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傳記回憶 林徽因

第19章 父親猝然遇難

林徽因 张清平 1189 2018-03-16
徽因和思成來到賓夕法尼亞大學不久,思成母親查出患有乳腺癌且已到了晚期。梁啟超原打算讓思成回國“盡他應盡的孝道”,沒想到夫人李蕙仙很快病逝,思成即使立即往回趕,也需要一個多月的時間。梁啟超又給思成拍電報,讓他安心在美國學習,不必趕回,一切後事由國內的親人料理。 每個家庭都有不足為外人道的家務事,梁家這個人口眾多的大家庭也不例外。在李夫人逝世的悲痛裡,梁家上下無可迴避的是:思成的母親生前一直對徽因這個“現代女性”心存芥蒂,直到生命的最後時刻仍對思成和徽因的婚事耿耿於懷。 思成的大姐思順,在母親病逝前的半年裡,從菲律賓回到國內,衣不解帶地侍奉母親,對母親病逝前的所有痛苦感同身受。 思順在梁家的地位十分特殊。她比思成年長8歲,作為長女,她格外得到父母的信任,也格外受到弟妹的尊重。由於李夫人身體不好,長時期以來,家中的大小事宜,梁啟超都習慣於徵求思順的意見。在失去母親的悲慟中,思順不能忘記母親對思成的放心不下和對徽因的不滿。

種種消息和傳言通過各種渠道傳到了美國。徽因感到彆扭甚至難堪。她不能接受自己將要進入的家庭對自己的指責,即使對自己所愛的人也不願意妥協。 徽因從來就不是壓抑自己、委曲求全的人,她所有的委屈只能向著思成宣洩。她賭氣地疏遠思成,和同學外出去聽音樂、看歌劇。平時一點點矛盾就可以引起一場激烈的爭執。他們爭執、慪氣,說對方最不願意聽的話,然後和好如初,然後又是新的爭執。他們消瘦、蒼白,寢食難安,其實彼此心裡都清楚,他們都深愛著對方。因為惟有愛,才會讓人這樣痛苦和無奈。 飽受感情折磨的思成在給親人的信中傾吐了自己的痛苦,他給大姐思順寫道:“———感覺著做錯多少事,便受多少懲罰,非受完了不會轉過來。”他希望得到親人的理解和幫助。

思成的大姐思順這時已經回到了加拿大自己的家中,在正常的家庭生活中,她痛苦的心情得到修復,逐漸恢復了平靜。她愛自己的弟弟,她對弟弟的愛有種近似母愛的感情,她也不忍心看著弟弟受苦。 梁啟超視孩子為生命,他得知孩子們感情修復後,欣慰極了。在給女兒的信中,他寫道:“……思順對徽因感情完全恢復,我聽見真高興極了。這是思成一生幸福關鍵之所在。我在幾個月前很怕思成生出精神異動,毀掉了這孩子,現在我完全放心了。……” 痛苦和不幸常常是接踵而至。 1925年12月,徽因的父親林長民猝然遇難,巨大的災難劈頭蓋臉地挾裹了徽因。 當時,林長民任東北軍第三軍團副軍團長郭松齡的幕僚長。郭松齡是東北軍中舉足輕重的人物,他參加過同盟會,投身過辛亥革命。他在東北軍鼎新革故,倡辦講武堂、提高東北軍的素質,重振了東北軍的軍威。

1925年,郭松齡集合東北軍10万精銳,倒戈反奉。他通電全國,反對張作霖軍閥專權,要求張作霖下野,力主消除軍閥混戰,實現民主政治。林長民投身其中,為其出謀劃策,奔走呼號。郭松齡的隊伍在巨流河一帶遭到了張學良率領的奉軍伏擊,林長民中流彈身亡,時年50歲。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