了一個工具,將不同的問題處理類型分類做成20個模塊,我們的工程師只需要把具體操作的內容填進這些模塊即可。這些模塊的文字是我專門讓技術中心裡來自美國的語言培訓專家做了細緻處理,每一封信都像是精雕細琢的完美藝術品。通過這種模塊,這封信寫出來的效果會比正宗美國員工寫得還要好,而且效率又高。當時新加坡、馬來西亞的那些客戶看到我們的員工寫的郵件很驚訝,奇怪一個中國工程師居然能寫這麼好的英文信。 在某種程度上,模板法可以說是我學習英語的經驗總結。在我看來,英語的學習模式其實就是一個不斷複製的過程。因為, 萬事萬物的運轉,大到宇宙,小至一花一果,其實都遵循若干非常簡明的規則。語言也是如此。只要掌握這些規則,就可以不斷複製,創造出紛繁複雜的內容。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