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傳記回憶 林徽因

第25章 在巴黎

林徽因 张清平 1051 2018-03-16
他們來到了從教科書上爛熟於心的巴黎圣母院,這是早期哥特式建築的代表作。 聖母院的平面是橫臂很短的“拉丁十字”,整體呈向上伸展的態勢。進門後中廳和左右側廊圍成半圓。立面很美,上層樓塔高聳,下層有三座尖拱門,中層是鑲嵌著彩色玻璃的玫瑰花窗。中層的橫壁上,刻著法國歷史上28位國王的雕像。一排裝飾尖拱把左中右三部分聯繫了起來。他們所站立的中廳寬12.5米,卻高三十多米,廳上部也交織著尖拱,整個空間給人以豎高的視覺感受。 思成細細地“讀”著這座建築,他對徽因說:“這樣的建築要用心靈去體驗。垂直向上的結構,表現了對崇高目標的渴望。狹窄高峻的建築空間表達了上帝的高高在上以及人的渺小和無足輕重。 “你看光線,在這裡起了多麼重要的作用。頂層的窗戶多,面積大,所以教堂的上部光線明亮,下部則是神秘的昏暗。宗教關於塵世黑暗和上帝光輝籠罩天國的思想,在這裡得到了直接的體現。”

徽因低聲說道:“有人把哥特式教堂,比做一位祈禱的少女,這少女雙膝跪倒在地,雙臂伸向天空。她在向上蒼祈禱什麼呢?” 思成輕聲應道:“我想,她在向上蒼訴說人生是多麼短暫,人類是多麼渴望無限和永恆。” 他們站在文藝復興時期米開朗琪羅的“掙扎的奴隸”面前。 徽因說:“米洛的維納斯失去了雙臂,給人的卻是和諧、自在、舒展的感覺,讓人體會到自信和穩定的情緒。而'掙扎的奴隸'看上去肌肉發達,高大、孔武,卻呈現出強烈的扭曲和掙扎,完全是悲劇性的表達。” 思成點頭同意道:“羅丹最喜歡的一尊雕像名叫'微笑',那尊雕像沒有頭,沒有別的部分,只有圍著短短獸皮的運動著的腿,羅丹認為這尊雕像用形體和肌肉表達微笑,比眼睛和嘴表達得還充分。像這樣用抽象的形體來傳達感覺和情緒,就已經很接近建築和音樂的意蘊了。”

徽因笑嗔道:“你真是三句話不離本行,說什麼都能扯到建築上去。” 思成調皮地笑了:“說真的,這些天在歐洲到處看到的都是人體雕塑,我在這裡學到的人體結構,比在賓大上幾年美術課學到的還要多。” 徽因大笑起來:“這可都是些好幾百年、上千年的老爺爺、老奶奶啊!” 他們走出展廳時,思成返身對著雕像微微一鞠躬道:“老爺爺、老奶奶們,再見!” 離開法國前往意大利。 他們依偎著坐在火車上,默默地向巴黎告別。塞納河波光粼粼流經全城,林陰路旁的露天咖啡館撐開了鮮豔的大傘,報童一邊跑,一邊叫賣著當天的報紙,姑娘的頭髮和絲巾在微風中飄揚……巴黎的空氣中,有一種獨特的成分,是迷人的鮮花和葡萄美酒?還是那自由的精神和浪漫的氣息?

他們走出羅馬車站,正是黃昏時分。夕陽照耀下的羅馬古城,色彩猶如油畫般地凝重。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