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傳記回憶 喬布斯傳:神一樣的傳奇

第50章 第三節完美主義

曾在蘋果公司任資深經理的邁克爾·羅普(Michael Lopp)在回答蘋果為什麼能設計出那麼多酷斃了的產品時,為我們介紹了蘋果產品設計流程中的兩個關鍵點: 完美原型:蘋果要求,即便是產品的設計原型,也要實現得完美無缺。拿軟件的用戶界面設計來說,原型界面的每個像素都必須經過周密的考慮,達到完美的外觀效果。顯然,這需要在設計階段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但這也很好地避免了決策時的歧義和不確定性,減少了後續的反复。 10→3→1:在開始階段,蘋果的設計師通常會著手設計10個左右的不同方案,然後從其中找出3個明顯較好的方案。雖然目標是找到3個候選方案,但從10個方案開始的做法,可以賦予設計師更大的靈活性,不至於在開始階段束縛設計師的手腳。隨後,設計師通常會花上更長的時間,圍繞那3個候選方案展開討論並最終選出最好的一個。

正如羅普所說,蘋果是在設計的最初環節,就要求設計師做到極致。 “追求完美”是蘋果的設計師們一進入公司,就掛在嘴邊的信條。 當然,這句話的分量對不同人也不完全一樣。對普通設計師而言,完美主義也許只是個理想化的目標,可以追求但不必強求。但對幫主喬布斯來說,完美主義其實就是他的生命,如果某件事做不到完美,那簡直比殺了他還痛苦。 早年開發Macintosh時,喬布斯就不斷地否定既有的設計方案,不斷改進產品,以至於整個項目的進度被屢屢拖延。在改進Macintosh的過程中,喬布斯用近乎偏執狂的架勢,要求工程師們把用戶根本看不見的主板電路做得漂亮、養眼,要求設計師仔細調整鍵盤上每個標點符號的外觀,反复比較主機機箱的不同候選顏色……

在研發iPhone的時候,設計團隊嘗試過數百種不同的手機外殼,有的方案之間只有很小的差異,有的方案之間明顯不同,還有一些方案選擇的是完全不同的材質。最終,由喬布斯拍板,選定了其中一款設計。但就在離手機正式發布還有幾個月的時候,一天,喬布斯突然被自己的潛意識驚醒,他發現,自己對此前選定的外殼方案又不滿意了。他驅車趕到iPhone設計團隊。那些已經連軸工作了很長時間的設計師們對喬布斯的出爾反爾敢怒而不敢言。 “喬布斯就是創造產品的米開朗琪羅。”傑伊·艾略特評價說,“他會不停地在畫布上塗塗改改,直到他肯定自己已經得到了滿意的方案為止。” 在蘋果,人們把喬布斯這種臨發布前的出爾反爾稱做“重啟”。一旦喬布斯對此前選定的設計方案不滿意,他就會像重啟一台電腦那樣,“重啟”整個設計流程,廢掉此前辛辛苦苦得到的一切,從一個他認為合適的環節重新開始。這對設計師而言,是一個巨大的壓力,但對產品而言,這是通向完美的必經之路。

喬布斯經常告誡員工,一定不要因為想當然的困難而放棄對完美的追求。喬布斯總是給員工講這樣一種糟糕的過程:“當設計師把一個出色的創意拿給工程師看的時候,工程師總是說:'這不可能,我們做不出來這個,根本沒有可能。'於是,設計師只好屈服於工程師,讓工程師在'可能'的情況下完成產品設計。最終,當他們把設計圖紙拿給製造部門的時候,製造部門的人就會說:'我們造不出來這個。'就這樣,每個環節的人們都佔足了口舌上的便宜,卻丟棄了完美的產品。” 1997年剛回歸蘋果的喬布斯和艾維一起完成iMac的彩色透明設計後,他們在工程部門就碰到了這樣的麻煩。當喬布斯和艾維把設計原型拿給工程師看的時候,工程師們竟然找出了38個理由來說明這個創意為什麼無法實現。

喬布斯說:“不,不。我們就要做這個。” 工程師們說:“好吧。但,為什麼呢?” 喬布斯對他們說:“因為我是CEO,而且我認為,這東西能夠實現。” 工程師們很不情願地服從了喬布斯的命令。但最終,iMac的市場表現證明,喬幫主的堅持是對的。 其實,喬布斯在完美上的追求也並不只限於蘋果的產品。有一位曾在加州帕薩迪納(Pasadena)蘋果專賣店工作的銷售,名叫伊恩·麥多克斯(Ian Maddox)。他剛剛到蘋果專賣店工作不久,那家專賣店就開始重新裝修地板。每天晚上等最後一名顧客離店之後,施工隊就開始把一塊塊地磚掀起來,換上新的地磚。新的地磚是從意大利進口的深灰色花崗岩,是喬布斯親自挑選的樣式。 “那地磚鋪在專賣店裡非常漂亮。”麥多克斯回憶說。

新地磚鋪好後不久,一天清早,專賣店還沒開門,麥多克斯發現所有經理都神情緊張地在店裡集合,甚至還包括極少露面的區域經理。原來,喬布斯這天早上帶了四五個人,親自來到這家專賣店,檢查新地磚的效果。 麥多克斯發現,喬布斯對新的地磚並不滿意。新地磚剛鋪上時非常漂亮,但因為使用的接縫劑不夠好,顧客一踩就會留下難看的污跡。地磚才鋪好幾天,整個大廳的地板就顯得污穢、髒亂。 看到喬布斯很不滿意,麥多克斯和專賣店經理們都很緊張。他們戰戰兢兢地看著喬布斯。這一次,喬布斯不僅僅是不滿意,而是大發雷霆、火冒三丈。喬布斯命令專賣店經理,地磚必須被全部換掉。結果,施工隊又被叫了回來,認真清洗了每一塊地磚,使用新的接縫劑重新鋪設了整個地板。

喬布斯曾不無自嘲地對記者說,自己追求完美可能也是一個弱點,“有時,'做到最好'是'做得很好'的敵人。” 的確,喬布斯對完美的追求已經深入到了蘋果的每一項工作中。這種追求如果把握不好,片面追求形式上的所謂“完美”,有時也會事與願違。例如,蘋果公司在喬布斯回歸前,銷售不斷下滑,佔有率急劇下降,但即便是在這樣的悲觀氛圍裡,蘋果的領導者和工程師們仍堅持認為,蘋果電腦是世界上最完美的產品,市場上的頹勢只不過是機遇不好罷了。 親身經歷了那一段艱辛歷程的李開復評論說:“現在看來,正是這種片面追求完美的思維方式害了蘋果。道理其實很簡單,從蘋果公司的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到蘋果公司的設計師們,只知道一心沉醉在對完美產品的追求中,卻因此喪失了市場的先機。他們有足夠的自信,卻欠缺從競爭對手那裡虛心學習的自省。他們對用戶有高度的同理心,但卻不知道用積極的態度降低用戶的使用成本。的確,蘋果電腦看上去很酷,跑起來很快,用起來也十分得心應手,但它在硬件和軟件上都無法與其他公司的產品兼容,價格又居高不下。最終,蘋果公司只能像他的創始人那樣,品嚐到了失敗的滋味。”

李開復為我們廓清了一個明確的界限——要玩完美主義,就要像回歸後的喬幫主那樣,在洞悉未來、知己知彼的情況下追求完美,如果像當年研發Macintosh時那樣,置用戶對價格、兼容性等問題的關注於不顧,片面追求所謂的“完美”,就必然敗得很慘。從這個意義上講,喬布斯的完美主義,在幫主回歸前和回歸後,也有著不一樣的內涵。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