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傳記回憶 徐志摩的前世今生

第39章 第四部分輕輕的,走了《志摩的詩》

徐志摩的前世今生 若凡 4767 2018-03-16
沈從文在1932年的《論徐志摩的詩》中寫道:“一種奢侈的想像,挖掘出心的深處的苦悶,一種恣縱的、熱情的、力的奔馳……這類詩只顯示作者的一面,是青年的血,如何為百事所燃燒。……另外一個傾向上,……柔軟的調子中交織著熱情,得到一種近於神奇的完美。” 徐志摩懷著浪漫主義的單純理想熱忱真誠地追求美好和自由,然而他的追求卻總與現實格格不入,因此就不滿和再次尋求,詩歌這種藝術就成了他抒寫人生體驗的媒介。 1922年10月到1925年上半年,徐志摩從英國回國後近三年的時間內,是他詩情勃發的一個時期。 1925年8月,徐志摩將這一時期的詩歌創作結集成《志摩的詩》,並自費出版了他的第一部詩集。詩集取名《志摩的詩》,有提醒讀者、反觀自己、自信與審慎以及負責之意。詩集出版後,立即引起了文壇的注目和廣大讀者的熱烈歡迎,一顆耀眼奪目的新詩明星中國冉冉升起。徐志摩甚至因此被認為是當時中國最有前途的詩人。

朱自清在《中國新文學研究綱要》中讓《志摩的詩》在佔有較大的篇幅,並對《志摩的詩》從整體上進行了的總結:“a愛與死;b“灰色的人生”;c理想與失望;d自然與兒童;e同情;f懷古;g“許多韻體上的嘗試”——散文體,無韻體,駢句韻體,各種奇偶韻體,章韻體,變相的十四行體;h“土白詩”;i想像,表現,與音樂。” 《志摩的詩》出版,是中國現代新詩史上的一件大事,是繼郭沫若的之後的最具特色的有一新詩力作。它以自由體的形式,以其清新之氣,自由的排列,鞏固了新詩創作的成績。他駕馭白話的純熟,講究詩韻、節奏、和諧以及抒情、寫意與音樂性的高度統一,在早期白話詩人中是非常突出的。另一方面,他又將西方詩式移入中國,進行詩歌創新和試驗,這對當時詩歌的發展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朱自清在《論中國詩的出路》對徐志摩的大膽嘗試給予了高度評價:“徐志摩是試用外國詩的音節到中國詩力最可注意的人。他試用了許多西洋詩體。……縱觀他所作,覺得最成功的要算無韻體(BlankVerse)和駢句韻體。他的緊湊與利落,在這兩體裡表現到最好。”

伴隨著形式的賞心悅目《志摩的詩》中還洋溢著積極和樂觀向上的人生觀念以及詩意的美感。 在《為要尋一個明星》中,詩人追求的美好理想是“明星”,這“明星”是什麼?理想、美、信仰或愛情,甚至詩人的自況。徐志摩只是要尋找。而黑綿綿的昏夜嚴絲密縫地遮蓋著明星,而執著的騎手卻要尋求它的敞亮,這中間隔著的是黑茫茫的荒野,騎手的胯下卻是匹拐腿的瞎馬。徐志摩以明星、騎手、荒野、天空、黑暗、拐腿的瞎馬這些具體的意象抒發著尋找的感覺。向著黑夜→衝入荒野→無望在荒野→倒斃在荒野這個單純潔淨的情節,構成了詩歌的悲劇結構。結尾最為出色,像一幅震撼心靈的油畫,又如基督受難一般,以無聲的安詳表達了殉難的壯美。悲涼中蘊涵著熱切。

我騎著一匹拐腿的瞎馬, 向著黑夜裡加鞭;—— 向著黑夜裡加鞭, 我跨著一匹拐腿的瞎馬! 我衝入這黑綿綿的昏夜, 為要尋一顆明星;—— 為要尋一顆明星, 我衝入這黑茫茫的荒野。 累壞了,累壞了我胯下的牲口, 那明星還不出現;—— 那明星還不出現, 累壞了,累壞了馬鞍上的身手。 這回天上透出了水晶似的光明, 荒野裡倒著一隻牲口, 黑夜裡躺著一具屍首。 —— 這回天上透出了水晶似的光明! 《我有一個戀愛》中抒情主人公的尋找的也是“明星”,詩人的戀愛對象就是那“天上的明星。”,同樣也表現出了對理想信念的異常堅定: 我有一個戀愛;—— 我愛天上的明星; 我愛他們的晶瑩:

