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傳記回憶 追尋完美:費德勒的故事

第2章 序言:邂逅一位十五歲少年

那還是1996年的9月11日,我接受了《每日導報》撰寫一篇有關世界青少年杯賽的報導任務;這項賽事類似於為青少年球員而設的戴維斯盃賽,而且正好在我們報社總部的蘇黎世舉行。一開始我相當疑慮,一項由那些不知名的十五六歲小球員參加的團體賽,誰會對這種報導感興趣呢?我將這次報導看作是一項苦差,我得“感謝”瑞士網球協會,他們為了慶祝協會成立100週年而主動承擔了那一年賽事的舉辦權。唉,這肯定不會成為一次有趣的報導任務。 也正是在那一天,我第一次遇見了羅傑·費德勒,他在一片由鐵絲網圍繞著的外場上比賽。瑞士網協的官員告訴我,費德勒是一位相當不錯的少年球員;除了有時候脾氣太壞之外,其餘方面都無可指摘。當時剛剛15歲的他還沒有達到參加這項賽事的年齡標準,但他卻已經擁有令人吃驚的資歷——他已贏得了五個瑞士青少年錦標賽的冠軍頭銜,並且成為瑞士16歲以下年齡組最好的球員,甚至已擁有了第88位的全國排名。

那一天,費德勒的對手是一位叫做諾胡爾·弗拉卡西(Nohuel Fracassi)的意大利少年;在和費德勒的這場比賽之後,我就再沒有聽說過他的消息。弗拉卡西比費德勒大一歲,也更加高大和強壯;當我來到比賽現場時,他已經拿下了第一盤。比賽的氛圍就像是一場不那麼重要的俱樂部休閒比賽,現場只有三四個觀眾和一位裁判,沒有球童,所以球員必須自己撿球。然而,我立即就被費德勒那優雅的球風吸引住了。我在15年的網球記者生涯中已經見識過很多球員,但很明顯,一位非凡的天才正呈現在我眼前。他能夠輕鬆地打出上旋球,以至於他的意大利對手即便在自己擅長的慢速泥地球場上也只能一次次地眼睜睜看著來球從身邊飛過。幾乎是悄無聲息地,他用他的黑色球拍送出得分球,並且快速而優雅地在球場上移動,他的擊球動作協調且才華橫溢。

費德勒成熟的球技和他的場上行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他可真是個暴脾氣!在這個9月的下午,他的脾氣會因為是哪怕最微小的失誤而突然爆發。有幾次,他因為憤怒而將球拍遠遠地摔出球場;他幾乎從未停止過苛責自己,即便球只是稍稍出界,他也會對自己大喊“蠢貨”或是“笨蛋!”有時候,他甚至會在贏得一分後大聲責怪自己,因為他對擊球並不滿意。 他似乎對他身邊所發生的所有事都毫不在意,整個世界裡只有他、網球、球拍——以及,他暴烈的脾氣。在這樣的高壓氛圍下,他在這一天與自己交戰的程度甚至超過了與他隔網相對的對手。這種雙重折磨將他推至極限,我猜想他會最終輸掉比賽,儘管他在技術上高人一籌。我錯了,費德勒以3比6,6比3和6比1贏得了勝利。

我事後又發現,費德勒一天前已經從一位叫做萊頓·休伊特(Lleyton Hewitt)的頑強澳洲少年手中贏得了另一場艱難的三盤比賽,他逃過了一個賽點並最終以4比6,7比6和6比4獲勝。這場費德勒和休伊特之間的比賽在大約30位購買了當天門票的觀眾前上演,另外還有四位購買了賽事季票的球迷。當時,誰也不會知道這兩位少年最終成為了兩位偉大的球員——他們都獲得了世界第一的排名,並且在坐滿觀眾的網球界最盛大的舞台以及成千上百萬的電視觀眾面前獻技。 我想更多地了解費德勒,於是我和他約了一個採訪。當他坐在健身房更衣室我對面的木桌旁時,他又一次讓我吃驚。我擔心這個年輕人會因為一家國家級報紙的陌生面孔的出現而沉默寡言,以至於說不出任何有用的或能夠被我引述的話語。但情況完全不是這樣,帶著頑皮的笑容,費德勒一直流暢而充滿自信地表達著自己。他解釋說他的偶像是桑普拉斯,他已經在日內瓦湖邊埃庫布朗(Ecublens)的瑞士國家網球中心訓練了一年。他還說他也許是世界上他這個年齡組中最好的三四十位球員之一,他想成為一位頂尖的職業球員;當然,他還必須改進他的技術——以及他的態度。

“我明白我不能總是抱怨和怒吼,因為那會傷害我並讓我打得更糟,”他說道:“儘管失誤是正常的,但我總是很難原諒自己的任何錯誤。”他看向遠方,幾乎是在自言自語:“人就是應該打出完美的網球。” 打出完美的網球——那才是他的動力之源。他並不只是想打敗對手和贏得冠軍,儘管他承認他也願意名利雙收。但對他來說,出於本能地,作為球員的旅程意味著擊球並且用球拍將球打向球場上盡可能完美的位置。他似乎沉溺於這個想法而無法自拔,這也恰好可以解釋他為什麼在贏得分數後仍會變得沮喪;他並不是想在這個中間有網的長方形球場裡去統治對手,他想統治的是那個讓他又愛又恨的網球。 費德勒在世界青少年杯賽上的勝利是徒勞無功的,缺少了一位強大的第二單打球員以及富有經驗的雙打組合的瑞士隊,最終只位列第15名。羅傑·費德勒贏了,但瑞士隊卻輸了——這種情況在未來的戴維斯盃賽中又多次上演。儘管如此,這個暴躁少年仍然得到了參加世界青少年杯賽的澳大利亞代表隊教練達倫·卡希爾(Darren Cahill)的稱讚,這位前美國公開賽男單四強球員當時是萊頓·休伊特的教練,“他已經擁有了日後在職業巡迴賽中成功的所有能力。”卡希爾這麼說道。

當我回到辦公室時,我已經收集到了能夠寫出一篇好報導的足夠素材。這是我第一篇關於羅傑·費德勒的報導,當然也遠非最後一篇。那篇報導的題目就是——“人就是應該打出完美的網球”。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