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傳記回憶 毛澤東傳

第25章 註釋

毛澤東傳 罗斯·特里尔 1845 2018-03-16
第四章組織(1921—1927) [1]《工人日報》,1959-04-20。 [2]作者將文章弄混了。這兩篇文章的作者,分別為李維漢和李達。 ———譯註 [3]Mao Ji,I,pp.81ff;Road,2,p.89. [4]Li Jui,p.173. [5]毛澤東自己講授中國古代史,他認為了解中國的過去會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毛澤東靈活地為學校掙錢的情況,見Shaffer,p.100. [6]“毛主席在安源”,載《解放軍文藝》,1968(6)。 [7]順便說,這幅油畫的複製品1969年在梵蒂岡展出,標題是:“年輕的中國傳教士”。見韓素音:《早晨的洪流》,95頁。 [8]CB,900,p.25.

[9]毛澤東與劉少奇關係的變化見彭樹奇(音譯):《明報月刊》,香港,1968(12)。毛澤東在安源的活動見石城(音譯):《中國》,香港,1968(9)。 [10]《解放軍文藝》,1968-03-25,《中國大陸雜誌概覽》,621號。 [11]CQ 45,p.103. [12]在湖南自治的問題上,毛澤東曾與《大公報》的編輯們聯合在一起,見Shaffer,p.248. [13]CB,900,p.25. [14]Smedley,Battle Hymn,p.44. [15]H.Isaacs in CQ 45,p.104. [16]《解放軍文藝》,1968-03-25,《中國大陸雜誌概覽》,621號。

[17]Li Jui,pp.270,266. [18]RS,p.159. [19]韓素音:《早晨的洪流》,107頁。 [20]張國燾反對與國民黨合作。陳獨秀教授則贊成,他認為中國還沒有作好革命的準備。 [21]SS's Mao,p.73; CQ 142,pp.446ff. [22]蔣介石的夫人在其所著的《與鮑羅廷的談話》(1977)中,證明了鮑羅廷與基頓的關係,4頁。 [23]鮑羅廷說他發現毛澤東“非常自信”。 Mao Tse-tung by O.Vladimirov and V.Ryazantsev,Moscow,p.47. [24]VVVishnyakova-Akimova's Two Years in Revolutionary China,pp.228ff.其中談到胡志明及其他常與鮑羅廷來往的人。

[25]《毛澤東思想萬歲》,1964-10-20,1969。 [26]張國燾:《中國共產黨的興起》(回憶錄),第一卷,342頁。 [27]據《毛澤東年譜》(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記載,毛澤東1924年沒有去過香港。 ———譯註 [28]張國燾:《中國共產黨的興起》(回憶錄),第一卷,380頁。 [29]RS,p.159. [30]毛澤東還拿出不少的錢給孩子辦教育,見劉大文(音譯):《新華日報》,1945-09-08。 [31]《中國文學》,1978(9)。 [32]Vishnyakova-Akimova,p.163. [33]Mao Ji,I,p.247.

[34]《毛澤東詩詞》,北京,1976。 [35]Mao Ji,I,p.151. [36]作者此說有誤。毛澤東不僅在《政治週報》撰文激烈抨擊“北京右派”,而且還提議將其開除出國民黨。 ———譯註 [37]關於周恩來的背景材料,見司馬長豐(音譯):《毛澤東與周恩來》,序言及2~3頁。 [38]韓素音:《早晨的洪流》,119頁。 [39]SS's Mao,p.91. [40]《分析》一文,見《毛澤東選集》,第一卷;《民族革命……》一文,收錄於Mao Ji,I,p.175.另外,施拉姆在其即將出版的《劍橋中國史》第12捲和第13卷中所作的精闢分析,也給我以啟發。

[41]因為北京掩蓋了《國民革命與農民運動》一文的內容,所以我較為詳盡地引用毛澤東的原文,該文最終收入1993年出版的《毛澤東文集》第一卷。 [42]上述毛澤東的話出處均見Mao Ji,I,p.207. [43]1973年作者訪問過毛澤東在武漢住過的地方,見到一些資料。 [44]《毛澤東詩詞》,北京,1976。 [45]蔣永清(音譯):《鮑羅廷與武漢政權》,台北,291頁。 [46]韓素音:《早晨的洪流》,162頁。 [47]秋季被認為是最適於起義的時間。因為這個時候農民要交納地租和各種苛捐雜稅,再說秋收以後也比較空閒。 [48]RS,p.165. [49]SS's Mao,p.121.

[50]Schram in CQ 18,p.64;另見司馬長豐:《毛澤東與周恩來》,10頁。 [51]應是瀏陽。另,毛澤東的被捕是在起義發動之前而不是之後,並且是用賄賂團丁的方法脫身的。 ———譯註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