人間沒有這異樣的神明。 在冷峭的暮冬的黃昏, 在寂寞的灰色的清晨。 在海上,在風雨後的山頂—— 永遠有一顆,萬顆的明星! 山澗邊小草花的知心, 高樓上小孩童的歡欣, 旅行人的燈亮與南針:—— 萬萬里外閃爍的精靈! 我有一個破碎的魂靈, 像一堆破碎的水晶, 散佈在荒野的枯草里—— 飽啜你一瞬瞬的殷勤。 人生的冰激與柔情, 我也曾嚐味,我也曾容忍; 有時階砌下蟋蟀的秋吟, 引起我心傷,逼迫我淚零。 我袒露我的坦白的胸襟, 獻愛與一天的明星, 任憑人生是幻是真 地球在或是消派—— 大空中永遠有不昧的明星! 他愛戀的明星在暮冬的黃昏、灰色的清晨、荒野的枯草間晶瑩閃爍。人生的現實、個人愛情的挫折,把他那顆充滿浪漫夢幻的詩心折磨成了破碎的靈魂。然而,像許多浪漫主義者一樣,理想屢屢受挫但仍追求不捨,他是永遠不甘平庸的,他要在灰色的天空裡唱一支大膽的新歌。在晶瑩的星光裡詩人看見了自己人生的追求,得到了知心、歡欣、燈亮,這一光明慰藉了現實人生的抑鬱苦悶,理想的歌頌重於現實的暴露。在詩歌結尾,詩人堅信永遠有不昧的明星。這是一曲人生理想之歌,在這裡,詩人的人生追求與晶瑩的星光互為溶合,表達出詩人執著的愛戀與堅定的信仰。整首詩呈現出一個輕盈、空靈而又寧靜、神聖的意境世界。

然而,這是一個懦怯的世界,美麗的人生是那樣遙遙無期卻那樣讓人無限想望。衝破現實的牢籠,從荊棘中和冰雹下闖出一條路來,這是解脫和得到的途徑。徐志摩在《這是一個懦怯的世界》傳達出這種詩意: 這是一個懦怯的世界: 容不得戀愛,容不得戀愛! 披散你的滿頭髮, 赤露你的一雙腳; 跟著我來,我的戀愛, 拋棄這個世界 殉我們的戀愛! 我拉著你的手, 愛,你跟著我走; 聽憑荊棘把我們的腳心刺透, 聽憑冰雹劈破我們的頭, 你跟著我走, 我拉著你的手, 逃出了牢籠,恢復我們的自由! 跟著我來, 我的戀愛! 人間已經掉落在我們的後背,—— 看呀,這不是白茫茫的大海? 白茫茫的大海,

白茫茫的大海, 無邊的自由,我與你與戀愛! 順著我的指頭看, 那天邊一小星的藍—— 那是一座島,島上有青草, 鮮花,美麗的走獸與飛鳥; 快上這輕快的小艇, 去到那理想的天庭—— 戀愛,歡欣,自由—— 辭別了人間,永遠! 徐志摩執著的理想在現實社會裡不僅不易開花結果,還常常遭到扼制與摧殘。 “理想主義”的碰壁,使他對黑暗的現實產生不滿與反抗,同時他也把理想寄託在一個幻想的世界裡。雖然也常感幻滅的痛苦,但在美好的幻境裡,詩人可以使他那顆受損的靈魂得到撫慰和憩息。 《這是一個懦怯的世界》,正是詩人否定和拒絕黑暗的現實世界、肯定和嚮往理想世界的作品。這首詩寫於徐志摩與有夫之婦陸小曼相愛遭到反對之時。有著美好幻想的徐志摩深深感受到重壓下的痛苦。他咒詛這懦怯的世界,決定逃出牢籠,恢復自由。整首詩格調明朗激越,以一個浪漫主義者的激情,表現了對理想世界的美好嚮往和熱烈追求。

《這是一個懦怯的世界》表現出徐志摩獨特的詩情詩意詩趣,體現出徐志摩詩歌結構嚴謹整飭、形式靈活多變、鮮明的節奏感和旋律感、情感想像的節制與簡潔、營造意境的完美、想像的奇美等藝術特色。 “辭別了人間,永遠!”,屢屢受挫的徐志摩也會產生這樣的念頭。 《去吧》這首詩,就好像是一個對現實世界徹底絕望的人,對人間、青春和理想、對一切的一切表現出的不再留戀的決絕態度,對這個世界所發出的憤激而又無望的吶喊: 去吧,人間,去吧! 我獨立在高山的峰上; 去吧,人間,去吧! 我面對著無極的穹蒼。 去吧,青年,去吧! 與幽谷的香草同埋; 去吧,青年,去吧! 悲哀付與暮天的群鴉。 去吧,夢鄉,去吧!

我把幻景的玉杯摔破; 去吧,夢鄉,去吧! 我笑受山風與海濤之賀。 去吧,種種,去吧! 當前有插天的高峰; 去吧,一切,去吧! 當前有無窮的無窮! 《去吧》這首詩,流露出詩人逃避現實的消極感傷情緒,是詩人情感低谷時的創作,是他的“理想主義”在現實面前碰壁後一種心境的反映。離去後的歸宿是大自然,詩人希求在大自然中求得精神的慰藉和超脫。 流連忘返於自然之中、寄情於山水之間的徐志摩發現,江山雖然如此之嬌,可是,現實的黑暗也使自然暗淡無光。在目睹了日本對於往古風尚的保全時,徐志摩掩抑不住內心的羨慕。 《留別日本》,留別的是雖然是日本,寄託的卻是故國之思。詩人願意去擔負恢復家園的重擔:

