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傳記回憶 林徽因

第94章 抗戰第六年

林徽因 张清平 1185 2018-03-16
隨著1943年的到來,抗日戰爭進入了第六個年頭。長時間蝸居一隅、封閉單調的生活,長時間貧困短缺而無望的日子,使居住在李莊的人們再也不能平靜地生活下去,在這裡避難的研究人員及他們的妻子,像得了傳染病似的爭吵不休。這些受過高等教育、做著學術研究的人群在令人絕望的處境中,變得困獸般的暴躁和易怒,雞毛蒜皮的小事就可以導致撕破臉皮的憤怒和謾罵。他們與當地老百姓的關係也十分緊張,爭執、衝突時有發生,他們的到來使物價高漲,當地農民對他們滿懷敵意。當中央研究院史語所把安陽出土的甲骨成箱裝運到李莊時,當地人都傳說這是一群吃人生番,拒絕把這些箱子挑上山去。 徽因家裡的日子也不太平。徽因的母親身體不好,家里許多事情她做不了,可她又看不上請來的女傭。她總是在女傭做事時去干涉指責,為此徽因常常和母親爭吵,吵過後又常常自責和後悔。她知道,母親很寂寞,母親在這裡惟一能交流的人只有自己。可自己既不能接受母親的觀念,又不能忍受母親的嘮叨,因此,她們之間只要開口說話,就會伴隨著爭執。

思成最近的心情也很不好。營造學社因經費短缺,又一次陷入了困境。思成的老友、學社的骨幹劉敦楨為了全家的生計,決定離開學社到中央大學建築系任教。劉敦楨為人沉穩,責任心強,學社的許多事情思成都很倚重他。如今他要走了,思成的心很沉很沉。 夜涼如水,一燈如豆,在營造學社簡陋的工作室裡,思成與劉敦楨促膝長談,誰也不願意離去。自1932年共事以來,學社從默默無聞發展到今天,他們一同走過那麼多路,吃過那麼多苦,有過那麼多艱辛和歡悅的時刻,這一切點點滴滴記錄著他們的人生追求,11年是他們最好的年華。說到傷心處,兩個男子漢忍不住失聲痛哭。 劉敦楨走後不久,另一位學社的同事陳明達也為生活所迫,告別了學社,到西南公路局就職。

1943年春天,李約瑟博士來到了李莊,他的造訪使單調枯寂的李莊生活短暫地興奮了幾天。 李約瑟是英國的生物化學家,以熱愛和研究中國古代科技史而聞名。抗戰期間,他是英國駐重慶大使館的科學參贊。他訪問了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中央博物院和中國營造學社,這些機構的研究領域,都是他感興趣的領域,他到學社時,還去看了徽因。 在李約瑟博士到中央研究院作講演的會場上,梁思成以他一貫不動聲色的幽默風趣,成功地使平素有隙的中央研究院的兩位著名學者陶孟和與傅斯年當眾握手言和。研究院的學者們開玩笑說,應該授予梁思成諾貝爾和平獎。 李約瑟透露,他離開李莊將前往昆明,代表英國有關機構幫助西南聯大的中國學者,商討中英科學家合作的有關項目。國際社會關注著中國,西方各國在中國混亂的戰時都加緊了對中國的影響和滲透。

思成和徽因的老朋友費正清這時期也來到了中國,他以美國駐中國大使館特別助理的身份,到重慶的美國大使館任職。他在美國乘飛機經過大西洋中部的複活節島,穿過非洲和埃及到達印度,然後飛躍“駝峰”抵達昆明,在昆明短暫停留後,飛到了重慶。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