但這千餘年的痿痺,千餘年的懵懂: 更無從辨認——當初華族的優美,從容! 摧殘這生命的藝術,是何處來的狂風? —— 緬念那遍中原的白骨,我不能無恫! …… 我欲化一陣春風,一陣吹噓生命的春風, 催促那寂寞的大木,驚破他深長的迷夢; 我要一把崛強的鐵鍬,剷除淤塞與臃腫, 開放那偉大的潛流,又一度在宇宙間洶湧。 尋找的無法實現,部分原因是現實的黑暗,就像徐志摩在《毒藥》、《白旗》、《嬰兒》中所描寫的那樣。在《毒藥》、《白旗》中,徐志摩用怨毒的語言,詛咒了社會現實的種種醜惡黑暗。而在《嬰兒》中又流露出他的無限希望,他在等待著出現希望的那一天。這是徐志摩詩歌中表現理想和希望感情最為激烈、思想最為激進的詩篇。因此,於成澤在《評〈志摩的詩〉》中說:“《志摩的詩》中對於現實的世界,廣漠地彷彿有十分不滿意的態度。”徐志摩在一首名為《叫化活該》的詩中表現出了他在詛咒現實的同時,也對那些無奈生活在這種境遇中的人尤其那些社會最卑微者的同情:

“行善的大姑,修好的爺,” 西北風尖刀似的猛刺著他的臉, “賞給我一點你們吃剩的油水吧!” 一團模糊的黑影,挨緊在大門邊。 《志摩的詩》中有很多吟詠愛情的,抒發了詩人對浪漫愛情的憧憬與追求。對於一個注重性靈、敏感多情的詩人來說,愛情無疑是他表達的最大窗口。 寫於1924年的《雪花的快樂》是一首輕鬆愉快、優美深情的希望之歌。那時詩人正沉浸在與陸小曼熱戀的幸福中,詩人心中歡欣無比,詩中主人公自比為半空中飛揚的雪花,懷著歡愉的心情去尋求意中人,並終於溶化在她柔波似的胸口。整首詩託物寓情,那輕盈地飛向美麗清幽之處的雪花,是詩人充滿信心的歡快情緒的自然流露。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裡瀟灑, 我一定認清我的方向—— 飛揚,飛揚,飛揚,—— 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不去那淒清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悵—— 飛揚,飛揚,飛揚,——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在半空裡娟娟的飛舞, 認明了那清幽的住處, 等著她來花園裡探望—— 飛揚,飛揚,飛揚,—— 啊,她身上有硃砂梅的清香! 那時我憑藉我的身輕, 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 貼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雪花的快樂》中,我是雪花,翩翩的在半空裡瀟灑。這個靈性的雪花,要為美而死。然而,他在追求美的過程中沒有痛苦、絕望,他享受著自由、熱愛的快樂。雪花“飛揚,飛揚,飛揚”,堅定、歡快和輕鬆自由的執著。詩人的追求在“假如”之上展開。 “假如”使這首詩柔美而朦朧,然而,熱烈和自由之上有淡淡的憂傷。雪花的旋轉、延宕和最終歸宿完全吻合詩人優美靈魂的自由、堅定和執著。重複出現的“飛揚,飛揚,飛揚”則是一幅深邃的靈魂圖畫。 那首膾炙人口的《沙揚挪拉》則寫盡了日本女郎的風致。萍水相逢、執手相看的朦朧情意,被詩人淋漓盡致地發揮出來: 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 像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 道一聲珍重,道一聲珍重, 那一聲珍重裡有蜜甜的憂愁—— 沙揚娜拉! 這首詩寫於1924年5月徐志摩陪泰戈爾訪日期間。這是長詩《沙揚娜拉十八首》中的最後一首。 《沙揚娜拉十八首》收入1925年8月版《志摩的詩》,再版時刪去前面的17個小節,僅留下題獻為“贈日本女郎”的最後一個小節,即這首玲瓏之作。 《沙揚娜拉》無論在情趣和文體上,都明顯受泰戈爾小詩的影響,所短的只是長者的睿智和徹悟,所長的卻是浪漫詩人的靈動和風流情懷。整體藝術風格溫柔嫵媚多情卻又不令人膩煩之感。這首詩是簡單的,也是美麗的;其美麗也許正因為其簡單。 徐志摩的詩不僅情濃,而且往往帶著癡情。在《多謝天! 》《她是睡著了》等詩歌中就流露出詩人對愛的如痴如醉之情。如《她是睡著了》: 她是睡著了—— 星光下一朵斜欹的白蓮; 她入夢境了—— 香爐裡裊起一縷碧螺煙。 她是眠熟了—— 潤泉幽抑了喧響的琴弦; 她在夢鄉了—— 粉蝶兒,翠蝶兒,翻飛的歡戀。 徐志摩從浪漫派詩人拜倫、雪萊等謳歌戀愛至上的情詩中獲得借鑒,再加上個人的情愛生活的體驗,一首首情艷意濃的愛情詩就從他的筆端滔滔流出了。因此,朱湘在《評徐君〈志摩的詩〉》稱徐志摩是“新詩中最擅長於情詩的人”。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